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各城市工业介绍
珠三角个地市的主要产业和人均GDP现状

珠三角各地市的主要产业和人均GDP现状学号:3112000806 姓名:李杰一、珠三角各地市经济产业珠三角在早期发展阶段,主要依赖于工业制造、加工等第二产业来拉动经济的增长。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制造产业已无法保持较高的增长率,无法带来足够的经济收益。
因此,珠三角各地市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经济水平开始了产业的转型。
在广州、深圳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工业制造产业的比重已远远低于早期发展阶段时的比重。
2013上半年,广州工业三大支柱产业中汽车制造和石油化工制造业增速,不理想,汽车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还是负增长,受广石化等大企业设备检修因素影响,石油化工制造业增速放缓,仅增长2.4%。
但是固定投资的大增成为上半年广州经济最大“黑马”,目前上半年的增速已经达到23.8%,广州的潜力首先在于固定资产投资领域。
广州城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G D P比例在30%以下,而国内绝大多数城市该比例高达50%以上,广州在固投方面大有可为。
而后就是房地产也得增长,上半年房地产税收增幅最为突出,销售不动产营业税收入增长了近七成。
而深圳在国际经济环境扔不景气的背景下,发展文化产业,而且文博会已经成为创造“深圳质量”、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成为引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点睛之笔。
它激活了深圳的创意梦想,体现出城市发展的自信和智慧。
2012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保持了快速发展。
全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1150亿元,同比增长25%,占GDP9%,成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性产业。
与广州、深圳相比,其他珠三角地市无论在经济水平还是在市场地位等各个方面都还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产业发展也还没达到一定的水平。
就上半年而言:佛山: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7362.04亿元,增长12.9%。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佛山市上半年的固定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了同比超过10%以上的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62.85亿元,增28.9%,房地产投资的大幅增长成为了上半年佛山经济的一大亮点。
珠三角各城市工业介绍

珠三角各城市工业发展现状
广州:以汽车、电子、石油化工等产业为主,工业总产值居珠三角首位。
深圳: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工 业总产值居珠三角第二位。 佛山:以家电、建材、机械等传统产业为主,近年来逐步向智能制造、新 能源等新兴产业转型。
东莞:以电子、玩具、服装等轻工业为主,被誉为“世界工厂”。
产业
推进制造业与 互联网融合发
展
提升企业自主 创新能力
优化产业布局, 打造一批特色 产业园区和产
业集群
珠三角各城市工业合作与交流
珠三角各城市工业合作现状
合作领域:涵盖电子信、石油 化工、新能源等
合作成果:多个重大项目落地,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合作模式:产业转移、园区共建、 技术合作等
添加标题
转型升级阶段:进入21世纪,珠海市工业开始转型升级,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 药等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添加标题
创新发展阶段:近年来,珠海市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 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速培育新动能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添加 标题
新时代发展:近年来,深圳工业发展进 入新时代,着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 度融合,加快发展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 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工业发展高地。
珠海市工业发展历程
添加标题
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珠海市开始发展工业,主要集中在电子、家电、玩具等领域。
添加标题
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珠海市工业发展迅速,引进了一批外资企业和技术,形成了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
珠三角工业各行业比较优势分析

大小 来衡 量 其 专 门化 率 。L Q的 值 越 大 ,则 专 门化 率也 越 大 。 其计 帅l 。
算公式 为 :
() 劣 势 产 业 互补 分 析 。理 论 上 说 ,区位 商 的值 越大 ,专业 3优 e e ; 化 程 度 越 高 ,则该 地 区对 这 一 行 业 的相 对 吸 引 力也 就 越 大 ;区位 商 越 小 ,比较 劣势 则 越 明显 ,其产 业 分 工 的 能 力越 弱 。因 此 ,可
区位 商 ( o ai oin,简 称L ) L c t nQu t t o e Q 是评 价 区域 优 势产 业 基本 本 、技 术 密 集 型产 业 的 比较 优 势 。 属于 这 一 类 型 的城 市 有 深圳 、 的分 析 方法 。区 位 商又 称 专 门化 率 ,它 由哈 盖特 ( .H g et P a g t) 首 先提 出并运 用 于 区 位 分 析 中 ,在 衡 量 某 一 区域 要 素 的 空 间分 布
有色 金属 ; 炼 及压 加 工业 ( .8),其 区位 商都 大于 4 台 62 有些 甚 至
根 据 九 个 城 市 的 主 要优 势产 业 的分 布 特 称 ,将其 工业 结 构 分
产 业 占服 务 业 占GDP 比 重一 直 维 持 在5 %左 右 。 由此 可 见 ,珠 超 过 1 ,表 明其 专业 化程 度 非 常高 。 的 0 0 三 角发 展 好 工 业 ,并根 据 各 地 工 业所 具 有 的比 较优 势进 行 明确 分
珠 海 、佛 山。
资 源 主 导 型 :资源 绝 对 优 势 ,发 展 资 源 密集 型 的产 业 ,如 金
