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基础) 知识讲解
初二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基础) 知识讲解(带答案解析)

液体的压强(基础)撰稿:肖锋审稿:雒文丽【学习目标】1、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2、了解连通器及其原理;3、能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要点梳理】要点一、液体压强(高清课堂《液体压强》388899)液体的压强是由液体所受的重力及液体具有流动性而产生的,液体的压强虽然是由液体受的重力产生的,但它的大小却与液体受的重力无关,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容器中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只有侧壁竖直的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才等于容器内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要点诠释: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液体压强具有以下特点:①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③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系。
要点二、液体压强公式:,式中P表示液体自身产生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不包括液体受到的外加压强,单位是Pa,是液体密度,单位是,是常数,,h是液体的深度,单位是m。
要点诠释:1、由公式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的重力、体积无关。
当深度一定时,P与成正比,当一定时,P与h成正比。
2、液体的深度h指的是液体中被研究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即一定要从液体跟空气的分界面竖直往下测量,它不是高度,高度由下往上量的,判断出h的大小是计算液体压强的关键。
要点三、液体压强的测量由于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所以我们只要测出液体某一深度某一方向上的压强,就同时知道了液体在这一深度各个方向上的压强。
如图所示,液体压强可用压强计测量,工作原理是: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挤压时,U型管两边的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两边的高度差越大,读出高度差即可得出压强计金属盒所处之处的压强。
要点四、连通器及其应用(高清课堂《液体压强》388899)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要点诠释:1.连通器原理:连通器里如果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容器的各液面总保持相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 课件(共29张PPT)

= 1.0×103kg/m3 × 10N/kg × 3.5m = 3.5 ×104 Pa
F= p s= 3.5 ×104Pa× 0.2m2=7000 N
答:需要对挡板施加7000N的力。
合
课堂小结
• 液体压强的存在 • 液体压强的特点 • 液体压强的大小
补
质疑再探
通过本节学习,你还有哪些疑 问?请大胆提出大家共同探讨。
。
U形管
相同
相同
二.液体压强的特点
(2)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 压强都相等。
实验4: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 的方向,看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的关系。
二.液体压强的特点
(3)同种液体内部压强,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实验5: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看看液体内部的 压强与深度有什么关系。
深度(m)
深度h: 指从液面到 液体内部某 一位置的竖 直距离。
2.液体压强的决定因素: 问题:1t水和1g水,谁产生的压强大?
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 与其它因素无关.
三.液体压强的大小 1、液体压强公式: p gh
2、液体压强的决定因素: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 3、液体压强变形公式:
已知:ρ=1×103kg/m3 h=1.6m s=0.25m2
求: 对桶底压强P;对桶底压力F
解:
(1)p=ρgh=1×103kg/m3×10N/kg×1.6m=1.6×104 Pa
(2)F=ps=1.6×104 Pa×0.25m2=0.4×104 N
答: 水对桶底的压强是1.6×104 Pa, 水对桶底的压力是0.4×104 N。
4、液体产生的压力怎样计算?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知识全解

《液体的压强》知识全解
1.经历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的实验过程,认识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关
系,能准确的描述液体压强的特点。
会利用液体压强的特点解释有关现象。
2.能熟练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本节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应用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解释有关现象。
固体和液体物理性质的不同,导致它们产生的压强在有关规律上有所不同。
固体压强只在某一方向上产生;液体由于具有流动性,其产生的压强在各个方向都有。
在平衡状态下,加在固体上的压力,只能沿力的方向,大小不变地传递;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专题十四 液体压强知识点总结及习题精练(pdf,含解析)粤教沪版

