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基本病变X线表现

合集下载

骨关节基本病变X线表现

骨关节基本病变X线表现
1、病理:骨组织局部代谢停止而死亡,称骨质坏死。坏死骨称死骨。(血供中断) 2、病因:常见病因有化脓性骨髓炎、骨结核、骨缺血坏死和外伤骨折后等。 3、X线及:①坏死骨质密度增高,呈斑点状、条状或不规则形。②坏死骨周围绕以低密度骨质破坏区。
3、影像学表现: 骨质密度增高,骨皮质增厚。 X线及:①骨质增生硬化X线与表现与骨质疏松相反。②骨刺、骨唇和骨桥也属骨质增生硬化。
骨质增生硬化X线及表现
慢性骨髓炎X 线片
左股骨慢性骨髓炎片
(五)骨膜增生(骨膜反应) 1、病理:骨膜受刺激,成骨活动增加而出现骨膜钙化或骨化。 2、病因:常见于外伤、炎症、骨膜下出血、肿瘤和肥大性骨关节病等。
3、影像学表现 X线:骨皮质外面出现线状、葱皮状、花边状、放射状、三角形钙化影,此影及骨皮质之间常有低密度透亮间隙。
骨膜增生晚期可与骨皮质融合。三角形骨膜增生又称三角。
(平行状、葱皮状、垂直状、放射状、花边状。)
骨膜增生X线表现 线状骨膜增生(外伤) 葱皮状骨膜增生( 骨嗜酸肉芽肿线表现(正、侧位)
骨 性 关 节 面 骨骺线遗迹 →

股四头肌腱 →
← 关节间隙 髌下脂肪垫 → 髌腱 →
• 有机物:骨基质、骨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细胞) • 无机物:骨盐(钙、磷)
第二节 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一、骨骼基本病变
(一)骨质疏松 1、病理:单位体积骨组织内骨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均减少(成骨减少、破骨增加)。 2、分类和病因 (1)全身性有内分泌性、 老年性及代谢性等。 (2)肢体废用、炎症和肿瘤等。
(1)X线:骨质破坏区骨密度减低,骨皮质和/或骨松质消失而出现筛孔状、发丝状、虫蚀状、片状、囊状等骨缺损。 破坏区边界清楚代表慢性炎症或良性肿瘤;破坏区边界模糊 代表急性炎症或恶性肿瘤等。

骨关节基本病变X线表现最终版课件

骨关节基本病变X线表现最终版课件
2.机理:成骨增多或破骨减少。大多数是病变引起的成 骨细胞活动增强所致,属于机体的代偿性反应。少数 是病变本身成骨。
3.X线表现:骨质密度增高,骨小梁增多,松质骨失去 海绵状结构,骨皮质增厚,常伴有骨骼增大。
4.病因:见于炎症、外伤、肿瘤和代谢性骨病等疾病。
骨关节基本病变X线表现最终版
骨质增生
骨质硬化
骨关节基本病变X线表现最终版
骨膜增生示意图
平行型与成层型 花边型 光芒型
(垂直型)
骨膜三角 Codman 三角
骨关节基本病变X线表现最终版





(







)




骨关节基本病变X线表现最终版



















骨关节基本病变X线表现最终版
骨膜三角(Codman三角)
3. X线表现:①.早期无异常改变
②.中晚期为局部骨密度增高,周围有肉芽 组织爬行或脓液包绕而形成的不规则低密度区。 4.早期骨坏死的诊断目前依靠MRI和ECT。
骨关节基本病变X线表现最终版
骨质坏死
骨关节基本病变X线表现最终版
六、骨膜反应(骨膜增生)
1.定义:骨膜受到刺激,其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引起骨膜新生 骨形成,通常表示有病变存在。
2.病因:炎症、肿瘤、外伤、骨膜下出血,肥大性骨关节病等 3.X线表现:(骨膜从受刺激到X线上显影需10天~3周)
①.早期呈一段与骨皮质平行的细线状致密影,继而增厚, 后期逐渐与骨皮质融合。由于新生骨小梁排列形式不同,骨膜反 应有多种类型。

