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
c30混凝土弯拉强度

c30混凝土弯拉强度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混凝土的强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混凝土的强度不仅仅要求抗压强度,还要求抗弯拉强度。
C30混凝土弯拉强度是指混凝土受弯拉剪力时,混凝土结构体承受的最大负荷。
C30混凝土弯拉强度的实验研究表明,C30混凝土的弯拉强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具体来说,在新鲜混凝土中,C30混凝土的拉强度可以达到2.5MPa~3.0MPa之间;而在60天后,C30混凝土拉强度可以达到3.0MPa~4.0MPa之间。
此外,C30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还受细节设计和工程制造技术的影响。
在新鲜混凝土结构中,如果水泥和砂粒比例和配比的混合比例不合理,会对C30混凝土的弯拉强度造成影响,从而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另外,工程技术的不当也会影响C30混凝土弯拉强度的质量。
比如,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采用不恰当的搅拌工艺,会使混凝土的混合均匀度下降,从而使混凝土的弯拉强度大大降低。
此外,施工技术也会影响C30混凝土弯拉强度的变化。
比如,在外表面形成一层硬质水泥外皮,可以给混凝土结构体提高抗弯拉的性能;而细分结构的选择、模板的质量、拼接处的处理和连接技术也会影响C30混凝土的拉强度。
C30混凝土的弯拉强度是建筑结构安全可靠性的重要参数,一般情况下设计配置要求达到2.8~4.2MPa之间,以保证结构体安全可靠性。
而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以保证C30混凝土的弯拉强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C30混凝土弯拉强度的研究主要是在实施设计过程中,为灵活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减少施工工期和施工成本,实现结构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C30混凝土弯拉强度是工程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要求严格控制设计配置、模板及细部处理,来保证混凝土弯拉强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以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可靠性。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双击自动滚屏发布者:tmsx 发布时间:2006-12-29 阅读:1030次1 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极限强度的方法,以提供设计参数,检查水泥混凝土施工品质和确定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加荷标准。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水泥混凝土棱柱体试件。
引用标准:CB/T 2611—1992 《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CB/T 3722一1992 《液压式压力试验机》T0551—2005 《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方法》2 仪器设备(1)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应符合T055l中 2.3的规定。
(2)抗弯拉试验装置(即三分点处双点加荷和三点自由支承式混凝土抗弯拉强度与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装置):如图T0558-1所示3 试件制备和养护3.1 试件尺寸应符合T0551中表T0551-1的规定,同时在试件长向中部1/3区段内表面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2mm的孔洞。
3.2 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件应取同龄期者为一组,每组3根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试件。
4 试验步骤4.1 试件取出后,用湿毛巾覆盖并及时进行试验,保持试件干湿状态不变。
在试件中部量出其宽度和高度,精确至l mm。
4.2 调整两个可移动支座,将试件安放在支座上,试件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几何对中后,务必使支座及承压面与活动船形垫块的接触面平稳、均匀,否则应垫平。
4.3 加荷时,应保持均匀、连续。
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小于C30时,加荷速度为0.02MPa/s~0.05MPa/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30且小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5 MPa/s~0.08MPa/ 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8MPa/s~0.10MPa/s。
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不得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F(N)。
4.4 记录下最大荷载和试件下边缘断裂的位置。
5 试验结果5.1 当断面发生在两个加荷点之间时,抗弯拉强度按下式计算:式中:——抗弯拉强度(MPa);F——极限荷载(N);L——支座间距离(mm)b——试件宽度(mm);h——试件高度(mm)。
JB010507_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纵表【建筑工程常用表格系列】

试验室名称:报告编号:
施工/委托单位
抽样/委托编号
工程名称
样品编号
工程部位/用途
报告日期
样品描述
取样见证人
试验依据
判定依据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混凝土种类
强度等级
配合比报告编号
养护环境
成型日期
龄期(天)
试件尺寸(mm)
试块抗弯拉强度
序号
试件编号
单个试件抗弯拉强度(MPa)
抗弯拉强度均值(MPa)
折合标准尺寸强度(MPa)达到设计强度(%)来自123
1
2
