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原理与静电相关

合集下载

按键工作原理

按键工作原理

按键工作原理
按键工作原理指的是按下一个按键后,电子设备(如计算机、手机、电视等)能够将按键动作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按键工作原理的相关内容。

当我们按下一个按键时,按键与电路连接。

按键通常由一个弹簧和一个触点组成。

弹簧使得按键能够回弹,而触点则是一个导电材料,当按键按下时,触点与电路连接,形成一个通路,电信号可以通过这个通路传送。

电路中一般使用微动开关来实现按键的连接和断开。

当按键按下时,触点与微动开关相连,微动开关闭合,形成电路通路;当松开按键时,弹簧使得触点与微动开关分离,微动开关断开,电路断开。

按键与电路连接后,电子设备会监听按键状态的改变。

通常,设备会以一定的间隔时间(如毫秒级)扫描并检测每个按键的状态。

当检测到某个按键按下时,设备会相应地执行对应的动作或发送相应的信号。

这种检测过程可以通过中断技术实现,即设备会在按键状态变化时中断当前任务,立即响应按键动作。

此外,有些高级的按键设计还会包括矩阵按键和编码器。

矩阵按键是将多个按键以矩阵形式布置,通过行列扫描的方式检测按键状态。

而编码器则是将按键的动作转化为二进制码,方便设备识别并处理。

总的来说,按键工作原理的实质是通过按键与电路的连接来控
制电信号的通断,再通过设备对按键状态的检测和响应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这种工作原理在各种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为人们的操作提供了快捷便利的方式。

电容触摸按键原理

电容触摸按键原理

电容触摸按键原理
电容触摸按键是一种利用电容变化原理来实现开关操作的按钮。

它的原理是基于电容传感技术,通过感应用户手指的触摸来改变电容值,从而实现开关的变化。

这种按键通常由两层导电材料组成,内部是一块导电板,外部是一层绝缘材料。

当用户触摸按键时,手指的电荷会影响导电板的电荷分布,从而改变了电容值。

系统通过检测电容值的变化来判断按键的状态。

在操作过程中,用户触摸按键时,系统会感应到触摸并检测到电容值的变化。

系统会将这个变化与事先存储的参考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按键的状态,例如按下或释放。

根据这个状态,系统会执行相应的操作。

相比于机械按键,电容触摸按键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没有机械部件,因此更加耐用,使用寿命更长。

其次,触摸感应非常灵敏,用户只需轻触按键即可触发操作。

此外,电容触摸按键具有平整的表面,易于清洁和维护。

电容触摸按键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家电等。

它们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并且使得设备更加美观和易于使用。

按键工作原理

按键工作原理

按键工作原理
按键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机械和电气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一般来说,按键由外壳、按键开关、触发按钮和引线等组成。

在按下按键时,通过外壳将外部的压力传递到按键开关上。

按键开关是一个微动开关,在按下的时候会闭合触点,从而产生一个电路通断的信号。

通常,当按键被按下时,触发按钮会直接与按键开关相连,使得按键开关闭合,从而产生一个电路通断的信号。

这个信号可以是电压的高低变化,也可以是电流的有无。

无论是高低变化还是有无,系统可以根据信号的变化来实现相应的功能,比如控制设备的开关、调节器的音量等。

除了机械开关外,还有一些更先进的按键技术,如感应式按键和电容触摸按键。

感应式按键使用电磁感应或光学感应等原理来实现按键的触发,而电容触摸按键则是利用与电容器的接触来触发按键动作。

总的来说,无论是传统的机械开关还是更先进的感应式按键和电容触摸按键,它们的工作原理都是通过机械和电气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按下按键时,机械部分会传递外部的压力到按键开关上,触发按键开关闭合,从而产生一个电路通断的信号,系统根据这个信号实现相应的功能。

