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洛阳设计院加热炉配管设计
中石化洛阳设计院压缩机配管设计

40sc009-1999
第
13 页
48 页
图 3-22 3.3.4 入口分液罐 入口分液罐的布置高度按照“容器管道设计” 3.3.3 后冷器 后冷器的布置高度参考“换热器配管设计”决定所需的最小高度。 3.3.6 现场仪表盘 现场仪表盘的布置高度,需按雨水和机座清洗水不能进入的高度来确定。而且比操作面高度高 150mm。 4 厂房及构架规划 4.1 厂房的规划 压缩机一般是按室外用设计制造的,无特别要求原则上可以不设厂房。但是以下情况需设厂房。 (1) 为了便于维护,需设桥式吊架车时,而且在多雨地区为了方便操作时。 (2) 为了防止噪声,防寒和防砂尘。 厂房需要与否对全面规划影响很大,在确认客户的意见后,慎重决定。 以下就需厂房时的厂房规划叙述一下。 4.1.1 形式 厂房的形式随房顶、柱、梁等主要材料(桁架、型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墙壁的结构,厂房内设备的搬 入和操作检修方法的不同而变化。这些形式和结构由土建专业和配管专业的设计师共同商定。厂房有封闭式 (这种形式特殊场合使用)和敞开式两种形式。 (1) 封闭式 防止噪声、防寒和防砂尘,厂房四周用墙封闭。(在沙漠地带,砂尘损伤压缩机,影响操作,不便于维修。 而且设置墙后,应充分注意,不得妨碍压缩机及其辅助设备、阀门和仪表的操作、维修。 图 4-1 所示为封闭式厂房。
公 司 标 准
40sc009-1999 代替: 第 1 页 共 48 页
中 国 石 化 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压缩机配管设计
1、适用范围 1.1 本设计规定适用于炼油和一般化工装置的往复式压缩机、 压缩机辅助设备及蒸汽轮机的管道布置。 1.2 一般的通用事项参阅“管道布置设计总则” 2、压缩机的种类 往复式压缩机依靠活塞的往复运动将气体升压,一般用作小容量的高压压缩机。压缩机的种类按 汽缸布置有卧式、立式、W 型、V 型、对置式及对称平衡式等。按压缩方式又可分为单作用式和双 作用式。按压缩级数可分为单级及多级。 下面列出常用的型式和外形。 2.1 卧式 循环氢气或丙烷气等高压工艺气体管道多采用此种型式。 (1) 单作用一单级(图 2-1)
加热炉的典型配管设计

加热炉的典型配管设计摘要: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及实际配管设计中的注意事项,本文对加氢装置中加热炉设备布置以及管道布置中应该关注的细节及难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加热炉;布置;配管;加热炉是石油化工装置的主要设备之一,作为一种供热设备,将炉管中通过的物料加热至所需温度,然后进入下一工艺设备进行分馏、裂解或反应等。
热源为燃料气或燃料油在炉膛内燃烧释放的热量。
加热炉由辐射段和对流段组成,在辐射段内,高温烟气主要以辐射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辐射段盘管,烟气上升进入对流段,以对流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对流段盘管。
加热炉按照燃料的种类分为燃油式加热炉、燃气式加热炉和油气混合式加热炉;如果按照结构式分类则分为圆筒式加热炉和箱式加热炉,箱式又分为横管式和立管式加热炉;如果按照燃烧器的设置位置分类,则分为顶烧式、低烧式和侧烧式。
1. 加热炉设备布置一般原则1.1 明火加热炉宜集中布置在装置的边缘并靠近消防通道,采用机动吊装机具吊装炉管时应有机动吊装机具通行的通道和检修场地;对于水平布置炉管的加热炉,加热炉的一侧应有炉管抽出的检修场地,检修场地的长度不应小于炉管长度加2m;1.2 加热炉位于可燃气体、液化烃、甲B、乙A类可燃液体设备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可与其他明火设备集中布置。