3
4
5
6
检测结论:
备注(监理工程试验意见):
试验:审核:签发:日期:年月日(专用章)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的方法和步骤。
抗弯拉弹性模量是以1/2抗弯拉强度时的加荷模量为准。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水泥混凝土棱柱小梁试件。
好仪器,好资料,尽在沧州建仪()。
欢迎查询。
1 引用标准:GB/T 2611—1992《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GB/T 3722—1992《液压式压力试验机》JB/T 54251—1994《杠杆千分表产品质量分等》T 0551—2005《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方法》T 0558—2005《水泥}昆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2 仪器设备(1)压力机、抗弯拉试验装置:仪器设备应符合T 0558的规定。
(2)千分表:一个。
分度值为0.001mm,0级或l级。
(3)千分表架:一个。
图T0559—1为金属刚性框架,正中为千分表插座,两端有三个圆头长螺杆,可以调整高度。
(4)毛玻璃片(每片约1.0cm2)、502胶水、平l:3刮刀、丁字尺、直尺、钢卷尺和铅笔等。
3 试件制备3.1 试件尺寸符合T 0551中表T0551—1的规定,同时在试件长向中部1/3区段内表面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2mm的孔洞。
3.2 每组6根同龄期同条件制作的试件,3根用于测定抗弯拉强度,3根则用作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
4 试验步骤4.1 至试验龄期时,自养护室取出试件,用湿布覆盖,避免其湿度变化。
清除试件表面污垢,修平与装置接触的试件部分(对抗弯拉强度试件即可进行试验)。
在试件上下面(即成型时两侧面)划出中线和装置位置线,在千分表架共四个脚点处,用干毛巾先擦干水分,再用502胶水粘牢小玻璃片,量出试件中部的宽度和高度,精确至1mm。
4.2 将试件安放在支座上,使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千分表架放在试件上,压头及支座线垂直于试件中线且无偏心加载情况,而后缓缓加上约1kN压力,停机检查支座等各接缝处有无空隙(必要时需加金属薄垫片),应确保试件不扭动,而后安装千分表,其触点及表架触点稳立在小玻璃片上,如图T0559—2。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1 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极限强度的方法,以提供设计参数,检査水泥混凝土施工品质和确定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加荷标准。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水泥混凝土棱柱体试件。
2 仪器设备⑴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
⑵抗弯拉试验装置(即三分点处双点加荷和三点自由支承式混凝上抗弯拉强度与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装置)。
3 试件制备和养护3.1试件尺寸应符合T0551中表T0551-1的规定,同时在长向中部1/3区段内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2mm的孔洞。
3.2 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件应取同龄期者为一组,每组3根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试件。
试验步骤4.4.1试件取出后,用湿毛巾覆盖并及时进行试验,保持试件干湿状态不变。
在试件中部量出其宽度和髙度,精确至1mm。
4.2 调整两个可移动支座,将试件安放在支座上,试件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几何对中后,务必使支座及承压面与活动船形垫块的接触面平稳、均匀,否则应垫平。
4.3 加荷时,应保持均匀、连续。
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小于C30时,加荷速度为0.02M Pa/s~0.05M Pa/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30且小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5M Pa/s~0.08M Pa/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8M Pa/s~0.10M Pa/s。
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不得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F(N)。
4.4 记录下最大荷载和试件下边缘断裂的位置。
5 试验结果5.1 当断面发生在两个加荷点之间时,抗弯拉强度f按下f式计算:FLbh(T0558-1)= f f2式中:f——抗弯拉强度(M Pa);f F——极限荷载(N);L——支座间距离(mm);b——试件宽度(mm);h——试件高度(mm)。
5.2以3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
3个试件中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则把最大值和最小值舍去,以中间值作为试件的抗弯拉强度;如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值均超过中间值15%,则该组试验结果无效。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是指在一定试验条件下,水泥混凝土材料在抗弯破坏时所承受的最大荷载与试验样品截面积之间的比值。
根据中国建筑行业标准《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规定,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的试验结果分为两种:1. 标准立方体试件的弯拉强度标准值:弯拉试验采用标准立方体试件,在试验过程中首先将立方体试件在竖直平面内放置,然后在中央位于承载两点之间施加荷载,直到试件发生破坏。
弯拉强度标准值可计算出试件中性轴到其上下表面的距离和断裂负荷值,按公式计算得出。
2. 圆柱体试件的弯拉强度标准值:弯拉试验采用圆柱体试件,在试验过程中将圆柱体试件在水平平面内放置,然后在试件上沿一条直径线施加荷载,直到试件发生破坏。
弯拉强度标准值可计算出试件中性轴到其上下表面的距离和断裂负荷值,按公式计算得出。
