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众20年研发体系的介绍
一汽大众供应商质量管理

一汽大众供应商质量管理第三章一汽大众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介绍3.1一汽大众现状介绍3.1.1一汽大众现状简介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一汽大众)于1991年2月6日在吉林省省会城市长春成立,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奥迪汽车股份公司及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的大型乘用车生产企业。
目前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总员工人数达28000人,上游500多家供应商,下游600多家经销商,总共涉及到30万人。
一汽大众采用汽车行业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生产当今风靡全球的汽车产品-包括Bora、Golf、Jetta、迈腾、速腾、Audi系列轿车。
一汽大众长春汽车工业基地的建成,使我国轿车工业进入了大规模批量生产的新时期。
同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它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培养了一大批顶尖的汽车行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为我国自主品牌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1991年生产第一批捷达轿车至今,一汽大众公司从一个注册资本只有37.12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发展到如今拥有380亿元人民币固定资产的大型汽车企业,目前,一汽大众公司累计向国家上缴的税金达到600多亿元人民币,2011年创造的GDP占吉林省的22%,为我国尤其是吉林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1.2公司目前的生产及销售能力目前,一汽大众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不断推出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目前已有二大品牌9大系系列整车产品,并形成了EA111、MQ200、MQ250和EA888等重要零部件资源布局,制造当今世界汽车名牌产品——高尔夫、捷达、CC、速腾、迈腾、宝来、奥迪A4L、奥迪A6L和奥迪Q5系列轿车,目前已形成长春、成都以及规划中的佛山工厂的百万辆级产能格局,成为国内唯一成熟的A、B、C全系列乘用车生产制造基地。
2011年一汽大众分别生产和销售整车101.9万辆和105.8万辆,比2010年的分别增长了15%和19%。
品牌分析- 一汽大众

汽车品牌文化
制作人:villa
品牌分析 一汽大众
汽车品牌文化
制作人:villa
品牌分析 一汽大众
一汽大众---速腾
汽车品牌文化
制作人:villa
品牌分析 一汽大众
一汽大众---速腾
汽车品牌文化
制作人:villa
品牌分析 一汽大众
一汽大众---迈腾
迈腾(MAGOTAN)源自和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帕萨特B6关 系紧密的FutureB6,是帕萨特品牌汽车的第六代车型。由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生产和销售。2007年7月上市,在 中国的中文名称是“迈腾”。据一汽大众方面解释,“迈” 寓意自信、果决、动感;“腾”表示腾飞、超越、激情。 拉丁文名称 “Magotan”,来源于拉丁文词根 “Magnus”, 意义是出众的、高贵的、权威的,受人尊敬的。之所以取 了迈腾(Magotan)这样一个新名字,主要是帕萨特的生产 厂换成在一汽大众生产,而且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生产 的帕萨特B5尚未停产。 一汽大众迈腾用PQ46平台、激光焊接、TSI发动机、 Tiptronic六速(老款)DSG六速(新款)1.4T版本为7速 DSG手自一体变速箱、空腔注蜡等优势项目取得了同级别 车型中技术含量最高的桂冠,代表德国最新科技的迈腾, 应该算是中高级车里保值率比较高的一款,深受大多数B 级车用户的喜爱。配置1.8TFSI发动机和2.0TSI的发动机
大众CC被欧洲媒体誉为“有史以来最美的大众汽车”, 扩展延伸了大众品牌的精神内涵,充分展示大众汽车深厚 的设计功力。一汽-大众推出国产CC,着力打造优雅动感 的高级轿车,在设计风格、材质工艺、驾控体验和安全配 置上攀登B级轿车豪华之巅,让中国消费者能够享受动感 与优雅完美结合的魅力。 CC的外形设计融合了跑车的动感与豪华轿车的优雅,刚 劲有力而不失华贵,显示出独有的气质内涵。锐利的“丹 凤眼”前大灯充满运动张力,鸥翼造型前保险杠动感十足。 豪华车特有的高腰线车身,利刃般锋利的贯穿棱线,硬朗 的高轮拱设计,同级车中唯一采用豪华高挡跑车特色自动 无框车门设计,均展示了CC这个运动健将骁勇帅气的一 面。
