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策略

合集下载

我国旅游业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我国旅游业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我国旅游业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就业拓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支柱产业。

本文将介绍我国旅游业目前的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1. 现状我国旅游业目前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增长迅猛:我国旅游业持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

国内旅游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同时入境旅游也有显著增长。

尤其在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旅游消费观念转变,旅游业持续繁荣。

- 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各地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但区域发展不平衡。

东部沿海地区是旅游业最为发达的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和一些农村地区的旅游业仍相对滞后。

需要加强对一些潜力未被充分挖掘的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

- 旅游业结构优化:我国旅游业结构正在逐步优化升级。

不再只是单纯的景点观光旅游,各类特色旅游产品和新兴业态正在快速发展,如乡村旅游、文化旅游、体验旅游等。

多样化的旅游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旅游体验的需求。

2. 发展趋势未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将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增长点。

乡村旅游具有独特的文化、自然和农业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政府将加大对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力度,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吸引力。

- 推动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将成为未来旅游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挖掘优秀的文化资源和打造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并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提升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 加强旅游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我国旅游业将继续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合作,拓宽旅游市场,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通过国际交流合作,还能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形象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总之,我国旅游业在现状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将进一步优化旅游业结构,发展新兴旅游业态,加强乡村旅游和文化旅游的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持续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浅析我国西部旅游发展潜力

浅析我国西部旅游发展潜力

1702014年3月下半月刊城市旅游规划一、我国西部旅游发展的现状(一)旅游发展进程缓慢。

西部旅游业发展与东部相比较为落后,这是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

目前我国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均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此地因为旅游业起步早,目前已经趋向成熟,例如上海、广东、福建等地,而西部地区大部部分资源未被开发,首先是因为政府投入力度不足,基础设施缺乏,虽然近年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相比整体实力和发展速度都不如东部。

这种现象牵扯到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主要根源是城市化水平不高、发展模式比较封闭、资金供给能力不强等。

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存在共通性,因此东西部旅游业可以共同发展,并且西部的地理环境、生活民俗、旅游商品更有民族特俗,应该从这几点为切入口,使旅游业成为西部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西部地区内部发展结构失衡。

西部地区包含众多省市,但是这些区域的旅游发展程度也存在差异,例如陕西、重庆、云南等地的旅游业起步较早,如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而西藏、贵州、宁夏等地虽然存在大量的旅游资源,但是利用程度低,西部旅游中心还是存在于中心城市或其周边,所以如何由“点”上升到整体的“面”依然是西部旅游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旅游资源零散,无法发挥整合效应。

首先对于西部旅游业发展的重视度不够,这就导致无法把握西部旅游业发展的规律,进而影响规划、布局、投入等一系列工作,因此旅游业的发展存在盲目性,发展秩序紊乱,无法有效得到提高。

另外由于西部地域面积大,其旅游资源的分布也不集中,两个旅游点的距离过远,加上交通不发达,所以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而旅游资源相互之间分离,没有利用整合之后产生的新效益。

因此实现区域联合,建立层次推进的优质旅游线路是西部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工作。

(四)产业化程度低。

西部地区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发展具有特色的主导产业,然后利用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使其他产业共同发展,最终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

西部旅游产业化程度低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旅游业能够提供的服务于产品类型单一,没有深入挖掘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第二,存在照搬情况。

喀什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喀什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喀什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摘要】喀什地区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从喀什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的角度进行分析。

在问题分析部分,着重探讨了景点建设和管理不完善、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升以及营销推广力度不足等问题。

在对策研究部分,提出加强旅游景点建设和管理、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大营销推广力度等对策。

通过深入调研和分析,本文总结出喀什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并展望未来发展。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为喀什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建议和支持。

【关键词】喀什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分析、对策研究、景点建设、管理、服务水平、营销推广、总结、未来发展、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喀什地区位于中国西南边疆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由于长期以来受地理位置、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喀什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一直比较滞后。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旅游市场需求的增加,喀什地区旅游业发展亟需提升。

研究背景中,我们需要了解喀什地区旅游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推动喀什地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深入分析喀什地区旅游业的现状问题,我们可以为政府、企业和相关机构提供科学的建议和策略,促进喀什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的重要性在于引起社会各界对喀什地区旅游业发展问题的关注,为后续深入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1.2 研究意义观光旅游业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产业,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

