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综述

合集下载

氨氮废水常用处理方法

氨氮废水常用处理方法

氨氮废水常用处理方法氨氮废水是指废水中含有氨氮化合物的废水。

氨氮废水的处理是保护环境、减少对生活水源、地下水和环境的污染的重要过程。

以下是常用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一、化学法处理1. 氧化法氧化法是将含有氨氮化合物的废水中的氨氮氧化为硝酸盐,进而使得氨氮被转化为无害物质。

常用的氧化剂有氯和臭氧。

此外,还可以利用高锰酸钾氧化废水中的氨氮。

2. 硫酸铵沉淀法硫酸铵沉淀法是一种将氨氮转化为与之反应生成固体沉淀的方法。

该方法中,硫酸铵与废水中的氨氮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硫酸铵、硫酸铁、硫酸铵铁等盐类沉淀,从而将氨氮从废水中去除。

二、生物法处理1. 厌氧处理法厌氧处理法是利用厌氧条件下的微生物,将有机废物和氨氮一起去除。

在厌氧生物反应器中,废水中的氨氮会被微生物利用作为能源和氮源,通过微生物代谢的产物来将氨氮去除掉。

2. 高效曝气活性污泥法高效曝气活性污泥法是一种通过生物氧化反应将氨氮去除的方法。

在高效曝气活性污泥法中,通过添加活性污泥,在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利用曝气设备对污水进行充分曝气,促使废水中的氨氮通过厌氧-好氧反应达到去除的目的。

三、物理法处理1. 吸附法吸附法是通过吸附剂表面的孔隙结构和化学性质,将废水中的氨氮物质吸附到吸附剂上,使氨氮物质从废水中转移到吸附剂上,并通过后续的处理将吸附剂中的氨氮去除。

2.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利用半透膜将废水中的氨氮物质分离出来的方法。

通过调整操作条件,如压力差、温度等,使得废水中的氨氮物质能够透过半透膜,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

四、辅助方法1. 灭活法灭活法是指通过添加酸、碱等化学物质,改变废水中的pH值,使得废水中的氨氮化合物发生离子化反应,从而改变其活性,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

2. 稀释法稀释法是指通过将废水与其他水源进行混合,降低废水中氨氮的浓度,以达到减少氨氮的目的。

上述是常用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具体选择何种方法应根据废水中氨氮浓度、处理效果要求和经济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sbr处理氨氮废水原理

sbr处理氨氮废水原理

sbr处理氨氮废水原理一、SBR工艺概述SBR工艺是一种高效的废水处理工艺,它采用一种顺序批处理的方式,将废水在同一反应器中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包括曝气、好氧生化、沉淀、排泥等。

这种工艺具有操作灵活、自动化程度高、投资和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在氨氮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氨氮废水的处理原理氨氮废水是指含有氨氮(NH3-N)的废水,它是一种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严重影响。

SBR工艺通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将氨氮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无害物质,并达到排放标准。

1. 曝气阶段在SBR反应器中,首先进行曝气阶段。

通过给废水通入氧气,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使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化细菌所需的氨氮和氧气。

曝气阶段一般持续一段时间,使废水中的氨氮进行初步的氧化反应。

2. 好氧生化阶段曝气阶段之后,进入好氧生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废水中的氨氮被硝化细菌进一步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硝化细菌是一类特殊的微生物,它能够利用废水中的氨氮进行生长和代谢。

3. 沉淀阶段好氧生化阶段之后,废水中的氨氮已经被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此时,需要进行沉淀阶段,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和生物污泥一起沉淀下来,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沉淀过程中,废水中的氨氮会与生物污泥结合,进一步减少废水中的氨氮含量。

