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板框过滤实验
化工原理实验恒压过滤

浙江科技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化工原理实验名称: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专业班:化学工程与工艺111 姓名:王建福学号:5110420006同组人员:杨眯眯张涛实验时间: 2013 年11月14日指导教师:诸爱士一、实验课程名称:化工原理二、实验项目名称: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板框压滤机的构造和操作方法;2.通过实验,验证过滤基本原理;3.学会测定过滤常数K 、q e 、τe 及压缩性指数S 的方法;4.了解操作压力对过滤速率的影响。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实验内容:测定时间与滤液量的变化关系,绘制相关图表,求出过滤常数K 及压缩性指数S 。
实验原理:过滤是以某种多孔物质作为介质来处理悬浮液的操作。
在外力作用下,悬浮液中的液体通过介质的孔道而固体颗粒被截留下来,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过滤操作中,随着过滤过程的进行,固体颗粒层的厚度不断增加,故在恒压过滤操作中,过滤速率不断降低。
影响过滤速率的主要因素除压强差、滤饼厚度外,还有滤饼和悬浮液的性质,悬浮液温度,过滤介质的阻力等,在低雷诺数范围内,过滤速率计算式为:Lpa K u μεε∆-=223')1(1 (1)u :过滤速度,m/s K ’:康采尼常数,层流时,K ’=5.0 ε:床层空隙率,m 3/m 3 μ:滤液粘度,Pasa :颗粒的比表面积,m 2/m 3△p :过滤的压强差,PaL :床层厚度,m恒压过滤时,令k=1/μr ’v ,K=2k △p 1-s ,q=V/A ,q e =Ve/A ,对(2)式积分得:(q+q e )2=K(τ+τe ) (3)K 、q 、q e 三者总称为过滤常数,由实验测定。
对(3)式微分得: 2(q+q e )dq=Kdτe q Kq K dq d 22+=τ (4)用△τ/△q 代替dτ/dq ,在恒压条件下,用秒表和量筒分别测定一系列时间间隔△τi ,和对应的滤液体积△V i ,可计算出一系列△τi 、△q i 、q i ,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制△τ/△q ~q 的函数关系,得一直线,斜率为2/K ,截距为2q e /K ,可求得K 和q e ,再根据τe =q e 2/K ,可得τe 。
板框过滤实验报告

板框过滤实验报告————————————————————————————————作者:————————————————————————————————日期:实验五 过滤实验1 实验目的1.1 了解板框过滤机的构造、流程和操作方法。
1.2 测定某一压力下过滤分内工程中的过滤常熟K 、q e 、τe 值,增进对过滤理论的理解。
1.3 测定洗涤速率与最终过滤速率间的关系。
2 实验原理2.1 过滤是以某种多孔物质为介质,在外力的作用下,使悬浮液中的连续相液体通过介质的孔道,分散相固体颗粒被截留在介质上,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操作。
液体通过过滤介质和滤饼空隙的流动是流体经过固定床流动的一种具体情况,但过滤操作中的床层厚度不断增加,在一定压差下,滤液通过床层的速率随过滤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即过滤操作不属于定态过程。
在恒压过滤时,由于滤饼的增厚,过滤速率将随过滤时间的增加而降低。
对滤饼的洗涤过程,由于滤饼厚度不再增加,压差与速率的关系与固定床相同。