骨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特点

骨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特点

骨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特点
提示骨质疏松
①骨质密度:减低。

②骨小梁:变细、数量减少、间隙增宽。

③骨皮质:变薄、分层。

④形态:椎体楔形变、椎体鱼椎样变形。

提示骨质软化
①骨质密度:减低。

②骨小梁:减少变细、模糊。

③骨皮质:变薄、模糊。

④形态:变形,儿童干骺端骨骺改变、假骨折线,骨盆三角或三叶形变形,下肢“O”或“X”形腿。

提示骨质破坏
①骨质密度:减低。

②骨小梁:稀疏、正常骨结构消失、斑片状缺损。

③骨皮质:内外表层虫蚀状、哈氏管筛孔状缺损。

④形态:局部骨质缺损。

破坏区边界清楚多为慢性炎症或良性肿瘤,破坏区边界橫糊代表急性炎症或恶性肿瘤。

提示骨质增生硬化
①骨质密度:增高。

②骨小梁:增粗、增多、密集。

③骨皮质:增厚。

④形态:边缘变尖或骨桥形成骨唇。

提示骨质坏死
①骨质密度:死骨密度增高,破坏区呈低密度。

②骨小梁:增粗
③骨皮质:增厚。

④形态:无变化或增粗。

骨骼基本结构病变

骨骼基本结构病变
常见疾病:炎症、肿瘤、肉芽肿
11
骨质破坏
边界:骨破坏缺损区与正常骨分界清楚,常 为慢性炎症或良性肿瘤,反之为急性炎症或 恶性骨肿瘤
范围:如广泛累及骨皮质及骨松质则为急性 炎症或恶性肿瘤,反之如累及骨质范围较局 限,则为慢性炎症或良性肿瘤
结合骨破坏的范围大小,有无骨膜增生及内 部结构综合分析,对判定急慢性炎症或者良 恶性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疾病:
全身性:老年性、绝经后 妇女、营养不良、代谢或 内分泌障碍、长期卧床
局限性:炎症、肿瘤、骨 折后
3
骨质疏松X线表现
1. 骨密度减低 2. 骨皮质变薄 3. 骨髓腔增宽 4. 骨小梁细、少、疏 30-50%出现阳性征象
青少年类风湿关节炎
4
跟骨结 核
跟骨不 规则破 坏,骨 质坏死 增白破 裂。附 近骨质 疏松明 显
CT表现同X线 MR表现在病灶内各种形态的低信号

32
成骨型骨肉瘤 慢性骨髓炎 大理石骨病
33
石 骨 症
34
成骨型骨肉瘤
MRI可清晰显示肿瘤髓腔侵犯、 软组织肿块的边界;
注意肿瘤骨显示。
35
尤文肉瘤
36
成骨型骨肉瘤
37
不同
反应性骨质增生硬化与肿瘤骨最大的不同 在于前者在病灶的周围,是由正常的成骨 细胞形成的骨质,可演变为正常的骨质结 构;
骨膜反应
定义:骨膜内层成骨细胞受刺激活动增加所引起 的不同形态的骨膜新生骨。
X线表现: 1、与骨皮质面平行排列的线状、层状、花边状、
放射状致密影 2、骨膜增生如局限、光滑、完整多为慢性炎症或
良性肿瘤;反之广泛,边缘毛糙,断裂及缺损,多 为急性炎症或恶性肿瘤 常见疾病:炎症、肿瘤、外伤、骨膜下出血

