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政治图表类试题的解答技巧
高考政治图表题的解题技巧例谈

( ) 读 标 题 : 定 要 明 确 图表 的标 题 , 时 标 题 往 往 就 一 审 一 有 是 该 图表 式 材 料 的 中心 意 思 。此 类 问题 的 答 案 格 式 是 : 标题 + 图 表 反 映 的现 象 。 【 1 例 】 年 份 我 国信 息 技 术 产 业 产 值 增 长 情 况 20 钲 01 20 0 2笠 20 0 3链
目的 考 查 意 图 , 学 归 纳 和 总 结 答 案 束 手 无 策 , 致 答 案 要 么 科 导 答 非 所 问、 么会 而 不 全 。尤 其 是 图 表 题 , 是 19 要 它 9 4年 以来 高 考 政 治 单 科 试 卷 的“ 青 树 ”也 在 近 几 年 的高 考 文 综 卷 政 治 综 常 , 合题 中频 频 ‘ 相 ” 亮 。如 今 , 图表 题 已成 为 考 查 学 生 获 取 信 息 、 整 合 处 理 信 息 能 力 的一 种 重 要 的综 合 性 题 型 。正确 把 握 图表 题 的 特 点 , 解 其 新 变 化 , 握 解 答 思 路 和 方 法 , 于 增 强 考 生 数 了 掌 对 据、 图表 意 识 , 高 图表 题 的解 题 能力 至 为重 要 。笔 者 依 据 多 年 提 的 备 考经 验 , 合 教 学 实 际 对 高 考 文 综 政 治 图表 题 的 题 型 特 点 结 和 解 题 要 求 做 简 单 的 归 纳 和 总 结 , 望 对 提 高 学 生 高 考 成 绩 能 希
产值( 万亿元 )
15 . 3
1 . 8
21 .
在大幅度增长,家庭 恩格 尔系数在逐步下 降。说 明改革 开放 以 来 , 国 的经 济 得 到 了 长 足 的 发 展 , 民 生 活 水 平 有 了很 大 提 高 . 我 人
高三政治答题技巧大全

高三政治答题技巧大全高三政治答题技巧大全一“反映类”主观题【题型特点】“反映型”的设问,一般来说所给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图表式的,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解题技巧】不管是哪一种设问的情况,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感性材料理性化,既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明。
做这类题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
高三政治答题技巧大全二图表类主观性试题:题型特点:常见形式多为一个或几个图表(表格、柱状图、饼状图、坐标图或曲线图)以及文字材料组成。
即图表呈现、生动活泼;信息量大、综合性强;提炼不易、得分不难;答案直观、依赖背景。
其解题要领:对照设问,明确要求(明层次、明方向、明范围);细读图表,提取信息(读表题、读数据、读表注);迁移知识,形成答案(依据教材、结合背景、运用术语);注意细节:"两比较":"横比"--"纵比";"三结合":设问--图表内容--涉及背景;"三忌讳":一忌死套教材知识,二忌脱离表题和设问读图表,三忌离开背景导向主观臆断。
分析做答:⑴注意表格标题的中心主旨作用,总揽表格。
⑵表格内容既要“纵比(事物自身前后不同阶段比较,最明显标志是表格中的不同时间)”→说明“什么在变以及如何变”,更要“横比(不同事物之间比较)”→说明事物间的差异或差距(既要总体分析,也要分项说)。
中国和外国对比,应该以中国情况为主分析。
⑶注意表格小注的补充说明作用,小注是图表不可缺少的部分,要把小注和图表内容结合分析才不会有遗漏知识点。
⑷注意表格中的特殊年号隐含重大时政背景。
⑸设问是问“材料或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还是“共同反映什么经济现象”;是问“谈谈对图表经济现象的认识”还是“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⑹有些时候设问还问“表格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有因果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有时是一分为二的关系。
最新高考政治图表类主观题型指导及专练

