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囊菌和担子菌的区别

合集下载

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

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

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在自然界中食用菌的种类繁多,千姿百态,大小不一。

不同种类的食用菌以及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的食用菌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特征。

掌握食用菌形态和分类知识,是指导生产,获得栽培成功的前提和保证。

第一节食用菌的形态结构虽然它们在外表上有很大差异。

但实际上它们都是由生活于基质内部的菌丝体和生长在基质表面的子实体组成的,即食用菌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

菌丝体是营养体(结构),存在于基质内,主要功能是分解基质,吸收,输送及贮藏养分;子实体是繁殖结构,其主要作用是产生孢子,繁殖后代,也是人们食用的主要部分。

子实体是从菌丝体上产生的。

一、菌丝体的形态结构(一)菌丝体的概念:是由基质内无数纤细的菌丝交织而成的丝状体或网状体,一般呈白色绒毛状。

(二)菌丝的概念:是由管状细胞组成的丝状物,是由孢子吸水后萌发芽管,芽管的管状细胞不断分枝伸长发育而形成的。

(每一断生活菌丝都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均可发育成新的菌丝体。

生产应用的“菌种”,就是利用菌丝细胞的分生图2-1 菌丝的类型作用进行繁殖的。

食用菌的菌丝一般是多细胞的,菌丝被隔膜隔成了多个细胞,每个细胞可以是单核,双核或多核。

隔膜是(septum)由细胞壁向内作环状生长而形成的如图2-1,食用菌的菌丝都是有隔菌丝)。

(三)菌丝的形态:多细胞、管状、无色、透明、有横隔。

(四)菌丝的功能:分解、吸收、转化、积累、运输养分和贮藏、繁殖。

(五)菌丝的类型:根据菌丝发育的顺序和细胞中细胞核的数目,食用菌的菌丝可分为初生菌丝、次生菌丝、三次菌丝。

1.初生菌丝孢子萌发而形成的菌丝。

开始时菌丝细胞多核、纤细,后产生隔膜,分成许多个单核细胞,每个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又称为单核菌丝或一次菌丝。

子囊菌的单核菌丝发达而生活期较长,而担子菌的单核菌丝生活期较短且不发达,两条初生菌丝一般很快配合后发育成双核化的次生菌丝。

单核菌丝无论怎样繁殖,一般都不会形成子实体,只有和另一条可亲和的单核菌丝质配之后变成双核菌丝,才会产生子实体。

接合菌、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

接合菌、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

接合菌、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
接合菌(Zygomycota)是真菌界中的一个门,其特点是有两个不同的配子细胞接合产生一个接合子,接合子发育成菌丝体。

接合菌主要以分解有机物为食,包括一些腐生和共生的物种,如黑曲霉。

子囊菌(Ascomycota)是真菌界中最大的门,其特点是产生子囊或子囊盘,内含子囊孢子。

子囊菌包括很多常见的真菌,如酵母菌、曲霉、黑曲霉等。

它们在食用、药用、发酵和生物控制等方面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担子菌(Basidiomycota)是真菌界中的一个门,其特点是产生担子孢子。

担子菌包括一些大型真菌,如伞菌、牛肝菌等,也包括一些单细胞的真菌,如酵母菌。

担子菌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地理和生态功能。

半知菌(Deuteromycota)是一个无性繁殖真菌的群体,也被称为无性真菌。

这个群体包括一些没有观察到有性繁殖的真菌,它们的分类位置尚未完全明确或是暂时性的,因为没有观察到它们产生子囊或担子。

半知菌包括了一些致病菌、霉菌和线虫共生菌等。

需要注意的是,真菌界中的分类仍在不断研究和调整中,有时不同研究者之间对于分类的认识也存在差异。

森林保护复习题及答案

森林保护复习题及答案

森林保护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昆虫的成虫一般有一对(触角)二对(翅),三对(足)。