恒压过滤方程:()()sV ssm K m A m V m V KA V V e e e e e 的过滤时间,相当于得到滤液:过滤时间,:过滤常数,:过滤面积,即虚拟滤液体积,滤渣时得到的滤液量,:形成滤布阻力的一层时间内获得的滤液量,:在:/223322τττττ+=+上式两边除以A 2得()()23232//,m m AVq m m A V q K q q e e e e 量滤液量,,单位过滤面积上的当,单位过滤面积的滤液量==+=+ττ2.2 测定K 、q e 、τe :测与一系列的△τ、△q 值,然后以△τ/△q 为纵坐标,以q 为横坐标作图,即可以得到一条斜率为K 2,截距为q K2的直线,则可以算出K 、q e 的值;再以q=0,τ=0代入式子()()e e K q q ττ+=+2,便可以求出τe。
2.3 测定洗涤速率与最终过滤速率 洗涤速率:sm V V d dV w w ww w 洗涤时间,洗液量,::3τττ=⎪⎭⎫⎝⎛最终过滤速率:()()2332/:22m m q m V q q K V V KA d dV e e E 总量,位过滤面积所得的滤液整个过滤时间内通过单的滤液总量,:整个过滤时间内所得+=+=⎪⎭⎫⎝⎛τ3 实验流程图1 实验装置流程图1-空气压缩机;2-配浆槽;3-压力表;4-贮浆罐;5-洗水罐;6-板框压滤机;7-计量桶;8-压缩空气进气阀;9-空气过滤减压阀;10-进浆阀;11、12-压缩空气进口阀;13-进水阀;14-安全阀;15-洗水进口阀;16-滤浆进口阀;17-滤液出口阀;18-滤浆出口阀8 3 9 4 14 × ×× 6 13 17× ×4 实验步骤4.1 将碳酸镁在储浆槽中加水配制成5.3%的悬浮液作滤浆,并在启动空压机前不停地搅拌,防止固体沉淀;4.2 按板、框的钮数为1-2-3-2-1-2-3-2-1的顺序排列号板框过滤机。
板框过滤实验

实验五 板框过滤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板框过滤机的构造和操作方法;2.测定恒压过滤方程式中的过滤常数K 、e q 及e θ。
二、基本原理板框过滤是把液—固混合物的滤浆在一定压强下送入两侧覆有过滤介质(滤布)的滤框内,滤液通过滤布流走,固体物(滤渣)被滤布截留在框内。
板框过滤有恒压过滤和恒速过滤两种操作方式,过滤时固体颗粒不断被截留,介质表面慢慢形成滤饼并逐渐变厚,滤液通过滤饼的阻力也随之增加,如果保持过滤速率不变,就要不断增加介质两侧压差,此即恒速过滤;反之介质两侧压差不变,过滤速率随着滤饼增厚而减小,此即恒压过滤。
本实验做恒压过滤操作。
恒压过滤的基本方程式为:)()(22e e KA V V θθ+=+令:A V q =,A V q ee =则上式可改写为: )()(2e e K q q θθ+=+其微分式为:θKd dq q q e =+)(2即: eq K q Kdq d 22+=θ 上式的倒数式用增量代替则可写出近似式:e q K q K q 22+=∆∆θ以上各式中:θ——过滤时间,s ;V ——θ时间内所得的滤液量,m 3; V e ——过滤介质的当量滤液量,m 3; θe ——相当滤液量V e 所需过滤时间,s ; A ——过滤面积,m 2; K ——过滤常数。
上式为一直线方程,在笛卡尔坐标上作图,其斜率为K 2,截距为eq K 2。
三、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及流程如下图所示,主要设备为板框过滤机、配浆槽、储浆罐、水洗罐、计量筒、空气压缩机等。
滤浆在配浆槽中配制好后送入储浆罐,一边搅拌一边用压缩空气送至过滤机过滤,过滤前先把过滤机按规定加上滤布组装好,过滤完毕再用水洗涤滤饼一次。
板和框的构造见附图所示,1钮板叫滤板,2钮板叫滤框,3钮板为洗涤板。
滤框空间尺寸为170×170×20mm (四角扇形半径为40mm )。
四、实验步骤首先熟悉实验设备、流程,搞清各个阀门的用途、操作方法,在此基础上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⒈检查所有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⒉把滤布浸湿,在2钮滤框两侧对准孔道平整地铺好,板与框按1-2-3-2-1的次序排列组装好,用顶丝杠压紧;⒊水洗罐加水至32液面;⒋启动空气压缩机,使减压阀前压力保持在3kgf/cm 2以上备用;⒌一切准备就绪后,用橡胶塞堵住配浆槽底部出口,向槽内加水40kg 及MgCO 31.5kg配制滤浆液(浓度3~5%Wt ),不断地搅拌均匀;⒍打开储浆罐的放空阀,把配制好的滤浆全部送入储浆罐,同时开动搅拌机搅拌,关闭进浆阀和放空阀;⒎把压缩空气送入储浆罐,维持0.5kgf/cm 2压力,打开过滤机上滤浆和滤液的进出口阀①、③、④,进行过滤,与此同时用秒表不停地计量滤液流出量(每隔一个容积单位记一次时间),直至滤液停止流出为止,然后关闭阀①、③、④;⒏把储浆罐剩余滤浆卸出备用,把压缩空气送入水洗罐,打开过滤机水洗进出口阀②、④,进行滤饼水洗操作,洗液流出1000ml 即可停止;⒐水洗完毕,打开过滤机,取出滤饼,洗净滤布、滤框,中心组装好过滤机并压紧,改变过滤压力,重复5~9的操作过程;⒑实验完毕,用水洗罐的水(加压缩空气)冲洗储浆罐液面管及其他输液管道,以免MgCO 3沉淀堵塞;⒒关闭空气压缩机,清扫场地,整理好实验设备。
化工原理过滤实验报告

恒压过滤实验一、 实验目的1、熟悉板框压滤的构造和操作方法;2、测定恒压过滤方程中的常数。
二、 实验原理板框压滤是间歇操作。
一个循环包括装机、压滤、饼洗涤、卸饼和清洗五个工序。
板框机由多个单元组合而成,其中一个单元由滤板、滤框、洗板和滤布组成,板框外形是方形,板面有内槽以便滤液和洗液畅流,每个板框均有四个圆孔,其中两对角的一组为过滤通道,另一组为洗涤通道。
滤板和洗板又各自有专设的小通道。
图中实线箭头为滤液流动线路,虚线箭头则为洗液流动路线。
框的两面包以滤布作为滤面,滤浆由泵加压后从下面通道送入框内,滤液通过滤布集于对角上通道而排出,滤饼被截留在滤框内,如图1—1所示。
过滤完毕若对滤饼进行洗涤则从另一通道通入洗液,另一对角通道排出洗液,如图2-2-4-2b )所示。
图1—1 过滤和洗涤时液体流动路线示意图在过滤操作后期,滤饼即将充满滤框,滤液是通过滤饼厚度的一半及一层滤布而排出,洗涤时洗液是通过两层滤布和整个滤饼层而排出,若以单位时间、单位面积获得的液体量定义为过滤速率或洗涤速率,则可得洗涤速率约为最后过滤速率的四分之一。
恒压过滤时滤液体积与过滤时间、过滤面积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22e e KA V V θθ+=+ (1)式中:V ——时间θ内所得滤液量[m 3]V e ——形成相当于滤布阻力的一层滤饼时获得的滤液量,又称虚拟滤液量[m 3] θ——过滤时间[s]θe ——获过滤液量V e 所需时间[s] A ——过滤面积[m 2] K ——过滤常数[m 2/s]若令:q=V/A 及q e =V e /A ,代入式(1)整理得:)()(2e e K q q θθ+=+ (2)式中:q ——θ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所得滤液量[m 3/m 2] q e ——虚拟滤液量[m 3/m 2]^K 、q e 和θe 统称为过滤常数。
式(2)为待测的过滤方程,因是一个抛物线方程,不便于测定过滤常数。
化工原理实验 板框过滤

2、过滤实验
(1) 悬浮液的配制:浓度为3-5%(重量)
较为适宜,配制好开动压缩机将其送入贮浆罐
中,使滤液搅拌均匀。 (2) (3) (4) 滤布应先湿透,滤布孔要对准。表面服 装好滤布,排好板框,然后压紧板框。 检查阀门,应注意将悬浮液进过滤机的 贴平展无皱纹,否则会漏。
进口旋塞先关闭。
(5) 计量筒中液面调整到零点.
V Ve
2
KS e
2
(3-1)
式中: V ━ 时间内的滤液量,( m 3 )
Ve━虚拟的滤液液体积,它是形成相
当于滤布阻力的一层滤渣时,应 得到的滤液量 (m 3 )
m 2) S ━ 过滤面积,(
m2 s ) K ━ 过滤常数,(
━
相当于得到滤液V所需的过滤时间,(S)
清水试验(是否漏,哪些地方漏,漏的地方是否影
响实验结果) 并以清水练习量及调节压力的操 作.
(2)
用清水试验时,因过滤介质的阻力不变,
属恒压恒速过程.
(3)
用清水试验的数据作图可得一条平行
于横轴的直线,由此可准确地求出过滤方程式
微分式的截距,准确地求出 q e
操作注意滤布的洗净程度对截距值影响很大, 滤布必须铺平,孔要对正。选用压力与过滤时 压力相同。
沉淀,堵塞管道,阀门等.
4、操作当中应注意的事项
(1)滤液不出或流出很慢,必定是板框排错了. (2)滤液不清则是滤布没有铺好,有漏液或短 路的缘故.
