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部(局解.)

合集下载

骨盆部-局部解剖

骨盆部-局部解剖
下腹下丛(盆丛)
编辑版pppt
39
盆内脏器
(一)直肠 (二)膀胱 (三)输尿管盆部与壁内部 (四)前列腺 (五)输精管盆段、射精管及精囊 (六)子宫、卵巢及输卵管 (七)阴道
编辑版pppt
40
编辑版pppt
41
男性盆腔
上面观
男性盆腔
肛提肌
正中层面矢状
尿生殖隔
前列腺尿道部
男性盆腔正中矢状面
精囊 射精管
男性盆腔侧面观
精囊 前列腺
编辑版pppt
46
女性盆腔
上面观
女性盆腔正中矢状面
子宫颈
女性盆腔
阔韧带断面 子宫动脉 此图已将盆腔 内脏切去(上面观)
填空题:
1. 直肠上部前面男性隔 与 及 相邻。
与 和 相邻;女性隔
2. 肛提肌按其纤维起止,由前内向后外可分为 , 、
和 4部分。
3. 盆隔由 、 筋膜和 、 组成。
4. 膀胱颈 尿生殖膈 尿道 左、右射精管
5. 膀胱子宫陷凹
膀胱上面
尿道阴道隔
尿道 直肠子宫陷凹 直肠阴道隔 直肠
8. 盆腹膜
盆膈上筋膜
9. 直肠后间隙
问答题 1.盆底肌的构成、盆膈的构成怎样? 2.直肠后隙、膀胱前隙的构成、 交通及临床意义? 3 .简述盆壁的构造? 4. 简述男性直肠前面及后面的毗邻? 5. 试述子宫的位置及毗邻? 6. 简述髂内动脉的分支? 名词解释:
止点
功能
闭孔内肌 闭孔膜内面闭孔周围 股骨转子窝 旋外髋关节
梨状肌 骶前孔外侧
大转子尖端 旋外髋关节
闭膜管:闭孔膜、闭孔内肌及闭孔内肌筋膜的上缘与耻骨上支之 间形成的管,有闭孔N、血管通过此管进入股部。

局部解剖学盆部及会阴ppt课件

局部解剖学盆部及会阴ppt课件

内侧壁:
肛提肌 盆膈下筋膜 外侧壁: 闭孔内肌 及其筋膜
内容:
会阴部血管神经 分支: ① 肛血管神经 ② 会阴血管神经 ③阴茎(蒂)血管神经
坐骨直肠窝内 有大量脂肪组织, 感染时容易形成肛 周脓肿或肛瘘。
(二)尿生殖区 (尿生殖三角)
通过结构: 男性:尿道 女性:尿道 阴道
1.男性尿生殖区的筋膜
(1)浅筋膜 与腹壁浅筋膜相
续,分浅、深二层, 浅层脂肪组织较少。 深层呈膜状,称会阴 浅筋膜 (Colles筋膜)
会阴浅筋膜的附着:
前续腹壁浅筋膜的膜 性层、阴囊肉膜及阴 茎浅筋膜,两侧附于 耻骨弓和坐骨结节, 后与尿生殖膈上下筋 膜相愈合。
( 2)深筋膜
分浅、深二层: 尿生殖膈上筋膜 尿生殖膈下筋膜
从盆膈至肛门, 长约3 ~ 4 cm。
齿状线上下结构的比较:
组织 动脉 静脉 淋巴
神经
齿状线以上
齿状线以下
粘膜
皮肤
直肠上下动脉
肛动脉
肠系膜下静脉 阴部内静脉
髂内淋巴结
腹股沟浅淋巴结
肠系膜下淋巴结
内脏神经
躯体神经
肛门括约肌:
肛门内括约肌 肛门外括约肌
肛门内括约肌 :
是肛管下端的环 形平滑肌增厚形成, 有协助排便的作用, 对控制排便的作用不 大。外形:为一对长来自 圆形的囊状腺体, 表面凹凸不平。
精囊
位置: 位于膀胱底后
方及输精管壶腹的 外侧。其排泄管与 输精管壶腹的末端 汇合成射精管。
5.女性盆腔生殖器官
有: 卵巢 输卵管 子宫
(1)卵巢ovary
位置:
位于盆腔侧 壁的卵巢窝(髂 内、外动脉之间 的夹角)。
卵巢的韧带:

