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报警器的设计与制作

合集下载

温度报警器器的设计要点

温度报警器器的设计要点
16 V
18.3V
整流桥输出
14.4
15.9V
6.小结
经过为期三周的课程设计,温度报警器的设计与制作终于完成了。我们从心底里都有一种成就感,虽然我们的些许成绩在那些DIY大牛眼里一文不值,在老师眼里可能也就是一场游戏,但对我们这些动手经验甚少的大三学生来说也算是一个可以会心一笑的成功。
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大致有以下几方面:一、初期我们对仿真软件还不太了解,会有一些操作上的困难。但是通过请教电子专业的同学我们基本上可以自己动手了,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二、对电路的设计。通过老师的讲解,心里也只是有一个模糊的印象,但接下来通过上网查找发现了好多现成的方案,使得我们对电路的设计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三、电路的仿真运行。因为之前的电路是分为独立模块进行设计的,当我们把它组合在一起时发现了许多运行错误,发现大多是电源参数的错误,我们就单独给错误的地方加入信号源来代替我们所设计的电源模块供电,发现问题也解决了。故我们推测在实际连接中是不会有这些错误的,后来成品的成功也验证了我们的推测;四、实际组装电路中的问题。此时的问题基本上是由于我们的疏忽造成的,在通过与仿真模块一一对比过后将其排除,为此我们在有必要的地方都进行了电压测量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可以说至此我们才了解到仿真的重要之处。
1.方案论证与比较
1.1方案一
根据任务书要求及电路所需要实现的功能将温度报警器划分为三个模块:电源模块、比较模块、报警模块。此方案设计简单明了,但是实验要求的精度是可以区分1℃即2mv电压,运用此方案难以满足如此高精度的报警。故此方案不能用来设计此温度报警器。可将其模块划分如下图一。
图一方案一
1.2方案二
T2=R2·C1·㏑((Vcc-Vt-)/(Vcc-Vt+))

温度报警器设计

温度报警器设计

温度报警器设计报告一、设计任务与要求:(1)温度报警器方案设计温度0~100±1℃可测,小于10℃或大于30℃报警(LED亮)①将被测温度(0~100℃)转换为电压值;②小于10℃或大于30℃声、光报警(LED亮);③可采用箔电阻组成测量电桥;二、设计过程:1.设计思路设计中首先利用基于热电偶效应的温度传感器LM35采集温度后,转变为相应的电压值,再经过运算放大器LM358,将待测电压值放大、输出,以便于检测、显示及控制。

显示电路是由A/D转换器及Led显示器构成的数字电路,控制电路是通过五个电压比较器与数字控制电路的组合来实现。

报警电路以555振荡电路及扬声器等器件为基础构成组成。

2.方案设计图1 系统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系统由以下几部分构成:温度测量电路、放大电路、电压比较电路、A/D转换电路、译码显示电路。

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2.1 对温度进行测量首先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将温度值转换为相应的电压值输出。

2.2 温度控制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作为放大器输入信号,经同相运算放大电路进行放大后分别输出给多路电压比较器。

将要控制的温度所对应的电压值作为基准电压VREF ,用实际测量值vi与VREF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输出状态)输入数字控制电路,调节系统温度。

本题对温度的限定较多,需采用四个电压比较器,配合数字控制电路,实现由输出电平的变化来控制数模转换电路。

3.单元电路设计3.1温度传感器LM35是电压输出型集成温度传感器, LM35集成温度传感器是利用一个热电阻检测相应的温度。

LM35 无需外部校准或微调,可以提供±1/4℃的常用的室温精度。

•工作电压:直流4~30V;•精度:0.5℃精度(在+25℃时);•比例因数:线性+10.0mV/℃;•非线性值:±1/4℃;•使用温度范围:-55~+150℃额定范围。

引脚介绍:①正电源Vcc;②输出;③输出地/电源地。

传感器电路采用核心部件是 LM35,供电电压为直流15V 时,工作电流为120mA,功耗极低,在全温度范围工作时,电流变化很小。

温度报警器毕业设计

温度报警器毕业设计

温度报警器毕业设计温度报警器毕业设计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安全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在各种工业设备和生活环境中,温度的控制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因此,我决定选择温度报警器作为我的毕业设计主题,旨在设计一种能够准确监测温度并及时报警的设备。

二、背景温度报警器是一种能够监测环境温度并在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发出警报的设备。

