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防护用品发放标准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个体防护要求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个体防护要求一、基本要求生物安全实验室的PPE应符合《个体防护装备配备的基本要求》(GB/T 29510—2013):1.实验活动过程中存在感染性危害因素时,实验人员应佩戴PPE。
2.依据风险评估结果购置和配备相应的PPE。
3.实验室应为实验人员购置、配备、发放具有相应防护功能的PPE。
4.为实验人员购置、配备、发放和使用的PPE 除符合安全性能要求外,应兼顾舒适、方便和美观。
5.需要配备多种防护装备时,应考虑使用的兼容性和功能替代性,避免防护失效。
二、生物安全实验室PPE 使用原则(一)BSL-1实验室在BSL-1实验室进行有害材料操作时应戴手套,穿戴工作服,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必要时,如从液氮中取物品、超声处理、细胞破碎处理等戴面屏、口罩或眼罩、耳部防护用品等。
操作具有腐蚀性或刺激性化学物品时,应在通风橱(柜)内进行,实验人员应佩戴防酸碱手套,必要时加防酸碱围裙、防酸碱鞋、防毒口罩/面具等。
(二)BSL-2实验室由于《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规定中有部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可在BSL-2实验室操作,因此在BSL-2实验室进行病原微生物实验操作时,除符合BSL-1实验室的PPE要求外,尚需进行风险评估。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以上医用防护口罩,穿实验室用工作服、后系带式手术服或医用防护服,必要时可佩戴双层手套、面屏或护目镜、专用鞋或鞋套。
(三)BSL-3实验室在BSL-3实验室进行病原微生物实验操作时,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个人防护装备的配置及使用程序。
PPE 包括N95或以上医用防护口罩、眼罩或防护面屏、一次性医用防护服、双层手套、一次性帽子、工作鞋、鞋套或靴套。
必要时使用正压呼吸装置、防水围裙等。
有特殊实验操作时可加戴其他防护用品。
在外层医用防护服内,穿着可重复使用的工作服(如棉质长袖分体工作服)。
(四)BSL-4实验室在BSL-4实验室进行病原微生物实验操作时,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个人防护装备的配置及使用程序。
实验室研究员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实验室研究员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1. 背景实验室研究员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可能会接触到各种有害物质和危险环境,因此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十分重要。
为了保障实验室研究员的安全与健康,制定一套统一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是必要的。
2.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制定实验室研究员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标准,以确保他们能够在工作中得到必要的保护。
3. 标准内容3.1 头部防护- 实验室研究员在接触飞溅物、气溶胶或有害气体的工作环境中,应配备专业防护面罩或安全眼镜。
- 若存在化学品飞溅的危险,应配备化学防护面罩。
3.2 呼吸道防护- 在有害气体或气溶胶环境下,实验室研究员应配备符合相关标准的防尘口罩或防毒面具。
3.3 手部防护- 实验室研究员在接触有害物质或危险环境时,应配备适合的化学防护手套或安全手套。
3.4 皮肤防护- 当实验室研究员接触有害物质时,应配备适合的化学防护服或实验室工作服,以保护皮肤免受损害。
3.5 脚部防护- 实验室研究员应穿戴符合安全标准的防静电鞋或安全鞋,以保护脚部免受伤害。
3.6 其他防护要求- 实验室研究员应定期接受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相关培训,以确保正确使用和保养。
4. 实施细则- 实验室负责人应负责根据研究员的具体工作内容和环境,确定所需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类型和配置。
- 实验室研究员在工作中必须正确佩戴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并定期检查和更换损坏或过期的用品。
- 实验室负责人应定期审核和更新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标准,以适应科技进步和工作环境的变化。
5. 总结本文档制定了实验室研究员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的标准,包括头部防护、呼吸道防护、手部防护、皮肤防护、脚部防护和其他防护要求。
各实验室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配置和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以确保实验室研究员的安全和健康。
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模版

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模版一、管理目的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提高工作效率,规范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员工的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
三、发放原则1. 根据工作环境的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员工所需的防护用品种类和数量。