罗英瑾12 盆部及会阴局解

罗英瑾12 盆部及会阴局解

盆部
四、盆内脏器 (五)子宫 1.位臵: 位于盆腔中部,膀胱与直肠之间。其位臵可随膀胱 与直肠的充盈程度或体位而有变化。成人正常子宫呈前倾 前屈姿势: 前倾: 即子宫长轴与阴道之间 呈向前开放的角度。 前屈: 为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 的弯曲。
盆部
四、盆内脏器 (五)子宫 2.毗邻: 子宫前面隔膀胱子宫陷 凹与膀胱上面相邻, 子宫颈阴道上部的前面 借膀胱阴道隔与膀胱底部 相邻, 子宫颈阴道部借尿 道阴道隔与尿道相邻 子宫后面借直肠子宫陷 凹及直肠阴道隔与直肠相 邻。
盆部
二、盆壁及盆筋膜 (二)盆壁的肌肉 有闭孔内肌和梨状肌。 闭孔内肌:位于盆侧壁的 前份。 梨状肌:位于盆侧壁的后 份,该肌将坐骨大孔分 为梨状肌上孔和梨状肌 下孔。
盆部
(三)盆膈(盆底) 由肛提肌、尾骨肌及覆盖于两肌上、下面的盆膈上 筋膜和盆膈下筋膜所构成。
盆部
二、盆壁及盆筋膜 (四)盆筋膜 为腹内筋膜的延续。按其部 位不同可分为: 盆壁筋膜 盆膈上筋膜 盆脏筋膜 (五)盆筋膜间隙 盆壁、脏 筋膜之间形成许多筋膜间隙, 计有: 耻骨后隙(膀胱前隙) 直肠周间隙(直肠后隙)
会阴
会阴
层次结构: 5.会阴间隙: B.会阴深隙: 又称会阴深袋,位于尿生殖 膈上、下筋膜之间。此隙封闭,其内有: 会阴肌深层、阴部神经、阴部内动脉的 末支及其伴行的静脉。 男性还有:尿道膜部及尿道球腺。 女性还有:尿道及阴道下部。
会阴
肛管: 2.肛门括约肌: 肛门内括约肌为平滑肌。 肛门外括约肌为横纹肌 包括皮下部、浅部及深部。
会阴
坐骨直肠窝 位臵 肛管两侧尖上底下的腔隙 边界 内侧壁 下为肛门外括约肌 上为肛提肌、尾骨肌及 盆膈下筋膜 外侧壁 下为坐骨结节内侧面 上为闭孔内肌及其筋膜 前壁 会阴浅横肌及尿生殖膈 后壁 臀大肌下缘及其筋膜 骶结节韧带 尖 盆膈下筋膜与闭孔筋汇合 底 浅筋膜及皮肤 内容 阴部内动、静脉和阴部神经 淋巴及脂肪组织

