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设备管理台帐
设备台帐管理制度

设备台帐管理制度设备台账管理制度为了加强企业的设备管理,保障设备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特制订本设备台账管理制度。
一、总则1.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固定资产设备的管理,包括购置、使用、维护和报废等环节。
2.设备台账是企业设备管理的重要依据,是设备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3.设备台账的编制、记录和管理要遵循真实、准确、完整和保密的原则。
二、设备编制与记录1.设备编制(1)所有设备需编制台账,台账的编制按照设备的类别、规模和重要程度进行划分。
(2)每个设备台账上要标明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购置日期、使用部门、预计使用寿命等基本信息。
(3)设备编制要在购置设备时及时进行,编制人员要到场核对设备信息,并将核对结果填写在台账上。
2.设备记录(1)设备台账要按照设备的购置顺序进行记录,在设备信息上方附上购置凭证和验收报告等文件。
(2)设备台账上要填写设备的购置价值、维护保养情况、维修记录和使用厂房位置等信息。
(3)设备发生变动时,要及时更新台账,如设备移交、设备维修、设备报废等情况。
三、设备管理与维护1.设备管理(1)使用部门要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和使用说明书进行设备的操作和使用。
(2)设备管理人员要经常巡检设备的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报修或更换。
(3)设备发生故障时,要及时进行维修记录并填写在设备台账上,记录故障原因、维修措施和维修人员等信息。
2.设备维护(1)设备台账上要记录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包括定期维护、日常清洁和保养等内容。
(2)定期维护由专门维护人员进行,维护人员需按照计划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检修。
(3)日常清洁和保养由设备使用部门进行,使用部门要组织人员定期进行设备的清洁和保养,并填写清洁记录。
(4)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要及时归档,做到真实准确。
四、设备报废与调拨1.设备报废(1)设备报废应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申请内容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实际使用年限、报废原因等。
(2)报废设备需经过设备管理人员审核,并填写报废通知,报废通知上要标明报废设备的信息、处置方式和责任人等。
设备台账管理制度

设备台账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设备使用、管理和维护工作,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寿命,特制定本制度。
二、设备台账的建立和维护1.设备台账是设备管理的基础,应当认真建立和及时更新。
设备管理员应当对设备进行分类、编号,并建立设备台账,包括设备资产编号、设备名称、品牌型号、生产厂家、购买日期、使用部门、存放地点、使用状况等详细信息。
2.设备台账应当由设备管理员负责建立并维护,定期更新并在使用部门公示。
3.使用部门应当配合设备管理员,及时向设备管理员报送新增设备和设备变动的信息,确保设备台账的完整和准确。
三、设备使用1.设备使用人员应当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设备,禁止私自进行改装或维修设备。
2.设备使用人员应当对设备进行日常检查,确保设备工作正常。
对于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当及时向设备管理员报告,及时停止使用,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3.不得将设备外借或转让他人使用,设备的借用、转让应当有设备管理员的书面批准。
四、设备维护1.设备管理员应当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和维护手册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
2.设备台账中应当对设备的维护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维护日期、维护内容、维护人员等信息。
3.设备维护应当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确保设备维护的质量和效果。
4.设备使用部门应当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及时清洁、加油、调整等,确保设备在良好状态下使用。
五、设备报废和处置1.设备报废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备管理员应当对设备进行鉴定并报废。
2.设备报废的设备应当进行专门的处置,不得随意丢弃或销毁。
3.设备台账应当及时更新设备的报废和处置情况。
六、设备台账的盘点和审计1.设备管理员应当组织对设备的定期盘点工作,确保设备的数量和实物一致。
2.设备管理员应当组织对设备的定期审计工作,包括设备的使用情况、维护情况等,确保设备的合理使用和维护。
七、违章处理1.对于违反设备台账管理制度的行为,设备管理员应当及时进行处理,包括责令整改、停止使用等措施。
设备台账记录管理制度