按键开关原理

按键开关原理

按键开关原理
按键开关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用于控制电路的通断。

其原理是通过按下按键,使得按键内部的触点短接或断开,从而改变电路的连接状态。

按键开关通常由两个触点和一个弹簧组成。

当按键没有被按下时,两个触点不接触,电路中断开。

而当按键被按下时,通过施加外力,两个触点会接触,电路闭合。

在闭合状态下,电流可以流动,电路完成通路。

这时,我们可以利用按键开关来控制一系列的电子设备,如灯光、电脑等。

比如当按下灯光开关的时候,电路会闭合,电流流经灯泡,使其亮起。

在断开状态下,电流无法流动,电路断开。

这时,按键开关起到了断开电路的作用。

断开电路可以用于保护电子设备,避免电流过载或其他危险情况。

按键开关的原理是基于物理学中的导电特性。

当两个金属触点接触时,电流可以通过它们之间的接触面传导。

而当两个触点分离时,电流就无法通过了。

弹簧的作用是使按键恢复到原始位置,以确保触点可靠地分离。

总的来说,按键开关通过触点的接触和分离,来控制电路的通断状态。

它是一种可靠且易于操作的元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触摸按键介绍

触摸按键介绍

NC NC/CONN
NC/10K 1/16W 5%3.9K OHM 1/16W
CN402 NC/0R05 1/16W NC/0R05 1/16W 1 2 3 4 5 6
2
2
C413 NC/0.1uF/16V ZD402 NC/UDZSNP5.6B
C414 NC/0.1uF/16V
2
C415
C416
R404 NC/10K 1/16W 5%
11
36系列Touch key与一般按键的不同
1.36系列Touch key:主要靠按键板IC使用I2C协议与scalar通信,通过按键 组合实现特定功能,可摆脱按对按键板硬件回路的依赖,其只受所选Touch key IC影响(选用的Touch key IC本身需要同时对两个输入信号进行有效识别)。 传统机械式key:目前使用scalar IC检测key board的按键大多为三个I/O口 (power/key1/key2),两个按键如果在同一回路上,同时按下此两个按键,受 scalar检测电压范围精度影响,较难对这个压降进行有效判断,不但难以同时 实现两个按键的操作,而且容易引起误动作。
2
3
BL UE
LED001
OR AN GE
1
Rotate 90 degree
2 2
R001 LED_1 0R05 1/10W 5% R002 LED_2 100R 1/10W 5%
UDZSNP5.6B ZD005
UDZSNP5.6B ZD004
1
1
Add ESD
13
36系列Touch key使用注意事项
C417 NC/0.1uF/16V
CONN
ZD404 NC/UDZSNP5.6B

独立按键原理图

独立按键原理图

独立按键原理图
在独立按键的原理图中,通常会包含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1. 按键开关:独立按键的核心部件,通常由两个金属片组成,当按下按键时,这两个金属片会接触,从而导通电路;当释放按键时,金属片会分离,断开电路。

2. 连接线路:用于连接按键开关和其他电子元件的导线。

这些导线通常是细小的金属线,通过连接线路,按键可以与其他电子元件进行信号传输。

3. 电源:独立按键通常需要受到电源的供电以正常工作。

电源可以是直流电源、交流电源或电池等,具体取决于使用场景和需要。

4. 信号输入/输出:按键通常用于输入或输出信号。

输入信号指从按键输入到电子设备中的信号,输出信号指从电子设备输出到按键的信号。

5. 过滤电路:为了减少按键使用过程中的干扰,独立按键通常会加入过滤电路,用于滤除不必要的电磁波干扰或静电干扰。

6. 接地线:独立按键通常需要接地,以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减少漏电等问题。

接地线与电源线及信号线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系统。

通过以上部分的组合和连接,按下独立按键时,按键开关会接
通相应的信号,并将其输入到电子设备中,从而实现相应的操作。

同时,过滤电路和接地线的作用可以保证按键的稳定性和减少干扰。

这样,独立按键就能够在各种电子设备中发挥作用,如电脑键盘、遥控器、手机等。

按键的工作原理

按键的工作原理

按键的工作原理
按键是一种常见的电子设备,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电路的开闭原理。

它通常由一个机械开关和一个电路组成。

当按键处于未按下状态时,机械开关是断开状态,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

一旦用户按下按键,机械开关会闭合,使电路闭合,电流开始流动。

这时,按键的工作状态由开关闭合与否决定,可以传递触发信号给其他电子设备。

按键的电路通常会连接到其他设备或控制芯片,例如计算机、手机等。

当按键按下时,电路中会产生一个信号,触发相应的操作。

这个信号可以是一个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或者脉冲信号,具体取决于按键的设计和用途。

