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 教案教学设计
《我的家乡》教学设计(精选17篇)

《我的家乡》教学设计(精选17篇)《我的家乡》篇1活动目标:1、认识地图,掌握用尺测量的基本方法,对测量活动有初步的兴趣。
2、对自己的家乡有初步的了解。
喜欢自己的家乡,以自己的家乡为荣。
活动准备:1、幼儿收集的有关自己家乡的资料(图片、照片、土特产、风景录像等)2、三张地图(黄浦区、上海、中国)、尺和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1、我住在上海——说说你的家庭地址是什么?出示上海黄浦区行政地图,在地图上寻找出自己家的位置。
——为什么小朋友的家在黄浦区地图上找不到?——找找你知道的上海有名风景点。
——我们住在上海,可是我们许多小朋友的家乡却不在上海,你的家乡在哪里?——这是什么地图?你能在中国地图上找到上海吗?找到你的家乡吗?——还有谁的家乡也是xx省的?让我们一起对来自同一省份的幼儿人数做一个统计——用测量工具量一量家乡到上海的距离,小组成员间统计一下测量结果,然后比较出谁的家乡最远,谁的家乡最近。
——你们小组谁的家乡离上海最远?距离是多少?我们班级谁的家乡离上海最远?3、创设“家乡风情展”和“各地土特产展览”。
——通过幼儿的相互观摩和介绍,进一步感知家乡的美、中国是个好地方。
《我的家乡》教学设计篇2活动目标:1、感受上海的美好,增进喜欢上海的情感。
2、通过分享交流多角度地了解上海的文化与特点。
3、大胆交流,用语言表达对上海的喜爱。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幼儿收集关于上海的物品; PPT。
活动过程:一、喜欢上海(互动交流)提问:你了解上海吗?你喜欢上海吗?为什么?小结:每个人都有喜欢上海的理由,上海就是我们的家,我们都爱上海!二、这就是上海梳理上海的地理位置,饮食特点,风俗习惯,节日派对,海派文化。
小结:上海在中国的东部,海岸线的中部。
这里经济繁荣,高楼林立,交通发达,商品繁多。
这里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
我们喜欢上海,因为这里有孩子们喜爱的游乐场、博物馆,有年轻人喜欢的高雅艺术,运动赛事;有老人们喜欢的生态公园,水乡古镇;有外国人喜欢的海派文化,时尚派对。
2024年《我的家乡》作文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我的家乡》作文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和表达对家乡的认识和情感。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风俗习惯等方面,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风俗习惯等方面。
2. 指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情感。
3. 组织学生进行作文创作和交流分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情感。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和思考,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风俗习惯等,激发学生的乡土情怀。
2. 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分享对家乡的认识和情感。
3. 写作法: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创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家乡的美丽景色和特色文化,激发学生的乡土情怀。
2. 观察与思考: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风俗习惯等方面,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3. 交流与分享: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让学生分享对家乡的认识和情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 作文创作: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创作,鼓励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情感。
5. 作文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进行作文展示和评价,让学生相互学习和提高。
六、教学评价:1. 通过作文评分标准评价学生的作文质量,包括内容完整性、语言表达准确性、逻辑清晰性等。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3. 收集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和情感的反馈,以评估教学效果。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风俗习惯等。
2. 邀请家乡的专家学者或民间艺人来校进行讲座或表演,丰富学生的乡土文化知识。
2024年《我的家乡》作文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我的家乡》作文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2. 让学生通过作文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表达力和创造力。
3. 让学生学会使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等。
2. 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 通过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有关家乡的图片、故事、传说等资料,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等。
2. 课堂导入:让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家乡资料,引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 观察与思考: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4. 表达与创作:让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表达力和创造力。
5. 作文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进行评价,看学生是否能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自己的家乡。
2. 对学生的表达力和创造力进行评价,看学生是否能通过作文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 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评价,看学生是否能学会使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
五、教学资源1. 家乡的图片、故事、传说等资料。
2. 作文评价标准。
3. 教学课件。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等?学生是否能通过作文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作文评价和指导环节,是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需要进一步反思和改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家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 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乡的美。