高考政治图表类主观题解题思路一、试题特点1、反映当年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体现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是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关注的重点问题题2、题型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一是设问。
材料一般由“表题,1~3个图表(图表的形式常见的有表格式、坐标式、图饼式三种)、注释”三部分组成。
3、设问通常是由1~2个小问组成。
第(1)问是:表一、表二分别(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表一和表二有何内在联系?第(2)问要求你谈谈对表格所反映现象的认识,或根据材料设定的其他问题。
二、解题思路与技巧(解答图表题应做到三个“三”)1、三读:(1)读图表。
图表一般是表格、饼状图和柱状图,有标题、时间、项目、数据以及小字注等构成。
标题表明什么行业、什么部门、什么社会群体等单位的什么经济状态。
它总揽和规定着表格的基本内容。
项目则把各种数据按照一定类别划分开来,按照一定关系有序地进行排列。
(2)读备注。
图表下的注文对图表起着补充作用。
是图表式主观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文还对答题思路有提示作用。
(3)读设问。
图表是为设问服务的,设问是命题测试意图的直接表示,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
读设问,一要弄懂各问分别问的是什么,二要弄懂各问之间的内在联系。
(当然要注意图表中具有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
如图表中出现1978年我们应联想到改革开放,2017年应联系到党的十九大。
)2、三比:(1)纵向比较找变化。
对同一项目内的数据比较。
它反映的是事物自身变化发展的趋势。
(2)横向比较找差距。
发现不同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发现新问题。
这是创造性思维的突出表现。
(3)综合比较找关系。
图表与图表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存在着一定联系。
经过细心的比较,抓住这个联系,我们就会产生新的认识。
前几年的表格论述题基本上是一个表反映成绩,另一个表明存在问题,两个表是互补关系。
3、三到:(1)由数字到术语。
图表型主观题往往以数字来表达某种经济现象,在回答问题时必须用术语概括这一现象。
高考政治考图表分析说明题的解题技巧试

高考政治图表分析说明题的解题技巧一、2006年上海高考分析说明题的特点1、为强化针对材料的分析,在材料呈现方面,尝试不再标注材料序号,例如36题,目的是引导考生将三段材料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而不是割裂为几个方面。
要求考生分析出整个材料的中心思想。
2、分析能力,作为一种考试目标,可以被分成要素分析、关系分析和组织原理分析等三种类型或三级水平。
(注:第一级水平,要求学生把材料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鉴别交流内容的各个要求,或对它们进行分类。
第二级水平,要求学生弄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它们的相互联结和相互作用;第三级水平,则要求学生识别把交流内容组合成一个整体的那些组织原理、排列和结构。
如,根据作品所展示的内容,排论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思想感情特性的能力等。
)今年分析说明题偏重于考查第二、三组,因为要素分析是关系分析、组织原理分析的基础,如果考生不能清楚地分析出材料中各个要素的话,就无法正确描述要素之间的关系,或者推出材料的中心思想。
3、在试题设问方面,第37题第3小题采用了无主题式的设问“请运用宏观调控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因为考生必须在读懂材料(图表和文字)的基础上分析回答,假设高问不仅难出应答的知识范围,而且组出一个主题,再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分析,就容易使考生得到材料以后的暗示而撇开材料,运用经验回答具体问题,这样就无法判断考试结果究竟是体现考生的材料分析能力还是考生的一般思维能力。
(以上内容选自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周群《2006年高考政治(上海卷)试卷测量学分析》《思想政治课研究》2006/4)二、高考的分析说明题事实上大体分为两种题型,一种是图表数据式材料分析题,一种是材料说明题(包括引文式,例如来自党和政府的文件,还有叙述材料论述题)分析题。
三、图表数据式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思路(一)“看”。
看设问,浏览资料1、首先主要看设问。
审设问,不同设问决定了不同的答题方向。
政治高考主观题答题技巧

政治高考主观题答题技巧高考政治客观题答题技巧一、图表类客观性试题:1、题型特点:罕见方式多为一个或几个图表(表格、柱状图、饼状图、坐标图或曲线图)以及文字资料组成。
即图表出现、生动生动;信息量大、综合性强;提炼不易、得分不难;答案直观、依赖背景。
2、其解题要领:对照设问,明白要求(明层次、明方向、明范围);细读图表,提取信息(读表题、读数据、读表注);迁移知识,构成答案(依据教材、结合背景、运用术语)。
3、留意细节:〝两比拟〞:〝横比〞--〝纵比〞;〝三结合〞:设问--图表内容--触及背景;〝三忌讳〞:一忌死套教材知识,二忌脱离表题和设问读图表,三忌分开背景导向客观臆断。
4、剖析做答:(1)留意表格标题的中心宗旨作用,总揽表格。
(2)表格内容既要〝纵比(事物自身前后不同阶段比拟,最清楚标志是表格中的不同时间)〞→说明〝什么在变以及如何变〞,更要〝横比(不同事物之间比拟)〞→说明事物间的差异或差距(既要总体剖析,也要分项说)。
中国和本国对比,应该以中国状况为主剖析。
(3)留意表格小注的补充说明作用,小注是图表不可缺少的局部,要把小注和图表内容结合剖析才不会有遗漏知识点。
(4)留意表格中的特殊年号隐含严重时政背景。
(5)设问是问〝资料或图表区分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还是〝共同反映什么经济现象〞;是问〝谈谈对图表经济现象的看法〞还是〝如何处置资料中的效果?〞(6)有些时分设问还问〝表格间的关系〞:最罕见的有因果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有时是一分为二的关系。
二、意义类客观性试题:1、其解题要领:留意限定词语的特殊要求;解剖主体和意义对象的关系;掌握意义内容的层次和角度(先直接,后直接;先以后,后久远;先微观,后微观;先经济,政治)。
2、罕见剖析有:(1)客体剖析:即受它影响对象,区分所受的影响,经济生活中罕见的有〝对国度、对企业(运营者)、休息者(消费者)、社会、市场、资源、产业结构等〞具有的影响。
高考政治图表题的解题方法