加热炉可按炉子中心线对齐,并排布置,与检修马路边缘净距不应小于 3 m。
两座加热炉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3m条件允许可尽量合用一个烟囱。
1.3 明火加热炉附属的燃料气分液罐、燃料气加热器等与炉体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
1.4 明火加热炉与露天布置的液化烃设备或甲类气体压缩机厂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2.5m。
当在加热炉与设备之间设置不燃烧材料实体墙时,其防火间距可减小,但不得小于 15 m。
实体墙的高度不宜小于 3 m,距加热炉间距不宜大于 5 m,实体墙的长度应满足由露天布置的液化烃设备或甲类气体压缩机经实体墙至加热炉的折线距离不小于 22.5 m,防止可燃气体窜入炉体[1]。
《中国石化炼油装置管式加热炉联锁保护系统设置指导意见》

附件:中国石化炼油装置管式加热炉联锁保护系统设置指导意见炼油事业部2017年7月19日前言《中国石化炼油装置管式加热炉联锁保护系统设置指导意见》自2017年7月19日起发布。
负责起草单位: 中国石化洛阳工程公司、工程建设公司。
主要起草人:张海燕、董海芳、张光黎、吕明伦、陈开辈、蔡建光审定人:李和杰、袁毅夫、李出和一、总则1.1 为了保障炼油装置管式加热炉安全运行,统一管式加热炉联锁保护系统设置的基本要求,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1.2 管式加热炉的联锁保护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1.2.1 在燃料气、燃料油参数发生异常,致使燃烧器不能正常燃烧时,联锁保护系统能保证加热炉的安全,防止闪爆事故的发生。
1.2.2 在加热炉炉膛温度、压力等参数发生异常时,联锁保护系统能保证加热炉的安全,防止损坏炉体以及其他设备和其他事故的发生。
1.2.3 在炉管内冷流介质发生异常时,联锁保护系统能保证加热炉的安全,防止炉管损坏、介质结焦或其他的事故发生。
1.2.4 用户的其它安全要求。
1.3 联锁保护系统应与报警系统综合考虑,所有触发联锁条件的参数均应设置报警,在参数未达到联锁条件时,先行报警,提醒操作人员及时调整和关注相应的参数。
1.4 联锁保护系统触发时,应同时发出与常规工艺参数报警有明显区别的声光报警,引起操作人员的注意。
1.5 联锁保护系统应具有在DCS或SIS系统人机界面上显示联锁保护的内容、投用状态以及相关阀门和设备运行状态的功能。
1.6 联锁保护系统应设置“人工复位”确认按钮。
联锁保护系统一旦动作,严禁联锁自动复位;当操作条件恢复正常,联锁条件已消失,必须在手动按下“人工复位”确认按钮后联锁才能复位。
1.7 联锁保护系统应能够满足SIL等级和HAZOP分析的要求。
1.8 除特别指明外,所有触发联锁条件的信号宜持续1秒方可触发联锁。
1.9 对于有多个独立辐射室的加热炉,当辐射室的燃料气或燃料油系统单独设置时,其联锁系统可考虑分别设置。
LPEC石油化工装置加热炉配管设计专业技术规定

2.9带有空气预热系统的加热炉,所属的引风机、鼓风机、空气预热器等,应按流程紧凑地布置。
2.10按《防火规范》要求酮苯脱蜡、脱油装置的惰性气体发生炉与其煤油储罐的间距,可按工艺需要确定,但不应小于6m。硫磺回收装置的燃烧炉与其转化、冷凝、捕集设备的间距,可按工艺需要确定。
需设专用平台。
3.5加热炉出口转油线的支架选型和布置(见图7)
3.5.1在靠近弯头、三通或管径变大处或
从炉顶垂直向下处,应设弹簧支吊架。
3.5.2为防止转油线震动,宜在水平管段
的垂直热位移较小处设一个防震的导向支架。
3.5.3若炉出口转油线管径较小,管道热位移在此处产生的弯曲应力超过允许应力值,则应在炉出口管附近设固定支架。
h.低速段转油线因在负压下操作,除进行强度计算外,尚应进行稳定计算。
3.8燃料油的配管设计
3.8.1燃料油所有压控调节阀和温控调节阀均布置在炉前副管桥下。
