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信息的传递(上)从DNARNA
第三章 转录(1)

常识数据
•转录生成mRNA的速度大约是每分钟2500个 核苷酸(14个密码子/秒),与翻译速度 (15aa/秒)基本相等,但比DNA复制的速度要 慢得多(800bp /秒)。
•基因开始表达→mRNA的间隔约为2.5分钟, 而再过半分钟就能在细胞内测到相应的蛋白 质。
转录机器的主要成分
1. RNA聚合酶 (RNA polymerase)
第三讲 生物信息的传递 (上)从DNA到RNA
Crick的中心法则(central dogma)
From DNA to Protein
DNA序列是遗传信息 的贮存者,它通过自 主复制得到永存,并 通过转录生成信使 RNA,翻译生成蛋白 质的过程来控制生命 现象。
基因表达包括转录(transcription)和 翻译(translation)两个阶段。
Upstream identifies sequences proceeding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from expression; for example, the bacterial promoter is upstream of the transcription unit, the initiation codon is upstream of the coding region.
RNA聚合酶需执行的功能
(1)识别DNA双链上的起始子;
(2) 使DNA变性在启动子处解旋成单链; (3) 通过阅读启动子序列,RNA pol 确定它 自己的转录方向和模板链。
(4) 最后当它达到终止子时,通过识别停止 转录。
原核和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虽然 都能催化RNA的合成,但在其分子 组成、种类和生化特性上各有特 色。
现代分子生物学朱玉贤课后习题答案2-3

答:1,原核生物mRNA常以多顺反子的形式存在。真核生物mRNA一般以单顺反子的形式存在;2,原核生物mRNA的转录与翻译一般是偶联的,真核生物转录的mRNA前体则需经转录后加工,加工为成熟的mRNA与蛋白质结合生成信息体后才开始工作;3,原核生物mRNA半寿期很短,一般为几分钟 ,最长只有数小时。真核生物mRNA的半寿期较长, 如胚胎中的mRNA可达数日;4,原核与真核生物mRNA的结构特点也不同,原核生物的mRNA的5’端无帽子结构,3’端没有或只有较短的poly A结构。
滚环型
D—环型
8.简述原核生物DNA的复制特点。
(1)复制的起始 1, DNA双螺旋的解旋 DNA在复制时,其双链首先解开,形成复制叉,这是一个有多种蛋白质和酶参与的复杂过程。
切除修复
重组修复‘
DNA直接修复
SOS系统
11.什么是转座子?可分为哪些种类?
DNA的转座,或称移位,是由可移位因子介导的遗传物质重排现象。转座子(transposon,
Tn)是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移位的基本单位。转座子分为两大类:插入序列(IS)和复合型转座子。
1, 插入序列 插入序列是最简单的转座子,它不含有任何宿主基因。它们是细菌染色体或质粒DNA的正常组成部分。一个细菌细胞常带有少于10个序列。转座子常常被定为到特定的基因中,造成该基因突变。
3.由螺线管进一步螺旋化形成直径为0.4μm的圆筒状结构,称为超螺线管,这是染色质包装的三级结构。
4.这种超螺线管进一步螺旋折叠,形成长2-10μm的染色单体,即染色质包装的四级结构。
4. 简述DNA的一,二,三级结构的特征
DNA一级结构:4种核苷酸的的连接及排列顺序,表示了该DNA分子的化学结构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1

生物信息的传递(上)——从DNA到RNA一、名词解释1、增强子:DNA上能强化转录起始的序列,能够在启动子任何方向以及任何位置(上游或下游)作用。
2、RNA编辑:某些RNA,特别是mRNA的一种加工方式,发生编辑后,导致DNA所编码的遗传信息的改变。
3、不对称转录:DNA片段转录时,双链DNA中只有一条链作为转录的模板,这种转录方式称为不对称转录。
4、转录泡:是由DNA双链,RNA聚合酶与新合成的转录本RNA局部形成的结构,它贯穿于延长过程的始终。
5、转录单位:DNA链上从启动子直到终止子为止的长度称为一个转录单位。
一个转录单位可以包括一个基因,也可以包括几个基因。
6、选择性剪接:在mRNA前体的剪接过程中,参加剪接的外显子可以不按其线性次序剪接,内含子也可以不被切除而保留,即一个外显子或内含子是否出现在成熟mRNA中是可以选择的,这种剪接方式称为选择性剪接。
二、选择题1、有关RNA转录合成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 。
A、转录过程RNA聚合酶需要引物B、转录时只有一股DNA作为合成RNA的模板C、RNA链的生长方向是5'3'D、所有真核生物RNA聚合酶都不能特异性地识别promoter2、以下有关大肠杆菌转录的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B 。
A、-35区和-10区序列间的间隔序列是保守的B、-35区和-10区序列距离对转录效率非常重要C、转录起始位点后的序列对于转录效率不重要D、-10区序列通常正好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0bp处3、真核生物转录过程中RNA链延伸的方向是 A 。