情 况 ,反 映 某一 产 业 部 门 的优 劣 势 , 以及 某一 区域 在 高 层 次 区域 属 采 选 业 、 冶炼 加 工 、农 副 产 品 等等 。归 为 这 一 类型 的地 区 有 东 的地 位 和 作 用等 方 面 ,通 过计 算 某 一 区域 产 业 的 区位 商 ,可 以找 莞 、 中山 、惠 州 、江 门 、肇庆 。 出该 区 域在 全 国 具有 一 定地 位 的 优 势产 业 ,并根 据 区位 商 L Q值 的 综 合 型 : 同 时 发 展 高 度 加 工 型 及 资 源 主 导 型 的 产 业 。 如 广
珠三角各城市工业介绍

各城市工业发展情况中山中山市是广东省辖地级市,下设24个镇区,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北连广州,毗邻港澳,全市总面积1800平方公里,年平均温度22°C,户籍人口139.4万。
中山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故乡,又是著名的侨乡,有旅居世界五大洲87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80多万人。
中山市是我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近年来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先后建成了全国包装印刷基地、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民营科技园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园区,基本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以优质产品为拳头的多元化产品结构,有乐百氏饮料、耶鲁固力门锁、凯达精细化工、华帝燃气具、嘉华电子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工业品牌。
小榄五金、古镇灯饰、沙溪休闲服、大涌红木家具、南头空调、黄圃食品等区域特色经济蓬勃发展,产品在全国占有较大的市场分额。
全球500强在中山办了20多家企业,20**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10.14 亿元,工业总产值20**.4亿元。
中山市的投资环境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全市现有公路通车里程1077.2 公里,形成了以国道和干线公路及京珠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9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等5大机场;铁路运输经由广州通达全国各地。
目前,随着神湾港的开通,中山已形成东有中山港、南有神湾港、北有小榄港的"品"字形码头布局,其中,中山港的集装箱年吞吐量更是跻身全国十强、世界百强。
从中山港往香港航程仅需75分钟。
中山供水供电充足,并初步建成以城区为枢纽,贯通各镇区、大中型企业的宽带高速大容量的信息网络,形成了"中山信息高速公路"。
近年来,中山市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城市规划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园林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畅通工程模范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1997年还获得了联合国颁发的"人居奖"。
珠三角地区有关资料

目录珠三角地区有关资料 (2)珠三角含义基本情况(发展历史、经济、文化科教、交通基础设施、优惠政策、企业和产业园区、发展思路)附件1:长江三角洲2008年GDP排名 (10)附件2:2009上半年长三角全国经济百强市 (11)附件3:长三角内河高等级河道网及港口布局图 (12)附件4:长三角产业结构向“三二一”迈进 (13)附件5:长三角招商换思路:不谈优惠政策,吆喝生态文化 (14)附件6:长三角锁定发展新目标:率先建成一体化创新型区域 (16)附件7:《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 (20)珠三角地区有关资料一、珠江三角洲含义地理概念:珠江三角洲,旧称粤江平原,简称珠三角。
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是西江、北江共同冲积成的大三角洲与东江冲积成的小三角洲的总称。
呈倒三角形,底边西起三水、广州,东到石龙,顶点在崖门湾。
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
地面起伏较大,四周是丘陵、山地和岛屿,占面积的30%,中部是平原,分布在广州以南、中山以北、江门以东、虎门以西。
从地形界限看,罗平山脉是珠三角西面和北面的界限,即罗平山脉以西为西江谷地区,称为粤西山地;山脉以北为北江水系,或称为粤北山地;东侧罗浮山区为东界。
经济概念:“珠三角”的概念最早起源于九十年代初。
九十年代后期,在“(小)珠三角”的基础上出现了“大珠三角”的概念。
2003年,又提出来了“泛珠三角”的概念。
至此,“珠三角”实际上涵括了“小珠三角”、“大珠三角”、“泛珠三角”三个不同层面既相互区分又紧密关联的概念。
1、小珠三角:1994年10月8日,广东省委在七届三次全会上提出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珠三角”最初由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6个城市及惠州、清远、肇庆三市的一部分组成(不含香港澳门2个特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广东珠三角。
后来,“珠三角”范围调整扩大为由珠江沿岸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组成的区域,这也就是通常所指的“珠三角”或“小珠三角”。
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经济指标(一)

8759
5.80
10275
8.83
6499
7.80
9824
6.90
10657
17.70
11258
3.90
注:1、各指标增长率均按可比口径计算,地区生产总值按季度公布。
2、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率是与年初数相比。
亿美元
14.58
8.60
2.79
-8.7
12.62
10.90
0.67
-17.70
8、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
亿元
250.64
22.60
22.96
56.8
201.03
11.40
15.59
-18.50
28.85
23.50
68.96
31.40
9、税收合计
亿元
694.58
28.50
88.63
57.5
756.12
17.30
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经济指标(一)
指标名称
计算单位
深圳
龙岗
广州
番禺
珠海
东莞
1-6月累计
比上年同期增长(%)
1-6月累计
比上年同期增长(%)
1-6月累计
比上年同期增长(%)
1-6月累计
比上年同期增长(%)
1-6月累计
比上年同期增长(%)
1-6月累计
比上年同期增长(%)
1、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2560.70
408.83