它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工业生产、仓储管理、医疗设备等。

传统的温度报警器通常使用温度传感器和报警器组成,但存在一些问题,如误报警、不够灵敏等。

因此,我希望通过我的毕业设计,设计一种更加准确、灵敏的温度报警器。

三、设计目标我的温度报警器设计有以下几个目标:1. 准确性:确保温度测量的准确性,避免误报警情况的发生。

2. 灵敏度:能够及时监测到温度变化,并在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立即发出警报。

3. 可靠性: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长期可靠运行,尽量避免故障和维修。

4. 易用性:设计简单、易于操作和维护,方便用户使用。

四、设计方案基于以上设计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方案来设计温度报警器:1. 温度传感器选择:选择一种高精度、高灵敏度的温度传感器,如热电偶或半导体温度传感器。

这样可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2. 报警器设计:采用声音和光线的双重报警方式,当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报警器将发出响亮的声音,并同时闪烁红色的LED灯,以提醒用户。

3.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一个智能温度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自动调整温度报警的阈值。

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来设置温度阈值,以适应不同的环境需求。

4. 数据记录和分析:设计一个数据记录和分析系统,可以记录温度变化的历史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来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参考。

五、预期效果通过以上设计方案,我期望我的温度报警器能够达到以下效果:1. 准确报警:能够准确监测温度,并在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及时发出报警,避免误报警和漏报警的情况。

2. 及时响应:报警器能够在温度超过阈值时立即发出响亮的声音和闪烁的红色LED灯,提醒用户采取相应的措施。

温度报警器的设计与制作

温度报警器的设计与制作

温度报警器的设计与制作一、设计原理1.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的温度,其中常用的有热敏电阻(PTC、NTC)、温度传感器(如DS18B20)等。

传感器测量温度的原理通常是通过利用物质的热特性元件产生的电阻变化或电压信号变化来实现的。

2.信号处理电路: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后,需要经过信号处理电路进行放大、滤波、比较等过程。

其中比较的目的是将检测到的温度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若温度高于阈值,则触发报警。

3.报警器:报警器通常是通过声音或灯光等方式发出警报信号,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措施。

常见的报警器包括声音报警器、呼吸灯等。

二、制作步骤1.确定报警器的功能和需求,包括温度范围、阈值和报警方式等。

2.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根据需要选取适当的传感器型号,并了解其工作原理和特性。

3.设计信号处理电路,包括放大、滤波和比较等环节。

放大电路可以使用运算放大器进行放大,滤波电路可以采用RC滤波器来降噪。

比较电路将温度信号与设定阈值进行比较,若温度高于阈值,则输出报警信号。

4.配置报警器,选择合适的报警器类型,并将其与比较电路进行连接。

常见的报警器有声音报警器和灯光报警器。

声音报警器通常需要接驱动电路,用于调节音量和频率等。

灯光报警器通常需要接控制电路,用于调节亮度和闪烁等。

5.进行测试和调试,将温度报警器连接到相应的电源和温度源,观察报警器是否能正常工作和报警是否准确。

6.制作和组装温度报警器,包括电路板的制作、元器件的焊接和固定等环节。

根据自身情况可以选择使用面包板或自制电路板。

7.进行综合测试和验证,将温度报警器放置在实际环境中进行测试,检查其性能和稳定性。

8.如果需要,可以对温度报警器进行优化和改进,如增加显示屏、数据传输等功能。

总结:温度报警器的设计与制作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具体的设计和步骤,以上只是一个大致的流程。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仔细了解温度传感器的特性,合理设计信号处理电路和报警器,并进行严格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温度报警器能够正常工作并满足需求。

温度报警器设计报告(1)

温度报警器设计报告(1)

温度报警器设计报告(1)温度报警器设计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设备和科技产品需要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运行。

如果超出该范围,可能会导致设备的损坏或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设计一款温度报警器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设计目的本设计旨在设计一个简单、可靠并且易于使用的温度报警器,以帮助监测设备的温度,并在温度超出设置范围时发出警报,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

三、设计方案本设计采用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并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监测设备的温度,并在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触发警报。

具体步骤如下:1、硬件部分(1)主控芯片:本设计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具有稳定可靠、成本低廉、易于编程等优点。

(2)温度传感器:采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检测,该传感器结构简单、精度较高、成本较低,使用方便。