3. 采用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2024年《我的家乡》作文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我的家乡》作文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风俗习惯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2. 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的家乡,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自豪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的乡土情怀。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风俗习惯等方面。
2. 教授学生如何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的家乡。
3. 分析优秀作文,学习其表达技巧和构思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风俗习惯等方面,教授学生如何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的家乡。
2.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突破写作过程中的思维定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写作热情。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风俗习惯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示例法:分析优秀作文,学习其表达技巧和构思方法。
4. 练习法: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风俗习惯等方面。
2. 第二课时:教授学生如何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的家乡。
3. 第三课时:分析优秀作文,学习其表达技巧和构思方法。
4. 第四课时: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 第五课时: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6. 第六课时:展示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写作热情。
7. 第七课时:总结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8. 第八课时: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9. 第九课时:进行作文讲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10. 第十课时:总结本单元教学,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了解程度。
二年级语文上册我的家乡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我的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利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大意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实物演示等手段,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学习情境中,提高学习兴趣。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能力。
3. 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乡。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家乡的认识和喜爱之情。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记住这些词语。
3.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谈论课文中描述的家乡景色、风土人情等。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课文中描绘的家乡特点。
4.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乡。
(2)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角色扮演,大家共同交流、学习。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家乡的特点。
(2)学生谈一谈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提出保护家乡环境、传承家乡文化的建议。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2024年《我的家乡》作文教案设计

2024年《我的家乡》作文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和描述自己家乡的特色、变化和发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
2. 家乡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等。
3. 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家乡的特色和变化。
2. 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和创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和思考,将观察和思考转化为文字表达。
2.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作文质量。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对家乡的调查和了解,收集相关资料和图片。
2. 设计相关教学活动和练习。
学生准备:1. 观察和思考自己的家乡,准备相关资料和图片。
2. 学习写作技巧和方法。
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展示相关资料和图片。
第二环节:讲解和示范(15分钟)1. 教师讲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 教师示范如何观察和思考家乡的特色和变化,如何将这些观察和思考转化为文字表达。
第三环节:练习和指导(15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讲解,进行观察和思考,尝试将观察和思考转化为文字表达。
2.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指导和评价,提供反馈和建议。
第四环节:创作和展示(15分钟)1. 学生根据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进行作文创作。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的过程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作文质量、创作热情和团队合作精神。
