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coso在其《内部控制—整合框架》(2013),确定的内部控制目标

coso在其《内部控制—整合框架》(2013),确定的内
部控制目标
COSO在其《内部控制—整合框架》(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简称ICIF)中确定了五大内部控制目标,分别是:
1. 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即经济有效地使用企业资源,以最优方式实现企业的目标。
2. 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即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符合会计准则和法规要求。
3. 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即遵守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合同协议等,确保企业的合法合规经营。
4. 保障资产安全:即采取措施保护资产,防止资产损失、被盗或被滥用。
5. 保障信息的可靠性:即确保信息完整、准确、可靠和及时,以满足内部和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COSO框架中的五大目标是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确保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保持合规、高效和可靠。
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设计、执行和维护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来实现。
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解读

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解读2篇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解读(上)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保障企业的财务安全、有效运作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COSO(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内部控制指南,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企业。
本文将对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践。
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包含了五个组件,分别是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
这些组件相互之间联系紧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
首先,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它涉及到企业的内部文化、道德伦理、风险意识和管理风格。
在建立健全的控制环境时,企业需要设立明确的目标,并向各级人员传达这些目标的重要性和整体意义,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此外,企业还应制定相关政策和程序,并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沟通机制,确保员工能够理解和遵循内部控制要求。
风险评估是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第二个组件。
在风险评估过程中,企业需要确定可能影响实现目标的各种内部和外部风险,并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类。
通过对风险的评估,企业可以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应对策略,减小风险带来的影响。
此外,风险评估还可以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作效率,促进持续发展。
控制活动是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核心组件。
控制活动涉及到制定和实施各种控制措施,以确保企业运作符合预期目标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在制定控制措施时,企业需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并确保控制措施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企业还应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来监督和评估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信息与沟通是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第四个组件。