4. 排泥阶段沉淀阶段之后,废水中的悬浮物和生物污泥已经沉淀到底部。

此时,需要进行排泥阶段,将沉淀下来的污泥从反应器中排出,以保持反应器的正常运行。

5. 通气阶段排泥阶段之后,废水中的氨氮已经基本被氧化和沉淀掉,此时可以进行通气阶段。

通气阶段是为了给反应器中的微生物提供充足的氧气,使其继续进行生长和代谢,以准备下一次处理周期。

三、SBR处理氨氮废水的优点SBR处理氨氮废水的工艺具有以下优点:1. 操作灵活:SBR工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适应不同废水的处理需求。

2. 自动化程度高:SBR系统可以通过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操作和监控,减少人工干预的需求。

污水处理中的氨氮去除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氨氮去除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氨氮去除技术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环境工程技术,其中氨氮去除技术是其中一个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中的氨氮去除技术,并分点列出其相关内容。

一、氨氮的来源及危害1. 氨氮的来源:工业废水、农业面源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非点源废水等。

2. 氨氮的危害:氨氮过量排放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水生生物死亡及水环境恶臭等问题,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二、常见的氨氮去除技术1. 生物法:包括厌氧法和好氧法。

- 厌氧法:利用厌氧菌群将氨氮转化为氮气,常见的反应器有厌氧反应槽和厌氧滤池等。

- 好氧法:利用好氧菌群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常见的处理单元有好氧池、好氧滤池和硝化反硝化池等。

2. 物理法:主要用于氨氮浓度较低的水体。

- 蒸发浓缩法:利用加热蒸发水体,浓缩氨氮浓度,常用于工业废水处理。

- 膜分离法:利用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将氨氮分离出来,常见的膜法有超滤、反渗透和离子交换膜等。

3. 化学法:通过添加化学药剂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

- 高锰酸钾法:利用高锰酸钾氧化氨氮生成氮气,广泛应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 硝化法: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加速氨氮转化为硝态氮,常见的药剂有硝酸铵和硫酸铵等。

三、氨氮去除技术的特点及应用情况1. 生物法:- 特点:技术成熟、操作简单、能耗低、无二次污染。

- 应用情况:广泛应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和农村污水处理等领域。

2. 物理法:- 特点:适用于氨氮浓度较低的水体、处理效果稳定。

- 应用情况:主要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和海水淡化等领域。

3. 化学法:- 特点:适用性广、处理效果较好。

- 应用情况:常见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

四、氨氮去除技术的发展趋势1. 生物法:加强氮素转化功能菌的研究,提高转化效率。

2. 物理法:研发更高效、节能的膜分离技术,开发新型浓缩设备。

3. 化学法:研究更环保、高效的化学药剂,减少药剂使用量。

五、国内外氨氮去除技术研究进展1. 国内研究进展: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氨氮去除技术研究受到重视,取得了不少成果。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介绍(详解)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介绍(详解)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介绍(详解)氨氮废水的一般的形成是由于氨水和无机氨共同存在所造成的,废水中氨氮的构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氨水形成的氨氮,一种是无机氨形成的氨氮,主要是硫酸铵,氯化铵等等。

氨氮废水主要来自化工、冶金、化肥、煤气、炼焦、鞣革、味精、肉类加工和养殖等行业。

排放的废水以及垃圾渗滤液等。

氨氮废水对鱼类及某些生物也有毒害作用。

另外,当含少量氨氮的废水回用于工业中时,对某些金属,特别是铜具有腐蚀作用,还可以促进输水管道和用水设备中微生物的繁殖,形成生物垢,堵塞管道和设备。

处理氨氮废水的方法有很多,目前常见的有化学沉淀法、吹脱法、化学氧化法、生物法、膜分离法、离子交换法以及土壤灌溉等。

一、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又称为MAP沉淀法,是通过向含有氨氮的废水中投加镁化物和磷酸或磷酸氢盐,使废水中的NH4﹢与Mg²﹢、PO4³﹣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磷酸按镁沉淀,分子式为MgNH4P04.6H20,从而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

磷酸按镁俗称鸟粪石,可用作堆肥、土壤的添加剂或建筑结构制品的阻火剂。

反应方程式如下:Mg²﹢+NH4﹢+PO4³﹣=MgNH4P04.6H20影响化学沉淀法处理效果的因素主要有pH值、温度、氨氮浓度以及摩尔比(n(Mg²﹢):n(NH4﹢):n(P04³-))等。