骨与关节基本病变X线表现

骨与关节基本病变X线表现
组织学改变及病因
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粗,增多。 全身骨硬化见于氟中毒或石骨症等。 局限骨增生见于各种骨疾患,如骨折后形成的 骨痂、骨感染后骨破坏,周围骨质增生、肌腱 骨化以及关节边缘骨增生、肿瘤中的肿瘤骨,铅、 磷、铋金属中毒等。
骨和关节的基本病变X线表现
骨质增生硬化 X线表现
骨质密度增高,骨小梁粗,密 骨皮质增厚致密,骨干粗大 骨髓腔变窄或消失 伴有或不伴有骨骼增大
骨膜反应 X线表现
为单层、多层、葱皮样、花边样或 针状骨膜新生骨,通常长骨骨干明 显
炎症者较广泛,肿瘤者较局限
随病变好转,表现为骨皮质增厚 骨和关节的基本病变X线表现
骨膜反应
左 侧 胫 骨 上 段 层 状 骨 膜 反 应
骨和关节的基本病变X线表现
软骨钙化(Chondral calcification) *指软骨基质钙化。
用性骨萎缩。 广泛性骨疏松见于全身疾病,如营养不良,代谢 障碍等。
骨和关节的基本病变X线表现
骨质疏松X线表现
轻度: 骨端骨质吸收,关节面下出现透亮线,骨 小 梁变细,变少。
中度: 干骺端出现带状或斑片状骨质疏松区, 关节面下透亮线增宽,骨小梁数目明显减
少。 重度: 密质骨菲薄,关节面下透亮带,骨小梁缺
骨和关节的基本病变X线表现

部局
骨部


骨 折
增后

形 成
硬骨
化痂
骨和关节的基本病变X线表现
骨质破坏(Destruction of bone)
指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 织缺损。
组织学改变及病因
骨松质或骨皮质发生破坏。 骨感染,骨肿瘤,类肿瘤疾患等。
骨和关节的基本病变X线表现

骨与关节基本病变X线

骨与关节基本病变X线

骨质增生硬化X线
慢性骨髓 炎X 线片
骨膜增生
1、病理:骨膜受刺激,成骨活动增加而出现骨膜 钙化或骨化。
2、病因:常见于外伤、炎症、骨膜下出血、肿瘤 和肥大性骨关节病等。
3、X线:骨皮质外面出现线状、葱皮状、花边状、 放射状、三角形钙化影,此影与骨皮质之间常有低密 度透亮间隙。骨膜增生晚期可与骨皮质融合。三角形 骨膜增生又称Codman三角。(平行状、葱皮状、垂直 状、放射状、花边状。)
• X线表现: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模 糊,承重骨骼变形,假骨折线
• 常见疾病:骨质软化为全身性疾病,发生于生长 期为佝偻病,成年为骨软化症
骨 质 软 化
X 线 表 现
:
佝 偻 病
骨质破坏
1、概念: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取代而造成的骨质缺 失。
2、病因:常见于炎症、肉芽肿、肿瘤或瘤样病变等。 3、X线表现: 骨质破坏区骨密度减低,骨皮质和/或骨松质消失而 出现筛孔状、发丝状、虫蚀状、片状、囊状等骨缺损。 破坏区边界清楚代表慢性炎症或良性肿瘤;破坏区边界 模糊 代表急性炎症或恶性肿瘤等。
医学PPT
24
低 密 度 骨 折 线
医学PPT
25
高 密 度 骨 折 线
医学PPT
26
骨 小 梁 扭 曲
医学PPT
27
骨 碎 片
医学PPT
28
骨 变 形
医学PPT
29
骨 骺 分 离
医学PPT
30
病 理 骨 折
医学PPT
31
长骨骨折
医学PPT
32
儿童骨折的特点
–骺离骨折 • X线表现:骺线增宽,骺与干骺端对位异 常
2、分类和病因 (1)全身性有内分泌性、 老年性及代谢性等。 (2)肢体废用、炎症和肿瘤等。

最新骨的基本x线病变-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最新骨的基本x线病变-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31
骨的基本病变
骨骼的影像学各种基本病变,对于定 性诊断多无特征性意义。全面综合以下 要点结合临床资料才可作出诊断意见。
32
骨的基本病变
骨骼病变各种影像学基本病变的观察要点: 1、部位 2、病变范围 3、病变边缘 4、病变的特征性表现 5、数目
(P70)
33
肘关节脱位
骨的基本病变
34
骨的基本病变
肩关节脱位
35
髋关节纤维 性强直
36
髋关节骨 性强直
37
5
骨的基本病变
骨密度减低 骨软化承重骨 弯曲。
6
骨的基本病变
骨密度增高
7
骨的基本病变
骨质增生
8
骨的基本病变
3、骨质破坏(destruction of bone)
局部骨组织为病理组织所代替造成的骨质消失。
X线表现—骨质局限性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消 失形成骨质缺损。“穿凿状”、“筛 孔状”、 “虫舐状” 临床—多见于炎症、肉芽肿、肿瘤或肿瘤样病变。 X线根据表现可以有一定的鉴别诊断。
19
软骨内钙化
20
21
骨的基本病变
7、骨质坏死(necrosis of bone)
是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 死骨。形成死骨的原因主要是血液供应的中断。 组织学上是骨细胞死亡、消失和骨髓液化、 萎缩。 X线表现:形态不定,局限性密度增高。 骨质坏死多见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缺血坏 死和外伤。
22
骨的基本病变
骨质坏死 死骨形成
23
骨的基本病变
8、矿物质沉积
铅、磷、铋等进入人体大部分沉积于骨 内,特别是干骺端。
X线表现:多条横行平行的致密带,厚 薄不一。成年不易显示。 氟骨症表现为骨量增多、密度增高。

