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

合集下载

手工电弧焊的焊接工艺参数

手工电弧焊的焊接工艺参数

手工电弧焊的焊接工艺参数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对提高焊接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是十分重要。

焊接工艺参数(焊接规范)是指焊接时,为保证焊接质量而选定的诸多物理量(例如: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热输入等)的总称。

焊条电弧焊的焊接工艺参数主要包括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和预热温度等。

1、焊接电源种类和极性的选择焊接电源种类:交流、直流极性选择:正接、反接正接:焊件接电源正极,焊条接电源负极的接线方法。

反接:焊件接电源负极,焊条接电源正极的接线方法。

极性选择原则:碱性焊条常采用直流反接,否则,电弧燃烧不稳定,飞溅严重,噪声大,酸性焊条使用直流电源时通常采用直流正接。

2、焊条直径焊条直径是根据焊件厚度、焊接位置、接头形式、焊接层数等进行选择。

一般厚度越大,选用的焊条直径越粗,焊条直径与焊件的关系见下表:焊件厚度(mm)。

2.3.4-5.6-12.13焊条直径(mm)。

2.3.2.3.2-4.4-5.4-63、焊接电流焊接电流是焊条电弧焊的主要工艺参数,焊工在操作过程中需要调节的只有焊接电流,而焊接速度和电弧电压都是由焊工控制的。

焊接电流的选择直径影响着焊接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焊接电流越大,熔深越大,焊条溶化快,焊接效力也高,可是焊接电流太大时,飞溅和烟雾大,焊条尾部易发红,部分涂层要失效或崩落,而且容易发生咬边、焊瘤、烧穿等缺陷,增大焊件变形,还会使接头热影响区晶粒粗大,焊接接头的韧性下降;焊接电流太小,则引弧困难,焊条容易粘连在工件上,电弧不稳定,易发生未焊透、未熔合、气孔和夹渣等缺陷,且生产率低。

因此选择焊接电流,应根据焊条直径、焊条类型、焊件厚度、接头形式、焊接位置及焊道层次来综合考虑。

首先应保证焊接质量,其次应尽量采用较大的电流,以提高生产效率。

T 型接头和搭接头,在施焊环境温度较低时,由于导热较快,所以焊接电流要大一些。

但主要由焊条直径、焊接位置、焊道层次等因素来决定。

1)焊条直径焊条直径越粗,熔化焊条所需的热量越大,必须增大焊接电流,每种焊条都有一个最合适电流范围。

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标准

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标准

钢结构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标准钢结构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标准》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钢结构制作与安装手工电弧焊焊接工程。

2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电焊条:其型号按设计要求选用,必须有质量证明书。

按要求施焊前经过烘焙。

严禁使用药皮脱落、焊芯生锈的焊条。

设计无规定时,焊接Q235 钢时宜选用E43 系列碳钢结构焊条;焊接16Mn 钢时宜选用E50 系列低合金结构钢焊条;焊接重要结构时宜采用低氢型焊条(碱性焊条)。

按说明书的要求烘焙后,放入保温桶内,随用随取。

酸性焊条与碱性焊条不准混杂使用。

2.1.2 引弧板:用坡口连接时需用弧板,弧板材质和坡口型式应与焊件相同。

2.1.3 主要机具:电焊机(交、直流)、焊把线、焊钳、面罩、小锤、焊条烘箱、焊条保温桶、钢丝刷、石棉布、测温计等。

2.2 作业条件2.2.1 熟悉图纸,做焊接工艺技术交底。

2.2.2 施焊前应检查焊工合格证有效期限,应证明焊工所能承担的焊接工作。

2.2.3 现场供电应符合焊接用电要求。

2.2.4 环境温度低于0℃,对预热,后热温度应根据工艺试验确定。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作业准备→ 电弧焊接(平焊、立焊、横焊、仰焊)→ 焊缝检查3.2 钢结构电弧焊接:3.2.1 平焊3.2.1.1 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焊接电弧长度等,通过焊接工艺试验验证。

