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奉公
克己奉公的同义词

克己奉公的同义词同义词一般来说意思相近,可以在文中互为替换。
下面是,欢迎阅读了解。
:克己奉公(注释:克己: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
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
)奉公守法(注释:奉:奉行;公:公务。
奉公行事,遵守法令。
形容办事守规矩。
)公而忘私(注释: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九牛一毛(注释: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
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廉政无私(注释:清正廉洁,无私奉献。
)谦洁奉公(注释: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
)造句:1、“克己奉公”好的精神不能丢!2、我一个遵纪守法克己奉公的好公民干嘛要害怕死刑啊。
3、以身作则,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我们学雷锋,克己奉公,使社会和谐,你们当官的该怎么腐败还怎么腐败。
5、上个世纪的当官的`是克己奉公,两袖清风。
而现在的官是自己盆满钵满,一肚子酒精。
克己奉公的故事:(成语):克己奉公(拼音):kè jǐ fèng gōng(解释):克己: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
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
(成语故事):“克己奉公”这则成语的克己是克制、约束自已;奉公是以公事为重。
约束自己的私欲,以公事为重。
比喻一个人对己要求严格,一心为公。
这个成语来源于《后汉书。
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
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
祭遵,字弟孙,东汉初年颍阳人。
祭遵从小喜欢读书,知书达理,虽然出身豪门,但生活非常俭朴。
公元24年,刘秀攻打颍阳一带,祭遵去投奔他,被刘秀收为门下吏。
后随军转战河北,当了军中的执法官,负责军营的法令。
任职中,他执法严明,不循私情,为大家所称道。
有一次,刘秀身边的一个小侍从犯了罪,祭遵查明真情后,依法把这小侍从处以死刑。
刘秀知道后,十分生气,想祭遵竟敢处罚他身边的人,欲降罪于祭遵。
但马上有人来劝谏刘秀说:“严明军令,本来就是大王的要求。
如今祭遵坚守法令,上下一致做得很对。
只有像他这样言行一致,号令三军才有威信啊。
幼儿益智成语故事:克己奉公

幼儿益智成语故事:克己奉公克己奉公东汉初年,颍阳有个人名叫祭(zhài)遵。
祭遵从小喜欢读书,知书达理,虽然出身豪门,但生活非常俭朴。
公元24年,皇帝刘秀攻打颍阳一带,祭遵便去投奔他,被刘秀收为门下吏。
后随军转战河北,当了军中的执法官,负责军营的法令。
任职中,他执法严明,不徇私情,为大家所称道。
有一次,刘秀身边的一个小侍从犯了罪,祭遵查明实情后,依法把这小侍从处以死刑。
刘秀知道后,十分生气,想祭遵竟敢处罚他身边的人,欲降罪于祭遵。
但马上有人来劝谏刘秀说:“严明军令,本来就是大王的要求。
如今祭遵坚守法令,上下一致做得很对。
只有像他这样言行一致,号令三军才有威信啊。
”刘秀听了觉得有理,非但没有治罪于祭遵,还封他为征虏将军。
祭遵为人廉洁,为官清正,处事谨慎,克己奉公,常受到刘秀的赏赐,但他将这些赏赐都拿出来分给手下的人。
他自己的生活却十分俭朴,家中也没有多少私人财产。
等他年老在安排自己的后事时,他仍嘱咐手下的人,不许铺张浪费,只要用牛车装载自己的尸体和棺木,拉到洛阳草草下葬就能够了。
祭遵就是这样一名良臣,即使死后多年,汉光武帝刘秀仍对他十分怀念。
后来人们就把祭遵的这种高尚的精神概括为成语“克己奉公”,用来比喻一个人对己要求严格,一心为公。
克己,克制、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
成语解释克己:克制、约束自己,克制住自己的私心;奉公:以公事为重。
约束自己的私欲,以公事为重。
比喻一个人对自己要求严格,一心为公。
克己奉公造句1,焦裕禄是个克己奉公的好干部。
2,我们要学习雷锋同志克己奉公,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
3,她父亲是一个克己奉公、大公无私的好干部。
4,每个同志都应该增强自身修养,惩仇窒欲,克己奉公。
5,克己奉公,忠于职守是一个*员应有的品德。
严以用权心得:公私分明,克己奉公3篇

