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论文-分析巴赫BWV846的演奏技巧和艺术特征文档

合集下载

巴赫十二平均律c小调赋格(BWV846)教学分析探索

巴赫十二平均律c小调赋格(BWV846)教学分析探索

巴赫十二平均律c小调赋格(BWV846)教学分析探索摘要:音乐学院钢琴教学或是业余钢琴教学,复调音乐作品、尤其是巴赫的复调钢琴作品都是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通过对巴赫《十二平均律》中c小调赋格(bwv846)进行教学分析,尝试对复调作品的教学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索,使复调音乐教学更加科学和系统。

关键词:十二平均律c小调赋格;教学分析;探索中图分类号:j65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081-02音乐学院钢琴教学或是业余钢琴教学,复调音乐作品、尤其是巴赫的复调钢琴作品都是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巴赫的《十二平均律》被誉为“钢琴音乐的旧约圣经”,是巴赫古钢琴创作的最高杰作。

①一方面,巴赫在这部杰作中大大发展了键盘音乐的技术手段;另一方面,巴赫在这部杰作中体现出的完善的复调作曲技法、音乐构思以及深邃的音乐内涵更是给后人无以穷尽的启迪。

《十二平均律》中c小调赋格(bwv846)是我们复调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首作品。

这首赋格声部清晰、内容简单、曲风欢快,易于学生领会掌握,当学生开始进行《十二平均律》的演奏学习时,它是较好的入门训练曲目。

一、触键的方法关于巴赫音乐的触键法,历来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首先,巴赫的音乐作品属于巴洛克时期音乐,当时的音乐演奏风格、演奏习惯我们并没有明确的理论或者音响依据;其次,巴赫本人并没有指明整部《十二平均律》究竟是为当时的何种键盘乐器而写②,这些乐器的声音本身差别就很大;再次,巴赫本人对乐器的要求期望也是一个未解之谜。

在现代钢琴上演奏巴赫作品,如何能够准确表达巴赫作品的音乐构思、体现巴洛克时期音乐的整体风格和特色,这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但是就目前而言,通过过去许多钢琴家对于巴赫作品的演奏录音比对,对于巴赫音乐的触键,我们还是有一些基本的认识,这主要包括贴键演奏和非连音演奏。

在演奏较多的16分音符时,我们倾向于贴键演奏,需要每个音都要清晰、均匀而又不生硬,演奏时需要注意手指的触键点和动作的平稳,手指动作不需要过大的爆发力;而在演奏8分音符和4分音符的时候,我们倾向于非连音演奏,音符之间有一定的间隔,以便我们模仿巴赫时期乐器较为短促的音响。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的意义及弹奏要点——以《C大调前奏曲与四声部赋格曲》(BWV846)为例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的意义及弹奏要点——以《C大调前奏曲与四声部赋格曲》(BWV846)为例

北方音乐Northern Music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的意义及弹奏要点——以《C大调前奏曲与四声部赋格曲》(BWV846)为例严 琦(咸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摘要】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被誉为“钢琴音乐的旧约圣经”,是巴赫古钢琴音乐中的最高杰作。

这部曲集首次在创作上完整第运用了十二平均律,在音乐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十二平均律;《平均律钢琴曲集》;巴赫;弹奏要点【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一、巴赫十二平均律的意义(一)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创作于1722年至1744年,曲集的名字是由巴赫自己所起。

《平均律钢琴曲集》分为上、下两卷。

各包括24首前奏曲与赋格,共包含了48首作品。

《平均律钢琴曲集》上、下两卷的调性安排一致,都以C大调开始,将十二种大调和十二种小调按照调性发展排列。

《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巴赫创作巅峰的代表之作,是他键盘音乐中最伟大的作品,被彪罗比作钢琴音乐的“旧约圣经”。

(二)前奏曲与赋格《平均律钢琴曲集》中,各个前奏曲与赋格在主题上没有直接的联系,靠调性和内在的思想情感结合在一起,既形成对比又相互补充。

每一种调性都被充分拓展了自身的内涵,各自的发展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都变化无穷。

前奏曲形式自由、流动,赋格形式严密。

前奏曲作为小型器乐曲之一,诞生于十五六世纪,一直是声乐曲之前的引子,并无确定的形式。

前奏曲大多是和声性音乐。

有的以和弦为基础展开,有的具有复调风格,有的类似小型练习曲,有的属于法国序曲风格,有的是意大利大协奏曲风格。

巴赫将前奏曲放在赋格曲、组曲之前,作为与后面的主要乐曲形成对比的序奏,赋予了其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些前奏曲的意义不仅因为体裁、织体、风格与赋格形成对比,还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赋格在巴赫一生的创作生涯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这些短小精悍的作品展现了巴赫高超的创作技巧和丰富深刻的内心世界。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首及第二首赋格的研析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首及第二首赋格的研析

