新乡市自然条件分析

合集下载

新乡市SWOT分析及总体开发思路

新乡市SWOT分析及总体开发思路

新乡市SWOT分析及总体开发思路姓名:王仕权学号:20073565 SWOT分析:Strength(优势):1、区位交通在中原城市群中起枢纽作用:新乡市地处河南省北部,地理坐标为东113°50′,北纬35°21′。

她南临黄河,与郑州、开封隔河相望;北依太行,与鹤壁、安阳毗临;西连煤城焦作,并与山西接壤;东接油城濮阳,经长(垣)东(明)黄河铁路大桥和鲁西相连。

城区位于境域中西部,南距省会郑州80公里,北距首都北京600公里,新乡市域内京广、新菏、新焦3条铁路线交汇,构成“十字”形框架,通往各主要景区(点)均有公共汽车线路,有的设有旅游专线,为豫北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之一,在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2、旅游资源丰富,主题突出分布相对集中:新乡市地形分为山区、丘陵、平原三类,以平原为主,占总面积的78%。

平原地带为黄河冲积平原和山前倾斜平原的过渡区,土层深厚肥沃,平坦辽阔。

旅游景区有:八里沟景区、万仙山风景区、郭亮村、潞王陵、关山、回龙风景区、百泉风景区、跑马岭休闲生态园、京华园、青青生态度假村、宝泉风景区、九莲山、白云寺风景区、陈桥驿风景名胜区、姜太公故里、石门风景区、比干庙、愚公泉、齐王寨景区、万仙山郭亮滑雪场、方山等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

3、市场条件好有广大的客源:有区位条件可知,新乡处在中原城市群的中心位置,往南可吸引郑州、开封市区居民,往北可招徕鹤壁,安阳的市区居民,西边有焦作,东边有菏泽等大中型城市。

而且这些地区都有特有的交通线路相连接。

Weakness(弱势):1、本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不够健全,尤其是一些景点的接待设施已经陈旧。

2、居民参与性不强,大多数人对旅游行业的理解有盲点,导致一些当地政府部门不是很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3、新乡市旅游资源多集中在山地地区,而山地只有总面积的22%,而且都集中在新乡市西部几个行政区,这样容易导致旅游产业发展的失衡,出现一边热,一边冷的场面。

新乡生态调研报告

新乡生态调研报告

新乡生态调研报告新乡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黄河中游平原,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

为了进一步了解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和发展潜力,我们进行了新乡市的生态调研。

首先,我们对新乡市的气候情况进行了了解。

经研究发现,新乡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年降水量适中。

这种气候条件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发展非常有利。

其次,我们对新乡市的森林资源进行了评估。

新乡市拥有较大的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相对较高。

这些森林地区为当地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优良的栖息地。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一些森林采伐和非法砍伐现象,这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提出了一定的挑战,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

此外,新乡市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新乡市地处黄河流域,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

这些水体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饮水和灌溉水源,也为湿地生态系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水体受到污染的问题,主要由于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导致。

新乡市应该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切实减少污染源的排放。

最后,我们对新乡市的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调研。

新乡市拥有多个自然保护区,涵盖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这些自然保护区不仅是当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研究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基地。

我们建议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保护和恢复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活动。

在总结调研报告时,我们认为新乡市的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较好,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森林采伐和水体污染。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新乡市应该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落实相关法规和政策,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新乡绿地分析

新乡绿地分析
二、 园林绿化树种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绿化品位不高和绿地结构不够合理。 2.绿地分布不均,园林绿化发展不平衡。 3.绿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还不够强。 4.市民爱绿、护绿意识亟待提高。

三、树种选择 综合新乡各方面因素,考虑树种生长习性、特别经过 对古树名木的详细调查,规划推荐10种植物作为新乡 园林绿化的骨干树种。
华兰大道
城里十字
润华翡翠城
速生杨繁殖基地
宏力大道
新中大道
平原路
道路附属绿地现状 现状道路主要植物类型统计表
植物种类 植物名称
行道树
其他乔木 灌木
五角枫、悬铃木、大叶女贞、白蜡、 银杏
紫荆、柳树、紫叶李、梨、石榴、垂 柳、紫荆、桃、紫叶李、 紫叶小檗、大叶黄杨、小叶女贞、鸟 不宿、金边黄杨
道路附属绿地现状