一汽大众的历史与简介 ppt

大众汽车集团简介
大众汽车集团品牌介绍 目前,大众汽车集团共有10个汽车品牌。分别为大众汽车乘用车、斯柯达、西亚 特、大众汽车商用车、斯堪尼亚、布加迪、宾利、奥迪、兰博基尼、保时捷。
Volkswagen Skoda 大众汽车乘用车 斯科达
Seat 西亚特
大众汽车商用车
Scania 斯堪尼亚
Bugatti 布加迪
成都
哈尔滨
长春吉辽林源
四平 辽阳
北京 天津
大连 蓬莱
青岛
上海 无锡
曲
靖
柳州
深圳
海口
5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简介
第一汽车集团第一辆汽车 时间: 1956年7月13日 地点:第一汽车制造厂 由毛泽东主席亲自命名第一批12辆的载货汽车- “解放”牌总装完成。 第一辆轿车和第一辆豪华轿车 时间:1958年4月 生产出车头镶有金龙腾飞标志的第一辆国产轿车- “东风牌” 。 时间:1958年8月 生产出第一辆豪华的国产高级轿车-“红旗牌”。 此后红旗牌轿车成为了中央领导人专用车。
Bentley 宾利
Audi 奥迪
Lamborghini 兰博基尼
Porsche 保时捷
4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简介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成立 时间:1953年7月15日 地点:中国长春 第一汽车集团是中国汽车工业大型企业集团。其核心企业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 司,1953年7月15日在吉林省长春市破土动工,毛泽东主席亲自命名并题写“第 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中国汽车工业从这里起步。 一汽集团全年销售各类整车153.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75%增速高于同行业
证整车车身强度,车身焊接焊缝美观。 – 空腔灌腊技术:
该技术是大众汽车集团为内腔防腐专门开发的特种非标设备。通过 专用设备将热熔的蜡注入车身再将蜡流出后,在内腔留下一层封闭式 的蜡膜,可以保证车身三年不锈蚀,十二年不锈穿。
回顾合资20年中国有了完整的轿车制造体系——自主品牌蓬勃发展,轿车进入家庭

生产线的拆装费用则是 中方负责 。 为了省钱 , 从来没 有见过什么是机械手 、6 2 个字母都认不全的一汽的
工人决定 自己拆装生产线。他们拆一件在 图纸上标
一
入中国,如今 中国市场是各汽车列强最大的战场。 而中国廉价的劳动力 、 中国初步形成的汽车制造体
系, 最重要的是 中国旺盛 的市场需求 ……成为后来 者到中国大展拳脚 的理由。曾经一款桑塔纳横扫中
国, 单一 的品种让用户无可选择 , 而今天 , 平均每三
下,拆装 图纸摞起来从地到房顶。伴着北美 的风
雪, 一汽工人们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情就是升国旗 、 唱
国歌一 千合资企业的 ^ 来都没有忘记他们是中
国人 , 他们干的是中国的汽车工业 。 合资二十年 ,上海大众先后派出数百人前往德
的老祖宗忘了,直逼得合资企业的老总们纷纷 出来
品牌销量冠军宝座 , 靠着这个 口碑 , 捷达 即将突 破百万辆大关。懂汽车的人 都知道 , 十几万元 的车
一
最不好 “ 做”, 它们既要求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 又可 以经受较差的使用环境 。桑塔纳 、 捷达撑起 中国车 市二十年 ,证明国产化并不是质量降低的标签 , 合 资车代表的是更加适应 中国的市场和道路。
来 的汽车管理优秀人才 ,如今已经成为国家汽车行 业管理的栋梁之才 。目前几乎所有升级产 品从研发 到适应性改进再到工艺设计 、 制造标准制定 , 都是由 中国工程师为主担当。 尹同耀 , 从一汽 一 大众总装厂走 出来 , 励精图志 数年, “ 使 奇瑞” 成为 自主品牌耀 眼的明星 ; 上海大 众总经理南 阳进入 了吉利集 团; 在奇瑞 、 吉利 、 华晨这些目前 中国汽车 自主品牌 急先锋企业中, 我们都可以找到来 自 一汽集团、 东风 集团研发工程师的身影 ,他们几乎都有合资项 目的 经验 。在合资项 目引进 中、 在产品升级研发中, 他们
一汽大众简介

一汽大众简介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一汽-大众,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奥迪汽车股份公司及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大型乘用车生产企业,其中一汽集团公司占60%的股份,德国大众公司占20%的股份,奥迪公司占10%的股份,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占10%的股份。
