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崛起的原因
想了解一下,韩国影视业这几年为何能迅猛发展

想了解一下,韩国影视业这几年为何能迅猛发展当韩国导演姜帝圭1999年耗资350万美元自编自导《生死谍变》的时候,业内人士普遍为他捏了一把汗。
这个时期,亚洲金融危机后遗症仍然留存,以往支撑韩国电影的韩国工业巨头们,出于企业集中产业优势发展的需要,纷纷剥离了下属的电影公司。
而韩国电影的市场与票房,也被一系列好莱坞大片所霸占。
然而,姜帝圭的这部影片,最后的票房、录像带和出口三项收入竟超过了3500万美元,突破了当时韩国有史以来最高的票房纪录,打破了由《泰坦尼克》保持的票房霸主地位,被韩国人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大片。
《生死谍变》的成功,将韩国人民对本土大片的信心提到高点。
2004年,姜帝圭执导的另一部影片《太极旗飘扬》又一次打破纪录,获得了560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
从《生死谍变》到《太极旗飘扬》的这几年间,韩国电影取得了惊人的成长,“韩流”在世界各地迅速风行。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倪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韩国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电影产业大国。
倪震教授说,韩国政府给予电影产业发展在经济、政策等多方面的推动和支持。
从早期鼓励国内非电影产业的大企业、大集团,如现代、三星等投产电影业,到后来对中小企业投资和独立制片人的鼓励,使韩国电影人在获取资金方面渠道众多。
金大中总统在任时,废除了《电影审查法》,从政策上给韩国电影百花齐放以沃土。
韩国电影走的是一条典型的商业路线。
通过投资方、观众、制片方、发行方及院线的反复运作沟通,出产了一批票房价值高的电影。
“韩国电影一般描写的是…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和典型物件‟,没有多余的杂质,构思新颖、取材巧妙,同时给人留下很多的想象空间。
”从事媒体工作的张婉怡是韩国电影的忠实拥护者。
倪震教授表示,目前韩国电影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导演群体人数众多,更换很快,给电影产业不断注入新的生机。
随之出现的体制现象则是“独立制片人制度”,中小型电影制作公司如雨后春笋般遍地而起。
而中小型公司繁荣的背后,一个重要的支撑因素就是融资渠道的多样化。
深度报道类新闻作品

深度报道类新闻作品深度报道类新闻作品:韩国电影业的兴起和国际影响力引言:近年来,韩国电影业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精湛的制作水平在国际电影界崭露头角。
从奥斯卡奖的角逐到票房佳绩,韩国电影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赞誉和认可。
本篇深度报道将带您了解韩国电影业的兴起和国际影响力。
一、韩国电影的崛起韩国电影的兴起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
在这个时期,韩国电影产业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电影制作,促进了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韩国电影人也开始尝试新的创作手法和题材,形成了独特的韩国电影风格。
二、韩国电影的创新与突破韩国电影的成功离不开其创新与突破。
韩国导演们善于运用不同的叙事方式和视觉效果,给观众带来全新的电影体验。
例如,《寄生虫》以其独特的故事情节和意想不到的结局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赞誉。
此外,韩国电影还对社会问题和人性进行深入剖析,引发了广泛的思考和讨论。
三、韩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近年来,韩国电影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韩国电影获得了多个国际电影节的大奖,其中包括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等。
这些奖项的获得不仅提升了韩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也为韩国电影人赢得了更多的机会与合作伙伴进行交流和合作。
四、韩国电影的票房成绩近年来,韩国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可观的票房成绩。
