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幼儿园概况

合集下载

浅谈德国与以色列学前教育机构比较

浅谈德国与以色列学前教育机构比较

浅谈德国与以色列学前教育机构比较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高。

德国和以色列作为两个国家,其学前教育机构的特点和优劣势也各具不同。

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的特点德国是一个教育发达的国家,其学前教育机构一直以来被视为欧洲范畴内最为先进的。

德国的学前教育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幼儿园(Kindergarten)和托儿所(Krippe)。

幼儿园主要面向3-6岁的儿童,托儿所则主要面向0-3岁的婴幼儿。

在德国,幼儿园一般会对儿童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例如游戏、手工制作和唱歌。

同时,幼儿园鼓励儿童通过自然环境的互动来学习和成长。

此外,幼儿园还非常注重儿童的社交能力的培养。

德国的幼儿园一般整个上午都开放,直到儿童的家长从工作中回来,才会关闭。

托儿所则主要关注婴幼儿的生活照顾和保健。

在托儿所,婴幼儿们可以得到专业的照料和护理,例如喂奶、更换尿布和安抚。

同时,托儿所也会通过专门的活动去促进婴幼儿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以色列学前教育机构的特点以色列是中东地区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

在学前教育方面,以色列也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水平。

以色列的学前教育主要包括幼儿园(Gan)和儿童保育中心(Tzevet Sicha),前者主要面向3-6岁的儿童,后者则主要面向0-3岁的婴幼儿。

以色列的幼儿园非常强调儿童的个性化发展,旨在帮助儿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探索。

此外,幼儿园也注重提高儿童的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

儿童保育中心主要关注0-3岁的婴幼儿,提供婴幼儿护理、卫生保健等服务。

以色列的学前教育主要通过儿童的自主活动和“学前游戏”来进行教育。

学前游戏体现了以色列教育的核心理念,即通过有意义、有规律、有挑战性的活动,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认知能力。

德国与以色列学前教育机构比较虽然德国和以色列的学前教育机构都非常先进,但是两者之间存在一些明显的不同点。

教学内容德国的学前教育内容,更注重对儿童的社交能力和生活技能的培养,而以色列的学前教育则更加注重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能力的培养。

德国路金斯兰幼儿园简介

德国路金斯兰幼儿园简介

德国路金斯兰幼儿园该幼儿园外观呈船型,由贝尼斯及其合伙人事务所设计。

该船型建筑有两层,首层有直接通向花园的入口,从入口穿过舷梯可以上到二层。

建筑内没有屋顶或墙壁,却有篷帆、桅杆和船舷。

在西南侧有可以收回的帘幕来遮蔽夏日的阳光,帘幕好比可以升降的篷帆,该设计进一步强化了船型的隐喻。

从建筑元素的角度出发,觉得这座建筑不属于这个世界,看上去像正在群山间航行的大船。

该幼儿园设计的出发点在于空间的创造性,幼儿可以在这里驰骋幻想,从而开发他们的想象力,也很好的反映了“新、奇、趣、美”的幼教建筑个性风格。

解构的造型在给儿童带来新奇和刺激的同时也给室内设计带来了一定的不规则性,创造出不同寻常的空间变化,给幼儿比较直接的取得视觉冲击效果。

德国路金斯兰幼儿园在视觉感观和空间体验上给了儿童更多的想象空间,另外在开窗的高度和空间的尺度上也更符合儿童的生理特征。

该幼儿园由汉诺·雅科拉设计,建筑立面简洁,色彩协调明快,外观构图以各种立方体和自然的蓝灰主色调,加上明快的三原色有机构成。

该幼儿园的内走廊—“室内大街”是设计的亮点。

“室内大街”既是功能分区的界限,又是日常活动的中心,由三角形玻璃顶为其带来自然采光。

东西向的“室内大街”将室内划分为南北两个区域:所有的教室、活动室都在南侧,享受最理想的朝向;公共区域(各种门厅、过厅)和配套功能设施(音体教室、图书室、手工室)都安排在北侧。

区域的划分使所有的班级都有独立的出入口直接通向室外和“室内大街”;同时音体教室、图书室、手工室等配套功能设施也都有单独的出入口,以便某些场合下能单独分开使用,或同时由不同班级组织活动,充分体现出该幼儿园建筑的弹性。