3.8.2重质燃料油的供油管、回油管应保温伴热。
3.8.3去各燃烧器的燃料油支管可以从总管的下部或侧面接出。
3.8.4燃料油由装置自给时,应在装置的燃料油总管上设过滤器。燃料油过滤器应水平并联两套,互为备用,过滤器前后应有切断阀和压力表。
2.3当在明火加热炉与露三布置的液化烃设备之间,设置非燃烧材料的实体墙时,其防火间距可小于22.5m,但不得小于15m。
当液化烃设备的厂房或甲类气体压缩机房朝向明火加热炉一面为封闭墙时,加热炉与厂房的防火间距可小于22.5m,但不得小于15m,明火加热炉附属燃料气分液罐、燃料气加热器等与炉体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
加热炉配管设计导则

加热炉配管设计导则一、材料选择1.管道材料:加热炉配管中常用的材料包括碳钢、不锈钢、铜、铝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管道内介质的性质以及工作温度和压力等因素。
碳钢适用于一般加热炉配管,而不锈钢适用于要求更高耐腐蚀性的加热炉。
铜和铝适用于低压低温的加热炉配管。
2.连接件材料:连接件包括法兰、螺纹、焊接等。
在选择连接件材料时,需要与管道材料相适应,并考虑介质的性质以及工作条件等因素。
常用的连接件材料有碳钢、不锈钢、黄铜等。
二、设计原则1.流体力学原则:加热炉配管的设计应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包括流量、速度、压力损失等参数,确保流体正常运行。
需要合理选择管道直径、布置方式、弯头半径等。
2.热力学原则:加热炉配管的设计应考虑介质的热力学特性,包括工作温度、热膨胀、热传导等因素。
需要选择合适的绝热材料或采取其他隔热措施,避免热量损失,并保证管道的稳定工作。
3.安全原则:加热炉配管的设计应考虑安全性,包括防爆、防腐、防火等措施。
需要选择符合安全要求的材料,如加热炉配管中的电炉。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压力、温度等因素,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和阀门、安全装置的设置。
三、设计步骤1.确定加热炉的工艺参数,包括工作温度、工作压力、流量等。
2.根据工艺参数计算所需的管道直径、流速、压力损失等参数。
可以借助电脑辅助设计软件进行计算。
3.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连接件,并进行管道的布置和设计。
需要考虑到加热炉本身的空间限制,合理安排管道的走向。
4.根据设计结果绘制配管设计图,包括管道布置图、阀门位置图、支撑位置图等。
5.进行安全性分析,考虑可能的安全隐患,选择合适的阀门、安全装置等。
6.进行施工图的绘制,并根据设计结果进行材料的采购和施工的安排。
总结加热炉配管设计是加热炉设计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设计能够提高加热炉的效率和安全性。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工艺参数和流体力学、热力学、安全等原则,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连接件,并进行详细的计算和绘制配管设计图。
化工装置加热炉进出口分支管线直管段要求

山 东 化 工收稿日期:2019-02-27作者简介:朱 凯(1986—),男,山东东营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油化工工程设计工作。
化工装置加热炉进出口分支管线直管段要求朱 凯(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河南洛阳 471003)摘要:加热炉的进出口管线是化工装置中最重要的管线之一,通过对加热炉进出口管线分支点前直管段长度进行分析、讨论及文献查阅,确定对于工程设计合理的加热炉进出口前直管段长度。
