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对联小课堂7
国学讲堂之:对联

拆字联二例:
妙人儿倪家少女 大言者诸葛一人
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火成烟夕夕多
小练笔: 上联:门中木闲奇人倚 下联:?
(五)镶嵌
为了表达某种特定的意义,以达到某种特定的创作目的和获得 特定的艺术效果,人们在写作楹联时,经常把某些特定的字词,诸 如人名、地名、数字、方位以及所写的事件或中心词等,巧妙而自 然地嵌入联语,这种创作方法称为镶嵌法。镶嵌法是联语创作中特 殊而又常用的一种方法。此法因其精巧,创作难度颇大;因其别具 雅趣,深受世人喜爱;因其用处较多,人们愿知难而进。古来颇多 佳作传世。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 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 则,也适用于对联。
对联的特点:
(一)上下联字数相等,忌重字,长度不限。 (二)上下联句式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三)上下联平仄相对。 (四)上联末字须仄声,下联末字须平声。 (五)上下联意相近或相反,可只说一事,然不妨分 说两事,但忌“合掌”。 (六)张贴的传统习惯为竖写,右上左下。 (七)好的横批有点睛之妙,但并非必有。
司农常熟世间饥
这副联镶嵌入两个人官位、籍贯,很有意思。
2.横嵌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这副楹联顺次递嵌“民国总统”,针对袁世凯篡 夺辛亥革命成果,做了窃国大总统,骂他不是个 东西。
3.竖嵌
所谓竖嵌,就是将所要镶嵌的名称分拆开后,分别 镶嵌于上下联中。竖嵌的样式颇多,简单地分有首嵌、 腹嵌和尾嵌三种。根据所镶嵌的字在上下联中的位置情 况,细分为13个格,并借助动物形体部位,将有的格予 以十分形象生动的命名。运用这些格式,将竖嵌联制作 得浑然天成,不着痕迹,方为上乘佳作。
八十日里,乡试第一,京试第一,殿试第 一,蓝袍脱下紫袍归。
小学生对联活动课教案

小学生对联活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如对联的起源、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训练学生对对联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对联的基本特点: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3. 对联的分类:春联、寿联、挽联、书画联、自拟联等。
4. 如何创作对联:选材、构思、对仗、平仄、炼字等。
5. 欣赏和分析经典对联案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和创作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对联,让学生感受对联的魅力。
3. 实践训练法:让学生动手创作对联,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联创作心得,互相学习。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介绍对联的基本知识和经典案例。
2. 对联素材:提供一些对联素材,方便学生创作。
3. 书写工具:毛笔、墨汁、宣纸等。
4. 评分标准:制定对联创作的评分标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对联的基本特点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
3. 欣赏:分析经典对联案例,让学生感受对联的艺术魅力。
4. 实践:分组让学生动手创作对联,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每组选出一副最佳作品进行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6. 总结: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布置课后作业(创作一副对联)。
7. 作业反馈:下一次课程开始时,展示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讲解。
六、教学目标:1. 深化学生对对联知识的理解,掌握对联的基本创作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创作对联的能力,提升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七、教学内容:1. 对联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
2. 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创作富有表现力的对联。
3. 对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节日庆典、喜事庆祝、悼念等。
4. 欣赏古今名联,学习对联的艺术价值。
八、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对联,讲解修辞手法的运用。
小学关于对联的课件ppt

