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第一章知识点汇总
完全掌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完全掌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第一章科学探究1.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法- 实验法- 调查法- 比较法- 文献资料法1.2 生物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实验设计原则- 实验步骤与方法- 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第二章生物的多样性2.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2.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就地保护- 迁地保护- 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第三章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3.1 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类型-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的类型- 生态系统的功能3.2 生物圈的概念与范围- 生物圈的定义- 生物圈的组成- 生物圈的边界第四章植物的生活4.1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的分类- 绿色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4.2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第五章动物的生活5.1 生物圈中的动物- 动物的分类- 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动物的行为5.2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动物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作用- 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第六章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6.1 微生物的概念与分类- 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的分类- 微生物的特点6.2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分解作用- 微生物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药物制作中的应用第七章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7.1 生物的生殖- 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7.2 生物的发育-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7.3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遗传的基本规律- 变异的类型与原因第八章生物技术8.1 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 生物技术的定义- 生物技术的分类8.2 现代生物技术及其应用- 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 酶工程- 发酵工程- 蛋白质工程第九章健康的生活9.1 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饮食- 运动锻炼- 心理平衡9.2 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9.3 药物的使用- 药物的分类- 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 安全用药的原则以上是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的详细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整理成功不是未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学习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的那一刻起,连续积累而成。
这是整理的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整理,希望你能从中获取感悟!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1 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一、水中生活的动物1、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构造和生理特色:1)体色:反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不简单被敌害发现;2)体形:梭形,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3)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有粘液减少阻力,身体双侧各有一条侧线,有感知水流、测定方向的作用;4)有鳍游泳:(胸鳍、腹鳍:保持鱼体均衡;尾鳍:保持鱼体行进的方向);5)用鳃呼吸;水从口近,鳃盖的后缘出6)体内有鳔,能调理身体比重,在鳍辅助下能够逗留在不一样水层;7)体外受精,水中发育.2、鱼类的主要特色:平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 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形态:鳃丝呈细丝状13.察看鳃颜色:红色(由于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结构:有鳃弓、鳃丝、鳃耙构成腔肠动物:海葵、珊瑚等软体动物:乌贼、河蚌等4.其余水生动物甲壳动物:虾、蟹等其余水生动物:海豚、龟等水域环境是水生动物的乐园5.水域环境的保护污染物、农药化肥的使用等损坏水域环境水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二、陆生生活的动物1.