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测试报告
静电测试报告模板

静电测试报告一、测试项目:
二、测试环境:
静电枪:KES4021静电模拟器
其他设备:
要求:空气放电15KV,接触放电8KV
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三:测试数据:
1、接触放电:
(1)、后面板
A.正电压:
(3)、上盖
(4)、侧盖
2、空气放电(1)、后面板
(2)、前面板
(3)、上盖
(4)、侧盖
3、耦合板放电(1)、垂直耦合
说明:1、表格中的测试点请看《静电测试规范》中的图中所示。
2、侧面板的测试,以正对机器的前面板,分左、右侧面板
3、空气放电时,只打BNC头的外壳即可
4、耦合板放电均采用接触式放电
5、喷塑等绝缘材料时,只打空气放电,不测接触放电
6、在表中填写“A”、“B”、“C”、“D”四个等级
A:为通过测试,正常
B:为有重起现象,但重起后正常
C:为花屏
D:为误操作,如继电器响或发错误键值等
E:为死机,但不重起
X:为此项不测试
四:结论
1)。
LED静电测试报告(HBM)-格式

0
2
2000
1C
通过 3.032 20.02 7.015
0
3
3000
2
通过 3.034 20.02 7.015
0
4
4000
2
通过 3.039 20.02 7.015
0
9
1 - - - - - - 通过 3.056 19.98 7.015
0
2
2000
1C
通过 3.056 20.02 7.015
0
3
3000
2
通过 3.085 19.99 7.015
0
4
4000
2
通过 3.085 19.99 7.015
0
17
1 - - - - - - 通过 3.099 19.99 7.015
0
2
2000
1C
通过 3.099 19.98 7.015
0
3
3000
2
通过 3.1 19.99 7.015
0
4
4000
2
通过 3.103 19.99 7.015
0
2
2000
1C
通过 3.086 19.99 7.015
0
3
3000
2
通过 3.086 19.98 7.015
0
4
4000
2
通过 3.099 19.99 7.015
0
36
1 - - - - - - 通过 3.021 19.99 7.015
0
2
2000
1C
通过 3.021 19.99 7.015
0
3
3000
0
静电的现象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静电现象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 通过实验观察静电现象,加深对静电知识的理解。
3. 掌握静电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静电现象是指物体在摩擦、接触、分离等过程中,由于电子的转移而产生的电荷现象。
静电现象具有以下特点:1. 电荷的守恒性:在静电现象中,电荷不会消失或产生,只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2. 电荷的异性相吸、同性相斥:带正电的物体与带负电的物体相互吸引,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
3. 电荷的量子性:电荷是量子化的,即电荷只能取整数倍的电子电荷。
三、实验器材1. 静电球2. 毛刷3. 静电棒4. 橡皮擦5. 玻璃棒6. 铁丝7. 铝箔8. 纸屑9. 绝缘棒10. 记录本和笔四、实验步骤1. 摩擦起电:用毛刷摩擦静电球,观察静电球表面是否出现静电现象。
2. 接触起电:将静电棒与静电球接触,观察静电棒是否出现静电现象。
3. 分离起电:将静电棒与静电球分离,观察静电球表面是否出现静电现象。
4. 电荷转移:将静电棒分别与橡皮擦、玻璃棒、铁丝、铝箔接触,观察电荷转移现象。
5. 电荷的排斥和吸引:将带正电的静电球与带负电的静电球靠近,观察电荷的排斥和吸引现象。
6. 电荷的量子性:用绝缘棒将静电球表面的电荷分为两部分,观察电荷的量子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摩擦起电:用毛刷摩擦静电球后,静电球表面出现静电现象,表明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
2. 接触起电:将静电棒与静电球接触后,静电棒表面出现静电现象,表明接触可以使物体带电。
3. 分离起电:将静电棒与静电球分离后,静电球表面出现静电现象,表明分离可以使物体带电。
4. 电荷转移:将静电棒分别与橡皮擦、玻璃棒、铁丝、铝箔接触后,观察到电荷转移现象,说明不同物体之间的电荷转移能力不同。