一汽-大众于1991年2月6日成立,1991年12月5日,第一辆解答A2轿车在一汽轿车厂组装下线。
1992年1月21日,公司开始进行首次捷达轿车国产化件实验。
1995年末,一汽和德国大众及奥迪公司三方在北京共同草签了奥迪轿车纳入一汽-大众生产的合同。
1996年7月10日,公司15万辆轿车工程中投资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项目——发动机车间全面建成投产。
1998年,一汽-大众正式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2X年,一汽-大众通过ISO9001(202X版)标准认证,并荣获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经过二十三年的发展,一汽-大众在长春、成都、佛山建有三大基地,拥有轿车一厂、轿车二厂、轿车三厂、轿车四厂、发动机传动器厂、成都发动机厂以及冲压中心等七大专业生产厂。
其产品由大众和奥迪两大品牌构成,有新捷达、宝来、高尔夫、高尔夫GTI、速腾、速腾GLI、迈腾、CC和奥迪A3、奥迪A4L、奥迪Q3、奥迪Q5、奥迪A6L等系列产。
202X年,一汽-大众共生产整车1,538,888辆,同比增长%;实现销售1,525,288辆,同比增长%;从1991年12月5日至202X年年底,一汽-大众已经累计生产整车万辆。
一汽-大众公司供应链体系管理开始较早,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管理与德国大众先进的R3管理系统同步,生产全过程由计算机控制,而物流的管理采用了世界前沿的流动物流管理理论和*络管理系统,整车装配实现了模块化和大规模订单制的平准化,这充分满足了市场订单制的多品种混流生产,也为零部件采购供应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汽-大众品牌历史及荣誉

公司概览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技术工艺
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整车制造工艺的企业
车身碰撞:欧洲5星级标准 车身强度提高50%
冲压
总装
拥有153名中高层经理、1289名经济管理人员,1323名工程技术管理人员(385名研发人员); 员工平均年龄:29.6岁
\ \Man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 王洪军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李天明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李闯
全国优秀劳务工 徐飞
单 位
人
数
11471
9495
10493 9371
3419
Magotan
Magotan
Sagitar
Sagitar
Golf A4 Audi B8
Golf A6 Audi B8
Audi C6
Audi C6
Audi200 Audi200
Bora
Bora
Bora
BoraA4GP BoraA4GP
BoraA4 GP
Audi Q5
Jetta
Jetta
JettaFL JettaFL JettaFL
1.6L手动时尚型11.9 万元 1.6L自动时尚型13.3 万元
1.6L自动舒适型14.0 万元 1.6L手动舒适型12.6 万元 1.6L自动豪华型15.7 万元
1.4L手动舒适型13.6万元 1.4L自动舒适型15.0万元 1.4L自动豪华型16.7万元
速 腾 —— 质感人生
1.6L手动时尚型 1.6L手动天窗型 1.6L手自一体时尚型
国内汽车行业唯一中方优势控股 (股比60:40)的合资企业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发展历程及大事记

成长发展时期从1956年开工生产到1978年末,是一汽的成长和发展时期。
在这个时期,一汽有过乘“东风”展“红旗”制造国产轿车等创举,也遇到两次大的干扰和挫折:第一次是1958年至1960年的三年大跃进期间,有过急于求成、忽视科学态度所犯的错误,造成设备失修、质量下降,企业管理严重削弱;经过1960年冬季开始的三年整顿,企业的生产秩序和管理逐步恢复正常,1965年和1966年,成为开工生产以来最兴旺的时期,被国家表扬为全国大庆式先进企业。
第二次干扰是1966年下半年开始的“十年动乱”,广大职工对左的错误有抵制、有斗争。
1972年,贯彻周总理批示,狠抓产品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1975年,贯彻邓小平指示,初步进行了企业整顿。
1977、1978两年,进行了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党的政策、恢复性整顿、重建大庆式企业等工作,使各项经济指标又恢复到“文革”前的最好水平。
