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氧化铟锡
络盐法制备纳米晶铟锡氧化物(ITO)粉末

雾 燃烧 法 、喷雾 热 分 解 法 等 ,但 是 到 目前 为 止 还
称 取 0 3 00gS C4・ H2 . 6 n I 5 O,按 n C ) n I ) ( I : (n
没有一 种方 法真 正 实 现 了大 规 模 的工业 生产 J = : 加入 盐 酸 ,然 后 滴 入 2 % 的 N O 溶 液 . 61 0 H HC
化学沉 淀 法采 用 普 通 的 化 工 设 备 ,流 程 简 单 ,产 至 p H值 为 2 右 , 所 得 溶 液 于8 ℃ 烘 干 便 可 左 将 0
n型复合 氧 化 物半 导 体 ,是 一 种极 具发 展 潜 力 的 、 S C ・ H O 为原 料 ,采 用 络 盐法 制 备 了纳 米 晶 n1 5 重要 的光 电子信 息材料 . IO透 明导 电薄 膜 因具 有 I O粉末 ,通 过络 合盐 晶体 的合 成研 究 ,证实 了络 T T
收稿 日期 :20 0 6—0 3—2 1
基 金项 目 :武 汉理工 大学 材料 复合新 技术 国家重 点 实验 室开放 基金 资助项 目 ( 0 4— 0 5 2 0 20 ) 作者 简介 :陈 林 ( 9 1 ,男 ,硕士 ,助教 ,研究方 向:材料学 . 1 8 一)
维普资讯
电池 等领域 获得 了广 泛应用 ¨ . 法 国等 国将 一 半 左 右 的 铟用 于 制 备 IO材 料 . 它 T
1 验 )粉 末 , 氯 离子 .0 nO , 按
目前 ,世 界 发 达 国 家 如 日本 、美 国 、英 国 、 1 1 两种 络合 盐 晶体 的合成 . 们 普遍 采 用 铟 锡 氧 化 物 制 成 靶 材 ,然 后 用 直 流磁 与铟离子 的总浓度 比( 尔 比) : 加入 盐酸 溶解 , 摩 为5 1
氧化铟锡的硬度

氧化铟锡的硬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氧化铟锡是一种重要的新型无机功能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由铟(In)和锡(Sn)两种金属元素组成,具有优良的光学、电学和力学性质。
在当前的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氧化铟锡被广泛应用于显示器、太阳能电池、传感器等领域。
在不同应用场景下,氧化铟锡的硬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对其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氧化铟锡的制备方法、物理性质和硬度测试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全面了解氧化铟锡的硬度特性及其在材料应用中的重要意义。
通过对其硬度进行测试和分析,可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valuable insights。
1.2 文章结构文章的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氧化铟锡的硬度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其在工业和科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正文部分将主要包括氧化铟锡的制备方法、物理性质和硬度测试等内容,通过对相关研究和实验的描述,全面展现氧化铟锡的特性和硬度特点。
结论部分将对前文所述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展望氧化铟锡在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的发展前景。
1.3 目的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重点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
通过对氧化铟锡的硬度进行测试和分析,旨在探究其在不同制备方法下硬度的变化规律,进一步了解其物理性质,并为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同时,通过研究结论和结果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氧化铟锡材料的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和展望。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也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2.正文2.1 氧化铟锡的制备方法氧化铟锡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气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法和溶液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使金属有机化合物与氧化剂反应,生成氧化铟锡薄膜。
这种方法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制备高质量的氧化铟锡薄膜,因此在薄膜电子器件的制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物理气相沉积法是利用热蒸发或溅射等物理手段将金属铟和锡蒸发到基板上,然后在氧气等氧化剂气氛中使其氧化形成氧化铟锡薄膜。
氧化铟锡纳米材料制备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氧化铟锡纳米材料制备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研究开发高效、环保的储能技术成为当今科学界的热点。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理想的储能设备,其电化学性能的改进对于提高电池的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氧化铟锡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并探讨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一、氧化铟锡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氧化铟锡纳米材料是一种复合材料,由氧化铟和氧化锡两种纳米颗粒组成。
制备氧化铟锡纳米材料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一种典型的制备方法。
1.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简单、低成本的制备氧化铟锡纳米材料的方法。
首先,将铟和锡盐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形成金属离子溶胶。
然后,加入适量的沉淀剂,通过化学反应使金属离子在溶胶中形成纳米颗粒。
最后,将溶胶固化成凝胶,并经过热处理使凝胶转化为氧化铟锡纳米材料。
二、氧化铟锡纳米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氧化铟锡纳米材料由于其优异的结构特性和电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
以下是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主要应用研究。
1. 正极材料氧化铟锡纳米材料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由于其高比表面积和优异的导电性能,可以提供更多的活性反应位点,从而提高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
此外,氧化铟锡纳米材料还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逆容量,能够有效抑制电极材料的容量衰减。
2. 负极材料氧化铟锡纳米材料还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其高电化学活性和优异的锂离子嵌入/脱嵌反应动力学性能,使其能够实现高容量的储能。
此外,由于其纳米尺寸效应和合金化效应的存在,还能够提高电极材料的稳定性和循环寿命。
3. 离子传导材料氧化铟锡纳米材料还可用作锂离子电池中的离子传导材料。
其高离子电导率和优异的离子传输性能,有助于提高电池的充放电速率和循环寿命。
此外,由于其纳米尺寸效应和晶格畸变,还能够提高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氧化铟锡纳米材料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
其制备方法简单,具有良好的结构特性和电化学性能。
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氧化铟锡及其导电性能

