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盆部与会阴1

合集下载

5.盆部与会阴

5.盆部与会阴

骶骨
下口
长而曲度大,骶岬明 短而垂直,骶岬突出 显突出 较小 较窄小 较宽大
二、盆壁肌
闭孔内肌 梨状肌
三、盆底肌与盆膈
盆膈由肛提肌和尾骨肌及覆盖其上、下面的盆 膈上、下筋膜构成
盆膈 pelvic diaphragm
组成:盆膈上筋膜 肛提肌、尾骨肌 盆膈下筋膜 作用:封闭盆底,支持和 固定盆腔脏器
通过结构:直肠
盆膈裂孔:被尿生殖膈封闭
盆底肌
(一) 肛提肌


前列腺提肌(耻骨阴道肌) 耻骨直肠肌 耻尾肌 髂尾肌
(二)尾骨肌
四、盆筋膜
盆壁筋膜
骶前筋膜 梨状肌筋膜 闭孔筋膜 耻骨前列腺韧带(男性) 耻骨膀胱韧带(女性) 盆膈上筋膜 盆膈下筋膜 前列腺鞘 子宫主韧带 骶子宫韧带 直肠膀胱隔 膀胱阴道隔
卵巢的韧带:
有二条: 卵巢固有韧带 卵巢悬韧带
作用:维持卵巢位置
9. 阴道 vagina
阴道穹fornix of vagina,后部较深,与 直肠子宫陷凹紧邻, 腹膜腔内有脓液积存 时,可经此部进行穿 刺或切开引流
第三节 会 阴 Perineum

分为前方的尿生殖区和后方的肛区
一、肛区 Anal region
( 1 )尿道球部受损, 同时阴茎深筋膜也 破裂
尿渗入会阴浅隙、阴 茎、阴囊、腹前壁 Scarpa筋膜深面
(2) 尿道膜部受损
尿仅渗入会阴深隙

(3) 尿道在尿生殖膈
以上受损
尿液渗入盆 尿道海绵体受损,
未伤及阴茎深筋

尿液渗出仅局限
在阴茎范围内
女性外生殖器
阴阜、大、小阴唇、阴道前庭、阴蒂和前庭球
4. 前列腺 prostate 5. 输精管盆段、射精管及精囊

人体断面与影响解剖学[第五章盆部与会阴]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人体断面与影响解剖学[第五章盆部与会阴]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五章盆部与会阴重点难点剖析1.盆部由盆壁、盆腔及盆腔脏器构成。

盆壁以骨盆为基础,各骨借骶髂关节、耻骨联合、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相连结,加上盆壁肌、盆膈和盆筋膜构成盆腔。

盆膈由肛提肌和尾骨肌及覆盖于其上、下面的筋膜构成,封闭骨盆下口,内有肛管通过。

盆筋膜分为盆壁筋膜、盆脏筋膜和盆膈筋膜,盆筋膜在盆腔内相互移行形成潜在性的盆筋膜间隙,常见有耻骨后隙、骨盆直肠间隙和直肠后隙.2.盆腔脏器自前向后排成三列,前列为膀胱、尿道和男性前列腺等泌尿器官,中列为男性输精管壶腹、精囊或女性子宫、阴道、输卵管、卵巢等生殖器官,后列为直肠和肛管等消化器官。

