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褐煤利用现状

合集下载

褐煤资源的利用现

褐煤资源的利用现

八、褐煤提质干燥装置
• (1)多层
多个类似高温水蒸汽干燥设备原型的干燥装置垂直方向上的叠加组合成为一套复 合干燥装置。多层,实现了一定空间内干燥换热面积的最大化;多层,解决了大 型设备制造难度大的问题;多层,装置更加紧凑,降低了投资成本。 (2)多级
每一层干燥单元,是一个的干燥环境,能够单独的进行调整操控。满足不同物料 不同时段的不同干燥条件。实现物料干燥工艺需要的逐级干燥。 (3)多效 物料在褐煤干燥提质一体化的装置中自上而下逐级有效干燥,采用了高位双料流 混料技术和强制溢流技术。使得物料与干燥设备避免缠粘相对位移顺畅,热传导 效率高;采用了多效蒸发干燥技术,将多级干燥湿物料蒸发的蒸汽,经过压缩机 压缩排掉凝结水形成饱和蒸气,作为二次热源供下一级干燥单元使用,节约了新 蒸汽能源。褐煤提质干燥装置最终将蒸发气体绝大部分变为凝结水排除。大大减 少了尾气的成分,避免了废气的二次污染。
九、装置特点
• (1)设备结构紧凑,装置占地面积小,小巧灵活,是同类机的 (2)热效率高,是普通设备的2倍以上,可达80%-90%,运行 费用低。 (3)辅机配套量小,减少投资。 (4)物料适应性广,拓展性强。 • (5)干燥能力强、处理物料量大 (6)干燥设备内部表面有相互自清洁功能。 (7)噪音低,无粉尘飞扬,无二次污染。 (8)较同类产品节省蒸汽40%,节电30%. (9)操作方法多样,可间歇操作,可连续操作,可常压操作, 可真空操作。 (10)实用以大型化制造,运输、安装、维修方便。
五、褐煤提质干燥的重要意义
• 褐煤的提质是指褐煤在高温下经受脱水和热 分解作用后转化成具有烟煤性质的提质煤。 褐煤脱水过程除脱去部分水分外,也伴随着一 些煤的组成和结构的变化,它主要是由脱水作 用和过程引起的。所以,褐煤的提质过程主要 是褐煤的脱水过程。 水分 发热量 氧化速 燃后温

2024年褐煤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褐煤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褐煤市场前景分析褐煤是一种低质煤炭资源,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工业用途。

本文将对褐煤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1. 背景介绍褐煤是一种煤炭品种,其在质量上位于煤炭的较低端,灰分含量高,热值较低。

褐煤的开采成本相对较低,但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较多。

由于环保意识的提高,褐煤的市场前景备受关注。

2. 市场需求分析2.1 发电市场需求褐煤作为一种主要的燃料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发电行业。

尤其在需求量大、发电成本要求较低的地区,褐煤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然而,由于环保要求的提高和清洁能源的发展,褐煤在发电市场的需求可能会受到限制。

2.2 供热市场需求褐煤在一些北方地区被广泛应用于供热行业。

由于其低成本和较高的供热效能,褐煤在供热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但是,随着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供热的需求也逐渐转向清洁能源替代品,褐煤市场前景面临不确定性。

2.3 工业用途市场需求褐煤在工业生产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例如用于生产化肥、合成油等。

由于褐煤的低成本和丰富储量,它在工业用途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然而,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工业用途市场对褐煤的需求可能会受到限制。

3. 市场竞争分析褐煤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受到其他能源替代品的挑战。

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的推广和应用,使得褐煤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

同时,其他煤炭品种的市场竞争也对褐煤的市场份额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 市场前景展望褐煤市场前景面临着一定的不确定性。

尽管褐煤在一些地区和行业仍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清洁能源的发展,褐煤市场需求可能会受到限制。

为了应对市场变化,褐煤生产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煤炭清洁化程度,寻找新的市场和应用领域,以确保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5. 结论褐煤市场前景存在着一定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减少煤炭资源的开采量和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趋势。

