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高等教育概况

合集下载

德国大学的学制简介

德国大学的学制简介

德国大学的学制简介
德国大学的学制简介
对于计划去德国留学的小伙伴们来说,除了选好学校,挑好专业,准备money之外,要想顺利完成在德国的学业,还有一项“任务”必不可少,那就是了解清楚德国大学的学制。

毕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德国大学的学制简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德国高等教育依据1976年《联邦高等教育基准法》(Bundeshochschulrahmengesetz, HRG)放宽高等教育机构的认定范围,将所有具Hochschule之名的学校都概括称为大学,而高等教育人口也在社会大量需求下迅速扩充膨胀。

06/07冬季学期登记在册的德国高等教育人口供1974932人,其中944673是女性,245786为外国留学生,他们分布在四所综合大学、90所大学、6所教育学院、16所神学院中,这四类机构是真正具有大学地位的高等教育机构。

此外尚有46所艺术学院、146所专门高等学校和30所公共行政专门高等学校。

德国的'高等学校根据其任务性质可分为一下几种类型:
(1)大学:大学不仅是教学中心,而且还是独立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心。

大学通常有权授予文学硕士、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各大学开设的专业通常包括:医学、自然科学、工程学、人文学、法律、神学、经济学、社会科学、农业和林业学。

大学崇尚纯科学,期望造就具有科学观念和素养的大学生。

(2)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是在综合大学、教育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有时还包括艺术院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此,综合性大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机会。

【德国大学的学制简介】。

浅谈德国的高等教育及特点

浅谈德国的高等教育及特点
1宽进 严 出 . 在德 国不设重点 中学和普通中学。中学生 只要获得完全高
科研 方面的成果较少,目前该校在 世界和德国的知名度 已大为 下降, 落后于柏林 , 慕尼黑, 阿亨等大学 。因而并非我 国所提的教 授治校, 即教授管理学校, 实际是教授治学, 教授的科研创新能力 决定 了学校 的发展 、 知名度和社会地位 。 5一 . 与企业 良好的合作 德国的高校在科研方面不仅从政府研究 发展获得项 目, 更 重要的是从企业获得大量的研究项 目。这样不仅 为企业解决发 展的问题 , 也为企业培养 了有创新意识 的优秀人才。 尤其是工科 院校的教授大都有在企业工作过 5 1 — 0年的背景 , 能够承接和完 成企业交给的科研任务, 从而获得研究经费为研究所购置设备 和支付博 士研究生 的工资。企业通过与学 校的合作获得 了科研 成果和优秀 的人才, 因此企业愿意与学校合作 , 支持高等学校 的
全德 国约有 3 0多高等学校 ,其大学教育基本有以下几种类 型 0 和模式 。 () 1综合大学 : 如我国的北京大学 、 浙江大学 、 南京大学等以 文、 、 、 理 医 财经 、 法律等为主 , 学制为五年。 () 2 专业技术学 院 : 学制 为四年 , 以理 、 为主 , 工 主要 为企 业 培养工程师和应用型人才。
() 3 双元制 大学 : 随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发展获得社会 的良好评价 , 近年来 已有部分实验型双元制大学 , 即部分时间在 大学学 习 , 部分时 间在工厂企业工作, 由企业出资为 自己培养人 才 。毕业后大部分 留在企业工作 , 其学制为 4年 。 () 4 向英美靠拢的新 型学制 : 近五年以来为 了与国际接轨 , 在 德国进行 了大学教育的学制改革 , 即大学三年获学 士 , 再加两 年 获硕士 , 但这种试 点 目前遇到 了许多大学的反对 , 认为丢掉 了 德 国传统的、 秀的教育方法和体制 , 优 因而 目前仅处于实验阶段 。 () 5 博士培养 : 在德 国通 常为大学毕业后在大学 的研究所 从 事科研工作 , 经五年的时间才能获得博士学位 , 但通常为带薪 工作 。 德国高等教育的特点

