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研(数学)》2014—2018年载文作者群分析

合集下载

中学教研数学电子版(3篇)

中学教研数学电子版(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以中学数学教研电子版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电子版在中学数学教研中的应用现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旨在提高中学数学教研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中学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中学数学教研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步实现了电子化。

电子版教研具有诸多优势,如资源共享、信息传递快捷、互动性强等。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电子版教研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中学数学教研电子版的应用现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中学数学教研电子版的应用现状1. 教研资源丰富电子版教研平台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课件、教案、习题、视频等。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从平台上下载相关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2. 教研交流便捷电子版教研平台实现了教师之间的在线交流,教师可以就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分享教学经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3. 教研成果展示电子版教研平台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教学成果的舞台,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成果上传至平台,供其他教师参考和学习。

4. 教研活动开展电子版教研平台可以组织在线教研活动,如讲座、研讨会等,教师可以参加线上教研活动,拓宽视野,提高教学能力。

三、中学数学教研电子版的优势1. 资源共享电子版教研平台实现了资源的共享,教师可以轻松获取所需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2. 信息传递快捷电子版教研平台具有信息传递快捷的特点,教师可以及时了解教育政策、教学动态等,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3. 互动性强电子版教研平台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教师可以就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4. 成果展示电子版教研平台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教学成果的舞台,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自信心和教学热情。

四、中学数学教研电子版存在的问题1. 教师信息素养不足部分教师对电子版教研平台的应用不够熟练,影响了电子版教研的推广和应用。

2018年初中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与2018年初中数学研修总结范文汇编.doc.doc

2018年初中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与2018年初中数学研修总结范文汇编.doc.doc

2018年初中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与2018年初中数学研修总结范文汇编2018年初中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紧张而又繁忙的一学期工作就要结束了,数学组的每位教师都是以认真、务实的态度忙于期未的收尾工作。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面向全体学生,引发学生的内在机制,使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地进行学习,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早已为大家达成共识,我们组从三方面改变教学理念:(1)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提高对学生素质培养的要求;(2)注意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我们的具体作法一、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为了节省老师的备课时间,发挥每位老师的特点,同仁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本学期数学组采用了集体分节备课,每位老师在这个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点、风格再进行修改,在教学上体现出自己的个性,教案力求符合下列要求:教学目标应有: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教育目标,确定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通过引导与规范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学设计应以课程标准为准绳,根据教学目标和本校的学生特点安排教材,要深入理解教材,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及不同的教法。

3、课堂模式百花齐放。

二、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从发展的要求看,就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数学,具备在未来工作中科学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考虑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本学期重点是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导的要点是怎样听课、怎样做作业和怎样复习,为了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必须给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为了能上好每一节课,根据我校硬件的优势、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马秋梅老师一学期制作了23个课件,是全校之最,为了上好一节课,新教师刘舒曼、许庆红都主动向老教师请教、取经,这两位教师进步的都很快。

中学数学教研活动研讨(3篇)

中学数学教研活动研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学数学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我校数学教研组于近日组织了一次教研活动。

本次研讨活动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分享,共同探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为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中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认识,明确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标。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 深入研究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为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4. 推动学校数学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升学校数学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活动伊始,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教研活动对于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性。

2. 教学案例分析(1)教师A:针对“一次函数”这一知识点,分享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遇到的问题。

教师A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

(2)教师B:以“圆”这一知识点为例,探讨了如何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B表示,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元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

3. 热点问题研讨(1)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们认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 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② 加强数学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师们认为,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需要:①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②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际,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③ 开展丰富多样的数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4. 总结与展望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对教师们在教学中的努力和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初中数学教学教研报告(3篇)

初中数学教学教研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本教研组针对初中数学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现将研究成果汇报如下。

二、教研组基本情况本教研组由6名教师组成,其中高级教师2名,一级教师3名,二级教师1名。

教研组成员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初中数学教学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教研组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积极开展教学教研活动。

三、教学教研工作概述1. 教学目标本教研组以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为核心,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空间想象等能力;(2)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2. 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本教研组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内容,精选教学案例,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教学方法:本教研组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评价(1)评价方式:本教研组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