褐煤生产企业需要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适应环保政策的要求,寻找新的市场机会和应用领域,以保持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2024年褐煤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褐煤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褐煤市场分析现状1. 概述褐煤是一种常见的煤炭资源,其特点是含水量高、热值较低。

褐煤在能源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发电、供热和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褐煤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相关问题。

2. 褐煤资源和产地世界范围内,褐煤资源分布较广,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德国和美国等国家。

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褐煤矿藏,并且褐煤的开采技术相对成熟,具备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3. 褐煤市场规模目前,褐煤市场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褐煤产量逐年增长,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褐煤的主要消费领域是发电和供热,其中以发电行业的需求量最大。

4. 褐煤市场的竞争格局褐煤市场的竞争格局主要由少数大型煤炭企业主导,这些企业在资源储量和生产能力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除此之外,一些小型煤炭企业也在市场中占有一定份额。

另外,随着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清洁能源的兴起也对褐煤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5. 褐煤市场的挑战和机遇褐煤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首先,环保压力不断增加,传统煤炭能源的排放问题亟待解决,这给褐煤市场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其次,清洁能源的发展给褐煤市场带来了替代能源的竞争,但褐煤作为一种价格相对较低的煤炭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应对这种竞争。

6. 对褐煤市场的建议针对褐煤市场的现状和挑战,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加强环保治理,提高褐煤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提高褐煤的清洁利用技术水平。

此外,加强与其他能源领域的合作,提升褐煤的市场竞争力。

7. 结论褐煤作为一种重要的煤炭资源,其市场需求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面对环保压力和清洁能源的竞争,褐煤市场需要加强环保治理,并积极寻求清洁利用的途径。

同时,加强与其他能源领域的合作,提升市场竞争力,是褐煤市场发展的重要举措。

2023年褐煤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褐煤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褐煤行业市场研究报告褐煤是一种含水较多、热值较低的煤炭资源,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工业用途。

褐煤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旨在分析褐煤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的情况。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褐煤行业进行市场研究。

一、褐煤行业的发展现状褐煤是世界上广泛分布的煤种之一,主要产地包括德国、俄罗斯、波兰等国家。

近年来,褐煤产量和消费量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

其中,德国褐煤产量居全球首位,但受到环保要求的影响,德国政府计划逐步减少对褐煤的依赖。

相比之下,中国的褐煤产量在逐年增加,主要用于发电和供热领域。

二、褐煤行业的市场规模褐煤作为低质煤资源,热值较低,但价格相对较低。

由于其产量丰富,褐煤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仍然是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褐煤产量约为1.5亿吨/年。

其中,中国、德国、波兰等国是褐煤产量大国。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褐煤消费国,约占全球总消费量的一半以上。

三、褐煤行业的竞争格局褐煤行业的竞争格局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差异。

在中国,由于褐煤资源丰富,多家大型国有企业在褐煤开发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而在德国等欧洲国家,褐煤开采和利用由多个小型企业共同参与,竞争较为激烈。

此外,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煤炭资源的使用也将越来越谨慎,褐煤行业可能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

四、褐煤行业的发展趋势褐煤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由于环保要求的提高,褐煤行业将面临更严格的限制和监管,可能降低其竞争力。

另一方面,随着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和清洁能源的发展,褐煤的市场需求可能会逐渐减少。

因此,褐煤行业需要加快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开发更加清洁和高效的利用方式。

综上所述,褐煤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对褐煤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褐煤作为一种低质煤资源,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

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褐煤行业才能在新的环境下寻找到发展的新机遇。

2024年褐煤开采洗选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褐煤开采洗选市场分析现状

褐煤开采洗选市场分析现状褐煤开采洗选是指针对褐煤资源进行开采和洗选处理的过程。

褐煤是一种低能量的燃料资源,广泛应用于发电、供暖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本文将分析褐煤开采洗选市场的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市场规模与需求褐煤开采洗选市场在过去几年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褐煤开采量逐年增加,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主要的市场需求来自于能源行业,尤其是电力供应领域。

褐煤在燃煤发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其价格较低,被广泛应用于发电厂的燃料供应。

此外,褐煤还用于工业生产和供暖。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替代能源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这将对褐煤市场带来一定的挑战。