化学沉淀法的优点是当氨氮废水浓度较高时,应用其它方法受到限制,如生物法、折点氯化法、膜分离法、离子交换法等,此时可先采用化学沉淀法进行预处理;化学沉淀法去除效率较好,且不受温度限制,操作简单;形成含磷酸馁镁的沉淀污泥可用作复合肥料,实现废物利用,从而抵消一部分成本;如能与一些产生磷酸盐废水的工业企业以及产生盐卤的企业联合,可节约药剂费用,利于大规模应用。

化学沉淀法的缺点是由于受磷酸铁镁溶度积的限制,废水中的氨氮达到一定浓度后,再投人药剂量,则去除效果不明显,且使投入成本大大增加,因此化学沉淀法需与其它适合深度处理的方法配合使用;药剂使用量大,产生的污泥较多,处理成本偏高;投加药剂时引人的氯离子和余磷易造成二次污染。

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一、含氨氮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及其优缺点(1)传统生物脱氮法传统生物脱氮技术是通过氨化、硝化、反硝化以及同化作用来完成。

传统生物脱氮的工艺成熟,脱氮效果较好。

但存在工艺流程长、占地多、常需外加碳源、能耗大、成本高等缺点。

(2)氨吹脱法包括蒸汽吹脱法和空气吹脱法〔2~4〕,其机理是将废水调至碱性,然后在吹脱塔中通入空气或蒸汽,经过气液接触将废水中的游离氨吹脱出来。

此法工艺简单,效果稳定,适用性强,投资较低。

但能耗大,有二次污染。

(3)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实际上是利用不溶性离子化合物(离子交换剂)上的可交换离子与溶液中的其它同性离子(NH4+)发生交换反应,从而将废水中的NH4+牢固地吸附在离子交换剂表面,达到脱除氨氮的目的。

虽然离子交换法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树脂用量大、再生难,,导致运行费用高,有二次污染。

(4)折点氯化法折点氯化法是投加过量的氯或次氯酸钠,使废水中的氨氮氧化成氮气的化学脱氮工艺。

该方法的处理效率可达到90% ~100%,处理效果稳定,不受水温影响。

但运行费用高,副产物氯胺和氯代有机物会造成二次污染。

(5)磷酸铵镁沉淀法向含氨氮废水中投加Mg2+和PO43-,三者反应生成MgNH4PO4·6H2O(简称MAP)沉淀。

此法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反应快,影响因素少,能充分回收氨实现废水资源化。

该方法的主要局限性在于沉淀药剂用量较大,从而致使处理成本较高,沉淀产物MAP的用途有待进一步开发与推广。

二、我公司应采取的除氮方法根据我公司制浆工艺方式、公司所在地的气候条件、投资费用和去除效率,折点氯化法较为合理。

为了克服单独采用折点加氯法处理氨氮废水需要大量加氯的缺点。

应将此法和生物硝化连用,加氯点设置在BAF1前端为宜,氯气溶于水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杀菌作用,可以避免水中大量细菌对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过程产生影响,同时可以起到水质脱色的作用。

高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高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高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高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生物处理:利用生物菌群降解氨氮。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有曝气法、厌氧法和序批式生物反应器法。

曝气法通过供氧促进氨氮的细菌降解;厌氧法则在无氧条件下降解氨氮;序批式生物反应器法则通过有氧、无氧和静止等不同阶段的操作进行处理。

2. 化学处理:可以使用化学药剂与氨氮发生反应,将其转化为不溶于水的物质沉淀或析出。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有硫酸亚铁法、氯化法、碱法等。