(3) 在操作过程中,如有一次末能记下时间,实
验仍可继续进行,因为在数据处理时所需要的数据
只是当滤量增加q 时,时间的增量,相互对应
即可。 所以中间有一未记下时间,并不影响以后的 记录,只不过在 q的标绘中缺少实验成绩点。
板框及动态过滤实验报告

板框及动态过滤实验报告北方民族大学学生实验报告院(部):化学与化学工程姓名:郭俊雄学号: 20192995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 081 同组人员:林艺明、胡鹏、秦开勉课程名称:化工原理实验实验名称:板框及动态过滤实验实验日期: 2019.12.19 批阅日期:成绩:教师签名: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实验名称:板框过滤实验一、目的及任务1.熟悉板框过滤机的结构和操作方法;2.测定在恒压过滤操作时的过滤常数;3.掌握过滤问题的简化工程处理方法。
二、基本原理过滤是利用能让液体通过而截留固体颗粒的多孔介质(滤布和滤渣),使悬浮液中的固、液得到分离的单元操作。
过滤操作本质上是流体通过固体颗粒床层的流动,所不同的是,该固体颗粒床层的厚度随着过滤过程的进行不断增加。
过滤操作可分为恒压过滤和恒速过滤。
当恒压操作时,过滤介质两侧的压差维持不变,则单位时间通过过滤介质的滤液量会不断下降;当恒速操作时,即保持过滤速度不变。
过滤速率基本方程的一般形式为:式中: V——τ时间内的滤液量,m3;Ve——过滤介质的当量滤液体积,它是形成相当于滤布阻力的一层滤渣所得的滤液体积,m3;A——过滤面积,m2;ΔP——过滤的压力降,Pa;μ——滤液粘度,Pa·s;v——滤饼体积与相应滤液体积之比,无因次;r′——单位压差下滤饼的比阻,1/ m2;s——滤饼的压缩指数,无因次。
一般情况下,s=0~1,对于不可压缩的滤饼,s=0。
恒压过滤时,对上式积分可得:式中: q——单位过滤面积的滤液量,q=V/A,m3/ m2; qe——单位过滤面积的虚拟滤液量,m3/ m2;K——过滤常数,即,m2/s。
对上式微分可得:该式表明dτ/dq~q为直线,其斜率为2/K,截距为2qe /K,为便于测定数据计算速率常数,可用Δτ/Δq替代dτ/dq,则上式可写成:将Δτ/Δq对q标绘(q取各时间间隔内的平均值),在正常情况下,各点均应在同一直线上,直线的斜率为2/K=a/b,截距为2qe/K=c,由此可求出K和qe。
化工基础实验~过滤实验

实验三过滤实验(一)板框过滤实验本实验设备由我校化工原理实验室与天津大学化工基础实验中心共同研制。
该设备由过滤板、过滤框、旋涡泵等组成,是一种小型的工业用板框过滤机。
本套装置可进行设计型、研究型、综合型实验。
由于设备接近工业生产状况,通过实验可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实验研究能力、设计能力以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实验任务根据实验指导教师要求,从下列实验任务中选择其中一项实验。
1.板框压滤机选型:工业用过滤机选型的依据是物料的性能、分离任务和要求。
为使过滤机的选型最为恰当,通常是用同一悬浮液在小型过滤实验设备中进行实验,以取得必要的过滤数据作为主要依据,然后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过滤机的种类和型号。
现有某一工厂需过滤含CaCO3 5.0~5.5 % 的水悬浮液,过滤温度为25℃,固体CaCO3的密度为2930kg/m3。
工业过滤机在0.28MPa的压强差下进行过滤,规定每一操作循环处理悬浮液10m3,过滤时间为30min,滤饼不洗涤,过滤至框内全部充满滤渣时为止,卸饼、清洗、重装等辅助时间为20min。