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有防备水分别发对环境的适应一般拥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一般拥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广泛拥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实时做出反响2.蚯蚓(环节动物)的形态特色:(1)体形:长圆柱形,两头尖细,可减少土中钻动时的阻力,适于穴居钻行生活;(2)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3)环带:凑近身体前端有一节特别大,颜色较浅,且圆滑,指环状, 是差别蚯蚓前后端的标记.2(4)刚毛:辅助运动;(5)润湿的体壁:进行气体互换,达成呼吸.3、家兔的形态构造和生理特色:1)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对家兔保持体温恒定有很重要的作用;2)消化:牙齿分化为门齿(切断食品)、臼齿(磨碎食品);消化管很长,而且有特别发达的盲肠,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3)血液循环:心脏为完好的四个腔,两条完好的循环路线,体温恒定.4)神经系统:由脑、脊髓、神经构成,大脑发达5)生殖:胎生(有胎盘)、哺乳,大大提升了后辈的成活率.6)哺乳动物的主要特色;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比如:蝙蝠、鸭嘴兽、袋鼠鲸、虎、黑猩猩等三空中飞翔的动物1.鸟类1)家鸽适于飞翔生活的形态构造和生理特色:(1)两翼和尾部生有正羽,能够扩大两翼面积,使两翼扇动有力,尾部的正羽有控制方向的作用;(2)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飞翔时空气对它的阻力;(3)有的骨很薄,有的愈合在一同,长骨中空,充满空气,减少体重,胸骨发达,有龙骨突,胸肌发达,附着在龙骨突上;(4)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有喙无齿,直肠短,不储藏粪便,有利于减少3体重;(5)心肌发达,血液循环快,血液输送氧、营养物质的能力强;(6)用肺随和囊进行两重呼吸,保证家鸽飞翔时获取充分的氧气.2)鸟类的主要特色: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2.昆虫1)察看昆虫的翅辨识昆虫2)蝗虫的发育:不完好变态发育孵化 5 次蜕皮受精卵跳蝻(幼虫,没有翅,不可以飞,能跳跃,形态与成虫(能飞)生活习惯与成虫相像,不过身体较小,生殖器官不行熟,也叫若虫)不完好变态:卵若虫成虫3)昆虫的特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着生有运动器官-足和翅外骨骼防备体内水分蒸发4)节肢动物的主要特色:身体有好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四.水陆两栖的动物两栖动物1)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特色:都在水中进行,水中产卵,体外受精,变态发育.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2)变温动物: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鱼类、两栖4类、爬行动物.2)主要特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成成体成体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2 第二章动物的行为一动物的运动依靠于必定的构造1.动物行为的观点: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生殖后辈的活动骨关节面(有关节头和关节窝构成)骨骼骨连结(能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 关节囊2.运动系统的构成关节腔骨骼肌肌腹:由肌肉组织构成,能够缩短和舒张肌键:位于骨骼肌两头,分别附着在两块相邻的骨上,属于结缔组织.运动时,肌肉的缩短、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所以,在运动中, 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3.关节的构造和功能:既坚固又灵巧关节面关节头覆盖有一层软骨(减少摩擦,缓冲震动)关节窝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坚固地联系相邻两骨;内外有韧带,加固连结;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关节腔:内有滑液,润滑关节软骨,减少摩擦,使运动灵巧自如4.骨、关节和肌肉的协分配合屈肘时,肱二头肌缩短,肱三头肌舒5张伸肘时,肱三头肌缩短,肱二头肌舒张运动由运动系统、神经系统(调理)、消化系统(供给能量)、呼吸系统(供给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循环系统(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互相配合,共同达成的.动作产生的意义:动物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觅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二、先本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从动物行为的表现上,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取食行为、防守行为、生殖行为、迁移行为等观点先本性行为实例2.从行为的获取门路上,动物行为分为观点学习行为实例1)、先本性行为:凡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身体里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是动物天生拥有的本能,由遗传要素决定.实例:蜜蜂采蜜、蚂蚁作巢、鸟类迁移、小鸟在池边喂金鱼等2)、后本性行为(学习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经过生活经验和“学习”渐渐成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实例:训练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吃高处的香蕉等3.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研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研究动物的绕到取食6三、社会行为1.观点:营集体生活的动物,集体内部不一样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保持集体的生活,进而拥有一系列行为.集体内的不一样动物个体之间,经过动物的活动、声音随和味等来传达信息.2.