(3)蜂鸣器:使用蜂鸣器作为警报器,当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触发蜂鸣器发出警报信号。

(4)显示模块:采用4位数码管来显示当前的温度值。

2、软件部分(1)温度检测:通过单片机控制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检测,并将温度值传入主控芯片。

(2)温度设置:设置警报温度范围,并保存在单片机内部EEPROM中。

(3)警报触发:当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主控芯片触发蜂鸣器发出声音,并通过数码管显示当前温度值和报警信息。

四、设计特点(1)使用方便:通过数码管直观显示当前温度值和警报信息,非常方便实用。

(2)稳定性高:采用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具有稳定性高、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3)成本低廉:本设计采用成本较低的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加上简单的硬件电路,成本非常低廉。

五、设计总结本设计旨在设计一款简单、可靠并且易于使用的温度报警器,通过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监测设备的温度,及时发出警报信号,保护设备的安全运行。

本设计的特点是使用方便、稳定性高、成本低廉,适合于各种场合的使用。

温度报警器的设计与制作

温度报警器的设计与制作

温度报警器的设计与制作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 (1)前言 (1)一、方案的论证和选择 (1)1.1 整体电路构思 (1)1.2 方案一 (1)1.3 方案二 (1)1.4 方案的选择 (1)二、单元电路设计 (1)2.1 放大、比较电路的设计 (1)2.1.1电路原理图设计 (1)2.1.2 元器件选择及参数计算 (1)2.2 电源电路的设计 (1)2.3 报警电路的设计 (1)三、电路仿真分析 (1)3.1仿真软件简介(Proteus) (1)3.2放大、比较电路的仿真 (1)3.3整体电路图初稿 (1)四、电路的装调和分析 (1)4.1 放大、比较电路的装调 (1)4.2 整体电路的调试 (1)4.3实验结果和分析 (1)五、总结和体会 (1)参考文献附录 (1)附录A元器件清单 (1)附录B总体电路图 (1)附录C 芯片的管脚图 (1)任务书温度报警器的设计与制作一、任务和要求:设计并制作一个温度报警器,要求如下:1、用压电陶瓷蜂鸣器作为电声元件;2,、当温度在10℃至30℃范围内(允许误差±1℃)时报警器不发声响,当温度超过这范围时,报警器发出声响,并根据不同音调区分温度的高低,即:(1)当温度高于30时,报警器发出两种频率交替的“嘀—嘟”声响。

(2)当温度低于10时,报警区发出单频率声响。

3、温度传感器输出电压可由直流信号源模拟,以0℃为0mv,温度每上升1℃,递增2mv;4、设计并制作电路所用直流电源。

前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性环节。

是在我们学习了《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性训练。

我们组此次训练的课题是《温度报警器的设计与制作》。

此次课程设计课题主要是针对我们学习《模拟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在《数字电子技术》辅助下完成的,对我们进行综合性训练,培养我们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的能力,培养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的意识。

通过此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我们应达到以下的基本要求:第一:综合运用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来独立完成此次课程设计。

温度报警器的设计

温度报警器的设计

实习任务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指导教师潘操 _
题目10 温度报警器的设计
设计背景:
目前单片机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很难寻找到哪个领域没有单片机的踪迹。

温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物理量,对它的测量和控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温度报警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应用非常广泛,程序内部设定有报警上下限,在生活在具有使用价值和广泛的前景。

设计要求:
1.温度报警器由51单片机、ADC0809、数码管和蜂鸣器等元件组成。

其中ADC0809作为温度调节器、调节的温度由数码管显示。

当调节温度小于50摄氏度或者高于150摄氏度,系统将产生不同频率的报警声音,并且对应的LED灯闪烁。

2.原理图设计:根据所确定的设计电路,利用Proteus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

3.软件设计:根据电路工作过程,画出软件流程图,根据流程图编写相应的程序。

利用Proteus与Keil μVision4联调,直到实验现象正确为止。

4.实习报告按规定的规范和要求书写并打印。

图1 用ADC0808设计的调温报警器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模电课程设计--温度报警器的设计与制作

模电课程设计--温度报警器的设计与制作

模电课程设计--温度报警器的设计与制作一、设计要求在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的基础上,设计并制作一个温度报警器电路,满足以下要求:1.当环境温度超过设定温度阈值时,报警器能够自动发出声音和光信号。