3.2.1.2 清理焊口:焊前检查坡口、组装间隙是否符合要求,定位焊是否牢固,焊缝周围不得有油污、锈物。

3.2.1.3 烘焙焊条应符合规定的温度与时间,从烘箱中取出的焊条,放在焊条保温桶内,随用随取。

3.2.1.4 焊接电流:根据焊件厚度、焊接层次、焊条型号、直径、焊工熟练程度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焊接电流。

3.2.1.5 引弧:角焊缝起落弧点应在焊缝端部,宜大于10mm,不应随便打弧,打火引弧后应立即将焊条从焊缝区拉开,使焊条与构件间保持2~4mm 间隙产生电弧。

手工电弧焊工艺要点及相关问题

手工电弧焊工艺要点及相关问题

手工电弧焊工艺要点及相关问题手工电弧焊是一种常见的焊接工艺,主要用于金属材料的连接和修复。

它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因此掌握好手工电弧焊的工艺要点对于焊接工人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手工电弧焊的工艺要点及相关问题。

1. 焊接设备的选择和准备:选择合适的焊接设备对于手工电弧焊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情况下,需要准备好焊接机、焊接电极、气体保护设备等。

在选择设备时,需要考虑焊接材料的种类和厚度,以及焊接的环境条件。

2. 焊接材料的准备:在进行手工电弧焊之前,需要对焊接材料进行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清理焊接表面、去除氧化物和油污等,以保证焊接质量。

3. 电弧焊的工艺参数设置:在进行手工电弧焊时,需要根据焊接材料的种类和厚度,设置合适的焊接电流、电压和焊接速度等参数。

这些参数的选择对于焊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4. 焊接技术要领:手工电弧焊的技术要领包括焊接姿势、电弧稳定、焊接速度和焊条操作等。

这些方面的技术要领的掌握对于焊接工人来说非常重要。

5. 安全防护措施:在进行手工电弧焊时,需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避免受到电击、烧伤和有害气体的危害。

因此需要佩戴好焊接面罩、手套、焊接服等防护用品。

二、手工电弧焊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焊缝质量不佳:焊接过程中出现焊缝质量不佳的问题,可能是由于电弧不稳定、电流设置不当、焊接速度过快或者焊接材料准备不充分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方法包括调整工艺参数、加强焊接技术要领等。

2. 焊接变形和裂纹:在手工电弧焊过程中,焊接材料容易发生变形和裂纹。

这可能是由于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引起的。

解决方法包括采用适当的预热和冷却方法,以减少焊接材料的变形和裂纹。

4. 电焊机故障:在进行手工电弧焊时,电焊机可能会出现故障,如电弧不稳定、电流不正常等。

解决方法包括检查电焊机的工作状态、维护和保养电焊机等。

三、结语。

手工电弧焊的特点工艺参数及焊接电弧的引燃运条接头和收弧

手工电弧焊的特点工艺参数及焊接电弧的引燃运条接头和收弧

手工电弧焊的特点工艺参数及焊接电弧的引燃运条接头和收弧一.手工电弧焊工艺特点手工电弧焊的代号是111,是手工操作焊条进行焊接的电弧焊的方法。

也是在焊接领域里劳动强度最大的焊接方法,电弧焊是利用电弧作热源的熔焊方法。

(一)优点:1.工艺灵活,适应性强,适合于各种金属的全位置焊接。

2.质量好,与气焊埋弧焊相比,金相组织细,热影响区小,接头性能好。

3.易于调整;易于通过工艺调整(如对称焊接等)来控制变形和改善应力。

4.简单方便: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二)缺点;1.对焊工要求高:焊工的操作技术和经验,直接影响产品质量2.劳动条件差:焊工在工作时手脑并用,精神高度集中,而且还要受到高温度烘烤,及有毒、烟尘、弧光辐射和金属蒸气的危害。