15.50
443.54
14.10
451.02
22.00
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
1245.49
19.40
中国主要工业区

中国主要工业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拥有许多主要工业区域。
这些工业区域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中国主要工业区的地理位置、产业特点和经济贡献。
一、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的部分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长三角地区以制造业为主,涵盖了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纺织品、化学工业等多个行业。
上海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和国际贸易枢纽,具有世界一流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二、珠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位于广东省,包括深圳、广州和珠海等城市。
珠三角地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制造中心和出口基地之一。
深圳被誉为中国的“硅谷”,拥有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
广州是中国的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拥有发达的制造业。
三、京津冀地区京津冀地区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部分地区。
这个地区以钢铁、石化、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主,同时也是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和文化中心,有着较为完善的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资源。
四、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包括河南、湖南、湖北和陕西等省份,是中国的农业和工业基地。
这个地区以煤炭、电力、化工等行业为主,同时也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中部地区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是中国的经济相对较落后的地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和云南等省份。
这个地区以能源开发、冶金、矿产资源等行业为主,同时也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西部地区在近年来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通过经济转型和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总结:中国主要工业区的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工业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些工业区具有各自的产业特点和经济贡献,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同时,这些工业区也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为了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也在推动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
珠三角地区划分及各地区介绍

珠三角地区: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中山、惠州、江门和肇庆等九市。
一、广州(10区2市)10区:荔湾区、越秀区、天河区、白云区、海珠区、黄埔区、番禺区、萝岗区、花都区、南沙区、从化市:从化市位于广东省中部,广州市东北面。
市境东面与龙门县、增城市接壤,南面跟广州郊区毗邻,西面和清远市、广州市花都区交界,北面同佛岗、新丰县相连。
地理坐标为东经113°17′-114°04′,北纬23°22′-23°56′。
境内西北到东南最长直线距离约45千米,东北到正南边最大距离80千米。
增城市:增城市是广州的一个县级市,隶属广州市管理。
增城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广州市区东部,背靠大广州,南与东莞隔江相望,东临惠州,北界从化、龙门。
总面积1616平方千米。
总人口81.03万人(2008年)。
市人民政府驻荔城街道,邮编:511300。
代码:440183。
区号:020。
(广州市)二、佛山市:佛山简称“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1951年6月26日成立。
是黄飞鸿、李小龙的故乡,珠三角的经济重地。
一个荣耀千年的商贸名城,用生生不息的陶都圣火锻造出“敢为人先,崇文务实”的城市。
佛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倚广州,西通肇庆,南连江门、中山,北接清远,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
自古就是富饶的鱼米之乡。
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贯穿全境。
现管辖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高明区和三水区。
全市总面积3848.49平方公里。
禅城区面积154平方千米,区人民政府驻岭南大道(原为大福路)。
南海区面积1074平方千米,区人民政府驻桂城街道南海大道。
顺德区面积806平方千米,区人民政府驻大良街道德民路。
三水区面积874平方千米,区人民政府驻西南街道人民三路。
高明区面积960平方千米,人口29.17万。
邮政编码528500。
区人民政府驻荷城街道文汇路。
(佛山市)三、江门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西部。
江门地区又称“四邑”、“五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城市工业发展情况中山中山市是广东省辖地级市,下设24个镇区,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北连广州,毗邻港澳,全市总面积1800平方公里,年平均温度22°C,户籍人口139.4万。
中山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故乡,又是著名的侨乡,有旅居世界五大洲87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80多万人。