这个阶段,尽管遇到许多干扰和挫折,但各方面的工作仍有一定的发展。
在汽车品种上从一个基本型增加到三个。
在生产能力上,从3万辆设计能力,提高到6万辆的水平。
在这个时期里,一汽出汽车,出人才,为全国汽车工业和机械工业的发展培养输送了一大批干部和技术骨干;完成了包建二汽的任务;还承担了一些援外项目。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发展历程及大事记字号显示:大中小2008-02-21 16:25:00来源:一大把汽车电子圈1992年8月一汽轻型卡车投产1994年5月一汽轻型客车投产1994年5月12日一汽实业总公司(社会事业管理部)成立。
1997年5月解放重型卡车投产1997年6月10日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02年一汽与马自达公司签署技术合作协议2002年6月14日一汽与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举行联合重组签约仪式2002年8月29日一汽与丰田公司举行合作协议签字仪式2003年1月18日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成立。
标志着一汽在组织形式上实现了由工厂化体制向公司化体制转变2003年3月26日一汽嘉信热处理科技有限公司成立2003年3月27日一汽解放变速箱分公司成立2003年3月28日一汽解放车桥分公司成立2003年6月15日,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成都分厂单班年产1万辆解放中型卡车生产线在成都市新都区建成投产2003年6月20日一汽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一汽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简介

Prof.Dr.J.Heizmann
Hans Dieter Poetsch
国内汽车行业唯一中方优势控股 (股比60:40)的合资企业 一汽占60%的股份,德方占40%的股份
Dr.U.Hackenberg
E.Schmitt
一 汽 - 大 众 FAW-VOLKSWAGEN
9
公司概览
产品结构:
Magotan Magotan Magotan
奥迪A6L
2.0 2.0 2.0 2.4 2.4 2.4 2.8 2.8 2.8 3.0 TFSI 基本型 手动 34.82万元 TFSI 标准型 手动 37.25万元 TFSI 标准型 手自一体 39.8万元 技术型 手自一体 42.45万元 舒适型 手自一体 46.88万元 豪华型 手自一体 52.98万元 FSI 豪华型 手自一体 61.82万元 FSI 娱乐舒适型 手自一体 52.62万元 FSI quattro 豪华型 手自一体 65.02万元 TFSI quattro 豪华型 手自一体 69.6万元
Jetta FLII
Jetta FLII
Jetta FLIII
Jetta
Jetta
Jetta
Jetta
CADDY
CADDY
CADDY
Bora
Bora
1991
1996
1998
1999
Hale Waihona Puke 200120032005
2006
2007
一 汽 - 大 众 FAW-VOLKSWAGEN
2008
2009
10
公司概览
产品结构: 大众品牌——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品牌
第一辆捷达轿车装配下线 1991年12月5日,第一辆捷达A2轿车在一 汽轿车厂装配下线。 第10000辆汽车下线 10000辆汽车下线 1993年2月17日,一汽-大众在总装车 间举行了第10000辆捷达轿车下线仪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汽-大众20年研发体系的介绍一汽-大众1991年成立,今年刚好是20周年。
20年来,一汽大众以其卓越的国际先进技术和一流的管理模式,成为中国唯一成熟的全系列乘用车生产基地。
众所周知,中国合资的初始目的,是发展中国“自己的”汽车工业,挡住“进口车”。
合资伊始,便开始出现“以市场换技术”的口号,在合资的条款中,“引进发动机技术”、“建设用于自主开发的技术中心”、“零部件国产化”、“50对50股比”等等,无不体现着中国人想拥有自己的汽车品牌的梦想。
显然获得整车的自主研发能力,是我国汽车工业通过合资合作对外开放的目的之一,在合资中是否获得了研发能力是检验合资成功与否的硬指标,而一汽-大众在这方面做得如何?带着好奇和一系列问题以让我们走进一汽-大众的神秘所在——研发、质保体系部门体验一汽-大众研发方面的实力和能力。
人才储备通过20年的积累,一汽-大众技术开发能力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不会到会、有学习到成长的蜕变过程,目前从概念设计、虚拟造型到实际车型的开发、总成验证到整车的验证,一汽-大众已经确立了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产品研发体系。
其研发团队有了很大的提升,现在有826名研发人员,其中博士14名,硕士326名,本科生225名。