这个幼儿园在设计中很注意儿童的空间感受,用一个“室内大街”串连各个功能块,同时也提供了可灵活使用的游戏空间。

德国学前教育概况

德国学前教育概况
德国幼儿园的数量很多。2002年,德国人口8253.7万,幼儿园27830所,平 均2966个居民就有1所幼儿园。但在德国西11州(前西德)幼儿园的规模较小,平 均每园不到80个儿童。这主要是因为德国西部出生率极低,很多家长自认为家 庭教育更好,因此较少送孩子人园。而在德国东部,由于历史原因,平均每园 有642名儿童中 国ຫໍສະໝຸດ 与 德 国 的 对 比德国风俗
守纪律 讲整洁 德国人非常注重规则和纪律,干什么都十分认真。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德国人都会自觉遵守; 凡是明确禁止的,德国人绝不会去碰它。 德国人很讲究清洁和整齐,不仅注意保持自己生 活的小环境的清洁和整齐,而且也十分重视大环境的清洁和整齐。
守时间 喜清静 德国人非常守时,约定好的时间,无特殊情况,绝不轻易变动。德国人多喜欢清静的生活, 除特殊场合外,不大喜欢喧闹。如果晚上要搞聚会活动,事先要向邻居讲明情况,请求他们 谅解,并尽可能安排在周末,尽可能不大声喧闹。
德国新天鹅城堡
德国的农村 香格里拉
德国的生活方式
社会安全
社会公平与康乐是德国生活的柱石。德国宪法、或称“基本法”使德国成为一个社会福利国家,成为受到广泛赞 誉的成功典范。在这样一个社会中,所有个人和家庭都能享有健康、多产、安全的生活。
教育
德国的教育机会是多样化的,易于利用而且质量优秀。公立学校免费、教师高度称职、学生的资质受到国际认可 。有无数的双语儿童保育中心和幼儿园。
德国学前教育的目 标
德国学前教育课程领域包括:游戏、社会教育、语言教育、动作教育、韵律与音乐教育、图像与劳 作性教育、事实与环境教育、实际生活与家政教育等八个方面,每一个领域都有其目标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游戏:幼儿通向真实世界的桥梁,是幼儿生活与学习的活动形式,游戏给予幼儿自由的机会,使幼 儿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德国幼儿园社会实践报告

德国幼儿园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德国作为世界学前教育领域的佼佼者,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为了深入了解德国幼儿园的教育现状,我们一行人于2021年7月赴德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社会实践的详细报告。

二、德国幼儿园教育概况1. 德国幼儿园教育体系德国幼儿园教育体系分为三个阶段:托儿所(Krippe)、幼儿园(Kindergarten)和小学前班(Grundschule)。

其中,托儿所主要针对3岁以下的儿童,幼儿园针对3-6岁的儿童,小学前班则针对5-6岁的儿童。

2. 德国幼儿园教育目标德国幼儿园教育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儿童的基本生活能力,如独立进食、穿衣、整理玩具等;(2)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如与同伴友好相处、分享、合作等;(3)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培养其探索世界的能力;(4)关注儿童个性发展,尊重儿童兴趣和特长。

三、德国幼儿园教育特点1. 注重儿童自主性德国幼儿园教育强调儿童的自主性,教师更多地扮演引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

在活动中,儿童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项目,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

2. 重视游戏化教学德国幼儿园教育将游戏视为儿童学习的重要途径,通过游戏培养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交等多方面能力。

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强调环境教育德国幼儿园教育注重环境教育,通过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引导儿童关注自然、社会和人类,培养其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4. 注重多元文化教育德国幼儿园教育尊重多元文化,鼓励儿童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在教学中,教师会介绍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节日庆典等,拓宽儿童的视野。

四、德国幼儿园社会实践见闻1. 课程设置德国幼儿园课程设置丰富多样,主要包括语言、数学、音乐、美术、体育、自然科学、社会文化等。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儿童的兴趣和特长,鼓励儿童自主探索。

德国幼儿园教育案例(3篇)

德国幼儿园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德国,作为欧洲的教育强国,其幼儿园教育体系备受世界关注。

德国幼儿园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创造力和社交能力,强调实践与体验,注重个体差异。

