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合集下载

gb50299199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3局部修订

gb50299199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3局部修订

建设部关于国家标准《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第187号现批准《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03年12月1日起实施。

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3年10月24日《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隧道盾构掘进法施工”局部修订【第8.1.1条正文】“8.1.1本章适用于采用盾构掘进,钢筋混凝土管片拼装的隧道结构的施工与验收。

”【条文说明】8.1.1采用钢纤维混凝土管片、钢管片、铸铁管片建造隧道结构的施工与验收,可参照本章相关内容。

【第8.2.3条正文】“8.2.3盾构工作竖井内应设集水坑和抽水设备,井口周围应设防淹墙和安全护栏。

”【条文说明】(无修改)【第8.6.5条正文】“8.6.5管片拼装后,应按本规范附录C表C-9进行记录,并进行检验,其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未做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片在盾尾内拼装完成时,偏差宜控制为:高程和平面±50mm;每环相邻管片高差5mm,纵向相邻环管片高差6mm。

2.在地铁隧道建成后,中线允许偏差为:高程和平面±100mm,且衬砌结构不得侵入建筑限界;每环相邻管片允许高差10mm,纵向相邻环管片允许高差15mm;衬砌环直径椭圆度小于5‰D;3.环向及纵向螺栓应全部安装,螺栓应拧紧。

【条文说明】8.6.5隧道最终偏差包括:施工误差、测量误差、结构变形、隧道沉浮、水平位移等。

【第8.9.2条正文】“8.9.2盾构掘进施工,应根据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地面环境条件以及隧道埋深等按表8.9.2量测项目对地层和结构进行动态监控量测。

”表8.9.2 盾构掘进施工监控量测项目【条文说明】8.9.2为保证盾构掘进施工及隧道结构自身的安全,实现信息化施工,制定表8.9.2量测项目;盾构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地表建(构)筑物变形应进行监测;监测断面及测点布置应根据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隧道埋深、地表环境等实际情况进行确定,监测频率应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并结合监测数据的实际变化情况进行确定。

GB50208-2011_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11_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1)3 基本规定 (2)4 地下建筑防水工程 (7)4.1 防水混凝土 (7)4.2 水泥砂浆防水层 (10)4.3 卷材防水层 (11)4.4 涂料防水层 (14)4.5 塑料防水板防水层 (15)4.6 金属板防水层 (16)4.7 膨润土防水材料防水层 (17)5 细部构造防水工程 (18)5.1 施工缝 (18)5.2 变形缝 (19)5.3 后浇带 (20)5.4 穿墙管 (21)5.5 埋设件 (22)5.6 预留通道接头 (22)5.7 桩头 (23)5.8 孔口 (24)5.9 坑、池 (24)6 特殊施工法结构防水工程 (25)6.1 锚喷支护 (25)6.2 地下连续墙 (26)6.3 盾构隧道 (27)6.4 沉井 (30)6.5 逆筑结构 (31)7 排水工程 (32)7.1 渗排水、盲沟排水 (32)7.2 隧道排水、坑道排水 (33)7.3 塑料排水板排水 (34)8 注浆工程 (35)8.1 预注浆、后注浆 (35)8.2 结构裂缝注浆 (36)9 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37)附录B 现行建筑防水工程材料标准和现场抽样复验 (39)附录C 地下防水工程渗漏水调查与检测 (41)本规范用词说明 (44)1 总则1.0.1 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防护工程、市政隧道、地下铁道等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

1.0.3 地下防水工程采用的新技术,必须经过科学成果鉴定、评估或新产品、新技术鉴定。

新技术运用前,应对新的或首次采用的施工工艺进行评审,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

1.0.4 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安全与劳动防护和环境保护的规定。

1.0.5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地下防水工程对房屋建筑、防护工程、市政隧道、地下铁道等地下工程进行防水设计、防水施工和维护管理等各项技术工作的工程实体。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是指对地铁隧道及其附属设施的施工和验收过程进行规范的标准。

在我国,地铁作为一种大型的交通基础设施,其施工和验收必须遵循相关规范,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对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一、施工规范1. 施工准备在地铁隧道施工前,应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

包括:地质勘察、设计文件审查、施工方案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布置等。

此外,还需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2. 施工方法地铁隧道施工方法主要包括钻爆法、暗挖法、盾构法等。

不同施工方法应遵循相应的施工规范,确保工程质量。

例如,钻爆法施工应编制爆破方案,报批后方可实施;暗挖法施工应充分利用围岩自承作用,及时施工初期支护结构;盾构法施工应控制掘进速度,确保隧道质量和地层稳定。

3. 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原材料检验、施工过程监控、工程验收等。

原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施工过程应遵循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工程验收应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

