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用的解酒药
解酒药方

解酒药方一、治酒醉、嗜睡,或疲倦乏力,舌质红,舌苔黄厚,尿黄,可用清热解酒法。
药方:枳椇32克,绿豆50克,苦丁茶3克,陈皮10克,救必应12克,茅根25克,自寇仁5克(后下),佩兰8克(后下),甘草8克。
煎服法:加水煎成300毫升,日分2次服。
可连服3-5剂。
二、治饮酒过多或醉酒,症见头痛、头晕、步行不稳或胡言乱语,舌质红,舌苔黄厚而秽,满口酒气。
可用清热醒酒法。
药方:葛花25克,鸡蛋花15克,黄芩8克,石菖蒲20克,生石膏30克,胆南星8克,郁金12克,鸡骨草18克,苍术10克,蜜枣3枚。
用法同上。
三、治饮酒过多造成痔疮出血,症见大便后出血,或肛门痔核痒痛红肿,尿黄,舌质红,舌苔黄秽厚腻。
可用解滔清热消痔法。
药方:枳棋子15克,葛花12克,生地20克,赤芍10克,枳壳5克,黄芩8克,地榆12克,槐花12克,甘草8克。
出血较多者,可加用田七粉4克,分2次吞服。
用法同上。
同时忌辣椒、咖哩、酒等。
四、凡饮酒后出现胸痛、咳血(痰中带血),舌质红,舌苔黄,为酒毒伤肺。
可用解酒保肺之法。
药方:北沙参12克,麦冬10克,枳棋子15克,葛花12克,百合8克,赤芍9克,生地20克,田七粉5克(分2次吞服)调仙鹤草15克,甘草10克。
用法同上。
如痰多可用川贝研粉,每次用3克和田七粉吞服。
五、凡饮酒后出现腰痛、尿中带血,为酒毒伤肾。
可用解酒护肾之法。
药方:生地15克,雷公根20克,虎杖20克,葛花12克,枳棋子15克,茅根20克,大蓟、小蓟各15克,蜜枣5枚。
如尿血较多,可另用田七粉5克(分2次吞服)。
用法同上。
一般服药3-5剂,症状可消失。
六、凡长期饮酒,造成眼花、视力减退或视物模糊,为酒毒伤目,多为慢性酒精中毒造成的弱视。
可用解酒毒明目之法。
药方:杭菊花15克,木贼草10克,蝉衣6克,杞子12克,密蒙花8克,枳棋子15克,葛花10克,牡丹皮8克,生地15克,泽泻12克,甘草6克。
用法同上。
应戒酒。
七、凡饮酒后,造成胃痛、泛酸或胸闷呕吐,舌质红,舌苔黄厚,甚则出现大便色黑如柏油状的胃出血症状,为酒毒伤胃。
老祖宗留下的解酒药,或许你能用的上

老祖宗留下的解酒药,或许你能用的上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保肝护肝这类中药通常入肝经,包括菊花、决明子、桑葚等。
1、菊花:治诸风头眩,解酒毒疗肿。
可降低酒精对肝脏的伤害,防止因饮酒导致的血压升高。
2、决明子:具有保肝护肝,润肠通便,降脂减肥的功效,能加速酒精代谢。
3、茯苓:健脾护肝4、常见的中成药有葵花护肝片,具有疏肝理气、降低转氨酶的功效,解酒、解毒效果显著,对酒精造成的肝细胞损伤还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此外还有小柴胡颗粒,具有疏肝和胃、和解平衡功能,也能解酒。
生津、促排泄这类中药多数具有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酒后口渴欲饮、烦热躁动等。
1、桑葚: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肠之功效。
鲜桑葚可解酒毒。
2、芦根、白茅根:具有清热、利水、消肿的功效。
可用于热病烦渴、水肿等症。
可用鲜品解洒,治疗饮酒过度,伤及胃腑。
3、其他利尿中药,比如玉米须、茯苓,食材包括西瓜、冬瓜等。
解毒醒脑这类中药多数具有清热解毒、开窍醒神的功效,适用于酒后眩晕、呕吐、吐字不清等。
1、葛花、葛根:是老祖宗留下的最具代表性的解酒中药之一。
解酒醒脾,可用于饮酒过度导致的头痛、头昏、烦渴等。
2、干姜:温中止呕,缓解酒后不适。
葛花还有一些医书记载的有解酒作用的中药,总结如下:1、五味子:止渴除烦热,解酒毒,壮筋骨。
2、红豆蔻:用于腕腹冷痛、食积胀满、呕吐腹泻、饮酒过多。
3、玫瑰茄:功效清热解渴,敛肺止咳,哦那个鱼高血压症、咳嗽、中暑和酒醉。
4、枳椇子:止渴除烦、清湿热、解酒毒功能。
5、化橘红: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6、丁香:治饮酒所致呕吐、身寒等证,泡茶饮,可以预防酒精中毒。