德国高等教育体制

德国高等教育体制

4
1
2
德国高等教育体制概述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 德国教育体制 • 德国的高等教育体制 • 著名大学列举
4
1
2
• 从世界教育发展史来看,德意志民族对于人类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殊多贡献。不论在 教育思想方面,还是在教育制度方面都对世界 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例: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誉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 教育学著作 近代西方的一些教育制度大多起源于德国,如: 教育视导、公立教育、义务教育制度、实科教 育、师范教育、双轨制学制等。
4
1
2
二、德国的高等教育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 Diplom后面一般还会附上学生的专业名称,譬如,数 学硕士表述为Dipl-Mathe-Matiker,而Magister则不 必附上专业名称。最初只有大学才有权力颁发Diplom 学位,但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机构的相互 融合,高等专科学校也开始享有颁发Diplom的权力。 不过,为了和学术性大学所颁发的Diplom相区别,高 等专科学校的学生的学位证书上往往会加上高等专科 学校的简称“FH”以示区别。 • 一般来说,要想在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学生要在学校 学习4-5年才能获得硕士学位。此外,在基础学习阶段 结束后,学生还要参加淘汰率很高的中期考试( Zwischenprufung)才能进入专业学习阶段。
4
1
2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 17、18世纪,从1694年哈勒大学的创办 到1736年格廷根大学建立开始,德国高 等教育进行了第一次革命。在教学和科 研方面提出:观察和实验,实验和数学 的总和便是新科学,鼓励怀疑态度,支 持进行自由的科学研究。兴建实验室和 实验研究机构。

出国与留学.ppt

出国与留学.ppt
4、Hanns Seidel海外学生奖学金 :主要面向欠发达国家的留学生,申请这一 奖学金需要申请人达到大学毕业以上水平,资助年限:硕士生1到2年,博士 生3年,并可申请延长,奖学金的奖励金额则是每月900到1490马克。 5、研究生奖学金: 主要面对32岁以下的,德国本国大学毕业生或国际硕士 留学生发放的奖学金。该奖学金在评定时会优先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申请人员, 并非常注重留学生的学业水平、社会服务经验、参与大学或社会活动的经 历。
艺术学院和音乐学院:其中包括戏剧学院和电影学院。
德国最有影响的周刊之一《焦点》推出德国顶尖大学的 最新排名。根据这份排行榜,德国前十名顶尖大学依次是:
TOP1. 慕尼黑工业大学 TOP2. 慕尼黑大学 TOP3. 弗莱堡大学 TOP4. 海德堡大学 TOP5. 柏林洪堡大学、图宾根大学 并列第5 TOP6. 斯图加特大学、卡尔斯鲁厄大学 并列第6 TOP9. 曼海姆大学 TOP10. 亚琛大学、波恩大学、康斯坦茨大学 并列第10
亚琛工大(RWTH)优先录取材料
1. 申请表格 2. 成绩单的复印件以及翻译公证件 3. 高中毕业证书的复印件以及翻译公证件 4. 高考成绩的复印件以及翻译公证件 5. 大学学历证书的复印件以及翻译公证件(在读大学生须提供在读证明以及 翻译公证件) 6. 语言证书(语言证书最晚可在注册的时候提交): 申请德语授课的国际课程:德国大学语言考试(DSH)或者TestDaF德语证书的
留德人员审核部(APS审核)
德国驻华使馆文化处留德人员审核部(简称审核部APS) 成立于2001年7月,是由德国驻华使馆文化处和德意志学 术交流中心(DAAD)共同合作成立的服务机构,审核部 是中国学生前往德国留学的大门。
一般国内申请人的申请步骤:

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哪些?

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哪些?

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哪些?
走出国门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了,在国外学习,工作等都是自己分分钟都能决定的事,但是要去哪个国家深造就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了,谈一些关于德国教育体系有哪些。

德国的学校大致分为三种:
1:综合大学:他是一种由多门学科,特别强调理论知识,教学科研的高等学校,里面设有工科,理科,等等很多种学科。

他是设有多层次,多学科的专业和课程。

2:高等专业学院:这一类历史比较短,专业比较少,但是极具特色。

这里面一般不设有文科类型的专业。

3:艺术学院:其中就有戏剧和影视类,但是这一类大学的数量不是特别的多,规模也不是特别的大,都是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设有一些小班授课,和单个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个性和才能。

湖南文邦文化传媒,受德国多少高校和政府机构委托,培养、输送专业人才,同时为国内学子解决德国就业学费等一系列问题。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综述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综述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综述高职教育材料汇编面对德国经济的高速发展,60年代中,德国开始对高等教育进行全面改革。

其中之一,就是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市场急需的应用型的高等职业教育。

基于这一主张,1968年,联邦政府召开全国11个州总理会议,通过了《联邦各州高等专科学校发展协议》,从法律上,确立了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地位。

短短三年间,首批以培养应用型职业人才为目标的高等专科学校诞生了。

它们是在原工程师学校、中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专业方向,充实办学条件而改建的。

这些学校的产生,为德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70年代中期,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多变,在德国的巴符州,创办了双元制模式的职业学院。