2、植物病原细菌的繁殖方式(一分为二裂殖)。

3、翅脉在翅上的分布形式称为(脉相),翅面上由纵脉和横脉及翅缘围成的小区称(翅室)。

4、病原物一般分为两类,即(侵染性病原)、(非侵染性病原).5、昆虫的血液循环属于(开放式)主要靠心室的(扩张和收缩).6、天牛科成虫的主要特点是触角(鞭状)前翅有(条纹).7、蛾类的触角是(丝状、羽毛状),蝶类的触角是(球杆状).8、大青叶蝉的口器是(刺吸式),头式是(后口式).9、昆虫消化系统包括(前肠)、(中肠)、(后肠)。

10、类菌质体对四环素类的抗生素的比较(敏感)。

11、真菌病害流行的条件是(大量致病力强的病原、适宜的环境、大量感病的寄主)。

12、植物病原细菌是(杆状),其一端、二端或周身有鞭毛。

13、病毒引起的症状是(花脸、花叶和矮缩)。

14、根据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可将寄主植物分为(感病、耐病、避病、抗病、免疫)。

.15、昆虫的血液循环属于(开放式)。

16、金龟甲科区别与其它科的主要特点是触角(鳃片状)。

17、枯叶蛾科的触角是(双栉齿状)。

18、尺蛾科后翅的第一条脉在肩角处显著(弯曲)。

19、夜蛾科体中到大型、暗色、后翅(黄白色)。

20、病毒对四环素类的抗生素(不敏感)。

21、(病状)是林木本身所表现的症状。

22、真菌的生活史:从孢自开始到再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

23、病原的寄生性:就是病原从寄主体内获取营养物而生活的(能力)。

24、两雌生殖:通过(两性)生殖而繁殖的方式。

25、趋光性:昆虫对(光线)的趋近或背离。

26、昆虫单眼只能分辨(光线)强弱和方向。

27、防治(咀嚼式口器)的昆虫可用胃毒剂、触杀剂、微生物农药制剂。

28、刺吸式口器害虫取食后,寄主受害部位出现各种褪色斑点,受害植株形成萎焉,叶片卷曲、黄化、皱缩等。

29、翅的三区是(腋区、臀区和臀前区)。

地理知识知识:空气中的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的分类和分布

地理知识知识:空气中的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的分类和分布

地理知识知识:空气中的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的分类和分布空气中充满了各种细菌和真菌,它们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也是我们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成分之一。

虽然它们不可见,但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空气中的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的分类和分布。

一、细菌的分类和分布细菌是一种非常小的单细胞生物,它们可以以单独细胞或者大片形态生存。

细菌可以分为五大类,分别是: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放线菌、支原体和立克次体。

革兰氏阳性细菌在空气中的存在非常普遍,它们可以在水,土壤和动植物表面上生长。

这些细菌常见的代表有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这些细菌在人体中也非常常见,正常状况下不会对健康产生危害,但如果进入人体并繁殖,就会引起各种疾病。

革兰氏阴性细菌是一类外膜包裹内膜的细菌,其中包括常见的肺炎杆菌和埃希氏菌等。

这些细菌同样分布在空气中、水中和土壤中。

这些细菌可以引起一些感染性疾病,并且抗生素用于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已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详细研究。

放线菌是一种细胞壁薄的细菌,其特点是生长缓慢,但产生的代谢产物对药物合成和抗肿瘤剂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此外,放线菌还对我们身体免疫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支原体和立克次体是两种外观类似的有保护性细胞壁细菌,它们能够使化学药物失效。

其中,支原体会引起血管炎症,导致肺炎,或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关,而立克次体则可能引起莱姆病等疾病。

二、真菌的分类和分布真菌是一种以生长在空气中、水中或土壤中为主的生物,它们主要分为两类,分别是子囊菌和担子菌。

子囊菌是一种可以在空气中寿命较长的真菌,由于其基因散布广泛,可以对不同的环境做出适应,如木霉、青霉、曲霉等。

这些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环境的重要成分之一,也是食品和医药中阳性或阴性品的关键成分。

担子菌是另一种常见的真菌,包括热带和温带地区常见的鹅膏菌、耳霉菌等。

真菌的生长需要水分,因此它们通常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下,如潮湿的土壤、树干、落叶堆积等地方。