,所以
,又根据
,则有
,所以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液面相平,若连通器里装有不同的且不能
均匀混合的液体,连通器液面将不再相平。
2
2.连通器原理的应用 ①茶壶:茶壶口高于茶壶盖的设计。
②锅炉水位计:利用连通器原理把锅炉中的水位反映到锅炉外的水位计中。
③自动饮水器:利用连通器原理使饮水部分水面自动升高。
④船闸:利用连通器原理使轮船通过水库,拦河大坝等。
孔,
并用橡皮塞盖住,将容器装满水后,同时取掉三个橡皮塞,水从小
孔中
喷射而出,结果出现图中的情形,你从图中所示的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这现象表明,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里面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三种不同液体,三个容器都是
圆柱形,那么(1)这三个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 pa_____pb_____pc(填“<”“=”“>”);(2) 三种液体的密度相比较ρa_____ρc_____ρb;(3)三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A_____pB_____pC。
含量增加,使得河水的密度增大,水对三峡大坝的压强
(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轮船过三峡大坝时要靠船闸来完成,船
闸是根据
原理建成的。
8
2、如图所示的容器内盛有密度为 0.8×103kg/m3 的酒精.其中 A 点的压强 pA= Pa,B 点
的压强 pB=
Pa,方向为
,C 点的压强 pC=
Pa,方向为
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液体压强具有以下特点: ①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③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系。
液体的压强知识点归纳

液体的压强知识点归纳
一、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1. 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撑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
2. 液体具有流动性,对阻碍它流动的容器侧壁有压强。
二、液体压强的特点。
1.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 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三、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 ρ gh
1. p表示液体压强,单位是Pa(帕斯卡)。
2. ρ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是kg/m^3。
3. g是常量,取9.8N/kg(在粗略计算时可取10N/kg)。
4. h表示液体的深度,是指从液体内部某点到自由液面的垂直距离,单位是m。
四、连通器。
1. 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2. 连通器原理:连通器里装的是同一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3. 应用:茶壶、船闸、锅炉水位计等都是连通器原理的应用。
初二物理重难点压强知识点

初二物理重难点压强知识点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增大压强,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压强,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接下来我整理了初二物理学习相关内容,希望能关怀到您。
初二物理重难点压强学问点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外表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1帕=1N/m2,表示是物理意义是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4、F= PS;5、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 增大;(2)F不变,S减小;(3)同时把F,S。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6、应用: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增大压强,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压强,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7、液体压强产生的缘由: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且液体具有流淌性。
8、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密度有关系。
9、液体压强计算:P=液gh(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h表示是液体的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垂直距离,单位m。
)10、液体压强公式:P=gh,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试验是马德堡半球试验。
12、大气压强产生的缘由: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3、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金属盒气压计测定大气压。
飞机上使用的高度计事实上是用气压计改装成的。
1标准大气压= 1.013105帕= 76cm 水银柱高。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八年级下册物理液体的压强

八年级下册物理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的定义:
液体内部的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它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并且能够流动而产生的。
液体内部任意一点的压强与该点处于液面下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2.液体压强公式: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ρgh`,其中:
-P表示液体的压强(单位:帕斯卡,Pa),
-ρ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³),
-g是重力加速度,约为9.8N/kg(在地球表面附近),
-h是该点距液面的垂直深度(单位:米,m)。
3.液体压强特点:
-液体内部任何一点的压强都向各个方向均匀传播。
-在同一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的压强大小相同,不考虑容器形状的影响。
-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连通器原理:
连通器中装有同种液体且静止时,无论容器的形状如何,只要液体不流动,连通器各部分液面的高度始终保持相平。
有关压强的知识点总结