社会行为的特色:集体内部常常形成必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集体中还形成等级3.拥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举例白蚁集体(无等级制度:雌蚁、雄蚁、工蚁、兵蚁))狒狒集体(有等级制度:“领袖”雄狒狒、下级雄狒狒、雌狒狒、幼狒狒)4.集体中的信息沟通动物动作、声音随和味等都能够起传达信息的作用研究蚂蚁的通信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保持自然界中的生态均衡生态均衡观点动物食食品链不行缺乏的环节,保持着生态均衡促使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经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可被植物从头利用遗体被分解后,开释二氧化碳、含氮无机盐等也可被从头利用帮助植物传粉、流传种子有利:传粉、流传种子,扩大散布范围7有害:数目过多危害植物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检查活动:检查目的、资料器具、方法与步骤、注意事项检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食用、药用、赏析用等与人类生活息息有关生物反响器的观点动物与生物反响器最理想的“乳房生物反响器”及开发远景生物反响器的利处仿生的观点动物与仿生仿生的例子:雷达、飞机、第四章散布宽泛的细菌和真菌一、细菌和真菌的散布菌落的大小察看菌落菌落的形态差别细菌和真菌的菌落菌落的颜色配制培育基,高温灭菌培育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接种恒温培育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方案达成实验过程剖析结果、得出结论8概括细菌和真菌生计的条件,适合的温度、有机物二、细菌1.细菌的发现:17 世纪后叶,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细菌19 世纪中叶,巴斯德研究细菌,说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德大小:个体细小,高倍镜或电镜下可见形态:单细胞,有球菌、杆菌、螺旋菌2.细菌形态和构造构造: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构成,无成形的细胞核;鞭毛、荚膜、芽孢营养方式:没有叶绿体,异养型,分为寄生和腐生两种方式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碰到不良环境,可形成休眠体芽孢,速度很快.三、真菌多细胞个体:蘑菇:食用或许药用1.各种各种的真菌霉菌:青霉和曲霉的察看比较单细胞个体:酵母菌:酿酒、做面包等2.主要特色: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3.真菌的生殖:孢子生殖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为分解着参加物质循环9细菌惹起人或动物生病如:链球菌惹起扁桃体炎真菌惹起人或动物生病:足癣2、惹起动物或人生病真菌惹起植物生病,小麦叶锈病生产应用:以菌治虫共生的观点3、与动物共生真菌与藻类植物共生形成地衣共生举例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植物共生形成根瘤肠道内细菌与动物(包含人)共生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发酵现象发酵原理1.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发酵技术的应用及其产品甜酒的制作剖析食品腐败的原由2.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留食品保留的原理剖析并概括食品保留的方法抗生素的观点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3.细菌、真菌与疾病的防治转基因技术与胰岛素4.细菌与真菌与环境的保护:污水办理厂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3 第一章依据生物的特色进行分类一、试试对生物进行分类观点:依据生物的相像程度把生物区分为不一样的等级,并对每一10类群的形态构造等特色进行科学的描绘生物分类法依照:生物在形态、构造等方面的特色目的:弄清不一样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进化关系藻类植物:水绵无种子(孢子植物) 苔藓植物:葫芦藓植物的分类蕨类植物:肾蕨裸子植物:油松有种子(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玉米(票据叶植物)、向日葵(双子叶植物)环节动物:蚯蚓节肢动物:蜜蜂、蜘蛛、蜈蚣、虾、螃蟹无脊柱(无脊椎动物) 腔肠动物:珊瑚虫、海葵软体动物:河蚌、田螺动物的分类鱼类:鲫鱼两栖类:青蛙、蟾蜍有脊柱(脊椎动物) 爬行类:壁虎、蜥蜴、龟、鳖、鳄鱼鸟类:家鸽哺乳类:家兔、猫、虎二、从种到界生物分类的目的和依照生物的单位:门、纲、目、科、属、种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种11马:马种、马属、马科、奇蹄目、哺乳纲、脊索动物门、动物界桃:桃种、梅属、蔷薇科、蔷薇目、双子叶植物纲、种子植物门、植物界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一、生物多样性的观点世界已知的种类好多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我国已知的种类好多二、理解生物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种间生物基因多样性种内生物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成因:地形复杂、天气多样种类:丛林、草原、沙漠、湿地、大海等三、三者之间的关系: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就是基因的多样性.每种拥有独到基因库的生物生态系统中的其余生物是相联系的.生物数目的减少,将致使基因资源损失,而且必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发生强烈变化.将会加快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全球17 世纪以来鸟类和哺乳类灭绝的速度惊人生物多样性面对威迫我国独有的部分珍惜动植物濒临灭绝的边缘生物的栖息地的破还(最后要的原由)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人类的偷猎和捕杀野生动物)12生物多样性面对的威迫的原由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观点是天然的基因库成立自然保护区意义天然实验室活得自然博物管实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将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新园、馆等进行特别的保护和管理成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公布和完美法律和法例13。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自然界中,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根据其体内有没有脊柱,可以将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动物、哺乳动物);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鸟类和哺乳动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是恒温动物。