收稿日期:2020⁃10⁃06。
收修改稿日期:2020⁃11⁃13。
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No.3207042009C2)资助。
#共同第一作者。
*通信联系人。
E⁃mail :************.cn ,***********.cn第37卷第3期2021年3月Vol.37No.3491⁃498无机化学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氧化铟锡及其导电性能任鑫川#刘苏婷#李志慧宋承堃代云茜*孙岳明*(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南京211189)摘要:采用静电纺丝-溶胶凝胶法,以SnCl 2、InCl 3、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为原料,乙醇胺为水解控制剂,合成了超细氧化铟锡(ITO)纳米纤维及富氧缺陷的ITO 纳米颗粒。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A)、X 射线衍射(XRD)、X 射线电子能谱(XPS)、四探针电阻仪,系统研究了超细ITO 纤维及颗粒的形貌、晶型、氧缺陷及导电性能。
在400℃空气煅烧后,纤维中的PVP 高分子骨架发生热分解,获得超细、多孔ITO 纳米纤维,晶型为立方相。
进一步升高煅烧温度至800℃,ITO 纳米纤维转变为富氧缺陷的纳米颗粒,晶格氧空位含量高达38.9%。
随着煅烧温度升高,Sn 4+掺入到In 2O 3晶格中,发生晶格膨胀,晶面间距增大。
煅烧温度由400℃升高至800℃,未发生立方相向六方相的转变,晶型稳定,晶粒尺寸从32nm 生长到44nm ,晶格应变(ε0)从1.943×10-3减小至1.422×10-3,应变诱导的晶格弛豫逐渐减小。
此外,高温煅烧可抑制In 2O 3晶粒(111)晶面的增长,随着In 2O 3的(400)与(222)晶面比值(I (400)/I (222))的增加,ITO 电导率逐渐升高。
在800℃获得的ITO 纳米颗粒导电率最高。
氧化铟锡薄膜

氧化铟锡薄膜
氧化铟锡薄膜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材料特性、制备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介绍氧化铟锡薄膜的相关知识。
一、材料特性
氧化铟锡薄膜是由铟锡合金经过氧化处理得到的一种材料。
它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可调控的电学性质以及较高的导电性能。
此外,氧化铟锡薄膜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二、制备方法
氧化铟锡薄膜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溶液法等。
物理气相沉积法通过在高温下将铟锡合金蒸发,然后在基底上沉积并进行氧化处理得到薄膜。
化学气相沉积法则是利用化学反应在基底上沉积氧化铟锡薄膜。
溶液法则是将铟锡合金溶解在溶液中,然后通过旋涂等方法将溶液均匀涂布在基底上,最后进行热处理得到薄膜。
三、应用领域
由于氧化铟锡薄膜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和导电性能,因此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是在显示技术领域,氧化铟锡薄膜可以用作透明导电电极,用于制备柔性显示器、触摸屏等设备。
其次,在光电子器件领域,氧化铟锡薄膜可以用于制备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等器件。
此外,氧化铟锡薄膜还可以应用于传感器、薄膜电阻
器等领域。
氧化铟锡薄膜作为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和导电性能,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氧化铟锡薄膜将在未来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氧化铟锡ITO