本文将结合一个具体案例,探讨德国幼儿园教育的特色和成效。

二、案例介绍小明的家位于德国一个宁静的小镇,他今年4岁,即将进入幼儿园。

小明性格开朗,喜欢探索,但在与同龄人交往时,常常显得有些害羞。

为了帮助小明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共同制定了一系列教育计划。

三、教育目标1. 培养小明的自信心,让他敢于表达自己。

2. 提高小明的社交能力,让他学会与同龄人相处。

3. 培养小明的自主性,让他学会独立完成日常生活。

4. 培养小明的创造力,让他敢于尝试新事物。

四、教育方法1. 环境创设幼儿园为小明精心布置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

墙壁上挂着各种色彩鲜艳的图画,书架上摆放着各种绘本,角落里摆放着积木、拼图等玩具。

这样的环境有助于激发小明的兴趣,让他更容易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2. 主题活动针对小明的兴趣爱好,幼儿园教师为他设计了一系列主题活动。

例如,在“动物世界”主题活动中,小明通过观察、模仿、绘画等方式,了解各种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在“交通工具”主题活动中,小明亲手制作了一辆小汽车,并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作品。

3. 游戏教学游戏是德国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通过组织各种游戏,让小明在玩乐中学习。

例如,在“捉迷藏”游戏中,小明学会了观察、记忆和推理;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小明学会了与人沟通、表达自己的情感。

4. 家园共育为了更好地关注小明的发展,家长和幼儿园教师保持密切沟通。

教师定期向家长反馈小明的学习情况,家长也积极参与幼儿园组织的活动,与小明共同成长。

五、教育成效1. 自信心提升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小明的自信心得到了显著提升。

他敢于在课堂上发言,与小朋友分享自己的故事,变得更加开朗、自信。

2. 社交能力增强小明在与同龄人交往中,学会了倾听、尊重他人,懂得了分享和合作。

德国幼儿教育案例分析(3篇)

德国幼儿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德国作为欧洲教育强国,其幼儿教育体系备受关注。

德国幼儿教育注重全面发展,强调个性与创造力的培养,旨在为儿童提供健康、快乐、富有挑战性的成长环境。

本文以德国某幼儿园为例,分析其幼儿教育特点及实施策略。

二、幼儿园概况该幼儿园位于德国某城市,成立于2000年,是一所具有国际化特色的幼儿园。

幼儿园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拥有8个班级,共计240名幼儿。

幼儿园秉承“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儿童。

三、幼儿教育特点1. 重视个性发展德国幼儿教育强调尊重儿童的个性,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需求。

在幼儿园,教师会根据每个孩子的兴趣、特长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鼓励他们自主探索、发挥潜能。

2. 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德国幼儿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在体验中学习、成长。

例如,幼儿园设有烹饪、手工、绘画等课程,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强调跨文化教育德国幼儿园注重跨文化教育,让幼儿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点。

通过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参观博物馆等方式,拓宽幼儿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

4. 家园共育德国幼儿园重视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幼儿园定期举办家长会、亲子活动等,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四、幼儿教育实施策略1. 课程设置幼儿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置了丰富多样的课程,包括语言、数学、科学、艺术、体育等。

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教师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3. 评价方式幼儿园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

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注重个体差异。

4. 家园合作幼儿园定期举办家长会、亲子活动等,增进家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德国幼儿园制度

德国幼儿园制度

德国幼儿园制度德国的幼儿园制度是世界上最完善的之一,其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都非常优秀,深受广大德国家庭的喜爱和选择。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德国的幼儿园制度。