喀什地区作为我国具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和特色风景资源的地区,其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由于种种原因,喀什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障碍,需要加以认真分析和解决。

研究喀什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不仅有助于喀什地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更有助于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弘扬本地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的意义重大。

西部城市旅游产业发展趋势

西部城市旅游产业发展趋势

西部城市旅游产业发展趋势西部城市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日益饱和,西部城市逐渐成为游客寻求新鲜体验的热门目的地。

本文将探讨西部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第一部分:西部城市旅游市场的现状1.西部城市旅游资源的优势西部地区自然环境优越,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如山川河流、湖泊草原等,同时还有丰富的人文历史遗迹,如古老的民风民俗和少数民族文化等。

这些独特的旅游资源为西部城市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2.西部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目前,西部城市旅游产业的规模和水平仍相对较低,但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这主要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投资,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费需求的增加。

3.西部城市旅游市场的竞争状况虽然西部城市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除了国内其他城市的竞争,还有国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竞争。

因此,西部城市需要找到差异化发展的路径,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二部分:西部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1.机遇(1)国内旅游市场持续扩大:随着国内旅游需求的增加,西部城市有巨大的发展机会。

(2)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家对旅游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西部城市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3)旅游技术的进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普及,旅游技术的进步为西部城市提供了更多市场机遇。

2.挑战(1)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的限制:西部城市在交通和基础设施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欠缺,这制约了其旅游业的发展。

(2)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升:相对于东部城市,西部城市的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还有待提升,这需要加大投资和培训力度。

(3)文化传承与保护:西部地区的多民族文化是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但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需要保护好文化遗产。

第三部分:西部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1.精品旅游的发展精品旅游是指以品质为导向、依托特色资源和文化底蕴,提供高品质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旅游形态。

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与影响

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与影响

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与影响(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论文关键词]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旅游经济[论文摘要]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所在,许多地区都将旅游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甚至是支柱产业,并给予一定支持,使其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旅游竞争能力明显提高,成为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该地区旅游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资源优势远远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和效益。

再者,旅游业又是关联度极强的产业,它的发展与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反映出其它产业的发展状况,并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特点与现状我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除各地区富有地域特色的自然风光外,区内独特的民族风情,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人文景观十分,游不尽的丝绸路,看不厌的九寨沟,神秘的莫高窟,还有黄龙、天山、昆仑、峨眉、雅鲁藏布大峡谷等等,仅中国30处世界遗产内,西部12省区就有9处,其中文化遗产5处,文化与自然遗产1处,自然遗产占3处。

中国科学院研究显示,在西部六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有100多种垄断性旅游资源,其中已开发的只占总量l/7。

无论是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自然旅游资源,还是文物古迹、民风民俗等人文旅游资源,都有着巨大的挖掘潜力。

但就旅游业目前的总体发展状况来看,水平比较低,总量规模不大,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且地区间旅游业的发展也不平衡,实际属于低投入低产出,与资源丰富程度不相符,存在“守着金饭碗没饭吃”的情况。

尽管西部各地区的旅游外汇收入也在逐年增加,但仅2001年、2002年和2003年三年期间北京市的旅游外收入是西部12省区旅游外汇收入的1.7倍和1.5倍,广东省的旅游收入是西部12省旅游收入的2.6倍和3.5倍。

由于西部有效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数量较少,进而形成了西部旅游资源的“丰富区”,旅游开发“低谷区”和旅游经济“贫困区”的现状。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旅游,作为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不仅能够让人们放松身心,还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

然而,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却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将会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加,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各地纷纷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涌现出了众多新的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

一些历史文化名城通过修复古建筑、打造文化街区等方式,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吸引力。

自然风光优美的地区则加强了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了登山、漂流、露营等多样化的旅游活动。

此外,乡村旅游也逐渐兴起,不少农村地区依托田园风光和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城市游客。

二、存在的问题1、过度开发部分地区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对旅游资源进行过度开发。

比如,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内违规建设旅游设施,破坏了生态环境;一些古村落过度商业化,失去了原有的古朴韵味。

2、缺乏规划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景区布局不合理,功能分区不清晰。

有些景区在开发过程中盲目跟风,没有结合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3、基础设施不完善一些旅游景区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道路狭窄、交通拥堵,住宿条件差,餐饮卫生不达标等问题屡见不鲜。