膀胱位于耻骨联合的后方,分为膀胱尖、体、底、颈四部分,膀胱颈与男性前列腺或女性盆膈相邻,膀胱底与男性输精管壶腹、精囊或女性子宫颈、阴道相邻。

前列腺位于膀胱颈与尿生殖膈之间,分为前列腺底、体、尖三部分。

前列腺依据胚胎发生分为前叶、中叶、后叶和左、右侧叶,依据组织结构分为内腺和外腺,依据带区分区法分为前区、中央区、周缘区和前纤维肌基质区。

精囊呈长椭圆形的囊状器官,位于膀胱底的后方和输精管壶腹的外侧.输精管末端膨大成输精管壶腹,与精囊的排泄管汇合成射精管,穿过前列腺开口于尿道。

子宫呈倒置的梨形,分为子宫底、体、颈三部分.正常成人子宫呈轻度前倾前屈位,子宫体近似与地平面相平行,子宫颈位于坐骨棘平面以上。

除盆底肌、尿生殖膈、阴道等子宫周围结构的承托外,子宫阔韧带、子宫圆韧带、子宫主韧带等的固定也起到保持子宫正常位置的作用。

卵巢呈扁卵圆形,位于髂内动脉与髂外动脉夹角处的卵巢窝内,借卵巢悬韧带和卵巢固有韧带分别连于盆侧壁、子宫角。

阴道位于膀胱、尿道与直肠之间,其上部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环状的阴道穹,阴道后穹最深,与直肠子宫陷凹相邻。

直肠在第3骶椎平面续于乙状结肠,其下端膨大为直肠壶腹,内有3条直肠横襞。

3.会阴为盆膈以下封闭骨盆下口的全部软组织,呈菱形,以两侧坐骨结节的连线分为尿生殖区和肛区。

盆部与会阴

盆部与会阴

第五章盆部与会阴一、概述了解盆部和会阴部的境界、分区和体表标志。

[07级临五]单选:14、关于盆部的表面解剖正确的是(左右髂棘最高点过第四腰椎棘突)(137)37. Which one is not the important surface landmark (E)A. pubic crest.B. pubic arch.C. ischial tuberosity.D. apex of coccyx.E. promontory of the sacrum.二、盆部1.了解骨盆的整体观及盆壁肌。

掌握盆膈的构成。

1. The bony pelvis (A) A. is formed by the two hip bones, sacrum, coccyx and their joints.B. can be divided into abdominal and pelvic part by the terminal line.C. is enclosed at the inferior pelvic aperture by perineum.D. is wider, shorter and more funnel-shaped in female than in male.E. pelvic outlet is formed by the terminal line.[07级临五]多选:3、盆底肌包括()【填空】盆膈的肌肉包括肛提肌和尾骨肌。

肛提肌包括前列腺提肌(男)、耻骨阴道肌(女)、耻骨直肠肌、耻尾肌和髂尾肌4部分。

2. The levator ani does not include (A) A. coccygeus. B. levator prostate. C. puborectalis. D. pubococcygeus. E. iliococcygeus.【盆膈】又称盆底,它由肛提肌及覆盖其上下面的筋膜构成[07级临七]单选:21、盆膈的组成/[06级临五]选择:36、盆隔构成3. The pelvic diaphragm (E) A. encloses the whole inferior aperture of the pelvis. B. is located in the anal triangle.C. consists of levator ani, sphincter ani externus, superior and inferior fascia of pelvic diaphragm.D. has a hiatus of pelvic diaphragm for digestive and urogenital canal.E. can support the pelvic viscera.5. The hiatus of the pelvic diaphragm (A) A. is a cleft between the anteromedial margin of pelvic diaphragm.B. is filled with the urogenital diaphragm.C. is enclosed by superior and inferior fascia of urogenital diaphragm.D. is the main channel connecting the pelvic spaces and perineal space.E. is penetrated by the membranous part of the urethra in male.2.了解盆筋膜的配布、盆筋膜间隙的名称和位置。

