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户外运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关于国内外户外运动发展现状研究

关于国内外户外运动发展现状研究户外运动是指在户外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体育运动,包括登山、徒步、露营、攀岩、滑雪、冲浪、漂流、骑行等各类运动项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户外运动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发展。
本文将从国内外户外运动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与分析。
在国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户外运动,参与人数逐年增加。
首先,政府对户外运动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鼓励和支持户外运动的发展,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村旅游和户外运动的发展;建设各类运动公园与体育设施,提升城市户外运动环境等。
其次,户外运动领域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商家和个人开始投入到户外运动领域,推出了各类优质的户外运动装备、活动和旅游产品。
同时,专业户外运动机构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提供户外运动培训、导游服务等专业化的服务。
再次,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休闲娱乐的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自然和健康休闲的需求不断增加,户外运动成为了满足这些需求的重要方式。
此外,社交媒体的发展也为户外运动提供了更多的曝光机会和宣传渠道,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
在国外,户外运动发展更加成熟和多样化。
首先,在一些发达国家,户外运动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
政府和民间组织对户外运动的支持力度很大,重视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提供了良好的运动环境和政策支持。
其次,国外的户外运动项目更加多样化和成熟。
例如,滑板、划船、帆板等新兴户外运动项目在国外非常流行,同时各项运动项目的专业化程度也更高。
再次,国外的户外运动产业链更加完善。
从户外运动装备的制造、销售到户外活动组织和旅游服务等,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为户外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然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户外运动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安全问题是户外运动发展的重要考量因素。
尽管户外运动对自然环境的要求较高,但也伴随着一定的危险性。
我国户外运动发展现状

我国户外运动发展现状我国户外运动的快速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我国户外运动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作为一种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户外运动在年轻人中越来越受欢迎,并逐渐走入大众的日常生活。
首先,我国户外运动设施得到了迅速的改善。
政府加大了对户外运动场地的建设力度,新建了大量的公园、广场和露天运动场,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户外运动场所。
同时,私人投资者也积极参与其中,建设了更多的户外运动俱乐部和运动基地,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户外运动选择。
这些设施的建设不仅提供了场地,还引进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为户外运动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保障。
其次,户外运动项目也日益丰富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登山、徒步、露营等项目外,现在还涌现出了越野跑、滑板、攀岩、划独木舟等新兴的户外运动项目。
这些新颖刺激的运动项目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使户外运动更具时尚和活力。
同时,各地还举办了一些大型户外运动赛事,如越野跑马拉松、自行车挑战赛等,吸引了国内外的运动爱好者前来参赛,展示了我国户外运动的魅力和实力。
再次,我国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也日趋成熟。
不仅有一批专业化、规模化的户外运动俱乐部和培训机构涌现出来,还有一些户外运动装备和服饰企业迅速崛起。