信息和沟通的有效性对于内部控制的实施和运作至关重要。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1992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1992英文回答:The Internal Control Integrated Framework (ICIF) was first introduced in 1992 by 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 (COSO). This framework provides guidance for organizations to develop and maintain effectiv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 It consists of five components: control environment, risk assessment, control activitie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nd monitoring activities.The control environment sets the tone for the organization and influences the control consciousness ofits employees. It includes factors such as management's integrity and ethical values,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the assignment of authority and responsibility. For example, a company with a strong control environment may have a code of conduct that promotes ethical behavior and a management team that leads by example.Risk assessment involves identifying and analyzingrisks that may prevent the achievement of organizational objectives. This includes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risks, such as fraud, technological changes, and regulatory compliance. An organization may use techniques like risk mapping or risk registers to assess and prioritize risks. For instance, a bank may conduct a risk assessment to identify potential vulnerabilities in its cybersecurity systems.Control activities are the policies and procedures implemented by management to mitigate identified risks. These activities can be preventive or detective in nature and are designed to ensure that objectives are achieved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 Examples of control activities include segregation of duties, physical controls, and IT controls. For example, a company may implement segregation of duties to prevent a single individual from having complete control over a financial transaction.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sure that relevantinformation is identified, captured, and communicated to the right people at the right time. This includes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mmunication channels.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ensures that individuals have the necessary information to carry out their responsibilities. For instance, a company may use an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 system to capture and share financial information across different departments.Monitoring activities involve ongoing assessments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to ensure that it is operating effectively. This includes regular evaluations, internal audits, and management reviews. Monitoring activities provide feedback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and help identify areas for improvement. For example, a company may conduct periodic internal audits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its control activities.In summary, the Internal Control Integrated Framework (ICIF) provides organizations with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develop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 By focusing on the control environment, riskassessment, control activitie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nd monitoring activities, organizations can mitigate risks and achieve their objectives more effectively.中文回答:内部控制整合框架(ICIF)是由特雷德韦委员会的赞助组织委员会(COSO)于1992年首次引入的。