一、幼儿园的介绍德国的幼儿园称为Kindergarten,简称Kita(短语:Kinder tagesstätte)。

一般情况下,Kita是指儿童从出生到6岁之间入住的早期教育机构。

在任何一个辖区都是由当地政府(Stadt, Kreis, Land)负责管理。

Kita包括3种不同类型的机构,即:公立、私立和宗教团体管理的。

公立幼儿园(staatliche Kindergarten)是由城市或者社区政府直接管理的,无论是财政来源还是建筑资格都与社区有关。

私立幼儿园(private Kindergarten)是非盈利性机构,主要是由当地的残疾协会、家庭协会、志愿者团体等负责建立和管理。

这些私立机构是得到当地政府认证的,但所有开支均由家长支付。

宗教团体幼儿园(konfessionelle Kindergarten)由当地的教会或宗教团体开办,多数是天主教和新教教堂。

在德国也有一小部分伊斯兰幼儿园。

二、入园及入学年龄德国的Kita服务的儿童通常是0-6岁,儿童必须在年满3,4或5岁的八月31日之前入学。

政府要求,从2020年起,所有儿童必须在满一定年龄限制之前接受早期教育(Kindergartenpflicht),这个年龄限制根据各邦的规定而不同。

幼儿园的收费标准由各州政府统一规定,一般为全日制和半日制,费用根据家庭收入和孩子年龄不同而有所不同。

德国的公立幼儿园通常每个月的收费是在200—300欧元之间,私立幼儿园的收费会略微高一些。

三、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德国的Kita不只是一个托儿所,而是拥有严谨的教育体系,其教育目标是引导孩子养成积极、友善、创造性和好奇心等方面的良好习惯,为孩子的全面成长奠定基础。

在学习内容方面,Kita的教育与德国的学前教育课程(Bildungsplan)紧密相连。

德国幼儿教育

德国幼儿教育

德国幼儿教育一、德国幼稚园的特色1、混龄编班。

德国所有的幼稚园不分公私立全采取混龄编班,没有大、中、小班的区分。

德国的幼教界一致认为,幼儿在混龄的班级里更有利于成长,幼儿在混龄的班组里能够熟悉各种社会行为,而且能够培养孩子互助友爱的品质。

而在独生子女愈来愈多的时代里,混龄编班更有其必要性,让孩子体会到大家庭中兄弟姊妹一起成长的感觉,幼儿能够在类似家庭中有兄弟姊妹的环境下学习必要的礼让及如何处理冲突,懂得分享,使孩子们相处更加的融洽、和谐。

(德国幼稚园不以认知教育为主要的教育目标,所以混龄编班不至于影响课程的安排。

)2、绝大部分的幼稚园只提供半天班。

德国幼教界非常强调亲职教育,并认为它是无法通过幼稚园教育来取代的。

基于这个考虑,幼稚园尽量只提供半天班,只有少数的幼稚园提供全天班。

原则上,只有来自单亲家庭及双亲均为大学生或正在接受职业训练的幼儿才能得到全天班的位子。

一般家中有0~3岁幼儿的父亲或母亲能够向所属工作单位申请长达三年的教育假,留职停薪,而政府在此段时间内每月发给父母教育津贴,所以在德国收0~3岁幼儿的托儿所数量并不多。

有3~6岁幼儿的家庭通常父母亲中会有一方只上半天班,所以读半天班的幼儿下午能够在家中接受家庭教育。

在这种福利体系下,德国的幼稚园只要提供半天班即可满足绝大部分家长的需要。

3、公私立幼儿园收费大致相同。

德国所有的公私立幼稚园全部接受政府的补助。

除了沃尔多夫幼稚园按照幼儿父母亲的薪水高低来决定收费标准外,所有的幼稚园收费大约是半天班介于95~110马克之间,全天班介于220~240马克之间(包括早餐、点心及午餐费)。

负担不起的父母还能够向社会局申请补贴。

4、强调从游戏中学习,不实行分科教学。

幼儿不被要求在进入小学之前得会写字母、认字及算简单的加减法,而且幼儿回家后不必做作业。

他们更加注重孩子兴趣的培养,以及孩子在玩耍中所表现出来的动手水平和观察水平的锻炼。

5、教育活动——轻松相对于中国的教育,德国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更宽松、自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幼儿园概况
1、德国幼儿园的环境——自然。