设备台账记录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设备台账记录管理,提高设备管理效率和设备使用率,促进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设备的台账记录管理,包括设备的采购、领用、报废、维修等相关记录。
第三条本制度内容包括设备管理的基本要求、设备管理的程序、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等方面。
第四条设备台账记录管理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要求,确保设备管理的合法、准确和完整。
第二章设备管理的基本要求第五条企业应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设备领用、验收、保管、维修、检测等流程和责任人。
第六条设备管理应做到及时、准确、完整,不得隐瞒设备信息或造假台账记录。
第七条设备管理人员应熟悉设备的基本情况和使用要求,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第三章设备管理的程序第八条设备的采购应按照企业内部采购流程进行,依法签订采购合同,保存合同原件,建立设备档案。
第九条设备的领用应填写设备领用登记表,由设备管理员审核签字后方可领用。
第十条设备的报废应填写设备报废申请表,经设备管理员审核同意后进行报废处理,注销设备台账记录。
第十一条设备的维修应填写维修记录表,记录维修人员、维修内容、维修时间等信息,维修完成后由设备管理员审核签字后方可使用。
第四章责任制度第十二条设备管理员是设备管理的责任人,负责设备的保管、维修和报废等工作。
第十三条设备管理员应加强设备的日常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洁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十四条设备管理员应按照规定填写设备管理记录,确保设备管理信息的准确和完整。
第五章考核制度第十五条企业应建立设备管理绩效考核机制,对设备管理员进行考核评定,奖惩分明。
第十六条设备管理绩效考核应包括设备使用率、设备维修率、设备报废率等指标,评定结果作为设备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依据。
第六章附则第十七条本制度由企业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第十八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施行,设备管理员和相关人员应严格执行,如有违反,将追究相应责任。
安全设备设施管理台账(完整资料).doc

序号
名 称
规格型号
制造厂家
安装位置
厂内编号
运行情况投用时间检验期检验时间检验情况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台账
企业名称:XXXXX有限公司
填 写 说 明
一、安全设施(设备)包括: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报警仪(包含可燃气体、有毒气体、超温、超压、高液位等报警仪)、减压阀、防爆膜、放空管、液位计,以及防毒面具、防护服等。
二、“记录应及时,字迹应工整,内容应真实。
三、每台安全设施(设备)的出厂资料、定期检测资料,应单独建档管理。
设备台账管理制度

设备台账管理制度设备台账管理制度是一种规范企业设备管理的制度,旨在加强设备的记账、监控与管理,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保障设备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下面是一份700字的设备台账管理制度。
一、目的设备台账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设备台账管理的流程,加强对设备的监控与管理,确保企业设备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设备的台账管理,包括固定资产设备、办公设备、生产设备等。
三、台账建立和更新1. 台账的建立设备台账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数量、购置日期、价值等信息。
新设备采购后,应及时录入台账。
2. 台账的更新设备台账需按月更新,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将新增设备及时录入,并对已报废或转移的设备进行注销。
四、设备入库管理1. 设备验收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新设备进行验收,并填写入库单。
验收项目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数量、购置日期、价值等。
2. 入库管理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将已验收合格的设备整理入库,并按照设备类别、规格进行分类存储。
入库后,要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五、设备出库管理1. 设备申请使用部门若需要使用某一设备,应填写设备出库申请单,并向设备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2. 设备出库设备管理部门审核并批准设备出库申请后,负责将设备交予使用部门,并在台账中进行相应的记录。
六、设备保养与维修1. 设备保养设备使用部门应按照设备说明书和保养计划进行设备的定期保养,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设备的保养情况,并记录在台账中。
2. 设备维修设备使用部门如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
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设备故障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进行维修,并进行相应的记录。
七、设备报废和更新1. 设备报废设备使用寿命到期或出现严重损坏时,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将设备进行报废,并在台账中进行相应的注销。
2. 设备更新设备寿命到期或技术更新时,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提出设备更新的申请,并按照企业的采购流程进行更新。
八、设备资产盘点设备管理部门每年进行一次设备资产盘点,核对设备和台账中记录的设备是否一致,并向企业财务部门提供相应的资产报表。
设备管理台账总结(2篇)

