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途径促进2-3岁幼儿小肌肉动作发展初探
培养幼儿小细肌肉发展的方法

培养幼儿小细肌肉发展的方法幼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而小细肌肉的发展对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帮助幼儿培养小细肌肉,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和活动,以促进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技能的提升。
1. 绘画和手工制作活动绘画和手工制作活动是培养幼儿小细肌肉的经典方法之一。
通过握笔、刷子或者使用剪刀、粘纸等工具来完成绘画和手工制作任务,可以锻炼幼儿的手指肌肉和手腕灵活性。
例如,可以给幼儿提供各种不同的绘画材料和纸张,并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握笔姿势和线条表达方式。
同时,手工制作活动如剪纸、折纸、串珠等也可以提高幼儿的手部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2. 拼图和磁贴游戏拼图和磁贴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同时也对小细肌肉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拼装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拼图和磁贴,幼儿需要用手指将拼图块或者磁贴放置到正确的位置上。
这种活动可以帮助幼儿精确地控制手指肌肉,同时也促进他们对形状、颜色和空间关系的认知能力。
3. 穿线和穿珠活动穿线和穿珠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手部肌肉协调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通过将线穿过珠子或者其他孔洞,幼儿需要用手指掌握线的位置和力度,同时还要控制线的移动方向。
这种活动可以让幼儿逐渐掌握使用手指和手掌的协调能力,对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技能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拉拉链、扣扣子等。
4. 针织和剪纸活动针织和剪纸活动是锻炼幼儿细肌肉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使用针线和纸张,幼儿需要用手指和手腕的协调动作完成针织或剪纸的任务。
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幼儿的手部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耐心和专注力。
5. 按钮和扣子练习在日常的穿衣过程中,幼儿遇到的按钮和扣子可能需要一定的手指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因此,我们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简单的穿衣道具,如布制的玩具衣服或者专门设计的练习衣物,让他们自己操作穿脱按钮和扣子。
这种活动既可以让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动作和技能,也可以锻炼他们小细肌肉的发展。
宝宝的肌肉发展如何促进宝宝的运动能力

宝宝的肌肉发展如何促进宝宝的运动能力宝宝的肌肉发展对于宝宝的运动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肌肉发展可以帮助宝宝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协调性和灵活性。
因此,家长们应该重视宝宝的肌肉发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宝宝的运动能力的提升。
一、提供适当的运动环境为了促进宝宝的肌肉发展和运动能力的提升,家长们首先需要提供适当的运动环境。
这包括宽敞的活动空间、安全的运动器材和丰富多样的玩具。
宝宝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地爬行、跳跃、奔跑等,从而锻炼肌肉,提高运动能力。
二、鼓励宝宝多参与体育活动体育活动是促进宝宝肌肉发展和运动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家长们可以鼓励宝宝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如游泳、跳舞、球类运动等。
这些活动可以锻炼宝宝的肌肉,提高宝宝的运动能力。
