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伤口感染原因分析及临床治疗探讨

合集下载

普通外科中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普通外科中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普通外科中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处理目的:对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有关原因的分析和处理进行分析。

方法:以成组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取单因素及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查分析出普通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多种因素。

结果:普通外科住院手术患者720例,有着73.6%的感染发生率。

结论:可以采取术前将切口长度降低、严格无菌操作、术后放置引流管机会减少和采取预防应用抗生素等合理措施,来应对普通外科手术中切口感染的高危险因素,切实使切口感染发生率有所降低。

标签:普通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分析及处理术后切口感染为在外科最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

在本文,通过对2010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普通外科住院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的各因素及其发生率之间关系的相关分析,然后对其中有着重要意义的高危险因素进行筛选,以此来指导临床控制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并使医院感染的降低有着可靠的依据。

⒈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普通外科住院手术患者7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610例,女性患者210例;年龄在5~74岁之间;患者的中位年龄40.1岁。

以《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国家卫生部医政司感染监控协调小组拟订)中作为选取对象所参照的切口感染诊断标准。

检测患者的切口于术后第3、5、7天进行,并且调查所有患者的危险因素。

1.2方法所采用的为回归性调查法,病例组为切口感染患者,以1∶2的比例,确定对照组为随机选择同期住院且愈合良好102例患者,进行切口感染发生率的计算。

病例资料分析后再行对照研究。

对普通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所有危险因素进行筛查分析。

主要有性别、年龄、有无糖尿病史、肥胖、切口分类、侵入性操作(胃肠减压、导尿)、有无引流、切口长度、术前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等因素。

1.3统计学分析研究方法为单因素及非条件Logistic对照,检验以χ2,统计学处理为SPSS10.0软件,P<0.05则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对危险的主要因素与术后切口感染之间关系进行筛选。

普外科伤口感染主要原因分析以及临床治疗探讨

普外科伤口感染主要原因分析以及临床治疗探讨

普外科伤口感染主要原因分析以及临床治疗探讨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伤口感染患者感染的原因以及临床治疗的问题。

方法选取2010-2012年间在普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96例,对普外科患者进行常规的检查共发现有34例患者在治疗后出现伤口感染,对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分析,同时根据临床资料进行总结。

结果因为患者经过临床手术治疗,所以自身的免疫力相对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伤口的感染,在普外科伤口感染的患者当中出现34例患者感染的情况。

结论在普外科伤口感染的治疗上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进行分析,进而采取科学的临床治疗方法,在治疗的过程中要避免外伤的进一步感染。

【关键词】伤口感染感染原因临床治疗【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6-0028-01对于普外科患者的临床治疗来说,往往会因为抗生素等使用不当等造成相关的患者出现伤口的感染,一旦患者出现伤口的感染,那么就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其进一步的临床治疗,进而对患者造成不良的影响。

1.研究资料选取了2010-2012年间在普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96例,其年龄在30-67岁之间,其中男性45例,女性51例。

在这些患者接受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经过临床检查发现有34例患者的外部伤口出现感染,其中男性感染患者18例,女性感染患者16例。

在感染的患者当中因为急诊手术的有10例,伴随有各种慢性疾病的有8例,有高血压患者6例,心脏病患者2例。

在本次研究所选取的所以患者中,都没有在手术之前接受抗生素的治疗。

2.治疗方法根据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诊断和检查标准对患者进行检查,并对检查出有伤口感染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其中对患者的年龄以及性别等做基础的统计,同时对手术的情况和患者自身伴有的疾病进行了解。

一般来说,伤口感染的主要判断标准有:对患者进行浅伤口的手术治疗,一般伤口感染检查为切口涉及的皮下组织或者是皮肤,一般检查的时间在手术后的30天内。

普外科伤口感染原因分析及临床治疗探讨 曾万智

普外科伤口感染原因分析及临床治疗探讨 曾万智

普外科伤口感染原因分析及临床治疗探讨曾万智发表时间:2016-10-20T15:50:43.73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作者:曾万智[导读] 清除感染部位周围坏死的组织,促进伤口的愈合,另外也可静脉输注抗生素药物或使用中药湿敷【5,6】,加快伤口愈合,提升疗效。