这些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和品牌营销,为户外运动提供了更好的装备和服务,推动了户外运动产业的快速发展。
然而,我国户外运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不少人对户外运动的认知还不够充分,缺乏正确的运动意识和安全意识。
另一方面,部分地区的户外运动设施还不够完善,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此外,一些人对户外运动的投入过于追求刺激和个人英雄主义,缺乏团队合作和环境保护意识,导致了一些安全事故和环境破坏。
综上所述,我国户外运动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政府、企业和社会应共同努力,进一步推动户外运动发展,培养人们正确的运动观念和意识,完善运动设施,加强运动安全管理,推动我国户外运动实现更高水平、更持久的发展。
探析山地户外运动安全因素及对策

探析山地户外运动安全因素及对策摘要:山地户外运动是目前一种较为新颖的运动方式,随着山地户外运动项目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运动爱好者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
但是,由于山地户外运动的运动环境相对风险因素较多,运动者在运动过程中可能面临更高的安全风险。
结合当前山地户外运动的发展现状,本文将主要探析影响山地户外运动安全的因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地户外运动;安全因素;策略引言:山地户外运动是目前一项新兴的运动方式,参与这项活动的运动者可以更加亲近自然,锻炼健康的体魄。
而当前民众更加向往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山地户外运动爱好者的人数正在不断增多。
但是由于山地户外运动环境的特殊性,运动者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安全风险,这已经成为制约山地户外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山地户外运动安全因素分析结合户外运动的实践内容来看,户外运动通常以自然环境为运动的主要场所,在运动过程中通常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探险以及体验性质。
运动爱好者在开展户外运动项目时,通常涉及到三个种类的场所选择,即水上、空中以及陆地。
这项新兴的运动项目满足民众娱乐、休闲、健身以及探险的需求,在未来将有更为广阔的市场。
但是在进行户外活动过程中,由于运动场所的特殊性可能会受到多种安全因素的影响以下将介绍在山地户外运动中存在的安全因素。
(一)山地户外运动场所存在较高危险系数结合具体的调查数据可以发现我国山地运动爱好者在进行山地户外运动过程中频频发生安全事故。
以高山探索运动为例,仅这一个项目,在近十年中遇难的人数就高达数百人。
开展户外运动由于运动场所的特殊性,在运动过程中参与者可能遭遇极端的天气变化,比如遇到山体滑坡、泥石流、暴风雪等一系列由于自然因素所引发的灾害,为户外运动爱好者带来较高的风险[1]。
(二)山地户外运动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由于山地户外运动在我国兴起时间较晚,所以目前我国山地户外运动的安全管理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
浙江省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13 数 理 统 计 .
o to rmo n an s rsisr co s n Op o iearl beb ssf rt ed p rme t u d o u ti p t n tu tr ,a d t r vd ei l a i o h e at n . o a
K yw rs mo n a ud o p rs isr c r c r n i a i ;t tg ; h j n rvn e e o d : u ti o t o rs o t; t t ; u r t t t n sr e y Z ei g p o ic n n u o e su o a a
浙 江 省 山 地 户 外 运 动 指 导 员 现 状 调 查 及 对 策 研 究
周红伟
( 江林 学 院 体 军 部 , 江 临 安 3 10 ) 浙 浙 1 30 摘 要 : 用 问卷 调 查 、 家访谈 等 方 法对 目前 浙 江 省 山地 户 外运 动 指 导 员 的现 状 进 行 分 析 , 提 出对 策 和 解 决 方 法 , 运 专 并
O 前
言
‘
员体制刚 刚建立 , 可避 免 会 出现一些 不完善 的地 方 。因 不
此 , 浙 江省 山地 户 外 运 动指 导 员 的 现 状 进 行 调 查 研 究 , 对 并
山地 户外 运 动 是 指 在 海 拔 35 0 以下 的 山 区 、 陵 开 0 m 丘
我国户外运动发展现状及其趋势

我国户外运动发展现状及其趋势第一篇:我国户外运动发展现状及其趋势上海户外运动发展现状及其趋势户外运动,是一项在自然场地举行的一组集体项目群。
其中包括登山、攀岩、悬崖速降、在野外露营、野炊、定向运动、溪流、探险等项目,户外休闲运动中多数带有探险性,属于极限和亚极限运动,有很大的挑战性和刺激性。
从98年年初开始,户外运动在中国的北京、广州、昆明,上海等地悄然兴起,电视、杂志、报纸和互联网等媒体给予了强力报道,使得户外运动迅速成为一种社会时尚,这种时尚会很快发展到国内其它大城市。
很快,通过互联网的联结,全国各地的户外社团如同雨后春笋一样,遍地发展!2000年以后,随着户外运动的蓬勃开展,很多城市纷纷开设户外用品商店,户外运动俱乐部,逐渐带动两个新的市场:户外运动用品销售市场和户外运动、自助游、自驾游服务市场,我们将其合称为户外运动市场。