有关压强的知识点总结初二压强的知识点总结推荐度:八年级下册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推荐度:压强的知识点总结推荐度:相关推荐有关压强的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的压力和压强是知识点内容最多的单元章节。
下面是关于有关压强的知识点总结。
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一汇总进行复习或者是预习,会有很好的学习效果。
一、压强1、压强:(1)压力:①产生原因:由于物体相互接触挤压而产生的力。
②压力是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③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④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力的产生原因不一定是由于重力引起的,所以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
只有当物体放置于水平地面上时压力才等于重力。
(2)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一个物理量,它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3)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4)公式:p=f/s。
式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帕斯卡;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5)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1pa=ln/m2,其物理意义是:l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2、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二、液体压强1、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种液体中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4)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2、液体压强的大小(1)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
(2)公式:p=ρgh。
式中,p表示液体压强单位帕斯卡(pa);ρ表示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h表示液体深度,单位是米(m)。
3、连通器——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1)原理:连通器里的液体在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2)应用:水壶、锅炉水位计、水塔、船闹、下水道的弯管。
三、大气压强1、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并且空气具有流动性,因此发生挤压而产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体的压强(基础)撰稿:肖锋审稿:雒文丽【学习目标】1、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2、了解连通器及其原理;3、能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要点梳理】要点一、液体压强(高清课堂《液体压强》388899)液体的压强是由液体所受的重力及液体具有流动性而产生的,液体的压强虽然是由液体受的重力产生的,但它的大小却与液体受的重力无关,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容器中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只有侧壁竖直的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才等于容器内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要点诠释: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液体压强具有以下特点:①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③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系。
要点二、液体压强公式:,式中P表示液体自身产生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不包括液体受到的外加压强,单位是Pa,是液体密度,单位是,是常数,,h是液体的深度,单位是m。
要点诠释:1、由公式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的重力、体积无关。
当深度一定时,P与成正比,当一定时,P与h成正比。
2、液体的深度h指的是液体中被研究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即一定要从液体跟空气的分界面竖直往下测量,它不是高度,高度由下往上量的,判断出h的大小是计算液体压强的关键。
要点三、液体压强的测量由于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所以我们只要测出液体某一深度某一方向上的压强,就同时知道了液体在这一深度各个方向上的压强。
如图所示,液体压强可用压强计来测量,工作原理是: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挤压时,U型管两边的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两边的高度差越大,读出高度差即可得出压强计金属盒所处之处的压强。
要点四、连通器及其应用(高清课堂《液体压强》388899)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要点诠释:1.连通器原理:连通器里如果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容器的各液面总保持相平。
如图,在连通器内取一很薄的液片AB;AB 受到左边液面对它的压力,也受到右边液面对它的压力,AB 平衡,根据二力平衡关系有,根据压力与压强的关系有,由于AB 是薄片,有,所以,又根据,则有,所以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液面相平,若连通器里装有不同的且不能均匀混合的液体,连通器液面将不再相平。
2.连通器原理的应用①茶壶:茶壶口高于茶壶盖的设计。
②锅炉水位计:利用连通器原理把锅炉中的水位反映到锅炉外的水位计中。
③自动饮水器:利用连通器原理使饮水部分水面自动升高。
④船闸:利用连通器原理使轮船通过水库,拦河大坝等。
【典型例题】类型一、液体压强1、下面是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测得水和盐水在不同深度时,压强计(U形管中是水)两管的液面高度情况。
4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是: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___________有关。
②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他应控制不变的量有_______和______,要改变的是_________。
③小明同学在学了液体压强公式后,用公式对以上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g取10N/kg)他发现按液面高度差计算的压强值略小于按液体深度计算的压强值,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答案】①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体的密度。
②密度、深度、金属盒在水中的方向③金属盒橡皮膜发生形变产生压强。
【解析】①分析表1、2、3知同种液体水,随着深度的增加,(由30→60→90)压强计读数也跟着增大(28→58→84)。
分析表3、4两组数据知:深度相同(h=90mm),不同液体(即密度不同)压强计读数不同。
②研究同一深度的压强是否相等,应控制深度不变,密度不变,改变压强计金属盒的方向。
③由于按压强计液面高度差进行计算时,压强值略小的原因是金属盒的橡皮膜受到压强发生形变时,也产生压强。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研究物理问题常用的一种方法:控制变量法。
这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2、下端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管插入水中,如图所示,在逐渐下插的过程中,橡皮膜将( )A.逐渐下凸 B.逐渐上凸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玻璃管插入水中时,下端橡皮膜应受到向上的压强,使橡皮膜向上凸,逐渐下插过程中,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增大,受到水的压强也随着增大,就会更加向上凸。