请你利用实验室的小型板框压滤机(详见设备流程部分,该过滤机的最高过滤推动力(表压力)为0.2Mpa)进行实验,测定有关的过滤参数,根据表1所提供的过滤机型号与规格,从中选择一种合适型号的压滤机,并确定滤框的数目,求出该过滤机的生产能力,为工厂提供选型的技术依据。
表1 过滤机的型号与规格表1中板框压滤机型号如BMS20/635-25的意义为:B表示板框压滤机,M表示明流式(若为A,则表示暗流式),S表示手动压紧(若为Y,则表示液压压紧),20表示过滤面积为20m2,635表示滤框边长为635mm的正方形,25表示滤框的厚度为25mm。
2.回转真空过滤机设计:设计工业用过滤机时,必须先测定有关的过滤参数,这项工作一般是用同一悬浮液在小型过滤实验设备中进行。
现有某一工厂需过滤含CaCO 3 5.0 ~ 5.5 % 的水悬浮液,过滤温度为25℃,固体CaCO 3的密度为2930kg/m 3。
化工原理实验:过滤实验

理由。
板框压滤机的选型
1.求 q q qe2 K qe 将经过换算成工业生产条件下的 K、 q代e 入求出 q 2.求A:根据式 A V求q A。 3.选型:根据式 A 2选b2型n ,n应取整数。
6000
P=0.10mPa
P=0.15mPa
P=0.20mPa
5000
Δθ/Δq
4000
3000
2000
1000 0
0.02 0.04 0.06 0.08 0.1 0.12 0.14 0.16
q
不同过滤压差下的
q
~
q 关系图
在直角坐标纸上标绘 q 对 q 的关系,见上图,所得直线
斜率为 2 ,截距为 K
正。
④
r0:与滤饼性质有关,物料一定则
一定。
r0
⑤ C :获得单位体积滤液时,在过滤介质上被截留
的滤饼体积为 C。
影响因素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知:只有试验条件与工业生产条件相 同时,才可直接用试验测定的结果,否则需校正。
由于 与s 物r0料有关,所以实验的物料必须与工业 生产相同, 可根据温度校正,但 必须s使r用0 工业生
(3)使阀门3、10、15处于全开状态,启动旋涡泵,调节 阀门使压力表达到规定值。
(4)待压力表稳定后,打开过滤入口阀,过滤开始。当量 筒内见到第一滴液体时按秒表计时。记录滤液每达到一定量 时所用的时间。
操作要点
建议每收集500ml滤液记录一次时间。有两种记录方 法:方法一为累计收集的滤液量和所需的时间;方法二 为记录每收集500ml所需的时间。要测到满框为止。 (满框的数据很重要,为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 qe ) K ( e )
2
式中:q—单位过滤面积的滤液体积, qe—单位过滤面积的虚拟滤液体积,
τ e—虚拟过滤时间,s
m3 / m3
m3 / m 2
m2 / s K—滤饼常数,由物料特性及过滤压差所决定,
q V / A
V—滤液体积,m
A—过滤面积,m2
3
τ —过滤时间,s
四、实验步骤
1、过滤操作步骤
(1)悬浮液的配制:浓度为3-5%(重量)较为适宜,配制好开动压缩机将其 送入贮浆罐中,使滤液搅拌均匀。 ( 2 ) 按板、框的纽数以 1-2-3-2-1-2… 的顺序排列过滤机的板和
框,把滤布用水湿透,再将滤布覆盖滤框的两侧(注意滤布孔要 对准过滤机的孔道,表面要平整,不起皱纹,以免漏液),然后 用压紧螺杆压紧板和框。
压力表
压缩空气
空气过滤减压阀
滤液 电动机和减速器 安全阀 水 滤 浆 水 液 位 计 计 量 筒 液 位 计量筒 流 水 储浆罐 液 位 计
压 缩 空 气 冲洗
排污
图 3—2 实验装置流程
搅拌器
洗水罐
滤液出口
滤液及洗叶液出口
洗水入管
一板
滤浆入管
三板
170 170 R40
少一滴一滴的流出为准).
2、测定洗涤速率
(1)将水放入洗水罐后关闭进水阀. (2)打开压缩空气进口阀,使压缩空气进入洗水罐,维
持洗涤压强与过滤时的压强相等.
(3)关闭过滤机固定头左上方的滤液出口阀,开启 左下方的洗水进口阀,洗少穿过滤渣层后流入计量筒,
测取有关数据.