COSO内部控制新框架

内部控制框架进一步体现时代感:
信息技术已经从用于处 理批量交易旳庞大旳独 立主机环境,发展为高 度复杂,分散且移动旳 应用程序,不但涉及实 时活动,还有横跨众多 系统,组织和流程,这 科技会影响五要素旳实 时方式。
主要涉及董事会及其下 属委员会,如审计委员 会,薪酬委员会和治理 委员会,强调董事会监 督对有效控制旳至关主 要性
新框架有关无比旳论述 明显增多,并以将舞弊 单独作为内部控制旳一 项原则来分析。
应用前景
从1992年版本框架过渡到新框架
COSO董事会表达,使用者应该按其详细情形,在可行旳 情况下尽 开始应用2023年版本旳新框架来开展有关工 作和文件统计。COSO董事会以为,原始版本框架所涵盖 旳主要概念和原则,基本上颇为完善且已获市场普遍认可, 所以使用者在2023年12月15日之前依然可继续使用原始 旳1992年框架,在该日期后,旧框架将作废,被新框架 取代。
上述问题都阐明企业对内部控制框架旳预期作用越来越 高,对其能防范和监测舞弊旳要求不断提升,在这么旳环境 下,对COSO旳修订势在必行。
主要内容
对新框架进行高度总结,含内部控制旳定义、 目旳、原则及其有效性和不足,使用对象为首 席执行官、管理层董事会和监管者。
含内控旳构成部分、原则和关注点,为管理层 在设计、实施内控和评估其有效性提供指导。
主要内容
评估内控有消息旳原则和 措施基本保持不变,对于内部控制有 效性旳评估依然是基于原则旳措施, 根据五要素来评估,也就是说一种有 效旳,能够确保控制目旳实现旳内部 控制系统,必须确保五要素全部存在, 发挥效用且共同运营。
旧COSO提出旳自上而下,基于 风险旳评价原则、流程及控制旳辨认 方式、风险及控制矩阵、含穿行测试、 控制测试在内旳评估手段、控制缺陷 辨认、评价及汇总模式等职业判断都 保持不变。
新版COSO框架完整版

原则四 企业制定完善旳政策吸引、发展、保 存人才
关注要点:
1. 制定了有关旳政策与制度 2. 关注员工旳胜任能力,并连续改善 3. 不断吸引、发展、保存人才 4. 制定了岗位继任计划
原则五 使员工各自担负起内部控制有关职责,共同 实现目旳
关注要点:
1、经过组织、权限及责任分工明确每名员工旳责任 2、 制定了绩效衡量以及鼓励惩处机制 3、 在组织内部形成遵守内部
关注要点:
1、拟定独立于信息系统运营旳信息系统一般控制 2、建立有关旳基础构架旳控制活动 3、建立有关旳信息安全管理控制活动 4、建立有关旳信息系统购置、开发、运营维护控制活
动
原则十二 组织经过合理旳政策制度和确保这些政策 制度切实执行旳流程程序,来实施控制活动
关注要点
1、建立有关旳政策和程序来落实控制活动 2、建立政策和程序执行旳责任和义务机制 3、使用有胜任能力旳员工来执行控制活动 4、注意控制活动执行旳及时性 5、定时维护并更新政策及程序
信息与沟通
原则十三 组织获取或生成,并使用有关、有质量旳 信息来支持内部控制发挥作用
关注要点:
1、辨认各环节旳信息需求 2、建立内部、外部数据获取渠道 3、将有关数据处理成有用旳信息 4、确保信息处理过程有效 5、衡量信息获取旳成本与收益
原则十四 内部控制旳目旳和责任在内旳必要信息传 达给每位员工
新COSO框架对五要素旳分解不是按照子要素来 进行旳,而是作为“原则”来呈现旳,即强调“基于 原则”旳内控实施和管理层判断旳使用。新框架并未 要求对17项原则及其关注点进行单独评估以拟定其是 否存在或有效。管理层能够自由判断新框架所提供关 注点旳合适度或有关度, 然后根据企业旳详细情况, 来选择和考虑与某一特定原则亲密有关旳关注点。能 够说,在这一点上,COSO新框架吸收了《萨班斯法 案》经过后来旧框架实施成本高旳教训,使内控实施 愈加灵活,同步节省了实施成本。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COSO的内控魔方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COSO的内控魔方清华大学宋逢明教授中国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性文件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性文件1.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2008522保监会等五部委于年月日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文) 2.五部委又于2010年4月26日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包括《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包括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以及《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财会【2010】11号文)关于COSOCOSO(The Committee of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the Treadway Commission )the Treadway Commission是由左列五个民间机构联合发起的组织,旨在提供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思想指导和管理架构。