骨骼系统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骨骼系统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骨骼系统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骨骼系统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骨的结构:骨由骨细胞骨基质矿物盐与纤维组成按结构分为密质骨和松质骨。

密质骨哈氏系统组成,骨皮质和颅骨内外板为密质骨;松质骨骨小梁组成,骨小梁由骨皮质向骨髓腔延伸。

骨化:膜化骨与软骨化骨1.膜化骨:间充质细胞—成纤维细胞—结缔组织膜—骨化中心,包括颅盖各骨和面骨。

2.软骨化骨:间充质细胞—软骨—原始骨化中心—继发骨化中心。

骨髓腔的形成是在骨发育的过程中骨皮质内面骨吸收所造成的。

脊柱:1.脊椎 C7 T12 L5 S5 TL4。

脊椎由椎体和椎弓根组成2.椎间盘:外围为纤维环,内为胶冻组织,髓核和软骨板骨骼系统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一、骨质疏松:即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

1.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

2.组织学变化:骨皮质变薄,哈氏管扩大和骨小梁减少。

3.病因:退行性病变、营养不良、代谢或内分泌障碍、废用性二、骨质软化:即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

1.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模糊。

由于骨质软化,承重骨骼常发生各种变形。

有时可见各种假骨折线,表现为宽约1-2mm的光滑透明线,与骨皮质垂直,边缘稍致密。

2.病因:佝偻病、骨软化症、代谢性疾病三、骨质破坏:局部骨质被病理组织所替代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

1.X线表现:骨质局限性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或形成骨质缺损。

松质骨的破坏表现为斑片状缺损区;骨皮质的破坏表现为其内的筛孔样破坏和其内外表面的不规则虫蚀样改变、骨皮质变薄或斑块状的皮质缺损。

2.病因:炎症、肉芽肿、肿瘤或瘤样病变观察破坏区的部位、数目、大小、形状、边界和邻近骨质、骨膜、软组织的反应四、骨质增生与硬化: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