宜宾市长宁县长宁镇中心卫生院摘要:目的:分析普外科伤口感染的原因,并探讨普外科伤口感染的临床治疗过程。

方法:选取在我院普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387例,其中发生伤口感染66例,统计分析发生伤口感染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等。

结果:性别、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性质、手术类型、切口类型与普外科伤口感染存在密切的关联,不同性别、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性质、手术类型和切口类型的伤口感染率明显不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与发生伤口感染无相关性。

结论:普外科伤口感染的原因与患者性别、接受手术的时间及性质、住院时间、手术类型、切口类型等因素密切相关,在治疗过程中应认真分析感染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手段,另外也应做好预防感染工作,降低伤口感染率。

关键词:普外科;伤口感染;原因;临床治疗Abstract Objective:Causes of wound infection in general surgery,general surgery and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ourse of wound infection.Methdds:Select patients in general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treated 100cases,including 66 cases of wound infection occurred,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occurrence of wound infection the patient's sex,age,surgery,the hospital stay.Results:Age,sex,operative time,hospital stay,surgery nature,type of surgery,type of incision and general surgical wound infection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ages,gender,operation time,hospital stay,surgical nature,type of surgery and type of incision wound infe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Cause Poor surgical wound infec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age,sex,time and nature of surgery,hospital stay,type of surgery,the incision type and other factors,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should be carefully analyzed cause of infection,take appropriate treatment,in addition also should be prepared to work to prevent infection,reduce wound infection. Key words:General surgery;Wound infection;The reason;Clinical treatment 伤口感染是普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伤口感染会延迟伤口愈合时间,甚至会诱发周围脏器组织的继发感染【1】,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给患者造成了更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普外科伤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

普外科伤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

普外科伤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目的:了解我院普外科伤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

方法对我院普外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620例住院手术患者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调查的患者中共发生伤口感染51例,感染率为8%。

其中高龄,呼吸循环系统慢性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急症手术,手术时间长,二、三类手术切口,术前、术中未行抗生素预防性使用,耐药菌株感染与伤口感染有明确关系。

标签:伤口感染;危险因素;普外科近年来,由于大量广谱抗生素的经验型治疗,频繁的侵入性医疗操作,耐药细菌在医务人员之间的传播,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医疗环境的污染,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自1970年开始进行国际性的医院感染调查而定的数据显示外科伤口感染高居医院感染中第三位〔1〕。

外科伤口感染不仅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导致额外的经费支出,同时增加患者的痛苦。

在外科手术中将手术切口做小,并尽可能地减少对患者的损伤,是外科医师不懈追求的目标。

但是,近年来,由于滥用抗生素、患者高龄身体状况差、伴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等种种原因,外壳病人手术切口感染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倍受医护人员的关注。

本文在分析本院多年来的外科手术临床病例的基础上,查找出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旨在将手术对患者的损害将至最低。

现就本院2010~2012年度51例伤口感染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按照2001年卫生部颁发的手术部位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我院2010~2012年度普外科共620例住院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二、结果共检出51例患者,感染率8%。

其中男性30例,女性21例。

年龄分布26~81岁。

急症手术24例占47%。

手术时间超过2小时共约28例,占54%。

冠心病3例,糖尿病8例,老慢支2例,脑梗塞2例。

无一例患者术前接受抗生素治疗。

5例术前血清白蛋白低于35g/L,约占10%。

二类切口手术32例占62%。

三类切口手术19例,占38%。

普外科伤口感染原因分析及其临床治疗分析

普外科伤口感染原因分析及其临床治疗分析

2016.12临床经验127普外科伤口感染原因分析及其临床治疗分析王宇博临洮县上营卫生院普外科 甘肃省兰州市 730517【摘 要】目的:总结普外科伤口感染原因及临床治疗过程。

方法:此次实验研究选择的对象,是我院普外科2015年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200例患者,总计发生伤口感染30例,分析伤口感染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情况以及住院时间。

结果:患者的不同性别、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的类型、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的年龄和伤口感染发生率之间无相关性,P>0.05。