如飞对舞、游对唱 等。
数量词对数量词
如三对五、千对万 等。
名词对名词
如山对水、花对鸟 等。
形容词对形容词
如红对绿、深对浅 等。
副词对副词
如忽然对果然、偏 对只等。
韵律和谐
平仄相间
韵母相同
上联以仄声收尾,下联以平声收尾。
上联和下联相应位置上的字韵母相同 或相近。
声调和谐
上联和下联相应的位置上使用相反的 声调。
详细描述
对联的哲理美在于其深刻的人生观和 价值观。在鉴赏对联时,引导小学生 思考对联所蕴含的哲理和智慧,让他 们从中汲取人生的启示,可以启发他 们的思考能力和智慧。
04
CATALOGUE
对联的实际应用
对联在生活中的运用
01
02
03
节日庆典
在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 日,人们会张贴对联来营 造喜庆氛围,寄托美好愿 望。
感受对联的语言美
总结词
通对对联的语言美的感受,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详细描述
对联的语言美在于其精炼、工整、富有节奏感。在鉴赏对联时,引导小学生关注 对联的用词、音韵和结构,让他们感受语言的韵律和美感,可以培养他们的语言 表达能力。
领略对联的哲理美
总结词
通过对对联的哲理美的领略,可以启 发小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智慧。
对联的特点与种类
特点
对联讲究对仗工整、韵律和谐,要求上下两句在字数、结构、意义、声调等方 面相呼应,语言简练、意蕴深远。
种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联有多种类型。按用途可分为春联、喜联、挽联等; 按形式可分为正对、反对、流水对等;按风格可分为豪放、婉约等。
02
CATALOGUE
小学生对联活动课教案

小学生对联活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对联的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对联的基本概念:什么是对联,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2. 对联的特点:对仗工整,韵律协调,意境深远。
3. 对联的种类:春联、挽联、寿联、书画联等。
4. 对联的创作方法:如何构思、如何对仗、如何用韵。
5. 对联的文化内涵:对联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重点:1. 对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对联的种类和创作方法。
3. 对联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难点:1. 对联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2. 对联的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对联的基本概念、特点、种类和创作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对联,让学生感受对联的魅力。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创作对联,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对联的创作方法和技巧,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5.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对联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对联的基本概念、特点、种类和创作方法的讲解。
2. 经典对联案例:收集一些经典的对联,用于分析和欣赏。
3. 对联创作素材:准备一些对联创作的素材,如诗词、名言等。
4.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对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对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使用课件讲解对联的起源、发展和基本特点。
3. 分析经典对联案例:展示一些经典对联,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特点。
4. 讲解对联的种类:讲解春联、挽联、寿联、书画联等不同的对联种类。
5. 讲解对联的创作方法:如何构思、如何对仗、如何用韵等。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对联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7.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创作对联,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关于学习的书法对联大全精选小学生

关于学习的书法对联大全精选小学生上联:书中只有黄金屋;下联:书中自有颜如玉。
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的书法对联大全精选小学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关于学习的书法对联大全精选小学生(一)上联:书中只有黄金屋下联:书中自有颜如玉上联:玉不琢不成器下联:人不学不知道上联:开卷有益下联:温故知新上联:学不知足下联:业精于勤上联:苦读有恒下联:好学无时上联:若知天下事下联:须读古今书上联:藏古今学术下联:聚中外精华上联:读书必提要下联:处净在通情上联:读书不知味下联:不如束高阁上联:读书破万卷下联:下笔如有神上联:都无做官志下联:惟有读书声上联:夜眠人静后下联:早起鸟鸣先上联:修业勤为贵下联:得意文必高上联:广藏古典名着下联:快读现代新书上联:萃古今之着作下联:罗中外之篇章上联:学优才赡凭修练下联:海阔天空任展为关于学习的书法对联大全精选小学生(二)上联:业精于勤,荒于嬉下联:行成于思,毁于随上联:学如黄鹤习如鹊下联:勤如羽翼奋如翅上联:学海,让我们游泳下联:书林,让我们欣赏上联:胸中万卷风雷动下联:无端直奔笔下来上联:立志当怀虎胆下联:求知莫畏羊肠上联:悠悠书香情,丝丝沁我心下联:漫漫学海路,步步催我行上联:探胜拾微,扬帆游学海下联:攀高揭秘,矢志越书山上联:学优才赡凭修练下联:海阔天空任展为上联:打开科学大门下联:激活创新理念下联:掌握学科基础下联:攀登思辩尖端上联:储藏二酉下联:汇集百家上联:文章江海下联:书籍林泉上联:傍百年树下联:读万卷书上联:读古人书下联:友天下士关于学习的书法对联大全精选小学生(三)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学海,让我们游泳;书林,让我们欣赏。
4.你之心,在书林里;我的脑,在学海中。
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6.故作轩窗掩苍翠;要将弦诵答潺湲。
7.天资聪颖慧根尚在;生性懒惰才智枉存。
8.自学好学勤学学而自用;无思厌思废思思而无功。
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对联小课堂6