不少韩国电影在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例如《脱身》、《沉默》等。
这些电影不仅在韩国本土取得了优异的票房成绩,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追捧。
五、韩国电影的挑战与机遇尽管韩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韩国电影的主题和题材相对独特,难以与一些商业大片竞争。
其次,韩国电影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对于国际观众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障碍。
然而,随着全球电影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多样化,韩国电影也有机会通过跨国合作和多样化的推广手段进一步扩大其国际影响力。
结语:韩国电影业的兴起和国际影响力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
韩国电影简介

康佑硕
• 商业片实力派的另一代表 人物。
• 《两顶帽子》以新鲜素材 和新颖手法打开了韩国电 影的突破品。
• 2002,《公共之敌》 是其代表作之一。
• 大制作《实尾岛》。
金基德
• 21世纪最具领导潜力的导演 。
• 其电影成本一般较低,却以大 胆、独特和情色著称,作品酷 爱表现性、暴力和死亡主题。
• 2000,《漂流欲室》在威 尼斯影展引发轰动。
• 此后,《收不到的情书》、《 坏男人》等直视人性欲望与弱 点。
• 2004,《冬去春来》《撒 玛利亚女孩 》影片再引发议 论。
• 《空房间》。
郭在容
• 青春偶像片代表人物。 • 《我的野蛮女友》。 • 《爱有天意》 • 其青春片以幽默喜剧的演
绎方式 、明快跳跃的画 面、清新浪漫的风格 , 创造了韩国电影史上新派 爱情喜剧格式,引导着“ 青春爱情潮”影片的潮流 。
• 韩国电影从此 一变,韩国进入“新电影” 时期。 • 韩国新电影将韩国 民族性、“作者电影”的艺术性,加上
电影的“商业性”融在一起,将欧洲电影、好莱坞电影的 经验融合一起,大胆探索,努力创新,形成 了一批具有深 刻的民族性与现代感的优秀影片,也创造了大量具有时尚 感的商业类型电影,不仅在国内受到追捧,也使韩国电影 有了国际声誉。
• 触动观众的不是精巧的电 影技巧,而是对绝望而悲 情人性挣扎的表达。
• 擅长探寻男性微弱的欲望 在社会机器碾压下的全过 程。
• 身体和心理的残缺是其电 影的一大特征。
姜帝圭
• 最具票房号召力的韩国导 演,韩国的“斯皮尔》。
• 其影片从好莱坞类型片中 汲取了充沛的养分,叙事 流畅,细节考究,剪辑简 洁,动作性强,场面感饱 满。
韩国电影为啥能“牛”起来

韩国电影为啥能“牛”起来作者:暂无来源:《廉政瞭望》 2020年第6期文迦南“我不知道真正的凶手是谁,但这部影片有540万人次观看,我相信,凶手就是其中一个。
”这是2003年,初出茅庐的奉俊昊拍摄完电影《杀人回忆》引起社会轰动时,面对记者采访说的话。
17年之后,在第92届奥斯卡颁奖典上,曾经稚嫩的导演奉俊昊带着电影《寄生虫》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国际影片和最佳原创剧本都收入囊中,一举成为奥斯卡历史上首部获得最佳影片的非英语片。
近年来,《寄生虫》《熔炉》《燃烧》,一部部犀利的电影问世,“韩国人真敢拍”“这也能拍”成为了外界对于韩国电影的印象。
无论是题材选取,还是视听语言,韩国电影似乎一直在尝试着寻找更大尺度的突破点,也一直在尝试着将一颗颗“原子弹”投入社会中,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
电影《辩护人》以韩国前总统卢武铉为原型,还原了20世纪80年代韩国釜山的“釜林事件”。
影片的上映,不仅让更多的韩国人了解到曾经被“封禁”的历史,产生的舆论压力还迫使当时的法院对当年的受害人进行重新审判,并宣判无罪。
尽管,这一举措迟到了33年,但电影的力量,无疑是助了已故的卢武铉最后一力,让他曾经的努力不算白费。
如果说《辩护人》的力量之大,是破坏“陈年往事”,那么《熔炉》的力量无疑是让“历史”再无重现的可能。
这部讲述了韩国光州聋哑人学校的儿童饱受学校老师羞辱残害的故事,在韩国社会掀起了一股“熔炉热”,并发酵衍生成为“熔炉效应”,让当年草草结案的尘封事件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不仅让当时的涉案人员得到了重新审判,关闭了那所聋哑学校,还成立了“熔炉法”,加大社会对残疾人和未成年人的保护。
另一部被许多观众奉为韩国电影“巅峰之作”的《杀人回忆》,以20世纪80年代的一起连环杀人案为故事背景,将韩国史上三大迷案搬上了荧幕。
也是这部电影,让韩国国会讨论并最终延长了重大犯罪者的上诉时效,从15年延长到了20年。
对历史的书写和叩问促成韩国电影既叫好又叫座。
韩国的电影之旅:探索韩国电影产业(韩国电影产业发展史)