3.生产效率低:焊工受体质的影响,焊接工艺参数选择范围较小,故生产效率低。

(三)应用范围在矿山、冶金、仪表、造船、锅炉及压力容器,机械制造,化工设备及航空航天制造维修业中都广泛的应用。

是工业上不可缺少的一项焊接方法。

二.手工电弧焊的工艺参数。

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对提高焊接质量和生产率是十分重要的。

焊接工艺参数是指焊接时为提高焊接质量而选定的各个物理量。

(一)焊接电源种类和极性的选择手工电弧时采用的电源有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两大类,根据焊条性质进行选择。

1.焊接电源的选择酸性焊条可采用交、直流两种电源,但优先选用交流电源,碱性焊条由于电弧稳定性差,必须直流电源,但对药皮中含有较多稳弧剂的碱性焊条(低氢钾型),也可使用交流电源,但此时电源的空载电压应较高些。

2.极性的选择在采用正接,碱性焊条采用反接,这样电弧燃烧稳定,飞溅小,声音平静均匀。

(二)焊条直径的选择工件较厚,焊条直径越大,工件越薄,焊条直径越小。

焊条直径与焊件厚度的关系接头形式不同,焊条直径也不同,T 形接头应比对接接头使用焊条直径应大些,立焊、横焊等空间位置比平焊所选用的焊条直径应小一些,立焊最大直径不超过5MM ,所选用的焊条不超过4MM 。

下列各项中属于手工电弧焊的焊接工艺参数( )。

下列各项中属于手工电弧焊的焊接工艺参数( )。

手工电弧焊是一种常用的焊接工艺,它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的连接和修复,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和建筑业等领域。

在进行手工电弧焊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件材料和要求来确定焊接工艺参数,以保证焊接质量和效率。

下面就手工电弧焊的焊接工艺参数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析:一、焊接电流焊接电流是手工电弧焊中最重要的焊接工艺参数之一。

它直接影响到焊缝的质量和焊接速度。

一般来说,焊接电流过大会导致焊接材料过热,产生气孔和烧穿现象;而焊接电流过小则会导致焊缝质量低下,无法形成均匀的熔透层。

在进行手工电弧焊时,需要根据工件的材料和厚度来合理地选择焊接电流。

二、焊接电压焊接电压是另一个重要的焊接工艺参数。

它直接影响到电弧的稳定性和焊接质量。

一般来说,焊接电压过高会导致电弧过稳定,焊缝过深,从而增加热影响区;而焊接电压过低则会导致电弧不稳定,焊缝形状不美观,甚至引起飞溅现象。

在进行手工电弧焊时,需要根据具体工件和焊接材料来合理地选择焊接电压。

三、焊接速度焊接速度也是手工电弧焊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之一。

它直接影响到焊缝的形成和焊接质量。

一般来说,焊接速度过快会导致焊接材料无法完全熔化,形成冷结合现象;而焊接速度过慢则会导致热影响区过大,焊接变形严重。

在进行手工电弧焊时,需要根据工件的材料和厚度来合理地选择焊接速度。

四、焊接材料焊接材料是影响手工电弧焊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选择适当的焊接材料可以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

一般来说,焊接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工件的材料和要求来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焊接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相应的标准,以保证焊接质量。

五、焊接位置焊接位置也是影响手工电弧焊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焊接位置会对焊接过程和焊缝形成产生影响。

在进行手工电弧焊时,需要根据焊接位置的不同来采取相应的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艺参数。

六、其他影响因素除了上述的焊接工艺参数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影响因素也会对手工电弧焊产生影响,如环境温度、湿度、气体等。

在进行手工电弧焊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控制。

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和流程

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和流程

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和流程1.焊前准备在进行手工电弧焊焊接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确定焊接材料和焊条种类-验证焊接部件的几何尺寸和质量要求-确定焊接操作的顺序和步骤-相关焊接设备的选择和检查-安全措施的准备,比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和护目镜等2.设备设置在进行手工电弧焊焊接之前,需要对电焊机进行适当的设置,以确保焊接过程稳定可靠。

设置包括:-选择适当的电流和电压-调整电流和电压的稳定性-根据焊接材料的厚度和焊接位置,选择合适的极性(直流正、直流负或交流)3.准备工作焊前准备工作包括对待焊零件进行清洁和准备,以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