1989年,以法律形式,正式确认了职业学院的地位,明确了职业学院毕业文凭与高等专科学校毕业文凭具有同等的职业价值。

80年代中期,为了满足行政管理、信息服务、职业代理等职业岗位的要求,又建立了一批文科性质的行政管理高等专科学校。

经过短短2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从数量上看,三类学校组成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德国高等教育中可谓是异军突起,形成了绝对优势,学校数已达130多所,约占高校总数的一半过,且呈发展趋势;从就学人数的分布看,约1/2的新生进入大学,1/3的新生进入高专和职业学院,1/6的新生进入综合大学、艺术、师范学院。

全国最大规模的科隆高等专科学校,目前在校生已达15000余人;从调查结果看,60 %的学生期望就读高等专科学校和专业,失业率低于大学,使公民把矛头指向大学,原有支持高等学校的各利益团体纷纷转向对高等专科学校的关注,从而加速了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德国高等教育总法明确规定专科教育、职业学院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承担应用型、非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任务。

从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向来看,其突出特点是,课程设置强调针对性,办学形式强调与企业合作,专业设置强调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教务处针对职业岗位,培养技术型、应用型的高级桥梁式职业人才;从学制看,学习年高职教育材料汇编限大都为三年,三年中有两个学期为实践技能训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过程强调实践性;从入学资格来看,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主要接受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

德国教育体系

德国教育体系

德国教育体系德国教育体系引言:德国教育体系一直以来都备受国际关注和赞扬。

德国有着世界顶尖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教育资源丰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本文将介绍德国教育体系的基本结构、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以及与职业培训相关的内容,并探讨德国教育体系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一、德国教育体系的基本结构德国教育体系分为四个大部分:早期教育、基础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

早期教育包括幼儿园和托儿所,为儿童提供基本的教育和照料;基础教育从小学开始,涵盖6到9年级,学生在这个阶段学习基本的科目知识;高中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分为不同类型,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技术高中等;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技术学院和专业学校等,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学术和职业培训。

二、义务教育德国的义务教育从小学开始,为期9年。

义务教育是免费的,并且法律规定所有居住在德国的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根据德国的教育法,家长有责任确保孩子接受教育,如果不履行此义务,家长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处罚。

义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高等教育德国拥有世界上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大学是传统的高等教育机构,提供广泛的学科,包括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

技术学院和职业学校则注重职业培训,为学生提供更实践性的教育和培训。

德国的高等教育以研究为导向,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的入学要求较高,通常需要学生通过入学考试或提供相关的申请材料。

四、职业培训德国重视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多样化的职业培训途径。

职业高中和技术高中为学生提供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具备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学徒制度是德国职业培训的独特特点,学生在公司实习并接受雇主指导,同时还要参加相关的职业学校授课。

学徒制度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的结合,并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德国教育体系的优势和不足德国教育体系的优势在于其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培养,强调实践和理论结合。

德国教育体系

德国教育体系

德国教育体系德国教育体系是一个被广泛认可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教育的平等与公正,并为学生提供广泛的选择和发展机会。

德国的教育体系基于严谨的学术研究和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德国教育体系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

幼儿教育通常开始于3岁,提供游戏和社交活动的机会,以培养儿童的社交技能和基本的学习能力。

小学教育开始于6岁,并且在四年内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

这个阶段非常重视学生的语言、数学和科学等基本学科的学习。

此外,学生还有机会参与艺术、音乐和体育等课外活动,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中学教育是德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阶段,通常持续6年。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术能力来选择进入不同类型的中学。

最常见的中学类型是"Gymnasium",它提供学术导向的课程,为进入高等教育做准备。

此外,还有综合中学和职业技术中学等不同类型的中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高等教育在德国非常重视,并且享有国际声誉。

德国有许多优秀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提供广泛的学科和专业选择。

学生可以选择攻读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以及各种不同的领域,包括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

德国的教育体系注重学生的参与和自主学习。

学生鼓励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项目研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德国的教育体系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

总之,德国的教育体系是一个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学习。

它为学生提供广泛的选择和发展机会,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德国的教育体系为学生的未来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

(3000字,至此结束)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国教育体系正是以此为指导思想建立起来的。

德国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旨在培养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高等教育概况(高校类型、博洛尼亚进程、大学排名、精英计划、大学收费、学历互认、ECTS 学分)1. 简单介绍一下德国高等院校的一般情况。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高等教育非常普及,各类高等院校共有390多所,分布在16个联邦州,注册学生总人数约250万。