4、旅游产品同质化许多地方的旅游产品缺乏创新,同质化现象严重。

比如,各地的民俗村、古镇等在建筑风格、经营项目上大同小异,缺乏独特的吸引力。

5、文化内涵挖掘不足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对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深入,只是简单地将文化元素作为装饰,没有真正展现出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6、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质有待提高,部分景区存在宰客、服务态度恶劣等问题,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三、对策1、加强规划管理政府应加强对旅游资源开发的规划和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方案。

观研天下-中国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观研天下-中国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导读:中国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旅游业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首先,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没有突出西部地区特色旅游的概念,有很多具备很大优势的景点景区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

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国旅游业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首先,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没有突出西部地区特色旅游的概念,有很多具备很大优势的景点景区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其次,西部地区政府及管理者对环保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破坏了很多的自然环境,使旅游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最后,我国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不是很完善,旅游服务的质量不是很高,并且旅游活动与旅游产品较为单一,很难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消费。

(一)西部地区人们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创新旅游体制不足我国西部地区相对东部及东部沿海地区来说,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与现代科技文化接触较少,造成了西部地区人民的思想观念落后的现象。

并且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旅游业更是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提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我国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并没有实现开发与经营方式的多元化发展。

我国西部旅游业的建设创新观念不强,目前开发都是一些高投资低收入的旅游产品,西部地区落后的旅游发展观与资源观,阻碍了当地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现阶段,我国旅游市场是开放的、多元化的并且竞争十分激烈,但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体制没有创新意识,社会效益不高,经济水平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创新旅游体制发展缓慢。

西部地区的旅游企业治理的制度也不够完善,一些旅游企业虽然已经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但是缺乏监督机构,实施起来十分困难。

另外,政府管理机构对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旅游业发展的机会重视程度不够,对旅游部分实行计划经济下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管理者以自身的意志执行决策,导致了决策的不合理甚至错误,造成了旅游业垄断经营的局面,降低了旅游资源的配置效率。

当今中国西部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当今中国西部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当今中国西部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中国西部地区是中国国土面积最广阔、资源最丰富的地域之一,在过去几十年里,得益于国家的重点支持和发展战略,中国西部地区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然而,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仍存在一些瓶颈和挑战。

本文将对当今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趋势。

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现状可以分为经济、基础设施、教育和环境几个方面。

首先,就经济发展而言,中国西部地区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西部地区的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天然气和水资源等,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西部地区的交通和能源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大量的投资和建设使得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

其次,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

政府在近年来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尤其是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等方面的建设。

西部地区的交通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有利于促进经济流通和区域一体化发展。

此外,电力和通信设施的普及和改善也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地区的发展。

教育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改善和提升。

政府加大了对西部地区教育的投入,提高了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师资力量的提升。

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和职业教育学校不断增加,为青年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多选择。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西部地区的人才流失问题,为西部地区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西部地区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相对滞后于东部地区,在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方面仍存在困难。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资源型经济的发展模式,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面临一些制约因素。

同时,西部地区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与东部地区的市场接轨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

其次,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和提高质量。

尽管政府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但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与东部地区相比仍有差距。

西部地区的山区、草原地带等地形复杂,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较大,需要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以及技术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策略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制定了这个西部大开发的重大的战略。

十年以来,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此我们看到了西部地区的重大变化。

在西部大家大开发的过程中,西部地区根据自身所具有的优势来壮大地区实力。

本文从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入手分析西部大开发的历史进程,这些年来的成绩、经验教训都给予我们深刻的思考空间,对于今后西部大开发的路该怎么走要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实现西部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旅游资源优势可持续发展策略正文:一、前言并不是所有的地区发展经济都要依靠大量的工业生产来拉动,并不是所有的地区要在资金的堆砌下发展地区经济,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要跟随着成功的案例去发展。

各个地区的发展都应当立足于自身的所具备的条件,自身拥有的资源,盲目的追随别人走过的路而忽视了自身的优势最终会导致问题的出现。

从我国西部的自身条件来看,没有地理位置的优势、没有交通运输的优势、没有舒适气候的优势,但是西部地区拥有的旅游资源是其他地区是不能比拟的。

我们的策略顺着优势走,充分发扬优势,规避劣势。

二、西部旅游资源的优势陕西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甘肃的敦煌莫高窟,西藏的布达拉宫,四川的九寨沟,重庆的大足石刻,云南的丽江古城……这些都是中国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在西部地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有10多处,在全国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的十处中,西部占了一半;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四省然保护区总面积占全国的68.6%;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民族建筑、与众不同的民族风俗文化;还有西部地区历史上的神秘地带,都是一个个令世界各地的游客向往的胜地。