(五)词性3 — 结构一致[第三单元第二课]
词语的结构
了解了单字的词性,我们就可以根据词性来认识词语(词组) 的结构类型
玉兔; 形容词+名词 眉白; 名次+形容动词 煮雪; 动词+名词 日月; 名词+名词
批改 动词+动词 清秀 形容词+形容词
偏正结构 主谓结构 动宾结构 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联合结构
作对联时不须死抠单字,只要词组结构相对就可 以(宽对)
上联:春暖华堂人衣锦 下联:(D)
A。管竹琴弦乐齐鸣 B。婉转莺歌凌紫烟 C。千秋雅调遥相闻 D。月明水榭客听歌
有天皆丽日; 无地不春风。
丽:形容词 春:名词
丽日:明亮的太阳 偏正结构 春风:(春天)温暖的风 偏正结构
迟日江山丽, 江山:山与水,指整个天地世界, 春风花草香。 并列结构
要有词组 的概念, 不要死抠 单字
海水 海里的水 偏正结构
花草:花与草,指所有植物 并列 结构
风云三尺剑 雨过琴书润 雪舞梅花俏
春归柳色新 风来翰墨香 花鸟一床书
大家来找茬
1、 迎新春吉祥如意 接鸿福宝地生金
3、 一帆风顺福星到 四季平安好运来
2、 合家欢乐财源到 内外平安好运来
4、 校园迎俊秀 桃李向阳红
考试中的对联题
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句中哪个能作为
下句与它组成对句?选出最恰当的一个(A)
A. 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荚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蓉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
小学六年级语文校本课程教材《对联趣谈》

小学六年级语文校本课程教材:《对联趣谈》[认识对联]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
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欣赏故事]巧对(两则)(一)清代初,连山莲塘人彭希商,号会斋,十三岁时即在当时县学就读,学使来查员生的业绩与才学,信口出了一上联曰:“诸肉不如猪肉味”求下联。
彭希商略一思索即时应对曰:“百花怎比柏花香”学使听了非常高兴,称赞这孩子有出息,以此正式名列泮庠(即成为秀才,据说从此彭族开始成为“书香门第”之家)。
后来彭希商由拔贡授福建泉州府教授(学政官)颇有声望。
(二)清代中叶,连山和睦乡的邓维森,据说自幼聪慧,进入私塾读书前就能吟诗作对,远近闻名。
有一次,外地江右来了一位名士,听说邓维森是个神童,便来和睦乡来找他,正巧和邓维森在村头池塘边相遇,江右名士便出一联曰:“一池浮萍,许多鱼虾藏底下。
”邓维森听了,毫不困难地对道:“两株乔树,若干鸟雀宿其中。
”江右名士听后非常欣赏,赞扬道:“好对,好对!”“头落地”对“角朝天”从前,有位书生赶路上京考试,走到一个三叉路口时,不知从那条路走好。
刚好看见有位老大爷在河边大石上磨斧头,他走上去向老大爷问路。
老大爷抬头看看书生,想了想,就说了几句话:“磨斧头,上山头,砍木头,头头落地”。
他说:“如果你对得上,就指路给你。
”书生想了很久都答不出,只好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妻子奇怪地问他:“为什么又走回来?”书生只好将路上遇见老大爷,问路出对的情况告知妻子。
叹了口气说:“你别着急,明天一早我就帮你想出来,今晚上你就安心睡觉吧!”第二天一早,妻子早早起床来,叫书生跟着她去,看她做工。
她走出门外,就折起一边衫角,直走到塘边,坐上小船,到塘里摘菱。
书生看看瞧瞧,果然有所醒悟。
于是,辞别妻子赶路去,又在三叉路口遇上老大爷,他对:“折衣角,落塘角,摘菱角,角角朝天。
”老大爷听了,高兴地指路给他前去。
内容说明]《巧对》两则,分别讲了彭希商和邓维森两人对对子的故事,故事内容真实、生动有趣且充满智慧。
小学对联校本课程教材