韩国的电影之旅:探索韩国电影产业1. 韩国电影一直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而闻名于世,吸引着全球观众的注意。
从经典的作品到当代的影片,韩国电影产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国际上备受瞩目的影视制作中心之一。
2. 韩国电影产业的崛起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当时韩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国家电影院、推动本土电影制作等,为电影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优秀导演和演员,如金基德、崔岷植等,他们的作品为韩国电影的未来奠定了坚实基础。
3. 随着时间的推移,韩国电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涌现出一批备受瞩目的导演和演员,如奉俊昊、李恩镐、宋康昊等,他们以优秀的作品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认可和好评。
韩国电影逐渐摆脱了传统的束缚,走向了多样化和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4. 除了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韩国电影产业还在商业上获得了巨大成功。
不少韩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亮眼的票房成绩,如《寄生虫》、《蓝色大海的传说》等,为韩国电影的国际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5. 韩国电影产业的成功得益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首先是政府的支持和引导,通过出台政策和措施,韩国政府为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是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进步,韩国拥有一批优秀的电影人才和专业团队,他们在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都有着卓越的表现。
6. 此外,韩国电影产业在文化传统和创新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既传承了本土文化的精髓,又吸收了国际先进的制作理念和技术手段,使得韩国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这种文化融合的创作理念也成为韩国电影产业成功的关键之一。
7. 韩国电影产业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加深,韩国电影将面临更多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创新和进步。
相信在政府、产业界和创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韩国电影产业将继续保持活力,为观众带来更多优秀作品,为世界电影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
8. 探索韩国电影产业的旅程是一次充满魅力和惊喜的体验,每部电影背后都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情感。
韩国电影产业的崛起及对中国电影的启示

第4卷第08期H鎳谂认文化传播与审美韩国电影产业的崛起及对中国电影的启示顾建亮(南京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院,江苏南京211100)摘要:自1999年韩国电影政策改革之后,韩国电影以宽容的态度、写实的题材构建了独特的韩国主题电影 王国,在世界电影舞台上异军突起。
在此背景下,文章试图从韩国电影的发展现状着手,进一步分析研究韩 国电影产业崛起的原因,并从国家政策、文化价值、电影艺术等方面探讨韩国电影对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启 示,从而推动当前我国电影产业的创新转型发展。
关键词:韩国电影;中国电影;文化价值;启示中图分类号:J9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079 (2021 ) 08-0125-02_、引言从《寄生虫》作为第一部非英语电影获得第29届奥 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等一系列奖项,再到洪尚秀凭《逃 走的女人》斩获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韩 国电影无疑迎来了高光时刻。