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变温动物。
1、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1)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海葵(被称“海中之花”)、海蛰、珊瑚虫、水螅(身体有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
(3)与人类的关系:有益:①海蜇经加工可食用。
②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构成珊瑚礁。
珊瑚礁的作用:①形成岛屿;②加固海岸;③为海底鱼类提供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2、扁形动物(大多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但涡虫自由生活)(1)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涡虫、华枝睾吸虫(精巢发达,呈树枝状得名)、血吸虫、绦虫。
(3)与人类的关系:有害:①人或动物如实使用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华支睾吸虫的鱼虾,就会感染该病。
②我国南方流行的血吸虫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
3、线形动物(有些自由生活,有些寄生在人、家畜、家禽、农作物体内)(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生殖器官发达。
)、蛲nao虫、钩虫、丝虫、线虫。
(3)预防蛔虫病的措施:①注意个人卫生,不喝生水,蔬菜水果洗干净,饭前便后洗手;②要管理好粪便,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做肥料使用。
4、环节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2)代表动物: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以植物的枯枝、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主要运动器官肌肉,刚毛辅助运动,靠近环带的为前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知识点1.1 生命活动的特征生命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细胞是生命的最基本单位;2.明显的组织结构;3.能够进行新陈代谢;4.具有遗传信息;5.能够响应外界刺激。
1.2 生物分类生物分类是将生物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分类,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生物的特点和亲缘关系。
生物分类的主要方法是分类树和分类表。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species),而种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群体。
在分类树和分类表中,物种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归类。
不同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则分类越近。
1.3 生物的多样性与分布生物的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和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特征。
生物的分布受到地理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生物在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类型和生态系统。
生物分布的分类分为:1.大陆性生物和海洋生物2.热带、温带和寒带生物3.陆生和水生生物1.4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指的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系统。
生态系统包括两个组成要素: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生态系统按照规模大小和生物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生物群落2.生态位3.地球生物圈1.5 生态恢复生态恢复是指因为人类活动而破坏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通过人类努力和各种手段,恢复其生态功能和生存条件,从而达到生态平衡,减轻环境压力。
生态恢复的主要方法包括:1.生态系统修复2.种间竞争控制3.人工常规管理和修剪1.6 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指通过增强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责任心,发展可持续性社会,实现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共同和谐的理念。
实现生态文明的主要方法包括:1.推广绿色经济2.发展清洁能源3.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重构工作通过生物学的学习,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并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做出贡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必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必考知识点汇总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一、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水螅是典型的腔肠动物。