在上海,户外运动的热潮也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滚滚而来。
上海第一次民间意义上的户外活动出现在1998年的2月28日。
参与者在淀山湖边露营野炊,于松江畔的横山进行简单的攀登。
1999年4月1日,上海第一家户外运动俱乐部成立,名为白浪户外。
同时成立的还有白浪户外店和白浪攀岩馆。
随着这些最早参与的户外人羽翼渐丰,2000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一部分人开始通过网络发起和召集自立门户,很快沪上各类户外俱乐部出现了三四十家,可谓发展迅速。
目前,上海地区有户外运动俱乐部百余家,但是在上海市登山运动协会登记注册的俱乐部只有24%左右,在工商局注册具有法人实体的有二十多家,由于户外经营项目在工商局认定项目中并不存在,所以大部分户外俱乐部都不是以户外公司的名义核准注册的,多是以“体育用品公司”或“咨询公司”名义注册,这就意味着如果其经营户外活动,实质上属于超范围经营。
粗略估计约有3%的俱乐部有7-8名领队持有初级户外指导员证书,20%的俱乐部有1-2名持证领队,而大部分俱乐部领队资质问题仍然是不容乐观的。
贵州黔西南州山地户外运动发展战略研究

贵州黔西南州山地户外运动发展战略研究贵州黔西南州是一个地处山地的地区,其地理环境为山脉重叠、河谷纵横,是户外运动的天然乐园。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旅游消费方式的转变,户外运动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也成为各地旅游业发展的重点。
本文旨在对贵州黔西南州的山地户外运动发展进行研究,提出相关战略和建议,以推动该地区户外运动旅游业的发展。
一、贵州黔西南州山地户外运动发展现状贵州黔西南州地处云贵高原,地形复杂,山地起伏,河流密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是进行户外运动的理想场所。
目前,该地区的户外运动项目主要包括徒步、登山、骑行、漂流、攀岩等,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户外运动旅游业。
1. 徒步旅行贵州黔西南州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样的民族风情,适宜开展徒步旅行活动。
在黔西南州的兴义市,有着著名的壮乡长寨高尔夫球会所,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形优势,适宜进行高尔夫教学和比赛活动。
还有具有深厚革命文化底蕴的革命老区,其山水自然美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户外爱好者前来徒步旅行。
2. 登山活动贵州黔西南州的山地地貌非常适合登山活动,有很多适合不同难度的登山路线。
梵净山是黔西南州的一座名山,它是中国唯一的佛教圣地,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登山爱好者前来挑战。
还有诸多适合徒步登山的山峰,如都匀市的大同山、望谟县的拉祜山等。
3. 骑行运动贵州黔西南州拥有丰富的山地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是进行骑行运动的理想场所。
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骑行俱乐部组织的骑行团队,他们在山间穿行,感受着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这里的骑行线路多样化,有适合公路车、山地车的不同线路,满足了不同骑行爱好者的需求。
4. 漂流活动贵州黔西南州有着丰富的河流资源,适宜进行漂流活动。
西江大峡谷的风光秀丽,溪流清澈,适合进行漂流活动。
这里的漂流项目包括泛舟漂流、橡皮艇漂流等,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体验。
西江大峡谷还是一个适宜开展攀岩活动的地方,吸引了许多攀岩爱好者前来挑战。
贵州黔西南州山地户外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贵州黔西南州山地户外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贵州黔西南州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山地起伏,是户外运动的绝佳场所。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兴起,山地户外运动在黔西南州越来越受欢迎。
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设施不完善、安全隐患等,因此有必要研究当前黔西南州山地户外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以推动其健康发展。
一、山地户外运动发展现状1.1 运动项目多样化黔西南州地势险峻,适宜开展登山、徒步、攀岩、骑行、溯溪等户外运动项目。
各种运动项目的丰富性吸引了大量运动爱好者前来体验。
1.2 潜在市场广阔黔西南州自然资源丰富,风景优美,是户外运动的理想场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和休闲娱乐需求增加,户外运动市场潜力巨大。