结论:普外科伤口感染和患者的性别、手术类型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因素具有相关性。

治疗中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感染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并做好感染预防工作。

【关键词】普外科;伤口感染;原因分析;治疗方法普外科手术中常出现伤口感染问题,而伤口感染的出现,将直接延迟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1]。

严重情况下,伤口感染还会诱发周围脏器组织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以及生存质量。

想要降低普外科手术伤口感染问题,就必须明确伤口感染出现的原因,为伤口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就我院2015年普外科中的200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总结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的原因并采取治疗干预。

详细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是我院普外科于2015年1月到8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患者,总计200例。

其中男性患者101例,女性患者99例;患者年龄在15岁到76岁之间,年龄均值(50.0±2.5)岁。

200例患者中,总计发生伤口感染患者30例,感染率15%。

30例感染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在18岁到76岁之间,年龄均值(50.6±4.2)岁;急诊手术患者22例,择期手术患者18例;手术时间在100min 以上人员21例,100min 以内人员9例;切口类型I 类2例,II 类8例,III 类20例;患者术前均使用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处理措施,降低切口感染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以及处理措施。

结果: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主要与年龄、糖尿病、肥胖、手术时间、切口类型等原因有关。

结论:对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筛查,通过完善术前检查降低切口长度,提高手术熟练度及无菌操作水平,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机会,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措施,降低切口感染。

关键词: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处理术后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医院控制感染发生率的重要工作内容,其发生率约为%~%。

切口感染原因很多,涉及手术室管理及医院感染管理的各环节,又与患者的体质及医生的处理等诸多因素有关。

文章对20XX年广西南宁市武鸣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术后患者的切口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并针对相应病症采取相应处理,以便有效预防和控制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率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XX年我院383例普外科手术患者,男201例,女182例,年龄4~80岁,平均40岁。

其中Ⅰ类清洁切口85例,包括甲状腺切除术、乳腺癌切除术等;Ⅱ类清洁—污染切口190例,包括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开腹胆囊切除术等;Ⅲ类污染切口108例,包括肠梗阻绞窄手术、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等。

其中术前肥胖26例,长期吸烟史38例,术前合并糖尿病24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9例。

手术时间30 min~5 h,平均2 h,放置腹腔引流192例。

诊断标准:国家卫生部20XX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

于术后第3、5、7天对所有术后患者的切口进行检测、并同时对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调查。

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83例患者的体温单、重症监护单、病程记录、医嘱单、麻醉记录、手术记录、辅助检查等资料,对手术感染情况进行评估。

调查指标:调查指标各种高危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有无糖尿病史、肥胖、切口分类(Ⅰ、Ⅱ、Ⅲ)、术前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胃肠减压,导尿)、有无引流、切口长度、手术时间。

浅析普外科伤口感染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浅析普外科伤口感染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浅析普外科伤口感染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事业不断进步。

伤口感染是普外科手术后,容易引发的一种并发症,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有伤口突然疼痛、周围皮肤发红、肿胀等[1]。

一旦发现伤口感染,应及时进行处理,否则可能会发展成脓毒血症,甚至致人死亡。

造成伤口感染情况的因素较多,主要是不正确的创口清理操作方式和不科学地应用抗生素,除此之外还与手术时长、操作环境、患者身体等因素相关。

因此,要对患者伤口感染的原因进行分类,才能针对性地选择治疗方法,有效预防感染,从而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关键词:普外科;伤口感染;原因;治疗方法引言伤口感染的发病比较急,发病情况比较严重,特别是在老年群体中十分高发,有可能是由于老年患者的各项器官功能减退,身体素质较差,发病后极易影响身体免疫功能,同时还会并发很多症状,成为医院中高感染率的群体。

与此同时,老年患者的机体应激能力较弱,在感染初期很难被发现,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导致病情恶化。