同时,体育活动还可以培养宝宝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促进宝宝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提供均衡的饮食宝宝的肌肉发展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
家长们应该给宝宝提供均衡的饮食,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蛋白质是肌肉发展的重要营养素,可以通过食物如鸡肉、鱼类、豆类等来摄入。
碳水化合物是提供能量的重要来源,可以通过食物如米饭、面包、蔬菜等来摄入。
脂肪是维持宝宝身体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食物如鱼油、橄榄油、坚果等来摄入。
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宝宝的肌肉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食物如水果、蔬菜、奶制品等来摄入。
四、进行适当的肌肉锻炼适当的肌肉锻炼是促进宝宝肌肉发展和运动能力提升的关键。
家长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肌肉锻炼来帮助宝宝发展肌肉。
比如,可以让宝宝做一些简单的体操动作,如伸展、蹲起、跳跃等。
这些动作可以锻炼宝宝的肌肉,提高宝宝的运动能力。
同时,家长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来促进宝宝的肌肉发展,如拉力游戏、抓捉游戏等。
这些游戏可以锻炼宝宝的肌肉,提高宝宝的运动能力。
总之,宝宝的肌肉发展对于宝宝的运动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们应该重视宝宝的肌肉发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宝宝的运动能力的提升。
保育员如何提升幼儿的小肌肉发展

保育员如何提升幼儿的小肌肉发展幼儿期是人体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中小肌肉发展对于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具有重要影响。
作为保育员,我们应该关注和促进幼儿的小肌肉发展,以帮助他们获得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提升幼儿小肌肉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1. 提供适宜的玩具和游戏玩具和游戏是幼儿小肌肉发展的重要媒介。
保育员应该选择适合幼儿年龄和发展阶段的玩具,例如拼图、积木、橡皮泥等,这些能够激发幼儿的动手操作和精细运动能力。
此外,保育员还可以设置各种游戏场景和角色扮演,鼓励幼儿运用手指和手掌,如开关玩具、玩偶衣服的纽扣,从而锻炼小肌肉协调性。
2. 进行手工艺活动手工艺活动是培养幼儿小肌肉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
保育员可以组织幼儿参与剪纸、折纸、粘贴等手工活动,这些活动能够锻炼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在进行手工艺活动时,保育员要提供适当的指导和辅助,帮助幼儿克服困难,取得成就感。
3. 鼓励参与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有利于幼儿小肌肉的发展。
保育员可以组织幼儿到室外进行各种游戏和运动,如奔跑、跳跃、踢球等。
这些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整体运动能力,同时也促进小肌肉协调发展。
保育员要注意提供适当的保护和安全措施,确保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能够避免受伤。
4. 定期进行肌肉训练保育员可以安排每天一定时间进行幼儿的肌肉训练。
例如,进行简单的体操操练、伸展运动或者按摩等。
这些训练能够促进幼儿的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有助于小肌肉的发展。
5. 提供均衡的饮食合理的饮食对幼儿小肌肉发展至关重要。
保育员要确保幼儿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对于肌肉发育至关重要。
保育员应该注意提供多样化的食物选择,鼓励幼儿摄入均衡的饮食,避免过多依赖高糖和高油脂的食物。
总结起来,作为保育员,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方法来提升幼儿的小肌肉发展。
通过提供适宜的玩具和游戏、进行手工艺活动、鼓励户外活动、定期进行肌肉训练以及提供均衡的饮食等措施,我们能够促进幼儿小肌肉发展,为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婴幼儿发育宝宝的细小肌肉运动发展及训练