从西部的自身所具有的旅游资源来看,具有数量丰富、类型众多、品位高、垄断性强、个性化成分鲜明等特点。

从开发者的角度来看,西部的旅游资源并不是想东部某些地区的旅游点那样,是人工雕琢出来的,而是天然形成的,更是有着对游客一种莫名的吸引力。

从某些游客的角度来看,那些充满神秘气息的土地更是他们向往的地方。

我国西部地区的边境线长,与十多个国家接壤,开发旅游资源的市场广阔。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多,这样的交流也促进了我国旅游的发展,将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展现给了世界。

在国家政策方面,不管是改革开放还是西部大开发,这些战略性的支持都推动了西部旅游业的发展,通过一个投入少、效益高、关联性强的旅游业的培育来带动西部经济的发展,这是一条可持续性发展的路子。

政府也倡导“大力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培育成为西部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国家的政策不仅体现在政策支持上,而且还在实际行动上支持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来优化完善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来改善西部地区的某些问题,建设道路交通体系来方便游客的旅行,以此吸引更多的旅游观光者,完善旅游资源的管理服务系统。

三、西部地区目前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据统计,十年来,西部地区的旅游总收入增长了2.19倍,部分省市旅游业的创汇高于当地GDP的10%。

由此可见,旅游业已然成为了西部各省的支柱性产业或者是先导性产业。

第一,旅游产业形象日趋明显,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

在西部,旅游业的创汇收入和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功能越来越明显。

各级政府不同程度地开始重视发展旅游业,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作为新兴产业,旅游业的生产力开始快速增长,旅游产业从被动接受型转变为经济产出型,一些较偏远的地区也靠着旅游业的迅速崛起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二,资源开发出具规模,旅游产业基本成型且有一定的影响力。

随着旅游产业的日趋成熟,一些著名的景点呈现出旅游一条线的趋势,将旅游景点串联成服务体系完善的旅游线路,沿线的旅游资源开发的逐步到位,而且基础设施完备。

这种一条线的旅游资源发展模式使得线路附近的经济被带动起来,从而使得西部地区一些距离较远的村落有了更便利的联系。

第三,旅游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之前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得不质的飞跃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目前随着国家队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的增加,基础设施、交通运输业的逐步健全为西部地区旅游资源档次的提升做好了铺垫。

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各种配套设施已经逐步建立成为一个系统,各个部分都能够协调运作,吸引更多的游客带动旅游。

第四,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仍较低,区内发展差异较大。

毕竟西部地区的开放时间比较迟,旅游产业的起步比较晚,所以其总体的体系还是不够完善,原有模式的滞后部分还没有完全改善,新模式未完全建立,这种不稳定的发展模式不利于旅游市场的健全。

地区间的差异也很大,一些较早开发的著名旅游景点比新近开发的旅游资源能够吸到更多的游客,另外,那些具有特色的体现民俗的文化遗产比自然风光在一定程度上更胜一筹。

我国列入西部大开发范围地区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单位:百万美元地区1995 2000 2005 2007 2008 2009 2010内蒙古91 126 352 545 577 558 602广西121 307 359 577 602 643 806重庆138 264 382 450 537 703四川125 122 316 512 154 289 354贵州29 61 101 129 117 110 130云南165 339 528 860 1008 1172 1324西藏11 52 44 135 31 79 104陕西139 280 446 612 660 771 1016甘肃21 55 59 70 16 13 15青海 2 7 11 16 10 15 20宁夏 1 3 2 3 3 4 6新疆74 95 100 162 136 137 185(中国统计年鉴2011)从西部地区总体的发展态势来看,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的省市国际旅游业的发展迅速,特别是进入新千年以来,这个收入数额更是呈指数型上升。

从各个省市的比较来看,云南、陕西、广西三省的旅游外汇收入位列前茅,而且历来都是处于领先位置的,相比较于其他地区来说,这些省的交通比较方便,而且著名的旅游资源分布比较集中,所以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外来游客。

四、案例:九寨沟的现状与未来九寨沟是国家AAAA级景区,是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之一。