据调查现状道路按照等级分主干路、次干路、 支路。目前主干道的绿化面积占道路总面积 25%。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100%做到有树 就有绿。道路绿地率26%,市区主干道占市区 道路总长度85%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道路 绿化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从新乡道路城市绿化现状来看丰富城市道路绿 化景观提高城市绿化园林水平逐步将城市由园 林城市像生态城市发展,已经成为目前新乡市 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工作。 绿色美化市容,改善环境,为城市增添勃勃生 机。
新乡绿地现状分析
项目 人口(万人) 城市建设用地(km2)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m2) 总绿地面积(hm2) 人均绿地面积(m2) 新乡中心城区 20 24 120 167 8.35
公园绿地(hm2)
其中人均公园绿地(m2)
123
6.15


(一)公园面积
南至华兰大道,北至北干道,西到解放大道,东至新 中大道共24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35平方米 公园绿地主要包括: 综合公园:人民公园 和谐公园 专类公园:解放广场烈士陵园 体育馆 体育中心 带状公园:牧野广场 卫河公园 街旁绿地:金色澳园 向阳小区 申新花园 清华园 东方广场 敷城花园 青少年活动中心 鸿达花园 石 榴园 市博物院周围 以及道路两旁的绿地等等 生产绿地:速生杨繁殖基地

浅析新乡地质灾害概况

浅析新乡地质灾害概况

浅析新乡地质灾害概况摘要:新乡市地处河南省北部,是河南省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之一。

特别是随着城市飞速发展和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来相对稳定的地质环境。

引发地质灾害现象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和损失。

关键词:地质灾害;新乡市;地质环境一、新乡市地质环境概况新乡市属于华北板块,横跨新华夏系北北东向构造第二沉降带中段的华北坳陷与第三隆起中段的太行隆起两个一级构造体系单元,除北部太行山地及山麓一带地势自晋豫边界向东南呈台阶式下降外,南部广大黄河冲积平原地势西、南高而东、北低,总体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区内分布有山地、丘陵、山间盆地和平原等地貌类型,呈北东-南西向带状分布。

其中受新华夏系太行山前深大活动断裂带控制,北部京广铁路以西为新生代以来隆起的太行山区,地形复杂,最高点十字岭海拔1732m,为基岩出露区,占全市面积的23%;岩石类型主要为太古界片麻岩、元古界石英砂岩和古生界的海相碳酸盐岩,对应工程地质岩组为片麻状稀裂坚硬、半坚硬片麻岩组、厚层状稀裂坚硬石英砂岩岩组、层状稀裂岩溶化坚硬碳酸岩岩组,岩组软硬变化较大,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受地形地貌和岩组的影响,在岩溶裂隙发育良好的适宜部位含有丰富的岩溶裂隙水,其它或因缺少含水层或因地下水迳流漏失,富水性一般较差。

南部为新生代以来坳陷下沉的冲洪积平原区,地形平坦,约占全市面积的77%,主要为洪冲积松散堆积物覆盖,多为砾石混合成层或砂质土、粘性土互层,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因有较好的含水层,赋存有较丰富的地下水,但由于近20年来的大量开采已引起地下水位普遍下降,局部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

区域构造活动强烈,以北北东向断裂构造为主,主要分布于市境的东部和西部,既是断裂带,又是地震带。

东部的聊城—兰考断裂带内有东濮坳陷,西部的太行山前断裂内有汤阴地堑,二者之间为华北坳陷沉降区内地震活动微弱的内黄隆起;北西向断裂次之,主要有新乡—商丘断裂和峪河—新乡断裂;此外还有东西向的盘古寺—新乡断裂。