7、含有维生素B族丰富的食物或药材:在一些解酒产品中,使用维生素VC、VB族作为主要组分的也不少。
主要利用维生素B族能增强肝脏酶活性的原理,增强代谢,缓解酒醉状态,预防酒精中毒。
总之,老祖宗留下的这些解酒药材,可以借鉴,但最好不要滥用。
解酒产品,成分测评

解酒产品有哪些,成分测评解酒药有哪些,你知道吗?现代社会应酬多,中国更是以酒文化为代表,因此解酒药是必不可少的了。
那么,常见的解酒药有哪些呢?本文按类别为大家分别介绍一下。
从类别上分,解酒药可分为化学药品、中药制剂、保健品、植物饮料四种,其解酒速度随药性快慢而有所不同。
解酒药有哪些之化学药品典型代表:克格勃RU21解酒药,酒之伴强力醒酒护肝丸,酒无底等。
成分:多为兴奋剂、维生素与氨基酸等成分。
效果评析:解酒、醒酒作用见效快速,解酒机理为仅能促进酒精分解,能起到暂时性的缓解作用,但很难起到护肝作用。
解酒药有哪些之中药制剂典型代表:解酒护肝丸,醒酒王片,葛根花、草果、高良姜、菊花、竹茹、苦参、肉豆蔻等中药制剂。
成分:多为枳子、葛根花、白芍、肉豆蔻等具有解酒作用的中药。
效果评析:这些中药有一定身体调理作用,但在解酒的同时,会对肝脏、肾脏造成代谢负担而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
解酒药有哪些之保健品典型代表:酒葫芦,海王金樽,奘灵水苏糖,酒妹醒酒含片等。
成分:中药如葛花、葛根、白芍、柴胡、枳椇子、桑椹和富硒野山茶等,部分厂家在解酒药在里面添加了利尿剂、兴奋剂、激素等。
效果评析:现在市场上卖的解酒护肝的保健品很多,应该说这些作用都是有限的。
解酒护肝药成分为中成药者,如葛花、葛根、白芍、柴胡、枳椇子、桑椹和富硒野山茶等,确有解酒护肝之效,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人肝阴虚,有人肝火旺,用药作用就不一样。
部分厂家在解酒药里添加了利尿剂、兴奋剂、激素等,这种药人吃了以后短时间内会清醒、亢奋、食欲大开,但长期服用将伤及身体。
解酒药有哪些之植物饮品典型代表:醉知己黄精植物饮料成分:葛根、香薷、黄精效果评析:醉知己黄精植物饮料,可以说是目前市面上在解酒护肝领域集大成者。
它是以是国家“十五”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863计划”)首次应用于食品行业的典范,开创了应用植物诱导和提取金属硫蛋白和纳米靶向技术,快速安全解除急性酒精中毒、保肝、护肝、醒酒、健脑、和胃的先河。
阿片类药物及解酒药

什么是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主要是罂粟中提取的生物碱及体内外的衍生物,可与中枢特异性受体相互作用,从而缓解疼痛。
包括阿片受体激动药、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及阿片受体阻断药。
1、阿片受体激动药
临床常用的药物有吗啡、可待因、哌替啶、芬太尼等。
其中,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痛、镇静、抑制呼吸、镇咳等作用,还对免疫系统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而在临床主要可用于镇痛、止泻及心源性哮喘。
而可待因在阿片中含量较低,镇痛作用是吗啡的1/12~1/10,一般可用于中等程度疼痛,但无明显镇静作用。
2、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
一般包括喷他佐辛、布托啡诺、丁丙诺啡等,也都具有镇痛、呼吸抑制等作用,但相较于吗啡,成瘾性及依赖性相对较小。
3、阿片受体阻断药
主要包括纳洛酮、纳曲酮,其作用相似,但本身无明显药理活性。
而纳曲酮拮抗吗啡的强度是纳洛酮的2倍,主要可用于治疗对阿片类药物及海洛因等毒品产生依赖性的患者,也可用于治疗酒精依赖。
建议患者严格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片类药物,避免擅自用药或擅自更改药物剂量。