认识菌类的知识点总结

认识菌类的知识点总结

认识菌类的知识点总结一、菌类的分类菌类是真菌界下的一个类群,根据生境、生活方式和形态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子囊菌目:主要包括酵母菌、霉菌等,多为有性繁殖;2. 担子菌目:包括蘑菇、牛肝菌、松茸等,主要为无性繁殖;3. 真菌门:包括酵母菌、霉菌、霉状菌等,广泛分布于土壤、水体、植物和动物体内;4. 丝霉菌目:多为不完全菌门,主要为有利于大宗农业作物的微生物。

二、菌类的结构和生活方式菌类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菌丝体:是菌类的主体构成,是由细而长的细胞组成,可以伸长生长,不产生营养器官,通过分支延伸增长;2. 孢子:是菌类的繁殖器官,可以分为无性生殖孢子和有性生殖孢子两种;3. 菌盖和菌柄:是担子菌类的典型特征,用于保护和支撑孢子的生长和繁殖;4. 蓬松体:是菌类生活在地下的结构,可用于吸收水分和养料。

菌类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营养营养生长和繁殖两个方面,其中营养生长主要通过菌丝体进行,吸收养料和水分,通过生长获取能量和营养;繁殖主要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通过孢子的形成和散布进行。

三、菌类的生态作用菌类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解有机物质:菌类能够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将有机物质分解成无机化合物,为其他生物提供养料,促进土壤肥力的提升;2. 生物循环:菌类在生物圈中扮演着生物循环的角色,通过分解有机物质释放出氮、磷、硫等元素,促进元素的循环和再利用;3. 食物链中的作用:菌类作为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很多生物的食物来源,也为其他生物提供养料和能量;4. 共生关系:菌类与植物和动物形成共生关系,共同生活在一起,为宿主提供养料和保护,也得到了生存的机会和生长的条件。

四、菌类的应用价值菌类在医药、食品和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医药应用:菌类是一类重要的药用资源,包括青霉素、链霉素、利福平等抗生素的生产原料,同时也有一些药用真菌可以用于中药的制剂和治疗;2. 食品应用:菌类是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包括酵母、奶酪菌、红曲霉等,在食品的发酵、熟化和防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 工业应用:菌类在工业生产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包括造纸、酶制剂、植物保护和环保方面的应用。

菌类的名词解释

菌类的名词解释

菌类的名词解释菌类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分类群,它们广泛存在于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中。

本文将对菌类的定义、分类、生态功能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进行解释。

一、菌类的定义菌类是指真菌界中的一类生物,包括了真菌界除霜菌门外的所有有孢子且无色素的真菌。

它们与植物和动物一样,属于生物界中的一个独立门派。

二、菌类的分类菌类根据其生活方式和结构特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子囊菌:它们形成子囊,孢子在子囊内形成和存放,如黑曲菌和苦味柱菌。

2. 担子菌:它们结构特点是在菌盖的裸露表面形成担子,孢子自担子上排成排列,如蘑菇和香菇。

3. 杯菌:它们形态呈杯状,孢子在杯内或杯外形成和存放,如杯状地衣菌和茶杯菌。

4. 地衣菌:它们与藻类共生,形成特殊结构的地衣体,如灰袋地衣菌和硅袋地衣菌。

5. 球菌:它们呈球状或卵圆状,如猴头菌和球孢菌。

三、菌类的生态功能菌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以下几点生态功能:1. 分解和循环有机物质:菌类能够分解和降解植物、动物以及其他真菌的残骸,使有机物质转化为一些可被其他生物利用的形式。

2. 与植物的共生关系:菌根真菌能与植物形成菌根,帮助植物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同时植物提供菌根真菌所需的碳。

3. 生物防治和消解污染:某些菌类具有抑制或消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物防治和环境治理中。

4. 生物多样性维护:菌类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研究菌类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物种多样性。

四、菌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菌类对人类生活有着广泛的影响和应用:1. 食品和调味品:许多食用菌如蘑菇、松露和木耳被广泛应用于烹饪中,不仅丰富了菜品的口感,还富含营养成分。

2. 药物和药物研发:许多药物的原料来自菌类,如青霉素和利巴韦林等抗生素。

此外,菌类还被用于药物研发和生物技术领域。

3. 环境修复和生态工程:某些菌类具有吸附和降解有毒物质的能力,可以应用于工业废水和土壤污染的修复。

4. 核电站安全:菌类可以吸附和减少放射性物质的浓度,因此在核电站的环境监测和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真菌 分类