婴幼儿发育宝宝的细小肌肉运动发展及训练婴幼儿发育阶段是孩子成长中至关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宝宝的身体和脑部都在快速发育,其中细小肌肉的发展尤为重要。
细小肌肉运动是指宝宝运用手指、手臂、腿部等细小肌肉参与的精细动作,如握笔、握物、点按等。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细小肌肉运动的发展过程,并提供几种有效的训练方法。
婴儿期(0-12个月)在婴儿期,宝宝的细小肌肉尚未完全发展。
然而,通过适当的训练和刺激,可以促进其发育进程。
以下是几种适合婴儿期的细小肌肉运动训练方法:1. 手眼协调训练:将一些醒目的、悬挂的玩具放在宝宝可视范围内,鼓励宝宝尝试抓取。
这可以帮助宝宝培养手眼协调能力,促进其细小肌肉运动的发展。
2. 指间活动:将一些适合婴儿吮吸的小玩具放在宝宝手边,鼓励宝宝用手指去触摸它们。
这可以锻炼宝宝的手部肌肉,促进其手指的灵活性。
3. 腿部运动:在宝宝躺在床上或摇篮中时,慢慢抬起宝宝的小腿并轻轻按压。
这可以刺激宝宝的小腿肌肉,促进其腿部的发育。
幼儿期(1-3岁)在幼儿期,宝宝的细小肌肉已经开始有了显著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提升其细小肌肉的运动能力,可以进行以下训练方法:1. 搭积木:搭建各种大小的积木可以帮助宝宝锻炼手指和手臂的精细运动能力,同时也提升宝宝的空间认知能力。
2. 握笔画画:鼓励宝宝使用粗笔或者蜡笔进行绘画,如涂鸦、画画等。
这不仅可以培养宝宝的艺术兴趣,还可以锻炼宝宝的手部肌肉控制能力。
3. 穿线穿珠:提供一些适合幼儿的穿线穿珠游戏,让宝宝尝试将绳子穿过珠子的孔洞。
这可以提高宝宝手指的灵活性和精细动作协调能力。
学龄前期(3-6岁)在学龄前期,宝宝的细小肌肉已经相对成熟,因此可以进行更复杂和有挑战性的训练活动,以进一步促进其运动发展:1. 剪纸:鼓励宝宝使用安全剪刀进行剪纸活动。
这可以促使宝宝掌握手指间的协调能力,并提高剪纸技能。
2. 空中绘画:引导宝宝用手指在空中绘制各种形状和字母。
这种练习可以加强宝宝手指的运动控制能力,提高手眼协调性。
幼儿园教案发展幼儿的小肌肉运动能力

幼儿园教案发展幼儿的小肌肉运动能力学前教育教案:发展幼儿的小肌肉运动能力一、引言幼儿的小肌肉运动发展对于他们整体成长和学习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
小肌肉运动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精细动作技巧和空间感知能力的发展。
因此,幼儿园的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视小肌肉运动的培养和锻炼。
本教案将围绕着如何在幼儿园中发展幼儿的小肌肉运动能力展开讨论。
二、创设小肌肉运动环境1. 室内环境营造为了能给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小肌肉运动训练环境,教室内的布置和设施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设置一些小型的活动区域,如搭乐高、折纸、插图纸等,鼓励幼儿进行自由的小肌肉运动训练。
同时,将教室内的杂物分类整理,为幼儿提供一个整洁、安全的环境。
2. 室外环境布置利用幼儿园室外活动场地,组织各种小肌肉运动活动,如跳绳、投掷球、踩踏板车等,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同时,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可以设置一些专门用于小肌肉运动训练的设施,如握力器、钓鱼游戏等。
三、教学策略与活动设计1. 游戏与活动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锻炼其小肌肉运动能力。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手指操活动,如用手指按压泡泡纸等,让幼儿练习手指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2. 组织绘画活动绘画是一种优秀的小肌肉运动训练方式。
在幼儿园中,可以组织各种绘画活动,如用小画笔绘制简单的图案、涂色等。
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尝试剪纸、捏泥胚等手工艺活动,进一步提高其小肌肉的灵活性和精细动作技巧。
3. 音乐与舞蹈利用音乐与舞蹈活动,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小肌肉运动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手指操舞蹈,如用手指扭动、弹奏乐器等。
此外,可以进行一些有规律的舞蹈活动,如扭动腰部、挥动手臂等,促进幼儿全身的小肌肉运动。
四、评价与跟踪通过观察和评估幼儿的小肌肉运动能力发展情况,可以根据幼儿的具体表现调整教学内容和策略。
教师可以记录幼儿在各种小肌肉运动活动中的表现,如握笔的姿势、精细动作技巧的掌握程度等。
小班教案促进幼儿小肌肉发展的手指操练