设备管理台账总结随着一个多月的选矿厂选矿工艺流程改造已经圆满完成,设备的统计与管理也要做一些详细记录,为完善选矿厂设备的管理,为了了解选矿厂在用设备的总装机容量,在选矿厂各位领导的带领下,陪同机械动力部共同完成了选矿厂的设备管理台账。
制作选矿厂的设备管理台账别以为很简单,要考虑到方方面面。
对于车间复杂的选矿工艺流程,同时考虑设备的整体性,最后决定还是以车间为“块儿”来进行统计与记录,看起来更加直观以及容易了解到设备的具体方位。
我们不怕脏,不怕累,找到一个个设备的铭牌进行详细记录,很多时候要在设备运转的情况下进行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要更注意自己的安全。
这还只是初期的设备记录工作,我们还要进行整理归纳制作成电子稿件才能算是基本完成。
设备管理是一项最基本的工作,它对车间安全正常的运转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合理的对设备进行利用﹑维护保养,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车间生产的顺利进行。
第二篇:设备台账管理标准设备台账管理标准一、目的规范冰峰风电场的设备台账管理,促进管理水平提升。
二、适用范围冰峰风电场的设备台账管理三、术语和定义3.1设备台帐是正确反映、证明和保证检修过程质量状态的重要的技术资料,是设备全寿命周期健康状况的完整记录和设备实施状态检修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是全厂生产设备的基础性信息。
设备台帐管理包括设备台帐的记录形式、格式规范、具体内容和要求。
四、职责1、厂长负责领导本风电场设备台账管理工作。
2、主管负责协助厂长抓好设备台账管理工作,检查设备台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考核意见。
3、技术员是设备台账的直接责任人,按照设备台账管理标准的要求,及时、准确、全面地做好设备台账的整理记录工作。
五、管理内容与要求a)所有在线的主要设备和主要辅助设备(包括冷、热备用设备),都必须建立设备台账,其他生产设备科更具情况建立台账。
b)主要设备:主变压器、风电机、220kv及以上断路器等及其附属设备。
c)主要辅助设备:给水泵、循环水泵、厂用变、110kv及以下断路器等d)其他设备。
设备台账、资料管理制度

设备台账、资料管理制度
设备台账和资料管理制度是指企业、机构对设备台账和资料进行统一规范管理的制度。
设备台账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 设备台账建立:明确设备台账的建立程序和责任人,规定设备的台账信息内容包括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购置日期、设备原值、使用部门、存放地点等。
2. 设备信息更新:规定设备信息需要及时更新,包括设备的购置变动、使用状况、维修记录等。
3. 设备保管责任:规定设备的保管责任人,明确他们的责任范围和义务,包括设备的定期巡检、保养和维修等。
4. 设备处置程序:规定设备的报废、转让或调拨等处置程序,明确责任人和审批流程。
资料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 资料分类管理:规定资料的分类方法,明确不同分类的资料的标识和存放位置。
2. 资料借阅管理:规定资料的借阅流程和方式,明确借阅人和借阅期限,设立借阅登记制度。
3. 资料保管责任:规定资料的保管责任人,明确他们的责任范围和义务,包括资料的整理、存放和保密等。
4. 资料归档和销毁:规定资料归档的程序和要求,明确归档负责人和归档时限;对于无用的资料,规定销毁程序和方法。
以上是设备台账和资料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具体的制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设备台账管理制度(三篇)

设备台账管理制度是指对企业或组织中所有设备进行统一管理、登记、使用和维护的一项制度。
该制度旨在健全设备管理体系,规范设备使用和维护流程,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和有效运营。
设备台账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设备台账登记:每一台设备都需要建立设备台账,并记录设备名称、型号、技术参数、购买日期、厂商信息、设备使用部门、责任人等相关信息。
2. 设备领用申请和审核:对于需要使用设备的部门,必须填写设备领用申请表,并交给上级领导审核。
在审核通过后,方可领用设备,并在设备台账上进行相应登记。
3. 设备使用和保养:设备的使用和保养应按照设备使用手册或操作规程进行。
对于每一次使用,都应记录并及时更新设备台账,包括使用日期、使用部门、使用人员、使用情况等。
4. 设备维修和保养:对于出现故障或需要维修的设备,应及时进行维修申请,并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维修过程中,应记录维修日期、维修内容、维修人员等。
维修完成后,需在设备台账上进行相应的更新。
5. 设备报废和处置:对于无法继续使用的设备,应及时进行报废申请,并经过相应程序进行处置。
报废后,需从设备台账中删除该设备的相关信息。
6. 设备盘点与清查:定期进行设备盘点,确保设备台账信息的准确和完整。
同时,对于闲置设备或长期未使用的设备,应进行清查和处理,以节约资源和减少资产负担。
以上是设备台账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通过建立和执行该制度,可以有效提升设备管理效率,减少设备损失和浪费。
设备台账管理制度(二)一、目的与依据为规范设备管理工作,确保设备资产的完好和安全,提高设备使用的效率和成本控制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公司设备管理制度以及实际情况。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包括固定资产设备和实验仪器设备。
三、责任主体1. 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统一管理和台账的建立、维护;2. 各部门负责设备的使用、日常维护和保管;3. 设备用户负责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并按要求填写设备使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