5. 电荷的排斥和吸引:将带正电的静电球与带负电的静电球靠近后,观察到电荷的排斥和吸引现象,验证了电荷的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特点。
6. 电荷的量子性:用绝缘棒将静电球表面的电荷分为两部分后,观察到电荷的量子性,即电荷只能取整数倍的电子电荷。
防静电检查报告

防静电检查报告1. 引言静电是指物体表面电荷的不平衡状态,静电在许多行业中可能引起安全隐患和设备故障。
为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工作环境安全,本次进行了防静电检查。
本报告旨在总结检查结果并提出相关建议。
2. 检查范围本次防静电检查覆盖了公司各个区域,包括生产车间、办公区域、实验室等。
3. 检查方法采用了静电电位仪、静电电压计等专业设备进行检测,通过对各个区域的静电场强度、电位差和电场分布等参数的测量,来判断是否存在静电积聚或放电风险。
4. 检查结果4.1 生产车间经检测,生产车间的静电场强度在正常范围内,不存在明显的静电积聚问题。
4.2 办公区域办公区域内存在一些静电场强度较高的地方,如地毯、塑料地板等,可能导致员工身体不适或静电放电。
建议采取地面铺设防静电地板,减少静电积聚。
4.3 实验室实验室是一个较为敏感的环境,需要更加严格的防静电措施。
经检测,实验室内的静电场强度和电位差均低于标准限定值,不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
5. 建议与改进措施5.1 在办公区域,建议更换地面材料,使用防静电地板,减少静电积聚的可能。
5.2 对于密集布线区域,建议增加防静电地线的安装,以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5.3 对于容易产生静电的设备、仪器和材料,应配备相应的防静电措施,如加装地线、使用防静电涂料等。
5.4 定期进行员工的防静电培训,提高员工对静电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加强自我防护。
6. 结论通过本次防静电检查,发现存在一些静电场强度较高的地方,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确保员工安全。
建议根据每个区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并加强员工的培训与意识宣传,以维护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7. 致谢感谢所有参与本次防静电检查的人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态度为本次检查提供了保障。
注:本报告使用了正式的报告格式,包括引言、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内容。
同时,使用了项目编号和分级标题等方式来组织内容,以提高整体的可读性和清晰度。
4.静电放电测试报告

Official Test Report正式的测试报告测试项目:静电放电测试Conclusion结论:Pass通过Fail 不通过Other其它: 测量PIN耐受电击的极限值,作为设计参考,具体请阅报告正文Performed by测试: 樊佳伦&黄俊伟Signature Date: 2015-12-22 Written by撰写: 邓文签名:日期:2015-12-23 Checked by核查: 董安庆2015-12-24 Approved by批准: 穆剑权2015-12-25Revision History修订履历Contents目录Contents目录 (3)1 Purpose目的 (4)2 References 参考文件 (4)3 Glossary术语 (4)4 Sample Information 样品信息 (4)4.1 General Information 基本信息 (4)4.2 Hardware &Software Information 软硬件信息 (5)5 Equipment & Device Information设备信息 (5)6 Approach测试方法和步骤 (5)7 Pass/ Fail Criteria 通过标准 (6)8 Results 分析与结果 (6)9 Conclusion 结论 (7)江苏博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报告编号:BQ-72V-BMS-0004ESD Test Report1 Purpose目的验证该BMS的抗静电干扰的性能指标是否在产品规范内。