1.3 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目前黔西南州山地户外运动的发展基础相对薄弱,配套设施不完善,人才匮乏,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阻碍了其健康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及挑战2.1 设施不完善黔西南州登山、徒步、攀岩等项目所需的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如登山路径不清晰、标识不明确、安全设施不足等,给户外运动爱好者带来安全隐患。
2.2 管理不规范目前黔西南州山地户外运动的管理存在一定混乱,缺少专业的管理团队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导致一些不法分子乘机从事违法活动。
2.3 安全隐患较大山地户外运动属于高风险项目,缺乏规范的安全管理和紧急救援能力,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将带来严重后果。
2.4 人才短缺开展山地户外运动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如登山导游、救援人员、体能训练师等,但目前黔西南州缺乏相关人才支持,制约了运动项目的发展。
三、对策研究3.1 完善设施建设要推动黔西南州山地户外运动健康发展,必须完善相关设施建设,包括修建清晰标识的登山路径、加强安全设施建设、改善交通出行条件等,提升运动体验,降低安全风险。
3.2 加强管理规范建立健全的户外运动管理体系,制定规范的运动活动方案、安全操作规程和紧急救援预案,加强对运动项目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活动,维护运动环境的良好秩序。
户外运动发展现况与对策思考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户外运动概述 • 户外运动发展现状分析 • 户外运动发展对策思考 • 案例分析:国内外优秀户外运动发展经验借鉴 • 结论与展望:推动户外运动持续发展
01
户外运动概述
Chapter
户外运动的定义与分类
户外运动定义
户外运动是指所有在户外进行的 活动,包括各种体育、娱乐和探 险等。
பைடு நூலகம்
,提升其竞技水平。
加强户外运动宣传推广力度
通过媒体、社交平台 等多种渠道,加大对 户外运动的宣传力度 。
加强与学校、社区等 的合作,普及户外运 动知识,提高人们的 参与意识。
举办各类户外运动赛 事和活动,吸引更多 人关注和参与户外运 动。
创新户外运动商业模式
01
探索新的户外运动商业模式,如共享经济、互联网+等。
02
加强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开发户外运动与旅游、文化
的结合产品。
鼓励和支持企业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消费者
03
的多元化需求。
04
案例分析:国内外优秀户外运 动发展经验借鉴
Chapter
美国国家公园户外运动发展经验
户外运动项目多样化
美国国家公园提供了多样化的户外运动项目,如徒步旅行、露营、攀岩、漂流等,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自然资源利用
中国台湾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户外运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发展户外运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自然资 源,开发出许多具有特色的户外运动项目。
05
结论与展望:推动户外运动持 续发展
Chapter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优化营商环境
制定有利于户外运动发展的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 月总第期2012134山地户外运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李雪涛,刘夏夏(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山地户外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显示,山地户外运动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同时,安全问题也十分突出;加强对其的理论研究,增加实践经验,建立有效的管理规范,对山地户外运动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山地户外运动;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G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 (2012)01-149-02投稿日期:2011-12-02作者简介:李雪涛,硕士。
研究方向:体育统计。
1 前 言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以及人们对自身身体发展、健康状况和心灵愉悦等方面期望值的增高,投入在体育休闲健身领域的资金数目和比例正逐年增加。
其中,“拥抱自然,挑战自我”的各类户外运动越来越受到国人的追捧,在大自然中感受宁静、释放压力、放松自我、战胜自我,无论是身体发展还是心灵感受都得到了满足。
因此,可以说户外运动正成为国人一种新型的、健康的时尚休闲运动。