2. 防护用品按照合理需求发放,不得随意挤占、囤积或浪费。
3. 发放防护用品前,要检查防护用品的质量和有效期,并保证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
四、发放程序1. 员工在入职时,领取基本的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手套、安全帽等。
员工应对自己的防护用品负责,并妥善保管。
2. 员工在工作中需要更换防护用品时,应向所在部门的主管或负责人提出申请。
3. 主管或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审核员工的申请,并将需要的防护用品数量和种类填写在相应的发放登记表中。
4. 经审核合格后,主管或负责人将所需的防护用品从仓库或指定地点领取,并将领取的数量和种类填写在发放登记表中。
5. 防护用品发放时,员工需在发放登记表上签字确认。
6. 员工领取防护用品后,应及时向主管或负责人汇报,确保使用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7. 主管或负责人要定期检查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和质量,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使用要求1. 员工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确保达到预期的保护效果。
2. 在工作环节中,员工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
3. 防护用品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如发现有损坏、失效或变质的情况,应及时更换。
4. 员工在使用防护用品时,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5. 使用过的防护用品应妥善处理,不得随意丢弃或乱放。
6. 员工应积极参与培训和学习,提高使用防护用品的知识和技能。
六、违规处理1. 发现员工私自挪用、浪费、破坏防护用品的,要立即停止其行为,并依照相关规定进行相应处罚。
2. 员工未按要求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造成事故或事故隐患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3. 主管或负责人发现防护用品发放不按规定程序进行的,要及时纠正,并按照相关制度追究责任。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目录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目录劳动防护用品是指为了保护劳动者免受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减少事故风险和职业病,而必须配备的各类防护设备、工具和其他物品。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目录是指规定劳动防护用品种类、规格、数量等具体要求的文件。
下面是一个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目录的例子:一、头部防护类:1. 安全帽:适用于高空作业、建筑施工、矿山等场所,每人配备一顶。
2. 头盔:适用于机械、冶金、电力等高风险行业,每人配备一顶。
二、眼部防护类:1. 护目镜:适用于化学、生物实验、焊接等场所,每人配备一副。
2. 防风眼镜:适用于外勤巡查、风沙环境,每人配备一副。
三、呼吸道防护类:1. 防尘口罩:适用于建筑工地、清洁工作等,每人配备两只。
2. 防毒面具:适用于有毒气体、腐蚀性气体环境,每人配备一只。
四、听力保护类:1. 耳塞:适用于噪音环境,每人配备两只。
2. 耳罩:适用于强噪音、振动环境,每人配备一副。
五、手部防护类:1. 耐酸碱手套:适用于化工、实验室等,每人配备一双。
2. 防切割手套:适用于金属加工、玻璃制造等,每人配备一双。
六、脚部防护类:1. 安全鞋:适用于建筑工地、工厂车间等,每人配备一双。
2. 防滑鞋:适用于油污、水面等滑倒风险场所,每人配备一双。
七、身体防护类:1. 防护服:适用于化学实验、清洁作业等,每人配备一套。
2. 防寒服:适用于低温环境,每人配备一件。
以上只是一个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目录的示例,实际的配备标准需要根据具体行业、工作环境和风险评估来确定。
同时,还需要加强劳动者对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和保养知识的培训,以确保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职业卫生个人防护用品发放与使用管理制度模版

职业卫生个人防护用品发放与使用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减少职业病的发生,确保职业卫生个人防护用品的合理有效发放与使用,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员工,在工作环境中需要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的场所。
第三条定义1.个人防护用品:指为保护员工在工作期间避免职业病危害而供员工佩戴或使用的防护用品。
2.发放:指根据工作要求和职员的需求,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为员工提供个人防护用品。
3.使用:指员工在工作期间根据要求正确佩戴或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第二章个人防护用品发放管理第四条发放原则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应当按照“保护为主、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到及时、合理、公平、公正。
第五条发放程序1.工作部门将根据岗位风险评估,确定需要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的员工,并制定发放计划。