关键词:加热炉;进出口管线;直管段中图分类号:TE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21X(2019)09-0174-02RequirementsforStraightSectionofBranchPipelineatInletandOutletofHeatingFurnaceinChemicalPlantZhuKai(SINOPECLuoyangPetrochemicalEngineeringCorporation,Luoyang 471003,China)Abstract:Theinletandoutletpipelineofreheatingfurnaceisoneofthemostimportantpipelinesinchemicalplant.Throughtheanalysis,discussionandliteraturereviewofthelengthofthestraightpipesectionbeforethebranchpointoftheinletandoutletpipelineofreheatingfurnace,thereasonablelengthofthestraightpipesectionbeforetheinletandoutletofreheatingfurnaceforengineeringdesignisdetermined.Keywords:heatingfurnace;straightpipelinesection;inletandoutletpipeline 加热炉的进出口管线是化工装置中最重要的管线之一,由于管线的重要性,管道设计专业通常会在这些管道布置后作应力分析以保证管线的安全。
加热炉配管设计规定

设计标准SEPD 0103-2001实施日期2001年10月12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加热炉配管设计规定第 1 页共 4 页目次1 总则1.1 范围1.2 引用标准2 配管设计2.1 一般规定2.2 进出口管道2.3 燃料系统管道2.4 消防、灭火和吹灰蒸汽管道2.5 炉区管廊2.6 管道支承1 总则1.1 范围1.1.1 本标准规定了加热炉的进出口管道、燃料系统管道、消防管道、灭火管道和吹灰蒸汽管道,以及炉区管廊、管道支承的的配管设计要求。
1.1.2 本标准适用于常见炉型的管道布置设计,不适用于有特殊工艺要求的加热炉出口管道。
1.2 引用标准使用本标准时,应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GB 50316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SH 3012 《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通则》SEPD 0001 《配管设计规定》SEPD 0121 《管廊配管设计规定》SEPD 0402 《公用物料软管站配管设计规定》SESA 0101 《常减压装置常压减压转油线的设计与应力分析》2 配管设计2.1 一般规定2.1.1 本标准中的常见炉型系指各工艺装置通用,且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圆筒炉和立式箱式炉,不包括制氢转化炉、制硫燃烧炉和焚烧炉等。
2.1.2 加热炉配管设计应符合GB 50316、SH 3012和SEPD 0001中的有关明火设备配管设计的规定。
2.1.2 有特殊工艺要求的加热炉出口管道,如炼油常减压装置的常压、减压转油线,这两条转油线应按SESA 0101进行设计。
2.2 进出口管道2.2.1 加热炉进出口管道包括工艺物料进出口和过热蒸汽进出口管道。
2.2.2 加热炉进出口管道不得妨碍抽炉管检修和从检修门进入炉内检修。
也不应影响弯头箱、看火门和防爆门的启闭。
对设置活动平台的加热炉,管道布置不得妨碍平台的升降。
