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分析与应用

合集下载

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分析模型

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分析模型

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分析模型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分析模型是一个用于评估企业管理体系和进化水平的模型。

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管理模式的层次和发展方向,并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此模型主要由5个层次组成,分别是初步级、重复级、定义级、管理级和优化级。

初步级:此阶段的企业管理体系基本上是无序的,没有明确的流程和标准,由零散的操作和突发事件决定。

劳动力和资源的浪费以及人为错误频繁发生。

建议企业优先实施标准化、明确职责等初步的流程、制度和标准。

重复级:此阶段的企业已经实施了一些关键流程的标准化,但流程管理还不够严格,信息管理还不够完善,流程指标还没有标准化。

建议企业要更加严格体现定义流程、制定流程指标和建立流程执行和改进机制。

定义级:此阶段的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标准化程度高,过程指标体系已经形成。

但是实施的效果还不明显,反应灵敏度不够高,使得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建议企业在流程标准化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流程管理、增强绩效管理,进行流程改进和管理创新。

管理级:此阶段的企业已经有了一套健全的管理机制,流程标准化全面、过程指标约束力强。

其对流程绩效的监测、测量和管理能力高,可以及时识别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

这一阶段的企业需要解决的是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能力和持续改进积极性。

建议企业在自身管理上把握外部市场的机会和老化的成果再进一步提升。

优化级:此阶段的企业将管理体系作为战略资源来使用。

流程标准化、过程指标和流程改进已经成为企业的文化,成为公司业绩价值的重要体现。

这一阶段的企业需要通过管理模式进行变革,更加关注顾客的需求,提高顾客满意度。

建议企业在管理模式上不断试图改变,确保自己持续成为市场领先企业。

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分析模型利用管理模式的成熟度指标来评估企业的经营模式,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这些策略可帮助企业提高其管理水平,不断改进经营策略,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市场份额,从而有机会成为行业领导者。

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分析模型

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分析模型

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分析模型一、引言企业管理模式是指企业在组织、人力资源、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一套完整体系,它决定了企业的运作方式以及组织内各业务环节的运转方法。

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对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试图构建一个科学的成熟度分析模型,帮助企业评估其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并提出改进的方向。

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可以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初级、发展、成熟、卓越和领先。

为了评估一个企业的管理模式的成熟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1. 组织架构和人事管理一个成熟的企业管理模式应该具备清晰的组织架构和完善的人事管理体系。

这包括明确的岗位职责和权责关系,合理的职位分工和协作机制,以及科学的员工选拔、培训和激励机制。

初级阶段的企业可能没有明确的组织架构和人事管理制度,而领先阶段的企业则拥有高效的组织架构和人事管理体系,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并吸引和留住人才。

2. 运营管理和过程优化一个成熟的企业管理模式应该具备高效的运营管理和持续的过程优化能力。

这包括合理的生产/服务流程,科学的生产计划和供应链管理,以及持续的质量改进和成本控制。

初级阶段的企业可能缺乏明确的运营管理流程和连续改进的意识,而领先阶段的企业则能够通过持续的过程优化来提高运营效率和质量水平。

3. 创新能力和市场导向一个成熟的企业管理模式应该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导向性。

这包括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深入的客户了解和需求分析,以及高效的产品研发和创新机制。

初级阶段的企业可能缺乏创新能力和市场导向性,而领先阶段的企业则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快速调整战略,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4. 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5. 文化建设和价值观一个成熟的企业管理模式应该具备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和明确的价值观。

这包括员工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以及对员工的关爱和发展支持。

初级阶段的企业可能缺乏明确的文化建设和价值观,而领先阶段的企业则能够通过良好的内部文化和价值观塑造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全面预算管理成熟度模型

全面预算管理成熟度模型

全面预算管理成熟度模型1.引言1.1 概述概述全面预算管理成熟度模型是一种用于评价和衡量组织在预算管理方面的成熟水平的模型。

随着企业竞争日益激烈,预算管理对于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

全面预算管理成熟度模型旨在帮助组织评估其预算管理的现状,并提供一条发展壮大的路径。

本篇文章将介绍全面预算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以全局视野对预算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方法,它不仅考虑财务方面的预算制定和控制,还关注其他一些与预算相关的因素,如战略规划、业务目标、风险管理等。