3. 膜分离技术:利用膜过滤、膜生物反应器等膜分离技术将氨氮与其他物质分离。

常见的膜分离技术包括逆渗透、纳滤和超滤。

4. 离子交换: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将废水中的氨氮吸附、去除。

离子交换方法适用于氨氮浓度较高的废水处理。

5. 蒸发浓缩:将废水中的氨氮用蒸发浓缩的方式进行处理。

这种方法适用于氨氮含量较高、体积较小的废水。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也可以组合使用多种方法进行高氨氮废水的处理。

同时,注意控制处理过程中的氨氮浓度,以避免对环境造成进一
步污染。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氨氮废水的危害严重,对环境的影响巨大,关乎着人类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如何处理氨氮废水,一直是人类及社会发展所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现状1、化学方法化学氧化是最常用的氨氮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臭氧氧化、臭氧/复合氧化、氯氧化及氯化氢氧化等。

目前,这些技术已被实际应用于氨氮废水处理,具有较高的氨氮去除效率及处理成本比较优势。

2、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氨氮废水处理的一种常用技术,主要包括溶解性吸附、膜分离、沉淀、析出、过滤、催化及超声等。

它们能够有效降低氨氮水体的污染程度,但仍需优化工艺参数及研究催化剂的性质,以提高处理效果。

3、生物方法生物方法是氨氮废水处理中广泛采用的技术,主要通过污泥过程、滞留池及流化床等处理手段,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

经过研究发现,较理想的氨氮去除效果,可通过调节污泥处理池内污泥及废水浓度,和合理设计池容及污泥流去量等,以达到最优化管理的目的。

二、氨氮废水处理技术发展氨氮废水的性质及复杂的处理技术,一直以来都困扰着环保行业的发展。

为更好地处理氨氮废水,研究人员们不断研发新的技术及创新理念,以实现对氨氮废水处理的更有效率和可持续性管理。

1、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是新一代氨氮废水处理技术,它旨在通过化学、物理、生物等处理工艺,实现对氨氮废水的无害化,最终达到回用、吸收甚至再利用的目的。

2、混凝处理混凝处理已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氨氮废水处理技术,它能够有效的去除氨氮及其他悬浮物质。

其去除效果极佳,而且具有易操作、低成本、再来源化利用等特点。

3、膜技术膜法是最近发展起来的氨氮废水处理技术,它利用膜通道将氨氮进行过滤及分离,以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

它具有高效、低成本、无污染、安全可靠等优点,可有效的处理氨氮废水,提高废水的回用水质。

三、结论氨氮废水的处理技术,从过去的化学及物理方法,到现在的生物方法,再到未来发展中的无害处理、混凝处理及膜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高氨氮废水处理技术

高氨氮废水处理技术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过量氨氮排入水体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降低水体观赏价值,并且被氧化生成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会影响水生生物甚至人类的健康。

因此,废水脱氮处理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目前,主要的脱氮方法有生物硝化反硝化、折点加氯、气提吹脱和离子交换法等。

消化污泥脱水液、垃圾渗滤液、催化剂生产厂废水、肉类加工废水和合成氨化工废水等含有极高浓度的氨氮(500mg/L以上,甚至达到几千mg/L),以上方法会由于游离氨氮的生物抑制作用或者成本等原因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可以分为物化法、生化联合法和新型生物脱氮法。

1物化法1.1吹脱法在碱性条件下,利用氨氮的气相浓度和液相浓度之间的气液平衡关系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一般认为吹脱效率与温度、pH、气液比有关。

王文斌等[1]对吹脱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进行了研究,控制吹脱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是温度、气液比和pH。

在水温大于25℃,气液比控制在3500左右,渗滤液pH控制在10.5左右,对于氨氮浓度高达2000~4000mg/L的垃圾渗滤液,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

吹脱法在低温时氨氮去除效率不高。

王有乐等[2]采用超声波吹脱技术对化肥厂高浓度氨氮废水(例如882mg/L)进行了处理试验。

最佳工艺条件为pH=11,超声吹脱时间为40min,气水比为l000:1试验结果表明,废水采用超声波辐射以后,氨氮的吹脱效果明显增加,与传统吹脱技术相比,氨氮的去除率增加了17%~164%,在90%以上,吹脱后氨氮在100mg/L以内。