图表题的解题方法图表分析题作为主观试题在历年高考中经常出现,尤其是山东省的高考中几乎是逢考必考。
图表分析题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侧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但是无论是在平时练习中还是在高考中都能发现学生对图表题的解答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为表达术语不规范,对图表信息把握不完整,信息分析不到位,图表之间建立不起联系,也有存在答的过多以致淹没重点。
下面就针对图表题的解答做出几点归纳和总结,希望能够对学生有所帮助。
1总体认识图表一般来讲,相对完整的图表由表头信息、图表本身内容和“注”三部分构成。
图表本身内容是最突出的,也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但往往容易忽视“注”尤其是表头中的有效信息。
有的图表没有注,甚至有的图表的表头信息说的很简单。
无论怎样,只要是存在的部分,我们就应该仔细分析,关注里面是否有有价值的信息以及是否三个部分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
2正确利用表头信息正确利用表头信息是规范化解答图表题的要求。
表头信息说明了图表所展示的问题是什么,这里也可能蕴含着问题的角度。
图表题中经常出现的一问:“描述图表的变化”或“说明图表表现的经济信息”,往往这时首先用到的就是表头信息。
以2009年28题第一问为例:(1)描述图9表明的变化。
变化:2005 -2008年我国税收入总量不断增加,2005 - 2007年我国税收收入增速不断提高,2008 增速下降。
这里我们都够看出答案中的有些内容就是表头信息,所以巧妙地合理地运用表头信息有利于增强答题的规范化和准确度。
3全面分析图表内容本身图表内容本身隐藏着大量的信息,所以分析好图表内容本身显得格外重要。
首先从一般到个别以柱状(含曲线)图居多,用来表示发展的量的变化。
先总体上看变化的总趋势是增长还是下降,然后再对特殊的变化加以说明。
(可参考上图9的第一问的答案设置)其次找出不同主体,不同主体之间作对比图表内容本身常常会体现着一个主体以上的变化情况,要找出图表所设计的不同主体并加以对比,对比时既要找共性又要找各自的特点,而各自的特点恰恰会体现差距,而差距的出现则是问题的所在。
高考政治:图表题解题技巧

高考政治“图表”类题解题指导近年的高考,两个论述题中必定有一个图表题,所限定的知识要求一般都是经济常识的内容,所以特别要注意这一题型。
一、试题特点1、反映当年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体现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是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关注的重点问题2、题型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一是设问。
材料一般由“表题,2~3个图表(图表的形式常见的有表格式、坐标式、图饼式三种)、注释”三部分组成。
3、设问通常是由2~3个小问组成。
第(1)问是:表一、表二分别(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第(2)问是:表一和表二有何内在联系?第(3)问要求你谈谈对表格所反映现象的认识,或根据材料设定的其他问题。
二、解题思路与技巧(解答图表题应做到三个“三”)1、三读:①读图表。
图表一般是表格、饼状图和柱状图,有标题、时间、项目、数据以及小字注等构成。
标题表明什么行业、什么部门、什么社会群体等单位的什么经济状态。
它总揽和规定着表格的基本内容。
项目则把各种数据按照一定的类别划分开来,按照一定关系有序地进行排列。
②读注文。
图表下的注文对图表起着补充作用。
是图表式主观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文还对答题思路有提示作用。
③读设问。
图表是为设问服务的,设问是命题测试意图的直接表示,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
读设问,一要弄懂各问分别问的是什么,二要弄懂各问之间的内在联系。
(当然要注意图表中具有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
如图表中出现1978年我们应联想到改革开放,1997年就联想到党的十五大。
2002年应联系到党的十六大。
)2、三比①纵向比较。
对同一项目内的数据进行比较。
它反映的是一事物自身变化发展的趋势。
②横向比较。
发现不同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发现新问题。
这是创造性思维的突出表现。
③表与表之间的比较分析。
图表与图表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存在着一定联系。
经过细心的比较,抓住这个联系,我们就会产生新的认识。
前几年的表格论述题基本上是一个表反映成绩,另一个表明存在问题,两个表是互补关系。
高考政治图表类解题方法与技巧