韩国电影诞生的百年间,在政府的扶持、电影人的努力、民众的支持之下,多种 题材、不同风格的电影百花齐放,其对于社会问题的消 解重构,更是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人性思考,可以说,韩国电影以独具特色的韩国电影艺术语言赋予当代电 影文化新的意义内涵。
作为亚洲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 部分,中华文化历史渊远,优秀电影人才辈出,我国电 影文化在韩国电影文化强势发展的情况下,如何迎头 赶上成为许多电影人思考的问题。
因此,深入研究讨论 韩国电影的发展历程,探索不同优秀文化的发展经验,对于发展我国电影文化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二、韩国电影的发展现状首先,现实题材独占鳌头,多元类型综合发展。
不 同于中国电影偏爱喜剧、战争、爱情、文艺等脱离现实 生活类型的题材,韩国电影不拘泥于某类电影的创作,在发展轻松题材电影的同时更加注重现实题材电影的 创作,以此来反映当下的社会问题。
这类题材电影在表 现生活即刻面貌的同时,揭示了社会生活的矛盾,往往 更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和对人性的反思,因此更 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韩国电影崛起的原因

韩国电影崛起的最后一个重要原因是好莱坞化 的运作方式,尤其注重宣传推广。现在全亚洲的电 影人都到韩国考察取经,他们无一例外地发现,自 己国家的电影运作方式和韩国比起来,是多么落后 和低效率。在日本,演员仍然沿袭好莱坞50年代的 周薪制;在印度,电影公司仍以很低的价格将影片 卖给区域性的代理商发行......韩国电影崛起的经验 表明,在发行方面,好莱坞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拍摄和院线推广同样重要,都需要进行大投入。"金 融危机促使韩国电影业做出一些转变,尤其是学习 好莱坞的运作方式,只是他们学得有点太快了,"汉 城美商会的执行主席Tami Overby说,"韩国今天一 跃成为全球电影工业的领头人,并不是偶然的。
现在韩国主要的几家制片公司都是上市公司,
其他公司也在积极运作,力争上市。它们的 目标只有一个:融资圈钱,再赚更多的钱。 目前韩国最大的制片公司有两家,一家是拍 摄《丑闻》的CJ娱乐,2002年上市;另一家 是由《实尾岛》的导演康祐硕于1993年创办 的Cinema Service,它的目标是成为韩国第 一家专业化的电影制作和发行公司。韩国的 另一位著名导演姜帝圭也于1998年创办了自 己的电影公司,他说自己的野心是通过拍摄 商业电影"拯救韩国电影"。
韩国电影崛起原因:
一、让垄断财阀从电影界滚蛋 今天韩国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获成功,和1997-1998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密不可分,这点一些韩国电影人至今都没 有充分意识到。 在金融危机前,韩国的电影业被诸如三星、现代、大宇 之类的财阀垄断。电影业并非他们的核心业务,他们既不擅 长也不看好电影这个行业,自然不会花大投资搞什么大制作 了。因此那时的韩国电影几乎都是一些投资很小的粗糙的B 级电影。这些财阀是全球空白录像带、VCD产品的主要制造 商,拥有韩国国内的录像带发行权,因此他们最感兴趣的是 如何花最少的钱,买到娱乐内容,并最终将它们复制到空白 录像带上,摆到商店的货架上出售或在电影院、录像厅中播 放。 可以肯定,一个对电影产业运作规律一窍不通、对电影 艺术缺乏尊重的制片公司是绝对拍不出票房和艺术双赢的影 片的。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一样,在金融危机前的90年代, 好莱坞电影占据了韩国电影市场份额的80%以上。
赋能亚洲价值,拓展全球布局_韩国电影“走出去”的现实经验与未来策略

赋能亚洲价值,拓展全球布局:韩国电影“走出去”的现实经验与未来策略赋能亚洲价值,拓展全球布局:韩国电影“走出去”的现实经验与未来策略引言:近年来,韩国电影业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这种成功不仅仅是因为韩国电影制作水平的提升,还得益于韩国电影“走出去”的决心和努力。
本文将探讨韩国电影“走出去”的现实经验和未来策略,并思考如何赋能亚洲价值,进一步拓展全球布局。
一、韩国电影的成功韩国电影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突破文化壁垒:韩国电影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成功,不仅仅在亚洲地区受到喜爱,也在北美和欧洲等地区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