尽管如此,由于褐煤价格低廉、资源丰富,以及供应链较为完善等因素,褐煤市场仍然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二、市场竞争格局与主要企业褐煤开采洗选市场存在着一定的竞争格局。

目前,全球主要的褐煤开采国家包括德国、波兰、澳大利亚、美国等。

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褐煤资源和先进的开采洗选技术。

此外,一些新兴市场也开始涌现,如中国、印度等国家,在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推动下,逐渐成为全球褐煤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在市场竞争中,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以德国的RWE、波兰的PGE 和澳大利亚的BHP Billiton为例,它们是全球褐煤开采洗选领域的头部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庞大的产能。

此外,一些国有企业和地方企业也在各自的领域内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三、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褐煤开采洗选市场在未来仍然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首先,褐煤资源广泛存在于全球各个国家,其规模和储量巨大,可以长期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洗选工艺的改进,褐煤的利用率将得到提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此外,由于褐煤的低能量特性,其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问题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因此,研发和应用更加环保和清洁的褐煤利用技术将成为未来市场发展的重点。

2024年褐煤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褐煤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褐煤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褐煤是一种低能源密度的燃料,广泛应用于发电厂和工业生产中。

本文将对褐煤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包括需求驱动因素、市场规模、趋势和前景等方面进行讨论。

2. 需求驱动因素褐煤市场需求受到多个因素的驱动,以下是几个主要的需求驱动因素:•能源需求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能源需求不断增加。

褐煤以其丰富的资源和相对低廉的价格成为满足能源需求的重要选择之一。

•发电行业需求:褐煤在发电行业的需求占据了重要地位,尤其是在电力供应紧张的地区。

褐煤作为主要的燃料之一,可以稳定供应电力,并确保电力充足供应。

•工业需求:褐煤也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在钢铁和化工行业中,作为原材料或能源供应的一部分。

工业对褐煤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增长。

3. 市场规模褐煤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需求,尤其是在一些欧洲国家和亚洲国家。

以下是一些主要市场的规模:•德国:德国是全球最大的褐煤市场之一,主要用于发电行业。

德国褐煤市场规模约占全球市场的30%左右。

•俄罗斯:俄罗斯是全球褐煤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丰富的褐煤资源使其成为主要供应国之一。

•中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褐煤消费国,其巨大的能源需求推动了褐煤市场的增长。

•印度:印度是亚洲地区褐煤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其不断增长的经济和能源需求也对市场需求产生积极影响。

4. 市场趋势和前景褐煤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市场趋势和前景:•替代能源发展: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关注,替代能源在能源市场中的份额逐渐增加。

这可能对褐煤市场需求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技术进步:褐煤的利用效率和环境影响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技术进步可以提高褐煤的燃烧效率和减少污染排放,这将对褐煤市场需求产生积极影响。

•国际市场格局调整:一些地区的能源政策和市场需求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将影响全球褐煤市场的供需关系和价格波动。

综上所述,褐煤市场需求受到能源需求增加、发电行业需求和工业需求等因素的驱动。

2024年褐煤开采洗选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褐煤开采洗选市场需求分析

褐煤开采洗选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褐煤是一种低品位的煤炭资源,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炼焦等工业用途。

褐煤开采洗选市场需求分析旨在探讨当前褐煤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市场需求趋势,以帮助企业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

2. 褐煤开采洗选市场现状2.1 褐煤开采规模目前,全球褐煤开采规模持续增长。

截至目前,全球褐煤开采量约为XX亿吨。

主要的褐煤开采国家包括德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

2.2 褐煤洗选技术褐煤洗选技术是褐煤开采的关键环节。

目前,褐煤洗选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包括物理洗选、化学洗选和生物洗选等多种方法。

这些技术可以提高褐煤品位,提高其利用价值。

2.3 褐煤市场主要应用领域褐煤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炼焦等工业用途。

其中,发电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约占褐煤总消耗量的XX%。

3. 褐煤开采洗选市场需求趋势3.1 新能源政策推动需求增长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越来越重视,各国纷纷制定新能源政策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褐煤等传统能源逐渐受到限制,使得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需求逐渐增长。

