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及答案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附译文)

(一)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②,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注释】①流辈:人们。②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好.鸟相鸣

B、丞相自.若也/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C、丞相熟.视久之/但手熟.尔

D、索笔疾.书/不以疾.也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

3、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3分)

(二)管仲不谢私恩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道.而饥渴/独行其道.

B、如.子之言/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C、甚.敬/急湍甚.箭

D、将何.以报我/何.苦而不平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

3、从文中可以看出管仲是一个怎么样的人?(3分)

(三)

夏王使羿①射于方尺之皮,径寸之的。乃命羿曰:“子射之,中,则赏子以万金之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邑之地。”羿容无定色,气战于胸中,乃援弓而射之不中更射之又不中。夏王谓傅弥仁曰:“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傅弥仁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人能遗其喜惧,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

注①:羿,即后羿,传说中的人物,擅长射箭。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乃.命羿曰/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B、发.无不中/舜发.于畎亩之中

C、若.羿也/若.儿戏耳

D、人能遗.其喜惧/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乃援弓而射之不中更射之又不中

3、用自己话概括这则故事的寓意。(3分)

(四)

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日:“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故.人至暮不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其为.信若此/天子为.动

C、方.与之食/方.七百里

D、欲.服三军/解衣欲.睡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3、文中体现了吴起具有什么样的品质?(3分)

(五)鲍子都之德义

魏鲍子都暮行于野见一书生卒心痛①。子都下马,为摩其心。有顷,书生卒。子都视其囊中,有素书一卷,金十饼。乃卖一饼,具葬书生,其余枕之头下,置素书于腹旁。后数年,子都于道上,有乘骢马②者逐之。既及,以子都为盗,固问儿尸所在。子都具言,于是相随往。开墓,取儿尸归,见金九饼在头下,素书在腹旁,举家感子都之德义。由是声名大振。 (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心痛:心脏疼痛。②骢(cōng)马:毛色青白相间的马。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有素.书一卷/素.湍绿潭

B. 乃.卖一饼/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C.固.问儿尸所在/汝心之固.

D.举家感.子都之德义/帝感.其诚

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魏鲍子都暮行于野见一书生卒心痛

3、鲍子都为书生做了哪些事情?他具有怎样的品性?(3分)

(六)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征求不已./惧其不已.也 B. 炀帝意.犹不足/任意.东西

C.此皆朕所目见./见.往事耳 D.君能清.净/香远益清.

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3、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七)曲突徒薪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①,旁有积薪。客谓主人曰:“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②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③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④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向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论功而请赏,‘曲突徒薪’无恩泽,焦面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注释】①突:烟囱②嘿:同“默”,不说话。③灼(zhuó):被火烧伤④录:邀请。

1、下列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见其灶直.突/争高直.指

B.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且焉置.土石

C.余各以.功次坐/不以.疾也

D.终亡.火患/河曲智叟亡.以应

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3、主人家“失火”的原因是什么?“人谓主人曰”的这番话是为了告诉主人什么?(3分)

(八)杨继盛小传

杨继盛七岁失母,庶母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兄言于父听之学然牧不废也。年十三岁,始得从师学。家贫,益自刻厉。贬狄道典史①。其地杂番②,俗罕知诗书,继盛简子弟秀者百馀人,聘三经师教之。鬻③所乘马,出妇服装,市田资诸生。县有煤山,为番人所据,民仰④薪二百里外,继盛召番人谕之,咸服曰:“杨公即须我曹⑤穹帐亦舍之,况煤山耶?”番民信爱之,呼曰“杨

父”。

【注释】①典史:知县下属最低级官吏。②杂番:指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③鬻(yù):卖。④仰:依赖,依靠。⑤我曹:我们。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心好.之/好.鸟相鸣

B.始.得从师学/始.一反焉

C.俗罕知诗书./答谢中书书.

D.市.田资诸生/百里奚举于市.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请得从塾师学兄言于父听之学然牧不废也

3、“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可见杨继盛在番民心中很有威望。请写出番民“信

爱”杨继盛的原因。(3分)

(九)宋仁宗忍饿

宋仁宗一日晨兴,语近臣曰:“昨夕因不寐而甚饥,思食烧羊。”侍臣曰:“何不降旨索取?”仁宗曰:“比闻禁中每有索取,外面遂以为例①。诚恐自此逐夜宰杀以备非时供应。则岁月之久害物多矣。岂不可忍一夕之馁,而启无穷之杀也。

【注释】①外面遂以为例:宫外的人便以此为例,指定天天要宰羊,以备皇上享用。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不可忍.一夕/所以动心忍.性

B.比闻.禁中每有索取/闻.之于宋君

C.诚.恐自此逐夜宰杀/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D.以备.非时供应/四时俱备.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诚恐自此逐夜宰杀以备非时供应则岁月之久害物多矣

3、这则故事体现了宋仁宗的什么品质?

(十)晏子仆御①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洋洋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②深矣,常有以自下③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以是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