小班教案促进幼儿小肌肉发展的手指操练导引:小班儿童的身体发育处于关键时期,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促进自己的小肌肉发展。
手指操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幼儿提升手指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份适用于小班教育的手指操练教案,帮助幼儿全面发展。
一、操练一:捏泥球(聚焦手指力量)1. 目标:通过捏泥球操练,增强幼儿手指的力量和灵敏度。
2. 方法:- 准备一团塑料ine雪花泥。
- 引导幼儿用五指捏起泥球,然后轻轻地按压和揉搓。
- 鼓励幼儿不断捏揉泥球,直到泥球变得柔软且易于操作。
- 增加难度:引导幼儿用一个手指捏出不同形状的小物品。
3. 效果:通过捏泥球操练,幼儿的手指力量将得到增强,有助于日常生活技能的提升。
二、操练二:穿珠子(聚焦手眼协调)1. 目标:通过穿珠子操练,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细致动作控制。
2. 方法:- 准备一串适合小班儿童使用的塑料珠子。
- 引导幼儿将珠子一个一个地穿过绳子或者棍子。
- 鼓励幼儿注意珠子的颜色和形状,有序地穿过绳子。
- 增加难度:引导幼儿进行不同颜色或者形状的排列。
3. 效果:通过穿珠子操练,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细致动作控制将得到提升,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集中注意力和创造力。
三、操练三:剪纸(聚焦手指精确性)1. 目标:通过剪纸操练,培养幼儿手指的精确性和艺术创造力。
2. 方法:- 准备安全的儿童剪刀和颜色鲜艳的纸张。
- 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剪出不同的形状和图案。
- 鼓励幼儿用剪刀准确地剪出直线、曲线、波浪线等各种形状。
- 增加难度:尝试剪出更复杂的图案,如花朵、动物等。
3. 效果:通过剪纸操练,幼儿的手指精确性将得到提升,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结语:手指操练是小班教育中重要的一环,通过适当的操练活动,可以促进幼儿小肌肉的全面发展。
捏泥球、穿珠子和剪纸是三种简单而有效的手指操练方法,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提升手指力量、手眼协调和精确性等关键能力。
以下面内容:发展中班幼儿小肌肉动作的几种做法为标题,写一篇论文,

以下面内容:发展中班幼儿小肌肉动作的几种做法为标题,写一篇论文,要求有具体事例,原创高,不要写摘要,不要写,字数3000 字。
发展中班幼儿小肌肉动作的几种做法当幼儿进入中班阶段,他们的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进一步发展。
因此,针对幼儿的小肌肉动作训练,对于其身体协调性和运动技巧的学习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发展中班幼儿小肌肉动作的有效方法。
一、手指的灵活度训练从三岁开始,幼儿的手指开始慢慢细致起来,手势也逐渐摆脱靠手掌控制。
教师可以利用铅笔、钢笔、糖果、珠子等道具让幼儿练习手指的灵活度。
例如,将小珠子撒在桌子上,让幼儿用手指将它们一个一个地捏拿起来,或是利用幼儿喜欢的糖果,要求幼儿用一只手把糖果剥开。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手指灵活度,还能增强手眼协调能力,对智力发展也有益处。
二、用餐时的筷子/叉子技能练习在中国,许多地方的幼儿在五岁以前还不会使用筷子,而在国外,幼儿大多会在三到四岁之间开始使用叉子和刀。
因此,练习筷子和叉子技能的训练在发展中班幼儿的小肌肉动作方面是很重要的。
在幼儿的用餐时间里,老师可以让幼儿尝试使用筷子或叉子,慢慢地调整步骤与难度,如先从饭菜的简单摆放位置开始,再过度到更具挑战性的食物。
三、手指的细腻性训练除了手指的灵活度,幼儿的手指细腻度在发展中班也是需要关注的。
老师可以让幼儿玩手工泥、画画、剪纸、贴画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发展手指的细腻性。
比如,画画时,老师可以采用画大面积涂色让幼儿模糊认知范畴,逐渐引导幼儿使用小画笔进行描绘细节。
在手工制作时,幼儿要求裁剪较细的零碎,从而锻炼细致的手指协调能力。
四、手眼协调的训练幼儿在中班阶段,手眼协调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来帮助幼儿训练手眼协调能力。
比如,过家家时可以让幼儿把某些玩具放在特定的位置以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技能,在体育课时可以比赛在球门前将球踢准正确目标区域。
综上,幼儿在中班阶段的身体和动作能力持续开发和训练至关重要,而小肌肉动作的训练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学前儿童的小肌肉发展