局部解剖学(盆部和会阴)精品PPT课件

局部解剖学(盆部和会阴)精品PPT课件
一、骨盆整体观 1、组成: 2、分部:
大骨盆 小骨盆
二、盆部肌
1、闭孔内肌: 2、梨状肌:
梨状肌上孔 梨状肌下孔
三、盆底肌与盆膈
(一)肛提肌 1、耻骨直肠肌 2、耻尾肌 3、髂尾肌 4、前列腺提肌或 耻骨阴道肌
(二)尾骨肌
四、盆筋膜
(一)盆壁筋膜 1、骶前筋膜 2、梨状肌筋膜 3、闭孔筋膜
肛提肌腱弓 4、耻骨前列腺韧带 5、耻骨膀胱韧带 6、盆膈上、下筋膜
第五章 盆部和会阴
第一节 概 述 一、境界及分区 (一)盆部
骨盆 盆壁肌 盆腔 盆底肌
(二)、会阴 1、广义会阴:
前角:耻骨联合下缘
后角:尾骨尖
呈菱形 两侧角:坐骨结节
前外侧边:坐骨支、耻骨下支
后外侧边:骶结节韧带
分区:尿生殖三角
肛门三角
2、狭义会阴
外生殖器和肛门 之间的软组织。
第二节 盆部
(三)神经
1、闭孔神经 2、骶交感干 3、盆内脏神经 4、上腹下丛 5、骶丛 6、下腹下丛(盆丛) 7、尾丛
七、盆腔脏器
(一)盆腔脏器的位 置安排
(二)盆腔腹膜的配 部
(三)盆腔脏器
1、直肠
(1)、毗邻关系
①、前方为生殖器,
男性为膀胱底、精囊腺、 输精管壶腹和前列腺;
女性为子宫和阴道。
其上部为间接关系,其 间隔有盆腹膜腔,下 部为直接关系,其间 隔有直肠膀胱隔或直 肠阴道隔。
②、后方
为直肠后隙,为疏松 结缔组织。
紧贴骶骨前,由正中 向外,有骶正中血管、 骶交感干、骶外侧血管、 骶丛和骶静脉丛。与直 肠紧密相贴下行的为直 肠上血管,也是直肠的 最主要血管,其分为二 支斜行并向前环绕直肠 至其两侧,并形成后索。

局部解剖学-盆部局部操作步骤

局部解剖学-盆部局部操作步骤

复习题
• 一、问答题 盆腔脏器的局解操作。
囊腺内侧膨大形成输精管壶腹。在女性标本,追 踪输尿管 ,可见输尿管在盆侧壁跨越髂血管、闭
孔血管后进入阔韧带底部,在子宫颈外侧约2厘米 处经子宫动脉后下方到达膀胱底。
• 6.分离直肠上动脉在乙状结肠系膜根部找出直肠 上动脉,它是肠系膜下动脉的终支。向远端追踪 其至直肠。
• 7.探查直肠后隙用手指或镊子插入直肠后方,即 可发现填以疏松结缔组织的直肠后隙,其底即为 盆膈。直肠两侧为直肠外侧韧带。
• 3.剥离盆腹膜 从盆侧壁向盆内细心剥离腹膜至 盆腔脏器,注意保持腹膜的完整性以便复原。
• 4.探查耻骨后隙 用手指或镊子伸入膀胱与耻骨 联合之间的耻骨后隙。此间隙内有大量疏松结缔 组织,向上与腹部腹膜外组织相延续。间隙的底 为耻骨前列腺韧带(女性为耻骨膀胱韧带),两侧 为膀胱侧韧带。
• 5.分离并追踪输尿管和解剖学
盆部局解操作步骤
1.将盆腔内的乙状结肠与小肠推向腹腔,充分显 露盆腹膜腔,观察盆内器官的排列关系,前为膀胱, 后为直肠。两者之间在女性有子宫,注意观察子宫 的位置是否正常。子宫底两侧为输卵管和卵巢。在 男性有精囊腺、前列腺等 。
• 2.用手指沿腹前壁和盆侧壁分别向盆内作自前向 后或左右方向的滑动,了解腹膜盆内移行情况。 在男性观察直肠膀胱陷凹,在女性观察膀胱子宫 陷凹和直肠子宫陷凹。观察子宫阔韧带各部和卵 巢悬韧带。注意观察盆内各器官和腹膜的关系。

