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的现代药理及应用

合集下载

山茱萸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山茱萸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山茱萸的药理作用有哪些山茱萸是名贵药材的一种,用山茱萸来制作的各种食材在人们眼里可是很名贵的,对身体非常滋补的,如果选择山茱萸来治疗各种疾病的话也会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因为山茱萸是具有药效的,药性特别的强大,可以直接的服用山茱萸来治疗疾病,也可以选择山茱萸来让人体的身体更加的健康,那么山茱萸的药理作用到底有哪些呢?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山茱萸有强心作用,山茱萸注射液2-8mg/kg静脉注射可改善心功能,增加心肌收缩性和心输出量,提高心脏工作效率。

犬注射后,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血压、左心室内压均升高。

山茱萸注射液能对抗家兔、大鼠晚期失血性休克,使休克动物血压升高,肾血流量增加,延长动物存活时间。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山茱萸不同组分对免疫系统影响不同,水煎液可降低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抑制SRBC或DNCB(2,4-二硝基氯苯)所致迟发型超敏反应,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

山茱萸总苷和熊果酸能明显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抑制LAK细胞(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生成和白细胞介素-2的产生,对器官移植产生的排斥反应有明显的对抗作用,每日腹腔注射山茱萸总苷500mg/kg,连续给药6天,可明显延长小鼠移植心脏后的存活时间。

而水煎液对体液免疫有促进作用,可加速血清抗体IgG、IgM形成。

抗炎、抗菌山茱萸水煎剂对二甲苯、蛋清、醋酸等致炎物引起的炎性渗出和组织水肿及肉芽组织增生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肿胀组织中PGE含量无明显影响,能降低大鼠肾上腺内维生素C的含量,减轻肾上腺细胞损害。

提示其抗炎机理与增强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有关,对PGE合成释放无明显抑制作用。

山茱萸对表皮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抗应激、抗氧化、降血脂山茱萸能增强机体的抗应激能力,提高小鼠耐缺氧、抗疲劳能力,增强记忆力。

山茱萸能提高红细胞中SOD活性,对抗脂质过氧化。

其醇提物还有降血脂作用,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含量,抗动脉硬化。

山茱萸的配伍应用与禁忌

山茱萸的配伍应用与禁忌

山茱萸的配伍应用与禁忌本品为山茱萸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

主产于浙江、安徽、河南、陕西、山西等地。

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干燥。

【处方用名】山茱萸、山萸肉、净萸肉、山萸。

【饮片特征及鉴别】山茱萸:呈不规则囊状,多破裂而皱缩。

表面显枣红色,微有光泽。

质柔润。

具特有香气,味酸、涩,微苦。

酒山萸:形如山萸肉,表面显紫黑色。

微有酒气。

【性味归经及功能】本品味酸,性微温。

归肝、肾经。

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用法用量】5~15g,煎服。

【药理作用】山茱萸其作用为滋养、收敛;另有抗菌作用,体外试验对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对多种皮肤癣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及配伍经验】1.肝肾亏虚,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阳瘘等症本品补益肝肾,既补精,又助阳。

治肝肾阴亏,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配伍熟地、山药、泽泻;治肾阳不足,阳痿、滑精,配伍补骨脂、当归、麝香。

2.遗精滑精,小便不禁,虚汗不止本品有良好的收敛固涩作用。

治小便不禁,配伍桑螵蛸、覆盆子、益智仁、沙苑子;治大汗不止,体虚欲脱之证,配伍入参、附子、龙骨、牡蛎。

【单味药方】1.治偏头痛,每次取山茱萸6g。

嚼服,每天2次。

(江苏中医,1980,(10:50)2.治精脱,取山茱萸100g,武火煎取浓汁约300ml。

第一次服150ml,余药分2次间隔4小时服完。

(浙江中医杂志,1992,(12):558)3.治汗多脱虚,取山茱萸150g,急火煎取浓汁一大碗。

第一次服1/3量,余药视病情分次频饮。

(浙江中医杂志,1992,(12):558)4.治肩周炎,取山茱萸35g,水煎。

分2次服,每天1剂。

病情好转后,剂量减为10~15g,煎汤或代茶泡服。

(中医杂志,1984,25(11):35)5.治复发性口腔溃疡,取干山茱萸400g,碾碎成末,陈醋200ml备用。

山茱萸的药理作用 文档

山茱萸的药理作用 文档

山茱萸的药理作用山茱萸味酸,性微温,归肝肾二经,是临床常用中药,具有以下功效:补虚固脱近代医家张锡纯云:“茱萸救脱之功,较参、芪、术更胜哉!”又说:“救脱之药,当以萸肉第一”。