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延伸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和练习,如参观家乡的景点、采访家乡的老人、进行家乡调查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
《我的家乡》作文教案设计(精选8篇)

《我的家乡》作文教案设计《我的家乡》作文教案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家乡》作文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家乡》作文教案设计篇1【习作要求】写景状物类习作是学生口语交际和作文中常见的内容。
此次习作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家乡的景色,捕捉景色的特点和姿态,观察不仅是用眼睛看,还要用心去体会——要思考、分析、动情。
只有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才会有生动逼真的描写,才会流露出自己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家乡自然景色,激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表达的欲望。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
3、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家乡的景物。
4、表达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抓住家乡景色的具体特点并能有序表达出来。
2、小组之间互相介绍自己家乡的特有风景。
【教具】关于家乡景色的图片,多媒体等【教学过程】一、欣赏美文,谈话激趣小朋友,我们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腾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
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许多迷人的地方。
谁不说自己的家乡美呢?你听,这位小朋友介绍的自己的家乡多美啊!(老师配乐朗诵)家乡的景色又到了六月,在炎热的六月里,回想起我的家乡,心中有种抑制不住的兴奋的感觉。
我的家乡在袂花里的其中某一处地方。
那里很平凡,有人家,有树……其中,我觉得一个地方的景色最美丽——那一片片翠绿的青竹林。
那里的竹子四季常绿,笔直笔直的,看起来像一群坚强的士兵,震撼威严。
竹子前面有不少房子,在房子的楼顶上坐下来,抬头一看,一片蔚蓝蔚蓝的天空映入眼帘。
蓝天并非全都是蓝的,其中还占有些微薄的白色。
蓝白混合的颜色,使天空看起来异常美丽,格外可爱。
还有奇异的云,变化万千,给人一种诡异的感觉。
它们看起来有些像少女在翩翩起舞,有些像威严的狮子在傲视前方,有些像温驯的小兔子小巧依人……走到屋檐旁边,抬头向前看,看到一望无际的田野,田野里布满了绿色。
社会领域《我的家乡》教案(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景等方面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用文字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
2. 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
2.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家乡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学生准备关于家乡的资料,如照片、故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家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这是哪里?你对此有什么印象?2. 学生分享自己的家乡,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景等方面的特点。
a. 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如:位于哪个省份、哪个城市,周边有哪些城市等。
b. 介绍家乡的历史,如:古代、近代、现代的重要事件。
c. 介绍家乡的文化,如:方言、民俗、特色美食等。
d. 介绍家乡的风景,如:名胜古迹、自然风光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资料,如照片、故事等。
三、互动环节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家乡有哪些变化?你对家乡的发展有什么期待?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写作指导1. 教师讲解写作方法,如:如何写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景等方面的特点。
2.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开始写作。
五、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教师评价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家乡的重要性。
2. 学生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立志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家乡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注重写作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家乡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7、我的家乡(第一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倒”,读写“家乡”等11个词语。
2、初读课文,初知课文内容。
教学设想初读课文,学会12个生字
实验用具及教具卡片课件或投影片投影片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要点教法设计学生活动
一、揭题引入。
二、学生自学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解“家乡”介绍自己的家乡。
自学课文,认读生字词,初读课文。
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1.书“家乡”,指名读词语,说说什么叫“家乡”?(自己的家庭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也就是父母和自己居住的地方。
)2.用“我家在——”的句式说。
3.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乡,那么,课文中“我”的家乡在哪里,是个怎样的地方呢?1.三步法学生进行自学。
2.查自学情况。
A卡片认读生字,重点正音:后鼻音“苹、映”;平翘舌音“载、朝”。
B找找本课的多音字,组词。
倒(倒映)(摔倒)C.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指名分段朗读,正音。
1.你再把课文读一读,想一想,哪一段告诉我们“我”的家乡在哪里,是个怎样的地方?指名读第一段。
2.几段是具体写家乡的美丽?指名读2、3、4段。
理解“家乡”,会说自己的家乡是哪里,是个怎样的地方自学认读生字词读课文读课文,回答问题。
读具体写家乡美的段落。
四、学习生字。
五、课堂小结。
学生字,重点是记形和书写。
3.齐读全文1.自由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生字?2.重点分析:“湾”=三点水+“变”的上面部分+弓(右上部分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