这一成功的关键在于韩国电影创作团队深入挖掘和展现了韩国特有的文化和情感,使其具有了普世的人性主题和情感共鸣。
2. 资源整合与合作共赢:韩国电影业在国内外积极拓展资源合作,与好莱坞等国际巨头合作制作,借助资源整合和互补优势,实现了国际化发展。
同时,韩国电影还积极参与国际电影节和展览等活动,提升了其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3. 创新与突破:韩国电影创作团队敢于突破传统,不拘一格地创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电影作品。
无论是在题材或是叙事手法上,韩国电影都能给观众带来新鲜感和深度思考。
这种创新和突破不仅能够满足观众的需求,也获得了业界和评论界的高度认可。
二、韩国电影“走出去”的现实经验韩国电影“走出去”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其中蕴含着许多宝贵的经验:1. 注重剧本创作:韩国电影创作团队看重剧本的创作和质量,并严苛地选取优秀的剧本进行拍摄。
这种注重剧本创作的理念使得韩国电影在叙事和情感上更为出色,更容易触动观众的内心。
2. 提升制作水平:韩国电影在近年来在制作水平和技术上取得了显著提升,特效制作和摄影技术等方面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准。
这种制作上的提升将韩国电影提升到了国际舞台,使其更具竞争力。
3. 打造品牌形象:韩国电影业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电影节和展览等活动,打造了鲜明的品牌形象,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和口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死谍变》的空前成功使那些独立制片 公司对本土大片的兴趣大增,资金这时也不 再成为问题,因为那些追求高收益的风险投 资家们非常乐于投资拍摄大制作影片。2001 年的韩国大片《我的老婆是大佬》就是通过 互联网融资,筹得280万美元拍摄资金的。据 说,其中相当大部分股份被真正的黑帮大佬 购买去了。《我的老婆是大佬》最后的票房 收入是3100万美元。2004年,另一部本土政 治题材的大片《实尾岛》再创票房佳绩,在 450家电影院首映,第一个周末的票房就达 960万美元。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将韩国的各大财阀拖向 破产的边缘,国际货币基金向韩国提供了货币稳定 支持,同时要求重组后的三星、现代、大宇等大财 阀必须退出电影行业,只能经营自己的核心行业。 就这样,财阀垄断韩国电影业的局面在一两个月之 内瓦解了。 于是,巨变开始了。那些财阀们曾经组织的电 影制作和发行机构效率低下、盈利微薄,加上缺乏 财阀的资金支持,很快就销声匿迹了。(在原来的制 片体制下,那些B级影片的利润非常低,而且绝大 多数利润被录相带销售商拿走,留给制片方的非常 少。)大大小小的以好莱坞方式运作的独立制片公司 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些新生的制片公司每年 拍好几部影片,在全国范围内发行。总之,韩国的 电影业从金融危机前低风险、低收益的破落产业转 变为高风险、高收益的新兴产业。"老一代的电影工 业死亡了,新一代的电影工业开始拍摄更加商业化 的电影,"韩国电影的领军人物,42岁的导演姜帝圭 (《太极旗飘扬》)说,"电影和其他行业一样,必须
二:审查制度放宽带来的甜头
韩国电影崛起的另一个原因是电影审查制度前所未有的 放宽。在60年代以前,韩国还是一个比较民主和开放的国家, 性描写比较多的影片也能够通过审查,有思想的新导演和比 较大手笔的制作时不时地冒出几个,甚至出现了走向彻底革 新的苗头。不幸的是,七八十年代军人独裁统治下苛刻的电 影审查制度,扼杀了革新的苗头,限制了电影人的创作自由, 整个韩国电影工业陷入可怕的黑暗之中。那个时期可以说是 韩国电影"失去的二十年"。90年代初的民主化进程使电影审 查制度大大放宽了,但是财阀垄断电影行业的制片体制效率 低下,审查制度放宽带来的创作自由度并没有增加电影的娱 乐性,电影不好看、没人看,大半数的电影院都倒闭了。直 到1997年的金融危机之后,有了竞争压力的电影人才将真正 尝到电影审查制度放宽带来的甜头。而政府为了增强韩国电 影的产业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也前所未有地放松审查,给 电影人尽可能多的创作自由。可以说,现在韩国电影界和政 府之间也达成了一种良好的默契和信任。
现在韩国主要的几家制片公司都是上市公司,
