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秋学期《公共政策学》在线平时作业1[附答案]
[答案][东北师范大学]2020秋《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1-5
![[答案][东北师范大学]2020秋《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1-5](https://img.taocdn.com/s3/m/a3e71af16c175f0e7dd1374f.png)
1.政策控制的最根本的标准是()[答案:A]A.政策目标B.政策效益C.政策偏差D.政策漏洞2.公共政策具有()属性[答案:D]A.目的B.权威C.手段D.目的和手段3.政策评估的准备阶段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是()[答案:C]A.建立评估机构B.确定评估对象C.制订评估方案D.处理评估结果4.某政策符合客观情况,运作顺利,效果显著,可以继续执行,甚至上升为法律。
这种情况叫做()[答案:A]A.政策继续B.政策调整,或称政策革新C.政策终结D.政策验收5.“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在说明考察决策主体合法性中的哪一原则()[答案:C]A.管理职能B.人员组合C.运行规则D.权责体系6.毛泽东说过:“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这句话说明()[答案:B]A.政策执行是解决政策问题、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B.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质量的唯一手段C.政策执行是政策修正与完善的现实依据D.以上皆是7.“将政策执行前的倾向线投射到政策执行后的某一时间点上,代表若无该政策的实施此点会发生的情况,然后与政策执行后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以确定政策的实际效果。
”这是前后对比法中政策评价常用的基本方法中的哪一种()[答案:B]A.简单“前-后”对比分析B.“投射-实施后”对比分析C.“有-无”对比分析D.实验性对比分析8.主要依靠专家个人的经验和知识对政策问题及其所处环境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政策方案及其可能产生的结果等,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这种方法叫做()[答案:A]A.个人判断法B.脚本写作C.博弈分析D.德尔菲分析9.政策目标首先应该明确具体,不能模糊不清或模棱两可,这说明政策目标具有什么性质()[答案:A]A.具体明确性B.现实可能性C.前瞻性D.规范性10.决策者和执行者、专业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属于政策评估要素中的()[答案:A]A.评估主体B.评估客体C.评估目标D.评估标准11.政策调整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有()[答案:AB]A.政策调整会使不同程度地浪费一部分已经投入的政策资源B.政策调整也会挫伤一部分公众的积极性,并对公共机构的形象产生影响C.不利于政策科学化D.不利于保持公共政策的稳定性12.沟通协调机制建设主要包括()[答案:AB]A.建立健全政策执行的信息网络和“政府上网”工程B.优化政策信息传播和反馈渠道C.强化政策执行责任追究制度D.完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13.政策评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答案:ABCD]A.有助于价值取向的阐明和评判,是检验政策的价值、效果、效益和效率的基本途径B.决定政策去向的重要依据,是合理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C.是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是提高政策水平的重要途径D.是改善执行不力,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保障14.公共政策执行机制中的监督机制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答案:ABCD]A.增强政策执行的透明度B.保障专门监督机构的独立地位C.要强化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职能D.落实和完善社会监督制度15.下面属于定量分析法的有()[答案:AB]A.损益分析B.线性规划C.博弈分析D.德尔菲分析16.下面属于政策评估的障碍的是()[答案:ABCD]A.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B.政策影响的广泛性C.政策资源的混合和相关政策的重叠D.政策问题的复杂性与政策主体相关人员的抵制17.政策终结在政策过程中的地位主要表现有()[答案:BC]A.旧政策的继续B.旧政策的结束C.新政策的启动D.新政策的研发18.下列属于公共政策评估价值标准的是()[答案:ABCD]A.政策是否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B.政策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政策是否有利于增进人民的团结D.政策是否有利于保持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19.依政策过程环节不同,政策监控包括()[答案:ABCD]A.政策制定的监控B.政策执行的监控C.政策适用的监控D.政策评估的监控20.要设计出高质量的政策方案,至少必须做到()[答案:ABCD]A.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解放思想,大胆创新C.独立思考,集思广益D.设计出尽可能多的政策方案21.政策法律化无疑是一种立法活动,其立法主体一是享有国家立法权的立法机关﹔二是享有委托立法权的行政机关。