A、5'3'方向B、3'5'方向C、N端C端D、C端N端4、真核生物mRNA转录后加工不包括 A 。
A、加CCA—OHB、5'端“帽子”结构C、3'端poly(A)尾巴D、内含子的剪接5、以下对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RNA聚合酶的作用需要引物B、两种酶催化新链的延伸方向都是5'3'C、DNA聚合酶能以RNA作模板合成DNAD、RNA聚合酶用NDP作原料三、判断题1、在真核生物中,所有rRNA都是由RNA聚合酶Ⅱ转录的。
分子生物学考点整理1

分子生物学考点整理符广勇朱兰第一章.绪论一、分子生物学概念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为目的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所有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相互关系的科学,是人类从分子水平上真正揭开生物世界奥秘、由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转向主动地改造和重组自然界的基础学科。
二、重组DNA技术又称基因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的技术科学,目的是将不同的DNA片段按照人们的设计定向连接起来,在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细胞的新的遗传性状。
三、基因表达的调控基因表达的调控主要表现在信号传导研究、转录因子研究及RNA剪辑三个方面。
四、转录因子转录因子是能与基因5`端上游特定序列专一结合,从而保证目的基因以特定的强度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表达的蛋白质分子。
第二章.染色体与DNA一、染色体上的蛋白质染色体上的蛋白质主要包括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根据凝胶电泳性质可以把组蛋白分为H1、H2A、H2B、H3、H4。
这些组蛋白都含有大量的赖氨酸和精氨酸。
二、组蛋白的特性1.进化上的极端保守性不同种生物组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是十分相似的,特别是H3、H4。
2.无组织特异性到目前为止,仅发现鸟类、鱼类及两栖类红细胞不含H1而带有H5,精细胞染色体的组蛋白是鱼精蛋白这两个例外。
3.肽链上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碱性氨基酸集中分布在N端的半条链上。
4.组蛋白的修饰作用包括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泛素化及ADP核糖基化。
5.富含赖氨酸的组蛋白H5三、HMG蛋白叫高迁移率蛋白四、真核细胞DNA序列的分类1.不重复序列2.中度重复序列3.高度重复序列重复序列的意义:若某一重复序列出现错误,对基因的影响不大,稳定性较高;在短时间内可同时产生大量的基因产物。
重复序列的应用:应用于分子标记的作用:卫星DNA(便于分子标记)和微卫星DNA五、真核生物基因组与原核生物基因组的区别1.真核基因组庞大,原核生物基因组小2.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原核基因组没有重复序列3.真核基因组大部分是非编码序列,原核基因组大多是编码序列4.真核基因组的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原核基因组转录产物多为多顺反子5.真核基因是断裂基因,有内含子结构,原核基因为连续基因,几乎没有内含子结构6.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的顺式作用原元件,包括启动子、增强子和沉默子等,原核基因组基本没有增强子和沉默子7.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的DNA多态性,原核基因组很少有8.真核基因组具有端粒结构,原核基因组没有端粒结构六、重叠基因(Overlapping gene)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或是指一段DNA序列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的组成部分。
第三讲 生物信息的传递(上)--- 转录

转录起点 与新生RNA链第一个核甘酸相对应DNA链上的碱基。
RNA聚合酶的进入位点 聚合酶的进入位点 (1) Sextama框(Sextama Box) ) 框 ) 序列, 聚合酶的松弛( § -35序列,RNA聚合酶的松弛(初始)结合位点, 序列 聚合酶的松弛 初始)结合位点, § RNA聚合酶依靠其 亚基识别该位点 聚合酶依靠其σ亚基识别该位点 聚合酶依靠其 —识别位点(R位点) 识别位点( 位点 位点) 识别位点 § 大多数启动子中共有序列为 T82T84G78A65C54A45 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启动子的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启动子的强度 § 重要性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启动子的强度 因子) (RNApol 的σ因子) 因子 § 位置在不同启动子中略有变动