其中综合大学(Universitä t, 包括理工大学、师范大学等)121所;应用科学大学(Fächhochschule)215所;艺术、音乐院校56所。

各类大学共设专业近16000多个。

近几年德国大学中外国留学生人数逐步增长。

外国留学生人数为26万人,占学生总数的11.1%。

德国的高等院校绝大部分都坐落在人文环境良好、自然环境优美的城市,优越的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为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提供了客观和物质上的保证。

2. 德国的高等院校有什么特点?德国许多大学均有数百年的历史。

德国近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驱者威廉•冯•洪堡(1767 –1835)提出的“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的思想至今仍被推崇为大学治学的指导原则。

综合大学主要是培养科学后备力量,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化,其毕业生通常都有较强的独立工作和科学研究能力。

伴随现代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需要培养大量具有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能力的专门人才。

因此,近几十年应用科学大学应运而生,其教学密切联系实际,毕业生除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因此非常受企业界的欢迎。

艺术院校提倡发展个性和创作自由,最大限度地培养和发挥个人的创造性。

德国高校享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权”,可自行决定聘任教授和招收学生。

3. 德国高等院校有哪些类型?德国的高等院校根据其任务性质可分为三种类型:综合大学(Universitä t, Uni):这是一种学科较多、专业齐全、特别强调系统理论知识、教学科研并重的高等院校。

此类大学设有以下学科:工科(Ingenieurwissenschäft)、理科(Näturwissenschäft)、文科(Geisteswissenschäft)、法学(Rechtswissenschäft)、经济学(Wirtschäftswissenschäft)、社会学(Soziälwissenschäft)、神学(Theologie)、医学(Medizin)、农学(Agrärwissenschäft)以及林学(Forstwissenschäft)等学科。

类似的院校还有:理工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ä t, TU)师范大学(Pä dägogische Universitä ten/Hochschulen, PU/PH)以及体育大学、行政管理和国防大学等。

应用科学大学(Fächhochschule (FH),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此类大学大部分建校时间较短,规模不大,一般只设有几个专业,但其特色极为突出。

分别设有工程、技术、农林、经济、金融、工商管理、设计、护理等专业,原则上不设一般意义上的文科类专业。

其课程设置和内容除必要的基础理论外,多偏重于应用,专业分类较细,教学安排紧凑,要求较多实习。

艺术学院(Kunsthochschule,Kunstäkädemie)和音乐学院(Musikhochschule):其中包括戏剧学院(Theäterhochschule)和电影学院(Filmhochschule)等。

此类大学相对来说数量不多,规模不大,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实行小班或个别教学,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艺术才能。

详细信息请见第二部分——申请条件与流程。

4. 综合大学(Universitä t, Uni)和应用科学大学(Fächhochschule, FH)有什么区别?这两类高等院校的区别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大学类别综合大学应用科学大学学校规模(学生人数)15000人左右4000人左右课程设置学科比较齐全重点为工科类、经济学、农林学、设计、护理等毕业学位Bächelor(学习年限3-4年)Mäster(学习年限2年)PhD(学习年限2-5年)Bächelor(学习年限3-4年)Mäster(学习年限2年)攻读博士毕业生可以申请读博优秀毕业生可申请入综合大学读博科学研究科研与教学并重,强调基础研究从事一定的应用性研究5. 公立与私立大学有何区别?德国大部分高校是由国家资助,还有几所由基督教会或天主教会资助的高校。