喝酒前吃什么药,药店常见的解酒药

喝酒前吃什么药,药店常见的解酒药很多人都喜欢喝酒,有的人由于工作方面的原因,必须要大量的喝酒。
但是喝酒对人体的伤害是很大的,为了减轻喝酒给身体健康造成的伤害,可以提前吃一些解酒药,可以有效的保护我们的肠胃与肝脏。
今天烟酒小编给大家介绍喝酒前吃什么药,药店常见的解酒药有哪些。
喝酒前吃什么药饮酒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酒量不好的人很容易引起酒精中毒,肝脏方面的问题。
喝酒前可以适当的吃一些解酒药,能够有效的保护我们的肝脏,也不会让自己过度醉酒导致难受。
接下来小编将要讲述喝酒前吃什么药,6种药店常见的解酒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海王金樽在解酒药中海王金樽的口碑和疗效都是不错的,在6种药店常见的解酒药中,它是解酒药中的佼佼者。
海王金樽以牡蛎提取物为主要原料,既能补充酒精代谢过程中必须的营养成分,加快酒精在肝脏内的代谢。
又能直接从各个环节压制酒精对肝脏的损伤,促进肝组织的再生和恢复。
2、小柴胡颗粒喝酒前吃什么药呢?小柴胡颗粒是人人都知道的,它被誉为是解酒药中的最强者。
主要成分为柴胡、生姜、姜半夏、党参等等。
据现代临床研究表明,能提高人体对肝脏酒精的分解能力,同时能缓解喝酒后出现的心烦喜呕、口苦咽干、头晕头痛等醉酒症状。
3、万和干杯万和干杯是药店常见的解酒药之一,在市场上也是热销量极好的戒酒药。
它主要成分是多种氨基酸,最适合饮酒过量的人群。
能帮助他们的身体及时补充身体必须的氨基酸,促进人体长身分解酒精所需的各种酶,加快酒精在人体内的分解代谢也能调理肠胃保护肝脏。
4、九轻松压片糖九轻松压片糖源于金元是大家之一,是由葛根,茯苓、砂仁等组合而成。
喝酒前吃什么药?九轻松压片糖不但能促进人体内酒精毒素的分解与代谢,还能保护人体肝脏,提高肝脏的解毒功能。
在饮酒后服用九轻松压片糖能快速解酒,让其因喝酒后产生的症状有所好转。
5、维生素B1片维生素B1可分解酒精,维生素B1对于体内分解酒精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饮酒后不下意识的补充维生素B1,会使脑神经受到损害,容易烦躁,好忘事,这些都属于慢性酒精中毒的第一阶段。
家庭解酒方药集锦

圜 庭 药 箱 2〇2〇 年 1 月 第 1 期
吃 些 橙 子 、柑 子 、橘 子 、苹 果 、梨 、香 蕉 、 荸 荠 等 ,可 冲 淡 血 液 中 的 酒 精 浓 度 ,加
速排泄而解酒。 荸荠汁 将 荸 荠 适 量 ,冼 净 捣 泥 状 ,用纱布
包 裹 ,榨 汁 饮 服 ,可 解 酒 。 甘蔗汁 榨 取 甘 蔗 汁 ,频 频 饮 服 ,解 酒 效 果 好 。 橘皮汁 鲜 橘 皮 5 0 克 (干 者 1 5 克 ),洗净,
许多中药和食品都有一定的解酒功 效。
2020年 1 月 第 1 期 園 庭药箱
平 肝 明 目 、清 热 解 毒 。《药 鉴 》谓 其 能 “解 醉 汉 昏 迷 ”,《外 台 秘 要 》也 记 载 “治 酒
李 杲 谓 其 能 “温 脾 胃 ,止 呕 吐 … … 消 宿 食 , 解 酒 毒 、果 积 ”。
8. 蜂蜜水 取 优 质 蜂 蜜 15 ~ 2 0 克 ,加温开水 或 冷 开 水 适 量 ,分 两 三 次 饮 服 ,有良好 的解酒功效。
9. 醋加白糖 取 米 醋 3 0 毫 升 ,加 入 白 糖 适 量 ,待 白 糖 溶 解 后 饮 服 ,有一 定 的 解 酒 护 肝 作 用。
大 家 需 要 明 了 的 是 ,上 述 所 有 的 解
醉 不 醒 ”。可 取 上 好 菊 花 ,晒 干 ,制 成 末 ,
此 外 ,据 记 载 苦 参 、绿 豆 、冬 瓜 、香 蕉 、
冲 服 ,有 一 定 的 解 酒 功 效 。饮 菊 花 茶 亦 可 。 枇 杷 、 梨 子 、 桑 椹 、 柚 子 、 水 蜜 桃 以 及 番茄等均有一定的解酒功效。
4 . 竹前
酒方药主要是能不同程度地缓解头晕、
头 痛 、呕 吐 、恶 心 、反 胃 、腹胀等酒后
解酒药功效

解酒药功效
解酒药指的是一种可以帮助缓解酒后不适症状的药物。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解酒药和它们的功效:
1. 复方丹参片:主要成分是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促进肝脏代谢酒精。
2. 十全大补丸:由多种中草药组成,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头痛、口渴等饮酒后的不适症状。
3. 乙肝解酒颗粒:主要治疗乙肝病患者饮酒后的肝功能损害。
4. 健胃消食片:主要成分是香草和中草药,可以帮助加速消化,缓解胃部不适。
需要注意的是,解酒药只能起到一定的缓解酒后不适的作用,并不能代替饮酒时的谨慎和适量饮酒的习惯。
如果出现严重的酒精中毒症状,应立即就医。
收藏解酒方法大全(含解酒药方偏方原理)

收藏解酒方法大全(含解酒药方偏方原理)解酒是指缓解或消除饮酒后的不适症状、促进酒精代谢,恢复身体健康的过程。
解酒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药物解酒、食疗解酒、中草药解酒、针灸解酒等。
在这里,我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解酒方法。
一、药物解酒:1.小檗碱片:小檗碱片是一种常用的抗酒精中毒药物,能加强肝脏的代谢功能,有助于酒精的分解和排出。
2.维生素B群:酒精的代谢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维生素B群,补充适量的维生素B群可以帮助身体恢复代谢平衡。
3.双氯芬酸:双氯芬酸是一种具有镇痛、退热和消炎作用的药物,可以缓解饮酒后的头痛、肌肉疼痛等不适症状。
二、食疗解酒:1.香蕉:香蕉含有较多的钾元素,可以帮助补充由于饮酒导致的钾的流失,有助于缓解脱水症状。
2.橙汁:橙汁中富含的维生素C可以促进肝脏的解毒功能,有助于加快酒精的代谢和排出。
3.枸杞子:枸杞子具有养肝明目的作用,可以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有助于肝功能的恢复。
三、中草药解酒:1.丁香:丁香具有温中行气、理气止呕的作用,可以帮助缓解酒后的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2.神曲:神曲能够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有助于提高肝脏的解毒功能。
3.槐花:槐花具有清肝明目、解毒退肿的作用,可以帮助缓解酒后的眼睛发红、肿胀等症状。
四、针灸解酒:中医认为,通过针灸可以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经络和脏腑功能,从而起到解酒的作用。
常用的解酒穴位包括内关穴、足三里穴、曲池穴等。
上述仅是一些常见的解酒方法,具体选择哪种解酒方法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并且要遵循适量、合理、科学的原则。
此外,解酒药、方、偏方、原理还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勿盲目使用或滥用。
最重要的还是通过适当控制饮酒量或戒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真正实现健康解酒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常见的解酒药解酒药总体可以分为化学药品、中药制剂、保健品三种,其解酒功效随药性快慢有关系。
化学药品和中药制剂,在解酒的同时,会对肝脏、肾脏造成代谢负担而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
而药食同源的保健品,既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而且可以对受损肝脏细胞起修复营养的作用,安全可靠,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消费者的青睐,比如以氧克醉的酒盾。