2.2.3 布置加热炉进出口管道时,应注意炉管的伸长方向和伸长量,管道布置应有足够的柔性,应进行柔性分析,并将管道附加于管口的荷载提给加热炉专业或制造厂进行确认。
中石化洛阳设计院容器配管设计

中石化洛阳设计院容器配管设计
一、容器管道设计概述
容器配管设计是指利用各种容器给设备和场地供油、汽、气、水等工作流动介质的管道配管设计。
在许多工厂里,容器配管系统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配管设计要根据设备的特性以及工厂的特定需求进行全面合理的规划和组织。
中石化洛阳设计院的容器配管设计以设备的优化、运行能力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提高物料消耗少为宗旨,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可靠性。
二、容器配管管道设计内容
1、容器配管管道综合设计
中石化洛阳设计院的容器配管设计既包括传统的配管的设计,也包括采用节能材料和结构的新型配管设计,以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需求。
它必须对管道网络的内部结构进行综合设计,如管道走向、大小、管径、管道材质、防腐蚀性能、焊接技术、防爆要求、防锈处理、保温等,并以此为基础,对管道的总体布置、工艺过程以及安装尺寸进行计算分析,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保证安全性和经济性。
2、容器配管管道的细部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石化洛阳设计院加热炉配管设计1.1 本设计规定适用于管式加热炉的管道设计。
1.2 管道设计的总原则按“管道布置设计总则”执行。
2、加热炉的种类2.1 加热炉的炉型(见图2-1)加热炉的炉型大体分下面三种型式。
(1)直立圆筒型(2)箱式水平管型(3)箱式立管型三种炉型的详细资料及特点见附录一。
图2-12.2 燃烧器(喷嘴)的型式及位置(1) 燃烧器(喷嘴)大体分下面三种型式,并详细情形见附录二。
a 燃气喷嘴b 燃油喷嘴c 油、气混烧喷嘴(2) 燃烧器一样设置在炉底及侧壁(底烧喷嘴或侧烧喷嘴)。
喷嘴数量及安装位置取决于加热炉的热负荷及炉体构造。
(图2-2、2-3)。
图2-2图2-33、加热炉的布置加热炉是必须用火加热可燃性流体的设备,常有发生火灾的危险,应遵守有关法规(消防法规及高压瓦斯监督法规等),充分考虑其安全性、操作性、修理检查及预防噪声措施后再做管道设计。
有关加热炉的布置的研究项目(见“平面布置设计规定”)如下:(1)加热炉为明火,与处理可燃性流体的设备之间应有充足的安全距离;(2)加热炉与设备(连接加热炉出口配管的设备)的相互布局,应在研究配管的热应力及振动措施之后确定;(3)加热炉在装置中起重要作用,一旦发生事故,大多直截了当关系着装置的运行,最好布置在能时刻监视其运转的位置;(4)确保加热炉管检修作业的空地;(5)加热炉布置在装置的边缘,对确保与其他设备的安全距离是有效的。
同时,对建设施工作业、检修作业及消防活动亦大有裨益(见图3-1)(6)采纳联合烟囱时,应与加热炉设计人员协商,研究加热炉及烟道的布置。
(7)加热炉宜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幸免吸进轻质烃;(8)加热炉与其相邻的建筑物、工艺设备应满足防火防爆的要求。
图3 加热炉布置在装置边缘4、加炉炉体构架设计与配管的关系加热炉构架设计由工业炉专业担任。
然而,从管道设计观点动身,亦应加以研究,作为管道设计的要求事项尽快与加热炉设计人员联系。
应指出,提供给工业炉专业的资料按“加热炉设计资料规定”执行。
研究顺序如下:(1)工业炉尖第一提供给配管专业以下基础资料:a.炉体总体筒图(含出入口嘴子);b.平台布置草图;c.火嘴(燃烧器)图。
(2)按照以上资料,初步确定管道布置:(a) 重新研究平台的大小、位置及高度,必要时增加平台或和谐炉嘴子方位变更等事宜。