局部解剖学:8-盆部

局部解剖学:8-盆部

2. 毗邻 前: 膀胱 后: 直肠子宫陷凹、直肠 两侧: 子宫阔韧带、子宫动脉、输尿管、 输卵管、卵巢
输尿管
输卵管 阔韧带 卵巢子宫动脉 膀胱
直肠子宫直肠子宫 陷凹 陷凹 直肠 直肠
3. 维持子宫正常位置的因素
(1) 盆膈、尿生殖膈的承托作用 (2) 韧带:子宫阔韧带、子宫主韧带、子宫圆韧带、
子宫骶韧带、耻骨子宫韧带
耻骨子宫 韧带
子宫主韧带
子宫骶韧带
子宫圆韧带 子宫阔韧带
(五) 直肠 rectum 1. 位置与形态 位于盆腔后部; 矢状切面有两个弯曲:骶曲、会阴曲; 冠状切面有两个(上、下)左曲和(中)右曲。
右曲
横皱襞
左曲
骶曲 会阴曲
左曲
2. 毗邻 前: 男:膀胱直肠陷凹、膀胱底、精囊、 输精管壶腹、前列腺 女:直肠子宫陷凹、阴道后穹、子宫颈、阴道 后:骶、尾骨、梨状肌及其间的血管、神经。
膀胱直肠 陷凹
直肠子宫 陷凹
精囊
输精管 壶腹
前列腺
子宫颈
阴道 后穹
直肠 阴道
直肠
四、盆部的血管、淋巴和神经
(一) 盆部的动脉 1. 髂内动脉: 壁支:闭孔动脉、臀上、下动脉、髂腰动脉、
骶外侧动脉
闭孔动脉 闭孔动脉
髂腰髂动腰脉动脉
骶外骶侧外动 侧动脉脉
臀上动脉 臀上动脉
臀下臀动下脉动脉
脏支:
女男性性::阴脐道动动脉脉((发相出当膀于胱男上性动的脉膀后胱闭下锁动)脉、) 子膀宫胱动下脉动(脉在、距直子肠宫下颈动外脉侧、2阴cm部处内,动横脉越 输尿管盆部的前上方。)
前列腺可分为 5 叶: 前、中、后及两侧叶。
前叶
侧叶
中叶 后叶
前列腺

局部解剖学第七章 盆部、会阴

局部解剖学第七章  盆部、会阴

临床要点: 临床要点:
男性尿道球部断裂,尿液渗入会阴浅袋, ⒈ 男性尿道球部断裂,尿液渗入会阴浅袋, 由于会阴浅袋前端开放, 由于会阴浅袋前端开放,进而可扩展到阴 囊肉膜、阴茎浅筋膜和腹壁Scarpa筋膜下 囊肉膜、阴茎浅筋膜和腹壁Scarpa筋膜下。 Scarpa筋膜 而尿道膜部断裂,尿液渗入会阴深袋, 而尿道膜部断裂,尿液渗入会阴深袋, 由于会阴深袋封闭,故不会扩散。 由于会阴深袋封闭,故不会扩散。 坐骨直肠窝内有大量脂肪, ⒉ 坐骨直肠窝内有大量脂肪,两侧感染可在 肛门后互相蔓延, 肛门后互相蔓延,易形成坐骨直肠窝的瘘 管或脓肿。 管或脓肿。
三、生殖器
⒈ 男、女性生殖器衍生的比较
四、盆筋膜
与腹内筋膜相续,覆盖盆壁内表面。 壁层 — 与腹内筋膜相续,覆盖盆壁内表面。 骶前筋膜 梨状肌筋膜 闭孔筋膜 盆膈上筋膜 包绕脏器表面形成筋膜鞘、 脏层 — 包绕脏器表面形成筋膜鞘、筋膜隔 及韧带。 及韧带。 前列腺鞘、膀胱筋膜、 前列腺鞘、膀胱筋膜、直肠筋膜 直肠膀胱隔( 直肠阴道隔) 直肠膀胱隔(女,直肠阴道隔) 子宫主韧带、 子宫主韧带、子宫骶韧带
第二节
肛门三角) 一、肛 区(肛门三角)


有肛管和坐骨直肠窝。 有肛管和坐骨直肠窝。 ⒈ 肛 管: 长约4cm,终于肛门。 长约4cm,终于肛门。 肛门内括约肌— ⑴ 肛门内括约肌— 肛门壁内环形肌增厚而 成,不随意肌,协助排便 不随意肌, 肛门外括约肌— ⑵ 肛门外括约肌— 环绕肛门内括约肌周围的 横纹肌,分为3部分: 横纹肌,分为3部分: 皮下部;浅部;深部。 皮下部;浅部;深部。
二、尿生殖三角
筋膜: ⒈ 筋膜: 会阴浅筋膜,又称Colle筋膜, Colle筋膜 ⑴ 浅筋膜 — 称会阴浅筋膜,又称Colle筋膜,脂 肪少,呈膜状。 肪少,呈膜状。 前→ 接阴囊肉膜、阴茎浅筋膜、Scarpa筋膜。 接阴囊肉膜、阴茎浅筋膜、Scarpa筋膜 筋膜。 在坐骨结节联线上,与尿生殖膈上、 后→ 在坐骨结节联线上,与尿生殖膈上、下 筋膜及会阴中心腱愈着。 筋膜及会阴中心腱愈着。 两侧→ 附于耻骨弓、坐骨结节。 两侧→ 附于耻骨弓、坐骨结节。