一、基本信息概念解酒药(chaser)就是在人体摄入大量酒精后可以起到分解酒精浓度,缓解酒精浓度过高造成的头晕、呕吐等症状的一类产品。
原理酒精在人体的分解代谢有三条途径:肝脏、皮肤和呼吸系统;其中约95%通过肝脏的酶系统进行氧化代谢。
解酒药就是增强肝脏酶系统的功能,起到分解酒精的工作原理。
原理如下: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酒(乙醇)——乙醛——乙酸——二氧化碳和水CH3CH2OH—C2H4O—C2H4O2酒精在人体内的分解代谢主要靠肝脏的酶系统中的两种酶:一种是乙醇脱氢酶,另一种是乙醛脱氢酶。
乙醇脱氢酶能把酒精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醇分解变成乙醛。
而乙醛脱氢酶则能把乙醛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醛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人体内若是具备这两种酶,就能较快地分解酒精,中枢神经就较少受到酒精的作用。
在人体中,都存在乙醇脱氢酶,而且数量基本是相等的。
但缺少乙醛脱氢酶的人就比较多。
这种乙醛脱氢酶的缺少,使酒精不能被完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而是以乙醛继续留在体内,使人喝酒后产生恶心欲吐、昏迷不适等醉酒症状。
因此,不善饮酒,酒量在合理标准以下的人,即属于乙醛脱氢酶数量不足或完全缺乏的人。
对于善饮酒的人,如果饮酒过多、过快,超过了两种酶的分解能力,也会发生醉酒。
人是否醉酒,取决于血液中乙醇的浓度。
当血液中乙醇浓度在0.05-0.1%时,人开始朦胧、畅快地微醉;而达到0.3%时,人就会口齿不清,步态蹒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酒醉了;如果达到了0.7%,人就会死亡。
对于乙醇的承受力,人与人的差异很大。
二、分类中药制剂xx颗粒:白云山小柴胡颗粒成份为柴胡、黄苓、生姜、姜半夏、党参、甘草、大枣和蔗糖。
小柴胡的疏肝和胃、和解平衡功能,据现代临床研究,能提高人体的抗应激作用和肝脏对酒精的分解能力,提升酒量达50%以上,同时,能缓和喝酒后出现的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头晕头痛等醉酒症状。
民间常用小柴胡颗粒作解酒药用途。
临床研究证明,小柴胡颗粒的“和胃”作用,能调和酒后肠胃不调、反胃、想呕吐等症状,对于饮酒、吃生冷食物引起的呕吐、腹泻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由于糖水能起到解酒作用,含糖的小柴胡颗粒解酒效果会更好。
酒后服用能迅速减缓酒后难受症状,人体明显感觉舒服。
而小柴胡颗粒的“疏肝”作用,能帮助肝脏分解酒精,把毒素疏导排出,缩短毒素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减少肝脏负担,对酒后肝脏受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饮酒后喝2-3包小柴胡颗粒,能解除饮酒后给身体带来的不适感,更能减少酒精对肝胃的损害,使机体修复并处于平衡状态。
如果要去拼酒,提前半小时将二包小柴胡颗粒(含糖的)冲成一杯喝下,可以提高50%的酒力,酒后再喝二包小柴胡,可以缓解呕吐、加速分解体内酒精,减轻醉酒程度,如果第二天醉后难受,再喝上二包小柴胡,整个人后更加舒服。
这样,每次喝酒配服三次小柴胡,可以对肝脏形成有效保护,预防酒精肝的发生。
20世纪80年代,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小柴胡汤为基础,全国首家研发出小柴胡颗粒(冲剂),并成为国家标准的起草者。
2011年11月在第十届中国“仲景医药节”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专家和医圣祠确认了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的小柴胡颗粒制作工艺,传承了东汉医圣张仲景濒临失传的“去滓再煎”工艺,从而使小柴胡千年传奇功效得以再现。