学前儿童的小肌肉发展学前儿童时期是孩子身体发展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小肌肉的发展对于孩子的整体成长至关重要。
小肌肉发展是指手指、手腕和手臂等细小肌肉群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的发展。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和练习来促进小肌肉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助于学前儿童小肌肉发展的方法和活动。
1. 绘画和手工艺活动绘画和手工艺活动是促进学前儿童小肌肉发展的理想选择。
通过拿起画笔、蜡笔或剪刀等工具进行绘画和手工艺活动,孩子们可以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他们可以在纸上画出各种形状,剪纸制作手工作品,这不仅培养了小肌肉的协调性,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穿插拧扭、搭积木等游戏穿插拧扭和搭积木等游戏也是促进小肌肉发展的好方法。
这些游戏要求孩子们运用手指和手腕的力量和灵活性。
通过抓取、放置、搭建和拆解,孩子们可以锻炼手指和手腕的精细动作,增强小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3. 参与户外运动和活动除了室内活动,户外运动和活动也是促进小肌肉发展的重要方法。
例如,骑自行车、奔跑、投掷球等活动可以增强手臂和手腕的力量,并提高小肌肉的协调性。
同时,户外活动可以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机会,让孩子们进行跳跃、攀爬和踢球等动作,有效促进小肌肉的全面发展。
4. 贴纸和插画本上的活动贴纸和插画本上的活动也是学前儿童小肌肉发展的有益活动。
通过撕下纸上的贴纸,孩子们可以锻炼手指的精细动作和灵活性,并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插画本活动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需要他们用手指进行精细的绘画和填色,促进小肌肉的发展。
5. 音乐和舞蹈活动音乐和舞蹈活动对于学前儿童的小肌肉发展也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舞蹈动作,孩子们可以锻炼手臂、手指和手腕的协调性,提高小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同时,音乐和舞蹈活动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和艺术表达能力。
总结起来,促进学前儿童小肌肉发展的方法有很多。
绘画和手工艺活动、穿插拧扭和搭积木等游戏、户外运动和活动、贴纸和插画本上的活动,以及音乐和舞蹈活动都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途径促进2-3岁幼儿小肌肉动作发展初探发表时间:2017-09-12T11:16:07.360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7期作者:杨霞[导读] 小肌肉动作也叫精细动作,是由小肌肉群组成的随意动作,一系列小肌肉动作就构成协调的小肌肉运动技能。
2-3岁幼儿主要的小肌肉动作就是手的活动,包括眼手协调、指尖动作、手指屈伸等局部运动。
杨霞(四川省邻水县机关幼儿园四川广安 638500)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7-047-02 小肌肉动作也叫精细动作,是由小肌肉群组成的随意动作,一系列小肌肉动作就构成协调的小肌肉运动技能。
2-3岁幼儿主要的小肌肉动作就是手的活动,包括眼手协调、指尖动作、手指屈伸等局部运动。
2-3岁的幼儿主要是靠感知觉来认识世界的,他们通过各种摆弄食物、使用工具的活动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2-3岁也是掌握手部动作技能的敏感期,小肌肉动作的发展对其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小肌肉动作的发展促进了身体机能的进一步协调和完善。
手和大脑的关系非常密切,手和手指的活动,能够使大脑以及身体各器官的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协调。
其次,手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工具,能丰富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认识。
再次,手的活动是思维产生的源泉。
此外,小肌肉运动技能的发展将有助于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有助于推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