局部解剖学资料(盆部与会阴)

局部解剖学资料(盆部与会阴)

局部解剖学资料(盆部与会阴)盆部与会阴一、名词解释1.会阴:perineum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会阴是指盆膈以下封闭骨盆下口的全部软组织的总称,其境界略呈菱形,即位于前方耻骨联合下缘、两侧坐骨结节、后方尾骨尖四者之间的区域。

此区域又可借两侧坐骨结节之间的连线分为前方的尿生殖三角(尿生殖区)和后方的肛门三角(肛区)。

狭义的会阴在男性系指阴囊根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女性则指阴道前庭后端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又称产科会阴。

2.盆膈:pelvic diaphragm 位于小骨盆下口的肛提肌和尾骨肌共同构成盆底肌,盆底肌的上、下面分别覆盖有盆膈上筋膜和盆膈下筋膜,三者共同构成盆膈。

在两侧肛提肌前内侧缘之间留有一狭窄的裂隙,称盆膈裂孔,被下方的尿生殖膈封闭,男性有尿道通过,女性有尿道和阴道通过。

盆隔的后部有肛管通过。

盆膈有支持和固定盆腔内脏器的作用,并可与腹肌、膈肌一起协同增加腹压。

3.前列腺鞘:fascial sheath of prostate盆膈上筋膜向上返折,移行为盆筋膜的脏层,包裹于盆内脏器的周围,其中包裹前列腺外面的部分形成的前列腺鞘,具有支持和固定前列腺的作用。

前列腺鞘与前列腺囊之间有静脉丛。

4.阴部管(Alcock管):pudendal canal 又称Alcock管,位于坐骨直肠窝的外侧壁,坐骨结节上方约3cm处,是闭孔筋膜形成的裂隙。

管内有阴部内动脉、阴部内静脉和阴部神经通过。

5.浅会阴筋膜:superficial fascia of perineum 又称Colles 筋膜。

该筋膜向前方和两侧分别附着于耻骨弓和坐骨结节;后方终止于尿生殖膈后缘(相当于两侧坐骨结节连线处),并与尿生殖膈上、下筋膜相愈着,在正中线上还与男性尿道球中隔、会阴中心腱愈着;前上方与阴囊肉膜、浅阴茎筋膜和腹前壁的Scarpa筋膜相延续。