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首及第二首賦格的研析
巴赫鋼琴賦格形式是鋼琴音樂的主次形式之一,也是巴赫發展的一種曲風,在巴赫賦格形式中,作品总是以中古普魯克主題為基礎,通過倒變和变奏把原始主题做得較為精采,創造出高級橫排鋼琴曲。

巴赫的賦格曲集一共有32首,每首曲子都有著獨特的特色,本文對曲集中的第一首和第二首賦格曲進行研究分析。

第一首賦格曲(BWV 846)是巴赫曲集中的第一首賦格曲,它的三個主題入口的長度形成了巴赫賦格形式的基本模式,並且加入了對譜與不同的樂器獨奏等復雜的技巧,非常精采。

此曲情景嬉皮,旋律溫暖抑揚頓挫,和中古普魯克主題風格一樣,激發著傳統樂曲的生命力。

第二首賦格曲(BWV 847)是巴赫賦格形式的縮影,除了再現了傳統的主題結構,另外通過對譜的倒變和伴奏的变化,表現出意境更加豐富。

此曲優美婉轉,聽著穩定和諧,呈現出流暢抒情的特點。

作為巴赫曲集中的第一首和第二首賦格曲,BWV 846與BWV 847確實是極具代表性的樣本。

兩首曲子都傳達了純正的中古普魯克元素,而通過對譜技巧多樣化的加持,使得每首曲子都有著自身的特點。

這對于巴赫賦格形式的發展很有幫助,也激發了鋼琴音樂的創作。

巴赫钢琴作品的音乐创作特点 音乐学本科毕业论文

巴赫钢琴作品的音乐创作特点  音乐学本科毕业论文

巴赫钢琴作品的音乐创作特点音乐学本科毕业论文巴赫是18世纪的德国作曲家,被誉为“西方音乐史上的神话”,他的作品涉及重要音乐门类:管弦乐、器乐、声乐、教会音乐和钢琴作品。

其钢琴作品集中在其数百首的键盘作品中。

巴赫钢琴作品的音乐创作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严格的配器:巴赫的钢琴作品经常是由一个声部开始,然后逐渐增加其他声部。

这种逐渐递增的递增的过程被称为分量递增,它意味着将逐步增加的乐器组合起来,直到得到一个完整的合奏组合。

又因为巴赫的作品往往由对位法构成,因此作品的表现技巧在于融合在一起,各声音独立,缺少任何冲突,以及声部之间的纯正和弦位移等方面。

2. 模式和变奏的运用:巴赫的钢琴作品中,几乎所有的曲子都是基于某个“主题”进行的。

主题是一个简短的旋律,可以根据巴赫的要求变化,在整个作品中形成不同的变奏变化,它也可以反复出现,形成深刻的凝聚力。

同时巴赫的钢琴作品很少采用完全一致的曲目结构,更多的是模式和变奏的不同结合形式来演示自己对于旋律和作品的理解,更丰富的构思和演绎方式也成为了其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3. 预约建模的运用:巴赫善于运用“预约建模”技术,即将某个主题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转移到不同的声部和不同的键盘中,以达到更加丰富的音乐效果和更高的审美价值。

如其名为《良心勤奋妇女的荣耀》的作品,以五手份通用键盘曲,《无处可藏的水》为其主旋律,以试图将该主旋律转移到不同的音符调上,丰富主题的变化和演奏技巧等方面的极佳运用。

4. 高度复杂的结构:巴赫的钢琴作品在技巧、音质和结构上极其复杂,要求演奏者有极高水平的技术和音乐素养。

卡多剧的「黄金复辌」작품의경우온음계스타일에있는혼재연주, 보컬성악에대한높은수준의요구등이있다. 《古老的斯巴达》则要求演奏者在锻炼非常迅速、富有节奏感的左右手同时演奏的能力,同时还要求他们具备善于拍打键盘的技术,在乐曲高潮处创造出强烈的冲击力,进一步突出音乐的紧张和激烈。