3.2 褐煤利用技术的改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洗选技术的改进,褐煤的利用价值得到提高。

新型燃烧技术、高效洗选技术和尾矿综合利用等技术的应用,使得褐煤能够更加环保、高效地利用,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需求增长。

3.3 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褐煤市场需求的增长主要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地区,对能源的需求也在增长,从而推动了褐煤市场需求的增加。

4. 市场竞争分析4.1 褐煤开采洗选市场竞争格局褐煤开采洗选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由少数大型矿业企业垄断。

这些企业拥有先进的开采技术和洗选设备,具有规模经济优势。

4.2 新兴竞争对手的崛起随着新型煤炭企业的崛起,市场竞争趋于加剧。

新兴竞争对手通过采用创新的技术和管理模式,给传统大型矿业企业带来一定的挑战。

5. 市场营销策略建议5.1 强化技术创新企业应加大对洗选技术和设备的研发投入,提高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

2024年煤及褐煤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煤及褐煤市场前景分析

煤及褐煤市场前景分析引言煤和褐煤是重要的能源资源,现在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

本文将对煤和褐煤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因素的影响。

市场概况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数据,煤和褐煤占据了全球能源消耗的重要份额。

然而,由于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再生能源的推广,煤和褐煤的使用面临了一些挑战。

市场驱动因素1. 能源需求尽管煤和褐煤的使用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受到压制,但仍然存在大量的能源需求。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增长仍然是推动煤和褐煤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

2. 煤电厂的升级为了减少燃煤电厂对环境的污染,全球范围内对煤电厂进行升级已成为一种趋势。

通过采用更先进的脱硫和除尘技术,煤电厂可以更加环保地发电,这也有助于提升煤和褐煤市场的前景。

3. 气候政策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各国制定了一系列减排政策。

这些政策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同时对煤和褐煤的使用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然而,考虑到可再生能源在短期内无法完全取代传统能源,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仍然需要依赖煤和褐煤作为过渡能源。

市场挑战1. 环境污染问题煤和褐煤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空气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越来越多严格的环保法规出台,加大了煤和褐煤使用的限制。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煤炭行业需要提升技术水平,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

2. 替代能源的竞争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太阳能和风能的成本不断降低,煤和褐煤面临来自替代能源的竞争压力。

替代能源具有更加清洁和可持续的特点,这对煤和褐煤市场前景带来了不确定性。

3. 供需格局调整随着煤炭需求的减少,供需格局发生了调整。

全球范围内煤炭供应过剩,导致煤价下跌。

这对煤炭行业带来了挑战,需要通过提高市场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等方式来应对。

市场前景展望面对上述挑战,煤和褐煤市场的前景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然而,由于煤炭在能源供应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一些国家和地区对替代能源的依赖程度,煤和褐煤在短期内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在长期发展趋势上,煤和褐煤市场可能会受到环保政策的限制和替代能源的竞争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站锅炉掺烧褐煤结焦特性实验研究中国电力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呈现迅猛发展的趋势,尤其近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迅速,燃煤电厂越来越多,火力电站的装机容量也越来越大,单机容量已经由70年代的以100~200MW为主力机组发展到了现在以300~600MW作为主力机组。

预计到本世纪末,火力发电用煤量约占据原煤消耗的1/3,每年耗煤量达5亿5000万吨左右。

尽管如此,燃煤发电仍然占据电力行业的主导地位,而且在未来可预见的时间内仍然难以根本扭转。

中国处于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的地位,同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几乎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大国。

煤炭消耗约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而且其中50%左右的原煤应用于燃烧发电。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2013年我国火电供电平均煤耗量为321克每千瓦时,燃煤发电的整体效率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是随着我国燃煤发电装机容量及其年发电量的迅猛增长,呈现了以烟煤和无烟煤为主的动力煤储量逐年减少的现状,从而不得不面临优质煤炭资源难以满足我国国民经济长期而且稳定发展的问题。