准备工作包括:-清理焊接接头上的污垢和油脂-修整和打磨焊接接头的边缘,使其达到要求的几何尺寸和形状-对于较大的焊接件,可以使用夹具夹紧以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4.焊接操作在进行手工电弧焊焊接时,需要掌握正确的焊接技巧和操作方法。

主要步骤包括:-选择适当的焊接位置和姿势,以获得最佳视角和操作舒适度-将焊条插入焊条夹,并适当调整电流和电压-将焊条放在焊缝上,并点燃焊条的电弧-按照预定的顺序和速度进行焊接,确保焊缝的均匀和连贯-不断调整焊接速度和电流电压,以适应不同部件和焊接位置的要求-完成焊接后,将焊条从焊条夹中取出,断开电弧5.焊后处理焊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一些焊后处理工作,以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和表面光洁度。

焊后处理包括:-对焊接接头进行清洁,去除焊渣和焊渣残留物-对焊缝进行表面打磨和抛光,使其平整和光滑-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以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强度-根据需要进行补焊或修复,以满足要求的质量标准。

手工电弧焊工工艺规范

手工电弧焊工工艺规范

手工电弧焊工工艺规范文件编号:1.焊接方法简介1.1.手工电弧焊是利用焊条和工件之间产生电弧,将焊条和工件局部加热到融化状态,冷却结晶形成焊缝。

2.工艺要求2.1.工件焊接前必须进行清理油污,水分和锈蚀。

2.2.引弧和收弧处是焊缝的薄弱环节,必须进行有效的处理,填满弧坑缺陷。

2.3.焊接过程中应采用短弧焊接,焊条摆动不宜过大。

2.4.焊后要对所有焊缝清理焊渣。

2.5.中碳钢焊接要求2.5.1.尽可能选用碱性低氢型焊条,焊条使用前要烘干,特殊情况可选用铬镍不锈钢焊条,采用这种焊条是电流要小,尽可能采用多层焊。

2.5.2.焊前对工件预热,35号和45号钢预热温度150~250℃,加热范围在焊缝两侧150mm以上。

2.5.3.构件焊接后注意保温,并缓慢冷却至室温。

2.5.4.焊接时采用碱性焊条,直流反接。

2.6.锰钢16Mn焊接一般选用碱性焊条,J506及J507。

3.焊接规范参数3.1.焊条的选择3.1.1.选用焊条是应考虑◇与母材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一致◇对于结构钢的焊接,可选用相应强度等级的焊条。

一般使焊缝强度等于或稍高于被焊材料的强度,不能过高,焊缝强度过高反而会引起脆性增加,产生裂纹。

◇重要结构应选用抗裂性较好的碱性焊条。

3.1.2.常用碳钢焊条型号:3.2.焊条直径的选择可根据焊件厚度结合实际情况参考选择:3.3.焊接电流选择3.3.1.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较大的电流进行短弧焊件,以提高生产效率。

3.3.2.焊件电流大小可根据焊条直径、牌号、焊接位置以及接头形式来选择。

4.质量检验方法及标准参考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工艺规范。

手工电弧焊的焊接工艺包括

手工电弧焊的焊接工艺包括

手工电弧焊的焊接工艺包括
手工电弧焊的焊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电弧焊接电流和电压的选择:根据焊接材料和材料的厚度选择合适的电弧焊接电流和电压。

2.电弧焊接的气体保护:通过喷吹保护气体来保护焊缝,防止氧化和杂质的进入。

3.焊接材料的预处理:对待焊接的材料进行清洁和表面处理,以确保焊接质量。

4.电焊条的选择:根据需要的焊接强度和材料类型选择合适的电焊条。

5.焊接电弧的形成和维持:通过电极和工件之间的电弧来产生焊接热源,需要控制电弧的稳定和良好的接触。

6.焊缝的位置和角度:对于不同类型的焊接,焊缝的位置和角度也是一个关键因素,需要根据需要的强度和结构来确定。

7.焊接速度和焊接顺序:控制焊接速度和焊接顺序可以避免产生焊接缺陷和应力集中。

8.焊接后处理:对焊接后的工件进行清洁和修整,以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

以上是手工电弧焊的一般焊接工艺。

不同的焊接任务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钢结构制作与安装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