山茱萸善补肝,凡人身气血将散者,皆能敛之,故其善治阴阳两虚之喘息、自汗、怔仲、失精、小便失禁、大便滑泻等危重证候。

临症常以山茱萸50~100克煎浓汤服。

滋阴敛汗肝为厥阴,其虚极之时,可见虚汗淋漓,或但热不寒,汗出而热解,或又热又汗之危候。

因肝胆相为表里,厥阴肝经之忽热忽汗之症,尤如少阳胆经之寒热往来之候,治疗需补肝滋阴以除寒热。

《神农本草经》谓山茱萸主寒热,其实为肝经虚极之寒热,因山萸肉能敛汗,又善补肝,故用于肝经虚极、元气欲脱之寒热往来、大汗淋漓之症有效。

补肝舒肝《内经》云:“过怒则伤肝”,肝藏血、主筋。

肝伤,气血虚,则筋失所养而筋脉拘急,麻木不仁,伸曲不利而痛。

又肝胆中藏相火,肝虚则疏泄失职,相火难以周流全身,以致郁于经络之间,与气血凝滞而痛。

治疗宜补肝舒肝并举,补血活血同施。

《神农本草经》云:“山茱萸主温中,逐寒湿痹。

”山茱萸不仅能补肝,且能舒肝通利气血,故临床常用于治疗肝虚所致腿痛,有补肝行痹之功。

收敛固涩山茱萸具有收敛之功,又兼开通之力,可补肺络及胃中血络,又不致有留瘀之患。

久咳不愈而气血上逆之咳血,或肝虚火旺损伤胃络之吐血患者,临床常用山茱萸加龙骨、牡蛎,或加三七粉冲服,常可起到意外之疗效。

1.俞豪民医生用自制新加龙萸止汗汤加减治疗自汗、盗汗,疗效显著。

药用生龙骨、生牡蛎、山茱萸、何首乌、酸枣、金樱子、黄芪、乌梅,方中山茱萸用量为30-60g[中医杂志,1988,29(2),58]2.路志正教授曾以甘寒沉潜法治疗阴血亏虚,气燥阳浮之眩晕症,药用龟板胶、鹿角胶、枸杞子、生地、山萸肉、北沙参、钩藤、黄柏、知母、羚羊角,随证加减,方中山萸肉用量至50g。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6�1头痛眩晕卷》)3.刘寿民医生是浙江省湖州地区地方名医,习用家传验方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

山萸肉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和用量

山萸肉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和用量

山萸肉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和用量1. 山萸肉的作用与功能山萸肉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多种作用与功能:•健胃消食:山萸肉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加食欲,帮助消化并缓解消化不良症状。

•润肠通便:山萸肉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有助于预防和缓解便秘。

•收敛止泻:山萸肉具有收敛肠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腹泻和慢性腹泻等症状。

•调节血糖:山萸肉能降低血糖浓度,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对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益处。

•降血脂:山萸肉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可以降低血脂,预防和改善高血脂症状。

•抗菌消炎:山萸肉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和炎症等疾病。

2. 山萸肉的主治山萸肉主要用于以下疾病或症状的治疗:•胃寒胃冷:山萸肉具有温中暖胃的作用,适用于胃寒胃冷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脾胃虚弱:山萸肉有补益脾胃、增加食欲和消化功能的作用,对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有一定疗效。

•痢疾腹泻:山萸肉有收敛肠道、止泻的作用,适用于痢疾腹泻、慢性腹泻等症状。

•高血脂:山萸肉具有降血脂的作用,适用于高血脂引起的血脂异常症状。

•糖尿病:山萸肉能降低血糖浓度,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对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 山萸肉的用量山萸肉一般以煎剂、水煎剂等形式服用。