这类动物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2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涡虫是典型的扁形动物。
这类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血吸虫和猪肉绦虫是比较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它的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
生殖器官特别发达,生殖能力强。
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2.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
蚯蚓身体的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
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刚毛配合可以完成运动,肠壁也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体壁内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钩虫、蛔虫和饶虫都是常见的线形动物。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和蛭。
三、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软体动物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称为外套膜,贝壳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物质形成的。
双壳类动物可以用足缓慢地运动,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类的80%以上。
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3.蛙类是两栖动物的代表,它们有两个生活阶段,一个是在水中生活的蝌蚪阶段,另一个是陆地上生活的青蛙阶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第一章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一、无脊椎动物类群:无脊椎动物:身体内没有 脊椎骨 组成的 脊柱 的动物。
1.腔肠动物:——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1)常见的腔肠动物: 生活在海洋中(4个): 生活在淡水中(1个):水螅 (2)水螅形态结构身体只能分出 上下 ,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经过身体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形称为 辐射对称 。
A.食物由 口 进入,在 消化腔 内消化,食物残渣由 口 排出。
B.水螅的口周围伸展着 触手 ,用于探寻和捕捉食物。
C.体壁由 内胚层 和 外胚层 两层细胞构成。
D.水螅的生殖方式是 出芽生殖 。
(3)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肝门 (4)与人类的关系珊瑚虫分泌的 石灰质物质,堆积构成 珊瑚礁,为海地的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了重要的 栖息场所和 庇护地。
2.扁形动物(1)常见的扁形动物(4种):(2)涡虫的形态结构A.形态特征:身体扁平,呈 左右 对称,也称 两侧 对称。
B.两侧对称的特点:身体可以分出前后、左右和背腹,前端 感觉器官集中,能够最先感受外界的刺激,使身体定向运动,身体的两侧和腹面通常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这样的体形,使得运动更加准确有效,有利于动物 运动 、 捕食 和 防御 。
C.涡虫是自由生活的,非寄生。
(3)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 有口无肝门3.线形动物(1)常见的线形动物(6个): (2)蛔虫的形态特征:A.身体 细长 ,呈 圆柱 形,体表有 角质层 ,起到 保护 作用。
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线虫、秀丽隐杆线虫 涡虫、血吸虫、绦虫、华枝睾海葵、海蜇、水母、珊瑚虫B.蛔虫寄生在人体 小肠 中,靠吸收小肠中的 半消化的食糜 生活。
C.过着寄生生活的特性是:口、肠、肝门组成的 消化器官 简单。
(3)秀丽隐杆线虫是自由生活的线性动物。
(4)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肝门4. 环节动物(1)常见的环节动物(3个): (2)蚯蚓的形态结构A.身体呈 长圆筒 形,由许多相似的 环形体节 组成,B.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颜色与其他体节不同,C.比其他体节要厚,这个结构称为: 环带 。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整理版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自然界中,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根据其体内有没有脊柱,可以将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动物、哺乳动物);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鸟类和哺乳动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是恒温动物。
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变温动物。
1、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1)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海葵(被称“海中之花”)、海蛰、珊瑚虫、水螅(身体有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
(3)与人类的关系:有益:①海蜇经加工可食用。
②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构成珊瑚礁。