除了机械开关,有些现代按键使用触摸传感器或光电元件来检测用户的操作。

例如,触摸屏上的按键实际上是通过触摸传感器来检测用户的手指触摸位置,并根据位置信息触发相应的操作。

总的来说,按键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机械开关或传感器来检测用户的操作,并将操作转化为电信号,以触发相应的功能或操作。

触摸按键介绍

触摸按键介绍

11
36系列Touch key与一般按键的不同
1.36系列Touch key:主要靠按键板IC使用I2C协议与scalar通信,通过按键 组合实现特定功能,可摆脱按对按键板硬件回路的依赖,其只受所选Touch key IC影响(选用的Touch key IC本身需要同时对两个输入信号进行有效识别)。 传统机械式key:目前使用scalar IC检测key board的按键大多为三个I/O口 (power/key1/key2),两个按键如果在同一回路上,同时按下此两个按键,受 scalar检测电压范围精度影响,较难对这个压降进行有效判断,不但难以同时 实现两个按键的操作,而且容易引起误动作。
主控制器
非易失性存储器
使用外部存储器配置
加电时,主控制器从外部存储器读取I2C 命令,再将这些命令送至CapSe nse Express 器件,以按预定功能配置该器件。
6
36系列Touch key系统电路分析
主板联系keyboard的回路很简单,如下图:
FW control Cap sensor IC Vcc
5
36系列Touch key系统电路分析
当CapSense Express 器件作为主控制器电路板的一部分或在独立的模 块电路板上时,可使用如下方法配置。如主控制器使用如EEPROM之类的外 部存储器来存储配置控制器参数时,可使用同一个非易失性存储器来存储 CapSense Express 器件的I2C 配置数据。 I2C 配置文件(.IIC)包括用于需要配置的I2C 命令。这些命令包括 寄存器地址以及要写寄存器的数据。通过把I2C命令送到CapSense Express 器件,可以向相应的寄存器写入配置数据。
Connect to Scaler I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瞬态电压抑制器(TVS) 它是半导体器件,由于其最大特点是快速反应(1ns~5ns)、非常低的极间电容 (1pf~3pf),很小的漏电流(1μA)和很大的耐流量,尤其是其结合芯片的方式, 非常适合各种接口的防护
PCB设计是一个手机ESD性能最重要的部分!
PCB设计的基本原则: 1. 合理的器件布局:尽可能的将器件特别是ESD敏感器件放入屏蔽罩 2. 合理的走线: 如 ESD器件的走线有效性,重要走线本身的走线保护 3. 合理的GND布局:在整个PCB上GND的合理分配,均衡
MTK平台的PMU集成了多路电流源ISINK,每路均可独立控制,在驱动代码 中有三种模式,分别是寄存器模式,PWM模式和呼吸灯模式。
GPIO:General Purpose Input Output 通用输入/输出 下图是GPIO内部的示意图:
对通用输入输出 GPIO 的理解 GPIO:General Purpose Input Output 通用输入/输出 下图是 GPIO 内部的示意图:
END Thank you
AW2013 支持 3 路单色 LED 或 1 组 RGB 驱动。 LED 采用共阳极恒流源模 式,并支持 PWM亮度调节。每路 LED 输出最大电流为 15mA,通过寄存器 配置 4 级可调。 LED 控制支持 PWM直接控制和一次编程模式,可轻松实现
呼吸效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在一次编程模式下,用户可灵活设置呼吸的时间参数、亮度和呼 吸次数,实现丰富/差异化的视觉效果。
主讲人:张福军
一、按键原理 二、按键灯电路 三、GPIO原理 四、静电原理
MT6236内部集成了8行、8列矩阵式键盘扫描控制器,而且能够同时检测多 个按键动作。基带内部的框图如下:
