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国内外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综述

国内外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综述

国内外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综述国内外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综述[摘要]随着项目管理理论体系的发展,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已经在不同行业、不同组织的项目活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验证,并逐步成为一种衡量和改进组织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

文章通过分析对比国内外学者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研究成果,了解和掌握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方向,旨在为从事该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学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组织意识到项目管理在行业竞争环境中的重要性,他们开始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或工具来改善和提升组织自身的项目管理水平,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从而稳固竞争地位。

为了帮助组织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不少组织和学者开始对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这也使之逐渐成为了当今项目管理领域的重点课题。

一、基本概念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PMMM)是用于帮助组织评估项目管理绩效和改进项目管理水平的一种系统、全面的方法和工具。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代表着一个组织在项目管理过程的管理水平,它不单是评估项目管理过程的绩效工具,也是帮助组织改进项目管理水平的主要手段。

借鉴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评估框架,组织可以识别出自身项目管理过程与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或竞争对手之间存在的差距及薄弱环节,并能为组织提供一套可行的、结构化的改进路线。

二、国外研究现状成熟度模型的研究最早开始于1987年,是由美国国防部、美国国防工业协会和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研究所(SEI)共同开发和研制的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其目的是帮助软件组织对软件工程过程进行管理和改进,增强开发与改进能力,从而能按时地、不超预算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

随着应用的推广与模型本身的发展,CMMI演绎成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综合性模型。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是一种通过系统检查决定项目管理水平的有效工具,它利用一组支持因素和指标来评估组织的项目管理能力。

它主要用于识别组织绩效瓶颈,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项目管理水平,以便提高项目实现绩效。

本文旨在介绍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基本准则及优势,并讨论它在组织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一、什么是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是一种评估项目管理过程的方法,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管理实践及所使用管理领域的分类,以及企业所采用的项目管理模式,分析组织项目管理水平,并建立绩效指标。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立足点(baseline)、基线指标(benchmarking criteria)和指数(index)。

在应用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立足点对组织管理水平进行评估,并根据指标和指数的测量结果,对组织的管理水平进行细化的分析。

二、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基本准则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基本准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组织范围,即需要评估的企业范围;二是立足点,即成熟度模型的起止点;三是指标和指数,即运用成熟度模型的工具。

组织范围涉及企业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文化等方面。

这些因素是成熟度模型评估的根本因素,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内在联系,使成熟度模型的评估结果更加可靠。

立足点是本次评估的起点,它不仅包括组织范围,而且要求对当前组织本身的工作过程和项目管理模式进行相关分析,以便建立绩效指标,识别当前组织存在的事实问题、风险和机会。

最后,指标和指数的评估是本次评估的主要工具,它可以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对成熟度模型进行细化,从而分析组织的项目管理水平,客观地讨论绩效差异,并确定优化改进措施。

三、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优势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具有以下优势:(1)基于客观指标评估组织项目管理水平。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可以对组织的项目管理实践进行客观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实现绩效持续改进提供可靠的依据。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ProjectManagementMaturityModel,简称PMMM)是一种可用于衡量组织在项目管理方面的程度的模型。

它有助于评估组织在流程、能力、实践、结构等方面的能力水平,进而实施合适的整改和改善计划。

PMMM一般包括五个主要维度:项目管理环境、项目管理能力、项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实践和项目管理结构。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价值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实施可以帮助组织更有效地管理项目,使项目更加成功:1. 促进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PMMM帮助有效地构建组织的项目管理框架,使其能够有计划地改善项目管理水平,以最大程度地提升项目效率、实现目标和达成成功。

2.善项目沟通:通过使用标准化的项目管理流程,可以改善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消除相关方之间的误解,突出实施重要任务,并有效地避免冲突和问题的产生。

3.高项目效率:有效运用PMMM可以促进项目进度、减少项目风险,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PMMM的应用及案例虽然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最初是专门针对项目管理实践的,但PMMM的应用广泛,可以应用于改进所有类型业务流程。

在企业实施PMMM时,需要仔细研究四个要素:实践、流程、能力和结构,以评估组织在项目管理方面的程度并实施合适的改善计划。

比如,大型中国软件企业“X”在2020年采用PMMM,该公司开发了实施PMMM的详细计划,该计划重点改善公司对项目管理的流程、能力、实践和结构,以提高项目的效率、成功率和绩效。