巴赫钢琴作品的音乐创作特点 音乐学本科毕业论文

巴赫钢琴作品的音乐创作特点  音乐学本科毕业论文

巴赫钢琴作品的音乐创作特点专业:音乐学摘要:巴赫是西方音乐史巴洛克时期德国的音乐巨匠,被誉为“近代音乐之父”,本文对巴赫音乐的创作特征和意义进行研究,包括体裁形式、作曲技法、多元性的内容、深邃的思想性等和在后世对涉及音乐的重要性。

关键字:巴赫钢琴作品音乐创作特点Bach's music features piano worksProfessional: musicologyAbstract:Bach Shibaluoke of Western music during the German music giant, known as the "Father of Modern Music, Bach music on the creation of this character and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including genre form, composition techniques, diversity of content, deep Ideological, etc., and later involved in the importance of music. keywords:Bach piano works music creation characteristics目录摘要Abstract引言1巴赫背景介绍.作品分类及钢琴作品分析2巴赫钢琴作品的创作特点2.1和声2.2复调2.3织体3.巴赫钢琴作品的创作意义及影响结语参考文献致谢1.巴赫背景介绍.作品分类及钢琴作品分析1.1巴赫背景介绍约翰·赛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是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出生于在德国图林根的一个美丽的小镇——爱森纳赫。

他九岁丧母,十岁成了孤儿。

经济拮据,但因为他嗓音美妙,少年时期靠奖学金进了在吕讷堡的圣·米歇尔学校。

探析巴赫键盘复调作品的演奏以《平均律BWV846》为例

探析巴赫键盘复调作品的演奏以《平均律BWV846》为例

一、巴赫及主要作品简介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SebastianBach,16851750),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演奏家,西方文化史上最重 要的人物之一。出生于德国音乐世家。早年在哥哥指导下学习音 乐,中学毕业后开始音乐生涯,曾在多处教堂和宫廷担任乐长及管 风琴师。1708年在魏玛工作、学习,这也是他创作生涯的第一个旺 盛期。之后巴赫来到柯滕担任宫廷乐长,并在这个时期写成了法国 组曲、创意曲和平均律第一卷。1723年,巴赫作为演奏家来到莱比 锡,这个时期完成了平均律第二卷和帕蒂塔、意大利协奏曲、哥德 堡变奏曲等重要作品。主要作品包括《创意曲集》30首、《英国组 曲》6组、《法国组曲》6组、《帕蒂塔》6组、《平均律键盘曲集》 (上下册,24首前奏曲与赋格)、《哥德堡变奏曲》托卡塔等。 二、《平均律BWV846》作品分析 (一)前奏曲 序曲由“主体段落”及“尾部扩展”两大部分组成,可将音乐 划分为1-11及12-19小节两部分。1.第一部分:前四小节是Ⅰ-ⅡⅤ-Ⅰ的和声功能圈进行,主音保持到第2小节下属方向Ⅱ2的不稳 定,再到第3小节属和弦到主和弦的解决。第5小节开放型排列的下 属和弦解决到第6小节密集型排列的属和弦,第7小节的开放性属和 弦解决到第8小节的主和弦。第10小节由Ⅴ/Ⅴ和弦解决到11小节Ⅴ 和弦,为半终止。2.第二部分:第12小节的属方向d小调导七和弦解 决到主和弦,第14小节主和弦的导七解决到主和弦。接着第17小节 的二级到第18小节的属七和弦再到第19小节的主和弦。结束了第一 段落并进入第二段落,推动了全曲高潮的序幕。此处和声开始一点 点扩张,20-32小节属持续音的衬托与32-35小节的主持续音的首尾 呼应,再到第30小节开始和声连接为Ⅴ7-Ⅴ7/Ⅳ-Ⅳ-Ⅴ-Ⅰ的完满终 止。充分展示了巴赫和声构思的严密性。 (二)赋格曲 这是一首四声部赋格曲,可分为两个部分:1.呈示部与副呈 示部1-14小节;2.展开部、再现部与尾声14-27小节,共有二十七 小节。 主题开始于女中音声部,之后依次在女高音声部、男高音声 部、男低音声部进入,共同构成了呈示部1-6小节。第7小节开始进 入到副呈示部7-13小节。主题在各声部共出现了六次,展示了巴赫 对位技术的运用,采用了紧密和应的写作方式。展开部是从第14小 节开始的。在这一部分,共出现了12次主题,也是采用密接的写作 方式。第23小节是过渡小节,从第24小节进入到此曲的再现部与结 束部。巴赫采用在主持续音上的主调性与下属调性的主题密接形态 作为全曲的再现部,然后以两小节的Coda.结束全曲。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BWV .846分析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BWV .846分析
了道 路 , 也代 表 了巴洛 克时期 最高 的艺术 成就 。
领域 , 尤 以《 平均律 钢琴 曲集 》 中的赋格 曲为代 表 。
1 7 2 2年 完 成 的 复调 音 乐 的 最高 典 范 《 平 均律 钢 琴 曲
集》 第一卷 , 可以说 , 这部作 品构成了巴赫器乐作品中荣
耀 的王 冠 。这 部作 品 是受 了先 辈 作 曲 家 费谢 尔 的启 发 写
演 奏后 , 才 知 巴赫 集先 前技 巧之 大成 , 开拓 了 自由的音 乐
到 塑造 和归纳 。” 这本 作品 集不 仅 在技 巧 上无 与伦 比,而 且具 有 丰富而 深刻 的精神 内涵 。 通 过他 的艺术 实践 , 大小 调体 系完 全成熟 , 为 后 来 的 音乐 家 的主 调 音 乐 创作 铺 平
作 为两 卷 4 8套前 奏 曲与 赋格 的 开篇 之 作 , B WV. 8 4 6
是 流传 最广 泛 、 最 普及 的 曲子 , 也是看 似简 单却复 杂 的曲
子 。通 过研 究这 首赋格 曲 的曲式特 点 , 可 以看 出巴赫是 怎 样 集先前 技 巧之 大成 ,开拓 自由的音乐领 域 的 。以下从 创 作 背景 、曲 式 分 析 、演 奏 分 析 三 个 方 面 进 行 论 证 、探
数伟 大 的钢琴 家 。巴赫 也 曾在 他 的 手 写稿 上 题 字 :“ 《 平 均律 钢琴 曲集》 使用 一切 全音 和半音 的调 … …使 年轻 热心 的追 求学 音乐 的人 得 到 实 际 的帮 助 ,学 习 能从 趣 味 中得
到1 8世纪 巴赫 时代才 达到顶 峰 。自从 巴赫作 品 被发 现 及
曲 式 分 析 、演 奏 分 析 三个 方 面进 行 论 证 ,探 讨 这 首 赋 格 曲 的 曲 式特 点 ,分 析 研 究 巴赫 是 怎样 集 先 前 技 巧 之 大