矩阵式键盘的原理可参考右图。 待机时,所有行线输出低电平, 列线由上拉电阻拉高为高电平。 当没有键按下时,所有的列线都 是高电平;而一旦有键按下(行 、列短路)时,列线就会被拉低 ,CPU通过内部中断检测到有键
空气式放电头
接触式放电头
+ 放流+ +放流+ + + +电++I电++电+++电++++
电流上升时间仅为1NS,产生频谱带宽高达1GHz
ESD测试标准
静电放电抗骚扰试验标准: IEC61000-4-2(GB/T17626.2)
测试等级:
等级 1 2 3 4 *
接触放电 电压(KV)
2 4 6 8 特定
实验室地板上要有一块最小厚度为0.25mm 的铜材或铝 材构成的参考接地板(如用其它金属板材,其厚度至少为 0.65mm)。它的最小面积为1 。但实际尺寸要取决于被试设 备的外形尺寸,它在每一边上至少要超出被试设备或试验桌 上水平耦合板0.5m,同时还要使它与保护接地系统相连。
被试设备要根据它的工作情况来连接,但被试设备与 实验室的墙壁和其它金属物体之间至少要离开1m。
静电放电实验
直接放电
间接放电
接触放电
空气放电
垂直耦合放电
水平耦合放电
对被试设备的直接放电
试验应在正常操作时,操作人员可能触摸到被试设备表面上的点和面进 行。试验电压由小到大逐渐增加,最后增至所选定的严酷度等级。测试时采 用单次放电。每点10次,每次放电后要间隔1秒后再做另一次放电。有时为 了确定系统是否出错,间隔时间取得稍长一点。对用于研究为目的的试验, 有时可以将放电速率用到每秒20次。放电中,放电枪要垂直于放电表面,这 有助于提高测试结果的再现性。
实验室试验条件
如果是气隙放电,则气候条件应在下例范围内: 环境温度:15℃~35℃ 相对湿度:30%~60% 大气压力:68~106KPa
此外,实验室中的电磁环境应不影响测试结果。
静电放电试验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直接放电,其中包括接触放电和空气(气隙)放电。 另一种是间接放电,其中包括水平藕合放电和垂直藕合放电。
ES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即“静电放电”的意思 两个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由于直接接触或静电场感应引起两物体
间的 静电电荷的转移。静电电场的能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击穿其间介质而进
行放 电的现象
静电敏感度:元器件所能承受的静电放电电压 静电敏感器件(ESDS):对静电放电敏感的器件 接地 :电气连接到能供给或接受大量电荷的物体,如大地等.
空气放电 电压(KV)
2 4 8 15 特定
Page 11
➢ ESD设计三大重点 a. 结构设计 b. SCH设计 c. PCB设计中
➢ “堵”的方法。尽量增加壳体的厚离,即增加外壳到电路板之间的距离, 或者通过一些等效方法可以增大外壳到内部电路之间气隙的距离,从而 使ESD的能量大大减弱。根据经验,8kV的ESD在经过4mm的距离后能
空气放电
放电电极的尖端要靠近被试设备表面来进行放电。每次放电后,放电 电极 要从被试设备上移开,然后才能再进行一次单次放电,直到规定 的放电次数结束。
a) 对导电表面采用直接接触放电方式,对耦合平面采用间接接触放电方式,对缝隙及绝缘表面采用空气式 放电方式
b) 采用单次放电方式,相邻两次放电的时间间隔至少1S c) 如果没有合适的直接接触测试点,则可以最敏感的极性全部采用间接放电的方式实施放电 d) 在采用空气室放电的测试点上,实施最少10次的单次放电(目前Dewav对每个放电点测试20次),正负电
用于间接放电的耦合板其材料与厚度应和接地板是一致的, 并通过每一端上均带有470kΩ电阻的电缆与参考接地板相连 接,这些电阻要经得起放电电压,同时当电缆在接地板上的 时候也不会引起短路。
接地板要保护接地,如果不可能时,可直接接到被测 设备的参考接地端子上。测试仪的放电返回电缆接到靠近 被试设备的参考接地板上。如果被试设备是放在金属桌上, 那么这张桌子要经过每一端都带有470kΩ电阻的电缆再接 到参考接地板上,以防止电荷的积累。