盆部会阴

盆部会阴
直肠上静脉 →肠系膜下静脉 →脾静脉。
外丛(位于肌层外面)→直肠下静脉 和肛静脉→
髂内静脉→髂总静脉。 3.淋巴 盆部的淋巴结一般沿血管排列,主要淋巴结群: 髂外淋巴结髂 髂 总 淋 巴 结 腰 淋 巴 结
内淋巴结
骶淋巴结
4.盆内脏神经(盆神经)
腹主动脉丛→ 上腹下丛(左、右腹下丛) S2—4骶副交感核→ 盆内脏神经(盆丛) 骶交感干→节后纤维
侧方:直肠旁窝,盆丛, 直肠上、下血管和肛提肌
等。
前方:在男性,
上部为直肠膀胱陷凹、
膀胱底上部和精囊。 腹膜返折以下有直肠 膀胱隔、膀胱底下部、 精囊、输精管壶腹、 前列腺及输尿管盆部。
在女性,腹膜 返折以上为直肠子 宫陷凹、子宫及阴
道后穹隆,返折线
以下借直肠阴道隔
与阴道后壁相邻。
3) 直肠的动脉
膀胱丛
盆 丛 ( 下 腹 下 丛 ) 前列腺丛 子宫阴道丛
直肠丛
五、盆腔脏器
1.盆腔脏器与腹膜的头系 直肠膀胱陷凹;直肠子宫陷凹; 子宫阔韧带:子宫侧面至骨盆侧壁双层腹膜形成 直肠子宫襞:从子宫体和颈的交界 处至骶骨前面的腹膜皱襞。
3)shape: 在矢状面上 有两 个弯曲。
骶曲sacrallexure: 在直肠上部形成与 骶骨弯曲相 一致的弯 曲,凹向前。
一、肛区
anal region
1.肛管 anal canal
1)内面观:肛柱、肛
瓣、肛窦、齿状线、
肛梳(痔环),白
线(括约肌间沟)
2)肛门括约肌:
肛门内括约肌由肛管壁的环行平滑肌增厚形成。
肛门外括约肌、皮下部、浅部和深部 3)肛门直肠环: 由肛门外括约肌浅、深部与直肠壁纵行肌、肛门内括约肌和耻骨 直肠肌、在肛管和直肠连接处形成的肌性环,该环对肛管的闭合及控 制排便起重要作用。

局部解剖学(盆部和会阴)精品PPT课件

局部解剖学(盆部和会阴)精品PPT课件
一、骨盆整体观 1、组成: 2、分部:
大骨盆 小骨盆
二、盆部肌
1、闭孔内肌: 2、梨状肌:
梨状肌上孔 梨状肌下孔
三、盆底肌与盆膈
(一)肛提肌 1、耻骨直肠肌 2、耻尾肌 3、髂尾肌 4、前列腺提肌或 耻骨阴道肌
(二)尾骨肌
四、盆筋膜
(一)盆壁筋膜 1、骶前筋膜 2、梨状肌筋膜 3、闭孔筋膜
肛提肌腱弓 4、耻骨前列腺韧带 5、耻骨膀胱韧带 6、盆膈上、下筋膜
第五章 盆部和会阴
第一节 概 述 一、境界及分区 (一)盆部
骨盆 盆壁肌 盆腔 盆底肌
(二)、会阴 1、广义会阴:
前角:耻骨联合下缘
后角:尾骨尖
呈菱形 两侧角:坐骨结节
前外侧边:坐骨支、耻骨下支
后外侧边:骶结节韧带
分区:尿生殖三角
肛门三角
2、狭义会阴
外生殖器和肛门 之间的软组织。
第二节 盆部
(三)神经
1、闭孔神经 2、骶交感干 3、盆内脏神经 4、上腹下丛 5、骶丛 6、下腹下丛(盆丛) 7、尾丛
七、盆腔脏器
(一)盆腔脏器的位 置安排
(二)盆腔腹膜的配 部
(三)盆腔脏器
1、直肠
(1)、毗邻关系
①、前方为生殖器,
男性为膀胱底、精囊腺、 输精管壶腹和前列腺;
女性为子宫和阴道。
其上部为间接关系,其 间隔有盆腹膜腔,下 部为直接关系,其间 隔有直肠膀胱隔或直 肠阴道隔。
②、后方
为直肠后隙,为疏松 结缔组织。
紧贴骶骨前,由正中 向外,有骶正中血管、 骶交感干、骶外侧血管、 骶丛和骶静脉丛。与直 肠紧密相贴下行的为直 肠上血管,也是直肠的 最主要血管,其分为二 支斜行并向前环绕直肠 至其两侧,并形成后索。