严以用权心得:公私分明,克己奉公 (2)严以用权心得:公私分明,克己奉公 (2)精选3篇(一)严以用权心得:公私分明,克己奉公在担任权力职位时,我深刻认识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公职人员,我要时刻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不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混淆,做到公私分明。
首先,公私分明意味着在工作中坚持公正和公平。
我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处理工作中的各项事务,不偏袒任何个人或组织。
我要根据法律和规定来进行决策,不被私人感情、利益所左右。
只有这样,我才能真正为公众利益而工作,为人民的福祉做出积极贡献。
其次,公私分明也意味着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品行。
作为一名公职人员,我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和言行举止,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我要坚守道德底线,不利用职权谋取个人私利,要始终保持廉洁的形象。
只有这样,我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和尊重。
最后,克己奉公是严以用权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作为一名公职人员,我要时刻保持谦虚、自律的态度,不追求个人荣誉和地位。
我要忘我的工作,将个人利益放在公共利益之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只有这样,我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公职人员。
总之,公私分明、克己奉公是我在担任权力职位时的重要心得。
我将始终坚守这些原则,努力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严以用权心得:公私分明,克己奉公 (2)精选3篇(二)严以用权是一种重要的领导才能,指的是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要有公私分明的原则,秉公无私,克己奉公。
首先,公私分明是指在处理工作事务时要公正无私,不偏袒任何一方,而不受个人感情和利益的干扰。
领导者应该坚守职责,不以私情私利影响决策和处理问题的公正性。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了团队和组织的利益而行动,为大家创造公平、公正的环境。
其次,克己奉公是指领导者要以自我约束的心态来对待权力,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不滥用职权,同时要以奉献的态度来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领导者应该时刻警醒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直的品行,不以权力谋求个人私利,而是将权力用于公共利益的服务。
克己奉公【四字成语】出处解释用法近义词反义词成语故事

克己奉公【四字成语】出处|解释|用法|近义词|反义词|成语故事【注音】kè jǐ fèng gōng【释义】克己: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
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一心为公【结构】联合式【典故】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
《后汉书·祭遵传》【近义词】廉政无私、公而忘私、奉公守法【相反词】见利忘义、损人利己、假公济私【押韵词】天下匈匈、买空卖空、白头不终、首当其冲、财运亨通、大显神通、寝馈其中、按迹循踪、极恶穷凶、面誉不忠。
【年代】古代【谜语】最大公无私的人【英文】serve the public without thought of advanta get oneself【德文】hingebungsvollseinePflichttun【俄语】жéртвоватьсобóйрáдиóбщегодéла【成语故事】东汉初期,颖阳读书人祭遵去投奔刘秀,被封为军中执法官,他不徇私情斩了刘秀手下的侍从。
刘秀重用他为征虏将军,封颖阳侯。
祭遵为人廉洁,为官清正,处事谨慎,克己奉公,生活也十分俭朴,没有多少私产,被刘秀树为典型。
【成语示例】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其它使用】◎ 任何行政机关都应克己奉公带头守法,凡属代表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均应有法可依。
◎ 青年们在雷锋、王杰、麦贤得的精神鼓舞下,艰苦朴素,克己奉公,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词类符号】名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处所名词;人名;姓氏;名字;地名;机构名;其他专有名词;动词;联系动词;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习用语;缩略语;前接成分;后接成分;语素字;非语素字。
公私分明、克己奉公,树立良好职业形象,维护会计行业声誉。 -回复