德国幼儿园给人最强烈的感受是家庭的温馨。

通常室内外都显得十分安全、卫生、舒适而且丰富多彩。

德国幼儿园的门一般都很小,基本没有气派的“大门”。

幼儿园一般都是两三层楼的建筑,而每一个幼儿园都有大片的户外活动场地。

户外场地极其自然,通常除了走道铺着朴素的石砖,就是草地、沙地、石头地,还会有许多小山丘或小山坡。

在中国常见的塑胶地却从未见到。

幼儿在户外活动的时候,活动量都很大,胆子也很大,动作灵活。

老师只是站在远处观察,不怎么干涉。

幼儿在这里,干着自己喜欢干的事情,显得很愉快。

而站在一边的我们,有些时候倒会觉得心惊肉跳,非常担心孩子们的“胆大妄为”。

活动室装修十分朴素,内墙上多是白色涂料,然后装饰一些幼儿的作品或一些图表、计划等,看上去随意自然。

室内游戏器材、活动材料一般都是木质结构,本色,用清水漆漆成,一看就知道很结实耐用。

2、德国幼儿园的种类——三类。

按照幼儿园的设立者及其接受政府补助及辅导的程度来分,德国有三种幼儿园:
(1) 公立幼儿园:
由县、市政府所设立的幼儿园。

这类幼儿园接受社会局幼教部门监督及辅导,例如公立幼儿园园长和幼教师之遴选及派任全由这个单位来负责。

公立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一般和政府的规定相去不远。

(2) 私立幼儿园:
括了由基督教、天主教及其它宗教团体或由协会、财团法人、公司、研究机构所设立的幼儿园。

这类幼儿园接受社会局幼教部门补助及辅导,但其教育理念及幼教师的聘任并不受社会局幼教部门监督或控制。

另外,还有许多由教育理念相似的父母亲所设立的幼儿园或托儿所。

这类幼儿园一样也接受社会局幼教部门补助及辅导,但是所有在幼儿园就读幼儿的父母亲是"园长",他们有权自己选择他们认为合适的幼教师,并要求幼教师以他们所认同的教育理念来教育自己的子女,父母对幼儿园里的活动与策划有高度的参感。

这类幼儿园出现于六十年代,一群不满当时幼儿教育的父母亲提倡反权威教育,并亲自设立他们理想中的幼儿园。

这个运动影响所及是有更多带有特殊教育理念的幼儿园纷纷成立。

(3) 独立自主的幼儿园:
这类幼儿园不接受社会局幼教部门补助及辅导,例如华德福幼儿园(WaldorfKindergarten)2。

华德福幼儿园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家长的缴费,为了顾及低收入家庭,所以缴费标准以幼儿父母的月收入来分级,最低收费目前为每月90马克 (1马克约15元新台币)。

3、德国幼儿园的空间区隔——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的刻意安排。

活动室有大有小,但是以各种形式区隔,很难在室内找到能容纳全体幼儿所用桌椅的集体教学空间,因此教学是以个别或小组的形式开展的。

空间优势非常鲜明,一方面为幼儿提供不同材料形成各种功能活动区,任幼儿自由选择,同时也为幼儿交往合作的需要提供了多种区隔形式,它的意义是:最小的空间是为幼儿独处或一对一活动所设;较小的空间则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幼儿在小组群活动中,倾听他人和被他人倾听,使沟通更容易进行;较大的空间使幼儿在大组
群的合作中,通过协商、竞争、比较等行为,获得许多社会行为的基本规则;最大的空间往往在走廊或门厅,是整个校园的中心地带,各班各组的幼儿常在此自由交流,或在此集会。

空间的区隔物灵活而多样,可以变化的矮柜、可以移动的屏风,可以放开和收拢的帐篷、可以随时拉开和关闭的布帘,此外双层空间也是一种区隔的好方法。

4、德国幼儿园的活动区——充满挑战,但没有必须达成的目标。

区角的活动内容是由材料体现的,一般以低结构多功能的材料为主,用于建构的、手工制作的、木工的、美工的、装扮的、表演的、大肌肉运动的等等。

材料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性,但它对孩子的挑战性就在于孩子选择和使用材料的自由度,这种自由带给孩子的则是多样性探索和创造性玩法。

很多材料没有固定功能,也没有老师设定的玩法,而由孩子根据自己的构思对材料变换着方法地使用;材料种类没有固定搭配,也不局限于在某个区角内使用,在同一个室内,孩子可以跨区域选择材料进行活动;游戏类型不受区域功能暗示,孩子可以在任何区、室用任何材料进行装扮性的或建构性的活动;老师可以为活动区预设任务(比如做蛋糕、做帽子),但不设可以测量的层次性目标,孩子的参与可以动手,可以动口,也可以仅仅旁观;幼儿园的木工室是极富有挑战性的,塑料和木头的仿真工具已不能满足大孩子的创造需求,完全真实的铁钉、锤子、扳头、锯子、老虎钳等工具,使孩子格外谨慎而专注地投入“工作”。

每一种工具的使用都有巨大的价值,一方面是一种手眼协调的小肌肉练习,更重要的方面是在借助工具进行操作的过程中获得事物之间关系的多种经验。

如一个孩子为了拔出一根钉子,可能用三种工具进行多次不同方法的尝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