“栽”=十+木+戈字旁(因为是栽树木,所以右下是个木)最后一画点别漏掉。
“霞”:上下结构,下面部分进行书空。
“群”认识羊字旁,左边中间一横要出头。
3.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湾(右边上下两部分都要写得扁一点)、坡、流、映(撇捺要舒展)。
左右基本相等:群、朝(竖中线基本把左右两边平分)。
上下基本相等:梨;上紧下松:霞。
再读全文。
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生字。
说说这几个难写字的结构和笔顺。
观察范字,书写
教学反思请对教学内容、教法设计、课堂管理、时间安排、学生活动作认真反思。
课时授课计划
日期2019 年月日星期
课题7、我的家乡(第二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会用“许多”等词语写句子。
2、初步感受家乡的美丽景色。
教学设想理解课文是怎样按方位顺序具体来描绘家乡
的美丽景色。
实验用具及教具卡片课件或投影片投影片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要点教法设计学生活动
一、复习检查。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1段四、学习课文第2——4段。
认读,生字组词,多音字据词定音练说,整体感知课文。
学习第一段,朗读学习课文第2——4段。
理解课文是怎样按方位顺序具体来描绘家乡的美丽景色。
1.卡片认读生字、词语。
2.写出字的偏旁,再组词。
湾()()梨()()朝()()映()()群()()霞()()3.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见《课堂作业》2)1.由朗读课文,想想:“我”的家乡是个怎样的地方?2.讨论,练说。
我家在(),它是个()的村子。
村后是(),山上有()。
村前有一条(),河上有座(),河水()。
和岸上载着许多()。
过了石桥,一边是(),一边是()。
3.学生边说,老师边用简笔画板书。
1.指名朗读第一段。
2.第一段有两个月亮湾,第二个“月亮湾”能不能用一个字代替。
3.读一读用“它”代替的句子。
4.朗读指导。
重音:美丽。
1.月亮湾美在哪里?自由读读 2——4段。
对照插图,找一找课文介绍了月亮湾的哪些景物,用“。
”标出;这些景物分别在村子的什么地方,用“----”划出表示方位的词。
2.讨论,老师板书。
3.讨论“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一句中“青山、绿树和小桥”是不是
围绕小河所写的事物?(通过争辩,明确这些不是所写的事物,而是写河水清清。
)认读生字、词语。
组词多音字据词定音讨论,练说读句子,读出“美丽”找出方位词找出课文写了哪些景物读句子,理解句意,体会家乡景色的美丽
五、学习第5段。
六、朗读全文。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4.较句子A村子的前面有一条小河。
B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
(通过比较让学生知道前一句没有写出小河的样子,后一句“月牙一样”写出了小河是湾湾的,样子很美。
)5.理解句子“河水饶着村子缓缓地流着。
”“缓缓地”是什么意思?是怎样缓缓地流?(结合看图,理解这句话写出了河水流动路线几动态美)。
6、比较句子。
A、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
B、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
(写出鱼游动的样子。
)A、河水清清的。
B、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
(写出了河水清清的样子,很美。
)结合平时生活中看到的说一说,加深理解“到映”。
7.朗读指导第3段。
用你的朗读,把着一幅幅美丽的风景图展现在大家面前。
重音:月牙一样、缓缓地、游来游去、清清的、倒映8.理解比喻句。
A树上开满了桃花。
B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1)你见过“朝霞”吗?是什么样的?2)这里把什么比作朝霞?投影演示:一朵桃花(清晰)—一大片桃花(朦胧)抓住“许多、开满、远远”等词语理解比喻句。
30读一读比喻句,从“多少、色彩”几方面说说桃花的美丽。
9、有感情朗读2——4段。
看板书说说为什么月亮湾是个美丽的村子。
1.引读。
练说:我的家乡有_______________,真美呀!2.小结:这一段是全文的总结,同时也是第1段的照应。
3.这一段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对家乡的赞美。
齐读。
带着对家乡无限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朗读全文。
朗读,比较,体会理解句意,并有感情地朗读。
练说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请对教学内容、教法设计、课堂管理、时间安排、学生活动作认真反思。
课时授课计划
日期2019 年月日星期
课题7、我的家乡(第三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并进行词句训练。
2.进一步体会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背诵课文,进一步体会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实验用具及教具卡片课件或投影片投影片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要点教法设计学生活动
一、复习字词。
二、朗读、背诵、总结课文。
完成练习,巩固字词朗读、背诵、总结课文。
1.卡片认读生字、词语。
2.扩词。
乡()()()坡()()
()流()()()3.把表示颜色的词语填在适当的()里。
青绿红白黄黑()山()水()花()叶()纸()字蓝天()云4.听写本课生字、词语。
1.自由朗读全文。
2.指名分段朗读,评议。
3.配乐齐读。
4.指导背诵。
(1)朗读、口头填空。
我家在(),它是个()的村子。
村后是(),山上有()。
村前有一条(),河上有座(),河水()。
和岸上载着许多()。
过了石桥,一边是(),一边是()。
(2)独立完成《课堂作业》6(3)自由准备。
(4)指名分段背诵、评议。
认读生字、词语扩词填词听写朗读填空完成作业。
分段背诵
三、课堂作业。
整理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词语搭配照样写句子(5)看见简笔画图,背诵全文。
5.总结。
(1)课文是先总的介绍“家乡美丽”,接着按方位顺序具体写了村子前面、后面、河岸上的景色,最后用总结句来进一步赞美家乡,表达作者的感情。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3)小朋友,你知道你的家乡在哪里?你能说说你的家乡有哪些美丽的地方吗?让我们来夸夸自己的家乡吧。
我们的祖国有壮丽的山河,秀丽的风景,到处都有像月亮湾这样美丽的景色,我们爱自己的家乡,更爱自己的祖国。
1.整理词语,连成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读通句子,体会句子所表达
的意思和感情。
2)想一想该用什么标点。
3)填好后与课文中的句子校对。
4).有感情地读读。
2.搭配词语,用线连一连。
(见课后3)3.照样子写句子。
例:村子前面有一条小河。
村子前面有一条湾湾的小河。
1).天上有一道彩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门前有一片田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背诵全文夸自己的家乡整理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词语搭配照样写句子
教学反思请对教学内容、教法设计、课堂管理、时间安排、学生活动作认真反思。
资料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