(2)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应用能力等方面。

四、教学教研成果1.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近年来,本教研组教师所教班级数学成绩在全区名列前茅,优秀率、及格率逐年提高。

2. 教学论文发表教研组成员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获得优秀论文奖。

3. 教学竞赛获奖教研组成员参加区级、市级教学竞赛,获得优异成绩,多人获得一等奖。

4. 教学成果推广本教研组积极开展教学交流活动,将优秀的教学经验在全区范围内推广。

初中数学教研研讨情况(3篇)

初中数学教研研讨情况(3篇)

第1篇一、前言为进一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数学教研组于近期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为主题,旨在通过研讨、交流和实践,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数学能力。

以下是本次教研研讨的具体情况报告。

二、教研活动内容1. 教学理论学习(1)组织教师学习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等理论书籍,使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有更深入的理解。

(2)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重点讲解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2. 教学观摩与研讨(1)组织教师观摩了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学习优秀教学经验。

(2)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教师们针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3. 教学实践与反思(1)教师们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设计、课堂实践和课后反思。

(2)开展教学观摩课,邀请其他教师听课、评课,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4. 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1)教师们共同收集、整理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教学案例等。

(2)探讨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5. 教学评价与反馈(1)开展教学评价活动,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2)收集学生、家长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教师。

三、教研活动成果1. 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得到了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2. 学生数学素养得到提高。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学习兴趣和成绩都有了显著提升。

3. 教研氛围浓厚。

教师们积极参与教研活动,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4. 教学资源丰富。

教师们共同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教学资源,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教学理念有待进一步转变。

(2)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初中数学教研分析报告(3篇)

初中数学教研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本报告对初中数学教研工作进行了全面分析,旨在为今后数学教研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初中数学教研现状1. 教研活动丰富多样近年来,我国初中数学教研活动日益丰富,包括教师培训、课题研究、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

各级教研机构、学校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

2. 教研成果丰硕在教研活动的推动下,我国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数学教师和教学成果。

这些成果为我国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

3. 教研方法不断创新在教研实践中,教师们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

这些创新方法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初中数学教研存在的问题1. 教研内容单一部分教研活动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不能有效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同时,教研内容更新较慢,难以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

2. 教研形式单一目前,我国初中数学教研形式以讲座、培训为主,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

这种单一的形式不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不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3. 教研评价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初中数学教研评价体系尚不完善,评价标准单一,缺乏对教师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

这不利于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四、初中数学教研改进措施1. 丰富教研内容针对教研内容单一的问题,要结合新时代教育需求,更新教研内容,关注数学教育发展趋势,使教研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2. 创新教研形式为提高教研活动的互动性和实践性,可以采用以下形式:教学观摩、案例分析、课题研究、专题研讨等。

同时,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成长。

3. 完善教研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教研评价体系,注重对教师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

评价标准要多元化,关注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表现、教学能力的提升和教学成果的转化。

初中数学教研研究(3篇)

初中数学教研研究(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初中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推动数学教育的创新发展,开展初中数学教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初中数学教研研究进行探讨。

二、初中数学教研研究的主要内容1. 教材与课程改革教材是教学的基础,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初中数学教研研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内容的更新与优化: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整合,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需求。

(2)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2. 教学方法与策略(1)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情境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3. 教师专业发展(1)教师培训:开展针对性的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教师团队建设: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3)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鼓励教师参与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水平。

4. 学生学习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策略。

(2)结果性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多元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初中数学教研研究的实施策略1. 建立健全教研制度(1)制定教研计划:明确教研目标、内容、时间安排等。

(2)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总结教研成果:对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形成教研报告,为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2. 加强教研团队建设(1)选拔优秀教研员:选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教研员。

初中数学教研调查报告(3篇)

初中数学教研调查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初中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推动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本调查报告针对初中数学教研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旨在为相关教育部门和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调查目的1. 了解当前初中数学教研工作的现状;2. 分析影响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因素;3. 探讨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4. 为相关部门和教师提供有益的建议。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初中数学教研工作进行了全面调查。

调查对象包括初中数学教师、教研员、学校管理人员以及学生家长。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初中数学教研现状1. 教研制度不健全。