这些改革主要包括建立新的项目管理流程,并使用软件和其他技术来实施它;实施新的工作分配机制,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分配资源;实施新的知识管理模式,将经验、知识和资源进行有效地统筹和利用;建立新的绩效管理模式,以保证项目目标和质量更准确、提高绩效。

PMMM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自从20世纪90年代,随着公司日益复杂的科技和多变的市场,项目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企业需要关注项目管理的成熟度,优化机构运营,增强组织竞争力。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CMMI)的英文全称为:ProjectManagementMaturityModel(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简称为CMMI,是美国项目管理协会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推出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它是一个衡量项目管理水平成熟程度的量化方法。

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有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和英国项目管理协会。

CMMI模型一共由5个级别,这5个级别的水平对应如下:第一级对应初学者;第二级对应有经验的项目经理;第三级对应高级项目经理;第四级对应资深项目经理;第五级对应专家。

对CMMI模型的认识,取决于我们是否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办事。

对CMMI模型中各级别对象的认识和理解,需要不断的学习、实践和提高。

同时也取决于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理论素养、职业道德、领导能力、创新精神、风险意识等。

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来看,可以分析得出,项目管理人员的成熟度主要是由5个因素决定的。

CMMI模型的5个级别对象的划分,恰恰可以从不同侧面来反映成熟度的状况。

实际上,这5个级别的划分和每个级别所包含的对象完全吻合。

从理论上讲,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他的职位、所在组织的规模、组织环境、项目类型、技术复杂性和所用工具的多样性等多种因素都有关系。

同时,还与项目管理人员所受的教育、从事的工作经历、所处的地域和国家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把CMMI划分为5个级别,对于培训和考核项目管理人员来说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

当然,我们在划分级别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些行业或国家标准。

比如:美国的项目管理学会( PMI)把PMI职业分成5个等级。

英国的项目管理学会( PMP)也把PMP职业分成5个等级。

在这里,我只是对CMMI模型中的某几个级别进行描述,并未将其它级别也囊括其中。

CMMI模型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以前我一直认为,做项目管理就像打仗一样,只要理清楚了,战略方针确定了,那么就可以大展拳脚,开疆拓土。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简称PMMM)是指一种用于评估和提升组织项目管理能力的框架和方法。

它通过逐步提高组织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来保证项目顺利交付、达到预期目标,并在不同组织间形成共同的项目管理标准和最佳实践。

本文将对PMMM的核心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应用案例进行探讨,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理解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1. PMMM的核心概念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核心概念主要包括成熟度级别、关键过程领域和能力等级。

成熟度级别即项目管理的级别,通常从初级到高级划分为5个级别。

关键过程领域是围绕项目管理的核心流程展开,常见的包括项目计划、需求管理、风险管理等。

能力等级是指组织在每个关键过程领域中的绩效表现,通常以5个等级来划分,从初始级到最优级。

2. PMMM的发展历程PMMM最早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韦斯特兰德(Mark C. Paulk)等人于1987年提出,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于1993年正式发布了第一个版本。

此后,PMMM不断被完善和扩展,先后发布了第2版、第3版和第4版,其中最新版为PMMM-V5。

3. PMMM的应用案例PMMM在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某公司为例,该公司希望通过提高组织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提升项目的交付质量和效率。

首先,该公司进行了项目管理的成熟度评估,确定了当前组织的成熟度级别和能力等级。

然后,基于评估结果,制定了具体的项目管理改进计划,并逐步落地实施。

在改进计划的支持下,公司的项目管理水平逐渐提升,项目交付的成功率显著提高,项目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通过这一案例可以看出,PMMM作为一种评估和提升项目管理能力的方法,对于组织的项目管理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是一种评估和提升组织项目管理能力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的评估和提升,可以有效保证项目的交付质量和效率。

csdn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opm3解释

csdn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opm3解释

CSND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OPM3 解释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OPM3)是全球领先的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估模型,它为组织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来评估、改进和增强其项目管理能力。

OPM3 由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所创建,旨在帮助组织实现项目管理的最佳实践,并获得可持续的业务成果。