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组织可以更好地规划资源、分配资金、控制成本,并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同时,全面预算管理还可以促进组织内部各层级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全面预算管理成熟度模型是一个评估组织预算管理能力的框架。

它通过评估组织在预算管理的各个层面的成熟度,帮助组织识别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提供改善的方向。

在模型应用与实践中,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成熟度模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预算管理的改进。

接下来的章节将详细介绍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以及其重要性。

通过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原理和作用,读者将能更好地理解全面预算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意义和应用。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进一步讨论全面预算管理的成熟度模型,并归纳总结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所示: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进行讨论和分析全面预算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相关内容:1. 引言:首先介绍全面预算管理成熟度模型的背景和相关概念,以及本文的目的。

2. 正文:2.1 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解释全面预算管理的定义和内涵,包括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核心内容。

2.2 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探讨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和价值,包括提高决策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绩效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3. 结论:3.1 全面预算管理的成熟度模型:介绍全面预算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构建和内涵,阐述不同成熟度级别的特征和要求。

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分析模型

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分析模型

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分析模型
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分析模型是一种通过对企业管理模式的评估和分析来判断企业管理水平和发展方向的工具。

通过这种模型的应用,企业可以对自己的管理模式进行系统性的评估,了解其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益。

1.组织架构与文化:评估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否合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否良好;企业的文化特征、价值观念是否明确,并与组织目标相匹配。

2.员工管理与培训:评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否健全,招聘和选拔流程是否科学,培训和发展计划是否完善,员工关系是否和谐。

3.决策与执行:评估企业的决策流程是否顺畅,决策是否科学合理,目标设定是否明确,并且能够有效执行。

4.信息系统与技术支持:评估企业的信息系统是否完善,能否提供高效准确的信息支持,科技创新是否能够推动企业的发展。

5.市场营销与客户服务:评估企业的市场定位是否明确,营销策略是否有效,客户服务能力是否优秀。

6.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评估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否规范,风险控制能力是否强大,经营状况是否稳定。

在应用该模型的过程中,一般需要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给出相应的评估结果。

评估结果一般可以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用于表示不同的管理模式成熟度。

初级层次的企业,其管理模式相对简单,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中级层次的企业,在某些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管理水平,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高级层次的企业,则是在各个方面都有较高水平的管理,能够有效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分析模型

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分析模型

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分析模型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分析模型是一个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工具,可用于评估企业管理做得好或差的程度,以及为提高管理水平提供指导。

该模型通常包含五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代表了企业不同的管理水平。

1.初级阶段该阶段的企业通常是初创企业或者是由传统业务转型而来,管理经验较为匮乏。

公司的管理模式往往局限于简单的管理结构和决策层次,只有一些简单的流程和规范,缺乏合理的组织和信息化系统。

在这个阶段,企业发展主要依靠管理者个人能力的发挥。

目标难以明确,管理效率较低,容易出现误操作和人为错误。

2.标准化阶段该阶段的企业开始着手建立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制定了一些常规的管理规范并实施,为企业的管理结构和流程打下了基础。

公司开始应用开源软件、预算管理制度、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等进行企业管理。

全员培训也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员工的工作绩效逐渐得到提升,管理效率不断提高。

3.整合阶段该阶段的企业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需要对各部门的信息系统、流程、项目和产品进行集成和整合。

随着团队成员的增加,企业管理变得更为复杂,需要更高水平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提供支持。

公司会开展ERP、CRM、OA管理,围绕业务流程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和优化,以加强对员工的指导和管理,实现信息和业务流程一体化。

这个阶段,企业的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企业愿景更加明确,行动更加有序,员工积极性高。

4.优化阶段该阶段的企业已建立了完善的管理架构和流程,并不断进行优化。

在此基础上,开发人员会设计专业化的管理系统,如数据挖掘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以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从而减少人工干预和流程延时。

企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管理体系和市场模式。

在这个阶段,企业的管理水平达到了相对高水平,拥有灵活的机制,因此企业也容易地适应不同的市场变化。

5.创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可以拥有高水平创新能力的组织。

为了在竞争中领先,管理者不断进行创新,研究新的商业思路和市场模式,并不断优化和集成新的理念、技术和管理模式。

流程管理成熟度模型

流程管理成熟度模型

流程管理成熟度模型导言流程管理成熟度模型是一种用于评估组织中流程管理能力的框架。

它通过多个层次和指标来衡量组织在流程管理方面的成熟度水平,从而指导组织进行流程改进和优化。

本文将分析流程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概念、构成要素、评估方法以及应用场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实践建议。