公私分明、克己奉公,树立良好职业形象,维护会计行业声誉。
-回复什么是公私分明、克己奉公?公私分明是指在工作和生活中明确区分公共事务和个人事务,做到公私有别,不将个人利益置于公共利益之上。
克己奉公是指在工作中能够自我克制,服从职责,为公共利益而奋斗。
这种职业道德的要求对于会计人员来说尤为重要。
会计作为一种专业技术职业,其职业道德及形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会计人员不仅仅负责企业的财务管理,更承担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重要责任。
因此,公私分明和克己奉公是会计人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首先,公私分明意味着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要忠于职守。
会计人员必须把工作放在首位,时刻保持专业的工作状态。
无论是处理日常账务,进行财务报告,还是参与审计工作,会计人员都必须认真负责,力求尽善尽美。
同时,会计人员还要遵守工作纪律,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利益,不接受贿赂贿赂,不进行违法违纪行为。
其次,公私分明还要求会计人员在职业道德上保持高尚的品质。
会计人员要严守职业操守,遵守会计伦理规范,确保工作的客观公正性。
会计人员要保守职业秘密,不泄露涉及到企业及他人的财务信息,以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此外,会计人员还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参与任何违法违纪活动,以免损害到个人和企业的形象。
再次,克己奉公是公私分明的具体体现。
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要保持忍耐力,遇事不急躁,不随意发泄情绪。
会计人员要善于沟通合作,与其他部门及员工良好协作,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会计人员还要精益求精,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
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和公众服务。
综上所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是每一位会计人员应当坚守的原则。
只有做到公私有别,以职业道德为准绳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建立良好的职业形象,维护会计行业的声誉。
相信在全体会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会计行业必将更加健康、规范发展,为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克己奉公成就卓越

克己奉公成就卓越
克己奉公,是指一个人能够克服自己的私欲和自身利益,全心全意
为公众利益着想。
只有做到了克己奉公,才能成就卓越的事业和人生。
这种精神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克己奉公是一种高尚的品德。
一个人只有能够克制自己的私欲,将个人利益置于公共利益之上,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世界上很
多伟大的人物都具有克己奉公的品德,他们不为私利所诱,全心全意
为人民谋福祉,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其次,克己奉公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有
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而克己奉公正是实现这一责任的重要途径。
只
有每个人都能够心怀大公,自觉地克己奉公,社会才能实现和谐稳定
的发展。
再次,克己奉公是一种自我提升和成就。
只有一个人能够不断克服
自己的贪婪和怠惰,将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投入到为社会做贡献的事业中,才能取得卓越的成就。
这种卓越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综上所述,克己奉公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更是
一种自我提升和成就。
只有每个人都能够保持克己奉公的精神,社会
才能实现和谐繁荣、人们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让我们共同努力,克
己奉公,成就卓越!。
克己奉公的历史

克己奉公的历史
"克己奉公"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历史典故,具体来自《后汉书·祭遵传》。
祭遵是东汉初年的一位将领,他出身豪门,但生活俭朴,喜欢读书,知书达理。
祭遵在军事上表现出色,尤其以严明军纪和执法公正著称。
据《后汉书》记载,祭遵曾经因为严格执行军法,处决了刘秀(后来的汉光武帝)身边的一个犯罪的小侍从。
刘秀对此事非常生气,认为祭遵没有给他面子,但后来在众人的劝谏下,刘秀认识到祭遵的行为是公正无私的,于是不仅没有降罪于祭遵,反而提升了他的职位。
祭遵的事迹后来被概括为"克己奉公"这一成语,意指个人克制自己的私欲,全心全意为公共利益服务。
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个人品德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历史上,"克己奉公"的价值观被广泛提倡,尤其在官场和军队中,这种精神被视为官员和军人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它体现在中国古代的廉政文化中,强调官员应当清正廉洁,不为个人私利而损害公共利益。
这一价值观在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时期都被强调,尤其是在进行政治改革或整顿时。
克己奉公 东汉名臣祭遵的家风故事