新乡小麦调研报告

新乡小麦调研报告

新乡小麦调研报告新乡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小麦生产基地之一。

为了了解新乡市小麦的种植情况和发展趋势,我进行了一次小麦调研。

本报告总结了调研结果,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小麦种植情况1. 地理条件优势新乡市地处黄河中下游平原,河南省中部地区,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有利于小麦生长。

同时,新乡市地势较为平坦,便于机械化作业,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2. 年均温度和降水量新乡市年均温度适中,湿润度适宜,小麦生长条件较好。

但是,近年来气候变化影响较大,温度波动较大,降水不均匀,可能对小麦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3. 小麦品种和种植面积新乡市栽植了多个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小麦品种,如华农8号、华农20号等。

根据调研统计,新乡市小麦种植面积约为XXX万亩,占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的XX%。

二、小麦产量和收益1. 小麦产量根据调研数据,新乡市小麦的平均亩产量为XXX公斤,较去年有一定的增长。

这得益于新乡市近年来加大对小麦种植技术的支持力度,提高了种植者的技术水平。

2. 小麦收益小麦种植者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小麦的销售收入。

调研发现,新乡市小麦的销售价格较为稳定,但由于小麦纯度、品质等方面的差异,个别农户的销售收入有所波动。

尽管如此,小麦种植仍然是新乡市广大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三、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 气候变化风险近年来,新乡市气候波动较大,气温、降雨量不稳定,可能对小麦的生长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农民在种植小麦时需要做好气象监测,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农业生产风险。

2. 种植技术不足尽管有一定的技术支持,但新乡市农民在小麦种植技术方面还存在一些欠缺。

加强培训和指导力度,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对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3. 市场销售压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小麦市场需求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压力。

新乡市应该积极寻找新的销售渠道,推动小麦产业升级和转型。

四、建议1.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

通过科技手段引进抗病虫害的小麦新品种,优化栽培技术,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

河南新乡天气

河南新乡天气

河南新乡天气1. 引言河南新乡位于中国中部的河南省,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新乡的气候类型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

本文将介绍新乡的天气特点、气候季节变化以及常见的天气现象。

2. 天气特点新乡的天气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四季分明:新乡的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每个季节的特点鲜明。

(2)降雨分布不均:新乡的降雨量较高,但降雨分布不均。

夏季多雷雨,而冬季则相对干燥。

(3)温差较大:新乡的温度变化较大,冬季较冷,夏季较热,昼夜温差也较大。

3. 气候季节变化(1)春季:新乡的春季从3月到5月,气温逐渐回暖,但尚有寒意。

春季多阵雨和小雨,阳光较为充足。

(2)夏季:夏季从6月到8月,是新乡最热的季节。

夏季的气温常常超过30摄氏度,并且多雷雨天气,夜间温度较为凉爽。

(3)秋季:秋季从9月到11月,新乡的气温逐渐下降,早晚温凉,中午还有些炎热。

秋季的天气晴朗干燥,降雨量相对较少。

(4)冬季:冬季从12月到2月,是新乡最寒冷的季节。

冬季的气温常常在零下几度到零上几度之间,寒冷干燥。

偶尔会有降雪天气。

4. 常见天气现象(1)雨雪天气:春季和冬季可能出现雨雪天气。

春季的降雨量较大,有时会伴有雪花,但一般不会积雪。

冬季的降雪相对较少,但极寒的气温常常导致积雪。

(2)高温天气:夏季是新乡的高温季节,气温常常超过30摄氏度。

在高温天气中,人们需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中暑。

(3)浓雾天气:冬季和初春时,新乡常常出现浓雾天气。

浓雾天气对交通和能见度产生较大影响,需注意交通安全。

5. 天气对生活的影响新乡的天气对人们的生活有一定的影响:(1)农业:新乡的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天气的变化对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时间有重要影响。

合理预测天气能够提高农民的收成。

(2)旅游:新乡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而闻名,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了解天气情况,可帮助游客合理安排旅行计划。