大肠杆菌RNA聚合酶全酶所识别的启动子区
•
启动子上升突变、 启动子上升突变、启动子下降突变
序列与- 序列的间隔区与转录效率的关系 (2) -35序列与-10序列的间隔区与转录效率的关系 ) 序列与 ◆ 碱基序列并不重要 碱基序列并不重要 ◆ 间距非常重要,17bp的间距转录效率最高 间距非常重要, 的间距转录效率最高 间距上的突变种类: ◆ 间距上的突变种类: 间距趋向于17bp → 上升突变 间距趋向于 间距远离17bp → 下降突变 间距远离
二、参与转录起始的关键酶与元件
(一) RNAσ聚合酶
●原核生物RNA聚合酶(大肠杆菌为例) 全酶=核心酶+ σ(sigma)因子
β ω α
α
σ
β’
图 12-5 E.coli RNA 聚合酶的亚基组成
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的组成分析
亚 基 α β β' ω σ 基因 rpoA rpoB rpoC ? rpoD 相对分 子量 36500 151000 155000 11000 70000 亚基 数 2 1 1 1 1 组分 功能
(NEW)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5章 分子生物学研究法(上)——DNA、RNA及蛋白质操作技术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6章 分子生物学研究法(下)——基因功能研究技术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7章 原核基因表达调控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7.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8章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8.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② 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实验
a.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
b.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分别制备含35S的T2噬菌体和32P的
T2噬菌体。
c.分别用含35S的T2噬菌体和32P的T2噬菌体感染未被放射性标记的大 肠杆菌。
d.培养一段时间后,将混合液离心,检测子代噬菌体放射性。上清液 主要是噬菌体,沉淀物主要是大肠杆菌。
(4)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基因组计划是一项国际性的研究计划,其目标是确定生物物种基因组所 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并确定、阐明和记录组成生物物种基因组的全部 DNA序列。
功能基因组学相对于测定DNA核苷酸序列的结构基因组学,其研究内容 是在利用结构基因组学丰富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应用大量的实验分析方 法并结合统计学和计算机分析方法来研究基因的表达、调控与功能,以 及基因间、基因与蛋白质之间和蛋白质与底物、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生物的生长发育等规律。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目标是对所有 基因如何行使其职能从而控制各种生命现象的问题作出回答。
严格地说,重组DNA技术并不完全等于基因工程,因为后者还包括其他
可能使生物细胞基因组结构得到改造的体系。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4版)_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1.染色体具有哪些作为遗传物质的特征?答:①分子结构相对稳定;②能够自我复制,使亲子代之间保持连续性;③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整个生命过程;④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2.什么是核小体?简述其形成过程。
答:由DNA和组蛋白组成的染色质纤维细丝是许多核小体连成的念珠状结构。
核小体是由H2A,H2B,H3,H4各两个分子生成的八聚体和由大约200bp的DNA组成的。
八聚体在中间,DNA分子盘绕在外,而H1则在核小体外面核小体的形成是染色体中DNA压缩的第一阶段。
在核小体中DNA盘绕组蛋白八聚体核心,从而使分子收缩至原尺寸的1/7。
200bpDNA完全舒展时长约68nm,却被压缩在10nm的核小体中。