盆部和会阴 ppt课件

盆部和会阴  ppt课件
ppt课件
1
2
16
ppt课件
17
ppt课件
18
2. 盆部的静脉
(1)盆部的主要静脉 1)髂内静脉:为盆部静脉主干,流入髂总静脉。 2)直肠上静脉:注入肠系膜下静脉, 3)卵巢静脉:右侧者注入下腔静脉,左侧者注入左肾静脉。 (2)盆腔脏器的静脉回流 静脉首先在脏器下部两侧广泛吻合,形成静脉丛,如膀胱静脉丛、 前列腺静脉丛或阴道静脉丛、子宫静脉丛、直肠静脉丛等,然后由静脉 丛汇合成相应的静脉,再注入髂内静脉。这些静脉丛之间吻合丰富,瓣 膜甚少或缺如。直肠静脉丛上部汇入直肠上静脉最终至肝门静脉,下部 汇入直肠下静脉和肛静脉最终至髂内静脉。成为肝门静课件
2
2
ppt课件
3
ppt课件
4
二、表面解剖 从腹前正中线下端向外,依次可触得耻骨联合上缘、 耻骨结节、腹股沟韧带、髂前上棘、髂嵴。在后方,可 触得髂后上棘、坐骨结节和骶角。左、右骶角之间是骶 管裂孔,骶角为骶管麻醉穿刺的标志。两侧髂嵴最高点 连线通过第四腰椎棘突。两侧髂后上棘连线平第二骶椎 棘突。
2)直肠周隙(直肠旁间隙)
ppt课件
1
11
ppt课件
12
1)耻骨后隙 位于耻骨联合与膀胱之间,又称膀胱前隙。间隙向上前腹壁的腹膜外 组织相延续,因此临床上常将该间隙作为膀胱、前列腺和剖腹产的腹 膜外手术入路。若膀胱前壁或男性尿道前列腺损伤,外渗的尿液可经 此间隙向腹壁的腹膜外组织蔓延。 2)直肠周隙(直肠旁间隙) 位于盆底腹膜与盆膈之间,直肠筋膜的周围。此间隙被直肠侧韧带 (此韧带由直肠下动、静脉及周围结缔组织构成)分为前、后两部: 前部称直肠前隙或骨盆直肠间隙,它的前方为直肠膀胱隔(男)或直 肠阴道隔(女),后方为直肠和直肠侧韧带;后部为直肠后隙,位于 直肠侧韧带与骶骨之间,此间隙向上直接与腹膜后隙相通,故临床上 常将气体注入该间隙作腹膜后隙的充气造影。

盆部及会阴PPT课件

盆部及会阴PPT课件

紧贴骶棘Lig上面。
起止: 起自坐骨棘盆面,
2021/4/8
止于
尾骨及骶骨下部的侧缘16 。
4、盆膈:
又称盆底。
盆膈上筋膜
组成: 肛提肌 、尾骨肌
盆膈
盆膈下筋膜
作用: 封闭骨盆下口的大部份,
其后部有肛管通过。具有支
持和固定盆内脏器的作用,
并与排便、分娩等有关。
2021/4/8
17
盆膈裂孔:
盆膈封闭了骨盆下口的大部分,
(七)盆内脏器:
泌尿器官
盆内脏器包括 生殖器官
消化管盆内部份。
前方: 膀胱、尿道。
盆内脏器 中部: 内生殖器官
的排列: 男性:输精管、精囊、前列腺。
女性: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
后方: 直肠。
2021/4/8
此外: 输尿管盆部沿盆侧壁下降40 。
1、直肠:
直肠位于 (1)位置: 上平 S3高度接
2021/4/8
13
位置: 居中间部。
起止: 起自骨盆面和肛提肌腱弓的
前份,肌纤维向后止肛管侧
耻骨
壁 、后壁及会阴中心腱,两
直肠肌:
侧肌束在直肠肛管移行处构
成“U”形袢。
作用: 是肛直肠环的主要组成部份
有协助紧闭肛门的作用。
2021/4/8
14
位置: 居外侧部。
耻尾肌: 起止: 起自耻骨盆面,肛提肌腱
蚀直2021肠/4/8 、膀胱及阴道等器官;盆手术室探查部25 。
位置: 直肠筋膜与骶前筋膜之间
上界 为盆底腹膜。
下界 为盆膈。
3、直肠后隙:境界: 前界直肠筋膜直肠外侧Lig
(骶前间隙)
后界 骶前筋膜。