20秋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平时作业1

B.在特定的实践时空环境中的选择
C.公共政策问题的认定
D.对行动的方法、途径或手段的选择
答案:A
13.我国行政决策的合法化程序包括()
A.决策方案的提出
B.法制部门的审查
C.领导会议讨论决定
D.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
答案:B
14.政策终止是由于()
A.政策功能的消失
B.责任与权利的解除
答案:错误
25.作为一门科学,政策科学总是以理性原则为基础,试图运用科学方法建立各种理性模型来改进政策制定,同时也重视政策制定者的经验、直觉、预见、灵感等超理性因素,以及情感、深层心理动机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答案:正确
B.政策颁布——政策宣传——实施准备——政策实验——全面推行
C.政策宣传——政策颁布——实施准备——政策实验——全面推行
D.政策颁布——政策实验——政策宣传——实施准备——全面推行
答案:C
10.在下列制度中,能够实现政策规划主体多元化的是( )
A.招聘制度
B.奖惩制度
C.听证制度
D.考任制度
答案:C
D.幻想类比
答案:A
18.头脑风暴法的特点有()
A.自由畅想
B.延迟评判
C.多次反馈
D.禁止批评和表扬
答案:A
19.公共政策的主体主要包括()
A.政治领袖
B.政党组织和利益集团
C.民意代表、大众传媒
D.各类政策研究组织
答案:A
20.衡量一项公共政策的成本—收益,可从()等角度分析。
A.个人
B.政府
C.社会
D.以上角度都不是
答案:A
判断题
21.社会心理承受力与政策能否有效地执行无关
国开电大公共政策学形考任务1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公共政策学形考任务1参考答案问题一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公共政策的定义和特点。
公共政策是指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制定和实施的旨在解决社会问题、满足公众需求、促进公共利益的行动方案和决策。
公共政策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具有社会目标: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公众需求,其目标是促进公众利益和福祉。
- 具有政府干预:公共政策通常需要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的干预和指导,以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和实施。
- 具有公共资源调配: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调配和利用公共资源,以满足公众需求和解决社会问题。
- 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公共政策往往是长期性和持续性的,需要通过不断的监测和评估来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基于以上特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政府以及其他相关利益方的参与和合作。
同时,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种社会、经济、政治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以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问题二在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评估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评估可以帮助政府和其他相关利益方了解政策的实施效果,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政策。
评估的主要目的是:- 评估政策效果:评估可以帮助政府了解政策的目标是否达到,以及政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 发现问题和挑战:评估可以帮助政府和其他相关利益方发现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 提供决策依据:评估可以为政府和其他相关利益方提供决策依据,以便制定更加科学和有效的公共政策。
- 促进透明和问责:评估可以促进政府的透明和问责,帮助公众和其他利益方了解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
因此,评估是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政府应该积极推动和支持政策的评估工作,以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问题三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各种挑战,其中包括:- 利益冲突和矛盾:公共政策往往涉及到各种利益相关方,他们可能有不同的诉求和目标,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和矛盾,使政策制定和实施变得复杂和困难。
东大20秋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平时作业1

20秋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平时作业1
当政策涉及相关群体的利益时,受益人是特定的群体,即该项公
共政策只向一个或数个受益群体提供利益,而该利益的获得并不使其
他特定群体损益。
这类公共政策属于()。
A:分配性的政策
B:调节性的政策
C:自我调节性的政策
D:再分配性的政策
答案:A
评估者将公共政策执行前的趋势线投射到公共政策执行后的某一