需要注意的是,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的计算与试验条件、试样形状、试验机器等因素有关,因此在进行试验时要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标准,确保所得到的数据正确有效。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标准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标准一、前言水泥混凝土是建筑结构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它的抗弯拉强度是评估混凝土结构性能的重要参数。
因此,制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标准对于保证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二、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水泥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测试和评估。
三、术语和定义1. 抗弯强度:在受弯矩作用下,混凝土试件出现第一根裂缝时所承受的弯矩。
2. 拉伸强度:在拉伸力作用下,混凝土试件出现第一根裂缝时所承受的拉力。
3. 第一根裂缝:混凝土试件在受力过程中出现的第一个明显的裂缝。
4. 混凝土试件:按照标准制备的混凝土样品。
5. 弯曲试验:在试验机上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弯曲加载的试验。
四、试验方法1. 试验机试验机应符合《混凝土及其制品试验试验机》(GB/T 50081)的要求。
2. 试件制备试件的尺寸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要求。
试件的制备应符合《混凝土及其制品试验制备试件》(GB/T 50082)的要求。
3. 试验条件试验室的温度和湿度应符合《混凝土及其制品试验室环境条件》(GB/T 50080)的要求。
4. 试验步骤(1)试件表面应平整、无明显缺陷和裂缝,试件应在试验前24小时内进行养护。
(2)试件应沿长轴方向放置在试验机的支承上,并在两端点距离上设置两个支承点。
(3)在试件中心线上施加载荷,直至试件出现第一根裂缝。
(4)记录试验过程中的载荷、位移和时间等数据。
五、试验结果的评估和表达方式1. 抗弯强度和拉伸强度的计算公式抗弯强度:f_b = M / (b * h^2 / 6)拉伸强度:f_t = P / (b * h)其中,f_b为抗弯强度,M为试件发生第一根裂缝时的弯矩,b为试件宽度,h为试件高度;f_t为拉伸强度,P为试件发生第一根裂缝时的拉力。
2. 试验结果的表达方式试件的抗弯强度和拉伸强度应取五个试件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应按以下格式表述:试验结果:抗弯强度为XX MPa,拉伸强度为XX MPa。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弯拉强度配合比

检验报告委托单位:牡丹江市大东建筑总公司检测项目: 4.5Mpa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日期:2014年7月18日中心实验室名称:呼伦贝尔市公路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地址: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扎兰屯路71号邮编:021008电话:(0470)3998512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弯拉强度4.5MPa配合比设计书一、材料说明:原材料: 水泥采用海拉尔蒙西复合硅酸盐(P.C 32.5)水泥;砂采用海拉尔河砂场中砂,细度模数为 2.87,表观密度为 2.496g/cm3;碎石采用哈克南碎石场( 4.75-31.5mm)合成级配,其中:碎石 10-20mm 掺量为 40%,20-40mm 掺量为60%;水采用自来水;原材料检测详见试验报告。
编制依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及《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设计抗折强度 4.5Mpa中等交通。
二、计算水泥混凝土配制强度(fc)1) fc=fr/1-1.04cv+ts=4.5/1-1.04ⅹ0.15+0.46ⅹ8%=5.12MpaFc-配制 28 天弯拉强度的均值(Mpa)Fr-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Mpa)cv-按表取值 0.15s-无资料的情况下取值 8%t- 按表取值 0.462)水灰比(W/C)的计算W/C=1.5684/(fc+1.0097-0.3595fs)= 0.44Fs-水泥实测 28 天抗折强度(Mpa)3)查表确定砂率(βs )= 34%4)确定单位用水量(mwo)根据施工条件出机坍落度宜控制在 10―50mm查表mwo =170 kg/m35)确定单位水泥用量(mco)C0=(c/w)wo=170/0.44=386 kg/m36)计算粗集料用量(mgo)、细集料用量(mso)将上面的计算结果带入式中mco+mwo+mso+ mgo=2450βs=mso÷(mso+ mgo)×100砂(mso)用量为 644 kg/m3,碎石(mgo)用量 1250 kg/m3;(1)初步配合比为:水泥:碎石:砂=386:1250:644:=1:3.24:1.67水灰比=0.4 4(2)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1)计算水泥混凝土试拌材料用量:按初步配合比试拌水泥混凝土拌和物 30 L各种材料用量为:水泥=386ⅹ0.03= 11.58 kg水=170ⅹ0.03=5.1kg砂=644ⅹ0.03= 19.32 kg碎石=1250ⅹ0.03= 37.50 kg2)调整工作性按初步配合比拌制水泥混凝土拌和物,测定其粘聚性,保水性,坍落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名称:
岱山县江南山至牛轭岛公路 工程
合同号:
委托单位
监理单位 山东恒建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样品描述
现场桩号
工程部位
试验单位
01 试验规程 委托单号 样品名称 环境条件 试验设备 试验日期
试验通 厅 工 程 质 量 监 督 站 监 制
部位
制件 日期
压件 日期
龄 期 (d)
试件 尺寸 (mm)
试 件 编 号
破坏 荷载 (kN)
断面与 支点 间距 (mm)
抗弯
抗弯
拉强 尺寸 拉强
度单 换算 度平
值 系数 均值
(MPa)
(MPa)
结论:
自检评鉴: 试验人:
日期: 复核人:
监理评 鉴:
主管:
日期:
第1 /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