中山市是我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近年来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先后建成了全国包装印刷基地、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民营科技园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园区,基本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以优质产品为拳头的多元化产品结构,有乐百氏饮料、耶鲁固力门锁、凯达精细化工、华帝燃气具、嘉华电子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工业品牌。
小榄五金、古镇灯饰、沙溪休闲服、大涌红木家具、南头空调、黄圃食品等区域特色经济蓬勃发展,产品在全国占有较大的市场分额。
全球500强在中山办了20多家企业,20**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10.14 亿元,工业总产值20**.4亿元。
中山市的投资环境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全市现有公路通车里程1077.2 公里,形成了以国道和干线公路及京珠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9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等5大机场;铁路运输经由广州通达全国各地。
目前,随着神湾港的开通,中山已形成东有中山港、南有神湾港、北有小榄港的"品"字形码头布局,其中,中山港的集装箱年吞吐量更是跻身全国十强、世界百强。
从中山港往香港航程仅需75分钟。
中山供水供电充足,并初步建成以城区为枢纽,贯通各镇区、大中型企业的宽带高速大容量的信息网络,形成了"中山信息高速公路"。
近年来,中山市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城市规划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园林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畅通工程模范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1997年还获得了联合国颁发的"人居奖"。
江门江门市区地处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会合处,江南的烟墩山和江北的蓬莱山对峙如门,故名“江门”。
早在元末明初(公元1368-1388年),这里便形成墟集。
十七世纪初,江门墟因商贸而兴盛,逐渐成为珠江三角洲的一个贸易中心,西江中下游一带的商品多在此地集散。
1904年,江门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设江门北街海关,为广东八大关之一。
西方近代工业与文化也随之引入和发展。
1925年,江门定为省辖市。
后撤销市建制,复归新会县辖。
解放后,江门改为省辖市。
1983年,江门市定为省辖地级市。
江门市现辖蓬江、江海、新会(三区),以及台山、开平、恩平、鹤山4个县级市,俗称“五邑”。
全市总面积9541平方公里,人口380万人。
祖籍江门五邑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多达368万人(其中海外华侨、华人215万人,港澳台同胞153万人),约占全国海外同胞的1/10,遍布世界103个国家和地区,因此,江门五邑被称为“中国第一侨乡”。
近日,国家统计局首次对全国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实力进行了评估,并评选出了综合实力百强城市。
我市光荣入选。
王南健市长还作为地级市的惟一代表发表了主题演讲。
江门是世界权威经济机构认可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范例,也是泛珠三角区域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地区之一。
目前,江门正沿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向前发展,“中国第一侨乡”的巨大魅力在今后将得到更充分的展现。
目前,江门市经济总量位居广东省第四位,全市有20多个产品的生产品经营规模居广东省或全国第一位,是全国最大的纺织服装、化纤、皮革制品、食品、纸制品等产品生产基地之一;江门也是全国重要的集装箱、高能电池、线路板、照相机等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之一;另外,我市摩托车、电视机、洗衣机等机电产品在全国也拥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
江门市综合实力很早就跨入全国先进城市行列,是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之一。
惠州改革开放20多年来,惠州市坚持“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道路。
培育出TCL、德赛、麦科特、华阳等一批大型国有(控股)企业集团以及侨兴、富绅等一批民营企业集团。
创立了TCL电话机、TCL王牌彩电、TCL手机、富绅衬衫、麦科特照相机、德赛电池、德赛数码龙音响、侨兴电话、CECT手机等一批工业产品名牌。
建立起一批全国性的市场网络。
引进了美国通用,日本索尼、松下,韩国三星、LG,荷兰飞利浦和中国联想等国内外著名厂商、跨国公司在惠州建立生产和研发基地,逐步构建起以国有(控股)企业集团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一齐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为支柱的开放型经济格局。
20**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25.2亿元,工业总产值1216.3亿元。
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00亿美元,办起了8000多家外资企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7家。
目前,惠州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电池和镭射光头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电话机、电脑主板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电视机、汽车音响、高级电工产品、照相机生产基地之一,成为中国华南地区发展最快、最具活力和最具潜力的城市之一。
20**年11月,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正式动工建设。
该项目总投资43亿美元,外方投资者是世界著名的英荷壳牌有限公司,将于20**年正式投产。
该项目的上马建设,带来了巨大的牵动效应,预计在未来的5-10年内,该项目将给惠州带来600-100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