具体用量应根据个体情况和疾病症状确定,一般建议按下述用量进行使用:•山萸肉煎剂:每次10-20克,加水煎煮后分2-3次服用。

•山萸肉水煎剂:每次5-10克,加适量水煎煮后分2-3次服用。

使用山萸肉时,应注意以下事项:•遵医嘱用药:山萸肉作为一种中药材,使用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嘱托,不可过量使用。

•孕妇禁用:孕妇应禁用山萸肉,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注意过敏反应:对山萸肉过敏者应避免使用,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山萸肉与一些药物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使用时应避免与其它药物同时使用,或遵循医生的指导。

以上是山萸肉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以及用量的相关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山萸肉的功效与作用

山萸肉的功效与作用

篇一:山茱萸的功效与主治山茱萸的功效与主治补益肝肾,涩精固脱。

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

内热消渴。

山茱萸的应用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耳鸣,腰酸。

与熟地、枸杞子、菟丝子、杜仲等配伍。

用于遗精,遗尿,小便频数,及虚汗不止。

对肾阳不足引起的遗精、尿频均可应用,常配合熟地、菟丝子、沙苑蒺藜、补骨脂等同用;对于虚汗不止,本品又有敛汗作用,可与龙骨、牡蛎等同用。

又能固经止血,可用治妇女体虚、月经过多等症,可与熟地、当归、白芍等配伍应用。

和人参、淫羊藿配伍有补肾助阳的作用。

篇二: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山茱萸功效与作用山茱萸的功效:山茱萸别名山萸肉、药枣、枣皮、蜀酸枣、肉枣、薯枣、鸡足、实枣、萸肉、药枣、天木籽、山芋肉、实枣儿。

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固精缩尿、止带止崩、止汗、生津止渴的功效。

用于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健忘、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月经不调、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功效分类:收涩药;补肾药。

别名:蜀枣、鬾实、鼠矢、鸡足、山萸肉、实枣儿、肉枣、枣皮、药枣、红枣皮。

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性味:味酸;性微温。

归经:归肝经;肾经。

功能:补益肝肾;收敛固脱。

主治:腰头晕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跹精滑精;小便频数;虚汗不止;妇女崩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山茱萸的作用:山茱萸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耳鸣,腰酸。

与熟地、枸杞子、菟丝子、杜仲等配伍。

山茱萸能固经止血,可用治妇女体虚、月经过多等症,可与熟地、当归、白芍等配伍应用。

山茱萸用于遗精,遗尿,小便频数,及虚汗不止。

对肾阳不足引起的遗精、尿频均可应用,常配合熟地、菟丝子、沙苑蒺藜、补骨脂等同用。

1、山茱萸治大汗不止,四肢发冷,脉搏微弱,体虚欲脱:山茱萸50~100克,水煎服,有较好的补虚敛汗固脱之功。

如配合人参、附子同用,则效果更好。

2、肾虚眩晕:山莱英20克,枸杞子10克,女贞子12克。

水煎服,每日1剂。

山茱萸的功能主治和副作用

山茱萸的功能主治和副作用

山茱萸的功能主治和副作用功能主治山茱萸(学名:Cornus officinalis)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它具有补肾、固精、止血、润肠等作用,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以下是山茱萸的常见功能主治:1.补肾壮阳:山茱萸具有滋肾功能,对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阳痿早泄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经常服用山茱萸,可以增强肾脏功能,提高性欲和生殖能力。

2.固精强壮:山茱萸可以促进精子的生成和发育,增加精子数量和质量,对治疗男性精子畸形、精液质量下降等问题比较有效。

3.止血散淤:山茱萸具有凝血止血的作用,它可以增强血管壁的弹性和稳定性,防止血管破裂、出血。

对于出血性疾病如月经过多、便血、咯血等,山茱萸都有一定的疗效。

4.润肠通便:山茱萸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可以增加肠蠕动,促进大便排出。

对于经常便秘、大便干燥和便秘引起的腰腿酸软等问题,山茱萸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5.抗菌消炎:山茱萸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特别是对于湿热病变引起的炎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它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对于口腔溃疡、口臭等问题具有一定的疗效。

副作用尽管山茱萸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但也有一些潜在的副作用需要我们关注和注意。

在使用山茱萸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副作用:1.肠胃不适:长期或大量服用山茱萸可能会产生一些肠胃不适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胀等。