①按键锅仔片设计时要求“外低内高”,因此需要把 行线作为外圈,列线作为内圈。
②按键在天线净空区下方时需要串电感。
按键灯电路 呼吸灯电路
三极管实现
◦ 使用NPN三极管,注意VBAT阳 极串接10Ω以上的限流电阻。
系统恒流源实现
◦ 注意驱动电流控制和阳极串接 限流电阻。保证最大电流不超 过10mA。
3. 静电放电的特点:高电位,强电场,瞬态大电流,宽带电磁骚扰.
4. ESD对手机的影响:静电场的强度取决于充电物体上的电荷数量及它与 其它物体之间的距离。人体上的瞬间静电会达到8~10kV,有时达到 12~15kV。静电放电时,人体与手机之间的能量会转移到集成电路内 部,在强电场的作用下,芯片会被击穿,产生较大的电流,将手机内的 电子元件烧毁。
按下,则开始进行键盘扫描动作 。假设我们将2键按下,KCOL1
将变为低电平,但是由于 KCOL1所在列的任何一个键按 下都能使KCOL1被拉低,我们
需要确定是哪一行有键按下。因 此需要在行线输出扫描信号,依 次将行线置为低电平,即在置某 根行线为低电平时,其它线为高 电平。在确定某根行线位置为低 电平后,再逐行检测各列线的电 平状态。若某列为低,则该列线 与置为低电平的行线交叉处的按 键就是闭合的按键。我们一般将 有扫描信号的一端称为输出口, 另一端称为输入口。
SCH设计关键:
➢ 结合结构堆叠,针对可能受到外部ESD干扰的地方,考虑增加ESD 防 护器件
➢ 器件选型,需要考虑关键器件的ESD性能 如:双卡切换芯片 6302
➢ 压敏电阻(MOV) 它是陶瓷元件,将氧化锌和添加剂在一定条件下“烧结”,电阻受电压的强烈影响, 其电流随着电压的升高而急剧上升。压敏电阻内部发热量很大,其缺点是响应速度慢, 性能会因多次使用而变差,极间电容大。
GPIO 的各种模式 GPIO 管脚可以被配置为多种工作模式,其中有 3 种比较常用:
高阻输入、推挽输出、开漏输出 1. 高阻输入(Input)
ESD原理、条件及特点 静电放电实验配置介绍 静电测试方法以及判断标准 手机ESD设计
静电: 物体表面过剩或不足的静止的电荷 .不同物质的接触、分离或相互摩擦, 即可产生静电
对被试设备的间接放电
对在被试设备附近的物体的静电放电,可以用测试仪向耦合板的接触放 电来模拟。耦合板与被试设备的每一面 (包括前、后、左、右和下方、共五 个面 )都是平行放置的,间隔为0.1m。在每一面上用最敏感的极性至少放电 10次。另外,规定垂直耦合板的尺寸为0.5×0.5m2。
接触放电
放电电极应该直接与被试设备接触。如果在设备表面有涂层,而且制造 厂也没有说明这是绝缘层,那么放电可以透过涂层与导电基板放电。如 果制造厂已说明这是绝缘层的,则在该表层应采用气隙放电,而不能使 用接触放电。
1.静电是一种电能,它保留在物体表面,是正电荷与负电荷在局部范 内失去平衡的结果.静电可有多种方法产生,如物体间的摩擦,电场 感应,介质极化,带电颗粒粘附等等
2. 静电放电的条件是:首先有静电存在,其次要有一定的途径.也就是 说当带电的物体与一些导体等接触时或靠近时,电荷会找到一条途径 突然释放掉,我们习惯叫静电放电
鼎为PCB设计的ESD标准:
PCB 所有GND的露铜,屏蔽盖,外露接口必须能承受 +/- 10kv 空气放电
说明:
绿色表示的 区域ESD的 效果好,红 色表示的区 域ESD效果 差。
目前整个 R68主板的 地性能可过 9K。
说明:
绿色表示的 区域ESD的 效果好,目 前整个R68 主板的地性 能可过9K。
荷都需要测试
e) 接触放电时,放电电极的尖端应在打开放电开关之前接触放电点 f) 空气放电时放电电极的圆头尖端应尽可能快地接近放电点
g) 测试时需要插SIM卡和手写笔,装上电池,插上充电器,在拨号的模式下测试; h) 每次放电之后,应将发生器地放电电板移开,将放电点上地电荷放掉后然后重新触发,进行新的单次放电 i) 放电时垂直方向测试,便于测试结果容易复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