赶黄草[1]:又叫扯根菜,是一种生长在四川古蔺乌蒙深山原始森林里的虎耳草科扯根菜目的植物。
其草呈温性味道稍微有点甘苦,富含没食子酸和槲皮素等稀有成份对利尿消尿、解毒、活血方面有非常好的效果。
同时这两种成份也可以在在体内加快酒精的分解速度。
我们都知道,在喝酒后酒精进入人体后是肝脏在负责酒精的分解和转化的,分解时间过长的话就会引起酒精中毒或者肝脏过度动作引起各类的肝病。
xx:《本草纲目》载,葛根具清热祛火,生津止渴,解酒醒脾等作用。
《千金方》言“治酒醉不醒”。
葛根是中国传统医学最具代表性的解酒药物之一。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葛根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葛根素和人体所需的铁、钙、硒等微量元素。
葛根可改善酒精导致的新陈代谢的异常。
葛根食药用价值极高,称之为“江南人参”,国际上素有“亚洲人参”之美誉。
xx医学科学研究所研究证实:葛根有明显的抗癌作用。
常饮葛根制品能调节人体机能,增强和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抗衰延年,永葆青春活力。
菊花:《纲目拾遗》载,“菊花专入阳分。
治诸风头眩,解酒毒疗肿”,《药鉴》载菊花“。
解醉汉昏迷,易解,共干葛煎汤。
”《本草正义》:“菊花则摄纳下降,能平肝火,熄内风,抑木风之横逆。
”,可平肝、清热解毒以降低酒对肝脏的伤害,降压以防止因饮酒导致的血压上升。
山楂: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含山楂酸等多种有机酸,味酸甘,并含解脂酶,入胃后,能增强酶的作用,促进肉食消化,有助于胆固醇转化。
麦芽:含转化糖酶、维生素B等对活性成分,行气消食,健脾开胃。
山楂、麦芽合用,消食健脾以减小酒对胃的伤害,行气有助于酒的散发,提高心肌供氧能力,同时可阻止脂质过氧化以及某些化学物质的危害。
甜菊糖苷:是一种天然甜味剂,具有高甜度、低热量、无毒、无副作用等特点,在对甜菊及糖苷的开发应用中发现,它不但可作甜味剂,还具有降糖、降压、防治胃癌、胃溃疡、抗组胺等药理作用。
碳酸氢钠:碳酸氢钠能中和胃酸,溶解粘液,降低消化液的粘度,并加强胃肠的收缩,起到健胃、抑酸和增进食欲的作用。
在消化道中可分解放出CO2,由此带走大量热量,有利于炎热时维持机体热平衡。
柠檬酸:柠檬酸具有收缩、增固毛细血管并减低其通透性的作用,还能提高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数量,缩短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制药工业用作医药清凉剂。
柠檬酸钠:利用柠檬酸根与钙离子结合则成可溶性络合物,能缓解钙离子促使血液凝固的作用,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和心肌梗死,起抗凝血作用。
另外还含有食盐:天然薄荷脑、橙味粉末香精等基本成份。
酒佳侣所采用的原料是药食两用纯天然原料,葛根、菊花、山楂、麦芽也是民间习用的解酒原料,经过对处方的筛选,科学组方成的处方。
所有的产品属纯天然物质,不含防腐剂和色素。
喝酒前吃什么不容易醉1、喝酒之前,吃饭只能吃7份饱,且不可大量饮水。
(这是为了留下肚子好喝酒)2、喝酒之前半小时,喝瓶牛奶,最好是纯奶或者含糖的,可预防酒醉性胃炎和脱水症。
饮加砂糖或蜂蜜的牛奶,既可促进乙醇分解,又能保护胃黏膜。
由于脱水会使盐分丢失,可适量饮些淡盐水或补液盐。
(最要省事哈)3、不要空腹饮酒,因为空腹时酒精吸收快,人容易喝醉;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在喝酒之前,先行食用油质食物,如肥肉、蹄膀等,或饮用牛奶,利用食物中脂肪不易消化的特性来保护胃部,以防止酒精渗透胃壁。
这是饮酒不醉的主要诀窍。