为了以较低的代价将pH调节至碱性,需要向废水中投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钙,但容易生水垢。

同时,为了防止吹脱出的氨氮造成二次污染,需要在吹脱塔后设置氨氮吸收装置。

Izzet等[3]在处理经UASB预处理的垃圾渗滤液(2240mg/L)时发现在pH=11.5,反应时间为24h,仅以120r/min的速度梯度进行机械搅拌,氨氮去除率便可达95%。

而在pH =12时通过曝气脱氨氮,在第17小时pH开始下降,氨氮去除率仅为8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第5期2013年10月山 西 化 工SHANXI CHEMICAL INDUSTRYVol.33 No.5Oct.2013环境保护[3]随着工业的发展,产生的废弃物越来越多,大量未处理氨氮废水方面,吕锡武等用序批式反应器对氨氮废经处理或处理不完全的含氮污染物的任意排放,给环境水进行处理,实验中好氧阶段的总氮损失验证了好氧反造成了巨大的污染。

由于氨氮的存在会消耗水体的溶解硝化的存在,并从生物化学和生物学角度阐释了好氧反氧,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影响水中生物生长,鱼类硝化的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混合液溶解氧浓度的中毒、死亡,甚至会进一步导致食用了中毒鱼类的人类提高,好氧反硝化脱氮的能力逐渐降低,当溶解氧质量中毒,其危害不容小觑。

在工业上,氨氮的存在会增加浓度为0.5mg/L时,总氮去除率可达到66.0%;张小玲等[4]循环水杀菌处理的过程及污水回收利用用氯量,且其对研究了在低溶解氧下,SBR反应器的短程硝化特征和控铜等金属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在污水回收利用时还会增制条件。

实验结果表明,实现短程硝化的关键是保持大用氯量;同时能形成生物垢,堵塞管道和用水设备,高、低溶解氧交替的环境,一定条件下,用半连续碳源[5]影响换热效率。

投加方式可保证总同步脱氯效率达到80%;邹小玲采用相对于生活中的洗涤用水和农业灌溉废水,氨氮废SBBR工艺处理ADC发泡剂废水,以达到脱除氨氮的目水更广泛的来源是肥料生产、炼焦、煤气、合成橡胶、的。

同时,考察了影响去除率的各个因素,确定了最佳染料、烧碱、电镀及石油开采等工业过程。

工业过程中操作参数,保证了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5.4%和氨氮废水排放量大、浓度高,危害也最大。

93.5%。

并且,作者采用Monod模型对硝化反应阶段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到了氨氮去除动力学模型。

另外,叶[6][7]1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建峰等、杨洋等研究了厌氧氨氧化工艺及其影响因素,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

在物理化学法处理氨氮废[9]1.1 国内研究状况水方面,胡允良等用吹脱法处理高浓度制药氨氮废水,[10]国内在处理氨氮废水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在生物法达到96%的吹脱效率。

李可彬等对乳状液膜去除氨氮进行了研究,由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和膜增强剂等组成的液膜,在合适条件下的一级去除率可以达到97%。

曲久[11]辉等利用高铁酸盐对氨氮的氧化能力进行了研究,强化其氧化和絮凝的协同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少量的三价铁在高铁氧化絮凝法去除氨氮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催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综述李广慧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综述了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生物硝化反硝化法、反渗透法、氨吹脱法、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电化学氧化法、折点氯化法去除氨氮的原理和影响因素,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工艺技术的选择原则。

氨氮废水;研究状况;处理技术X703.1 ---()[关键词] [摘要][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7050(2013)05006669收稿时间:20130921作者介绍:李广慧,男,1983年出生,中北大学在读工程硕士。

研究方向:化工废水处理。

--DOI:10.16525/14-1109/tq.2013.05.0212013年10月·67·[12]反硝化法、反渗透法、氨吹脱法、化学沉淀法、择性离化作用;杜鸿章等研制了一种新型催化剂,以三相接子交换法、电化学氧化法以及折点氯化法等。