其主要以高山湖泊群和瀑布群为主要特色,集湖、瀑、滩、流、雪峰、森林遗迹藏族人文风情为一体。

据四川旅游政务网的统计数据,到2010年底,九寨沟的接待人数道道了169.41万人次,门票收入达到310016.75千元。

从中可以看出九寨沟的游客规模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数量,并且为四川省的旅游业收入创造了很大价值。

从九寨沟的发展来看,这个旅游胜地一方面为自己打响了国际品牌,提高了国际知名度。

另一方面,设计了鲜明的旅游形象路线。

九寨沟的成功道路归功于全面完善的规划保障,景区根据自身的特色开发了个性化的旅游,特别突出了生态旅游特色的规划设计。

在管理体制上,九寨沟的发展战略是以环境第一为管理目标的,结合当地居民参与发展的方式,这样的战略定位能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始终坚持环境保护为首要原则的发展方向,可以一直保持着九寨沟景区环境优势,同时又与当地居民共同管理,管理的力度加强了,保护更到位了。

五、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第一,我国西部的旅游资环源整体开发的力度不够,产业结构和质量不尽理想。

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大部分以自然风光为主,然后又有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等成分。

这个组成结构过于简单化,还有语言沟通上的问题,导致大多只能以欣赏为主,难以参与到其中。

第二,缺乏统一的互助协作,旅游景点各自经营,没有形成一种整体优势。

因为少数民族地区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人文特色,所以在融合成一个具有集聚效应的旅游资源是有困难的。

另外,为了各省自身的利益出发,与其他省份进行竞争,所以都是小规模的发展,没有凸显出总体优势。

第三,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粗放。

西部地区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存在着盲目性,导致了供需失衡和生态环境系统的退化。

许多开发部门在开发的过程中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急于谋求经济效益从而忽视了环境的效益。

六、从九寨沟看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未来发展策略针对于我国目前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对此提出以下发展建议:一.打造自身的发展品牌,做好宣传工作。

我国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大多只是在国内著名,但是在国际上的知名不高。

为此,要大力进行宣传,申请名胜区等,不但能够加大对现存旅游资源的保护,而且有助于开发附近的小型旅游资源,形成集聚效应。

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剧,中国加入WTO,世界旅游资源逐步走向共享。

对于经济发展情况比较薄弱的西部地区来说,对世界开放其旅游资源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个挑战。

在西部开发自身的旅游资源时,需要学习东部地区甚至是世界各国旅游业发展的先进思想,以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化的态势想世界宣传、展示其自身的魅力,让西部地区真正走向世界,使世界充分了解西部。

西部地区的旅游走向世界很重要的一点还有就是要成片地开发高品位的旅游资源。

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全面考察和科学的评估之后,选择一些在国际市场上前景看好,又是优势项目的旅游资源,采取国家和地方政府合力开发的手段,全面对此类项目进行规划,使其成为高水准的旅游精品。

二.改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旅游资源的利用创造条件。

西部地区是我国交通欠发达地区,交通网络的覆盖面还不够广,由于大多的旅游资源又是天然的,更是在交通较难达到的地区,所以要做好道路建设,确保游客的集散。

为了加快改善西部地区落后的交通状况,加强旅游资源相关的配套设施。

可以通过改造现有的道路交通情况,提高道路的等级,扩展道路的网络化覆盖面。

除了公路之外,铁路的建设也要逐步地提升等级,甚至可以考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设机场,或者是内河的航运,水、陆、空三方面的结合将西部地区的交通建设系统化和整体化。

在搞好交通运输的同时,那些与旅游配套的基础设施也不能落后,比如说通讯、水、电、食宿等。

我们知道,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东部地区那么完善,不管是供水供电都比不上东部地区的便利。

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业,这些基础设施必须要跟上,完善的餐饮、宾馆建设应该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完备起来。

如果只关注旅游资源的开发问题,而忽视了基础设施对于旅游资源的帮助,那么这种发展也是不长远的。

三.政府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发展的扶持力度。

旅游产业是西部地区的支柱型产业,关系到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西部地区发展其他产业的优势尚缺,又缺少其他产业来与旅游业共同发展,所以政府的投资和支持很重要。

在取得资金的途径方面,建立比较固定合理的导向性资金渠道,保证每年都有一定强度的投入用于重点精品项目建设。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包括饭店投资机构、旅游景区的投资力度和专项旅游产品的开发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