核小体只是DNA压缩的第一步。
核小体长链200bp→核酸酶初步处理→核小体单体200bp→核酸酶继续处理→核心颗粒146bp3简述真核生物染色体的组成及组装过程答:组成:蛋白质+核酸。
组装过程:1,首先组蛋白组成盘装八聚体,DNA缠绕其上,成为核小体颗粒,两个颗粒之间经过DNA连接,形成外径10nm的纤维状串珠,称为核小体串珠纤维;2,核小体串珠纤维在酶的作用下形成每圈6个核小体,外径30nm 的螺线管结构;3,螺线管结构再次螺旋化,形成超螺旋结构;4,超螺线管,形成绊环,即线性的螺线管形成的放射状环。
绊环在非组蛋白上缠绕即形成了显微镜下可见的染色体结构。
4. 简述DNA的一,二,三级结构的特征答:DNA一级结构:4种核苷酸的的连接及排列顺序,表示了该DNA分子的化学结构DNA二级结构:指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生成的双螺旋结构DNA三级结构:指DNA双螺旋进一步扭曲盘绕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6简述DNA双螺旋结构及其在现代分子生物学发展中的意义(1)DNA双螺旋是由两条互相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成的,多核苷酸的方向由核苷酸间的磷酸二酯键的走向决定,一条是5---3,另一条是3-----5。
分子生物学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和特点《分子生物学》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生物工程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知核酸(尤其是DNA)的基本生物化学特性,生物信息的储存、传递与表达过程,特别是基因的一般结构与生物功能,基因表达的调控原理。
掌握分子克隆与DNA重组的基本技术与原理,了解现代分子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了解基因治疗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技术的新成果和新进展。
激发学生对生命本质探索的热情,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和较系统的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和工艺技术过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生物产业领域的公司、工厂等企业单位从事生物工程及其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开发研究和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人才。
本课程在内容上共分十章,第一章介绍了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发展简况。
第二章是染色质、染色体、基因和基因组,重点介绍了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性质和功能,重点介绍了核酸的结构、功能、变性、复性和杂交等基本概念,也介绍了病毒核酸的相关知识和反义技术特点。
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组成和功能,基因的概念、功能和基本特征,基因组的概念、结构特点及有关基因组研究中基本理论和内容。
DNA的复制、突变、损伤和修复,主要介绍了DNA复制的过程、基因突变损伤和修复功能转座子结构特征和转座机制、以及遗传重组的机制。
第三、四章主要从动态角度探讨了遗传物质的运动的基本规律。
第三章是转录,重点介绍了转录的基本原理、转录过程及转录后加工过程和机制。
第四章是蛋白质的翻译,内容包括遗传密码、蛋白质合成、蛋白质的运转及蛋白质合成后的折叠和修饰加工,最后从应用的角度介绍了功能蛋白质研究的最新进展。
第五章介绍了分子生物学目前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
第六、七章是基因表达的调控,分别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两方面介绍了基因表达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调控的机制。
第八章主要介绍了一些人类疾病的分子机制,以及基因治疗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与转录有关的概念
• 酶:转录是一种酶促的核苷酸聚合过?程依,赖所D需N的A酶叫
做依赖DNA的RNA聚合酶。
的DNA聚合
• 编码链(coding strand/有义链 sense stran酶d/正链):
指与mRNA序列(除T/U替换外)和方向相同的那条
DNA链。
• 模板链(template strand /无意义链 antisense strand / 负链):指DNA双链中能作为转录模板通过碱基互补 原则指导mRNA前体合成的DNA链。 sense strand
链 A ,无义链 B ,反义链 B ,模板链 B ,其 转录出的RNA应该是哪条 D ?