2.报警器能够通过外部调节器手动调整温度阈值,以适应不同环境需求。

3.报警器的工作稳定可靠,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调性。

二、电路设计与实现1.温度传感器:使用模拟温度传感器作为环境温度检测元件,将环境温度转化为电压信号。

2.温度阈值设定:通过电位器与参考电压源构成电压比较器,实现可调的温度阈值设定功能。

3.报警器驱动:使用音频放大器和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控制声音和光信号的输出。

4.电源与继电器:通过电池供电,并利用继电器控制报警器的开关。

三、电路实现步骤1.温度传感器的选择和连接:选择合适的模拟温度传感器,并将其连接到电路中。

2.温度阈值设定电路的设计:设计一个比较器电路,使得可调电位器所接收的电压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从而实现温度阈值的设定。

3.报警器驱动电路的设计:通过音频放大器和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将报警信号转化为音响和光照信号。

4.继电器的选择和连接:选择合适的继电器,将其连接到电路中,通过控制继电器的开关,实现报警器的开关控制。

5.电路中其他元件的选用和连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电容、电阻及其他元件,并将其连接到电路中。

6.电路的布局和调试:将电路中的元件逐一连接,并进行布局和调试,确保电路正常工作和性能可靠。

四、实验结果与总结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保证电路的工作稳定性和精度。

实验结果表明,该温度报警器设计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可调性,并可以准确地报警。

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需要掌握模拟电子线路的相关知识,如模拟传感器的选用与连接、比较器电路的设计与调试、音频放大器和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的设计等。

此外,还需要熟悉电子元件的选用与连接、电路布局及调试等基本技能。

该课程设计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结果的观察,提高了学生的电子设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对模拟电子线路的设计与制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课程: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题目:温度报警器所属院(系)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完成地点2010年9月20日至10月8日课程设计任务书温度报警器的设计与制作一、任务和要求:设计并制作一个温度报警器,要求如下:1、用压电陶瓷蜂鸣器作为电声元件;2、当温度在10℃至30℃范围内(允许误差±1℃)时报警器不发声响,当温度超过这范围时,报警器发出声响,并根据不同音调区分温度的高低,即:(1)当温度高于30时,报警器发出两种频率交替的“嘀—嘟”声响,即加到蜂鸣器上的电压波形如资料中3D (2)当温度低于10时,报经区发出单频率声响,如资料中附录3D。

3、温度传感器输出电压可由直流信号源模拟,以0℃为0mv,温度每上升1℃,递增2mv;4、设计并制作电路所用直流电源。

前言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实践,是针对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及电路分析课程的要求,对我们进行综合性实践训练的实践学习环节,它包括选择课程、电子电路设计、组装。

调试和编写总结报告等实践内容。

通过课程设计实现以下三个目标:第一,让学生初步掌握电子线路的试验、设计方法。

即学生根据设计要求和性能参数,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分析类似电路的性能,并通过组装调试等实践活动,使电路达到性能指标;第二,课程设计为后续的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毕业设计是系统的工程设计实践,而课程设计的着眼点是让学生开始从理论学习的轨道上逐渐引向实际运用,从已学过的定性分析、定量计算的方法,逐步掌握工程设计的步骤和方法,了解科学实验的程序和实施方法。

第三,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同时通过设计并制作电子产类品,增强学生这方面的自信心及兴趣。

本课程设计介绍的是数字逻辑电路中以TTL集成电路为基础的数显,声响倒计时器,以电路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着重介绍电路的设计装调及性能参数的调试方法. 本课程设计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1)综合运用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完成一个数显、声响倒计时器的设计。

(2)通过查阅手册和参考文献资料,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的原则。

(4)掌握电子电路的安装和调试技能。

(5)熟悉的使用各类数字电子仪器。

(6)学会撰写课程设计论文。

(7)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 (2)前言 (3)一、方案的论证和选择 (5)1.1 整体电路构思 (5)1.2 方案一 (5)1.3 方案二 (5)1.4 方案的选择 (6)二、单元电路设计 (7)2.1电源电路的设计(个人设计部分) (7)2.2放大器电路的设计 (12)2.3 比较器电路的设计 (13)2.4报警器电路的设计 (14)三、电路仿真分析 (17)3.1 仿真软件简介(Proteus) (17)3.2 报警器电路的仿真 (17)四|、电路的装调和分析 (18)五、实验结果分析 (19)六、总结和体会 (20)参考文献 (21)附录A 总体电路图 (22)附录B 元器件清单 (23)附录C 芯片的管脚图 (24)一、方案的论证和选择1.1方案的构思首先,根据其题目的要求要有电源的提供,即直流电源电源部分设计。