局部解剖学--盆部、会阴

局部解剖学--盆部、会阴
直肠下段的淋巴
管沿直肠下血管注入
髂内淋巴结和骶淋巴
结。
2.膀胱 urinary bladder
空虚的膀胱呈三 棱锥体形,可分为四
部:
膀胱尖 膀胱体 膀胱底 膀胱颈
膀胱的位置:
成人的膀胱位
于盆腔的前部,耻
骨联合的后方,上
界部超过耻骨联合。 小儿膀胱位置较高。
膀胱位置变化及其与腹膜的关系:
男性膀胱的毗邻:
直肠前面的毗邻:
男性: 膀胱底 精囊 输精管壶腹 前列腺 直肠膀胱陷凹 输尿管盆部
直肠前面的毗邻:
女性: 子宫颈
阴道后穹
阴道后壁 直肠子宫陷凹
直肠的动脉:
(1)直肠上动脉
(2)直肠下动脉
(3)骶正中动脉
直肠的静脉:
与同名动脉
伴行。
直肠的淋巴引流:
直肠上段的结。
(三)盆膈筋膜
五、盆筋膜间隙 (一)耻骨后隙(膀胱前隙)
位于耻骨联合与膀胱之间,内有脂肪、疏松结缔组织。
(二)直肠周隙 直肠周围的间隙,借直肠侧韧带分为前外侧部(直肠 旁隙)和后部(直肠后隙),向上通腹膜后间隙,下 方有盆膈封闭。 内有骶前静脉丛,手术剥离时勿损伤。
六、盆部的血管、神经和淋巴(自学) (一)动脉
组织。
境界:
前方:耻骨联合下缘
后方:尾骨尖
两侧界:耻骨下支、
坐骨支、坐骨结节和 骶结节韧带。
分 区:
通过两侧坐骨结
节前缘的连线,可
将会阴分为:
前部的尿生殖区 后部的肛区
(一) 肛区
(肛三角)
有肛管通过。 肌肉:肛提肌 尾骨肌
肛门外括约肌
1. 肛 管 anal canal
从盆膈至肛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盆部与会阴一、重点内容盆部重要的体表标志;盆底肌的配布;髂内动脉在盆部的行程、分支和分布。

直肠、肛管的血管;膀胱的毗邻、血管;输尿管盆段与子宫动脉的位置关系;子宫、阴道、卵巢、输卵管的位置。

会阴部的血管神经;坐骨直肠窝的境界、内容;会阴浅隙、会阴深隙的构成和内容。

二、难点内容盆内脏器与腹膜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盆腔淋巴结的名称、位置及流注;骶丛、盆内脏神经的位置和配布;肛门三角、尿生殖三角的层次解剖;阴囊、阴茎、睾丸、附睾被膜和精索的组成,层次结构及其与周围组织各层次之间的相互延续关系;尿道不同部位破裂时,尿液渗出范围。

三、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骨盆由:A骶骨、尾骨及2块髋骨借强有力的韧带连接构成B 第5腰椎、骶骨、尾骨及耻骨借强有力的韧带连接构成C 髋骨、坐骨、骶骨及尾骨借强有力的韧带连接构成D 骶骨、尾骨、耻骨及坐骨借强有力的韧带连接构成E 骶骨、尾骨、髂骨及坐骨借强有力的韧带连接构成[考核要点] 骨盆的构成及髋骨的组成。