真菌 分类

真菌分类真菌是一类生物体,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生物类群,其与植物、动物和原核生物共同构成了生命的四大类群。

真菌在生物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在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也对人类的健康和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真菌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生物体,通常以丝状和孢子繁殖。

真菌包括了许多不同的分类群,包括了霉菌、酵母菌、角质菌和子囊菌等等。

这些分类群在形态、生活史、生态和代谢特征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对真菌进行分类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

真菌的分类是根据它们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和遗传关系等因素进行划分的。

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真菌分类系统是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和遗传学研究所建立起来的。

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对真菌的遗传信息进行分析,从而更准确地确定真菌的分类位置。

在真菌的分类中,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根据真菌的生殖结构和生殖方式进行划分。

在这种分类方法下,真菌可以分为子囊菌、担子菌、接合子囊菌和无性真菌等不同分类群。

每一类真菌都有其独特的生殖结构和繁殖方式,可以通过这些特征来确定其分类位置和系统发育关系。

子囊菌是一类真菌,其特点是生殖器官为子囊和囊殼。

子囊菌包括了众多不同的分类群,如霉菌、革兰氏菌、镰刀菌和乳腐菌等。

这些真菌多为多细胞生物,通过产生孢子来繁殖。

子囊菌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是土壤中的重要分解者和分解者。

此外,子囊菌还可以产生抗真菌药物和生物农药,对农业生产具有积极的影响。

担子菌是真菌的另一类重要分类群,其特点是生殖器官为担子。

担子菌包括了酵母菌、霉菌和子囊菌等多个不同分类群。

担子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是许多动植物病原体的重要来源。

此外,担子菌还可以发酵生产食品、医药和化工产品,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接合子囊菌是真菌的一个特殊分类群,其生殖器官为接合孢子。

接合子囊菌包括了霉霉、俄氏霉、热卤霉和脚购菌等多个不同分类群。

这类真菌的生殖方式比较独特,通过产生接合孢子来繁殖。

接合子囊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是一类重要的土壤微生物。

八年级生物上册真菌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真菌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真菌知识点真菌是一类生物,它们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自己合成食物,必须依靠其他生物或有机物质为食。

真菌又分为单细胞和多细胞两类,其中多细胞真菌常被人们见到,如蘑菇、酵母菌等。

一、真菌的生活方式真菌的生活方式可以分为营养和繁殖两个方面。

1. 营养方式:真菌通常采用外消化的方式吸收养分,它们会先将分泌的酶把外界的物质消化成小分子,然后将其吸收进体内。

2. 繁殖方式:真菌的繁殖方式包括无性和有性两种,无性繁殖通常包括分裂、孢子萌发、芽生和分枝四种方式;而有性繁殖则包括生殖细胞互相结合和形成新的菌丝体等过程。

二、真菌的分类真菌可以分为两大类: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其中多细胞真菌又可分为子囊菌、担子菌、接合菌和真菌根四类。

1. 子囊菌:子囊菌是一种多细胞真菌,通常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包括较为常见的酵母菌、黑曲霉等。

2. 担子菌:担子菌是一种多细胞真菌,主要包括有毒的鹅膏菌、口蘑等。

3. 接合菌:接合菌也是一种多细胞真菌,又称滑菌,其特点是菌丝体分化成接合体,然后通过接合体互相结合,形成新的多核的体。

4. 真菌根:真菌根又叫菌根,是一种菌根类似植物根系的结构体,可以与植物共生,提供养分。

三、真菌的作用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减缓植物的老化进程,降低疾病和捕食者的危害;在食品加工、药物、饮料等方面,真菌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食品加工:酵母菌是大多数酒类、啤酒、奶酪、面包等食品的生产微生物。

2. 药物:真菌可以分泌一些抗菌、抗肿瘤和降血脂的活性物质,如青霉素、紫杉醇等。

3. 饮料:真菌蘑菇是目前种植广泛的食用真菌之一,它还可以用于生产低热量的饮料。

四、真菌的危害真菌也有一些危害的方面,如引起食物中毒、腐烂、感染人体等。

1. 食物中毒: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毒素,如麦角毒素可以引起普通人接触后毒性反应,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2. 腐烂:真菌可以引起某些水果和蔬菜的烂熟,从而导致大量的食品浪费和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囊菌和担子菌的区别
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真菌。