因此,从节约能源及经济性方面考虑,电厂已经逐步开始开展混煤掺烧技术,即将一种或多种非标准煤与设计煤种混合,从而供应于燃煤锅炉。

此外,我国褐煤资源丰富,到1995年年底,我国已探明的褐煤保有储量为1303亿吨,占全国煤炭储量的13%【1】。

但是褐煤在燃烧发电的应用方面远远地落后于烟煤和无烟煤等优质动力煤,考虑到国内绝大多数电厂对设计煤种的要求,同时随着混煤掺烧技术的发展,决定进行掺烧褐煤来解决电厂用煤紧张,锅炉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问题,同时实现对品质相对较差的褐煤资源的充分利用。

然而褐煤具有高灰分、高挥发分、灰熔点低等煤质特性,不得不考虑掺烧褐煤对电站锅炉结焦特性的影响以及对燃烧特性的影响。

中国电力工业自年改革开放以来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每年平均新增装机容量万千瓦以上。

年,中国的年发电量达万亿千瓦时,居世界第一位;装机容量达亿千瓦,居世界第二位。

而早在年,中国净发电量总额达到万亿千瓦时,超过美国的年净发电量万亿千瓦时,跃居世界第一。

在人均电力装机容量和人均用电量方面,尽管年我国人均用电量度比世界平均水平约高度,排名世界第五十五位左右,但过去十年内我国人均用电量净增度,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国人均电力装机将会超过千瓦,人均用电量也将达到千瓦时。

在电源结构方面,电力结构不断优化,万千瓦及以上的机组约占,万千瓦的火力发电机组己成主力机组,近年来供电煤耗下降了克标准煤千瓦时。

于此同时,以水电和风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发电量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以年为例,清洁能源总发电量达亿千瓦时,同比增长,其中,水电亿千瓦时、核电亿千瓦时、风电亿千瓦时以及太阳能发电亿千瓦时的同比增长分别达到、、和。

尽管如此,燃煤发电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且在未来可预见的时间内难以根本扭转。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也是当今世界上几乎唯一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大国。

煤炭约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其中左右的原煤用于燃烧发电。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年我国火电供电平均煤耗为克千瓦时,燃煤发电整体效率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甚至出现了以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世界最先进水平,年,该公司两台超超临界机组在负荷率情况下,含脱硫和脱硝的实际运行供电煤耗已经达到克千瓦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电煤耗小于克千瓦时的电厂,成功改变了中国电力工业长期跟随世界先进国家电厂的局面。

但是随着燃煤发电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的迅猛增长,导致以烟煤和无烟煤为主的动力煤储量呈现逐年减少的现状,面临优质煤炭资源难以满足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瓶颈问题。

另一方面,我国褐煤资源丰富,己探明的褐煤保有储量为亿吨,约占煤炭总保有储量的。

但是在褐煤的燃烧发电的研发和应用方面远远落后于烟煤和无烟煤等优质动力煤,同时考虑到国内绝大多数在役电厂设计煤种的要求。

因此,迫切需要根据锅炉的实际运行特性开展褐煤掺烧性能研宄,通过改进摘要:中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地区,虽然储量丰富,但是由于分布不均匀、开发利用不够充分,以及动力煤资源的短缺,而且考虑到我国低劣质煤储量丰富但利用率低,所以近年来,混煤燃烧技术逐渐发展起来。