;(b) 重新评估梯子形式、位置,或追加;(c) 管道贯空平台的位置及形状应重新研究;大口径开洞应与工业炉专业协商并提出托付;(d) 关于支架的设计,应安装在对构架受力较为理想的位置;4.1 立式圆筒型加热炉的构架举例(图4-1,4-2)图4-1图4-2 4.2 箱式加热炉的构架举例(图4-3,,图4-4)图4—3图4-4 5 加热炉的管道设计加热炉有以下各种管道(1)工艺配管(a) 加热炉入口配管(b) 加热炉出口转油线(2)燃料配管①供油管②回油管③燃料气管④长明灯燃料气管⑤雾化蒸汽管(b) 灭火蒸汽管(3)清焦配管(4)吹灰器配管(5)消音器配管5.1 工艺管道加热炉的工艺管道属高温管,管径亦较粗,应在研究热应力措施的基础上做管道布置。
专门是加热炉出口转油线,工艺不同,流体是气液混相,除满足应力要求外,还要求有防振措施。
然而,管材多用高温专门材料,价高且焊接条件和检查亦严格,施工成本高。
因此,管道布置时管路应尽可能短。
5.1.1 工艺管道流程图5-15.1.2 加热炉入口及出口转油线(1)对称配管加热炉出入口管道只有一路时,不存在偏流,如果是多路时,加热炉的出入口管道及炉管内会发生偏流,受热不均,使工艺上出咨询题,同时炉管还易结焦,配管应对称布置,以便各出入口管道的流量平均分配。
(见图5-2)图5-2对称配管指单根配管分支出多时,为使各个分支管的流量相同,将配管形状做成完全一样、对称的形状。
见“管道布置设计总则”的4.5款。
(2)调剂阀组配管正如在(1)中所述,当多路工艺配管连接加热炉时,应做成使其流量平均分配的布置。
设置调剂阀时,签于下列理由配管不需要对称布置。
然而,应在考虑与其他燃料配管调剂阀和这些调剂阀的运转和操作后再做布置,以便各配管的压力缺失差较小(见图5-3,5-4),即:这些配管最好布置成近似对称的形状。
(a) 合适的流量靠调剂阀操纵;(b) 即使各分支管形状差异会引起压力缺失的不同,但配管的压力缺失比加热炉的压力缺失小得多,可忽略不计;加热炉型及配管形状不能对称布置时或有其它一些咨询题,需请工艺系统专业参加会议并讨论解决。
图5-3图5-4(3)与加热炉连接的管道布置管嘴位置高时及管嘴处在加热炉最低处位置时,管路中都有立管部分,配管时尽量沿加热炉炉壁敷设,以便安装配管的承重支架和防振支架。
现在,应注意以下各项:(a) 决定管道走向不得与加热炉炉管交叉,不得碰撞炉体构架和支撑件;(b) 防爆门前不得布置管道。
一是爆炸的冲击波能把门全部打开,二是不致于破坏管道;(c) 看火孔前不承诺布置管道;(d) 箱型水平管式加热炉,当加热炉前面布置燃烧器时,应注意不得碰撞喷嘴接管,同时在用于装卸喷嘴的空间里不得布置工艺配管。
(e) 连接清焦管的管嘴周围,应确保连接螺栓拆装及设置清焦管的空间。
关于清焦管道请见5.3项“清焦管”。
5.1.3 考虑热应力的管道布置(1)考虑热应力的管道布置加热炉出入口转油线,温度高,热胀量大,专门是加热炉出口转油线,经加热炉加热后温度更高。
管道布置时应专门注意,不承诺高温产生的热应力破坏管道,以及引起法兰垫片处泄漏。
而且,管道布置应使管系的热胀不超过加热炉管承诺的力、力矩及位移量。
管道布置的注意事项如下:(a) 管系应具有一定的柔性,以便管系作用于加热炉管嘴的反力、力矩及位移量在承诺值范畴内。
见(后述的(2)“加热炉一配管连接处的反力、力矩及位移量”);(b) 管系做柔性布置时,要注意配管形状保持对称;(c) 加热炉出口转油线的流体为气液混相流体。
现在,流体显现气液不平均的两相流淌,碰到拐角引发振动。
为了吸取热应力,这类管道必须有柔性。
然而,关于防止振动,这种柔性又是不利因素。
(2)加热炉接管处的反力、力矩及位移量(a) 反力、力矩加热炉的设计是以加热炉接管处的各个方向反力各向(X、Y、Z)不大于Dx100kg[D-加热炉炉管公称直径(英寸)],同时不承担力矩为依据进行设计的。
如此考虑的管系就有柔性。
当专门缘故使连接点的反力、力矩超出上述值,或者数根加热炉管以集合管箱形式连接时,把资料提供给工业炉专业或把运算有关受力情形提供给工业炉专业。
(b) 加热炉接管处的位移①轴向位移炉出口与管道连接点的承诺轴向位移量,加热炉设计图纸上有标注,应按标注值考虑设计。
此位移量应按最小值设计,但由于炉体构造及支架方式不同,也有位移量大的情形。