真菌是植物界中较低等的一门,菌体为单细胞或由菌丝组成;有些种类由菌丝组成子实体,均不具有叶绿体,营腐生、寄生或共生生活。

真菌种类繁多,全世界约有10万种以上,包括藻状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纲四大类。

食用菌大都属担子菌纲,也有属于子囊菌纲的。

子囊菌为真菌门中较高等的菌类。

最主要的特征是具有子囊,内产于囊孢子。

除少数种类(如酵母菌)为单细胞外,均为分枝有隔的菌丝所组成。

有性生殖常形
成有盖或无盖的、棒状或卵形的子囊,通常内生8个子囊孢子。

地菇、马鞍菌、羊肚菌是可食用的子囊菌。

担子菌为真菌门中最高等的一类。

菌体均由分枝、有隔的菌丝组成。

主要特征是具有担子。

担子是提供核配和减数分裂的构造;通过分裂常生出四个外生的担孢子(也有2个、6个、8个至更多的)。

担子菌的子实体由菌丝组织形成。


些担子菌为同宗结合,但大多数为异宗结合。

食用菌中的伞菌、多孔菌等都属于担子菌。

担子菌亚门
Basidiomycotina
真菌门的一亚门。

因该亚门真菌都产生担子和担孢子而得名。

无单细胞种类,均为有隔菌丝形成的发达的菌丝体。

腐生或寄生于维管植物,也有的与植物根共生形成菌根。

在潮湿的土地上,常见有白色的菌丝体,有时,菌丝相互连结,形成菌索。

担子菌的菌丝体一般分两个阶段,即由担孢子萌发形成的单核的初生菌丝体和由初生菌丝质配后产生的次生菌丝体,许多大型担子菌还有三生菌丝体。

担子菌的子实体变化很大,小的用显微镜才能看到,大的可达1 米以上。

形状多样,质地不一,有肉质、海绵质、胶质、骨质、软木质、木质、纸质等。

在林地,特别是在草原上,常见子实体形成蘑菇圈,每年向外扩张,生出一圈蘑菇。

担子菌的无性生殖是通过菌丝断裂产生粉孢子、分生孢子或孢子芽殖,没有有性器官;有性生殖方式为体配,有性孢子为担孢子(N ),孢子器和受精丝是有性器官。

担子菌亚门约12000种,通常下分两纲,即有隔担子菌纲和无隔担子菌纲。

前一纲包括银耳目、木耳目、锈菌目、黑粉菌目;后一纲包括伞菌目、多孔菌目、马勃菌目等。

担子菌中既有严重危害粮食作物和林木的病原菌,如黑粉菌、锈菌、木腐菌等,也有很多是著名食用菌,如蘑菇、口蘑、香菇、侧耳等,还有中国传统的贵重药材,如黑木耳、银耳、茯苓、灵芝等,有些大型菌类还含有抗癌物质。

子囊菌亚门
Ascomycotina
真菌门中最大的一亚门。

该亚门与担子菌亚门因结构复杂,合称高等真菌。

主要特征是营养体除极少数低等类型为单细胞(如酵母菌)外,均为有隔菌丝构成的菌丝体。

细胞壁由几丁质构成。

有性过程中形成子囊,是子囊菌有性过程中进行核配和减数分裂发生的场所,在子囊中产生具有一定数目(多为8个,有的为4个、16 个或其他数目)的子囊孢子。

无性生殖发达,产生不同类型的分生孢子进行繁殖。

水生或陆生。

腐生在多种多样的基物上或寄生在很多种的动植物上,也有许多子囊菌可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

较早的分类很少考虑地衣子囊菌的特征,而是依据非地衣子囊菌的子囊果性质、子囊特征和排列方式,本亚门下分半子囊菌纲、不整囊菌纲、核菌纲、腔菌纲、虫囊菌纲、盘菌纲6纲。

在子囊菌亚门真菌中,有许多种类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有的种类可以引起人和畜的深部疾病。

同时,也有许多种类是食品、发酵、医药等工业用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