这个项目的建设,标志着惠州新一轮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奠定了惠州百年发展的格局,必将对惠州乃至广东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目前,惠州正加紧规划及实施三条战略经济带,一是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数码信息企业为内容,打造数码信息产业带,壮大数码信息产业。
二是以建设大学园区,吸引国内外名牌大学落户为契机,带动以文化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的文化产业带,发展文化产业。
三是依托惠州港大港口的优势,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开辟沿海重化工产业带,发展临海经济,以此打造惠州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深圳深圳于1979年建市,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
全市总面积2020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230公里。
其中经济特区面积为327.5平方公里。
1998年末,全市总人口395万人,其中特区内185万人。
十几年来,深圳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
从1980年至1998年,深圳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32.2%,1998年达到1289亿元;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49.5%,1998年达到184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35.2%,1998年达到423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递增43.4%,1998年达到了453亿美元;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年均递增43.5%,1998年达到165亿元。
深圳创造了“深圳速度”与“深圳效益”,综合经济实力已进入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初步形成了现代化城市的规模与格局。
十几年来,深圳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增强,投资环境不断改善。
目前,城区建成面积己达到310.3平方公里,日供水能力338.7万吨,发电装机容量327万千瓦,固定电话装机容量167.48万门,移动电话装机容量136万门,建成国家一类口岸12个,建有福田、沙头角、盐田三个保税区和龙岗大工业区等。
深圳港区是我国沿海八大港口之一,1998年的货物吞吐量已达到3444万吨,其中盐田港是中国第二大集装箱深水码头,1998年集装箱吞吐量为195.2万标箱。
同时,深圳进一步简化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并已从1997年1月1日起,对在深外资企业和在深外籍人员逐步实行国民待遇。
深圳正努力建成中国南方的旅游胜地。
目前,深圳已有锦绣中华、世界之窗、民俗文化村、青青世界、野生动物园、银湖旅游度假村、香蜜湖旅游度假村、仙湖植物园、小梅沙海滨旅游中心、观澜湖高尔夫乡村度假中心等旅游景区,这些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的海内外游客,1998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593万人次。
深圳已经确定了建设园林式、花园式城市,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奋斗目标。
到20**年,深圳将建设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区域性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商贸中心、运输中心及旅游胜地,将成为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
佛山今年第一季度,佛山工业经济结构中轻重工业的比例为49.4:50.6,重工业比重首次超过轻工业。
在装备制造业的带动下,佛山的工业化进程已经呈现出重工业化特征。
增速居珠三角前列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水平与经济科技总体实力的标志,我国提出要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广东省已经把佛山列为除广州、深圳之外的三大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
近年来,佛山力推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装备制造业正走向快速发展时期,其增长速度位居珠三角前列。
据了解,今年第一季度,佛山轻重工业的比例已经由20**年的58.8:41.2,调整为49.4:50.6,重工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首次超过轻工业1.2个百分点。
20**年,佛山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56.06亿元,同比增长18.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20.2%,成为佛山的新兴支柱行业。
在装备制造业的带动下,佛山的工业化进程的重工业化特征已经越来越明显。
目前在佛山机械装备制造业中,已经拥有中国名牌9个,广东省著名商标36个,广东省名牌37个,其中广东科达、顺特电气、震德塑机等一批著名龙头企业成为了行业顶梁柱。
“专业”机械是强项据介绍,佛山装备制造业最显著的特色在于专业机械装备制造。
专业机械装备制造作为佛山装备制造业的主力军,在国内乃至国际都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
目前佛山已经形成陶瓷机械、塑料机械、木工机械、玻璃机械、压力机械、金属加工机械、纺织机械、印刷包装机械及电气机械设备等一批特色主导产业群体,构成了佛山装备制造业的特色和优势。
据介绍,正是这些强势行业和产品的支撑,形成佛山机械装备制造业的“专业”特色,使佛山拥有了省内三大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的地位,从而打响了佛山机械装备业的品牌。
目前,佛山已逐步走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中,装备制造业转移已经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部分,为佛山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广州一、发展基础(一)“九五”时期广州工业总体发展情况1.广州工业经过“八五”后期的高速增长,“九五”时期进入快速平稳发展阶段。
20**年,工业总产值3100.02亿元,同比增长14.7%,“九五”平均增速15.6%;工业增加值898.53亿元,同比增长13.1%,“九五”时期平均增速14.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