托班的宝宝,都是2-3岁,多数宝宝不会正确拿勺子吃饭、不会正确用毛巾洗脸、上厕所不会提拉裤子、不会穿鞋等。
这些都是因为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着一些误区:家长往往注重识字、语言等智力活动,而忽视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
他们没有认识到手活动与脑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认为孩子还小,动手操作能力用不着从小培养,长大了自然会。
有的家长凡事包办代替,养成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
种种原因使得孩子动手能力较差,在活动中胆小,缺乏自信。
《指南》指出:要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
为此,我们在实践中运用四个策略来发展托班幼儿手的小肌肉动作,旨在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发展幼儿手的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快乐手指游戏,锻炼幼儿手的灵活性俗话说:"十指连心"、"心灵手巧"。
著名的哲学家康德曾说"手是身体的大脑"。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对于幼儿来说,手指活动,是大脑的体操。
幼儿时期,手的各种组织发展迅速,可塑性大,结构不完善而且机能也较弱,是开发潜能的有利时期。
实践证明:手指游戏是最适合促进幼儿手的发育,提高其机能的活动之一。
于是我们循序渐进安排丰富的手指游戏。
比如"手指变变变"、"开门关门"、"捏拢放开"等,这些游戏主要让幼儿动动手指,感知、体验双手手指活动的快乐,使幼儿对手指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宝宝们在初学时,会显得挺困难,但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练习,宝宝的手指就变得比较灵活、协调了。
二、开展多种活动,促进手指的运动机能陈鹤琴先生提倡"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就是鼓励孩子通过自己动手获得发展。
幼儿在玩玩具、画画、玩纸的过程中,总是用眼观察,动脑思考,用双手去参与活动的。
为了使幼儿的手指灵活协调,我们就利用多种玩具、废旧材料训练他们一些专门的动作,如:拼插、画画、撕、捏、钓等。
这些动作对于幼儿手部小肌肉群的发育、手指和手腕配合一致、各种动作的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开展撕的活动。
宝宝们用双手撕东西,可以训练小肌肉精细动作的发展和手眼协调。
我们主要是利用情景式的教学方式组织孩子用不同的纸撕面条,用水果网套、海棉撕碎块等。
每一次撕面条活动,我都会创编一个动物故事,以动物的口吻说:"小朋友,我肚子好饿好饿,我想吃面条,你们愿意给我做吗?"孩子们都会高兴的说:"我愿意"。
宝宝们都会积极的给小动物撕面条,撕得很开心,很快乐。
撕水果网套和海绵活动时,我引导孩子们撕成小小的碎块,然后玩吹雪花、飞雪花的游戏。
2、开展捏的活动。
宝宝们用小手用力捏纸团,用胶泥搓毛毛虫、搓汤圆等物体,既锻炼了他们手的力量和五指的合作能力,又让孩子们感知了不同种材料的特性。
捏纸团:我最开始使用比较小的、软一点的纸(如:皱纹纸);接着,纸变大变硬(如:报纸、旧书、广告纸等),捏成纸团后组织宝宝玩纸球游戏:抛接、投掷、踢着玩等,每次他们都玩得很快乐。
也可让宝宝们把捏的纸球当作蛋装在蛋盘里,看哪一组先把蛋盘装满。
捏胶泥:我让宝宝们先把胶泥捏软,然后再搓毛毛虫、汤圆等。
宝宝们每次都很积极主动,活动结束后还意犹未尽。
3、开展穿的活动。
穿的动作能锻炼宝宝们的认知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小肌肉动作能力,还能促使孩子们积极进行思维、想象,以及专注力的培养。
我通常组织宝宝们先穿雪花积木,再穿大串珠、小串珠,最后穿线板,由易到难的对小朋友进行穿的训练。
4、开展拼插的活动。
拼插玩具既锻炼了宝宝们手的力量和协调性,又开发了孩子们的智力。
第一次玩雪花积木时,我引导他们拼插花。
这对有的宝宝显得稍有难度,他们没有力气拼插;慢慢玩了几次后,班上大部分宝宝都会插花啦,并能创意拼插出飞机、伞、摩托车等。
每玩一次,宝宝们都会带给我惊喜,一些新的拼插物体就会横空出世。
5、开展钓的活动。
训练宝宝们钓的动作,主要是组织他们玩钓鱼玩具。
钓鱼既可以训练孩子们的耐心和手眼协调能力,又可以训练孩子们的观察力和专注力。
每次玩钓鱼玩具,宝宝们都很兴奋,都会专注的钓许多许多鱼。
每钓上一条,都高兴的喊:"我钓起来啦!我钓起来啦!"这对他们来说特别有成就感。
6、开展垒高的活动。
垒高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游戏。