按照人力资源规划,计划到2016年,研发人员要比现在翻一番,达到1500多,未来5年还会持续投入研发费用近70亿元人民币。
同时一汽-大众将和奥迪联手成立技术研发中心,使未来在中国本土化生产的车型和进口引进的车型能有更多的配置,更多地适应中国用户驾驶习惯和路况状况。
基础设施整个技术开发部面积是4万3千多米,车间的面积是3万1千米。
高性能的工作站400台,与德国大众进行实时数据交换,开发资源共享。
碰撞中心今年年底竣工,投资1亿4千万,是全世界最先进、最精确的碰撞,以及碰撞分析设备,投入使用后可以完成所有大众的标准各种碰撞,以及我们国家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所有的碰撞试验。
技术开发部从07年到11年累计对设备投入5亿3千万,土建投入1亿4千万,近五年投资将7个亿。
上午的参观中,先后参观了造型及虚拟现实中心和预批量中心●造型及虚拟现实中心造型及虚拟现实中心是将该中心集设计师办公室、模型制作车间、虚拟样车造型和数据评审以及高级会议中心等功能与一体。
其造型室部分占地面积16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余平方米。
模型制作车间,面积1000余平方米,是一个诞生艺术品的梦工厂,设计师们的二维效果图和三维数据模型将在这里变成雕塑一样的实物模型。
通过一幅画面尺寸5米×2.6米,分辨率达4096×2160的超高清大屏幕,可以实现全尺寸三维虚拟模型和实物模型的实时对比。
其设计规划采纳了国内外先进造型室的布局和功能设计理念,使造型与虚拟现实中心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就具备了实用性和先进性,并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该中心虚拟现实会议中心部分,是一个集造型评审验收,光顺数据DDKM 验收功能,远程协同设计及视频会议,综合领导决策等高端会议功能为一体先进会议中心。
该中心的应用可为汽车设计带来极大的效益:节省昂贵的实物样车设计成本;缩减车型开发周期与投入成本;加快产品的开发成熟度和设计质量以及市场的接受度;便利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设计和其他相关工作。
●预批量中心预批量中心于2008年12月份正式成立,分为两层,一层用于试制样车的生产、预批量车辆的装配、汽车电器匹配及质量分析、展车的整备等工作;二层与技术开发部共用,进行竞争对手分析、PKO、展车及特殊车辆整备等相关工作;厂房内分为焊装和总装功能区,焊装功能区包括分装及总拼焊接线,装备有快速转接式中频焊钳、各类焊接设备、激光焊接设备、滚边压合设备,三坐标测量间,树脂模型制作间,简易夹具制作间等等;总装功能区包括喷漆间,淋雨间,带有可升降式吊具的完全模拟生产现场的小生产线,厂房配置齐全,充分满足产品样车试制和预批量阶段的生产需求。
功能:新开发车型V1PT之后以及引进车型(非验证开发所需)的试验车试制:组织特殊车辆如展车、媒体试乘试驾车辆生产、整备工作,以及相关活动的现场技术支持服务;与物流组织SKF装车及问题管理;预批量阶段(VFF、PVS、0S)ZP5/ZP7的过程及产品质量优化,以及知识管理;ZP5自制及外协冲压单件交叉试装及优化;预批量阶段ZP5/ZP7外购件技术支持;预批量阶段汽车电器系统检测、故障分析及优化;培训生产厂批量生产人员。
●完善的测量技术体系下午,记者参观了质保测量中心。
1994年,一汽-大众质保部第一个测量间建立,从仅有的两台双悬臂三坐标测量机对Jetta A2车身尺寸进行开拓性的批量监控,直到现在,一汽-大众测量技术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各种三坐标测量机44台、测量技术人员165人,覆盖从产品开发、产品试制、产品调试和优化、车身及发传零部件尺寸认可和批量监控、现生产和售后质量问题分析等产品诞生全过程,同时能够满足9个批量车型、3个新车型的测量需求、辐射三地四厂、支持公司165万辆产能规划和实施的国内首屈一指的测量技术中心。
在一汽-大众第一个自主创新车型新宝来项目中,克服了产品数据冻结完、产品技术更改频繁等诸多难点,实现了国产化零件保质保量的尺寸认可和尺寸优化,可以说,在过去的十一五期间,一汽-大众的测量技术更是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也取得了令人振奋和值得骄傲的业绩。
●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内饰颜色匹配实验室、阳光模拟实验室、整车气味控制实验室、工业CT实验室、拧紧分析实验室等13个实验室,一汽-大众质保部共有50多个这样的实验室,因时间关系只参观了其中的13个实验室,最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整车气味控制实验室、工业CT实验室、拧紧分析实验室。
“整车气味控制实验室”目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在新车型开发阶段及批量阶段,在高温环境下,对整车及零部件的气味进行评价,并对其挥发出的有害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及控制。