氧化铟锡氧化铟锡(ITO,或者掺锡氧化铟)是一种铟(III族)氧化物(In2O3) and 锡(I V族)氧化物(SnO2)的混合物,通常质量比为90% In2O3,10% SnO2。
它在薄膜状时,为透明无色。
在块状态时,它呈黄偏灰色。
氧化铟锡主要的特性是其电学传导和光学透明的组合。
然而,薄膜沉积中需要作出妥协,因为高浓度电荷载流子将会增加材料的电导率,但会降低它的透明度。
氧化铟锡薄膜最通常是用电子束蒸发、物理气相沉积、或者一些溅射沉积技术的方法沉积到表面。
因为铟的价格高昂和供应受限、ITO层的脆弱和柔韧性的缺乏、以及昂贵的层沉积要求真空,其它取代物正被设法寻找。
碳纳米管导电镀膜是一种有前景的替代品。
这类镀膜正在被Eikos发展成为廉价、力学上更为健壮的ITO替代品。
PEDOT和P EDOT:PSS已经被爱克发和H.C. Starck制造出来.PEDOT:PSS层已经进入应用阶段(但它也有当暴露与紫外辐射下时它会降解以及一些其他的缺点)。
别的可能性包括诸如铝-参杂的锌氧化物。
使用ITO主要用于制作液晶显示器、平板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触摸屏、电子纸等应用、有机发光二极管、以及太阳能电池、和抗静电镀膜还有EMI屏蔽的透明传导镀膜。
ITO也被用于各种光学镀膜,最值得注意的有建筑学中红外线-反射镀膜(热镜)、汽车、还有钠蒸汽灯玻璃等。
别的应用包括气体传感器、抗反射膜、和用于VCSEL 激光器的布拉格反射器。
ITO薄膜应力规可以在高于1400 °C及严酷的环境中是用,例如气体涡轮、喷气引擎、还有火箭引擎在化学上,ITO 是Indium Tin Oxides的缩写。
作为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透明性,可以切断对人体有害的电子辐射,紫外线及远红外线。
因此,喷涂在玻璃,塑料及电子显示屏上后,在增强导电性和透明性的同时切断对人体有害的电子辐射及紫外、红外。
ITO 是一种N型氧化物半导体-氧化铟锡,ITO薄膜即铟锡氧化物半导体透明导电膜,通常有两个性能指标:电阻率和透光率.在氧化物导电膜中,以掺Sn的In2O3(ITO)膜的透过率最高和导电性能最好,而且容易在酸液中蚀刻出细微的图形.其中透光率达90%以上,ITO中其透光率和阻值分别由In2O3与Sn2O3之比例来控制,通常Sn2O3:In2O3=1:9.多用于触控面板、触摸屏、冷光片等。
氧化铟锡的用途

氧化铟锡的用途
氧化铟锡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氧化铟
锡的用途:
1. 透明导电膜
氧化铟锡可以制成透明导电膜,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器、触摸屏、太
阳能电池板等领域。
由于其高透明度和优异的导电性能,可以提高设
备的显示效果和稳定性。
2. 红外光学材料
氧化铟锡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和透过率,在红外光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它可以制成红外窗口、滤光片、反射镜等组件,用于红外传感器、激
光器等设备中。
3. 传感器
氧化铟锡在传感器领域中也有很多应用。
例如,在汽车排放控制系统中,氧化铟锡可以作为氧气传感器的敏感元件;在燃料电池中,它可
以作为燃料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4. 其他应用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氧化铟锡还有许多其他应用。
例如,在医疗设备
中,它可以作为X射线探测器的敏感元件;在电子材料中,它可以作为电容器、电阻器等元件的制备材料。
总之,氧化铟锡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不同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它还会有更多新的应用出现。
氧化铟锡靶

氧化铟锡靶
氧化铟锡靶材(ITO)是一种将氧化铟和锡层结合在一起的新型夹层结构高熔点合金材料。
它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高熔点和久化抗摩擦性能。
由于其特性,氧化铟锡靶材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中,可以用于制造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子元件,如电容器、电阻器等。
这些元件的低摩擦系数、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强度使它们能够提高电子元件的可靠性和性能。
在氧化铟锡靶材的制造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真空热压法、热等静压法等成型方法。
这些工艺利用了热能和机械能对陶瓷材料进行致密化,从而得到高质量的靶材。
此外,溅射靶材是以高纯金属铟、锡为原料生产的,用于制作透明导电膜。
总的来说,氧化铟锡靶材是一种重要的电子材料,在电子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氧化铟锡靶材的制造工艺和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拓展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米氧化铟锡
简介:
ITO粉末为氧化铟和氧化锡的混合物,是⼀一种新型的特殊功能陶瓷材料,通常是用电子束蒸发、物理气相沉积、或者⼀一些溅射沉积技术的方法沉积到表面,具有对可见光透明和导电的良好特性。
应用领域:
1、溅射靶材,液晶显示器、平板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触摸屏、电子纸等
2、有机发光二极管、以及太阳能电池、和抗静电镀膜还有EMI屏蔽的透明传导镀膜。
3、光学镀膜,红外线-反射镀膜(热镜)、汽车、还有钠蒸汽灯玻璃等。
别的应用包括气体传感器、抗反射膜、和用于VCSEL激光器的布拉格反射器。
4、气体涡轮、喷气引擎、还有火箭引擎
上海那博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于2012 年在上海市嘉定区建成,成为那博化工在中国的综合服务平台,并辐射至亚太区众多客户。
那博化工致力于通过品牌、产品及服务,为涂料、塑料、造纸和特殊用品市场创造更好的、更令人满意的价值。
那博不仅为您提供优质的产品更是伴您⼀一路成长的合作伙伴
那博研发团队优势
从概念到商业化应用,那博的技术团队帮助客户快速实现产品的商业化应用。
• 通过提升产品设计以改进性能
• 更短的加工周期以提高生产力
• 成本优势和出众的性能
•领先的实验设备
消费者
作为精细化工行业的重要原料供应商,我们在纳米技术领域有着独到的见解。
我们愿用专业的知识给您最中肯的建议,帮您选择最适合您的技术解决方案。
商业伙伴
我们的承诺是理解客户,提供卓越的产品、服务和整体价值,在满足您的独特需要的同时,为您的企业的快速成长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