部分学校教研制度不完善,教研活动开展不经常,教研成果转化率低。

2. 教研团队建设不足。

教研团队成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缺乏有效的培训和交流。

3. 教研方法单一。

教师们普遍采用传统的讲授法,缺乏创新和实践性。

4.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教学评价主要依赖于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影响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因素1. 教师因素。

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对教学质量有直接影响。

2. 学生因素。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对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

3. 学校因素。

学校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和教学管理对教学质量有直接关系。

4. 家庭因素。

家长的教育观念、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

(三)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1. 完善教研制度。

建立健全教研制度,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2. 加强教研团队建设。

提高教研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加强团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创新教研方法。

采用多元化的教研方法,如课题研究、教学案例分享、教学反思等。

4. 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5.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教研(数学)»2014 2018年载文作者群分析∗Ә张㊀萍㊀㊀(浙江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ꎬ浙江金华㊀321004)㊀㊀摘㊀要:文章从研究的角度对«中学教研(数学)»近5年的载文情况作了统计ꎬ主要从作者群的地域分布㊁所属机构㊁作者身份以及核心作者㊁合作研究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期刊近期的发展状况ꎬ为今后的发展和努力的方向提供参考.关键词:中学教研ꎻ作者群ꎻ载文ꎻ分析中图分类号:O12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3-6407(2019)07 ̄0033 ̄03㊀㊀«中学教研(数学)»(以下简称«中学教研»)创刊于1977年11月ꎬ是一本由浙江师范大学主办㊁国内公开发行的有关中学数学教育的期刊ꎬ以促进数学教育改革和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为宗旨ꎬ设有 名师论坛 教学研究 解题技法 课堂聚焦 研究心得 初数新探 高考中考 竞赛之窗 等栏目.«中学教研»与时俱进ꎬ积极推动教育思想的转变ꎬ积极扶植教坛新人新作ꎬ努力提高广大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ꎬ积极关注数学教育的热点和难点.下面笔者以«中学教研»的作者为分析对象ꎬ对2014 2018年间刊登论文的作者群进行统计分析ꎬ旨在了解«中学教研»的作者群现状和期刊的发展趋势ꎬ以期对中学数学教学研究方向和中数类期刊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ꎬ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学教研»的办刊质量.1㊀2014 2018年载文量总体分析载文量是指某一期刊在一定时期内所刊载的相关学科的论文数量ꎬ是反映一份期刊信息含量的重要指标[1].«中学教研»2014 2018年这5年间共出版了60期ꎬ载文892篇ꎬ平均每期载文量为14.9篇.从2016年第3期开始ꎬ每篇论文中增加了 摘要 关键词 以及 中图分类号 作者简介 收文日期和修订日期 等信息ꎬ虽然载文量在一定程度上略有下降ꎬ但在格式上更加符合学术规范ꎬ提高了论文的可读性ꎬ也进一步提高了期刊的学术价值.2㊀2014 2018年作者情况统计分析2.1㊀地域分布2014 2018年这5年间全国共有27个省㊁市㊁自治区的作者在«中学教研»上发表文章ꎬ表1是这5年刊登文章的作者地域分布情况表.