国家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对户外运动的定义是:一组以自然环境为场地(非专用场地)的带有探险性质或体验探险的体育项目群。
主要活动项目包括登山攀岩、野外生存、峡谷运动、滑雪速降、山地穿越、定向越野、漂流、溯溪、翼伞滑翔、热气球、探洞、蹦极、越野自行车等,其中大部分项目属于山地户外运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 研究对象选择有代表性的山地户外运动场所和俱乐部为主要研究对象,描述其产生和发展、存在现状,分析其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隐患。
同时,国内外关于户外运动的管理制度和条例,包括地方性的法规条例也是本文的研究对象,以便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
2.2 研究方法2.2.1 文献资料法 广泛查阅、浏览国内外山地户外运动场所和俱乐部的相关文献资料,搜集有关山地户外运动历史发展、现状条件及相关的政策、法规、研究、统计数据的资料,为本论文提供有力的支撑。
2.2.2 问卷调查法 编制专门问卷,发放给山地户外运动的从业人员和参加者,收集他们在安全问题及管理上的的的看法、需求、反馈意见,倾听来自管理者和实践者的宝贵声音。
2.2.3 逻辑推理法 以适应我国现有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为基准,以使山地户外运动的参加者最大限度的获得安全保障为目标,运用逻辑推理法整理收集有关资料、信息、文献,归纳总结当前山地户外运动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危险因素,并借鉴国内外相关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和标准,为完善我国山地户外运动安全管理要求提供对策性建议。
3 结果与分析3.1 山地户外运动的概述山地户外运动是人在与自然融合的过程中,借助于山地地貌的特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身心潜能,向自身挑战的一种娱乐休闲项目。
在挑战自我的过程中,也充满了各种各样危险和不确定因素。
根据户外运动的定义,可以将山地户外运动的定义为:一组以山地地貌的自然环境为主要场地的带有探险性质或体验探险的体育项目群。
主要是在海拔3500米以下的山区、丘陵开展的户外运动。
3.2 山地户外运动的分类及主要项目内容3.2.1 山地户外运动的分类 根据地形,可以将山地户外运动划分为几个系列:丛林(森林、雨林)系列,包括定位与定向、丛林穿越、丛林宿营、丛林觅食、丛林联络、丛林急救、紧急求援等项目;峡谷系列,溯溪、溪降、搭索过涧、漂流等;岩壁系列,攀岩、岩降等,在冬季可进行攀冰运动;其他系列,所谓“群众登山”活 动,一般沿山间小径或人工路径的登高活动。
3.2.2 山地户外运动的主要项目内容在我国开展活动较早,发展较快速,参与人数众多并到达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山地户外运动主要包括登山、攀岩、溯溪、徒步穿越、山地自行车、定向越野等。
登山运动,是从低海拔向高海拔山峰进行攀登的一项体育活动。
山地户外运动中的登山通常是指在海拔3500米以下,青藏地区为5000米以下的健身性登山。
攀岩运动是利用人类原始的攀爬本能,借以各种装备作安全保护,攀登一些岩石所构成的峭 壁、裂缝、大圆石的运动。
溯溪是由峡谷溪流的下游沿溪而上,克服各种地形阻隔,穷水之源而近山巅的一项户外运动。
徒步穿越是指在徒步区域里主要主要靠步行完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2.01.073大众体育0Sport年 月总第 期2012134成起点到终点的穿越里程。
在山地户外运动中,徒步穿越要跨越的地域地貌可能会有山岭、丛林、溪流、峡谷等多种形态。
山地自行车是指借助山地车在山地等地域间穿越、行进的一种运动项目。
定向运动是借助地图和指北针,按照规定顺序寻找若干个标绘在地图上的地面检查站的一项体育活动。
其中定向越野就是主要以山地等自然地貌为活动地域的定向运动,也是开展比较普遍、大众接受度较高的定向 运动。
3.3 山地户外运动的现状3.3.1 山地户外运动的蓬勃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山地户外运动成为快速发展的一类新兴体育项目,参加人数也是成倍增长。
2005年4月29日,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山地户外运动为我国正式开展的体育项目,明确我国现阶段户外运动是登山运动属下的二级项目,并把它界定为“山地户外运动”,被列为第100项体育竞技项目。
近些年来,我国举办了多次高质量的国内外大型山地户外运动比赛,使此项目的国际影响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户外运动在我国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册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已超过30万人,每年参加各类户外运动活动的人数逾千万,而且每年以近30%的速度增长。
与此同时,我国许多高校也开设了定向运动、攀岩、野外生存等山地户外运动的课程,同时大量的户外运动社团相继成立,爱好者们参加踊跃,给山地户外运动的发展增加了新的活力。
3.3.2 山地户外运动的安全问题 我国由于山地户外运动发展晚,虽然很快受到人们的欢迎,但人们缺乏对其正确的理解,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与能力,损伤情况较多。
随着山地户外运动的快速蓬勃发展,2001年以来山地户外运动安全事故也在不断的增加。