2 References 参考文件Specification 产品规格书:Standard 执行标准: ISO106053 Glossary术语4 Sample Information 样品信息4.1 General Information 基本信息4.2 Hardware &Software Information 软硬件信息软件版本:V1.2硬件版本:V1.25 Equipment & Device Information设备信息6 Approach测试方法和步骤7 Pass/ Fail Criteria 通过标准如章节68 Results 分析与结果1)ESD极限测试不通过的情况如下:对保护板Pin脚,控制口端,-8KV 接触放电,测试结束,BMS上电,发现启动不了,分析电路,元器件被电击损坏测试场景如下图:江苏博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报告编号:BQ-72V-BMS-0004 2)其他检测点经过静电放电测试后,BMS恢复上电,其各采样和通信功能良好,测试布置如下:9 Conclusion 结论该BMS在软件版本V1.2和硬件版本V1.2的阶段,其静电放电抗扰性能指标合格。
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实验报告

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的原理和方法。
2、加深对静电场概念的理解,了解静电场的分布特点。
3、掌握静电场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静电场是由静止电荷产生的一种特殊物质形态,其分布情况通常难以直接测量。
但我们可以利用相似的电流场来模拟静电场,因为在一定条件下,电流场和静电场的物理规律具有相似性,这种方法称为模拟法。
根据静电场的高斯定理,在真空中,静电场的电场强度 E 沿任意闭合曲面的通量等于该闭合曲面所包围的电荷的代数和除以真空介电常数ε₀。
对于具有一定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的带电体所产生的静电场,其场强分布是唯一确定的。
如果我们构造一个与静电场具有相似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的电流场,使电流场中的电流密度分布与静电场中的电场强度分布相似,那么就可以通过测量电流场中的电位分布来间接得到静电场的电位分布。
在电流场中,电流密度 J 与电场强度 E 成正比,比例系数为电导率σ。
在均匀介质中,电流密度 J 与电位梯度成正比,即 J =σ∇V,其中V 为电位。
通过测量电流场中的电位分布,利用等位线和电力线的关系,就可以描绘出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
三、实验仪器1、静电场描绘仪2、直流稳压电源3、电压表4、探针5、坐标纸四、实验步骤1、连接电路将直流稳压电源的正、负极分别与静电场描绘仪的正、负极相连,确保连接牢固,无短路现象。
2、选择实验模型本实验采用同轴圆柱面电极模型,内圆柱电极接电源正极,外圆柱电极接电源负极。
3、测量电位将探针与电压表相连,移动探针在电极间的不同位置,测量相应点的电位值,并记录在坐标纸上。
测量时应注意保持探针与电极表面垂直,且接触良好。
4、绘制等位线根据测量得到的电位值,在坐标纸上绘制出等位线。
等位线是指电位相等的点所连成的曲线。
5、绘制电场线根据等位线与电场线的垂直关系,绘制出电场线。
电场线的方向是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测量点坐标|电位值(V)||::|::||(x₁, y₁) | V₁||(x₂, y₂) | V₂||(x₃, y₃) | V₃||||以坐标原点为中心,根据测量数据绘制等位线和电场线。
静电测试报告

静电测试报告一、实验准备工作1.首先准备4块CCAM1W-DSE遥控器PCB样板,然后按要求把元器件焊好,并装好外壳,最后给四个遥控器编上序号。
2.用DSE接收盒对4个遥控器的发射波形进行测试。
按遥控器任意一个按键,观察DSE接收盒的相对应的LED灯是否会亮,还要听蜂鸣器是否会叫。
如果LED灯亮,蜂鸣器叫,那么遥控器符合要求。
否则不符合。
3.分别用频谱仪,万用表测试4个遥控器的发射幅度和待机电流。
二、实验方法首先把遥控器放在一个接地的金属板上,然后向遥控器4个按键和天线处发射静电,每一处发射5~10次静电(注意:静电发射端没有压到按键),观察遥控器是否产生不良现象,测试完成后测试遥控器是否正常,完成后用频谱仪检测遥控器是否有发射和DSE接收盒测试遥控器发射波形是否正常,并且用万用表测出待机电流。
余下遥控器按同样方法依次测试。
表1三、实验分析1.用频谱仪分别测试4个不正常遥控器是否有发射。
结果发现有发射,并且幅度正常。
2.用DSE专用接收盒看遥控器发射波形是否符合要求。