bwv846曲式 -回复

bwv846曲式 -回复

bwv846曲式-回复[bwv846曲式]是指巴赫(J.S. Bach)的一部著名键盘曲目,其曲式结构严谨而精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一步一步地回答有关[bwv846曲式]的问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曲目。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bwv846曲式]的一般特点。

该曲目属于巴赫的《平均律键盘曲集》(The Well-Tempered Clavier),是一部由24首前奏曲和赋格组成的键盘作品集。

其中,[bwv846曲式]是其中的第一首前奏曲。

[bwv846曲式]的曲式结构是典型的ABACADA型(即反复主题、转位、对位与副主题)的小型曲式。

这种曲式结构在巴洛克音乐中非常常见,它使得曲目具有高度的逻辑性和结构紧凑性。

接下来,我们将具体分析[bwv846曲式]的每个部分。

首先是A部分,也被称为主题部分。

主题部分由八小节构成,并以一个明亮、欢快的旋律开头。

整个部分由两个相同的四小节组成,其中每个四小节都以相同的乐想开头和结尾。

这种重复的结构使得主题部分非常易于记忆和识别。

接下来是B部分,也被称为转位部分。

转位部分是对主题的重新编排,采用了不同的音程和音乐元素,使得听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主题的魅力。

转位部分由八小节构成,与A部分相似,但在旋律和和声上有一些变化。

这种巧妙的编排使得转位部分有一种新鲜感和独特的魅力。

然后是A部分的重复,也就是再次出现主题部分。

这个部分与A部分基本相同,但通常会进行一些微小的变化,以增加曲目的复杂性和趣味性。

这种重复的结构在许多古典音乐作品中都是常见的,它使得作品更加平衡和一致。

接下来是C部分,也被称为对位部分。

对位部分是以与主题相对独立的旋律和和声编写的。

这个部分通常更加复杂和技巧性,以展示作曲家的才华和技巧。

对位部分由十六小节构成,以一种对话的形式展现了不同的声部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然后是再次出现A部分,也就是再次出现主题部分。

与之前的A部分相似,但有一些微小的变化,以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论文-分析巴赫BWV846的演奏技
巧和艺术特征文档
Music paper - Analysis of Bach bwv846's performance s kills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document
编订:JinTai College
音乐论文-分析巴赫BWV846的演奏技巧和艺术特征文档
前言: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