高考政治图表类解题方法与技巧1、注意看表头,也就是表的标题,它主要说明表的中心意思。
看它可以让我们带着问题去思考,能够集中精力,有的放矢。
2、表格的横轴与纵轴,对其中的一些标志性的时间要有足够的敏感性,比如1978、1992、1997、2002等。
3、注意表格中数据的变化,上升或下降说明什么问题,是否正常。
比如,恩格尔系数的下降说明生活水平的提高等。
4、特别注意表格的注解,注解往往是补充的说明,甚至是解题的题眼,千万不能忽视。
5、注意多个表格之间的联系。
不能孤立的看问题。
考试中常常发生的常见问题:1、没有找全题眼,漏了某些数据,注解。
2、没有认真注意表格的对比关系。
另外还有一些常规要注意的就是注意题目的设问,问什么,答什么,不要生搬硬套。
一般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是需要经常考虑的角度。
同样的材料,问法不一样,答案就不一样。
例一:阅读下列图表及材料材料一:全球直接投资一览表(单位:亿美元)1989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全球总额20004000644086501300073505340中国吸引外资34453455.8400410468500中国占全球比重1.7%11.3%7.1%4.6%3.2%6.4%9.4%材料二:外资在各国资本构成中的比重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中国注比重25%13%15%外资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15%材料三:2002年我国成为吸引国际投资最多的国家,超过了美国、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
中国经济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态。
美、日等国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提出了人民币升值的问题。
中国政府明确表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并说明其原因。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3)材料一、二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4)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是什么?(5)人民币汇率之争的实质是什么?(6)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应如何保持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例题二: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各类技工所占比例(%)国家初级技工中级技工高级技工中国60355发达国家155035材料二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政治:政治图表类试题的解答技巧
图表题是用图和数据表格作为命题素材的一种试题,其中以主观性试题为主,较多考查经济生活知识。
以图表为载体,简明直观、新颖活泼、信息量大、能力要求高的图表题,已经成为高考政治命题的常用形式。
【典例】,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结合材料,说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在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中行使的职权及其作用。
该问题属于图表分析题。
解答图表分析题的关键是首先要读全、读准材料,图表的标题和注解、图表中横向和纵向数值比较等均不能忽视;其次,还要从图表直接反映的信息中找出其本质和问题;最后,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读、阐释。
其参考答案是:(1)全国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使科技进步法的修订更好地反映人民的意愿,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2)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制定并完善科技进步法,为我国科技进步提供了法律保障。
(3)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科技进步法的执法检查,行使监督权,保证了科技进步法的贯彻实施。
上述图表题在政治考试题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关于图表题的解题技巧可以概括如下:
1.横看纵看加注脚。
就是要求学生答题时看全图表中的相关信息,对于表格式的图表题首先要横看,就是看横格中的内容:数字、标题等。
标题是对整个表格内容的概括,是题眼或中心,往往对表格的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仔细“看”标题很有价值。
纵看是看表格中纵向相互关联的内容,表格之间及表格与材料的关系,对于其它图表题则只全面地看所给的信息即可。
注脚对解答题目有补充的提示作用,且不可忽视。
2.比较分析是关键。
“比较分析”是对材料进行整合,整合的前提是读取图表中的信息,信息对于比较分析非常重要。
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找出数据之间的联系,找到数据变化的规律。
对于多个图表构成的图表题还要找到两个或多个图表信息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3.相关知识不可少。
通过比较和分析用数据所呈现的现象,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就一目了然了,这时需要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地加工制作,把分析的结果上升到所学习的相关理论观点上,弄清材料所能联系到的经济、哲学、政治生活等知识是什么,弄清问啥再动笔。
4.构建框架要牢记。
也就是说,学生在答题时要减少盲目性,增强针对性。
问题的答案不同,要求也不同,需要的知识和切入的角度也就不同,弄清问题后大致建构一下,让自己有一个答题的基本思路,然后再组织语言。
5.关注特殊年份。
一般来说,在解图表类试题时,不需要对年份进行再现,但对一些特殊的年份要指出其特别的内涵:如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978年——我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0年——我国进入总体小康等等。
总之,解答图表类试题要做到“五个结合”:一是把图表和试题的其它设问相结合;二是将图表的标题和图表的内容相结合;三是将图表和图表外的注释相结合;四是把纵读和横读相结合;五是把图表和试题的其它材料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