6.会阴浅隙:superficial perineal space 又称会阴浅袋,位于浅会阴筋膜与尿生殖膈下筋膜之间,该间隙内有会阴肌浅层、阴部神经、阴部内动脉的末支及其伴行的静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第二节
一,骨盆整体观 构成
盆 部
界线:由岬,骶骨翼, 界线 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 耻骨嵴和 耻 骨联合上缘围成. 骨盆上口(界线) 骨盆上口 骨盆下口(会阴的菱形周界) 骨盆下口 骨盆壁 (1)前壁:耻骨,耻骨支,耻骨联合 (2)后壁:骶骨,尾骨,骶尾联合 (3)侧壁:髂骨,坐骨,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 3 (4)前外侧:闭孔
肠系膜下静脉 髂内静脉
21
淋巴: 淋巴: 直肠旁淋巴结 直肠上淋巴结 肠系膜下淋巴结
直肠旁淋巴结 髂内淋巴结 骶淋巴结
22
2.膀胱 (1)毗邻 前方 :耻骨联合,耻骨支,耻骨后间隙 上面:腹膜,小肠,子宫(女性)
23
下外侧面:肛提肌,闭孔内肌及其筋膜,膀胱旁组 织(输尿管盆部,至膀胱的动脉,神经丛等)
1
第五章
盆部与会阴
第一节 概 述
盆部 pelvis 以骨性骨盆为基础,上承腹部和腰部,下连臀部 和股部,包括骨盆,盆壁和盆隔,以及骨盆腔内脏器和盆部 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会阴perineum 广义会阴:盆隔以下封闭骨盆下口的全部软组 会阴 织.其境界呈菱形,由尾骨尖,骶结节带,坐骨结节,坐骨 支 和耻骨下之,耻骨联合下缘围成.两侧坐骨结节的连线, 将其分为前后两个三角,前方为尿生殖区 尿生殖区,后方为肛区 肛区. 尿生殖区 肛区 狭义会阴:是指外生殖器与肛管之间的软组织, 男性系阴囊根与肛门,女性系阴道前庭后端与肛门之间的软 组织,又称产科会阴.
47
2. 深层结构 : 深筋膜有浅,深层. 浅层:尿生殖隔下筋膜 尿生殖隔下筋膜 深层:尿生殖隔上筋膜 并增厚形成会阴横韧带 会阴横韧带. 尿生殖隔上筋膜 会阴横韧带 两侧附着于耻骨弓,前缘在耻骨联合下愈着,后缘在 坐骨结节连线上与会阴浅筋膜愈着. (1) 会阴浅隙 会阴浅隙: 位于会阴浅筋膜和尿生 殖隔下筋膜之间. 内有:会阴浅横肌,阴茎 脚和坐骨海绵体肌,尿道球 和尿道海 绵 体以及海绵体 肌,还有会阴动脉和会阴神 经. 与阴囊,阴茎和腹壁相通.
精囊位于前列腺底后上方,输精管壶腹外侧. 精囊
33
6. 子宫 (1)毗邻 前面隔膀胱子宫陷 凹邻膀胱上面; 子宫颈阴道上部 借膀胱阴道隔与膀 胱底相邻; 后面借直肠 子宫陷凹,直肠 阴道隔与直肠相 邻.
34
直立时,子宫体几乎呈水平,子宫底伏于膀胱后 上方,子宫颈在坐骨棘平面. 倾,屈(自学)
35
48
(2)会阴深隙 会阴深隙: 会阴深隙 是位于尿生殖隔上,下筋膜之间的密闭间隙. 内有:尿道膜部,尿道括约肌和会阴深横肌,尿道 球腺, 阴茎动脉及神经. 尿道括约肌和 会阴深横肌与覆 盖其上,下面的 筋膜共同构成尿 尿 生殖膈. 生殖膈
49
(二)阴囊与精索下部 1.阴囊的层次结构: 肉膜,阴囊中隔 肉膜,阴囊中隔. 深面依次为:精索外筋膜, 提睾肌, 精索内筋膜, 睾丸鞘膜. 2.阴囊的血管,神经和淋巴 阴部外浅,深动脉, 阴部内动脉,腹壁下动脉 的分支. 髂腹股沟神经,生殖股神经,会阴神经,股后皮神经 这些神经来自脊髓L1~S3节段,麻醉时须高于L1段.