表1㊀近5年刊登文章的作者地域分布情况表作者属地浙江江苏安徽广东福建甘肃山东湖北四川陕西上海北京云南湖南文章篇数52912549372620151311109986百分比/%59.214.05.54.12.92.21.71.51.21.11.01.00.90.7作者属地河南宁夏吉林贵州辽宁天津江西海南黑龙江新疆河北山西青海俄亥俄文章篇数43332211111111百分比/%0.50.30.30.30.20.20.10.10.10.10.10.10.10.1㊀㊀从表1可以看出ꎬ«中学教研»的作者遍布全国各地(境外1篇)ꎬ对中学数学的关注度和发展影响颇大.从地域分布来看ꎬ浙江省作为主办地ꎬ有一定的地缘优势ꎬ共发表了529篇文章ꎬ占59.3%ꎬ作者数量居榜首ꎻ其次为江苏省ꎬ有125篇ꎬ占14.0%ꎻ再次为安徽省ꎬ有49篇ꎬ占5.5%.由此可332019年第7期中学教研(数学)∗收文日期:2019 ̄04 ̄27ꎻ修订日期:2019 ̄05 ̄27作者简介:张㊀萍(1975 )ꎬ女ꎬ浙江江山人ꎬ编辑.研究方向:编辑出版.知ꎬ«中学教研»在 立足本省 的基础上ꎬ还应积极主动通过各种方式多吸收其他地市(尤其是一些教育大省)的优秀学术论文ꎬ进一步扩大期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2.2㊀作者所属机构分布«中学教研»的主办方为浙江师范大学ꎬ是师范类高等院校ꎬ因此ꎬ作者群中有很大部分为中学教师.表2是这5年间作者所属机构类型分布情况(限第一作者).表2㊀近5年作者所属机构类型分布情况作者所属机构20142015201620172018普通中学165166142145137教研室1214181211高等学校8810916教师进修学校30214其他15211㊀㊀从表2可以看出ꎬ«中学教研»的作者主要集中在全国各地的中学ꎬ中学数学一线教师是«中学教研»作者群的主力军ꎬ是其比较稳定的作者资源ꎬ这与杂志的宗旨 促进数学教育改革和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 相吻合ꎬ这也说明中学数学一线教师的科研水平在不断提高ꎻ其次ꎬ各地的数学教研员作为学科教学与研究的专业人员ꎬ对中学数学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与指导作用ꎬ是将课程目标落到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关键人物ꎻ另外ꎬ高校师生(尤其是学生)发表的文章数逐年递增ꎬ这也说明现阶段高校比较重视在校学生的科研能力.2.3㊀作者身份分析期刊的发展离不开作者的支持ꎬ作者是期刊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拥有一支优秀㊁稳定的作者队伍ꎬ对期刊的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中学教研»从2016年第3期开始ꎬ每篇文章增加了作者信息ꎬ于是ꎬ笔者对近3年的作者身份作了统计(如表3ꎬ其中2016年从第3期开始计算).表3㊀近3年作者身份分析年份中学高级中学一级中学二级研究生其他2016725767420179553106320188761894㊀㊀从表3可以看出ꎬ中学教师中发文最多的是中学高级教师ꎬ其次是中学一级教师.这也说明这些教师的工作经验十分丰富ꎬ科研能力也相对较高ꎬ对青年教师的成长能够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数据还显示了«中学教研»杂志积极扶植教坛新人新作ꎬ对提携青年教师起到了很好的作用ꎬ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了有效的平台.3㊀核心作者群分析核心作者是指在某一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较多㊁影响较大的作者.表4㊀近5年作者发文数量(限第一作者)论文篇数作者人数比例/%145975.2528814.433315.084152.46560.98650.82750.82910.16合计610100.00㊀㊀根据普赖斯定律[2]ꎬ核心作者的发文量至少应为N篇ꎬ其计算公式为:N=0.749Mmaxꎬ其中Mmax为发文最多作者的发文篇数.据统计ꎬ2014 2018年«中学教研»发文最多的作者共发表了9篇论文ꎬ故N=2.247.取N的最大整数值3ꎬ即为«中学教研»核心作者候选人的最低发文量.由此可见ꎬ«中学教研»的核心作者(只计算第一作者ꎬ下同)共有63人ꎬ其中发文4篇的有15人ꎬ发文5篇的有6人ꎬ发文6篇的有5人ꎬ发文7篇的有5人ꎬ发文9篇的有1人.他们均是中学数学教学与研究的优秀代表ꎬ对中学数学教育的示范作用是不可替代的ꎬ引领着中学数学教育的行动研究方向ꎬ同时也是«中学教研»的忠实作者.从表4中还可以看出ꎬ5年间发表1篇论文的作者有459人ꎬ这说明«中学教研»有广泛的作者群ꎬ覆盖面较广ꎬ对中学数学教育有较大影响.4㊀作者合作研究论文作者合作度是指在某一确定时间内每篇论文的平均作者数ꎬ合作率是合著论文占论文总量的比率.