如果此位移量会阻碍配管设计,就应同加热炉设计人员磋商。
②横向位移a.横向位移量由加热管的贯穿孔决定,然而贯穿孔间隙不得大了,大了加热炉效率降低,原则上间隙取零。
然而,热应力运算时,关于图5-5所示的三个方向,要求提供承诺位移值。
b.关于需利用炉管吸取热位移的转油管道(如减压转油线);应事先与加热炉设计人员互通情形;待配管专业进行完管道的应力分析后,再提出托付资料给工业炉专业。
其中包括:各方向位移量;炉内吊架点受力和炉管导向筒的位移深度值等。
图5-5(3)配管的防振措施出口转油线多为气液混相液,流速高,易振动,作为振动预防措施,应取图5-6所示的配管形状。
图5-65.2 公用工程管道加热炉的公用工程配管有燃料管、灭火、蒸汽管及吹灰蒸汽管等。
5.2.1 燃料配管布置燃料管应专门好懂得加热炉的型式及燃烧方式(喷嘴形式),做设计时应考虑到阀门和燃烧器的操作方便。
(1)燃料配管流程加热炉燃料配管流程如图5-7。
图注:①燃料气体线②长明灯燃料气体线③燃料油伴热线(重油等高粘性流体带蒸汽伴热)④燃料油返回线(预防积油措施)⑤雾化蒸汽线(使燃料油成雾状,提升燃烧效率)图5-7(2)分配总管的布置为使到加热炉各燃烧器的燃料供应平均分配,加热炉周围或加热炉底下要设燃料分配总管。
分配总管的安装位置,取决于喷嘴的位置,喷嘴位置和分配总管的关系,如表5-1。
(注)0——可设总管X——不承诺设总管(a) 炉壁/炉底喷嘴分配总管设在平台上部时,通常多采纳此种形式,见图5-8a,该分配总管的安装位置有以下优点:①总管及喷嘴配管的支架易装在炉体构架上;②管道布置时,燃烧器配管上的阀门可靠近看火孔布置,可按照炉内燃烧状态调剂阀门;③加热炉周围地面上无燃烧配管,方便操作和通行;④总管位置高,没有凝液袋,可稳固供给喷嘴燃料及蒸汽;(b) 炉壁(端壁)喷嘴分配总管在平台下方时(见图5-8b),多采纳(1)项的安装位置,只限于有以下理由场合时采纳:①平台上部还有一个平台,平台间隔窄,设置总管及用于喷嘴配管的空间不足时;②喷嘴的安装位置上下布置,连接上部喷嘴的配管的阀门位置高,操作困难时;③分配总管档梯子通行时、架空管或管箱等有阻碍时;图5-8a图5—8b(C)炉底喷嘴的分配总管布置在地上时,(见图5-8)原则上有下述理由者不采纳此种布置。
①分配总管易阻碍加炉四周的通行及对喷嘴的操作,则分配总管大多加鞍式过桥时;②喷嘴配管上的阀门在地上,不能从看火孔了解燃烧情形调剂阀门时;③总管部分处于最低点,需采取排凝措施(专门是燃料气,应有冷凝液的处理措施)时;④喷嘴配管不便安装支架时;图5-8C(3)调剂阀如工艺流程所示,喷嘴燃料供应线上设置有许多调剂阀和操作阀,对这些阀门的布置,必须考虑加热炉的检查修理、操作通道以及紧急处置等情形后再定。
当几台加热炉集中布置在一起时,由于会误操作阀门,应对各个加热炉做统一的调剂阀布置并应用明确的标。
(a)设置地点从操作运行考虑,调剂阀应尽量靠近加热炉布置,但加热炉周围需要有用于检查和修理的空间,又要求躲开这些地点设置。
一样如图5-9所示,多设置在紧靠加热炉的管架(管道侧)的正下方或周围。
A: 可在管桥下面或周围设燃料线阀B: A 处不能设调剂阀时的设置空间。
图5-9(b)布置方法调剂阀的排列,应考虑阀门的操作及通行空间,可采纳下面两种方法。
布置时应考虑与工艺线上调剂阀的相对位置(优先布置工艺线上的调剂阀)。
①与管架平行,布置成单列或双列(见图5-10). 原则上在a 管线上设燃料调剂阀组;. 在a 线上设燃料调剂阀后不能确保与工艺管道间的通道时,应在b 线上布置;. 在A 、B 任意一个区都能够集中布置燃料调剂阀组;工艺调剂阀组布置在管架侧时工艺调剂阀组布置在加热炉前面图5-10②垂直于管架(和管架成直角)布置(见图5-11)工艺调剂阀组设置在管架侧工艺调剂阀组设置在加热炉前面图5-11. A 侧不能布置燃料线上的调剂阀组时可移向B 侧布置;. 调剂阀组布置时,应尽量与下列流程有关系的管道一并布置;燃料油供应一雾化蒸汽线;燃料气体一长明灯燃料气线;燃料油调剂阀组和雾化蒸汽调剂阀组相邻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