二、验收规范1. 验收程序地铁隧道工程验收分为初步验收和竣工验收两个阶段。

初步验收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估;竣工验收应在工程完工后进行,对整个工程进行综合评价。

验收程序应遵循相关规范,确保验收的公正、公平和权威。

2. 验收内容验收内容包括: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投资等方面。

具体包括:隧道结构完整性、防水效果、排水系统、通风与空调系统、供电与通信系统等。

验收时,应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检查,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3. 验收结论验收结论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种。

验收合格的工程,应颁发验收证书,允许投入使用;验收不合格的工程,应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直至达到验收标准。

三、违规处理对违反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行为,应进行严肃处理。

包括:责令停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追究刑事责任等。

同时,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问责,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地下空间工程施工验收

地下空间工程施工验收

地下空间工程施工验收地下空间工程是指在地下进行的工程建设,包括地下管道、地下车库、地下商场等工程项目。

地下空间工程具有工程规模大、施工难度大、工程质量要求高等特点。

为了保证地下空间工程施工质量,必须进行严格的施工验收工作。

一、地下空间工程施工验收的内容地下空间工程施工验收是指在工程建设完成后,相关部门对地下空间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性、符合设计要求性等进行检查、测试和评估的过程。

地下空间工程施工验收的内容主要包括:1. 施工质量验收:对地下空间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包括建筑结构、地下管道、排水系统等部分的验收。

2. 安全性验收:对地下空间工程的安全性进行检查,包括地下空间的排水系统、通风系统、疏散通道等安全设施的验收。

3. 设计要求性验收:对地下空间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进行检查,包括地下空间的设计图纸、施工方案、材料选用等方面的验收。

4. 文明施工验收:对地下空间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的文明施工、环保施工等方面进行验收。

二、地下空间工程施工验收的程序地下空间工程施工验收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前期准备:在地下空间工程建设完成后,相关部门需准备验收所需的检测仪器、资料、人员等。

2. 验收申请:由地下空间工程建设单位向相关部门提交验收申请,说明地下空间工程的建设情况、施工过程等。

3. 验收方案确认:相关部门在收到验收申请后,制定验收方案,确定验收内容、验收标准等。

4. 现场检查验收:相关部门组织验收人员对地下空间工程现场进行检查,检查施工质量、安全性、符合设计要求性等情况。

5. 检测验收:进行必要的检测工作,如地下空间工程的排水系统是否通畅、地下车库的通风系统是否正常等。

6. 报告编制:相关部门根据现场检查和检测结果编制验收报告,包括验收情况、存在问题、整改措施等。

7. 验收确认:相关部门根据验收报告,确认地下空间工程是否合格,作出验收决定。

8. 整改追踪:如地下空间工程存在问题,地下空间工程建设单位需按照相关要求完成整改工作,并进行追踪验收。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局部修订及条文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局部修订及条文

建设部关于国家标准《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第187号现批准《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03年12月1日起实施。

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3年10月24日《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隧道盾构掘进法施工”局部修订【第8.1.1条正文】“8.1.1本章适用于采用盾构掘进,钢筋混凝土管片拼装的隧道结构的施工与验收。

”【条文说明】8.1.1采用钢纤维混凝土管片、钢管片、铸铁管片建造隧道结构的施工与验收,可参照本章相关内容。

【第8.2.3条正文】“8.2.3盾构工作竖井内应设集水坑和抽水设备,井口周围应设防淹墙和安全护栏。

”【条文说明】(无修改)【第8.6.5条正文】“8.6.5管片拼装后,应按本规范附录C表C-9进行记录,并进行检验,其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未做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片在盾尾内拼装完成时,偏差宜控制为:高程和平面±50mm;每环相邻管片高差5mm,纵向相邻环管片高差6mm。

2.在地铁隧道建成后,中线允许偏差为:高程和平面±100mm,且衬砌结构不得侵入建筑限界;每环相邻管片允许高差10mm,纵向相邻环管片允许高差15mm;衬砌环直径椭圆度小于5‰D;3.环向及纵向螺栓应全部安装,螺栓应拧紧。

【条文说明】8.6.5隧道最终偏差包括:施工误差、测量误差、结构变形、隧道沉浮、水平位移等。

【第8.9.2条正文】“8.9.2盾构掘进施工,应根据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地面环境条件以及隧道埋深等按表8.9.2量测项目对地层和结构进行动态监控量测。

”表 8.9.2 盾构掘进施工监控量测项目【条文说明】8.9.2为保证盾构掘进施工及隧道结构自身的安全,实现信息化施工,制定表8.9.2量测项目;盾构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地表建(构)筑物变形应进行监测;监测断面及测点布置应根据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隧道埋深、地表环境等实际情况进行确定,监测频率应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并结合监测数据的实际变化情况进行确定。