[常见错误] B、C、D、E[错误解析] 选B者主要由于对骨盆构成和髋骨组成的概念不清,错误地把第5腰椎也包括在骨盆的构成中了,另外错误地认为耻骨就是髋骨。

选C、D、E者共同的错误表现在对髋骨的组成概念模糊,成年人髋骨由髂骨、耻骨和坐骨三块骨融合组成,髂骨、耻骨和坐骨都只代表了髋骨的一部分。

[临床要点] 骨盆是一个完整的骨环。

其前方为耻骨,两侧上份为髂骨,下方为坐骨,后方为骶骨、尾骨,前三者在成年人(约16岁左右)融合成髋骨。

骶骨、尾骨和两侧的2块髋骨借强有力的韧带连接构成骨盆。

其中骨盆环前部的耻骨上、下支形成的弓形部骨质较脆弱,易发生骨折。

[正确答案] A2、会阴分为尿生殖区和肛区,其分区标志为:A耻骨结节B 耻骨嵴C 耻骨弓D 坐骨结节E 坐骨棘[考核要点] 盆部及会阴的体表标志和会阴的分区。

[常见错误] A、C、E[错误解析] 腹前正中线的下端可触及耻骨联合上缘,两侧的锐缘为耻骨嵴,嵴的外侧端可触及耻骨结节。

会阴部的耻骨弓和坐骨结节等也可扪及。

坐骨体后缘有尖形的坐骨棘,在体表较难摸到。

在会阴区两侧坐骨结节之间的假想连线将会阴分为前后两个三角区,前方为尿生殖区,后方为肛区。

选错答案者是对盆部及会阴的体表标志及分区标志认识不清所致。

[临床要点] 盆部及会阴的体表标志很多,对临床外科手术有较重要的定位意义;另外,会阴部尿生殖区和肛区解剖层次不同,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局部的组织层次关系,因此了解其分区标志十分重要。

[正确答案] D3、关于盆膈的描述,错误的是:A盆膈肌为肛提肌和尾骨肌B 分隔盆腔和会阴C 其前部有盆膈裂孔D 与尿生殖膈无关E 由盆膈肌及盆膈上、下筋膜组成[考核要点] 盆膈的构成及其结构特点。

[常见错误] A、B、C、E[错误解析] 此题要选择关于盆膈的错误描述。

盆膈又称盆底,由肛提肌、尾骨肌及覆盖于两肌上、下面的盆膈上筋膜和盆膈下筋膜所构成,故A、E为正确描述。

盆膈封闭骨盆下口的大部分,分隔盆腔和会阴,仅在其前方两侧肛提肌的前内缘之间留有一狭窄裂隙,称盆膈裂孔,因此B、C也是正确描述。

盆膈裂孔的浅面由肌和筋膜构成的尿生殖膈所封闭,所以D为关于盆膈的错误描述,选D。

[临床要点] 盆膈和尿生殖膈共同封闭骨盆下口,具有支持和固定盆腔内脏器的作用,还与排便、分娩等有关。

[正确答案] D4、下列何者不属于肛提肌:A尾骨肌B 髂尾肌C 前列腺提肌D 耻骨直肠肌E 耻尾肌[考核要点] 肛提肌的组成。

[常见错误] B、C、D、E[错误解析] 肛提肌为一对四边形薄片肌,按纤维起止及排列可将其分为前列腺提肌(女性为耻骨阴道肌)、耻骨直肠肌、耻尾肌和髂尾肌,因此B、C、D、E都属于肛提肌的组成部分,本题选A。

[临床要点] 肛提肌、尾骨肌及覆盖于两肌上、下面的盆膈上筋膜和盆膈下筋膜共同构成盆膈,具有支持和固定盆腔内脏器的作用。

[正确答案] A5、不属于盆脏筋膜形成的结构为:A直肠筋膜鞘B 直肠膀胱膈C 肛提肌腱弓D 子宫主韧带E 前列腺鞘[考核要点] 盆脏筋膜形成的结构以及肛提肌腱弓的构成。

[常见错误] A、B、D、E[错误解析] 盆脏筋膜增厚形成的结构有前列腺鞘、直肠筋膜鞘、耻骨前列腺韧带、子宫主韧带、骶子宫韧带、直肠阴道隔、直肠膀胱隔和膀胱阴道隔等;而肛提肌腱弓是盆壁筋膜位于耻骨联合后面和坐骨棘之间的部分显著增厚形成的,不是盆脏筋膜形成的结构,故选C。