时间点上,并将所得到的投影与公共政策执行后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以确定公共政策的效果。
这种方法在公共政策评估中属于()。
A:简单“前—后”对比分析
B:“投射—实施后”对比分析
C:“有—无”公共政策对比分析
D:“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对比分析
答案:B
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对事物、事件、关系和相互作用等进行描述、观察、计数、度量和推理,属于()。
A:事实分析
B:价值分析
C:规范分析
D:可行性分析
答案:C
通过逐步减少对公共政策的投入、减少公共政策实施范围、放松
对公共政策执行的控制等措施,以最终达到完全终止公共政策的目的,从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类型讲,属于()。
A:替代
B:分解
C:合并
D:缩减
答案:D
决策权与决策事务均集中于上级政策机关,下级机关只能依上级
机关的指令行事的决策体制是()。
A:首长制。
公共政策概论平时作业1

在正式政策出台之后,大众传媒主要扮演“政策游说者”的角色。
正确的答案是“错”。
公益性是公共政策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
正确的答案是“错”。
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正确答案是:外脑追踪决策的分析过程,首先是从()开始的,即对原有决策的产生机制与产生的环境进行客观分析,从而找出失误产生的环节和原有,使追踪决策建立在现实的正确的基础之上。
正确答案是:回溯分析决策过程中的第二步是探索和()各种可能的备择方案。
正确答案是:拟定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应当说强调“()”。
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
正确答案是:公事公办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维者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正确答案是:灵感思维西蒙认为,决策的基本程序中包括审查活动,即决策过程中的()。
正确答案是:反馈公共政策的本质是要解决()问题。
正确答案是:利益分配()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
正确答案是:公共利益在政策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的互相()。
正确答案是:排斥公共政策科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过程()。
正确答案是:公共政策的学科化, 公共政策的组织化, 公共政策的产业化政策执行者根据政策内容和局部利益对政策进行取舍,有利就执行,无利的不执行,这属于()政策执行。
正确答案是:折扣型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正确答案是: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公共政策的()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正确答案是:调节功能公共政策的官方决策主体包括()。
正确答案是:立法机关, 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 执政党公共文化的内容不包括()。
正确答案是:价值分析公共决策体系不包含()子系统。
正确答案是:分析西蒙把决策过程分为三步,分别称为情报活动、()和抉择活动。
南开大学20秋《公共政策学》在线作业(参考答案)

1.定性评估方法主要依靠()。
A.价值判断B.客观指标C.群众意见D.专家建议答案:A2.()是公共政策的客体。
A.公共问题B.个人问题C.市场问题D.科学问题答案:A3.政策研究的效果主要依赖于()。
A.研究资金B.研究方法C.研究态度D.研究伦理答案:B4.经济学从()的角度看待人类行为。
A.个体性B.社会性C.合理性D.稀缺性答案:D5.政策研究组织指的是那些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为政府、企业或社会团体出谋划策,提供(),以期影响其决策行为的社会组织。
A.政策成本核算B.政策依据C.政策收益核算D.政策资助答案:B6.政策目标是指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为了解决有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
A.党委B.人大C.政府D.媒体答案:C7.()变化会引发新的公共政策问题。
A.收入B.支出C.价值观D.年龄答案:C8.政策调整具有()。
A.剧烈性B.全局性C.渐进性D.短期性答案:C9.政府权力和政府职能决定了公共政策具有()。
A.二重性B.三重性C.四重性D.五重性答案:A10.政策问题是指被()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
A.党委B.人大C.政协D.政府答案:D11.()会影响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
A.社会事件B.个人喜好C.娱乐明星D.影视作品答案:A12.()有助于矫正政策执行偏差。
A.领导重视B.强化监督C.加大投入D.公务员加班答案:B13.公共政策学属于()。
A.自然科学B.人文科学C.社会科学D.文化艺术答案:C14.确立公共政策目标能够为政策评估提供()。
A.方向B.条件C.标准D.范围答案:C15.提出决策有限理性命题的是()。
A.西蒙B.林德布洛姆C.拉斯维尔D.德罗尔答案:A16.本课程教材的主编宁骚来自于()。
A.清华大学B.北京大学C.中国人民大学D.厦门大学答案:B17.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
A.公共组织B.企业C.个人D.社会组织答案:A18.公共政策学的开山之作是()。
[东北大学]20秋学期《公共政策学》在线平时作业1-资料答案