最新版施工及验收规范

最新版施工及验收规范

现行主要施工及验收规范(2012年)一、建筑工程验收规范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4、《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年版)》(GB50204—2002)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9、《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1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1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1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4、《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15、《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16、《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17、《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1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19、《自动喷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20、《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1-2009)二、市政工程验收规范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2、《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4、《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5、《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DB42/T546—2009)6、《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3年版)》(GB50299—1999)7、《盾构法隧道工程施工及验收工程》(GB50466-2008)8、《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9、《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11、《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12、《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GB18445—2001)13、《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8:90)14、《盾构隧道管片质量检测技术标准》(CJJ/T164—2011)15、《钢管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28—2004)16、《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技术规程》(CJJ101—2004)三、施工技术规范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3、《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4、《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5、《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42/269—2003)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范围》(GB50666—2011)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9、《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T178—2009)10、《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11、《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12、《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789—2009)13、《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1)1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15、《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16、《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范》(JFJ/T223—2010)17、《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18、《钢结构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19、《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20、《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182—2011)21、《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22、《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621—2010)23、《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JGJ/T251—2011)24、《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JGJ7-2010)25、《膜结构技术规程》(CECS158:2004)26、《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技术规程》(DB42/T636—2010)27、《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110—2008)28、《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35-2011)2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30、《地下工程渗透治理技术规程》(GJG/T212—2011)31、《无机轻集料砂浆保温系统技术规程》(JGJ253—2011)32、《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03-2008)33、《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34、《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JGJ190—2010)35、《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36、《民用建筑工程部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3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38、《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范》(JGJ/T104—2011)39、《给水排水工程混凝土构筑物变形缝设计规程》(CECS117:2000)40、《武汉市市政工程细部施工操作指南》(桥梁工程)2012.7.1实施41、《武汉市市政工程细部施工操作指南》(道排工程)2012.1。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一、引言地下铁道作为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交通运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下铁道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地下铁道的安全运营和城市交通的畅通。

因此,制定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对于保障地下铁道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地下铁道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下铁道工程施工规范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前,需进行详细的项目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1)确保设计图纸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测量,确保施工地点的准确性;(3)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落实施工许可证和相关手续;(4)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包括具体施工方法、施工进度等。

2.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在地下铁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保障地下铁道的安全运营。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1)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把关,确保材料符合相关标准;(2)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监督,保证施工人员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3)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禁止出现任何违规操作。

3. 施工后的检测验收在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测验收工作,确保地下铁道的安全运行。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1)对地下铁道的结构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各部分结构牢固可靠;(2)检测地下铁道的设备和系统,确保设备运行正常、系统完好;(3)对地下铁道的环境进行检测,确保环境符合相关标准。

三、地下铁道工程验收规范1. 验收标准地下铁道工程验收需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确保地下铁道工程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1)国家相关标准;(2)地方相关标准;(3)行业相关标准。

2. 验收程序地下铁道工程验收需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包括但不限于:(1)组织验收单位对地下铁道工程进行全面检测;(2)制定验收报告,明确地下铁道工程的质量状况;(3)提交验收报告,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

3. 验收要求地下铁道工程验收要求严格,确保地下铁道的安全运行。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24年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24年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24年一、总则1.1 为了加强地下铁道工程的建设管理,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市地下铁道工程。

1.3 地下铁道工程的建设应遵循科学规划、合理设计、精心施工、严格验收的原则。

二、施工准备2.1 施工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方法、施工顺序、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

2.2 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踏勘,了解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交通、环境等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措施。

2.3 施工前应进行施工图纸的会审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熟悉工程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

2.4 施工前应做好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包括临时设施的搭建、施工设备的配置、施工材料的准备等。

三、施工方法及工艺3.1 地下铁道工程的施工应根据工程特点、地质条件、施工环境等因素,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

3.2 地下铁道工程的施工应遵循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先进行隧道开挖、衬砌、排水等工程,后进行轨道铺设、供电、通信等工程。

3.3 隧道开挖应采用合理的开挖方式,控制开挖面的稳定,防止塌方、涌水等事故的发生。

3.4 隧道衬砌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隧道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3.5 排水工程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隧道和地下场的排水畅通。

3.6 轨道铺设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轨道的平稳和舒适。

3.7 供电、通信等工程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行。

四、工程质量控制4.1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和质量标准,保证工程质量。

4.2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检查和控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3 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工程记录和资料整理,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五、工程验收5.1 工程验收应按照验收规范和程序进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5.2 工程验收应包括施工质量验收、设备功能验收、安全性能验收等方面。