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Framework)Integrated Framework (ICIF:InternalControl--IntegratedInternal Control●首次发表于1992年●金融危机后被广泛接受●在美国使用非常普遍●现在在世界范围内已被普遍使用原始的COSO内控魔方2012年的修订版商业环境的变化内控整合框架的相应变化修订时间表(正式发布时间已推迟)201020112012 9月-1月2月-10月12月-3月4月-12月有关方面的审阅和评估设计和构建公开征求意见完成定稿内部控制的定义●定义:内部控制是受到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活动所影响的企业管理过程,这一过程的设计是为实现以下三类企业运行的目标提供合理的保障:1企业运行(操作)的有效和效率1. 2.报告的可靠性3.合规性(符合法律和监管要求)●内部控制的涵义:1.内部控制是一个管理控制过程内部控制是个管理控制过程 2.内控是受人们活动影响的,不只是手册或一套规章制度3.为实现企业运行目标提供合理而非绝对的保障4.内控与三类运行目标(运行操作、报告和合规性)配套5.内控要与企业的组织结构相适应内部控制的作用(价值主张)1.灵活性:应对企业经改善以下三项企业表现灵活性应对营环境变化的适应能22.信心:将风险调整到3.清晰性: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决策信息支持科学的决策Confidence外部有关方其他用户内控魔方:内控目标内控要素及其关系内控魔方:内控目标、内控要素及其关系●内控目标1.运行操作2.报告 3.合规性●内控要素1.控制的环境2.风险的评估3.控制的活动4.信息与沟通5.监控的活动●组织结构1.企业层面2.业务部门3.业务单元44.职责功能新魔方区别新旧魔方区别●内控目标的区别:非财务报告●内控要素的区别:排序变化●企业结构的区别:企业级关注原始的COSO 内控魔方新的COSO 内控魔方内控整合框架现在作很好COSO 19922012年新版本的特点现在工作很好内控整合框架年版增加对企业运行操更新的目的处理商业环境和相关风险的明显变化作、合规性和非财务报告目标的关注制订用于开发和评价内控系统的判据改进之处更新、改进并使整体框架清晰化扩展对内部报告和非财务报告的指导内容基本原则属性新版本内控整合框架将工作得更好COSO 内控整合框架2012年版(草案)四类报告的目标•用于符合外部财务/非财务报告性质外部财务报告年度财务报表年内财务报表外部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可持续性报告供应链/资产保管利益相关者和监管要求•按照外部标准准备报告•外收益信息披露可能受到监管部门和合同协议的约束…………………...部/内内部财务报告部门财务报表现金流量/预算内部非财务报告员工与设备支持客户满意调查•用于管理企业和决策•由管理层和董部报告银行合同计算表关键风险指标体系董事会报告事会建立对于董事会和管理层提供的帮助1.改善公司治理2了解财务报告以外的企业运行信息2. 3.支持董事会和管理层做出判断4类目标项要素4.按照内控3类目标、5项要素、17条原则及其相关的81个属性评估企业运行状况辨识和分析风险,在合适的可接受水平管理与内控目标有关的风险提升企业运行效率,降低成本内部控制原则:控制的环境原则内部控制原则控制的环境原则(共五条原则及21个相关属性)I.企业证明自己关于商业诚信和伦理价值的承诺(4个相关属性)II.董事会证明自己对于内部控制与管理层相独立的细心关注(5个相关属性)III.在董事会的关注下,管理层建立内部控制结构、报告路线和为推进实现内控目标的授权和问责系统(包括内控手册和相配的IT 系统)(3个相关属性)IV 企业证明自己开发符合内控目标的具有竞争力的人IV.力资源的承诺(4个相关属性)V 企业为实现内控目标具有强制性责任(涉及V.合规性要求)(5个相关属性)内部控制原则:风险的评估原则内部控制原则风险的评估原则(共四条原则及19个相关属性)VI.企业以足够的清晰度区分与相关内控目标有关的风险(6个相关属性)VII.企业级地辨识和分析为实现内控目标的风险,以此作为管理风险的基础(5个相关属性)VIII.企业要考虑为实现内控目标而进行风险评估时可能出现的失误(5个相关属性)IX.企业要辨识和评估可能显著影响内控系统的变化(3个相关属性)☐风险评估要素●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所评估的是与内控目标及其实现有关的风险●企业的风险战略取决于企业的风险偏好●设定可度量的目标是风险度量和控制活动的前提条件●管理发生变化时会增加风险☐风险偏好风险偏好对三类内控目标有不同的表现例●风险偏好对三类内控目标有不同的表现,例如:-报告风险偏好表现为对资产质量的要求-运行操作风险偏好和合规性风险偏好表现为企业表现的可接受水平●企业的风险偏好要符合监管和会计准则等外部要求●风险偏好必须考虑市场的同业竞争●风险偏好应以企业表现的科学度量为依据●运行操作目标与行业要求有关例如环保✓与行业要求有关,例如环保利性关注高效率使用资源✓盈利性企业关注高效率地使用资源✓企业运行目标紧密联系于企业的业绩指标,如:收入、盈利性、流动性等等✓企业在确定运行目标的同时确定企业的风险偏好●报告目标✓报告目标在于报告的可靠性✓外部报告目标-外部财务报告:符合监管、会计准则等标准-外部非财务报告:适当性,即既不过于详细也不外部非财务报告适当性,即既不过于详细也不过于简略;反映企业活动;符合第三方制订的标准✓内部报告目标-支持管理层决策和监控企业活动和表现,例如平衡计分卡、运行看板等-企业经常借用外部标准来支持运行管理●合规性目标适用的法律法规监管规定会计准则及其他标准✓适用的法律、法规、监管规定、会计准则及其他标准✓与报告目标相联系,例如有关符合劳动法、环保要求等的报告✓许多法律、法规、监管要求都具备行业特性,与市场、定价、税收、环保、劳动保护有关,诸如:-防止犯罪活动-正确报税-信息公正性-各种环保标准✓法律、法规、监管要求等都是企业合规性目标的最低要法律法规监管要求等都是企业合规性目标的最低要求,企业同样应该在自己可接受的水平上制订自己的合规性目标基本原则VI :企业以足够:企业以足够的清晰度区分与相关的清晰度区分与相关内控目标有关内控目标有关的风险(的风险(6个相关属性)运行操作报告内部外部非财务外部财务合规性1.考虑风险偏好/所要求清晰度水平/风险特性报告报告报告2.符合外部标准和框架的合规要求/符合会计准则/风险特性/符合外部法律与监管要求3.反映管理层的选择44.反映企业活动5.包括运行和财务目标6.形成企业资源配置基础基本原则VII :企业级地辨识和分析为实现内控目标的风险,以此作为管理风险目标的风险,以此作为管理风险的基础(的基础(5个相关属性)7.