什么是流程管理成熟度模型1.1 定义流程管理成熟度模型是一种用于评估组织流程管理能力的框架,它可以帮助组织了解自身在流程管理方面的强弱项,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流程管理成熟度模型通常以多个层次和指标来描述组织的成熟度水平,从初级阶段到成熟阶段逐渐提升。

1.2 构成要素流程管理成熟度模型通常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1.流程定义:组织是否拥有明确的流程定义和流程图,并且能够通过文档化和可视化的方式传达给每个相关的成员。

2.流程执行:流程是否能够按照规定的顺序和步骤被执行,相关成员是否了解自己在流程中的角色和职责。

3.流程监控:组织是否能够收集、分析和报告流程执行的数据和指标,以便对流程进行监控和改进。

4.流程改进:组织是否能够通过识别和消除流程中的瓶颈和不必要的复杂性来改进流程的效率和质量。

5.流程自动化:组织是否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流程的自动化,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流程管理成熟度模型的评估方法2.1 定性评估流程管理成熟度模型的评估可以采用定性的方法,通过专家评估或者自评的方式来对组织的流程管理能力进行评估和打分。

评估过程中通常会参考模型中定义的不同层次和指标,对组织在各方面的成熟度进行评估,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2.2 定量评估除了定性评估外,流程管理成熟度模型的评估还可以采用定量的方法,通过具体的数据指标进行评估。

例如,可以统计和分析流程执行的时间、成本、质量等指标,并对不同的指标进行加权计算,从而得出组织在流程管理方面的得分。

流程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应用场景3.1 评估和改进流程管理成熟度模型可以被用于评估组织在流程管理方面的成熟度,并提供相应的改进方向和建议。

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分析模型

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分析模型

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分析模型企业管理模式是指企业在组织、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等方面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不同的管理模式会对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等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企业需要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并不断完善和创新管理模式,以满足企业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业务需求。

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分析模型是一种评估企业管理水平的分析工具。

该模型主要是基于CMMI(成熟度综合评估模型)和SPICE(软件过程改进和能力确定)的基本思想,确定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水平,并为企业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方案,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业务绩效。

第一层: 初始水平。

在这个层次中,企业在组织管理、市场营销、人员培训、产品创新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规划和管理方法,大多数业务都是以人力为主,管理混乱,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和市场需求。

第二层: 反应水平。

在这个层次中,企业已经开始制定一些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以改善业务的质量和效率。

然而,这些制度和流程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和落实,说明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规则的遵守和执行能力。

第三层: 定义水平。

在这个层次中,企业对业务流程和规范要求已经有了较为详细和系统的描述和标准化的管理方法。

企业开始注重业务流程的管理和持续改进,并且建立一些度量和分析的方法,以便监控业务绩效和改进计划。

第五层: 优化水平。

在这个层次中,企业已经实现了业务规划与市场营销、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端到端一体化,夯实了企业运营管控的基础。

企业不断探索更多的业务创新和颠覆性的管理模式,以确保企业的长期发展。

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分析模型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其管理模式的成熟度水平,发现其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方案。

企业应该在不同的成熟度水平下,针对其特定的需求和目标,通过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目标,来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绩效。

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分析模型

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分析模型

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分析模型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企业管理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为了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许多企业开始探索和实践不同的管理模式,力求构建适应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的管理体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一个全面的、系统性的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分析模型,对于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成熟度分析模型的概念成熟度分析模型是指通过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确定其在不同方面的成熟度水平,进而指导企业管理模式的改进和升级。

其核心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识别自身管理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制定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

成熟度分析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管理目标和策略、组织结构和职能、管理流程和制度、管理信息系统和技术支持等。

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可以得出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水平,进而找出提升管理模式的关键问题和具体措施。

1.管理目标和策略企业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组织的使命和愿景,为此需要确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成熟度分析模型将对企业管理目标和策略进行综合评估,考察企业的目标是否清晰明确,策略是否科学有效,是否与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相适应。

2.组织结构和职能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职能布局要合理有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成熟度分析模型将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职能布局进行评估,考察其是否与业务需求相匹配,是否有利于信息流通和决策协调。