本文档根据开题报告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分析巴赫bwv846的演奏技巧和艺术特征
学生姓名:
系别:
音乐系
专业:
音乐学
指导教师: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德国管风琴家、作曲家、巴洛克音乐风格的杰出代表。

他综合德国南北前辈之长使管风琴音乐达到了历史的最顶峰;管风琴音乐是巴赫创作的基础与核心。

代表作有《g大调幻想曲与赋格》、《e 小调帕萨卡利亚与赋格》、《马太受难乐》。

巴赫努力锤炼自己的独特音乐语言风格,在一些管风琴作品当中展示其宏伟壮丽与戏剧性风格,这在之前都是前所未有的。

巴赫是一个心灵丰富、思想深刻的伟大艺术家,他的音乐深刻的表达了经过三十年苦难战争之后,德国人民德思想感情,从他那博广宽大德心灵中流淌出来的音乐,体现了他高尚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对人类忘我的爱。

他继承了复调音乐的优秀传统、完善了赋格形式。

巴赫的崇尚理性,尊重科学,音乐思维富有逻辑性,积极支持十二平均律。

不仅把自己的键盘乐器改调新律,还先后创作了两部《平均律钢琴曲集》,用创作的时间来证明平均律的优点和切实可行。

《平均律钢琴曲集》是键盘音乐的经典,惊人的宝库,不仅在技巧上是无法与人伦比的而且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精神内涵。

他的古钢琴创作几乎包括了巴洛克晚期已经定型的所有古钢琴体裁。

通过他的艺术实践,使酝酿以久的大
小调体系完全成熟,为后来的音乐家的主调音乐创作铺平了道路,其创作代表了巴洛克时期最高的艺术成就,被誉为近代音乐之父。

巴赫的两卷《平均律键盘曲集》引来研究者无数,从19
世纪30年代以来,著作论文汗牛充栋,浩如烟海。

早在1893
年作曲家罗伯特舒曼在莱比锡发表《巴赫的键盘作品》的论文。

《平均律键盘曲集》包含48首前奏曲与赋格曲是音乐思想的
大海洋。

从它引申而出的话题无穷无尽。

每个观察者从不同视角出发可以看出不同的形态,不同的组织,不同的意义,不同的表现来。

所谓前奏曲使器乐体裁的一种。

早期的前奏曲带有引子
的性质,常在同一调式或调性的其他乐曲之前演奏;赋格,拉丁文fuga的音译。

是最复杂而有最严谨的复调曲式之一,其
结构大致包括呈式部,展开部,再现部三个部分。

在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等作品中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作为两卷48套前奏曲与赋格的开篇之作——bwv846(c
大调前奏曲与赋格)是流传最广泛最普及的曲子,也是看似简单但却复杂的曲子。

通过研究这部曲子的曲式特点对了解巴赫在巴洛克时期创作的风格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分析这首曲子的演奏技巧又对研究巴赫作品的演奏特点和学生教学中有着重要
的作用。

巴赫的作品演奏不同于任何钢琴作曲家作品的演奏。

他强调的是触键的轻巧平稳,但却同样富有激情。

这对巴洛克时期之后的其他作曲家和演奏家起了很大的影响。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该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
(1)创作作品的年代
(2)该作品的意义
(3)该作品的风格特点
2、曲式风格,和声走法
(1)分析该曲曲式特点
(2)分析和声构成
3、演奏技巧
(1)如何正确的演奏该乐曲
(2)正确表达乐曲情感
4、该作品的影响及作用
(1)对当时作曲家的影响
(2)对巴洛克时期音乐创作的影响
(3)对当时演奏家的演奏影响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1、研究的步骤:
(1)依据论文参考题目查阅资料
(2)根据对收集到的资料的阅读,构思论文撰写提纲写出开题报告。

(3)根据选定的论文题目继续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4)论文撰写。

2、方法与措施
(1)查找论文所研究的乐曲
(2)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以及前人写的相关文献。

(3)网上查询。

(4)与同学相互讨论。

(5)请教老师,请教专家。

3、进度安排
四、主要参考文献:
《论钢琴表演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捏高兹著
《音乐作品欣赏导析》——吉林教育出版社——冯伯阳著
《西方音乐史》——上海音乐出版社——于润洋主编
巴赫《十二平律均键盘曲集》——湖南文艺出版社
《平均律键盘曲集新解》——上海音乐出版社——赵小生著
五、指导教师意见:
六、教研室意见:
注:此表由学生本人填写,一式三份,一份留系里存档,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各保存一份。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