因为这样可使乙醇在体内吸收时间延长。
4、酒后多喝点蜂蜜水,防止xx。
5、喝酒之前可以喝一些氨基酸饮料,尤其是氨康源八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有些氨基酸能够解酒护肝,喝酒前先饮用一瓶的氨基酸饮料,能够有效地帮助身体分解酒精,保护肝脏和肾功能等。
6、经常饮酒应酬的,日常可用桑椹子、益智仁等磨粉自制桑舒汤冲服。
桑舒汤是中医经典方剂,最早记载于唐代《御园方》一书。
先传唐玄宗李隆基善饮,“连饮数日,不见疲态,众人皆推其善饮”,玄宗“荐桑舒汤,曰:此方甚奇,非吾善饮耳”。
桑舒汤由桑椹子、益智仁等药食同源的成份组成。
酒前酒后饮用可以起到很好的解酒保肝的作用,同时减少酒精对肠胃的刺激。
日常长期饮用还有养胃护肝,壮阳强身,舒肠胃及通便之效。
该方组成为药食同源的药材,无副作用,可以做长期调理的汤剂服用,亦可磨粉后冲服。
三、解酒中药xx性味甘、寒,入心、肝、肾经。
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肠之功效。
解酒中药方:解酒可取鲜桑葚150克,捣汁服用,可解酒中毒。
[2]xx性味甘、平,入脾、胃经。
具有解酒醒脾之功效。
解酒中药方:取葛花10~15克,水煎服。
主要用于饮酒过度伤及胃气之头痛、头昏、烦渴、胸膈饱胀、呕吐酸水等。
[2]xx性味甘、寒,入肺、胃、膀胱经。
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功效。
主治肺热喘急、水肿、黄疸及酒中毒。
解酒中药方:醉酒时取本品15~30克,水煎服,可解酒毒,鲜品宜加倍用。
[2]乌梅性味酸、平,入肝、脾、肺、大肠经。
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腹痛等症。
因其味酸能生津止渴,故可用于醉酒烦渴。
解酒中药方:取本品30xx,水煎服即可。
[2]xx性味辛、热,入脾、胃经。
具有温中止呕、散寒止痛之效。
治转筋、泻痢、反胃、解酒毒。
解酒中药方:治饮酒太过、身寒呕逆,取本品10~15克,水煎服。
[2]四、三部曲中药解酒的最快方法国内解酒药中最常用的一项成分是xx。
葛花醒酒的功效,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曾有记载:“葛根,生根捣汁饮,止渴、去烦热、散郁火、解酒毒,作粉尤妙”,“解酒则葛花为最,因有解表利便之功能”。
可见,用葛花、葛根醒酒来自古方。
药剂师郭雪申介绍,葛根性味平,入胃经,可以清火消炎、生津止渴、抗菌解毒、透发斑疹、醒酒暖胃、降低血糖,现代医学上常用于治疗心血管和循环系统疾病的组方中。
与葛根粉相比,葛根花的解酒功效更为突出,可在喝醉后冲泡10至20克葛根花当茶饮,解醉效果比较明显。
然而,葛根毕竟是一味药材,是药三分毒,服用前最好谨遵医嘱。
此外,蜂蜜水可以缓解醉酒后的头痛症状。
美国国家头痛研究基金会的研究人员指出,这是因为蜂蜜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果糖,可以促进酒精的分解吸收,减轻头痛症状,尤其是红酒引起的头痛。
另外蜂蜜还有催眠作用,能使人很快入睡,并且第二天起床后也不头痛。
xx解酒穴位疗法对于第二天起床后仍有头痛恶心、腹中难受症状的,通常称为宿醉。
对此,较为有效的缓解方法是用拇指揉按腿上的足三里穴。
按揉的同时如果感到腹中舒服,有肠蠕动的感觉,证明酒食已入小肠,需同时揉下巨虚和足底小肠的反射区,通常10分钟就可明显缓解症状。
若点揉足三里穴恶心反而加重,证明酒食仍停在胃中,此刻则需要手指探喉催吐,因为食物和酒精已造成对胃的伤害,而胃黏膜上有急性炎症发生,食物和酒精此时和毒素没有区别,最好能吐干净,症状才可消失。
吐的过程中可以饮用加少许盐的水,可以帮助清洗胃黏膜,将更多变质的食品带出来。
然后揉中脘穴和足三里穴,再加揉足底胃反射区及太冲穴和中封穴,就可以增强肝的解酒毒功能,同时服用藿香正气丸,通常1小时内可解除症状。
饮酒解酒大忌酒后喝茶:许多人由于缺乏医学常识,酒后往往爱饮茶,想以之解除酒燥,化积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