这一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研协作趋势ꎬ合作度越高ꎬ表明科研技术的难度和论文的实43 中学教研(数学)2019年第7期用性㊁实验性较强ꎬ大多数的科研课题需要合作来完成[3].表5是«中学教研»这5年作者合作情况:表5㊀近5年作者合作情况年份单篇作者数1234合计(篇)作者数合作度合作率/%201413848301892431.2926.98201514838511922431.2722.92201613238401742201.2624.14201712438601682181.3026.19201811744801692291.3630.77合计65920626189211531.2926.12㊀㊀从表中可以看出ꎬ这5年发表的论文中ꎬ2人合作完成的有206篇ꎬ3人及以上的有27篇ꎬ独立完成的有659篇ꎬ合作率为26.12%ꎬ合作度为1.29.大部分文章以独立完成为主ꎬ反映出作者具有较强的独立探究能力.2017年和2018年论文作者的合作度和合作率均有明显提高ꎬ这也说明作者在中学数学教育研究方面的合作意愿和团队研究能力在不断加强.5㊀优质稿源情况分析优质稿源是期刊生存之本.稿件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期刊的质量.离开了优秀稿源ꎬ即使编辑水平再高ꎬ期刊也很难有所发展.那么如何有效获取㊁吸收更多的优质稿件ꎬ是每个期刊必须努力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中学特级教师㊁中学正高级教师的文章以及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的文章可以认为是中数类期刊中的优质稿源ꎬ表6是近5年这两类文章的刊文情况分析.表6㊀近5年优质稿源情况分析(限第一作者)年份刊文量特级教师刊文量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量20141891342015192117201617414420171681942018169117㊀㊀由此可见ꎬ«中学教研»在吸收优质稿件上做了不少努力ꎬ每年都有10余篇特级教师的文章刊出ꎻ被人大复印资料«高中数学教与学»和«初中数学教与学»全文转载的论文数量稳中有升ꎬ其中特级教师邬云德老师这5年间共被转载了3篇.6㊀结论通过对2014 2018年«中学教研»载文基本情况分析可以发现:1)论文作者来源地主要以东部地区为主ꎬ浙江㊁江苏㊁安徽和广东最多ꎬ这也说明东部地区相对比较重视教育研究ꎬ教育水平也相对较高.2)论文作者所属机构主要以普通中学为主ꎬ说明中学数学教育研究仍以一线教师最为活跃ꎬ一线教师是中数类期刊最稳定的作者群.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中学教研»栏目的设置符合当前中学数学教育的现状ꎬ与中学数学的关系十分密切ꎬ受到中学数学教师的青睐ꎬ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办刊宗旨ꎬ反映了中学数学教学的最新科研动态和成果.3)发文2篇以上的作者有151人ꎬ一方面说明中学数学教师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且研究具有一定的连续性ꎬ理论研究能力比之前有所加强.论文作者合作度和合作率呈波动上升趋势ꎬ说明数学教育研究方面的合作能力在不断加强ꎻ论文来源的核心作者有63人ꎬ核心作者稳定的发文量是期刊来源的保障.为此ꎬ笔者提出如下建议:要多加强与中学界的联系ꎬ多参加由各地教研室组织的初㊁高中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及高考研讨会ꎬ充分了解当下热点㊁中学教改与高考动态ꎬ与时俱进ꎬ及时刊登中学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ꎻ多与特级教师及数学名师联系ꎬ主动约稿ꎬ有效获取㊁吸收更多的优质稿件ꎬ以提高期刊的学术价值ꎬ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转载率ꎬ扩大期刊影响力ꎻ编辑也要加强自身的学习ꎬ从编辑角度进一步提高文章质量ꎬ«中学教研»的作者群中有很大一部分作者是初次投稿ꎬ由于缺乏写作经验ꎬ文章中往往会有许多问题ꎬ因此编辑要与作者加强交流ꎬ可以在审稿以及对稿件的编辑加工过程中对作者进行适当指导和帮助ꎬ增强文章的学术价值ꎬ更好地服务于中学数学的教学与科研ꎬ提高刊物的质量和办刊水平.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刘玉姝ꎬ张瑾ꎬ何亚楣ꎬ陆芳.«建筑钢结构进展»传播及引证数据分析与思考[J].学报编辑论丛ꎬ2018:509 ̄516.[2]㊀罗式胜.文献计量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ꎬ1994.[3]㊀田乃庆.«电子显微学报»1995 1998年论文及作者分析[J].电子显微学报ꎬ2001ꎬ20(1):79 ̄86.532019年第7期中学教研(数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