[临床要点] 盆脏筋膜包裹在盆腔内各脏器及血管、神经的表面,有些形成该脏器的鞘或包囊,有些则增厚形成韧带,起维持脏器位置的作用。

[正确答案] C6、下列何者不是髂内动脉的分支?A膀胱上动脉B 膀胱下动脉C 直肠上动脉D 臀上动脉E 臀下动脉[考核要点] 髂内动脉的分支及直肠上动脉的来源。

[常见错误] A、B、D、E[错误解析] 髂内动脉按其分布可分为壁支、脏支。

壁支:闭孔动脉、臀下动脉、臀上动脉、髂腰动脉、骶外侧动脉。

脏支:膀胱上、下动脉、直肠下动脉、阴部内动脉、子宫动脉(女性)和输精管动脉(男性),所以A、B、D、E均为髂内动脉的分支。

直肠上动脉来自肠系膜下动脉,故选C。

[临床要点] 盆腔空间相对狭小,脏器结构复杂,外科手术时术野暴露较困难。

髂内动脉是盆壁和盆腔内脏器的主要供血动脉,应该熟练掌握其分支分布情况,防止手术中误伤发生大出血。

[正确答案] C7、有关闭孔动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为髂内动脉的壁支B 穿闭膜管C 异常闭孔动脉常发自髂外动脉D 与同名静脉及神经伴行E 动脉在上神经在下[考核要点] 闭孔动脉的起始、走行、伴行结构及相互位置关系。

[常见错误] A、C[错误解析] 本题要求选择错误叙述。

闭孔动脉是髂内动脉的壁支,错选A者是对闭孔动脉的起始不了解。

闭孔动脉与同名静脉及神经伴行,穿闭膜管,有时从髂外动脉发出异常闭孔动脉,所以B、C、D均为正确叙述。

在闭膜管中,神经在上动脉在下,故选E。

[临床要点] 闭孔血管神经沿盆侧壁经闭膜管至股部,分布于邻近诸肌及髋关节。

[正确答案] E8、直肠上动脉来自:A髂内动脉B 肠系膜上动脉C 肠系膜下动脉D 脐动脉E 阴部内动脉[考核要点] 直肠上动脉的来源。

[常见错误] A、B、E[错误解析] 直肠上动脉是肠系膜下动脉的分支,所以选C。

直肠下动脉从髂内动脉前干发出,故A错误。

肠系膜上动脉不发出到达直肠的动脉,阴部内动脉常与直肠下动脉共干,因此B、E均为错误选项。

[临床要点] 直肠由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和骶正中动脉供血,直肠上动脉在第3骶椎平面分为左、右两支,分布于直肠;直肠下动脉分布于直肠下部;骶正中动脉发出小支经直肠后面分布于直肠后壁。

直肠手术时要注意处理上述动脉。

[正确答案] C9、关于子宫动脉的描述,不正确者为:A起自髂内动脉B 在宫颈外侧2cm处位于输尿管的后下方C 在宫颈处分支分布于阴道D 也分支营养输卵管E 与卵巢动脉有吻合[考核要点] 子宫动脉的起始、行程、分支和分布。

[常见错误] A、C、D、E[错误解析] 本题要求选择错误描述。

子宫动脉起自髂内动脉的前干,沿盆侧壁向前下方走行,进入阔韧带基底部,在距子宫颈外侧约2cm处,横向越过输尿管盆部的前上方,至子宫颈侧缘后,沿子宫两侧迂曲上行,所以A为正确描述,B为错误描述,此题选择B。

子宫动脉在子宫颈外侧向上发出阴道支,分布于阴道上部,故D也是正确的描述。

主干行至子宫角处即分为输卵管支和卵巢支,卵巢支与卵巢动脉有吻合,因此D、E均为正确描述。

[临床要点] 子宫动脉供血范围广泛,分布于子宫、输卵管、卵巢和阴道等器官。

子宫手术处理子宫动脉时,应注意其分支、毗邻情况,避免出现大出血或输尿管损伤等情况。

[正确答案] B10、骶丛:A由骶尾神经的前支构成B 位于梨状肌后方C 闭孔神经是其分支D 会阴神经是其间接分支E 不支配下肢肌[考核要点] 骶丛的构成、毗邻、分支和分布。