小学对联校本课程教材小学对联课程技巧篇第一课:析字联清代文学家李调元以善对而闻名。
某日调任广东当学政,有一牧童故意在李经过的路上以三块石头垒成一座石桥。
李坐轿路经此地,石桥被轿夫踢倒,牧童责问轿夫,双方争吵不休。
李调元下轿调解。
牧童说:“你既是李大人,听说善于作对,小子出个上联请你对吧!”李调元欣然答应。
牧童念道:踢破磊桥三块石李调元想了好久,竟未能对出,只好约明天再来应对。
回家以后,冥思苦想,茶饭无心,妻子问其所以,他微微一笑,在纸上写了一个的“出”字,然后用剪刀一剪,剪成两个“山”字。
李调元恍然大悟。
于是次日一早即到约定地点,见到牧童,对出了下联:剪开出字两重山牧童哈哈大笑:“李大人,这下联恐是你夫人想出的吧?”李调元吃惊地问:“汝何以知之?”牧童答道:妇人常与针线、剪尺打交道,男子汉大丈夫则应将剪子换作斧头。
何不就将下联改为:劈开出路两重山李调元面红耳赤,但内心颇为佩服。
那牧童却又说:“我再出个对子你对吧!李大人是文人学士,饱读古文,会做文章,我就以此为题。
”说完,又念出一个上联:古文人做,做诗做赋做高官李调元觉得此联亦颇难对,只好再次回到家中,和众门客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下联:八刀心忿,忿世忿命忿穷途谁知李调元第二天向牧童念出下联,又被牧童取笑:这分明是个穷书生对出来的。
李大人是达官贵人,对出这样穷酸气的对子于身份不符。
不如改成:一大口吞,吞云吞雾吞江海这样才有气魄呢!李调元听了,不禁连连点头,称赞这牧童是个奇才……读一读:闲看门中木。
思间心上田。
少水沙即现。
是土堤方成。
独生子女好。
只爱鱼羊鲜。
冻雨洒人东两点,西三点。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吾。
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
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
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
资料袋: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诸侯。
伊有人,尹无人,伊尹一人,元宰。
古木枯,此木成柴。
女子好少女,更妙。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丝微雨 斜斜细雨
李花白,菜花黄,更有桃花灿烂 水韵清,山韵响,合成雅韵悠扬。
注意:
上下同一位置的字 不能对相同的字
但同一字可以在一 句中重复出现
行人少
平平仄 对:仄仄平
名词词组(形容+名)+形容动词
车马多(思妍) 过客繁(雅婷) 过客稀(珍妮 祝君) 过客多(佳莹) 稚童多(伟达)
丝丝微雨行人少 平平平仄平平仄
作业讲评
丝丝微雨 平平平仄 对:仄仄平平
注意: 叠词一定要对叠词
叠词+形容词+名词
朵朵白云(思妍) 阵阵轻风(雅婷 佳莹) 缕缕轻烟(祝君) 习习轻风(珍妮) 柔柔轻风(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杭州龙井南九溪十八涧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思妍 雅婷 郭聪 珍妮 祝君 闽川 佳莹 伟达
作业:对对子,写在作业纸上,星期三交
1、锦绣江山 2、杨柳千丝绿 3、桃花开朵朵
不限平仄(能做到最
好),以词语意境优美 为佳,写越多越好
对联小课堂
(六)意思关联
对联,又对又联
平仄声调
对
词性结构
联——意思关联。上下联意思相关联,共同表现 一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