工艺规定了一般低碳钢、普通低合金钢的手工电弧焊的基本要求。

凡各工程的工艺中无特殊要求的结构件的手工电弧焊均应按本工艺规定执行。

第一节材料要求5.1.1钢材应按施工图的要求选用,其性能和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并应具有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

如果用其它钢材和焊材代换时,须经设计单位同意,并按相应工艺文件施焊。

5.1.2焊条选用原则1.符合使用要求,焊缝金属的性能要符合使用要求(达到设计要求),一般要求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包括抗拉强度,塑性和冲击韧性达到母材金属标准规定的性能指标的下限值。

2.尽量降低成本,尽量选用生产率高成本低的焊条,即“低成本”原则。

3.结构钢焊条的选择1)根据母材的抗拉强度,按照“等强”原则选择抗拉强度级别相同的焊条。

由于熔敷金属的抗拉强度比焊条牌号的名义强度高不少,在焊接高强钢时因母材熔入影响,焊缝金属实际抗拉强度比焊条牌号的名义强度高得多。

因此,可以选用抗拉强度低一等级的焊条,使焊缝金属与母材实际等强。

2)对于易裂的母材或结构(碳当量较高或工作厚度大、结构刚性大、施焊环境温度低),对于塑性、韧性要求高的重要结构,应选用塑性韧性好、含氢量低及抗裂性能好的碱性焊条(即低氢焊条)。

最好选用高韧性、超低氢焊条,以提高接头的抗冷裂性能。

3)对于管道焊接、立向下焊接、底层焊缝、盖面焊缝等,最好相应选用管道焊接专用焊条、立向下焊条、底层焊条和盖面焊条等。

4)应选用碱性焊条(即低氢焊条)而无直流焊接电源时,可选用低氢钾型焊条。

5)对于接头由不同强度的钢材组成,则按强度较低的钢材选用焊条。

6)大型结构,可选用熔敷速度较高的铁粉焊条。

4.铸铁焊条的选择根据铸铁种类、工件的使用要求和加工要求等,选择符合要求的成本低的铸铁焊条。

5.焊件坡口形式的选择要考虑在施焊和坡口加工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减小焊接变形,节省焊条,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一般主要根据板厚选择(见《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985-88)。

7.不同板厚的钢板对接接头的两板厚度差(1)不超过表5.1.2规定时,则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按较厚板的尺寸数据来选择;否则应在厚板上作出如表中图示的单面a )或双面削薄b ),其削薄长度L ≥3(1)。

表5.1.2较薄板厚度1(mm ) ≥2~5 >5~9 >9~12>12 允许厚度差(1)(mm )12345.2.1主要机具(见表5.2.1.1 5.2.1.2)表5.2.1.1 焊接用机械设备表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数 量单位 备注 电动空压机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台 碳弧气刨用 柴油发电机 台 应急使用 直流焊机台 结构焊接 交流焊机 台 结构焊接 焊条烘干箱 台 烘干焊条 翼缘矫正机台型钢校正表5.2.1.2 工厂加工检验设备、仪器、工具表备名称 设备型号数 量单位 备注 超声波探伤仪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台 检查焊缝内部缺陷 数字温度仪 台测量层间温度数字钳形电流表个测量焊接电流温湿度仪 个 测量空气湿度 焊缝检验尺把检验焊缝外观尺寸d 1dd 1da)b)游标卡尺把测量焊缝外观尺寸钢卷尺把测量第三节 作业条件5.3.1焊接区应保持干燥、不得有油、锈、水、氧化皮和其它污物。