2.发放计划应当包括发放时间、发放地点、发放人员等信息,并报经单位领导批准后执行。
3.发放人员应当具备相关岗位知识和技能,有责任认真、细致地执行发放工作。
4.发放时,应与员工核对个人信息,确保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与员工需求相匹配。
5.发放记录应当详细记录员工的个人信息、发放时间、发放数量等。
第六条发放标准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并根据不同工作岗位的特点和风险程度进行调整。
第三章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管理第七条使用原则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应当按照相关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健康。
第八条使用硬性规定1.所需佩戴或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员工,必须按照要求佩戴或使用,并严禁私自变更或弃用个人防护用品。
2.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期限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换。
3.个人防护用品出现损坏或失效时,应当及时向上级汇报并更换。
第九条个人防护用品保管1.员工应当对个人防护用品进行妥善保管,避免丢失或损坏。
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及防护用品、用具使用的基本知识

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及防护用品、用具使用的基本知识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健康风险。
为了保护员工和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各个行业都应该严格遵守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并确保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和用具。
本文将详细介绍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及防护用品、用具的基本知识。
一、防护用品发放标准1. 根据工作环境的特点和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所需的防护用品种类及其数量。
不同工作环境中的风险程度不同,因此需要针对具体情况确定防护用品的种类和数量。
例如,在化学实验室中工作的人员需要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等。
2. 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用品。
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以确保其质量和效果。
购买防护用品时,应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避免使用假冒伪劣产品。
3. 确保防护用品适合员工个人使用。
员工的身体特点和工作习惯也应该考虑在内,确保发放的防护用品适合员工个人使用。
例如,防护口罩应选用适合员工面部形状的型号,确保密封效果。
4. 定期检查和更换防护用品。
防护用品的使用寿命有限,应定期检查并及时更换。
一旦发现使用过期或破损的防护用品,应立即更换,确保防护效果。
二、防护用品的基本知识1. 防护口罩:选择适合的型号和使用方法。
防护口罩是最常见的防护用品之一。
使用时,应注意选择适合自己面部形状的口罩,并确保佩戴正确。
正确佩戴口罩时,应将口罩紧贴面部,鼻梁夹紧,确保没有漏洞。
2. 防护眼镜:保护眼睛免受异物伤害。
在一些作业环境中,例如焊接和化学实验室,眼睛容易受到异物的侵害。
因此,需要佩戴防护眼镜来保护眼睛的安全。
防护眼镜应具备防护功能,并确保可以遮挡所有的眼睛。
3. 防护手套: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尺寸。
防护手套有多种材质可供选择,例如乳胶、丁腈和聚乙烯等。
在选择手套时,应根据实际需要考虑防护材料的特性,选择适合的手套尺寸,并确保手套无损坏。
4. 防护服:保护全身免受化学品等伤害。
对于一些工作环境中需处理有害化学品的人员,防护服是必不可少的防护用具。
防护用品的购置、发放、使用及监督检查制度范文

防护用品的购置、发放、使用及监督检查制度范文一、制度目的为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规范防护用品的购置、发放、使用及监督检查工作,确保防护用品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二、购置防护用品的程序和要求1. 采购部门负责调查市场上相关防护用品的品牌、质量和价格,并制定招投标文件;2. 进行招投标,要求投标商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确保质量合格;3. 经过评标和谈判后,选定投标商,签订合同并付款;4. 采购部门验收货物,确保符合合同标准的要求。
三、防护用品的发放1.人事部门负责制定防护用品的发放范围和标准,以及要求员工填写申请表;2.员工填写申请表,注明需要的防护用品和使用周期;3.人事部门审核申请表,并根据工作环境和岗位要求,确定防护用品的发放数量;4.防护用品由仓库保管并登记发放记录;5.员工持申请表到仓库领取防护用品,并在登记簿上签收,同时确认收到相应数量和质量合格的防护用品。
四、防护用品的使用1.员工在工作时应按照相关规则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2.防护用品的佩戴方式和使用方法应由相关岗位主管进行指导;3.员工应正确使用和保养防护用品,发现损坏或报废的应及时更换,并向主管报告;4.离岗时,防护用品应存放在指定的储藏室中,避免损坏和丢失。