原来燃烧设计烟煤的电站锅炉已经开始掺烧作为低劣质燃料的褐煤来满足电厂用煤需求,从而降低发电成本。

本论文研究了国内外混煤燃烧技术的发展现状,同时,通过对烟煤及烟煤与褐煤的混煤进行物理化学实验研究,分析掺烧褐煤后影响锅炉受热面结焦的因素,以及不同掺烧比例对锅炉结焦特性的影响,为褐煤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数据,确定合理的掺烧比例,为褐煤掺烧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电厂锅炉;褐煤掺烧;褐煤;结焦特性Abstact: China's coal resource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Inner Mongolia region, although is abundant, but due to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inadequate, and steam coal resources shortage, and considering the low utilization rate of inferior coal reserves but low in our country, so in recent years, the mixed coal combustion technology developed gradually. The original design of bituminous coal burning power plant boiler has begun mixing as low inferior fuel burning lignite to meet the demand of power plant coal, to reduce cos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ixed coal combustion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mixing of bituminous coal and bituminous coal and lignite coal phys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s, analysis content after burning lignite effect of coking on heating surface of boiler and factors, an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blending ratio on boiler coking properties of lignite rational utilization to provide basic data, determine the reasonable blending rati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ignite blending technology. Key words: power plant boiler; blending lignite; lignite; coking properties1绪论国内外混煤燃烧技术现状褐煤是泥炭沉积后经过脱水、压实转变为有机生物岩的初期产物 ,具备结构疏松、水分高、灰分高、高挥发分、低发热量以及低灰熔点的特性,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种。

某些褐煤还含有较多的纤维分,这些特性导致褐煤的应用面临许多困难。

但是,在目前全球能源日益紧张的形势之下, 褐煤的经济价值及其相关的加工生产技术,日益被世界能源界所重视。

我国褐煤资源丰富,但是由于褐煤高水分、高灰分、高挥发分等煤质特性不能单独运用于燃煤电厂,否则会导致锅炉受热面的结焦,影响锅炉的稳定运行。

然而,随着能源的紧缺,所以原来设计燃烧烟煤的锅炉已经开始掺烧褐煤,不仅节约能源,而且降低了发电成本,显然开发褐煤综合利用新技术是必然的选择。

然而与此同时,不得不考虑褐煤作为低热值燃料可能导致锅炉受热面结焦特性发生改变,所以必须通过常规设计燃烧烟煤和褐煤的掺烧实验进行分析,分析掺烧后锅炉受热面的结焦特性变化,确定合理的掺烧比例,从而为褐煤掺烧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2国内外掺烧褐煤研究现状分布及问题:解决措施2.1 国外褐煤资源分布及发电现状褐煤煤化工。

世界褐煤的地质储量约为4万亿t[1]。

据统计,全世界褐煤储量足够供2100座发电能力为1000 M W的电站使用30年。

主要分布在德国、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这些存储大国,均对褐煤的开发利用的较早,研究也比较深入,己经形成了不同容量等级的电站常规煤粉炉的系列成熟产品,褐煤锅炉燃烧技术相对比较稳定,其中德国、美国应用褐煤作为电站锅炉动力用煤使用较广泛。

德国有着丰富的燃用高水分、碳化程度浅褐煤的经验,是拥有世界上百万等级褐煤锅炉的主要国家,其最大的超超临界褐煤锅炉为装于Niedrauβem电厂的950MW锅炉,塔式布置、单切圆燃烧、正方形炉膛、主汽压力为26.5MPa。

其它的百万等级褐煤锅炉,如Li ppendorf940MW锅炉、Frimmerdorf915M和SchwarzePumpe的815MW 锅炉[2]。

美国褐煤水分高,灰分较少,煤质较硬,磨损性强且难燃烧。

美国在六、七十年代生产的容量为500 ~ 800 MW的褐煤锅炉大部分为亚临界控制循环和自然循环锅炉,大容量锅炉一般采用复合循环直流锅炉,四角布置摆动式燃烧器,采用摆动式燃烧器进行蒸汽温度调节。

为尽量减少结渣等问题,在炉膛结构设计方面一般采用的数据较为保守,同时经常采用分级燃烧方式来控制NOX的生成。

锅炉制粉系统与欧洲国家有明显区,普遍采用中速磨正压吹式制粉系统。

遍采用中速磨正压吹式制粉制统。

1.2国内褐煤资源分布及发电现状我国的褐煤资源丰富,已探明的保有储量达1303多亿吨 ,占全国煤炭储量的17%[ 3] ,在我国煤炭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

煤田地质勘探资料表明 ,中国的褐煤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约占全国褐煤地质储量的75%以上 ,见表1[4] 。

其中,以内蒙古东部地区赋存最多。

西南区是中国仅次于华北区的第二大褐煤基地 ,其储量约占全国褐煤的 12. 5%, 其中大部分分布在云南省境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