触反应形式进行反应来去除水中的氨氮和有机物,使用 2.1 生物硝化反硝化法一定的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催化反应的影传统生物硝化反硝化法可分为2个阶段:首先,在响,得出在特定的工艺条件下,可使焦化废水中的氨氮[13]好氧条件下,使用硝酸盐菌和亚硝酸盐菌将氨氮氧化为去除率达到99.6%。

谢炜平对化学沉淀法进行了研究,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硝酸菌则是利用亚硝酸作为能他利用[Mg(OH)+H PO ]作为化学沉淀剂去除废水中的氨234[14]源的自养菌,而亚硝酸盐菌是一种以氨为能源的好氧型氮,并探讨了氨氮去除率的各种影响因素。

钟理等研自养菌。

然后,在缺氧条件下,使用反硝化菌将硝酸盐究对比了2种不同的化学沉淀剂,并得出了较优沉淀剂的--[15][16]氮和亚硝酸盐氮还原为氮气,即,将NO 和NO 还原为32适宜离子浓度比。

李小明等、曾次元等、王程远 [17]N 。

通过以上2个阶段便可脱除氮。

2等都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析液中的氨氮等污-硝化反应如化学反应式(1)、(2)所示,总硝化反应染物,确立了电流密度、Cl 浓度等因素的最佳反应条[18]见式(3):件。

黄海明等用折点氯化法处理含低浓度氨氮的稀土--+ 2NH +3O 2NO +2H O+4H 4 222冶炼废水,氨氮的去除率可达到98%。

-- 2NO +O 2NO1.2 国外研究状况223+-+国外在氨氮废水的处理方面同样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NH +2O NO +2H +H O4232在使用生物法处理氨氮废水上,日本在硫化床反应器中利在反硝化反应中需要加入各种碳源作为电子供体,+用固定化硝化菌进行了生产实验,结果表明NH -N去除率下面以甲醇为例,其反应方程式为式(4)、(5)。

4--[19][20] 6NO +2CH OH 6NO +2CO +4H O 可高达90%以上。

Bjorn等开发的浮动床-生物膜反应33222[21]--器,在低温条件下能够有效地去除氨氮。

Yukata等开发 6NO +3CH OH 3N +3CO +3H O+6OH23222的电化学生物反应器,可将生物膜或酶固定在该反应器的生物硝化反硝化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pH值、温度、阴极表面,通电后,水电解产生的氢作为电子供体与扩散溶解氧、有机碳源等。

在传统硝化反硝化工艺的基础上[22]至生物膜的硝酸盐进行反硝化反应;VanDerGreaf等研改良的SHARON工艺和OLAND工艺等都取得了很好的[28]究了厌氧氨生物氧化,由于氨可直接作为电子供体而无需脱氮效果,并且降低了能耗。

外加供体,所以与传统的反硝化工艺相比此方法更具优 2.2 反渗透法[23]点。

Linde等利用反渗透法处理了3种不同类型的垃圾渗反渗透法是近年来国外在处理废水方面应用较为广滤液,对传统生化池和填埋场的渗滤液而言,水通量与电泛的一种高级方法。

反渗透法的核心是反渗透膜,这种导率呈线性关系,氨氮和COD去除率均大于98%;S. 膜对溶剂有选择性,从而截留离子物质,达到分离液体[24]混合物的目的。

反渗透膜的两侧会形成静压差,以此压Uludag等用鸟粪石沉淀去除乳制品废液中的氨氮,通过+差为动力来克服溶剂的渗透压。

调节适当的pH和加入合适量的反应药剂,NH 的去除率能4反渗透法处理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温度、氨氮浓够达到95%以上。