•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单项选择题
A 3’ ATG---AGGCGAGGA---TTTTTTTT 5’
B 5’ TAC---TCCGCTCCT---AAAAAAAA 3’
C 5’ UAC---UCCGCUCCU---AAAAAAAA 3’
结合是松弛的非特异性的)。 • 转录延伸复合物与DNA模板的结合极稳定。
•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3.4 转录的延伸
转录延伸阶段,原核/真核生物之间没有太大差别。 核苷酸不断加到RNA链的3`-OH上,RNA链就延长。
RNA链延伸的速度不恒定, 在DNA某些区域,转录速度减 慢或停止,这种速度的降低叫 Pause,常发生在富含GC区。
D 5’ AUG---AGGCGAGGA---UUUUUUUU 3’
某课题从一病人体内分离到一条基因,按照目 前常用分子数据库的习惯,该双链DNA中:有义
链 B ,无义链 A ,反义链 A ,模板链 A ,其 转录出的RNA应该是哪条C ?
•1Mole与cula转r Biol录ogy C有ours关e 的概念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P74, P129表4-7
转录产物:
翻译出
蛋白质 ➢信使RNA (messenger RNA, mRNA)
➢转移RNA (transfer RNA, tRNA)
➢核糖体RNA (ribosomal RNA, rRNA)
➢其他一些小RNA(small RNA, sRNA)
•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RNA polymerase during elongation
RNA polymerase is stalled & backtracks
3` region of RNA is cleaved
New 3` end is located in catalytic site
Catalytic site resumes elongation
本章主要内容
1 与RNA转录有关的概念 2 RNA合成的特点 3 RNA转录的基本过程 4 转录机器的主要成分 5 启动子与转录起始 6 转录的抑制 7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转录产物比较 8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比较 9 真核生物RNA的转录后加工 10 RNA的编辑、再编码及化学修饰
•2MoleRculNar BAiolo合gy C成ourse的特点
需要转录(调控)因子辅助,形成转录前起始复 合物 (P75)。
3 RNA转录的基本过程
•3.2 转录起始(initiation) • 指RNA链上第一个核苷酸键的产生。 •在DNA上形成转录泡、转录起始复合物。
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模式图
•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转录起始复合物
•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第二章 主要问题?
Tm值的影响因素和应用价值? 提取基因组DNA需要做哪些关键实验处理? 如何鉴定质粒DNA的结构? 体外DNA复制中需要哪些材料? DNA复制需要哪些酶的参与,其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巴巴拉·麦克林托克-20世纪传奇女科学家发现
•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转录起始复合物
• 三元复合物的两条反应途径(P76) “流产式起始”
合成并释放2~9个核苷酸的短RNA转录物 尽快释放σ亚基,生成转录延伸复合物(P77)
由核心酶、模板DNA、 新生RNA链组成
•3MoleRculNar BAiolo转gy C录ourse的基本过程
即转录,依赖于DNA的RNA的合成
• 从DNA合成反应的化学本质、极性和模板的使 用这三方面来说,转录与复制是相同的。
• 但是,也存在三个主要不同点:
A、转录中不需要RNA引物;
RNA合
B、转录反应一般只用一小段DNA做模板; 成的
特点
C、在转录中,一般都只有一条DNA链
(P74)
可以作为模板。
•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1区域
2 区域
4 位点
•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本章主要内容