28
3. 输尿管盆部和壁内部 输尿管腹部在小骨盆上口处 经左髂总动脉的末端, 右髂外动脉始端前方 经髂内血管,腰骶 干,骶髂关节前方 膀胱上动脉始段, 闭孔血管神经内侧 在坐骨棘平面向前 内穿入膀胱底
29
男性输尿管入膀胱 底前,与输精管交叉.
输精管在上, 输尿管在下.
30
女性输尿管经子宫阔韧 带基底部 子宫颈外侧2cm处, 与子宫动脉交叉. 子宫动脉在上方, 输尿管在下. 恰似"水在桥下 流". 输尿管壁内部: 最狭窄处,结 石滞留部位.
43
44
(二)坐骨直肠窝 1. 境界:肛管两侧与骨盆侧壁之间. 窝尖:由盆隔下筋膜和闭孔筋膜会合而成. 窝底:肛区的浅筋膜和皮肤构成. 内侧壁:肛门外括约肌,盆底肌,盆隔下筋膜. 外侧壁:闭孔内肌,坐骨结节. 2.内容:大量脂肪, 血管,神经和淋 巴管等.
45
阴部内动脉 起自髂内动脉,出梨状肌下孔, 穿坐骨小孔,至坐骨直肠窝.发出肛动脉,会阴动脉, 阴茎动脉(阴蒂动脉),分布于肛门周围和尿生殖区. 阴部内静脉 阴部神经: 阴部神经 发自骶丛,其走行, 分支分布皆与阴部内血 管相同.阴部神经在行 程中绕坐骨棘,可经此 处作麻醉. 阴部内血管和阴部 神经穿过闭孔筋膜形成 的裂隙称阴部管 阴部管. 阴部管
42
第三节 会 阴
一,肛区 ( 一)肛管Anal canal 肛管周围有肛门括约肌,包括内,外两部分. 1.肛门内括约肌 肛门内括约肌Sphincter ani internus: 肛门内括约肌 2.肛门外括约肌 肛门外括约肌Sphincter ani externus: 肛门外括约肌 有皮下部:位于肛管下端皮下. 浅部:在皮下部上方,围绕肛门内括约肌下部. 深部:围绕肛门内括约肌上部.
17
前面:男女不同. 男性: 直肠膀胱陷凹, 膀胱底,精囊,输 精管壶腹,前列腺, 输尿管.
18
女性: 直肠子宫陷凹, 子宫颈,阴道 后穹隆,直肠 阴道隔,阴道 后壁.
19
2.血管和淋巴 动脉 (1)直肠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 (2)直肠下动脉←髂内动脉
20
静脉: 直肠静脉丛
直肠上静脉 直肠下静脉
(三)淋巴 1.髂外淋巴结:收受腹股沟淋巴结, 直接收纳膀胱,子宫,前列腺的淋巴. 2.髂内淋巴结:收纳盆腔所有器官的淋巴. 3.骶淋巴结:收纳盆后壁,直肠等处的淋巴. 以上3组淋巴结 3 均注入髂淋巴结. (四)神经 骶丛,闭孔神 经,骶交感干, 腹主动脉丛, 盆内脏神经等.
14
七,盆腔脏器 (一)盆腔脏器的位置 自前向后 男性:膀胱,前列腺, 输精管,精囊,输尿管, 直肠; 女性:膀胱, 子宫,子宫阔韧带, 输卵管,卵巢,输尿管等, 直肠. 膀胱, 子宫, 直肠居中,其余在两侧.
37
(3)子宫的韧带 1)子宫阔韧带 子宫阔韧带:防止向两侧移动. 子宫阔韧带 2)子宫圆韧带 子宫圆韧带:保持子宫前倾前屈位. 子宫圆韧带
38
3)子宫主韧带 子宫主韧带:防止下垂. 子宫主韧带 4)骶子宫韧带 骶子宫韧带:维持子宫前倾前屈. 骶子宫韧带
39
7,卵巢 1,位置:卵巢窝内 窝的前界为脐外侧韧带,后界为髂内动 脉和输尿管. 上端:连卵巢悬韧带,内有卵巢血管 下端:连卵巢固有韧带 卵巢前缘中 部有卵巢门, 有 血管,神 经等出入. 卵巢前缘借 卵巢系膜连 于子宫阔韧 带后叶.
31