内部控制的风险辨识与分析介入到适当的企业管理层级8.为实现内控目标,在企业级、子公司级、部门级、业务单元级和职责功能级来辨识和评估风级业务单元级和职责功能级来辨识和评估风险9辨识风险要考虑内部和外部的因素及其对实现9.内控目标的影响1010.辨识风险包括分析风险的重要性11.风险评估包括对风险的反应和管理:接受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或者分担风险基本原则VIII :企业要考虑为实现内控目标而进行风险评估时可能出现进行风险评估时可能出现的失误(的失误(5个相关个相关属性)属性)考虑风险评估能出现失误的方式资产能12.考虑风险评估可能出现失误的方式:资产可能的损失、报告可能的疏漏,以及腐败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等等13.考虑各项风险要素:这些风险因素会影响到资产的重大损失,也会影响到有关的运行、报告产的大损失,会影响到有关的行报告和合规性问题14.评估失误的风险要考虑企业的激励和惩戒制度15.评估失误风险要考虑违规地获取、利用、损耗企业资产,错误地更改报告记录或采取其他不适当行为的机会16.评估的态度和理性:评估失误风险要考虑管理层可能如何利用和评判不适当行为基本原则IX :企业要辨识和评估可能显著影响内控系统的变化内控系统的变化((3个相关个相关属性)属性)17.评估可能显著影响企业实现内控目标的外部环境的变化18.评估企业商业模式的变化:考虑新的经营方式、现有业务的重大改变、收购或放弃某些业务条线、业务地域的变化、新技术的出现以及企业业务环境的重大变化的出现,以及企业业务环境的重大变化,等等企业领导和高管层的变动不同的企业领19.企业领导和高管层的变动,不同的企业领导人对内控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内部控制原则控制的活动原则内部控制原则:控制的活动原则(共三条原则及16个相关属性)X.企业要挑选和开发这样的控制活动,此类活动能够为实现内控目标缓解风险至可接受水平做出贡献(内控手册制订政策表)(6个相关属性)企业要挑选和开发为实现内控目标的技术支持手XI.段(人工的和/或自动的)(4个相关属性)企要清楚制订内控政策使内控政策清晰XII.企业要清楚地制订内控政策,使内控政策清晰地建立所预期的效果和相关流程(流程的风险点和相应的控制政策)(6个相关属性)内部控制原则:信息与沟通的原则(共三条原则及14个相关属性)XIII.企业要获取、生成、和使用能够支持内控其他要素的相关的高质量的信息(5个相关属性)XIV.企业要在内部沟通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支持内控其他要素是必须的,包括内控的目标和责任信息(4他要素是必须的包括内控的标和责任信息个相关属性)XV.企业也要与外部有关方面进行沟通,此类沟通会影响到内控的其他要素(5个相关属性)内部控制原则:监控的活动原则内部控制原则监控的活动原则(共二条原则及11个相关属性)XVI.企业挑选、开发和推行综合的和/或分开的内控各要素工作状况的评估以确认内控各要素的功能要素工作状况的评估,以确认内控各要素的功能是否正常(7个相关属性)旦出现内控缺陷企业要及时地予以评估并与XVII.一旦出现内控缺陷,企业要及时地予以评估并与有关责任方面沟通,以便立即采取改正活动,包括报告高管层和董事会(4个相关属性)基本原则概述(新版本中加入了17条基本原则及其相关属性条基本原则及其相关属性))I证明关于商业诚信和伦理的承诺(控制的环境(21个相关属性)I.4个相关属性)II.细心关注的责任(5个相关属性)III.构建结构、授权与问责系统(3个相关属性)IV.证明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开发(4个相关属性)风险的评估(19个相关属性)V.强制性责任(5个相关属性)VI.分辨相关内控目标(6个相关属性)VII.辨识和分析风险(5个相关属性)VIII控制的活动(16个相关属性)VIII.评估失误的风险(5个相关属性)IX.辨识评估变化(3个相关属性)X.挑选开发控制活动(6个相关属性)信息与沟通(14个相关属性)XI.挑选开发内控的技术手段(4个相关属性)XII.制订内控政策和流程(6个相关属性)XIII.利用有关信息(5个相关属性)监控的活动(11个相关属性)XIV.内部沟通(4个相关属性)XV.外部沟通(5个相关属性)XVI.综合和/或分开的评估(7个相关属性)XVII.评估和报告内控失误(4个相关属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1.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有效的内控系统为实现企业整体经营目标提供合理的保障一旦出现不合规行为业整体经营目标提供合理的保障,旦出现不合规行为,就证明内控系统失效2.内控的有效性是通过相对于五项内控要素来进行评估,要看这五项内控要素是否起工作要看这五项内控要素是否一起工作3.当内控系统被确定对三类内控目标(企业运行操作、报告和合规性)都是有效的,董事会和管理层就可认为相对于自己的企业结构获得了合理的保障:•在企业的业务范围内,企业运行的管理有效而且高效率•企业提供了可靠的报告•企业运行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董事会和高管层评估内控系统的有效性要考虑内控基本4.原则结合五项内控要素,内控基本原则由与之相关的属性来支持,评估内控系统有效性并不要求体现所有的相关属性内部控制的局限性●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作为预设条件的目标设定是否有质量和是否恰当●内控的许多环节取决于人的判断,判断失误会导致错误的决策●人的简单失误可能会导致整个内控系统崩溃●内控环节可能因两人或若干人的串谋而被破坏●管理层可能使用权力否决内控决策内部控制的责任人●董事会:指导和要求管理层开发内控系统●高管层:CEO 在其他高管支持下负责内控系统的开发和实施●其他有关人员:各层级经理及有关人员各负其责●内审部门:在内审计划中安排对内控系统的运行审查并关注内控系统的变化外部审计师:除了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外还要通过关注内控的●外部审计师:除了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外,还要通过关注内控的基本原则和要素来评估内控系统(也可以采用评估工具)●监管部门:根据内控的要素和基本原则来监管内控的局限性和可能出现的失误●其他专业组织:提供内控系统运行的指导和报告,帮助制订合规性标准来与COSO 内控框架进行比较●教育培训机构:帮助企业开发内控方面的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风险管理vs.