3.管理流程和制度企业的管理流程和制度应该具有一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能够有效地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成熟度分析模型将对企业的管理流程和制度进行评估,考察其是否流程清晰、制度完善,是否有利于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4.管理信息系统和技术支持现代企业管理对信息系统和技术支持的需求越来越大,成熟度分析模型将对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和技术支持进行评估,考察其是否与管理需求相适应,是否能够有效地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

1.全面评估企业管理模式成熟度分析模型能够全面地评估企业的管理模式,将从多个角度深入考察企业的管理目标、组织结构、管理流程、信息系统等各个方面,为企业管理提供全景式的评估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分析与应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分析与应用(一)[来源]网络[作者]盛海涛[日期]2005-8-30摘要:本文首先介绍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概念,接着以此为基础论述了几种常见的成熟度模型。

分析、提炼出了这几种模型的共同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成熟度模型,将其应用于项目型企业中,并给出了应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具体方法、步骤,展望了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项目管理成熟度最佳实践组织级项目管理The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Sheng Hai Tao Yang Qing(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Beijing 100083,China)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 first. Then we discussed several common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s. we abstract the common idea in these models and develop a new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 .Then ,we apaply this model in enterprise . At the same time ,we give the ways and steps in using this project management model.In addition ,this paper prospects the future of PMMM.Key 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 ; the best practice ; organization project management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项目管理应用到企业运营中,有关评估企业应用项目管理水平高低的成熟度模型备受关注,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热门话题。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世界就掀起一股研究项目管理成熟度的热潮,常见的模型已经30多种。

专家认定:项目管理成熟度(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简称PMMM)将作为项目管理业界内的ISO9000的升级标准,会在较长时间内对项目管理的研究、培训、推广应用等产生重要影响。

1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概念项目管理成熟度表达的是一个组织(通常是一个企业)具有的按照预定目标和条件成功地、可靠地实施项目的能力。

严格的讲,项目管理成熟度应该指的是项目管理过程的成熟度。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为企业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个评估与改进的框架。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在基于项目管理过程的基础上把企业项目管理水平从混乱到规范再到优化的进化过程分成有序的五个等级,形成一个逐步升级的平台。

其中每个等级的项目管理水平将作为达到下一更高等级的基础,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不断升级的过程也就是其项目管理水平逐步积累的过程。

借助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企业可找出其项目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并识别出项目管理的薄弱环节,同时通过解决对项目管理水平改进至关重要的几个问题,来形成对项目管理的改进策略,从而稳步改善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使企业的项目管理能力持续提高。

2 几种常见的成熟度模型目前成熟度模型总数超过了30种。

其中,以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研究院(SEI)提出的CMM模型、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从组织级项目管理层面提出的OPM3(Organiz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著名项目管理专家Harold Kerzner博士提出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K-FMMM和FM solution提出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FMS-PMMM等最为有名。

限于篇幅,这里仅介绍前三种。

2.1 软件工程学会(SEI)的CMM模型1987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研究所(SEI)受美国国防部的委托,率先在软件行业从软件过程能力的角度提出了软件过程成熟度模型(CMM),随后在全世界推广实施的一种软件评估标准,用于评价软件承包能力并帮助其改善软件质量的方法。

它主要用于软件开发过程和软件开发能力的评价和改进。

它侧重于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及工程能力的提高与评估。

CM自1987年开始实施认证,现已成为软件业最权威的评估认证体系。

CMM包括5个等级,共计18个过程域,52个目标,300多个关键实践。

其分级、特征与要求见表-1。

整个企业将会把重点放在对过程进行不断的优化,采取主动的措施去找出过程的弱点与长处,以达到预防缺陷的目标。

同时,分析各有关过程的有效性资料,作出对新技术的成本与效益的分析,并提出对过程进行修改的建议。

达到该级的公司可自发的不断改进,防止同类缺陷二次出现。

由上表可以看出,CMM为软件的过程能力提供了一个阶梯式的改进框架,它基于以往软件工程的经验教训,提供了一个基于过程改进的框架图,它指出一个软件组织在软件开发方面需要那些主要工作,这些工作之间的关系,以及开展工作的先后顺序,一步一步的做好这些工作而使软件组织走向成熟。