Konishi等使用沸石作为吸附柱填料来吸[25]度、pH值以及操作压力(电压)等。

附废水中的氨氮,达到了很好的去除效果。

Hurd等使用 2.3 氨吹脱法(气提法)低压聚酰胺膜来处理垃圾渗滤液,在压力大于1. 03M Pa的吹脱法(或汽提法)是以空气(或水蒸气)作为载[26]操作条件下,氨氮去除率可达到88%以上;Moraes等、气,将气体通到液体中,在气液两相充分接触后,溶解[27]Awadalla等也对膜分离法进行了研究。

于液体中的气体与易挥发性溶质由液相进入气相,从而使废水得到处理。

此方法是基于气液相平衡和传质速度2 氨氮废水处理主要方法理论,以被吹脱物质在气液两相的浓度差为推动力进行的过程。

吹脱法(或汽提法)主要适用于脱除易挥发性目前,国内外去除氨氮的主要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溶质和溶于液体中的气体。

氨吹脱是指在较高pH值下,法、生物法。

物理法包括反渗透、蒸馏、土壤灌溉等处将空气通入含氨废水,利用氨在废水及空气中的浓度理技术;化学法包括离子交换、氨吹脱、折点氯化、焚差,将废水中的氨脱除。

烧、化学沉淀、催化裂解、电渗析、电化学等处理技吹脱法一般在吹脱池或吹脱塔中进行,但由于前者术;生物法包括藻类养殖、生物硝化反硝化、固定化生容易污染周边环境,所以采用后者吹脱有毒气体。

影响物技术等处理技术。

而当前应用较多的方法有生物硝化吹脱效果的主要因素有被吹脱物质的初始浓度、气速、李广慧: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综述→→→→→(1)(2)(3)(4)(5)液气比、温度及pH等。

此需有针对性的选择处理方法。

但无论选取何种方法,2.4 化学沉淀法都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能否改进生产技术和改变生化学沉淀法是以H PO +MgO或Mg(OH)作为化学沉产原料,以减少废水量及降低氨氮含量;2)能否将优342化水的利用与良好的工厂管理及可能的副产品回收相结淀剂,与氨反应生成沉淀物以脱除废水中的氨氮。

反应合。

3)所选择的工艺能否经济、高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方程式如式(6):2++3-氨氮。

Mg +NH +PO →Mg(NH )PO (S) (6)4444化学沉淀法影响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氨氮浓度、pH值以及相关离子浓度比等。

化学沉淀法与其他参考文献方法相比,其优势就是生成的沉淀物Mg(NH )PO 是一44[1] 种复合肥料,尤其是在废水中无其他有毒物质时,这种优势更加明显,并且Mg(NH )PO 可直接作为肥料使44[2] 用,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2.5 离子交换法[3]离子交换法是利用固相中的离子和液相中的离子进行的可逆化学反应。

当离子交换固体吸附液体中的离子时,就会释放出等价的离子到液体中以维持液体的电中[4]性。

这种离子交换固体为交换树脂,它以氢离子交换阳离子,氢氧根离子交换阴离子。

[5] 斜发沸石是一种用于脱除氨氮废水中氨氮的交换树+脂,其对NH 的选择性很强,且吸附饱和的沸石可再生4[15][6] 后重复利用。

2.6 电化学氧化法[7]电化学氧化法分直接氧化作用和间接氧化作用2种反应途径。

前者是污染物在电极上直接进行电化学反应;后者是利用电极表面产生的H O 、O 、·OH等强氧223[8] 化性物质来氧化污染物。

电化学氧化法去除氨氮是指在电场作用下,溶液中[9]的·OH基团直接将氨氧转化成N 等含氮物质,以及利用2--水中Cl 转化成ClO 的氧化作用而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

[10]2.7 折点氯化法折点氯化法是往废水中通入一定的氯气,当到达固[11] 定一点后,水中的游离氨含量会最低,而氨的含量则降为0;若通入的氯气量超过该点时,水中游离氨含量会增加。

因此,该点成为折点,此状态下的氯化即为折点[12] 氯化。

折点氯化法除氨是利用加入过量的氯与氨反应,从而生成N 。

反应方程式如式(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