(3)健康:新乡的气候变化大,人们在适应不同气温时需要注意保暖和防暑降温,以保持身体健康。

项目所在位置概况及自然条件精

项目所在位置概况及自然条件精

项目所在位置概况及自然条件精
项目位置
该项目位于中国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

原阳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黄淮平原
北缘,坐落于113°20′-113°53′E和35°04′-35°33′N之间,总面积2087平方公里,下辖17个乡镇,总人口96万。

原阳县是以三晋文化发祥地之一的缪氏故里、宋
代文学家辛弃疾故里、温泉之乡而著名。

项目自然条件概况
原阳县处于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区。

该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季温暖
多雨,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4-15℃。

该地区地势东高西低,南部大部分为山丘,北部为平原。

全县年降水量为640-730毫米,多分布于夏季和秋季,降水量时有发生暴雨、局部水灾。

原阳县地下资源丰富,主要包括煤、铁、松石、石灰岩、花岗岩等。

土地资源
也十分珍贵,经济作物有油麻、花生、贡菜等,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

该地区特有动植物种类较多,山区有野生动物如猕猴、野猪、一线天鹅、山丹等。

平原区有水稻鹭、大鸦鸦、青头鸭等。

项目所在位置的自然条件丰富多样,这将为项目的发展和生产提供有力的支持
和保障。

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当地的生态环境。

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共同打造地球美好家园。

最新新乡县地理、地貌、水资源概况

最新新乡县地理、地貌、水资源概况

新乡县地理、地貌、水资源概况一、基本情况1.地理地形地貌新乡县位于太行山南麓,河南省的北中部,东南西三面环抱新乡市,地理位置优越,京广铁路,新荷、新焦铁路及107国道贯穿其中,交通十分便利。

东邻新乡市的延津县、卫辉市,南接新乡市的原阳县,西连获嘉县,北依辉县市,全县土地总面积36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400公顷。

新乡县总体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地面高程介于海拔70-80米之间,地面坡度介于1/2000—1/5000之间。

地貌主要为太行山冲洪积平原和古黄河冲积平原,并依据不同成因和形态特征分为多种次级类型。

2.气象新乡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季节特征明显。

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充沛,秋季天高气爽日照长,冬季寒冷雨雪少。

多年平均气温14.3℃,平均温差16.5℃,日照时数2407小时,无霜期191天,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652.8 mm,多年平均降雨量560.6 mm,年际内降雨分布不均,大部分集中在6—9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5%。

3.水文地质根据《新乡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新乡县水资源可利用量为 2.02亿立方米,其中浅层地下水资源 1.07亿立方米,中深层水资源0.35亿立方米,利用地表水0.6亿立方米。

新乡县浅层地下水水质类型主要为重碳酸钙镁型水,矿化度小于1 g/L;在新乡县中南部的翟坡、小冀、七里营、朗公庙、古固寨等乡镇的古河床背河洼地分布有咸水区,矿化度1.5-2.8 g/L。

中深层水水质类型以重碳酸钙镁型为主,矿化度小于 1 g/L,仅在大召营及翟坡分布有微咸水,矿化度 1.1 g/L, 水质良好。

二、地下水资源平衡分析(一)地下水资源需求量1、生活需水预测现状全县人口有31.5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 5.6,到2010年将达到32.48万人。

人均用水定额60升/(人·天),水量为711×104m3。

现状全县有大牲畜23400头,小牲畜310500头,预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乡市自然条件
1、气候气象条件
气温:年平均气温为14.0℃。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2.7℃,历年最低气温为-21.3℃。