通过分析伤口感染的引发因素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避免社会和家庭的资源被浪费,在临床上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35例于2019年2月—2020年1月期间于某院普外科接收治疗的外科手术并伤口感染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男性17例,女性18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58.33±5.89)岁;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外科手术,但是没有发生伤口感染的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25~77岁,平均年龄(51.97±5.12)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性别可比性良好。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准许,且患者和家属都理解了本次研究内容,愿意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对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全面的监测和了解,分类引起感染的原因,包括手术持续时间、患者性别、年龄、伤口大小等因素,针对性地选择治疗方案。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以患者实际的临床症状为依据,判定患者伤口感染的严重程度。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及对策目的重复使用的器械在手术室自行处理,手术室清洗槽不够,清洁区污染区不分,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

手术室不具备自行处理重复使用后器械,客观上存在感染因素,针对主要原因,采取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取得明显效果。

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原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底感染率。

方法向一把手汇报引起感染主要原因,采取多科联动,重复使用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器械清洗质量、包装质量、灭菌质量得到保证,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下降。

采用综合干预措施,针对存在感染可能的各个环节。

结果影响普外科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是手术室自行处置使用后的器械,复用器械处理不规范,存在感染隐患,通过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降低。

结论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是降低普外科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

综合干预措施对降低普外科的切口感染是有效的。

Abstract:Objective The repeated use of apparatus in the operating room to handle,the operating room cleaning tank is not enough,the clean area pollution area regardless of,personnel without professional training. Operating room equipment after don’t have to deal with repeated use,infection factors objectively,in view of the main reasons to the operating room supply room integration management,achieved significant effect. Analysis of general surgery incision infection causes and take effect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decreasing rate.Methods Reporting to the head main reasons cause infection,take more linkage,reuse equipment by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 for centralized processing,equipment cleaning quality,packaging quality,quality guaranteed,general surgery incision infection rate decreased. Using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infection in existence possible.Results Affect the general surgery incision infection is the main reason of the operating room after the disposal of used equipment,on its own multiplexing equipment processing is not standard,there are hidden danger of infection,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the operating room supply room management,general surgery incision infection rate.Conclusion Operating room supply room integration management is to reduce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general surgery incision infection.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to reduce the general surgery incision infection is effective.Key words:Wound infection;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operation room supply room;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2010年7月,我院普外科手術患者切口感染率为8%,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监测的0.84%感染率,针对存在问题,感染管理科积极深入调查,查找原因,提出控制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手术切口感染率,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外科伤口感染原因分析及临床治疗探讨
发表时间:2013-11-05T16:51:14.670Z 来源:《医学与法学》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唐一清[导读] 对所选的普外科伤口感染患者进行相应的伤口处理,其中对对照组中的普外科伤口感染患者采取常规的方法换药
唐一清
(湖南常德石门县新关镇卫生院 415302)
【摘要】目的:对普外科伤口感染原因分析及临床治疗进行探讨。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 年7 月至2012 年7 月期间普外科伤口感染的患者120 例,在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所选普外科伤口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60 例普外科伤口感染患者。

对对照组中的普外科伤口感染患者采取常规的方法换药,而对实验组中的普外科伤口感染患者采取碘伏与贝复济联合换药。

对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以及平均换药次数进行记录,并且进行比较分析。

同时对所选普外科伤口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对照组中普外科伤口感染患者的平均伤口感染时间为(27.65±3.12)d,平均换药次数为(23.13±3.41)次;而实验组中普外科伤口感染患者的平均伤口感染时间为 (13.35±2.12)d,平均换药次数为(10.46±2.31)次,即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中的普外科伤口感染患者的平均伤口愈合时间更短,且平均换药次数更少,p<0.05。

结论:在对普外科伤口感染患者进行伤口处理时,采取碘伏与贝复济联合换药对于患者的愈合情况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

【关键词】普外科伤口感染原因临床治疗
在对普外科伤口感染患者进行伤口处理时,采取碘伏与贝复济联合换药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1]。

本文就此对普外科伤口感染原因分析及临床治疗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1 年7 月至2012 年7 月期间普外科伤口感染的患者120 例,在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所选普外科伤口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中有60 例普外科伤口感染患者,患者的年龄段在23 岁至80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51.5±4.7)岁,其中创伤伤口患者为16 例,手术切口患者有44 例。

实验组中有60 例普外科伤口感染患者,患者的年龄段在22 岁至80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4±4.5)岁,其中创伤伤口患者为18 例,手术切口患者有42 例。