【总结升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在圆柱形容器的侧壁上不同位置各开一个小孔,并用橡皮塞盖住,将容器装满水后,同时取掉三个橡皮塞,水从小孔中喷射而出,结果出现图中的情形,你从图中所示的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答案】这现象表明,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里面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三种不同液体,三个容器都是圆柱形,那么(1)这三个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p a_____p b_____p c(填“<”“=”“>”);(2)三种液体的密度相比较ρa_____ρc_____ρb;(3)三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A_____p B_____p C。
【答案】(1)==(2)>>(3)==【解析】根据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产生的原因,我们知道,三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相等,而受力面积相等,因此压强相等;三容器a容器中液体的体积最小,b容器中液体的体积最大,但它们质量相等,所以ρa最大,ρb最小;由于三容器完全相同,三液体质量相等,故三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压力和压强公式的运用,关键要弄清楚液体的压力和压强的计算方法,牢记压力和压强公式。
举一反三:【变式】(高清课堂《液体压强》388899例1)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
塞子A受到由水产生的水平向右的压强为( )A.ρ水g(h1+h2+h3) B.ρ水g(h1-h2-h3)C.ρ水g(h1+h2-h3) D.ρ水g(h1-h2+h3)【答案】C类型二、连通器4、如图所示,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因为静止在连通器中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选项B、C、D都不符合实际,不能选。
【总结升华】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了解连通器中液面的特点:静止在连通器中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在同一水平面上。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中有一处科学性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简要说明它违背了什么物理原理或规律: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违背了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壶嘴和壶身中液面不相平;连通器液面相平的原理。
5、如图为某饲养场牲畜自动饮水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储水箱与饮水杯A、B、C组成连通器B.控制进水的自动装置应用了杠杆平衡条件C.静止时浮子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静止时水对三个饮水杯底部压强的关系是:P A<P B<P C【答案】D【解析】储水箱与饮水杯A、B、C组成的装置符合连通器的特点属于连通器;控制进水的自动装置属于杠杆应用了杠杆平衡条件;静止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C正确;静止时连通器各个容器液面相平,水对三个饮水杯底部压强P A=P B=P C【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连通器原理、杠杆的平衡条件、液体压强的特点、力的平衡,贴近生活实际,便于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现象的兴趣,也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属于中考常见题型。
类型三、知识运用6、如图所示,一个空茶壶的质量为0.5kg ,放在水平桌面上,茶壶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0.01m 2,用茶壶盛水后,水的深度为0.12m ,求:①空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②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③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
(茶壶壁的厚度不计,g=10N/kg)【思路点拨】(1)已知空茶壶的质量,根据公式G=mg 可求其重力,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茶壶的底面积已知,根据公式SFP可求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2)已知壶中水的深度,根据公式P=ρgh 可求出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 (3)利用公式F=PS 求出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
【答案与解析】 ①空茶壶的重力为,空茶壶放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力。
②水对茶壶底的压强为:。
③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为:。
【总结升华】此类问题的解答要分清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
对液体压强和压力问题先求压强后求压力,对固体压强和压力问题,先根据计算出固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再由计算固体对支持面的压强。
举一反三:【变式】水平地面上有一只铁皮平底小水桶,桶受到的重力为10N ,桶的底面积为3dm 2,桶壁厚度不计。
现在倒入80N 的水后,水的高度为20cm 。
(g=10N/kg ) ①水对桶底的压力和压强各是多少?②装水的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各是多少? 【答案与解析】①分析:倒入桶中的水重不一定等桶底受到的压力。
要先求压强,后求压力。
,。
②分析: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压强是由固体产生的要先求压力,后求压强。
,。
7、如图所示,一梯形截面容器重10N,容器底面积是200cm2,倒入4kg水的高度为30cm,g取10N/kg。
求:(1)容器底所受到水的压强;(2)容器底所受到水的压力;(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思路点拨】(1)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即可求出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2)根据压强公式变形F=Ps即可求出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力;(3)先根据容器自身重力和水的质量求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然后根据压强公式即可求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答案与解析】已知:G容=10N,S容=200cm2=2×10-2m2,m水=4kg,h水=30cm=0.3m,g=10N/kg求:(1)p底(2)F底(3)p桌面解:(1)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为p底=ρgh=1.0×103 kg/m3×10N/kg×0.3m=3×103Pa(2)容器底所受到水的压力F底=p底S底=3×103Pa×2×10-2m2=60N(3)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水+G容器=4kg×10N/kg+10N=50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桌面=F'/S底=50N/(2×10-2m2)=2.5×103Pa答:(1)容器底所受到水的压强为3×103Pa;(2)容器底所受到水的压力为60N;(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2.5×103Pa。
【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液体压强的计算和压强大小及其计算的理解和掌握,计算时要注意统一使用国际单位制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