身穿布 衣, 盖粗布被子 , 妻子也是身穿短衣 , 这种风范, 让 当刘秀手下那帮地主豪强忙着修大宅子, 用名贵丝绸做 衣
皇帝 十分 敬 重 。
由于 长 期 操 劳 国事 , 无暇顾及私事 , 祭遵竟然连子嗣 主 豪 强 。 当时 的 豪 强都 是 极 其 奢 靡 腐 败 的 , 但祭 遵 不 一 都 没有 留下 。 后来 刘 秀便 从 其 族 人之 中, 找 了一个 名为祭 样, 他从 小 生 活俭 朴 , 为 人恭 谨 。这 自然 是 因为 父 母 教 导 肜 的作 为 继承 者 。
就开始享福。他一直 注重克制 自己的私欲 , 所得 赏赐 , 都
廉约小心, 克 己奉公 , 赏赐辄尽 与士卒 , 家无私财 , 身衣 韦
绔, 布被, 夫人裳不俭朴廉洁 . 注重约束 自己, 事 拿来分给为他出生入死的将士, 由此深得军心。而他 自己
内, 碰 上 了刘 秀 身 边 一 个 奴 仆违 反 军令 , 祭遵 二 话 不说 就
家
依照军法将其斩杀。刘秀得知后大怒, 但在身边谋 臣的劝
谏下 , 意识 到 自 己治 军 所 需 正 是 祭遵 这 样 公 正无 私 、 敢于 执 法 的 人。 于 是刘 秀 转 怒 为喜 , 并 对 祭遵 有 了一番 全 新认
[ 成语】 克 己奉公
己要 求严 格 , 一心 为公 。
得到 信任的祭遵 , 逐 渐开始展 示他的才华, 不 久便 得 到 了领兵的机会 , 开始 为了天下一统南征北战。他作战勇 猛, 曾被弩箭射中胸膛 , 血流如注 , 却 不让人包扎 , 也不 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己奉公
“克己奉公”,为什么是“克”己呢,显然,“克”字说明了人性里面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私心的,更深刻的说,人性里面有恶的部分,“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孟子的这句话,深刻地阐示了,人是有私欲的,人会本能地去满足自己的个人欲望;然而,这里也有说到,作为道德高尚的君子,作为追求精神层次的君子,却是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通过理性地克制自己内心的私欲,从而升华自己,使自己异于普通人,能够做到服务大众,恩泽天下的。
仍然记得,上次看过一场辩题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否可以共存?”辩论赛,正反双方表现都很精彩,最终结果以反方的获胜而结局,即,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不能共存,(我个人也倾向于这个观点。
)这点或许可以佐证为什么要“克己”才能做到“奉公”吧,同样的道理,本质为动物的人类,自然要克制自己的恶的、自私的欲望,渡让出自己的部分个人利益,才能成全集体的利益。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因此,作为个人,只有在社会这个大集体中,在为整个社会的进步贡献出自己的一部分力量中,才能够顺利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如果不把个人融入到社会集体中,就像鱼儿离开了水一样,无论如何也是生存不下去的。
当然,绝大时候,当我们在实现个人利益的时候,也是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即实现了集体的利益。
例如,一个
人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当他或她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时,这样不仅为他或她个人赢得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生存权利,也为社会创造了价值;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冲突的时候,作为个人,必须放弃个人利益,以实现集体的共同利益为前提。
例如,我们知道,在公共场合吸烟不仅损害个人的身体健康,而且损害了其他人的健康权利。
因此,作为烟民,在公共场合,就必须克制自己不要吸烟。
正如标语所说,“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请勿在公共场合吸烟。
”(当然,这个例子不是很恰当,因为吸烟对于自身来说,也是一种损害,说是个人的利益可能不太恰当,但是对于烟民来说,吸烟或许比对健康的考虑更重要,姑且这样说吧)。
同样,作为官员,就必须做到廉洁奉公,拒绝任何形式的腐败以满足自己的贪欲的行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和人民的支持、信任;反之,只能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就像文强之流。
其实,回望人类的发展史,之所以一直平稳、快速的前进,我想,就是因为人类有一种主导信念:即,一切以人类共同的利益为核心和导向。
因此,涌现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他们为了人类的利益和进步,心甘情愿的渡让出自己的个人利益,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布鲁诺为捍卫科学的真理而死,只为了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曼德拉失去了27的人身自由,只为了广大黑人的平等权利;甘地一生艰苦卓绝的抵抗运动
以至献出生命,只为了印度的和平的民族解放;焦裕禄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只为了群众生活的改善……除了这些众所周知的人物,其实还有千千万万的普通大众,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点,即,为了集体的利益,为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克制自己的个人利益以及恶的欲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也正是人之所以异于普通动物的所在吧,人不会一切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为唯一追求,因为人有更高的追求,有全局的意识,懂得适时舍弃自己的部分权益,自律自省,从而让其他人更好地生活。
这就是人性的光辉!
一切以集体的利益为重,在必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放弃自己的个人利益,在行动中做到“克己奉公”,惟其如此,才能过真正有意义的生活、实现人生价值。
班级:网工0903
姓名:徐超
学号:200901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