两组普外科伤口感染患者的年龄、性别、伤口类型以及伤口深度等方面类型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所选的普外科伤口感染患者进行相应的伤口处理,其中对对照组中的普外科伤口感染患者采取常规的方法换药,即在使用酒精、碘酒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消毒后,使用凡士林纱布或雷夫诺纱条将其创面以及腔隙填塞,再使用无菌敷料将伤口进行包扎,并且根据患者的具体渗液情况对患者进行换药。

而对实验组中的普外科伤口感染患者采取碘伏与贝复济联合换药。

即先使用生理盐水将患者的创面进行彻底的清洗,后使用0.02%的呋喃西林溶液对其创面进行清洗,使用75%的酒精对患者的伤口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后,将坏死组织进行清除,再讲患者的脓性分泌物进行清除后使用0.5%的碘伏纱布敷于伤口表面,再使用凡士林纱布进行覆盖,使用无菌敷料进行包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换药,直至患者的新生肉芽长出,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创面清洗以及0.5%的碘伏进行伤口消毒后,使用贝复济于伤口促进患者的肉芽生长。

对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以及平均换药次数进行记录,并且进行比较分析。

同时对所选普外科伤口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

1.3 数据处理
将结果输入SPSS18.0 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对比采取t 检验;数据采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

p <0.05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表一中的数据资料可知,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中的普外科伤口感染患者的平均伤口愈合时间更短,且平均换药次数更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详细见表一。

表一.两组普外科伤口感染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的比较( ±S) 组别例数平均伤口愈合时间(d) 平均换药次数(次) 对照组 60 27.65±3.12 23.13±3.41 实验组 60 13.35±2.12 10.46±2.31 3.讨论
人们在进行疾病相关治疗时,由于各种原因易出现伤口感染情况,而普外科伤口感染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患者在进行疾病治疗时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应对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积极的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处理[2]。

而导致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有相关数据可知,相对于女性患者,男性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的概率较高,而相对于年轻患者,年老患者的感染概率较高。

第二,患者在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时,若患者的手术时间更长,则伤口感染概率更大。

由于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较长,会使得患者创面暴露时间更长,从而导致患者的机体免疫力降低,致使出现伤口感染的概率更大[3]。

第三,由于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过程中,手术器械的消毒不完全以及手术方式的不恰当易会使得患者的伤口感染概率更大。

第四,患者自身机体免疫情况若较差,会使得患者的伤口感染概率较大。

因此,为有效的降低普外科伤口感染患者的出现,应有意识的加强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同时严谨对待手术治疗。

另一方面,在对普外科伤口感染患者进行伤口处理时,应积极的采取有效的临床治疗,从而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4]。

由本次试验所的相关数据可知,对照组中普外科伤口感染患者的平均伤口感染时间为(27.65±3.12)d,平均换药次数为(23.13±3.41)次;而实验组中普外科伤口感染患者的平均伤口感染时间为(13.35±2.12)d,平均换药次数为(10.46±2.31)次,即而在对普外科伤口感染患者进行伤口处理时,相对于采取常规的伤口处理方式,采取碘伏与贝复济联合换药使得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更为良好。

碘伏作为高效广谱的外用消毒剂之一,对于病毒、真菌以及细菌等均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而贝复济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创面修复的同时,改善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情况,对于患者的伤口愈合有一定的积极临床作用。

综上所述,在对普外科伤口感染患者进行伤口处理时,相对于常规方式,采取碘伏与贝复济联合换药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伤口感染时间,减少患者的平均换药时间,对于患者的愈合情况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香利. 普外科、胸外科术后感染预防措施探讨[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 07:765-766.
[2]林章雄,许卫红. 跟腱断裂术后伤口感染原因及治疗方法的探讨[J]. 福建医药杂志,2004,05:26-27.
[3]路新伟. 复杂性阑尾炎手术一期缝合和延期缝合的伤口感染率、住院时间和患者舒适度的比较[J]. 中国医疗前沿,2013,08:48-49.
[4]左春梅.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时间与外科伤口感染的关系[J]. 医学信息荟萃, 1993,04:1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