以保证整车内饰的空气质量,为用户提供健康舒适的驾乘空间。
“工业CT实验室”,采用最先进的锥束X射线源以及高分辨率探测器,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X光检验设备。
用来检测铸造部件内部是否有问题,肉眼无法看到的金属以及塑料的内部,它都可以看到;并且通过软件建模呈现出视觉化的模型,供研发人员使用。
据说这套设备价值一千多万,是实验室最贵的设备。
目前,一汽-大众的零配件都要先过这道“CT”关,如果一旦发现问题,这些零配件就会从哪儿来回哪儿去。
“拧紧分析实验室”用于拧紧技术分析的设备主要是德国Schatz公司的卧式拧紧试验台和模拟拧紧试验台,是处于拧紧领域国际领先的分析设备。
主要用于螺栓零件扭矩预紧力及摩擦系数实验,模拟拧紧试验台还可以对现生产问题进行模拟拧紧分析及新产品开发的拧紧方案的确定。
汽车全身上下需要拧紧的地方多达2000处,此实验室能进行这方面的分析实验。
试制能力2005年10月,一汽-大众首台快速成型设备FDM投入使用;2005年11月,一汽-大众首台试制真空注型机投入使用,开始尝试为开发原型车做车身试制样件。
2006年12月,新宝来第一台原型样车交付试验用户;2007年,具有批量试制能力,同年5月新宝来所需36台改装车,28台整车和25台车身原型样车全部按时交付试验用户。
从2008年2月开始,承担了速腾,新宝来,第六代高尔夫,捷达三改脸等后续新成型的大批量试验车试制工作。
近两年,一汽-大众向以大众的平台为基础,独立组织开发迈进。
2010年2月一汽-大众首台BORA电动车试制成功; 2010年6月一汽-大众首台试制三轴CNC加工中心投入使用;2010年10月一汽-大众首台动态造型模型车通过验收.如今技术开发部完成造型模型铣削,各开发阶段模型和试制样车及样件制作等试制工作。
2010年9月,技术开发部试验中心改造完成。
灯光隧道试验室,音响评价室,消音室投入使用。
至此技术开发部在能完成车身与零部件的基础尺寸、重量、刚度和应变测量外,能独立开展整车各种环境模拟实验、整车结构件、功能件的疲劳操作试验和振动试验,底盘、电器、发动机的零部件性能、匹配和疲劳试验,整车噪声、排放、性能、道路试验等,并可利用由技术开发部和德国大众共同认证的一汽集团技术中心被动安全试验室进行整备被动安全试验,利用上海大众试验场完成特殊耐久性试验,后续正通过陆续投资完善整车和零部件试验设备。
截至2010年11月,技术开发部本地化试验能力已经达到整车60%,车身87%,底盘60%,电器80%。
研发能力一汽-大众研发人员从1994年开始对捷达外形进行改进,对原捷达的发动机罩、翼子板、前后保险杠、前后灯及散热器面罩等进行整体重新设计,按德国大众公司的认可程序在国内进行造型、审定、图纸设计、试制、试验,经历了新产品设计认可的全过程,从而建立了一汽-大众公司的产品开发流程。
新宝来项目, 300名科研人员参与研发,历时4年,投入10亿元的开发费,投产时国产化达到了98%,无论从自身人才储备、研发设备的能力,还是到国产化零部件系统的保障能力,均属娴熟之作。
它是一汽-大众中国自主研发的里程碑,不断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本土化开发已成为一汽-大众重头戏,现在研发人员正在做新宝来改型,新车型预计明年10月份在成都投产。
迈腾项目,就是上个月在杭州上市的全新迈腾,也是根据中国用户的喜好,包括车身加长,内饰、外饰各种装备的开发,以及造型、方向盘、到第二代空调系统、还有后座娱乐系统,都是一汽-大众自主研发的。
E88(开利),新能源的电动汽车。
是一汽-大众第一个自主品牌,针对这个车进行了各种内外全新的造型,由于掌握了核心技术,无论是发明类,外观都申请了大量的专利,可以说经过两年多的历时五代电动车的开发,一汽-大众拥有了自主产权,同时建立了一套机构和流程,伴随项目开发不断地进行试验设备的投入和使用。
为了降低成本,生产出更多中国广大消费者认可和接受的轿车,一汽-大众并不满足于引进,还不断地加大人力、物力、财力,增强企业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质保体系等综合实力,履行对消费者的郑重承诺,打造高品质汽车。
一汽-大众经历20年的合资和实践,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精心布局,在技术研发方面已经具备了按照德国大众的流程完成各个阶段相应工作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和研发,并取得了突出成果。
现在一汽-大众正朝着实现着年产销100万辆的目标而努力,为此,公司确定了今后每年至少推出2—3款新车型。
今天的一汽-大众掌握了世界先进生产技术,具备了与国际汽车工业同步生产先进产品的能力。
正如技术开发部负责人所说:“通过多年的打造,一汽-大众现在从概念设计、虚拟造型到实际车型的开发、总成验证到整车的验证,都具备了良好的功底。
这种能力不仅体现在产能上,还包括现在已经培育出的强大的研发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