其他公司也在积极运作,力争上市。它们的 目标只有一个:融资圈钱,再赚更多的钱。 目前韩国最大的制片公司有两家,一家是拍 摄《丑闻》的CJ娱乐,2002年上市;另一家 是由《实尾岛》的导演康祐硕于1993年创办 的Cinema Service,它的目标是成为韩国第 一家专业化的电影制作和发行公司。韩国的 另一位著名导演姜帝圭也于1998年创办了自 己的电影公司,他说自己的野心是通过拍摄 商业电影"拯救韩国电影"。
三:影片内容和资金来源高度本土化
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的国力锐减,客观上要求 电影制片方放弃不切实际的大规模资金投入,而是 寻求拍摄富有创意的小成本原创影片。同时,制片 方还给有能力的导演尽可能多的创作自由,许多成 名的导演甚至成立自己的电影公司,直接掌握资源, 将制作和发行决定权掌握的自己手中。当然刚开始 时,许多制片公司也从好莱坞购买电影改编权,但 是他们发现这样做的成本实在太高了,于是他们宁 可自己编剧本。1999年姜帝圭自编自导了韩国电影 史上的第一部本土大片《生死谍变》。影片耗资 350万美元,而最后的票房、录像带和出口三项总 收入超过3500万美元。影片票房破韩国本土有史以 来的最高票房纪录(这个纪录是1997年《泰坦尼克 号》创下的,为417万人次),达到660万观看人次。 这是韩国电影第一次打败好莱坞电影,韩国人对本 土电影的信心陡然激增,打败《泰坦尼克号》俨然 成为韩国历史上最重大的一次胜利。
姜帝圭推广《太极旗飘扬》的方式完全可以成为亚洲一些国
家推广电影的一个范本。这部耗资1500万美元的韩国大片在 韩国首映,当时《指环王3》仍停留在院线中,另一部韩国 大片《实尾岛》刚刚打破韩国票房纪录,形势非常不利。业 内人士都认为观众对大片的热情已被这两部世界和韩国影史 上最成功的影片耗尽了,他们普遍不看好《太极旗飘扬》。 为此姜帝圭的推广对策是:在韩国最豪华的电影院举办超级 盛大的首映式,邀请一大堆一线明星参加走上红地毯的仪式, 引得数千名追星族前来捧场,场面极其火爆。就这样,《太 极旗飘扬》不但轻而易举地打败了好莱坞大片,而且刷新了 前一部韩国大片《实尾岛》刚刚创下的票房纪录。《太极旗 飘扬》在500家电影院首映,第一个周末的票房达1070万美 元。 现在,姜帝圭无疑是韩国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导演。上个月, 他的公司刚刚在汉城的高斯达克市场(世界第二大创业板市 场,仅次于纳斯达克市场)上市,为他的下一步新片融资。 据姜帝圭自己透露,和自己过往的本土题材不同,这将是一 部"国际化叙述"的影片,看来这个韩国电影领军人物已率先 将目光投向了全世界。
四:运作方式的好莱坞化
韩国电影崛起的最后一个重要原因是好莱坞化 的运作方式,尤其注重宣传推广。现在全亚洲的电 影人都到韩国考察取经,他们无一例外地发现,自 己国家的电影运作方式和韩国比起来,是多么落后 和低效率。在日本,演员仍然沿袭好莱坞50年代的 周薪制;在印度,电影公司仍以很低的价格将影片 卖给区域性的代理商发行......韩国电影崛起的经验 表明,在发行方面,好莱坞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拍摄和院线推广同样重要,都需要进行大投入。"金 融危机促使韩国电影业做出一些转变,尤其是学习 好莱坞的运作方式,只是他们学得有点太快了,"汉 城美商会的执行主席Tami Overby说,"韩国今天一 跃成为全球电影工业的领头人,并不是偶然的。
韩国电影崛起原因:
一、让垄断财阀从电影界滚蛋 今天韩国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获成功,和1997些韩国电影人至今都没 有充分意识到。 在金融危机前,韩国的电影业被诸如三星、现代、大宇 之类的财阀垄断。电影业并非他们的核心业务,他们既不擅 长也不看好电影这个行业,自然不会花大投资搞什么大制作 了。因此那时的韩国电影几乎都是一些投资很小的粗糙的B 级电影。这些财阀是全球空白录像带、VCD产品的主要制造 商,拥有韩国国内的录像带发行权,因此他们最感兴趣的是 如何花最少的钱,买到娱乐内容,并最终将它们复制到空白 录像带上,摆到商店的货架上出售或在电影院、录像厅中播 放。 可以肯定,一个对电影产业运作规律一窍不通、对电影 艺术缺乏尊重的制片公司是绝对拍不出票房和艺术双赢的影 片的。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一样,在金融危机前的90年代, 好莱坞电影占据了韩国电影市场份额的80%以上。
回头看看60年代,有人将韩国电影在新世纪初的崛 起看作那个时期电影创造力的延续和光大,而且还 以一种更加成熟和彻底的方式一鸣惊人。2000年以 来,韩国电影在本土市场中的份额节节攀升,去年 的份额突破50%,而今年前三个月则创下了70%的 历史新高。同时,韩国电影的出口额也迅速增长, 尤其是2002年以来,"年轻一代电影人的想法越来 越有创意,他们只想拍出真正与众不同的影片,"一 家新的制片公司,Tube Entertainment的国际部主 任Catherine Park说,"只要你有拍出一部商业影片 的才华,钱根本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