洗涤完毕后,旋开压紧螺杆并将板,框拉开,卸出 滤渣,清洗滤布,整理板,框重新组装,以进行另一个操
(3)启动压缩机,排除减压阀前管内可能积存的水后,打开减压
阀前的阀门及进入贮浆罐的压缩空气阀门,调节空气过滤减压阀,
使其压强与选定的过滤压强一致,这样,压缩空气进入贮浆罐, 维持过滤压强恒定。
(4)关闭过滤机固定头左下方的洗水阀,打开其上方的
两个滤液出口阀,然后打开其右下方的滤浆进入旋塞,
滤浆便被压入板框过滤机内过滤,滤液流入计量筒计 量,测定 V 和相应的 ,待滤液充满全部滤框后,关闭 滤浆进入旋塞,停止过滤 (5)待滤渣装满框时即可停止过滤.(可以滤液量显著减
MgCO3 的悬浮液在配浆槽内配制一定浓度(浓度在
2-4%左右)后,送入贮罐用搅拌器加以搅拌,使之均 匀,并用压缩空气从贮浆罐送至板框压滤机压滤。滤 液在计量桶内计量。
洗水同样用再压缩空气从洗水罐压送至板框过滤机 行洗涤,洗水也入量筒计量。 实验完毕,贮浆罐中的滤浆用压缩空气送至配浆 槽贮存。
d 代 以 ,则得 q dq
2q 2q e q K k
将 对q标绘(q取各时间间隔内的平均值), q
在恒压条件下,用秒表和计量筒分别测定一系列时 间间隔及对应的滤液体积,由此算出一系列在直角坐标 系中绘制的函数关系,得一直线。从而可确定过滤常数 K和qe。
如图形操作3-1所示,直 线斜率
sm
q
A
2 A k B
载距
2q e c K
由此可求出K和
B C
q
m3 m 2
qe
图3---1
三. 装置和流程
实验装置由配浆槽、贮浆罐、洗水罐、板框压滤 机、计量筒及空气压缩机等组成, 板框过滤机除固定头和可动头外,配有一纽滤板 (非洗涤板)一块,三纽滤板(洗涤板)两块,二纽
滤框四块,滤框厚度为20mm。板框的四个角均开有 19mm的孔,在板框装合后,即可构成供滤液,滤饼和 洗水流通的孔道。
对于不可压缩性滤渣,在恒压过滤情况下. 滤 液量与过滤时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 3 V ━ 时间内的滤液量,( m )
Ve ━
V Ve
2
KS e
2
虚拟的滤液液体积,它是形成相当于滤布阻力 的一层滤渣时,应得到的滤液量,(
S ━ 过滤面积,( m 2 )
m3 )
━
K━
过滤常数,(
m2 s
)
相当于得到滤液V所需的过滤时间,(S)
e ━ 相当于得到滤液所需的过滤时间,(S)
上式也可写成:
q 2qe q K
2
式中
V q S
即单位过滤面积的滤液量(m)
将过滤方程式微分后得到
2qdq 2qe dq Kd
整理后得:
d 2q 2qe dq K K
层的厚度随着过滤过程的进行而不断增加,故在恒
压过滤操作中,过滤速率不断降低。
过滤速度由过滤介质两端的压力差及过滤介质的阻力决定.
过滤介质 阻力由二部分组成 , 一为滤布 , 一
为滤渣 .( 先积下来的滤渣成为后来的过滤介 质) .
因为滤渣厚度随着时间增加,所以恒压过滤 速度随着时间而降低.
在恒压过滤情况下. 滤液量与过滤时间的关系可 用下式表示:
化工原理实验
板框过滤实验
制作:谢少雄
一 . 实验目的
1、熟悉板框压滤机的构造和操作方法; 2、通过恒压过滤实验,验证过滤基本原理; 3、学会测定过滤常数K、qe的方法; 4、了解操作压力对过滤速率的影响。
二.基本原理
过滤过程过滤是以某种多控物质作为介质来处理
悬浮乳液的操作。在外力的作用下,悬浮液中的液 体通过介质的孔道而固体颗粒被截流下来,从而实 现固液分离,因此,过滤操作本质上是流体通过固 体颗粒通过床层的流动,所不同的是这个固体颗粒
19
二板
返 回
图 3—3 板框结构图
框的一角
板框过滤机的板框结构如图3-3所示
过滤板:规格:170×170×20(mm)。 滤框厚度为20mm,每个框的过滤面积为 过滤面积
0.0478m 2
A 0.17 0.17 0.04 2 4 0.191m
2
2
滤 布:工业用 计量桶:长146mm、宽150mm
作循环.
实验结束后,停止搅拌,立即用压缩空所将贮浆罐 内的剩余悬浮液送回配浆槽内贮存, 停压缩机.清洗贮
浆罐及液位计等,以免剩余悬浮液沉淀,堵塞管道,阀门
等.
五.报告要求
1、将实验数据记录及整理列表。 2、根据实验数据,求出过滤压强下的过 滤常数K,qe。
六. 思考题
1、为什么过滤开始时,滤液常常有一点混浊,过 段时间才清? 2、当操作压强增加一倍,其K值是否也增加一倍? 要得到同样的过滤液,其过滤时间是否缩短了一半? 3、影响过滤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滤浆浓度和操作压强对过滤常数K值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