垒高的过程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过程,可以促进孩子视觉、触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孩子在与材料的互动过程中,小手小肌肉得到良好的锻炼;同时手、眼、脑并用得以协调发展。
我主要让宝宝们利用废旧的的纸盒和废旧的纸筒、积木等材料玩垒高的游戏,每次宝宝们玩耍时,认真专注的垒高啦,就开心的说:好高呀!好高呀!,然后就把它推倒,又重新继续垒高,这样一次一次的垒高,一次一次的推倒,不厌其烦的玩耍。
三、重视生活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指南》明确指出,生活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着眼于增进幼儿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生活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幼儿园阶段,而抓好托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更能进一步提高手的小肌肉动作的发展。
1、盥洗活动。
托班幼儿盥洗的主要内容是洗手。
在组织孩子盥洗时,我们根据托班幼儿的特点,让他们边念儿歌边洗手。
孩子们在游戏化的情境中兴致勃勃地反复练习。
很快,大部分的孩子掌握了洗手的方法。
每次洗手,孩子们一边洗一边念儿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换只手,再搓搓,冲冲冲,冲冲手,冲冲冲,冲干净,关上龙头甩三下,一二三。
通过一个阶段的培养,孩子们大都能正确地洗手了。
2、进餐活动。
进餐也是托班孩子应该掌握的一种生活技能。
我们对幼儿进餐的要求是:学会使用小勺,手扶住碗,不边吃边玩。
每天午餐前我们都会让孩子们念儿歌,小宝宝,吃饭啦,小饭碗,手扶好,小勺子,手拿好,绿青菜,香香肉,啊呜啊呜吃个饱。
我们老师再给幼儿端饭时,会说:"啊,好香呀!"激起孩子吃的欲望。
孩子用餐时,老师会观察,叫他们正确的拿勺子吃饭。
现在用餐时,大部分的孩子们就掌握了较好的进餐技能。
3、洗脸活动。
洗脸的活动对孩子们说也是较难的一个生活技能。
许多孩子在家都是家长们帮他们洗脸。
宝宝自己不知道怎么洗,都是把毛巾捏成一个团洗。
于是,我们就引导他们正确的洗脸方法。
先学学儿歌,把它编成模仿操,让宝宝们学习。
每次洗脸时,就边念儿歌,边让宝宝们一步一步的洗脸:小毛巾,四方方,打开放到手心上,洗洗眼,洗洗鼻,洗洗嘴,洗洗脸,洗洗颈,最后洗洗小耳朵,脸儿洗得真干净。
现在大部分的宝宝都能正确的洗脸了。
四、家园共同配合,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协调性教育是一个有机地整体,需要教师、家长协同一致,共同配合,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特别是托班,更离不开家长的支持、配合。
家庭与幼儿园密切配合,同步教育,是幼儿健康、安全成长的必要保证。
首先,我们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开展家长工作,使家长成为我们的共同研究者和合作伙伴。
初期我们通过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小肌肉动作发展的规律及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并通过班级QQ群介绍我们的教学计划、活动内容。
每次玩了游戏,做了活动后,就拍一些照片,让家长看一看,以便家长在家也可以和幼儿一起练习巩固。
其次,通过家长园地、园报等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每期在园报中介绍小肌肉发展的内容和策略,还推荐锻炼小肌肉动作的游戏,让家长在家陪伴孩子玩。
家长们观念更新了,家园共育的效果就更好了。
我们要求家长配合在家中为孩子创造一个动手空间,为孩子提供一些动手操作的材料,让孩子自己操作,并利用亲子游戏指导自己孩子进行有效地操作。
我们还要求家长放手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这样,孩子们的小手真正动起来了,动作的协调性进一步发展了。
通过以上多种途径的有效策略,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发展有了明显的提高,动作协调性、灵活性明显增强,生活自理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
与此同时,幼儿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了积极、主动、勇于参与的精神状态,也有效地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感知力、注意力。
同时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孩子健康、活泼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