五、监督检查制度1.安全环保部门负责制定监督检查计划,并将计划报告给负责人;2.安全环保部门定期抽查员工的防护用品佩戴情况,并记录在相关档案中;3.安全环保部门收集员工对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和意见,并进行分析和整理;4.安全环保部门对防护用品进行定期质量检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5.公司领导定期召开安全会议,对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和检查结果进行汇报和聆听员工的建议。
六、违规处理1.员工未佩戴所需的防护用品的,将视情节轻重做出相应的纪律处分;2.员工私自损坏防护用品或未及时更换的,将要求其赔偿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3.监督检查发现防护用品存在质量问题或不符合标准的,将追究采购部门的责任,并及时更换或退货。
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范本

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依据为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工作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的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管理。
三、防护用品发放1.根据工作环境和职务要求,由上级主管部门判断并确定员工所需的防护用品种类和数量,并填写发放申请表。
2.员工将发放申请表提交给行政部门,行政部门审批通过后,准备相应的防护用品。
3.防护用品统一从指定供应商采购,确保质量和合格证明。
四、防护用品的使用管理1.员工使用防护用品时,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正确的佩戴和使用,不得私自调整或取下。
2.员工需经过相应的培训和考核后方可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
3.员工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频率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护用品,如发现损坏或失效的情况,应及时上报行政部门,并更换新的防护用品。
4.使用过的防护用品应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如消毒、清洁或回收。
5.离岗或离职的员工应将所佩戴的防护用品归还公司,并在离岗或离职手续办理后,由行政部门负责检查和登记。
五、违规处理1.发现未佩戴或不正确佩戴防护用品的员工,行政部门应当进行口头或书面警告,并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培训,督促其正确佩戴和使用。
2.发现私自调整或取下防护用品的员工,行政部门应当进行责令整改的通知,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
3.多次违反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员工,按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包括但不限于扣除绩效奖金、行政处罚等。
六、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的监督和管理1.行政部门负责对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2.建立员工投诉渠道,鼓励员工主动举报背离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规定的行为,并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3.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职业健康意识。
七、附则本制度由行政部门负责解释和修改,经公司领导审批后生效。
以上为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范本,如需使用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X
2
6
0.5
计算机技术实验中心
36
36
12
1
化学实验中心
24
24
6
6
X
X
X
2
6
48
0.5
信息与控制工程实验中心
36
36
6
X
12
1
电子电工实验中心
36
36
6
X
12
1
计算机文化与应用基础实验中心
36
36
12
1
机电
工程
实训
中心
机加工
24
24
3
24
3
6Hale Waihona Puke 480.5焊工
24Δ
24
※
1
※
18
12
2
6
48
0.5
36
12
1
数学与信息科学
实验室
36
36
12
1
艺术设计实验室
36
36
12
1
远程教育实验室
36
36
12
1
成教学院实验室
36
36
12
1
音乐器材室
36
36
6
12
1
体育器材室
36
36
6
12
1
设备维修科
24
24
6
6
0.5
“*”工作服上衣均为茄克式。
“※”是必备防护用品。
“Δ”必须是纯棉制品。
“X”是备用防护用品。
实验室防护用品发放标准
单位:月
防护用品
实验室名称
工
作
服
*
蓝
白
大
褂
工
作
帽
安
全
帽
线
手
套
布
手
套
胶
手
套
绝
缘
鞋
耐
油
鞋
防
护
皮
鞋
鞋
盖
耐
酸
围
裙
口
罩
毛
巾
防
护
眼
镜
肥
皂
备注
物理学实验中心
36
36
6
12
1
机电工程实验中心
36
36
6
X
X
6
6
X
0.5
热处理室发备用防护手套、防护皮鞋、口罩、防护眼镜、纯棉工作服
生物学实验中心
24
发电焊手套、面罩
钳工
24
24
1
18
2
6
48
0.5
铸工
24
24
X
1
18
12
1
6
48
0.5
锻工
24
24
3
18
6
0.5
防护用品
实验室名称
工
作
服
*
蓝
白
大
褂
工
作
帽
安
全
帽
线
手
套
布
手
套
胶
手
套
绝
缘
鞋
耐
油
鞋
防
护
皮
鞋
鞋
盖
耐
酸
围
裙
口
罩
毛
巾
防
护
眼
镜
肥
皂
备注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室
36
36
12
1
会计实验室
36
36
12
1
语言实验室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