从2001年到2010年,短短10年,国内共发生造成166人遇难的山地户外运动安全事故,超过了同期高山探险中的遇难人数34人,占据了山难中的很大比例,其中2010年的户外遇难安全事故为20起,共造成27人死亡,其他山地户外运动的中的伤害事故更是发生频发(数据来源:中国登山协会)。
山地安全事故主要是发生在山、高原范围内的运动休闲安全事故,主要表现形式为高原反应、脱水、迷路、坠崖等事故以及由于滑坡、泥石流、雪崩、暴风雪等自然灾害导致的安全事故。
3.4 山地户外运动的发展对策3.4.1 加强参与人员自身的的素质 在山地运动运动中,参与者常常由于技术不熟练,身体素质不佳,战术使用不合理等情况导致自身安全问题。
因此,参与者要加强学习,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对运动项目有很好的了解,并参加相关的运动培训课程,熟练项目的技术技巧以及遇到危险时的自救和救人措施。
同时,在活动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考虑周全,确认自己身体状态良好,心理准备充分。
而作为活动的指导者或领队,除了要具备这些条件外,还要有相当的责任感、良好的判断力和决断力,遇到危急情况可以临时应变,有帮助队员解决困难,走出困境的能力。
3.4.2 降低运动装备的使用风险 山地户外运动的很多项目中要使用专业的运动装备,来帮助人们克服环境中的障碍和困难。
因此,运动装备的优劣直接决定运动的成功与否,甚至更关系到运动员的生命安全。
选择优良的运动装备对这项运动的顺利完成至关重要,最好选择具有国际标准认证(UIAA )或欧洲标准认证(CE )的产品,及时淘汰设计不合理、性能差、陈旧的装备,为了自身安全,一定要排除装备失灵的隐患。
3.4.3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一套山地户外运动安全管理要求,对相关户外活动应该具备的条件进行规范,从而对活动的设备、专业人员资质、场地、安全、卫生、规章制度、消防、气象条件、通讯、广播、警示、警告和急救等都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山地户外运动摆脱民间专业性差、组织松散、各种准备不充足,导致了意外事故时有发生的状态,也使山地户外运动的终端参与者,最大限度地获得安全保障,同时进一步促进山地运动良性开展。
4 结论与建议4.1 结 论4.1.1 山地户外运动在我国已步入加速发展阶段,受到不同年龄阶段、各阶层的喜爱,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发展势头强劲。
但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处许多的问题和存在的隐患。
由于山地户外运动传入我国的时间较晚,我们对其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还很缺乏,其内容与模式尚未统一,组织与管理体系相对落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急需完善。
4.1.2 安全问题是很突出的,是亟待解决的当务之急。
随着山地户外运动的快速蓬勃发展,山地户外运动安全事故也在不断的增加。
山地户外运动是需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借助专业的装备和器材,在复杂的自然地形地貌活动,并具有相应的体验性和探险性的体育运动,不同于一般的旅游。
运动中气候环境的复杂多变、装备的使用、团队的配合的等问题都使参与者面临很大的安全风险。
4.2 建 议4.2.1 加强对山地户外运动的理论研究,建立系统的理论架构。
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国人的运动特点,开展和推广更多的山地户外运动项目,积累实践经验,尽快提高各项目的运动水平。
4.2.2 对山地户外运动建立一套相应的行之有效的行业管理规范,从行业管理的角度对之进行约束和优化,尤其是涉及到安全风险管理的问题,从人员的资质及配备、场地条件、急救和事故处理等方面进行合理规范,使山地户外运动摆脱民间专业性差、组织松散、意外事故时有发生的状态,以保障广大参与者的安全,增进山地户外运动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 郑正.学校户外运动安全指导[M].成 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2 ] 李舒平,邹凯.户外运动的风险管理[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 3 ] 孙班军.山地户外运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4 ] 董范,刘华荣,国伟.户外运动组织与管理[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 5 ] 李致新.户外运动的健身意义及其规范化[R].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2003.[ 6 ] 2010中国登山户外运动事故报告[R].中国登山协会登山户外运动事故调查研究小组,2010.[ 7 ] 邹本旭.对山地户外运动的损伤及预防措施的研究[ 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 (10).[ 8 ] 郑向敏,范向丽,肖蓓.大学生户外运动与休闲安全认知分析[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2).大众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