5.3.2焊条在使用前应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烘焙时间和烘焙温度进行烘焙。

低氢型焊条烘干后必须存放在保温箱(筒)内,随用随取。

焊条由保温箱(筒)取出到施焊的时间不宜超过2h (酸性焊条不宜超过4h )。

不符上述要求时,应重新烘干后再用,但焊条烘干次数不宜超过2次。

5.3.3施焊前,焊工应复核焊接件的接头质量和焊接区域的坡口、间隙、钝边等的处理情况。

当发现有不符合要求时,应修整合格后方可施焊。

焊接连接组装允许偏差值见表5.3.3.1的规定。

表5.3.3.1 焊接连接组装允许偏差值第四节 操作工艺5.4.1工艺流程 拼装焊接校正二次下料制孔装焊其它零件校正打磨打砂油漆搬运贮存运输5.4.2操作工艺 1.焊接参数的选择 1)焊条直径的选择焊条直径主要根据焊件厚度选择,见表5.4.2.1。

多层焊的第一层以及非水平位置焊接时,焊条直径应选小一点。

(mm )边缘高差 1.0 2.0t/10但不大于3.0t/10但不大于4.0t顶接间隙a1.01.0+--++-长度 L间隙 a搭接坡口角度α 钝边 p坡口 5.0t5°1.0Laαpa -+ 4<t<88<t<2020<t<40t>40a 对接间隙tas1.0t允许偏差(mm)项 目αtasa连接示意图表5.4.2.1 焊条直径选择焊件厚度(mm)<2234~66~12>12焊条直径(mm) 1.62 3.2 3.2~44~54~6 2)焊接电流的选择主要根据焊条直径选择电流,方法有二:查表见表5.4.2.3表5.4.2.3 焊接电流选择焊条直径(mm) 1.6 2.0 2.5 3.2 4.0 5.0 5.8焊接电流(A)25~4040~6050~80100~130160~210200~270260~300注:立、仰、横焊电流应比平焊小10%左右。

有近似的经验公式可供估算:I= (30~55)d式中 d——焊条直径,mm;I——焊接电流,A;焊角焊缝时,电流要稍大些。

打底焊时,特别是焊接单面焊双面成形焊道时,使用的焊接电流要小;填充焊时,通常用较大的焊接电流;盖面焊时,为防止咬边和获得较美观的焊缝,使用的电流稍小些。

碱性焊条选用的焊接电流比酸性焊条小10%左右。

不锈钢焊条比碳钢焊条选用电流小20%左右。

焊接电流初步选定后,要通过试焊调整。

3)电弧电压主要取决于弧长。

电弧长,则电压高;反之,则低。

在焊接过程中,一般希望弧长始终保持一致,并且尽量使用短弧焊接。

所谓短弧是指弧长为焊条直径的0.5~1.0倍。

一般低氢型焊条采用短弧、低压操作能得到比较好的焊接效果。

4)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应在保证焊接质量条件下,采用大直径焊条和大电流焊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5)手工电弧焊工艺参数示例见表5.4.2.4。

6)性能要求高的焊缝与接头,每层焊缝厚度不宜大于4mm。

7)坡口底层焊道宜采用不大于 3.2mm的焊条,底层根部焊道的最小尺寸应适宜,以防产生裂纹。

8)在承受动载荷情况下,焊接接头的焊缝余高h应趋于零,在其它工作条件下,h值可在0~3mm 范围内选取。

9)焊缝在焊接接头每边的覆盖宽度不小于2~4mm。

表5.4.2.4 手工电弧焊工艺参数示例续表5.4.2.4 手工电弧焊工艺参数示例续表5.2.4.4 手工电弧焊工艺参数示例续表2.施焊前,焊工应复核焊接件的接头质量和焊接区域的坡口、间隙、钝边等的处理情况。

当发现有不符合要求时,应修整合格后方可施焊。

3.焊接时不得使用药皮脱落或焊芯生锈的焊条。

4.T型接头、十字接头、角接头和对接接头主焊缝两端,必须配置引弧板和熄弧板,其材质和坡口形式应与焊件相同。

引弧和熄弧焊缝长度应大于或等于25mm。

引弧和熄弧板长度应大于或等于60mm,长度宜为板厚的1.5倍且不小于30mm,厚度宜不小于6mm。

引弧和熄弧板应采用气割的方法切除,并修磨平整,不得用锤击落。

5.焊接区应保持干燥、不得有油、锈和其它污物。

6.焊条在使用前应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烘焙时间和烘焙温度进行烘焙。

7.不应在焊缝以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

8.焊接作业区环境温度低于00C时,应将构件焊接区各方向大于或等于钢板厚度且不小于100mm范围内的母材加热到200C以上方可施焊,且在焊接过程中均不应低于这个温度。