1.组织学上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粗增多2.X线表现:骨质密度增高伴或不伴有骨骼的增大3.病因:炎症、外伤、肿瘤、某些代谢或内分泌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骨骼异常X线表现
2020/6/27
骨骼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一、骨质疏松 1、概念 一定单位体积内骨质数量的 病理性减少称为骨质疏松。骨的有机和 无机成同时减少。 ·骨质疏松是可恢复的病理现象。 2、原因 可归纳为以下三种 ①骨细胞活动减低或成骨刺激不足(例如 ,成骨不全症、制动、失重等)
2020/6/27
肢体或躯干畸形。
2020/6/27
• 二、骨质软化 • 1、概念 一定单位体积内,类骨质矿
化不足。骨的有机成分不减少,但骨矿盐 量减少。 • 2、组织学变化 • 骨基质及软骨基质不能钙化或钙化不足。 故骨内类骨质增多,使骨骼失去硬度,而 变软、变形,尤以负重部位为著。
2020/6/27
• 3、原因 • (1)维生素D缺乏: • (2)肠道吸收功能障碍: • (3)肾脏排泄钙磷过多: • (4)碱性磷酸酶活动减弱:
2020/6/27
• 3、骨质增生硬化原因
• (1)周身性骨硬化
• 代谢性骨病、金属中毒或遗传性骨 发育障 碍所致。例如,肾性骨硬化、氟中毒、铅 中毒、铋中毒、石骨症等均可导致周身性 骨硬化。
• (2)局限性骨硬化
• 常是机体的一种代偿性修复反应。常见于 骨慢性炎症。骨外伤后的修复及成骨性骨 肿瘤等。
2020/6/27
六、软骨钙化 1、原因
• 生理性 病理性
• 2、X线表现: (1)大小不同的环形或半环形致密影,中
心部密度减低。 (2)可融合成片而表现为蜂窩状。
2020/6/27
生理性钙化
病理性钙化
七、骨质坏死 • 1、概念:骨组织的细胞成分因血供中断而死
亡就构成了骨坏死。 • 2、X线表现: • (1)骨坏死初期常无骨形态、结构或密度的
• 八、骨内矿物质沉积 • 1、铅、磷、鉍 • 2、氟
2020/6/27
• 九、骨骼变形 1、概念:骨骼形态的改变。 2、X线表现 骨骼失去正常形态,可伴有骨的其他改变。
2020/6/27
组织的缺失。 • 2、原因、 • 骨炎症感染、肿瘤、肿瘤样病变、神经
营养性障碍都可导致骨破坏。 • 3、组织学改变 • 患部骨组织被炎症、肉芽组织,肿瘤或
其它组织所取代,形成骨缺损。
2020/6/27
• 4、X线表现 • 局部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稀松,正常
骨结构消失。
2020/6/27
• 骨松质破坏: • 1、早期:斑片状骨小梁缺损。 • 2、严重时:骨松质大片缺损。 • 骨皮质破坏: • 1、早期:骨皮质筛孔状改变、虫蚀
变化。 • (2)约在骨坏死1—2月后,始能出现阳性X
线征象。 • 坏死骨显示相对地密度增加。 • 坏死骨组织塌陷、压缩。 • 死骨内部出现疏松区及囊状变。 • 晚期骨密度增高。硬化及骨端肥大。
2020/6/27
• 3、骨缺血坏死原因
• 骨炎症、外伤、梗塞、减压病、电击 伤、冻伤、热损伤。
,营养不良, 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
• (3)原因不明者。 • 3、组织学变化 • 疏松骨的骨小梁数减少且变细,小梁间
隙加大,皮质骨变薄且管状系统腔隙增 大。疏松骨内未矿化的类骨质不增多, 有别於骨软化。
• 4、分类 • 原发性 • 继发性
2020/6/27
• 5、X线表现 • (1)骨质均匀性或斑点状密度减低。 • (2)骨小梁数量减少或纤细。 • (3)皮质骨变薄,髓腔增宽。 • (4)皮质条纹征 • 皮质内部出现条状或隧道状透亮影。 • (5)骨疏松严重者可合并病理性骨折及
状改变。 • 2、严重时:骨皮质大片缺损。
2020/6/27
四、骨质增生硬化
1、概念:系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质数量 增多、变致密的现象。分为局限性或周身 性,前者常被称为骨质增生。
2、X线表现; (1)骨密度增高·、骨皮质增厚、皮质与髓
质界限不清 (2)骨小梁粗密、小梁间隙变窄甚而消失
,髓腔变窄。 (3)骨干可能增粗。骨表面可能不光滑。
2020/6/27
• 五、骨膜增生(骨膜反应)
• 1、概念: 病理情况下,因骨膜受到刺激,骨 膜内层的成骨细胞活动增加所产生的骨膜 新生骨, 也叫做骨膜反应、骨膜性新生骨、 骨膜阴影等。
2020/6/27
• 2、X线表现; • 可为单层、多层、放射状或不规则形。骨
膜增生形态上的差异系因骨膜性成骨的生 长速度及骨小梁排列不同所造成的。 • 3、原因:炎症、血肿、肿瘤、外伤等。
2020/6/27
• 4、X线表现 • (1)与骨质疏松有些相似。 • (2)与骨质疏松不同者: • A、躯干或肢体骨的变软、变形 • 例如钟形胸部、漏斗形骨盆 • 肢体弯曲变形 • B、病理性骨折很少见。 • C、假性骨折线
2020/6/27
• 三、骨质破坏 • 1、概念 • 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取代而造成的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