任务书上要求是当温度在10℃至30℃范围内时报警器不发声响,当温度超过这范围时,报警器发出声响,并根据不同音调区分温度的高低。

温度传感器输出电压可由直流信号源模拟,以0℃为0mv,温度每上升1℃,递增2mv;所以要把直流小电源放大到所需求的范围,可见要有比较器和放大器的组成部分,且需要用蜂鸣器来报警,还需要有报警电路,根据所学的知识就可以使用555定时器的功能,则迎刃而解。

1.2方案一:1.3方案二:由设计任务与要求,所设计的温度报警器应该可以对温度变化进行比较,当温度在10℃~30℃范围内不报警,在此范围外报警。

有实验要求,温度传感器输出电压可由直流信号源模拟,以0℃为0mv,温度每上升1℃递增2mv,在实验过程中,20mv~60mv这个范围几乎无法用手去调节,因此直流信号源必须要经过一级放大电路才可以为下一级报警电路提供驱动,为了区分,直流信号源的不同,报警电路必须有两种报警电路,当低于20mv 时发出单频的报警信号,当高于60mv时发出双频的报警信号。

综上所述,总体电路应分为四大部分:电源电路,放大电路,比较电路和报警电路。

其中报警电路分为单频报警电路和双频报警电路。

1.4方案的选择方案一:优点:电路图简单,理论上可以实现报警功能。

缺点:比较电路需从直流电源直接取样,所取电压的范围大小不满足对温度变化所对应的电压变化范围。

结论:不可行方案二:优点:通过放大电路的作用,能把对应的小电压放大到需要的电压范围,可行性强。

缺点:相对于方案一电路较复杂结论:可行二、单元电路设计在各个单元电路与总体电路设计过程中,需要计算电路中各元器件的参数,以及估算电路的性能指标等,从而把各电路元器件与电路确定下来,为单元电路和总体电路的设计试验做好准备。

2.1电源电路的设计(本人所设计部分)2.1.1设计任务和要求在电子电路设备中,一般都需要稳定的直流电源供电,而平常生活中用到的都是频率为50HZ,有效值为220V的单项交流电压,因此需要将它转换为幅值稳定,输出电流较小的直流电压。

在一般情况下,所需直流电压的数值和电网电压的有效值相差较大,因此需要通过电源变压器降压后,再对交流电压进行处理。

在温度报警器电路中,需要用5~12V的直流电源供电,因此需要设计一个输出为±12V和+5V的稳压直流电源,直流电压的设计方案图如下:2.1.2设计原理在电路中输入220V(50HZ)的交流电压,通过电源变压器降压(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决定于后面电路的需要)然后变压器副边电压通过整流电路从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即将正弦波电压转换为单一方向的脉冲电压,为了减少电压的脉动,需通过低通滤波电路滤波,使输出电压平滑,理想情况下,应将交流分量部分全部滤掉,使滤波电路输出电压仅为直流电压,然而,由于滤波电路为无源电路,所以接入负载后会影响其滤波效果,对于稳定性要求不高的电子电路,整流、滤波后的直流电压可以作为供电电源,但当电网电压滤波或者负载变化时,其平均值也将随之变化,稳压电路的功能是使输出直流电压基本保持,不受电网电压波动和负载电阻变化的影响,从而获得足够高的稳定性。

2.1.3设计方案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的设计根据提出的方案:电源模块采用220-18变压器降压,1A/50V桥式整流堆进行整流,RCπ型滤波器进行滤波。

本次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设计为+5V与-5V两电压值,输出端的+5V电压值作为比较电路中上限基准电压,+5V与-5V两电压值分别作为窗口比较器中两集成运放的工作电压,具体如下:(1)电源变压器:是降压变压器,它将电网220V交流电压变换成符合需要的交流电压,并送给整流电路,变压器的变比由变压器的副边电压确定。

(2)整流电路:利用单向导电元件,把50Hz的正弦交流电变换成脉动的直流电(3)滤波电路:可以将整流电路输出电压中的交流成分大部分加以滤除,从而得到比较平滑的直流电压。