在项目管理中,成熟度模型是一种评估和优化组织项目管理过程和能力的方法。

OPM3 作为一个成熟度模型,帮助组织建立、评估和改进项目管理方法,以实现战略目标、提高绩效和增强竞争力。

那么,OPM3 究竟是如何解释的呢?让我们从一个更加宏观的角度来理解。

OPM3 将项目管理成熟度分为五个层次:初级(Ad-hoc)、可重复(Repeatable)、定义(Defined)、管理(Managed)和持续提高(Optimizing)。

这五个层次代表了一个组织在项目管理能力上的不同成熟度水平。

而这些成熟度水平又是通过多个领域和过程来评估和挑战的。

我们来分析一下OPM3 的结构。

OPM3 被分为四个主要部分:环境、实践、结果和能力。

在环境部分,主要关注组织文化、领导力和基础设施等因素。

实践部分则涉及到项目管理的各种方法和工具。

结果部分评估了项目管理所产生的业务结果。

而能力部分则聚焦在组织所需的项目管理技能和知识。

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中,OPM3 可以为组织提供以下好处:1. 识别组织在项目管理能力上的强项和短板,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改进策略。

2. 提供一个全面的评估框架,帮助组织理解其在项目管理方面的现状。

3. 增强项目管理实践和流程的一致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4. 促进跨部门和跨项目的最佳实践共享,推动整体绩效的提升。

OPM3 是一个全面评估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的工具和方法。

通过对组织环境、实践、结果和能力的评估,OPM3 能够帮助组织制定并实施有效的项目管理战略,从而实现战略目标和业务成果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分析和比较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分析和比较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分析和比较夏雷,张静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E-mail:xialei_128@摘要: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为企业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提高了一个评估与改进的框架。

本文从模型的成熟度等级、内部结构和测评方法三个方面分析和比较了各种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得出不同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并有不同的适用范围,为其在国内企业应用与推广提供依据。

关键词: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关键过程域;目标;实践1 引言美国项目管理学会对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定义是“它是评估组织通过管理单个项目和组合项目来实施自己战略目标的能力的一种方法,它还是帮助组织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工具。

[1]”它是关于项目管理能力的一种度量指标,用以衡量组织按照预订目标和现有的条件成功地、可靠地实施项目的能力,而对项目管理能力进行度量的最终目的在于不断提升这种能力。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最早起源于国际项目管理协会成员国北欧和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来研究和规划项目型社会区(如高新技术企业聚集的地区)以及项目型社会。

之后,有多家组织或个人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参考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简称为CMM),以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为中心,使用不同的标准和依据,提出了各自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PM3,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

现有的成熟度模型已有30余种。

其中最为著名和常用的模型为Harold Kerzner[2]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简称为K-PMMM)、美国项目管理解决方案公司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Project Management Solution, Inc.’s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简称PMS-PM3)、Young Hoon·Kwak博士和C·William·Ibbs博士的项目管理模型(Berkeley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简称(PM)2)和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Organiz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简称OPM3)[3]。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是用于评估企业在项目管理方面演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企业提高项目管理能力的一种模型。

它基于管理理论、组织形式和经验教训,从宏观角度解释了企业在管理项目过程中应当遵循的规则。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通常被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初级、基础、可持续、完善和领先。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演化路径和相应的绩效指标。

在探索企业的项目管理能力时,可以根据这五个级别来衡量企业在每个阶段的智能化水平,找出企业在当前项目管理阶段存在的需要改进的部分。

1. 初级阶段:组织的项目管理范围限于某一个特定的项目中,较少的技术和经济管理手段常常因为技术及财务梳理的复杂性而给项目管理带来巨大压力。

2.基础阶段:企业开始着手部署和实施项目管理流程,并将其应用于更大范围的项目管理任务之中。

此阶段应突出项目管理流程的标准化,为企业提供一种能够让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效率的管理手段。

3.可持续阶段:部署及实施项目管理流程使企业的绩效指标也相应的提高,其系统项目管理演进程度逐渐提升。

此阶段务必重视企业管理技能、绩效管理及决策正确性。

此外,务必加强企业的各平台的数据收集及实时反馈,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项目进行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拆解和重整项目范围,以保证项目管理整体有效性。

4. 完善阶段:企业项目管理机制较完善,企业项目管理政策也从宏观层面上更加明晰,并且更多的平台系统数据被加入到管理体系中,各部门间技术及沟通协作更加高效。

此阶段应加强企业价值观以及有效、可持续的供应链技术,并且拓展企业的跨国协作能力,以获得可持续的项目管理成功。

5.领先阶段:企业的项目管理已经达到数字化率非常高的水准,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帮助企业在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不断学习和提高最新技术水平,不断优化其管理治理机制,获得可持续绩效增长。