结果发现接收盒与遥控器按键相对应的LED灯不亮,并且蜂鸣器不会叫。
这说明遥控器发射的波形不符合要求。
3.用示波器检测DSE接收盒输出端波形,并且与正常遥控器发射时在DSE接收盒接收端的波形对比。
结果发现与正常波形时序不一样。
4.通过以上的实验现象和分析,可以判断应该是遥控器中的RT1530 IC损坏。
然后换上好的RT1530后,遥控器工作正常。
四、实验结论CCAM-DSE遥控器至少能达到10.1KV。
在此范围内完全能保证遥控器不受损坏。
测静电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静电现象的基本原理。
2. 掌握静电感应和静电吸引的基本规律。
3. 通过实验验证静电力的存在及其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静电现象是指物体在摩擦、接触、感应等过程中,由于电荷的转移而使物体带电的现象。
静电力的存在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当两个带电体靠近时,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它们之间会产生吸引力或排斥力。
本实验通过测量不同条件下带电体之间的吸引力或排斥力,来验证静电力的存在及其影响因素。
三、实验仪器1. 橡皮一块2. 牙签一根3. 布一块4. 彩纸剪成的四角星一个5. 吸管一根6. 激光笔一支7. 毫米尺一把8. 记录本一本四、实验步骤1. 将橡皮放在桌子上,用牙签将其固定。
2. 将彩纸剪成的四角星小心地放在牙签上。
3. 用布摩擦吸管,使其带上静电。
4. 将带静电的吸管竖直靠近四角星旁边,观察四角星的反应。
5. 改变吸管与四角星之间的距离,观察四角星的反应。
6. 将激光笔对准四角星,观察激光光斑的变化。
7.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静电力的存在及其影响因素。
五、实验数据1. 当吸管与四角星距离较近时,四角星会明显受到吸引,靠近吸管。
2. 当吸管与四角星距离较远时,四角星受到的吸引力减小,但仍能观察到一定的吸引现象。
3. 当吸管与四角星平行时,四角星受到的吸引力最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4. 随着吸管与四角星距离的增加,激光光斑的变化越来越小,说明静电力的作用范围有限。
六、实验结果分析1. 通过实验观察到,当吸管与四角星靠近时,四角星受到吸引,说明静电力的存在。
2. 随着吸管与四角星距离的增加,四角星受到的吸引力减小,说明静电力的作用范围有限。
3. 激光光斑的变化与吸管与四角星之间的距离有关,进一步验证了静电力的存在及其影响因素。
七、实验结论1. 静电力的存在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2. 静电力的作用范围有限,随着距离的增加,吸引力逐渐减小。
3. 静电力的存在与带电体的电荷量、带电体之间的距离以及介质等因素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电测试报告
一、实验准备工作
1.首先准备4块CCAM1W-DSE遥控器PCB样板,然后按要求把元器件焊好,并装好外壳,最后给四个遥控器编上序号。
2.用DSE接收盒对4个遥控器的发射波形进行测试。
按遥控器任意一个按键,观察DSE接收盒的相对应的LED灯是否会亮,还要听蜂鸣器是否会叫。
如果LED灯亮,蜂鸣器叫,那么遥控器符合要求。
否则不符合。
3.分别用频谱仪,万用表测试4个遥控器的发射幅度和待机电流。
二、实验方法
首先把遥控器放在一个接地的金属板上,然后向遥控器4个按键和天线处发射静电,每一处发射5~10次静电(注意:静电发射端没有压到按键),观察遥控器是否产生不良现象,测试完成后测试遥控器是否正常,完成后用频谱仪检测遥控器是否有发射和DSE接收盒测试遥控器发射波形是否正常,并且用万用表测出待机电流。
余下遥控器按同样方法依次测试。
表1
三、实验分析
1.用频谱仪分别测试4个不正常遥控器是否有发射。
结果发现有发射,并且幅度正常。
2.用DSE专用接收盒看遥控器发射波形是否符合要求。
结果发现接收盒与遥控器按键相对
应的LED灯不亮,并且蜂鸣器不会叫。
这说明遥控器发射的波形不符合要求。
3.用示波器检测DSE接收盒输出端波形,并且与正常遥控器发射时在DSE接收盒接收端的
波形对比。
结果发现与正常波形时序不一样。
4.通过以上的实验现象和分析,可以判断应该是遥控器中的RT1530 IC损坏。
然后换上好的RT1530后,遥控器工作正常。
四、实验结论
CCAM-DSE遥控器至少能达到10.1KV。
在此范围内完全能保证遥控器不受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