珊瑚礁的作用:①形成岛屿;②加固海岸;③为海底鱼类提供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2、扁形动物(大多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但涡虫自由生活)(1)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涡虫、华枝睾吸虫(精巢发达,呈树枝状得名)、血吸虫、绦虫。
(3)与人类的关系:有害:①人或动物如实使用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华支睾吸虫的鱼虾,就会感染该病。
②我国南方流行的血吸虫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
3、线形动物(有些自由生活,有些寄生在人、家畜、家禽、农作物体内)(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生殖器官发达。
)、蛲虫、钩虫、丝虫、线虫。
(3)预防蛔虫病的措施:①注意个人卫生,不喝生水,蔬菜水果洗干净,饭前便后洗手;②要管理好粪便,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做肥料使用。
4、环节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2)代表动物: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以植物的枯枝、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主要运动器官肌肉,刚毛辅助运动,靠近环带的为前端。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1、各种动物的特征:1.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2.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如涡虫、华枝睾吸虫、日本血吸虫)3.线性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如蛔虫、蛲虫、钩虫、丝虫)4.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如沙蚕、5.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如缢蛏、石鳖、蜗牛、鱿鱼、章鱼,乌贼、扇贝、蛾螺等)6.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7.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8.两栖类: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9.爬行类:体表常有角质的鳞片或甲,有肺呼吸,卵生,卵表面有坚硬的外壳10.鸟类: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11.哺乳类: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二、常考的典型动物:1.蚯蚓(1)前后、背腹面的区分:前端有环带,而后端没有;背面颜色较深,腹面的颜色较浅。
(2)用手抚摸蚯蚓的体节腹面处,有粗糙不平的感觉。
因为腹部有刚毛,可以与肌肉配合运动。
(3)用手抚摸蚯蚓的体壁,感觉体表有黏液,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因此实验过程中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实验后蚯蚓要放回到阴暗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
2.蝗虫(1)全身结构分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其中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1对触角,一对复眼,三个单眼,口器),胸部为运动中心(三对足,两对翅),腹部容纳内脏器官(气管为呼吸器官)。
(2)身体和附肢分节,好处:运动更加的灵活、精巧,从而增强生存能力。
(3)体表有外骨骼,好处:①保护体内柔嫩的器官②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无脊椎动物类群: 无脊椎动物:身体内没有 脊椎骨 组成的 脊柱 的动物。
1.腔肠动物:——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1)常见的腔肠动物:
生活在海洋中(4个): 生活在淡水中(1个):水螅
(2)水螅形态结构
身体只能分出 上下 ,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经过身体纵轴可以
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形称为 辐射对称 。
A.食物由 口 进入,在 消化腔 内消化,食物残渣由 口 排出。
B.水螅的口周围伸展着 触手 ,用于探寻和捕捉食物。
C.体壁由 内胚层 和 外胚层 两层细胞构成。
水螅的生殖方式是 出芽生殖 。
(3)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肝门
(4)与人类的关系
珊瑚虫分泌的 石灰质物质,堆积构成 珊瑚礁,为海地的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了重要的 栖息场所和 庇护地。
扁形动物
(1)常见的扁形动物(4种):
(2)涡虫的形态结构
A.形态特征:身体扁平,呈 左右 对称,也称 两侧 对称。
B.两侧对称的特点:身体可以分出前后、左右和背腹,前端 感觉器官集中,
能够最先感受外界的刺激,使身体定向运动,身体的两侧和腹
面通常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这样的体形,使得运动更加准确有效,有利于动
物 运动 、 捕食 和 防御 。
涡虫是自由生活的,非寄生。
(3)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 有口无肝门
3.线形动物
(1)常见的线形动物(6: (2)蛔虫的形态特征:
A.身体 细长 ,呈 圆柱 形,体表有 角质层 ,起到 保护 作用。
B.蛔虫寄生在人体 小肠 中,靠吸收小肠中的 半消化的食糜 生活。
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线虫、秀丽隐杆线虫
涡虫、血吸虫、绦虫、华枝睾海葵、海蜇、水母、珊瑚虫
C.过着寄生生活的特性是:口、肠、肝门组成的 消化器官 简单。
(3)秀丽隐杆线虫是自由生活的线性动物。
(4)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肝门
4. 环节动物
(1)常见的环节动物(3个) (2)蚯蚓的形态结构
A.身体呈 长圆筒 形,由许多相似的 环形体节 组成,
B.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颜色与其他体节不同,
C.比其他体节要厚,这个结构称为: 环带 。
D.身体分节对于运动的意义:使蚯蚓躯体运动灵活