除此之外,目前还有国家承认学历的约110多所私立大学,其中大部分是应用科学大学。

但是,目前德国绝大部分的学生选择了在公立高校注册学习,只有百分之五的学生选择了进入私立大学学习。

其原因主要在于部分私立学校需要学生缴纳高昂的学费,但两类高校的教学质量并无差异。

6. 德国艺术学院和音乐学院概况德国有34所公立艺术类高校,包括:造型艺术、建筑、导演、表演、艺术设计等专业。

在德国,艺术院校有和综合大学同等的地位,在艺术科学领域内有授予博士的权利。

高校框架规定中造型艺术领域内的艺术院校应通过教学和科研来推动艺术和科学的继续发展,尤其是促进实现艺术发展设想。

录取条件需要申请人通过“天赋测试”证明其有特别的艺术天赋。

如果确有过人的艺术造诣,无高中毕业等资格也可以破格入学。

德国有24所公立的音乐学院,提供所有音乐相关领域的学科,例如表演艺术类的声乐、器乐、作曲、指挥,或是音乐教育、音乐学,教堂音乐、音效录制、媒体传播等学科。

除此之外,有些音乐学院也提供爵士、音乐剧编导、舞台舞蹈等训练课程。

德国的音乐学院有些为独立的学院,有些与艺术学院结合在一起,除了提供训练音乐家的课程之外,也提供培养绘画、雕塑等艺术家的艺术学科。

另外还有一种形式的音乐学院(例如Mäinz,Münster,Greifswäld),是附属在大学里的音乐学院,学术理论与音乐训练的课程相结合。

德国音乐学院在全世界享有很高的美誉,因此也是许多外籍学生梦寐以求能就读的学府。

但学校能接受的学生人数有一定的限制。

外籍学生入学申请的条件与德国学生是一样的。

7. 博洛尼亚进程中的高校学制改革为了加强欧洲高等院校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欧洲29个国家的政府于1999年在意大利城市博洛尼亚达成协议,相约最迟到2010年,各国将齐力构建一个统一的高等教育区(einheitlicher Hochschulräum)。

各成员国的高校将设置具有可比性的学科和学位,以便使课程设置在欧洲范围内变得透明而且具有兼容性。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在高校之间的的流动,便于德国高校学位在国外获得承认,推动高校争取最优秀的人才。

博洛尼亚进程的核心内容是:在欧洲范围内根据同一标准实行二级学位体制(zweistufiges Studiensystem):学士学位课程(Bächelor-Studiengä nge)传授一门专业的基础知识,而硕士学位课程(Mäster-Studiengä nge)能够深化知识,或者跨学科地对知识进行拓展。

截止到目前,绝大多数德国高校已经用学士(Bächelor)和硕士(Mäster)这一全新的二级学位体系取代了传统的学位体系。

新的体制促使大学教育尽量去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那些将来不想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可以攻读学士学位,三年或四年以后毕业,就能够获得从业时需要的基本专业技能。

8. 大学毕业文凭学士(Bächelor)和硕士(Mäster)学士(Bächelor)学位是在英语国家常见的、体现初级从业资质的大学毕业学位。

随着博洛尼亚进程的发展,这种学位也被引入德国高校。

学生攻读学士(Bächelor)学位,根据不同的学习条例,必须在大学学习期间积累180至240个ECTS学分。

按照学士(Bächelor)的学业规划,如果学生每周安排40个学时而每年学习45周,就能够在标准学习年限之内完成大学学业。

学生获得学士(Bächelor)学位以后,如果希望继续深造,可以读硕士(Mäster)学位——既可以在结束学士(Bächelor)学业之后立即开始,也可以先工作几年。

选定的硕士(Mäster)学位课程应与学士(Bächelor)专业有密切关系。

德国高校的网站上一般会给出相关信息,指明哪些本科专业方向可以申请与之衔接的硕士课程。

攻读硕士(Mäster)学位必须积累60至120个学分。

学生应该通过硕士论文(Mästerärbeit)来证明,自己完全满足就读专业的学术要求。

9. 根据ECTS制定的学分(Credit Points)Bächelor和Mäster学位课程的成绩依据欧洲学分折算、转换和累加系统(ECTS)来评定。

ECTS根据完成学业所必需的时间折算出学生的总负荷——其中包括预习和复习各类课程、获取各类成绩证明和准备考试所产生的工作量。

取得的成绩转换为分数,归入毕业总分之中。

一个绩点(Leistungspunkt)——也称为学分绩点(Credit Point)或ECTS绩点(ECTS-Punkt)——相当于30个学时。

按照学位课程的规划,一般学生每学期必须积累30个学分,才可以在标准学习年限之内完成大学学业。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德国大学要求中国的学士学位获得者在本科学习期间获得至少180个ECTS学分。

10. 国家考试学习医学、法律、药学、兽医、牙医、食品化学或者教师职业的学生通常以参加国家考试来结束大学学业。

国家考试(Stäätsexämen)是面对国家考试委员会(stäätlicher Prüfungsäusschuss)举行的考试。

由于这类专业的毕业生常常会担任国家公职,因此学业和考试的内容要由相关法规加以规定。

第一次国家考试通常是理论考试、类似于大学里的大学结业考试(äkädemische Exäminä)。

大学学习结束之后是一个有职业针对性的、实用的培训阶段,该阶段结束后举行第二次国家考试。

外国留学生也可以参加国家考试。

不过您必须认真核实,参加这样的考试是否意味着您将来可以在自己的祖国从事您中意的职业。

11. 博士学位的授予博士学位(Doktortitel)是最高级别的大学学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