CMM的思想来源于已有多年历史的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自产生以来几经修订,成为软件业具有广泛影响的模型,并对以后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建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尽管已有个人或团体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成熟度模型,但还没有一个象CMM 那样在业界确立了权威标准的地位。

但PMI于2003年发布的OPM3以其立体的模型及涵盖范围的广泛有望成为项目管理界的标准。

2.2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 从组织级项目管理的层面提出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OPM3)1998年PMI (美国项目管理学会)开始启动OPM3计划,并期望作为标准模型投入市场竞争。

John Schlichter担任OPM3计划的主管,并在全球招募了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35个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800余位专业人员参与。

经过五年的努力,OPM3(Organiz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终于在2003年12月问世,掀起继CMM震撼后的另一股企业开始追求建立“组织全面性项目管理能力”的风潮。

PMI对OPM3的定义是:评估组织通过管理单个项目和项目组合来实施自己战略目标的能力的方法,还是帮助组织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方法。

OPM3的目标是“帮助组织通过开发其能力,成功地,可靠地,按计划地选择并交付项目而实现其战略”。

OPM3为使用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自我评估的标准,用以确定组织的当前的、状态,并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

OPM3的内容很多,本文仅作简介,详细内容可参考文献[1]。

OPM3模型的要素包括:最佳实践、能力、成果、关键性能指标KPI。

OPM3模型是一个三维模型,第一维是项目管理的3个层次(项目投资组合管理、组合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第二维是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和四个基本过程(标准、测度、控制、持续改善),第三维是项目发展周期(初始化、计划、实施、控制、收尾)。

其框架如图-1所示。

组织项目管理过程标准化的可控的可测量的持续提高的项目投资组合管理项目组合管理OPM3亦分为5级,但OPM3的内容并没有拘泥于成熟度的分级,而重在如何使组织能够识别和改善项目管理的过程。

OPM3模型的应用过程包括组织评估、确定改进重点和路径,制定改进计划、改进实施和重复进行,不断提高等一系列过程,图-2所示。

1.标准的学习6.制定改进计划3.确定改进重点7.实值改进2.评估组织5.评估当前的能力对结果满意吗8.重复这一过程4.确定改进路径2.3 Kerzner博士提出的项目成熟度模型(K-PMMM )K-PMMM模型由美国著名咨询顾问和培训是Harold Kerzner博士2001年在其著作“Strategic Planning for Project Management Using a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中提出,该书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

K-PMMM模型从企业的项目管理战略规划角度着手,像CMM一样分为5个层次,如图-3所示。

5.持续改进4.基准比较3.单一方法2.通用过程1.通用术语该模型的应用采用了与众不同的问卷调查方法。

分不同层次给出若干客观自我评估题。

针对第一层次,有80道类似PMP考试的选择题;第二层次有20道评分题;第三层次有42道选择题;第四层次有24道评分题;第五层次有16道评分题。

通过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分析、整理、判断出企业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改善和提高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提供了依据。

Kerner博士还重新诠释了项目成功的定义:不仅要实现项目时间、费用、和性能三大目标并让客户满意,还要使项目的进展具有最少的或者双方同意的范围变更、没有干扰组织的企业文化或者价值观以及工作进程等。

这一变化,主要源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由原来的面向职能、过程的管理转变为面向对象(即项目)的管理。

因此,企业战略规划中项目管理这一环就越发重要。

企业项目管理能力的成熟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3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建立综上所述,国外的各种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大多只是参考CMM的五级体系及其内容结构,并没有和定量的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相结合起来,或者有的模型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需要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因此如何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项目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建立适合我国企业运用得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有很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3.1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PM3的成熟度等级的划分原理成熟度等级划分的原理即为各等级制定不同的成熟度标准,然后按照各等级的不同成熟度去制定具体的内容。

而项目管理过程能力的提高主要有两种途经,即实现可持续的过程改进和量化管理。

如图-4 所示,PM3等级的划分主要基于上述两种途经在二维空间的扩展。

在项目管理的三个方面当中,过程控制是可持续改进的基础,可持续过程改进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好的对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而战略规划则在更高的高度上对企业的所有项目管理过程进行战略高度的规划。

但这三方面均是以了解项目管理过程的活动和产品为基础,以确保遵循制定的规范,产品满足过程定义的标准,并通过测量工作量、成本、产品质量来引导控制和改进策略,再根据测量结果进一步判断项目管理过程控制和改进的成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