[常见错误] A、B、C、E[错误解析] 骶丛由腰骶干和1~4骶神经组成,故A错误。

骶丛位于梨状肌前面,B也错误。

闭孔神经发自腰丛,C错误。

会阴神经是骶丛发出的阴部神经的分支,阴部神经除了发出会阴神经外,还发出肛神经和阴茎(蒂)背神经,所以D正确。

骶丛分支分布于臀部、下肢和会阴。

[临床要点] 骶丛损伤不多见,但可能被盆腔肿瘤所压迫,引起下肢痛;胎头也可能压迫骶丛引起下肢痛。

[正确答案] D11、切断不会引起大便失禁的结构为:A肛门外括约肌浅部B 肛门外括约肌深部C 肛门外括约肌皮下部D 肛直肠环E 以上均会[考核要点] 肛直肠环的构成,及其生理功能。

[常见错误] A、E[错误解析] 肛直肠环是由肛门外括约肌的浅、深部,耻骨直肠肌,肛门内括约肌以及直肠壁纵行肌的下部等,在肛管与直肠移行处的外围,共同构成的强大肌环,此环对括约肛门有重要作用,手术时若不慎被切断,可引起大便失禁。

肛门外括约肌的皮下部不参与肛直肠环的构成,切断后不会引起大便失禁,所以此题选C。

[临床要点] 肛直肠环手术时若不慎被切断,可引起大便失禁。

肛门外括约肌的皮下部切断不会引起大便失禁,手术时如有需要可小心切断。

[正确答案] C12、有关坐骨直肠窝的描述,错误的是:A位于肛管与坐骨之间B 可分为顶、底及内、外侧壁C 窝底为皮肤D 其内充满脂肪组织E 窝顶为盆隔上筋膜和闭孔筋膜汇合而成[考核要点] 坐骨直肠窝的位置、构成及内容。

[常见错误] A、B[错误解析] 此题要求选择错误描述。

坐骨直肠窝是位于肛管两侧皮肤深面的锥形间隙,所以A为正确叙述。

坐骨直肠窝分顶、底和内、外侧壁,故B也是正确描述。

坐骨直肠窝顶由盆膈下筋膜与闭孔筋膜汇合而成,因此E为错误描述。

坐骨直肠窝底为肛门两侧的皮肤,窝内充满脂肪组织,称坐骨直肠窝脂体,所以C、D也为正确描述。

[临床要点] 坐骨直肠窝脓肿,若不及早切开引流,则有可能形成肛瘘。

当脓肿破溃穿通肛门周围皮肤时,常因排脓不畅形成慢性窦道,成为瘘管。

[正确答案] E13、下列何者不起、止于会阴中心腱?A尿道括约肌B 肛门外括约肌C 会阴浅横肌D 会阴深横肌E 尾骨肌[考核要点] 会阴中心腱处的附着结构。

[常见错误] A、B、C、D[错误解析] 会阴中心腱处附着的肌有:肛门外括约肌、球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会阴深横肌、尿道括约肌(女性为尿道阴道括约肌)和肛提肌,因此A、B、C、D均起、止于会阴中心腱。

尾骨肌起自坐骨棘盆面,止于尾骨和骶骨下部的侧缘,所以此题选E。

[临床要点] 会阴中心腱具有加固盆底、承托盆内脏器的作用。

若会阴中心腱损伤常造成盆腔内脏器下垂甚至脱出。

[正确答案] E14、子宫的淋巴注入:A髂总淋巴结B 腰淋巴结C 髂内、髂外淋巴结D 腹股沟淋巴结E 以上均是[考核要点] 子宫的淋巴回流途径。

[常见错误] A、C[错误解析] 子宫底和子宫体上部的多数淋巴管注入髂总淋巴结和腰淋巴结;子宫底两侧的一部分淋巴管注入腹股沟浅淋巴结;子宫体下部及子宫颈的淋巴管注入髂内淋巴结或髂外淋巴结,一部分淋巴管向后注入骶淋巴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