5.3 工程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办理竣工验收手续,交付使用。

六、附则6.1 本规范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井点降水应使地下水位保持在基底以下0.5米,停止降水时,必须验算涌水量和明挖隧道结构的抗浮稳定性,当不能满足要求时不能停泵。

降水井点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井点距基坑边缘不应小于1.5米,距暗挖隧道结构不应小于2米; 2( 井点应沿基坑或暗挖隧道布设,并应成封闭形,当不能封闭时应延长1倍以上的基坑或暗挖隧道横断面宽度;
3( 暗挖隧道如地面无条件布设井点时,可在隧道内设置水平井点或采取其它隔水措施; 4( 井点间距应根据计算确定,当基坑较宽满足不了降水深度时,应在基坑内增设井点。

2.1.6 井点施工前应复测基坑(暗挖隧道)平面位置测放井点孔位;清除地面,地下
障碍物并将保留的地下管线挖露出来,平整场地并挖设泥浆坑。

2.1.7 井点钻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钻孔的空口处应设置护筒;
2 孔径应比管径大200-300毫米
3 孔径应垂直、上下一致,孔底比管底深0.5-1.0米
4 钻进中应取土样并做好记录
2.1.8 分节组装的井点管径应一致。

钢管井点管的滤管应采用穿孔钢管,空隙率不
应小于25%,外壁垫筋缠镀锌铅丝后并包上工布滤网。

管井井点管采用无砂混凝土管时,其空隙率不应小于20%,并外壁应垫筋、缠丝、
包土工布滤网。

2.1.9 井点管沉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沉设前应先配管;
2 沉设位置应居中,垂直、管井的滤管应置于含水层中;
3 分节沉设时,各节应同心并连接严密;
4 管井井点管应高出地面300-500毫米,井点管就为固定后,管上口应临时封
闭。

2.1.10. 滤料应洁净,其规格为含水层筛分粒径的5-10倍,投放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滤料投放前应清空稀释泥浆;
2 滤料应沿井管周围均匀投放,投放量不得小于计算量的95%;
3 滤料填至井口下1米左右时应用粘性图填实夯平,
2.1.11 井点管沉设后,应检查渗水性功能,当投放滤管口有泥浆水冒出或向
管内灌水能很快的下渗时方为合格。

2.1.12 排水管路断面应根据排水流量确定并连接严密,排出的水经过尘沙处理
后,方可排入市政管道。

2.1.13 降水井点泵组应搭设防雨设施、寒冷地区冬季施工时,对泵组和管路系
统应采取防冻措施。

2.1.14 降水施工应有防止降水区域内建筑物和构筑物产生沉降和水平位移的措施,当采用回灌措施时应化验水质,不得污染地下水。

2.1.15 土洞发育地区采用井点降水时,应有防止引起临近地面塌陷的措施。

2.1.16 降水井点系统,应在明挖隧道基坑间填土填至原水位以上或暗挖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完成后方可听泵并及时拆除。

井点管拔除后,应及时用砂将孔回填夯实。

2.2 轻型井点
2.2.1 轻型井点宜按下列顺序施工;
1 钻设井孔,沉设井点管,投放滤料;
2 敷设积水总管,安装泵组;
3 试抽水合格后正式降水。

2.2.3 泵组及积水总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泵组应稳固地设在平整、坚实、无积水的地基上。

水箱吸水口与集水总管,井点管口等高程应一致。

2 泵组宜置于集水总管中部;
3 管路系统各部件应连接严密;
4 集水总管与井点管应采用高压软管练接;
5 各组集水总管之间宜采用阀门隔开。

2.2.4 各组井点系统安装完毕,应及时进行试抽水,全面检查管路连接质量,井点出水和泵组工作水压力、真空度及运转情况。

2.2.5 多层井点拆除应从底层涿层向上进行,在下层井点拆除前,上层井点应连接降水。

2.3 喷射井点
2.3.1 喷射井点应按下列顺序施工;
1 安装水泵,循环水箱及水泵的进出口管路;
2 敷设进回水管路;
3 钻孔、沉设井点管。

投放滤料,连接进水总管后进行单井试抽水;
4 每组井点施工完毕,接通回水总管进行全面试抽水,合格后正式降水;
2.3.2 井点管组装前应检查井管,连接件及喷射器的喷射混合室、支座环和滤网等,组装后应做泵水实验和真空度测试,其真空度不宜小于93KP
2.3.3 直接利用井点管水冲孔下沉时,应先沉设外管后在安装内管。

2.3.4 喷射井点的进水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