这是因为山茱萸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消化道。

2.食欲不振:有些人在服用山茱萸后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

这可能是因为山茱萸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导致部分消化功能减弱,从而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

3.过敏反应:个别人群对山茱萸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皮疹等。

在使用山茱萸之前,应注意个人过敏史,以免引起不适或过敏反应。

4.药物相互作用:在同时服用其他药物的情况下,山茱萸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效和药物代谢。

因此,在使用山茱萸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强心敛汗、收涩固脱——山茱萸

强心敛汗、收涩固脱——山茱萸

强心敛汗、收涩固脱——山茱萸前几天讲吴茱萸汤的时候,顺便讲了吴茱萸这味药。

那么中医上,还有一味容易跟吴茱萸搞混的药,叫山茱萸。

虽然名字很像,但却是完全不同的两味药。

吴茱萸是芸香科植物,山茱萸是山茱萸科植物。

两者在外观上也很容易区别。

吴茱萸看起来跟花椒差不多,山茱萸跟枸杞差不多。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上学的时候肯定都学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那么这里的茱萸就是山茱萸。

古人认为重阳节这天佩戴茱萸能消灾避难。

“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避除恶气,以御初寒”先来看一下历代本草著作是如何评价山茱萸这味药的。

《本草经疏》:山茱萸治心下邪气寒热,肠胃风邪、寒热头风、风去气来、鼻塞、面疱者,皆肝肾二经所主,二经虚热,故见前证。

《药品化义》:山茱萸,滋阴益血,主治目昏耳鸣,口苦舌干,面青色脱,汗出振寒,为补肝助胆良品。

《医学衷中参西录》:山茱萸,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

《本草新编》:实益阴之圣丹、补髓之神药。

仲景夫子所以采入于八味丸中,取其固精而生水也。

《本草纲目》:温肝补肾,除一切风,止月经过多,治老人尿频。

那么归纳起来,山茱萸的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收涩固脱。

山茱萸的药理一位老师是这么解释的:首先我们看它的颜色,山茱萸的颜色是那种灿烂的鲜红,红色入心,所以山茱萸可以补心血。

我们再看它的形状,山茱萸非常像枸杞子,又像我们的肾脏,可见山茱萸可以补肾,滋肾阴。

为什么红色的就补心血?为什么外型上像肾就能补肾?说这话的依据是什么?完全凭自己想象吗?今天主要从临床角度来看,山茱萸这味药应该如何应用。

山茱萸最重要的功效是收涩固脱。

这一点历代文献皆有涉及,但不明确,也就是没人具体知道山茱萸是如何收涩固脱的。

所谓的固脱就是临床上用于脱证的治疗。

这里讲的中医的“脱证”实际上就是现代医学的休克。

那么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是许多休克特别是心源性休克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什么是休克?咱们的第一印象应该是人没有意识,晕厥过去了。

中药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中药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摘要:山茱萸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它主要用于治疗妇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山茱萸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主要功效以及应用范围。

关键词:山茱萸;中药;功效与作用;妇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引言山茱萸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主要来源于茱萸科植物山茱萸(学名: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分布于中国北方、东北、华东及陕西等地。

山茱萸多年来一直被用于中医药学中,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山茱萸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主要功效以及应用范围,以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中药材。

一、山茱萸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山茱萸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包括鞣质、醇类、脂肪酸、黄酮类化合物、维生素、氨基酸等。

这些成分在体内发挥着多种药理作用。

1.1 鞣质:山茱萸中含有丰富的鞣质,具有收敛止血的作用。

它能够收敛病灶,减少炎症反应,加速伤口愈合,对于一些出血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1.2 黄酮类化合物:山茱萸中还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如花青素、黄酮醇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能够保护人体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侵害,减少炎症反应,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和一些慢性炎症性疾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1.3 维生素:山茱萸富含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E 等,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促进细胞再生等作用。

这些维生素对于保护身体健康、抵抗疾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4 氨基酸:山茱萸中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如赖氨酸、谷氨酸等。

这些氨基酸参与了身体许多重要的生化反应,可以提供能量、维持生理平衡、促进组织修复等。

综上所述,山茱萸的主要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收敛止血、增强免疫力等多种药理作用,这为山茱萸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下面将详细介绍山茱萸的主要功效与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