通过这五级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发现在当前成熟度水平所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项目管理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综述[摘要]随着项目管理理论体系的发展,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已经在不同行业、不同组织的项目活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验证,并逐步成为一种衡量和改进组织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

文章通过分析对比国内外学者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研究成果,了解和掌握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方向,旨在为从事该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学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组织意识到项目管理在行业竞争环境中的重要性,他们开始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或工具来改善和提升组织自身的项目管理水平,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从而稳固竞争地位。

为了帮助组织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不少组织和学者开始对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这也使之逐渐成为了当今项目管理领域的重点课题。

一、基本概念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PMMM)是用于帮助组织评估项目管理绩效和改进项目管理水平的一种系统、全面的方法和工具。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代表着一个组织在项目管理过程的管理水平,它不单是评估项目管理过程的绩效工具,也是帮助组织改进项目管理水平的主要手段。

借鉴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评估框架,组织可以识别出自身项目管理过程与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或竞争对手之间存在的差距及薄弱环节,并能为组织提供一套可行的、结构化的改进路线。

二、国外研究现状成熟度模型的研究最早开始于1987年,是由美国国防部、美国国防工业协会和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研究所(SEI)共同开发和研制的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其目的是帮助软件组织对软件工程过程进行管理和改进,增强开发与改进能力,从而能按时地、不超预算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

随着应用的推广与模型本身的发展,CMMI演绎成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综合性模型。

此后,各国项目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借鉴了CMMI的成功经验,并结合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开始了关于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深入研究。

经过20多年的理论研究,国际上提出了30多种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由于各模型研究均基于特定环境,多数模型仅仅作为推荐标准投入实践应用,能被企业和组织认可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不多。

但也有不少模型得到企业和组织的了广泛认可,并在实践应用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中认可度较高的有: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提出的组织级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OPM3(Organiz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英国政府商务办公室(OGC,现更名为英国内阁办公室)的P3M3(Project ,Program ,Portfolio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提出的项目管理成熟度蛛网模型,美国哈罗德·科兹纳(Harold Kerzner)博士提出的K—PMMM模型;由Young HoonKwak和C.will Jam Ibbs联合开发的伯克利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PM)2,美国项目管理解决方案公司(Project Management Solutions,Inc.)的PMS—PMMM模等等。

(一)PMI OPM3[1]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于1998年启动组织级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OPM3(Organiz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标准开发计划,前后发布了2个版本,第三版处在草案阶段,尚未正式发布。

OPM3模型是一个多维视角的成熟度模型,该模型涉及了组织级项目管理(单项目、项目集、项目组合)、过程改进过程周期(标准化、度量、控制和持续改进)、项目管理五大过程组(启动、规划、实施、监控、收尾)和九大知识域[2]三大维度。

其主要框架由最佳实践、能力、成果三个部分组成。

OPM3模型采用多维视角的评估方法,帮助组织评估自身项目管理应用与最佳实践的差异,并提出提升组织项目管理水平的改进方案。

(二)OGC P3M3[3]英国政府商务办公室OGC于2005年正式发布P3M3(Project ,Program ,Portfolio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

P3M3模型旨在于确保政府项目达到公共部门关于项目组合、项目集、单项目的过程管理标准,以及帮助商业组织改进项目绩效和质量。

P3M3模型基于软件工程学院(SEI)的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的流程成熟度框架发展而来。

该模型模型基于三大核心概念:成熟度级别、流程视角、属性,涉及五级成熟度框、七大流程主题、三大独立模型。

其中,三大独立模型为单项目、项目集、项目组合的管理成熟度模型;五级成熟度框架,由低级到高级分别为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优化级。

P3M3模型评估可以通过自我评估和正式访谈的方式实现。

(三)IPMA PEM[4]项目卓越模型PEM(Project Excellence Model)基于德国项目管理协会(GPM)所开发的EFQM/INK模型发展而来,并于2001年由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正式提出以PEM模型为准则的国际项目管理大奖。

PEM模型覆盖了九项评估准则,分为项目管理域和项目结果域。

(四)Harold KerznerK-PMMM[5]2001年,美国哈罗德·科兹纳(Harold Kerzner)博士提出了基于组织项目管理战略规划角度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K—PMMM模型)。