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617.8 毫米。

历年最大降雨量1168.4 毫米,历年最小降雨量337.2 毫米。

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68%。

历年最大相对湿度100%,历年最小相对湿度1%。

风:年最大风速28 米/秒。

历年最大风力8 级,历年盛行风向为东北风(频率为15%)。

雪:历年最大积雪深度19 厘米,历年最大冻土深度28 厘米。

2、水文条件
新乡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寒夏热,秋凉春早。

年平均气温14℃,历年最高气温42.7℃,最低气温-21.3℃,最大风速20 米/秒,最大积雪26cm,最大冻土深28cm,全年无霜期210 天左右。

年平均降雨1168.4mm(1963 年),最小降雨量241.8mm(1997 年),最大积雪厚度395mm(2009 年)年蒸发量1748.4mm。

6-9 月份降水量最多,为409.7mm,占全年降水量的72%,且多暴雨。

新乡季风特征明显,冬季多风向为东北东风,频率为17.49%,次多风为东北风,频率为12.3%,年平均风速为2.45m/s。

3、河流水系
新乡市域范围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流域,平原占地总面积78%,土地肥沃、光热充沛。

黄河流经新乡地区170 公里,流域面积4558 平方公里。

新乡市区属海河流域。

区内主要河流有卫河、共产主义渠、西孟姜女河、东孟姜女河和引黄人民胜利渠。

其中卫河属于海河水系的主要支流之一,向东北经山东、河北达天津入海河。

卫河流经市区25 公里,是市区排除内涝的主要河道,也是体现城市特色不可多得的自然水体,过去一段时间上游和本市污水大量排入,使得卫河水体严重污染,长年的淤积也使河道排涝能力下降。

自1994 年开始,新乡市政府对卫河城区段实施综合治理工程
以来,经过清淤、截污、衬砌护坡、绿化和沿河旧城改造工程,大大提高了卫河的泄洪排涝能力并改善水体的生态功能和沿河景观。

4、水文地质
根据地下水埋藏条件、水理性质和水利特征,将本区域地下水分为: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等三种类型。

(1)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主要分布在凤泉区北部及山前地带。

含水层多隐伏于第四系松散层下,成为覆盖型裂隙岩溶含水分组,顶板埋深一般14—40 米,局部达80—100 米、厚度17—63 米。

富水程度好,单井涌水量一般为3000 —5000 立方米/日。

(2)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系指赋存于第三系砂砾岩,砂岩及泥质砂层中的地下水。

在平原地区均被第四系松散层覆盖,含水层组顶板埋深由山前向平原逐渐增大,由不足100米逐步加深到280 米左右。

含水层由多层较密实的泥质粉细砂、砂砾、中细砂和细砂组成。

富水性较弱,单井涌水量不足1000 立方米/日。

(3)松散岩类空隙水是指赋存于第四系砂、砂砾岩中的地下水,按埋藏深度和开采条件分为浅层水、中层水和深层水。

浅层水:含水层埋深一般在20-50 米之间,水层总厚
度20-60 米,局部大于70 米。

在冲积平原地区和河谷地带富水条件较好,单井涌水量一般在1000-3000 立方米/日,最大可达5000 立方米/日。

中层水:埋藏于浅层含水组以下150 米深度内的地下水,分布于广大平原地区。

含水层总厚度为20-65 米。

富水条件较好,单井涌水量一般在1000-3000 立方米/日。

深层水:埋藏于中层含水组以下280 米深度内的地下水,主要分布在黄河冲积平原。

含水层总厚度为20-60 米。

单井涌水量为1000 立方米/日以下。

由于市区处在三组大断裂的交汇处,地质构造复杂,有着较为丰富的地热资源,在埋藏400-500 米深度的第三系中构成800 米左右厚的热储带,赋存着中、低温热水。

已知井温在28-46.5℃,地温梯度为2.8-3.4℃/100 米,单井涌水量可达500-1000 立方米/日,水质好,适宜生活、制药、纺织等用水,具有一定的开采价值。

5、工程地质
新乡市位于黄河冲积平原和太行山前倾斜平原的过渡区。

按成因由北而南可划分为构造剥蚀山前丘陵,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和黄河、卫河冲积平原三种地貌类型。

新乡市最高点凤凰山海拔高程为292.73 米,最低点高程为69.83 米。

市区内地势平坦,海拔高程一般在72 米左右。

地形自然坡度一般在1/2000--1/3000 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