(4)稳压电路:稳压电路的功能是使输出的直流电压稳定,不随交流电网电压和负载的变化而变化。

220V电网电压经过通用变压器T1降压至25V,25V交流电压经VD1-4组成的全桥整流、C1的滤波作用后变成直流电压供给集成三端稳压器7805(见附录A),经过7805降压、稳压后变成所需的+5V直流电压。

集成三端稳压器输入端的瓷片电容能消除自激振荡,输出端所连的瓷片电容能滤出高频杂波作用,都是为了进一步滤波稳压以改提高和改善12V电源的品质,有助于电源的稳定和带负载能力。

相类似的,220V电网电压经过通用变压器T1降压至25V,25V交流电压经VD1-4组成的全桥整流、C2的滤波作用后变成直流电压供给集成三端稳压器7912,经过7912降压、稳压后变成所需的-12V直流电压。

但注意的是,电解电容的正端是接地,负端连接的是全桥整流的负端。

方案一:(1)降压电路降压电路用变压器直接变压,采用220-18变压器输出18V交流电。

(2)整流电路采用1A/50V进行桥式整流。

(3)滤波电路电容滤波电路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滤波电路,采用RCπ型滤波器进行滤波。

(4)稳压电路采用集成稳压器型稳压电路进行稳压。

方案二:(1)降压电路采用干电池电源。

(2)整流电路采用半波整流整流。

(3)滤波电路采用电容滤波(4)稳压电路采用稳压二极管型稳压电路。

固定输出集成电路稳压电源2.1.4方案选择此方案是固定输出集成电路稳压电源,在稳压部分采用三个集成稳压器W7812和W7805,使得电路结构变得非常简单,不易出现混乱,并使得输出电压为+12V和+5V,供电路使用,所以,从电路结构、安装难易、成本计算等方面考虑最佳选择此方案。

2.1.5参数计算及元器件选择1、变压器采用16×2的规格2、整流桥堆的选择整流桥堆有两根输入交流线和两根输出直流线。

市电经过整流桥堆一极经过正极M C7812经过稳压、滤波可提供一个+12V电压; +12V电压再经过MC7805后,经过稳压、滤波就可以提供一个+5V的电压。

这样就可以给后面的系统提供工作电压了。

一般情况下,允许电网电压有±10%的波动,因此在选择二极管时对于最高反向工作电压VRm和最大整流平均电流IF应至少有10%的余地,以保证二极管安全工作,即:VRm>55V因为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管W7812和W7805的最大输出电流Iomax 为1.5A ,因此每个二极管流过的平均电流ID=0.5Iomax=0.5×1.5=0.75A ,整流管的参数IF 应该比平均值ID 大(0.5~2)倍,在此选择1A ∕50V 的整流桥堆。

3、电容的选择①电容C1、C2的选择:C1=1000UF 的电解电容,C2=10UF. ②电容C3和C4的选择:C3=C4=10UF 。

4、参数计算(1)稳压器型号,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要求UO=+5V,故选用7805型号;稳压器压差UI-UO ≥ 2V,取3V,整流桥上的压降为2×0.3=0.6V.故输入电压UI=5+3+0.6=8.6V;滤波电路的负载电流I ´O=IO(max)+IQ=100+8=108mA. 电源变压器的副边电压有效值:U2=V UI 3.72.16.82.1==V 5.7≈ 所以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取7.5V 整流滤波电路的等效负载:Ω=⨯=3.831085.72.1,R L (2)滤波电容:F F T C RLμμ6000~26003.8321020)5~3(2)5~3(3,=⨯==- 取C=3300μF电容器耐压:V U U CM 6.1022=⨯=取u cm ≥25V ,故电容器参数C :3300 μF/ 25V其它电容根据经验可选用:0.33μF/ 25V ,0.01μF/ 25V2.2放大器的设计2.2.1方案的论证即选择设计一个10℃~30℃以外的温度报警器,需要用电压来代表温度,设1℃用2mv 代替,那么在10℃~30℃则表示成20mv ~60mv ,即电源供的电压在20mv ~60mv 范围以外的电路报警,而电源提供的电压为12V ,与所取电压相差很大,这时需要将所取电压放大100倍,即2V ~6V 以外的电压电路报警,在电路的选择中,我们组选用的是用芯片LM324组成的同相比例放大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