风险管内部控制传统的风险管理是预期收益风险的权衡实际●/风险的权衡,实际上是预期收益/预期损失的权衡资本监管要求下的风险管理不但要考虑预期损失●资本监管要求下的风险管理不但要考虑预期损失,而且要关注非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依靠自有资本来保护●风险管理实质上就是如何预防风险如何应对风险内部控制则是为实内控标而进行的控制动●内部控制则是为实现内控目标而进行的控制活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都有赖于企业的风险偏好风险意愿风险容忍和风险偏好风险意愿、风险容忍和风险偏好●风险意愿(risk appetite):企业在一个宽广的水平上,为推进价值创造愿意接受的风险的量(COSO的定义)●风险容忍(risk tolerance):风险表示为价值的变动,风险容忍是可接受的变动范围(COSO的变动风险容忍是可接受的变动范围(定义)风险偏好(risk preference)人们选择接受较多●risk preference):人们选择接受较多或较少风险的倾向风险偏好和风险意愿的涵义很接近在金融风险偏好和风险意愿的涵义很接近,在金融理论中,风险偏好用效用函数的形态来刻画。
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风险 管理整合框架

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以人为本,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的生态规划设计成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而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又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有人说:“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终生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的生活同生活的地球和谐共处。
”久居高楼如林、车声嘈杂、空气污染的城市之后,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又企盼着亲近自然和返回自然,于是返朴归真成为时尚。
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随着席卷全球的生态主义浪潮,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不得不站在科学的视角上重新审视园林景观行业,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也开始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
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已不再停留在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狭小天地或是图纸上的空谈,而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设计领域。
对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生态发展过程的尊重、对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循环利用、对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自我维持和可持续处理技术的倡导,具体到每个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都体现了浓厚的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1992年版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1992年版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在1992年版可是有着独特的魅力呢。
一、框架的背景呀。
在那个时候呢,企业的经营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啦。
各种业务的拓展,市场竞争的加剧,都让企业意识到得有一套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行。
就像是一个大家庭,人多了事儿杂了,就得有个规矩来管理,这个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就像是这个大家庭的管理规矩一样。
它可不是凭空出现的哦,是经过很多专家学者的研究,结合企业实际运营中的各种经验和教训才诞生的呢。
二、框架的主要内容。
1. 控制环境。
这就好比是一个房子的地基。
一个企业的控制环境包括企业的文化、员工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等。
比如说,一个企业如果倡导积极向上、诚实守信的文化,那员工们就会更愿意遵守公司的规定,积极地参与到内部控制当中来。
要是企业的文化是那种比较松散,对诚信也不怎么重视的,那这个内部控制可就很难搞起来啦。
就像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里,大家都愿意为家庭的和谐做贡献,而在一个气氛压抑的家庭里,大家可能就没那么积极了。
2. 风险评估。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肯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呀,像市场风险、财务风险之类的。