该模型划分了由低级到高级五个成熟度级别:通用语言、通用过程、单一方法、基准比较、持续改进。

虽然部分成熟度级别间存在着重叠部分,但是每个级别间的相对顺序是不会改变的。

同时,在结合项目管理主要知识体系的基础上,K-PMMM模型还将每个成熟度级别对改变组织文化所产生的影响都能与风险级别进行关联识别,提高成熟度模型的实用性。

三、国内研究现状目前,国外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领域的理论研究已较为成熟,而国内与之相比仍处在初级阶段,理论研究成果较少,尚未提出得以公认的成熟度模型。

在实证研究方面,国内研究大多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并结合行业和组织的情况,进行自身行业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构建,其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力、建筑、石油等行业。

如孙志春[6]提出,该全国性电力集团为了提升组织项目管理水平,引入了组织级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OPM3,并在应用尝试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不能忽视评测过程专业性太强的问题。

丁伟钧、侯剑勃[7]指出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虽然具有通用性,但在实际应用中不可能适用于任何行业,必须进过一定修改,并强调在我国的实践应用中还需要考虑文化差异带来的直接影响,同时还指出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是一种评测工具,并非知识体系。

刘广生、王海宏[8]指出我国石油行业融入成熟的项目管理成熟度后,不仅完善了现有项目管理体系,而且指出了组织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方法,并提出了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在我国实践应用的思路和保障措施。

我们不难看出,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实践经验,同时也指出了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为了提高成熟度模型研究的科学性,不少学者开始尝试不同的研究方法,例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估法等。

如吴兆明[9]提出采用模糊综合模糊评判对所构建的项目管理成熟度进行了评价,能够有效地发现IT组织项目管理在各个过程的优势和不足。

江慧娟、胡斌、杨琴[10]一文中指出采用价值分析评价法和木桶理论对设计院项目管理进行实证分析,但两种方法得到的评估结果并不一致,基于木桶理论,该院项目管理成熟度应在二级指标上进行提升。

秦占巧[11]一文中指出灰色系统模型非常适合用于研究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通过对河北某林业科技发展公司的实证研究,证实了灰色评估的有效性。

研究方法的合理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成熟度模型评估的准确度,但是不少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并未进行改良,原有研究方法存在的弊端不可避免,必然影响成熟度模型的量化分析,最终影响整体研究的科学性。

四、结束语随着项目管理领域的发展,学界越来越重视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

通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实施,不少组织确实提高了自身项目管理水平,稳固了组织的市场竞争力。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实证研究存在的a问题,一方面不少实证研究成果并未真正意义地投入到实际应用中去,而仅仅在理论层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这些研究成果的实用性问题。

另一方面当今理论研究虽然已由过程层面逐步转向组织层面,但是由于行业和组织的差异,很难建构一套适用于任何行业和组织的成熟度模型,必须开发可行的评估方法和裁剪工具,才能确保成熟度模型的有效运用。

总体来说,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作用是显而易见,我们必须加强实践应用的研究,为组织提供最佳改进方法,从而推动我国项目管理理论体系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1]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PMI].Organizational ProjectManagement Maturityknowledge foundation-Second Edition[M].USA: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2008.[2]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PMBOK Guide)-Fourth Edition[M]. USA: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2008.[3]The Office of Government Commerce[OGC]. Portfolio,Programme and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 (P3M3?)Introduction and Guide to P3M3?[M].United Kingdom:The Office of Government Commerce,2010.[4]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 [IPMA].The PE Model [EB/OL].http://ipma.ch/awards/project-excellence/the-pe-model/.[5]Harold Kerzner.Strategic planning for project management using a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 [M]. John Wiley & Sons.?2001.[6]孙志春.电力集团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价与OPM3实际应用[J].项目管理技术,2005(6):31-35.[7]丁伟钧,侯剑勃. OPM3 模型在建筑企业的应用及分析[J].科技资讯,2007(24):63-65.[8]刘广生,王海宏.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在石油企业中的应用初探[J].项目管理技术,2006(2):45-47.[9]吴兆明. IT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8.[10]江慧娟,胡斌,杨琴.基于木桶理论的项目管理成熟度研究[J].高校教育研究,2008(6):183-184.[11]秦占巧.基于灰色综合评判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