9.定位焊采用的焊材型号应与焊件材质相匹配。

定位焊必须由持有相应合格的焊工施焊,定位焊焊缝应与最终焊缝有相同的质量要求。

1)定位焊焊脚尺寸不宜超过设计焊缝厚度的2/3,且不应大于6mm。

长焊缝焊接时,定位焊缝长度不宜小于50mm,焊缝间距500~600mm,并应填满弧坑。

2)定位焊的位置应布置在焊道以内。

如遇有焊缝交叉时,定位焊缝应离交叉处50mm以上。

3)定位焊缝的余高不应过高,定位焊缝的两端应与母材平缓过渡,以防止正式焊接时产生未焊透等缺陷。

4)如定位焊缝开裂,必须将裂纹处的焊缝铲除后重新定位焊。

在定位焊之后,如出现接口不平齐,应进行校正,然后才能正式焊接。

5)定位焊缝不得有裂纹、夹渣、焊瘤等缺陷。

焊前必须清除焊接区的有害物。

6)定位焊预热温度应高于正式焊接温度。

7)当定位焊焊缝上有气孔或裂纹时,必须清除后重新进行焊接。

10.对于非密闭的隐蔽部位,应按施工图的要求进行涂层处理后,方可进行组装;对刨平顶紧的部位,必须经质量部门检验合格后才能施焊。

11.多层焊的施焊应符合下列要求:1)厚板多层焊时应连续施焊,每一焊道焊接完成后应及时清理焊渣及表面飞溅物,发现影响焊接质量的缺陷时,应清除后方可再焊。

再连续焊接过程中应控制焊接区母材温度,使层间温度上、下限符合工艺文件要求。

遇有中断施焊的情况,应采取适当的后热、保温措施,再次焊接时重新预热温度应高于初始预热温度;2)坡口底层焊道采用焊条直径应不大于Φ4mm,焊条底层根部焊道的最小尺寸应适宜,但最大厚度不应超过6mm。

12.在组装好的构件上施焊,应严格按焊接工艺规定的参数以及焊接顺序进行,以控制焊后构件变形。

1)控制焊接变形,可采取反变形措施,其反变形参考值见表5.4.2.5。

焊接收缩量参见表5.1.2.6。

2)在约束焊道上施焊,应连续进行;如因故中断,再焊时应对已焊的焊缝局部做预热处理。

3)采用多层焊时,应将前一道焊缝表面清理干净后再继续施焊。

表5.4.2.5 焊接反变形参考数值f(mm)(+2)/2反变形角度(平均值)13因焊接而变形的构件,可用机械(冷矫)或在严格控制温度的条件下加热(热矫)的方法进行矫正。

1)普通低合金结构钢冷矫时,工作地点温度不得低于-16。

C;热矫时,其温度值应控制在750~900。

C 之间。

2)普通碳素结构钢冷矫时,工作地点温度不得低于-20。

C;热矫时,其温度值不得超过900。

C。

3)同一部位加热矫正不得超过2次,并应缓慢冷却,不得用水骤冷。

第五节质量标准详见《钢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第六节成品保护5.6.1构件焊接后的变形,应进行成品矫正,成品矫正一般采用热矫正,加热温度不宜大于650℃,构件矫正应符合下列要求:5.6.2凡构件上的焊瘤、飞溅、毛刺、焊疤等均应清除干净。

要求平的焊缝应将焊缝余高磨平。

5.6.3零、部件采用机械矫正法矫正,一般采用压力机进行。

5.6.4根据装配工序对构件标识的构件代号,用钢印打入构件翼缘上,距端500MM范围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