1992年版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就强调要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
这就像是我们出门前看看天气,要是有雨就得带伞一样。
企业得知道自己面临哪些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会对企业造成多大的影响,这样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应对。
比如说一家服装企业,如果它发现下一季流行的风格可能会发生很大变化,这就是一个风险,那它就得提前调整自己的设计和生产计划啦。
3. 控制活动。
这就是具体的行动啦。
像是审批流程、授权制度这些都属于控制活动。
比如说,公司要采购一批原材料,得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有一定的授权才能进行采购。
这就像是家里要花大钱买个大件儿,得全家人商量商量,不能一个人就随便决定了。
这些控制活动能够确保企业的各项业务都按照规定来进行,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错误或者违规行为。
4. 信息与沟通。
企业内部的信息就像血液一样,得流通起来才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评估
原则8:评估风险的过程中考虑舞弊的可能性
关注要点:
1. 考虑舞弊发生的各种可能性 2. 评估舞弊的动机和压力 3. 评估舞弊的机会大小 4. 评估对待舞弊的态度及自我合理化倾向
企业需要: 将舞弊风险(或廉政风险)作为专项 风险来识别;设立举报及举报人保护 机制 对应流程: 风险评估、内部信息沟通
精品ppt模板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2013版)要点
——17条原则 监控活动
原则16:实施持续和专项的评价
关注要点:
1. 考虑持续和专项评价的方案 2. 在选择持续和专项评价时考虑企业管理活动的变化程度 3. 选用具有相关知识的人进行评价 4. 持续性评价与管理流程相融合 5. 定期开展独立的评价保证客观性 6. 根据风险大小调整评价的频率
企业需要: 编制员工手册并进行宣贯 设立专门部门或岗位负责道德价值观 对应流程: 企业文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原则2:董事会独立于管理层,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 行监督
关注要点:
1. 明确了董事会与管理层各自的权责 2. 董事会独立于管理层并具有胜任能力、并保持独立性 3. 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监督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2013版)要点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模板1:整体风险有效性评价模板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2013版)要点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 业务层面评价结果可以用来支撑公司层面评价的结论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2013版)要点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COSO框架提供的是公司层面评价的方法和模板,总体评价过程如下:
汇总五大要素评估结果,对内部控 制整体有效性进行评价
关注要点:
1. 与外部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 2. 在内部信息传递渠道上增加外部的接入端口 3. 提供独立的应急性的沟通渠道 4. 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
企业需要: 建立与股东、顾客、供应商、监管机 构、财务分析师等外部相关方的沟通 机制 对应流程: 信息与沟通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2013版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组成
#2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方法和示例摘要
• 演示了内部控制原则应用与财务 报告内部控制的相关方法和示例
• 考虑到了过去20年企业内外部 经营环境的变化
• 提供了不同经营主体的实施案例 :包括上市公司、私营企业、非 营利性组织和政府机构
• 与2013版本的框架相一致
关注要点:
1. 通过组织、权限及责任分工明确每名员工的责任 2. 制定了绩效衡量以及激励惩处机制 3. 在组织内部形成遵守内部控制的压力
企业需要: 管理层签署声明书、制定相应绩效考 核指标 对应流程:
内部控制评价、绩效考核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企业需要: 确定董事会与管理层权限 定期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监督并报 告给董事会 对应流程:
治理架构、授权管理、内控审计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2013版)要点
——17条原则
控制环境
原则3:管理层建立健全企业架构、汇报路径、合理 的授权于责任等机制
企业需要: 确定信息需求,归集信息渠道 制定有效的信息沟通流程 持续评价信息沟通的有效性 对应流程: 信息与沟通
原则14:将企业目标和内部控制职责在内的必要信 息传达给每位员工
关注要点:
1. 将内部控制的相关信息与每名员工进行沟通 2. 将内部控制相关信息与董事会进行沟通 3. 建立独立的应急性的沟通渠道 4. 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