4.前列腺 位于膀胱颈与尿生殖膈之间. 底的前部有尿道穿入,后部有两侧射精管穿入. 前列腺尖有尿道穿出. (1)前列腺毗邻 前方:耻骨前列腺韧带 后方:借直肠膀胱 隔邻直肠壶腹 (2)被膜: 前列腺囊, 前列腺鞘 内有静脉丛.
32
5. 输精管盆部,精囊和射精管 输精管盆部: 自腹股沟深环起, 绕过腹壁下动脉,髂外 动,静脉前方,沿盆腔 侧壁向后下行,越过膀 胱上血管,闭孔血管, 输尿管上方至膀胱底. 末端膨大为输精管壶腹. 输精管壶腹末端 精囊排泄管 射精管
15
(二)盆腔腹膜的配布 1.男性: 直肠膀胱陷凹: 直肠膀胱陷凹 直肠膀胱襞:直肠膀胱陷凹两侧矢状位的腹膜皱襞. 直肠膀胱襞 膀胱旁窝:膀胱上面的腹膜向两侧壁延伸形成.窝的 膀胱旁窝 外侧界有 输精管. 2.女性: 2. 膀胱子宫陷凹 直肠子宫陷凹 直肠子宫襞 子宫阔韧带器 1.直肠 (1)毗邻 后面 : 骶, 尾 骨, 梨状 肌 ,骶 正 中血 管, 骶 外侧 血 管, 骶丛 , 骶静 脉 丛, 骶交感干等. (2)侧面: 直肠上,下血 管,盆丛等.
(2)血管和淋巴管 1)子宫动脉 子宫动脉 进入子宫阔韧带基部, 在距子宫颈2cm处, 越过输尿管前上方, 沿子宫侧缘上行. 分布于子宫,卵巢, 输卵管,阴道. 2)子宫静脉: 子宫静脉丛 子宫静脉 髂内静脉
36
3)淋巴 子宫底和子宫体上部淋巴管 腰淋巴结,髂总淋巴结 子宫底两侧 腹股沟浅淋巴结 子宫体下部和子宫颈 髂内,外淋巴结,髂总 淋巴结,骶淋巴结 盆腔器官淋巴管吻合丰 富,转移广泛.
8
五,盆筋膜间隙 (一)耻骨后间隙(膀胱前间隙) 位于耻骨联合与膀胱之间,内有脂肪,疏松结缔组织. (二)直肠周隙 直肠周围的间隙,借直肠侧韧带分为前外侧部和 后部,后部也称直肠后隙 直肠后隙,向上通腹膜后间隙,下方 直肠后隙 有盆膈封闭. 内有骶前 静脉丛,手术 剥离时勿损伤.
9
六,盆部的血管,神经和淋巴 (一)动脉 1.髂外动脉 髂外动脉: 髂外动脉 起始部前方有输尿管跨过, 女性有卵巢动,静脉, 子宫圆韧带跨过, 男性末端有输精管跨过. 睾丸血管和生殖股神经 在其外侧伴行. 分支 腹壁下动脉, 腹壁下动脉 旋髂深动脉
40
8,输卵管 位于子宫阔韧带上缘.分4部.输卵管峡部为结扎部位. 输卵管壶腹部为卵子和精子结合部位. 输卵管漏斗部有输卵管伞,经输卵管腹腔口,子宫腔与 外界相通. 输卵管的内 侧2/3由子宫动 子宫动 脉的分支供血, 外侧1/3由卵巢 卵巢 动脉分支供血. 动脉
41
9,阴道 阴道环绕子宫颈阴道部的部分与子宫颈形成的环形 深浅不一的结构称阴道穹. 阴道前壁短,上部借膀胱阴道隔与膀胱底,膀胱颈 相邻; 下部与尿道后壁相邻. 阴道后壁长,与直肠,肛管相邻.
二,盆壁肌: 闭孔内肌,梨状肌
4
三,盆底肌与盆膈 盆隔 pelvic diaphragm:
1.组成 肛提肌 盆膈上筋膜 尾骨肌 盆膈下筋膜
5
通过结构:男:尿道;女:阴道和尿道 2.盆膈裂孔 下方有尿生殖膈封闭
3.盆底肌 ◆肛提肌 肛提肌:前列 肛提肌 腺提肌(耻骨阴 道肌), 耻骨直肠肌,耻 尾肌,髂尾肌 ◆尾骨肌 尾骨肌
第五章 盆部与会阴
重点内容: 骨盆腔的境界 盆筋膜的区分,各部的位置和形成的结构 膀胱(空虚时),直肠,子宫的形态位置和毗邻 子宫动脉的起止,走行,分布及与输尿管的关系 前列腺的形态和毗邻 直肠的动脉分布及来源 盆内脏神经的起止,走行,终止神经节及节后纤维的分布. 概念:肛提肌腱弓,耻骨后间隙,直肠后间隙,盆膈裂孔, 概念 会阴,坐骨直肠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