1 与RNA转录有关的概念 2 RNA合成的特点 3 RNA转录的基本过程 4 转录机器的主要成分 5 启动子与转录起始 6 转录的抑制 7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转录产物比较 8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比较 9 真核生物RNA的转录后加工 10 RNA的编辑、再编码及化学修饰
小测验喽!!(6分钟) 共2道题, 20空,每空5分
? 2-1 复制与转录异同对比。
模板 原料 酶 产物 配对 方向 化学键 引物
复制
1 3 5 7 9 11 13 15
转录
2 4 6 8 10 12 14 16
•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 2-2 请标出以下区域、位点、链的名称。 3链
这些位点称内源性终止子。
发卡结构
寡聚U rU.dA
• 内源性终止子的基本结构 (P78) 1) 二级结构中的发夹(长度
7-20 bp); 发夹靠近基部 通常有一个G-C富集区。 2) 转录单位最末端的连续 约6个A残基组成的片段。
终止效率与发卡结构和寡 聚U的长短有关。 在大肠杆菌中,符合 此标准的序列约有一半 基因拥有内源性终止子。
对生物RNA聚合酶终止方面信息的掌握远不如起始方 面。
大肠杆菌的两类终止子
RNA合成的抗终止
•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3.5.1大肠杆菌的两类终止子
不依赖于ρ因子的终止作用 依赖于ρ因子的终止作用
?不依赖于ρ因子的终止作用
又内源性终止子(intrinsic terminator) 在体外无其他因子参与,核心酶也能在某些位点终止转录,
D 5’ AUG---AGGCGAGGA---UUUUUUUU 3’
某课题从一病人体内分离到一条基因,按照目 前常用分子数据库的习惯,该双链DNA中:有义
链 A ,无义链 无 ,反义链 无 ,模板链 无 ,其 转录出的RNA应该是哪条 D ?
•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单项选择题
指与新生RNA链第一个核苷酸相对应DNA链上的 碱基位点,通常为嘌呤。
•1Mole与cula转r Biol录ogy C有ours关e 的概念
•P86 •上游序列、下游序列 • 碱基位置
sense strand
•1Mole与cula转r Biol录ogy C有ours关e 的概念
•终止子(Terminator):又叫终止区,DNA上促使 转录终止的一段核苷酸序列,给RNA聚合酶提供转 录终止信号。(补充)
DNA: 贮存、传递
从DNA到RNA
转录:指拷贝出一条与DNA链序列完全相同(除了T →U之外)的RNA单链的过程,是基因表达的核心步骤 RNA: 贮存、传递、酶
翻译:翻译是指以新生的mRNA为模板,把核苷酸三联 子遗传密码翻译成氨基酸序列、合成多肽链的过程,是 基因表达的最终目的。 PRO: 贮存、传递、酶
• 启动子(Promoter): P85 结构基因的重要成分。是一段位于转录起始位点5′
端上游区大约100~200 bp以内的具有独立功能的DNA 序列,能活化RNA聚合酶,使之与模板DNA准确地相 结合并具有转录起始的特性。 • 转录起始位点(transcription initiation site): P86
•3MoleRculNar BAiolo转gy C录ourse的基本过程
• 包括:模板识别、转录起始、通过启动子、 转录 延长、转录终止。
•3.1 模板识别(template recognition) • 指 RNA聚合酶与启动子DNA作用并与之结合。 •注:真核生物RNA聚合酶不能直接识别启动子,
•3.3 通过启动子(P76) • 指转录起始后到9个核苷酸短链的形成的过程。
•通过启动子的时间代表一个启动子的强弱。 •一般来说,通过启动子的时间越短,该基因转录起始的频 率也越高。
•3MoleRculNar BAiolo转gy C录ourse的基本过程
3.4 转录的延伸 • 指RNA连续合成的过程。 • DNA的转录循环假说--解释了RNA链的延伸(了解) • ?变化: • DNA和聚合酶分子构象变化(核心酶与DNA模板的
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 启动子(Promoter); 转录起始点 (startpoint); 终止子(Terminator); 上游(Upstream); 下游 (Downstream); 近端(proximal); 远端(distal)
1 与转录有关的概念
RNA 的and
•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单项选择题
A 5’ ATG---AGGCGAGGA---TTTTTTTT 3’
B 5’ TAC---TCCGCTCCT---AAAAAAAA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