原则17:及时评价内部控制缺陷,并视情况与负责 整改的责任方剂管理层、治理层沟通
关注要点:
1. 管理层或董事会成员来评估持续和单独评价的结果 2. 将内部控制缺陷与负责整改的相关管理层沟通 3. 将内部控制缺陷与高级管理人员及董事会沟通 4. 对整改活动进行监控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1 –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2013版)
• 共3卷:
▫ 整体概览 ▫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及附录 ▫ 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工具及
模板
• 内容包括了:
▫ 内部控制的定义 ▫ 内部控制目标 ▫ 内部控制五大要素及17项原则 ▫ 内部控制有效的要求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关注要点:
1. 建全了组织架构,明确汇报路径 2. 合理的授权,并承担对应的责任 3. 不过度授权,不相容职责有效分离
企业需要: 有健全的组织架构图及汇报路险 有合理的授权体系表及不相容职责表 对应流程: 组织架构、授权管理
原则4:企业制定完善的政策吸引、发展、保留人才
关注要点:
1. 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与制度 2. 关注员工的胜任能力,并持续改进 3. 不断吸引、发展、保留人才 4. 制定了岗位继任计划
企业需要: 制定一整套人力资源政策与制度;加 强员工培训、轮岗;制定岗位继任计 划 对应流程:
人力资源管理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2013版)要点
——17条原则
控制环境
原则5:使员工各自担负起内部控制相关职责,共同 实现目标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模板3:各原则评价模板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2013版)要点
企业需要: 确定风险应对策略,根据风险应对策 略制定风险应对方案 编制风险控制矩阵及流程图 编制不相容职责分离表 对应流程: ALl
原则11:针对信息技术并开展一般控制
关注要点:
1. 确定独立于信息系统运行的信息系统一般控制 2. 建立相关的基础架构的控制活动 3. 建立相关的信息安全管理控制活动 4. 建立相关的信息系统购买、开发、运行维护控制活动
关注要点:
1. 建立相关的政策和程序来落实控制活动 2. 建立政策和程序执行的责任和义务机制 3. 使用有胜任能力的员工来来执行控制活动 4. 注意控制活动执行的及时性 5. 定期维护并更新政策及程序
企业需要: 编制政策、程序、流程及内控手册 明确每项控制活动的责任人 监督及考核控制活动的执行情况 注意部门间的配合 对应流程: ALl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2013版)要点
——17条原则 风险评估
原则6:有清晰的目标,并根据目标识别及评价风险
关注要点:
1. 设置了明确的、相关的目标(包括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及 合规目标)
企业需要: 有对应的目标体系
原则7:对风险进行全范围的识别与分析,并决定如 何管理风险
关注要点:
1. 有适当的管理层参与整个过程 2. 风险评估过程包括总部、各部门、业务单元、事业部、下
汇总评估结果,形成对五大要素的 评价结论
先按照17项原则进行单独评价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2013版)要点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内部控制整体有效的条件:
五大要素及17项原则 单独有效
五要素间共同运行,可以 协同发挥作用(流程间借 口没有冲突)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企业需要: 与员工沟通岗位职责、进行控制活动 宣贯;核心的要求可以让员工签字确 认;建立匿名投诉热线 对应流程: 信息与沟通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2013版)要点
——17条原则
信息与沟通
原则15:企业与外部相关方就影响内部控制发挥作 用的事宜进行沟通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2013版)要点
——17条原则 控制环境
原则1:恪守诚信并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关注要点:
1. 高级管理层树立了诚信的道德价值观并传递给整个公司 2. 制定了明确的员工守则 3. 评价员工是否准守了守则,并对违规情况进行及时处理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企业需要: 针对信息系统开发及运行设计对应控 制活动 对信息系统日常运行进行监控 开展信息系统专项审计 对应流程: 信息系统开发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2013版)要点
——17条原则
控制活动
原则12:通过政策、程序来实施控制活动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COSO内部控制报告回顾 历年COSO发布的内部控制报告文件:
1992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2006
2009
2013
2013版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组成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模板2:各要素评价模板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2013版)要点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