![[东北大学]20秋学期《公共政策学》在线平时作业1-资料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affda76edb6f1afe001f57.png)
[东北大学]20秋学期《公共政策学》在线平时作业1
提示:本资料为中医大学习辅导资料,只做参考学习使用!!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从公共利益与公共代价角度看,教育政策属于()
-A.-利益范围宽而代价范围窄
-B.-利益范围宽和代价范围宽
-C.-利益范围窄而代价范围宽
-D.-利益范围窄和代价范围窄
【参考选项是】:A
2.公共政策执行的正确程序是()
-A.-政策颁布——实施准备——政策宣传——政策实验——全面推行
-B.-政策颁布——政策宣传——实施准备——政策实验——全面推行
-C.-政策宣传——政策颁布——实施准备——政策实验——全面推行
-D.-政策颁布——政策实验——政策宣传——实施准备——全面推行
【参考选项是】:C
3.“摸着石头过河”体现了()的观点
-A.-理性模型
-B.-渐进模型
-C.-精英模型
-D.-小组意识模型
【参考选项是】:B
4.公共政策学的发展走过了一条()的道路
-A.-学科化——组织化——产业化
-B.-组织化——学科化——产业化
-C.-组织化——产业化——学科化
-D.-产业化——学科化——组织化
【参考选项是】:A
5.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政策研究者建立了许多政策执行模型,其中“过程模型”的建立者是( )
-A.-史密斯
-B.-麦克拉夫林
-C.-雷恩
-D.-巴德克
【参考选项是】:A
6.政策规划中采用听证制度是为了实现政策规划主体的()
-A.-单一化
-B.-政府主导化。
东师公共政策导论20秋在线作业1答案_31115

(单选题)1: 人们把决策活动中冠冕堂皇地进行拖延的做法喻为()A: 新因效应B: 黄灯效应C: 红灯效应D: 乐队效应正确答案: B(单选题)2: 公共政策一旦____,便意味着它取得了政治系统的承认,获得了正式的公共性和权威()A: 可行B: 合法化C: 合理化D: 乐系统化正确答案: B(单选题)3: 政策终结在组织方面的障碍主要是由于()A: 组织寻求生存发展B: 经费条件紧缺C: 资源配置不合理D: 社会方面的抵抗正确答案: A(单选题)4: 最为有效的展示政策方案的方法是()A: 词典排序法B: 两两比较法C: 满意程度法D: 三者都不是正确答案: D(单选题)5: 首因效应又称为()A: 新因效应B: 晕轮效应C: 定型效应D: 先头效应正确答案: D(单选题)6: 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彼此间的信息沟通对政策执行效果做出具体针对性的评价的是(#)A: 决策者B: 执行者C: 专业学术团队D: 政策目标群体正确答案: D(单选题)7: 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A: 渐进主义模型B: 理性主义模型C: 规范最佳模型D: 政治系统模型正确答案: A(单选题)8: 将旧的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龟策分解成几部分,每一部分独自形成一项新的政策的是政策的()A: 废止B: 替代C: 合并D: 分解正确答案: D(单选题)9: 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是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
A: 导向B: 分配C: 调控D: 管制正确答案: B(单选题)10: 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
A: 公共政策秩序稳定化B: 公共决策体制扁平化C: 公共政策信息公开化D: 公共决策权力多元化正确答案: D(单选题)11: 采用匿名通信和反复征求意见的形式,让专家们在彼此隔离情况下交换意见的预测方法是()A: 专家会议法B: 正负表决法C: 德尔菲法D: 同意表决法正确答案: C(单选题)12: 政策评估依据的标准是(#)A: 测定B: 分析C: 建议D: 指标正确答案: D(单选题)13: 政策评估的核心是()A: 政策效果B: 政策方案C: 政策执行过程D: 政策保障正确答案: A(单选题)14: “因为??所以??”,因为A=B,B=C,所以A=C,这种思维方式属于()A: 经验思维B: 逻辑思维C: 直觉思维D: 创新思维正确答案: B(单选题)15: 当原有政策由于内容繁杂,目标众多而影响政策效果时,比较有效的政策终结方式是()A: 分解B: 合并C: 缩减D: 替代正确答案: A(多选题)16: 行政决策作为公共政策出现的主要形式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大学]20秋学期《公共政策学》在线平时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从公共利益与公共代价角度看,教育政策属于()
A.利益范围宽而代价范围窄
B.利益范围宽和代价范围宽
C.利益范围窄而代价范围宽
D.利益范围窄和代价范围窄
[正确选择是]:A
2.公共政策执行的正确程序是()
A.政策颁布——实施准备——政策宣传——政策实验——全面推行
B.政策颁布——政策宣传——实施准备——政策实验——全面推行
C.政策宣传——政策颁布——实施准备——政策实验——全面推行
D.政策颁布——政策实验——政策宣传——实施准备——全面推行
[正确选择是]:C
3.“摸着石头过河”体现了()的观点
A.理性模型
B.渐进模型
C.精英模型
D.小组意识模型
[正确选择是]:B
4.公共政策学的发展走过了一条()的道路
A.学科化——组织化——产业化
B.组织化——学科化——产业化
C.组织化——产业化——学科化
D.产业化——学科化——组织化
[正确选择是]:A
5.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政策研究者建立了许多政策执行模型,其中“过程模型”的建立者是( )
A.史密斯
B.麦克拉夫林
C.雷恩
D.巴德克
[正确选择是]:A
6.政策规划中采用听证制度是为了实现政策规划主体的()
A.单一化
B.政府主导化
C.全局化
D.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