E.运动:靠 刚毛 和 肌肉 的配合完成运动。
F.食物:以土壤中的 有机物 为食。
G.生活环境: 潮湿 、 疏松 、 富含有机物 的土壤。
H.呼吸:体壁分泌 黏液 ,使体表保持 湿润 。
体壁密布 毛细血管 ,
氧气——体表黏液——体壁血管——供氧——二氧化碳——体壁毛细血管排出
益处:疏松土壤;排除的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养分,提高土壤肥力;营养价值高。
(3)环节动物主要特征
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 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5.软体动物
1)软体动物约有10万种以上,是世界上第 二 大类群。
(2)常见的动物代表: 石鳖 、 蜗牛 、 乌贼 、 河蚌 等。
(3)双壳类:无头部,2片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常见的双壳类动物: 河蚌 、 缢蛏 、 扇贝 、 文蛤 等。
(4)縊蛏结构
A.柔软的身体外面包裹着 外套膜 ,分泌的物质形成了坚硬的 贝壳 ,起到 保护 作用。
B.运动结构是 足 ;呼吸器官为 鳃 ;
出水管、入水管是 食物 和 气体 的进出通道。
(5)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数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6.节肢动物
(1) 节肢 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经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数的 80% 以上。
(2) 昆虫 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3) 常见的昆虫有: 蝗虫 、七星瓢虫 等。
(4) 蝗虫的结构特征 环带 后端
前端 蚯蚓、沙蚕、蛭
感觉器官 A.头部: 主要负责 感觉 、摄食 。
口: 摄食
三对足: 前足 、 中足 、 后足 ,
B.胸部: 两对翅:适应 飞行 。
C.腹部:容纳内脏器官。
D.体表有 气门 ,用于 呼吸 。
E.身体的表面具有坚硬的 外骨骼 ,不仅能够 保护自己,还能起到 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的作用。
(5)昆虫的主要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6)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二、脊椎动物类群
脊椎动物:身体内有 脊椎骨 组成的
脊柱 的动物。
1. 鱼
(1)身体结构分为3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尾部
(2)体型: 流线型 ,有利于 减少水中运动阻力
(3)体表特点:身体表面覆盖 鳞片 ,它的表面分
泌 黏液 ,起到保护作用。
(4)呼吸:用 鳃 呼吸。
水中氧气——口——鳃中的 毛细血管 ——供氧之后的水——从 鳃盖后缘 排出
(5)运动: 尾部 、 躯干部 的摆动、 鳍的协调作用 游泳。
运动中心
水中 氧气 减少, 二氧化碳 增加 用于支撑身体,善于跳跃 昆虫蜕皮:
——外骨骼
呼吸器官:气管
(6)著名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7)鱼的主要特征
①生活在水中; ②体表常有鳞片覆盖; ③用鳃呼吸;
④通过尾部、躯干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两栖动物
(1)青蛙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征
A.生殖与发育:在水中受精、发育
生活环境:①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
②生活在稻田、池塘等绿色环境中。
C.体表:呈 绿 色,起到 保护 作用,不被天地发现,又便于 捕食 。
D.皮肤:裸露,分泌 黏液 使得皮肤湿润,密布 毛细血管 ,起到 辅助呼吸 作用
E.身体结构 鼻孔:呼吸的气体通道 眼睛
鼓膜: 感知声波
前肢:短小,支撑身体
后肢:发达,趾间有 蹼 ,便于跳跃、划水
呼吸:用 肺 呼吸,但其结构不发达,需通过 皮肤 辅助呼吸。
(2)两栖动物主要特征
①幼体生活在水中, 用 鳃 呼吸;
②成体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 肺 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3.爬行动物——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1)蜥蜴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征
A.生殖和发育: 陆地 产卵,有 卵壳 保护 (生殖和发育过程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B.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 鳞片 ,起到 保护 作用,减少 体内水分的蒸发
C.呼吸:用 肺 呼吸,其结构发达——能满足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
D. 身体结构:颈部——头能灵活转动,便于 觅食 和 避敌 ;
四肢短小——能贴地面迅速爬行;
(2)爬行动物主要特征
①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 ②用肺呼吸; ③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4.鸟
(1)鸟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征
A.体型: 流线 型(有利于 减少飞行中空气阻力 )
B.体表:体表覆 羽 ,起到 保温、保护 作用,前肢变成 翼 ,适于 扇动空气飞行
C.肌肉: 胸肌 发达(牵动两翼完成飞行)
D.骨骼:胸骨有 龙骨突 ,利于着生 胸肌 ;
感觉器官 其他两栖动物: 大鲵(娃娃鱼)、 蟾蜍、蝾螈
其爬行动物:龟、鳖、蛇、避役(变色龙)
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长骨中空),有利于减轻体重
E.消化系统:发达,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提供足够的有机物
直肠短,排出粪便迅速——减轻飞行的体重
F.循环系统:心跳频率快,体温高而恒定。
提高运输营养物质和氧的能力;保证飞行时有足够的能量。
G.呼吸系统:用肺呼吸,具有独特的气囊辅助呼吸
双重呼吸(鸟类特有):呼吸一次,氧气经过2次肺完成2次气体交换。
气囊的作用:①辅助呼吸,提高气体交换的效率;②减轻身体比重
③减少内脏之间的摩擦;④散发体内热量
H.鸟类通过卵生繁殖后代,有卵壳起到保护作用
(2)动物划分
①恒温动物:体温不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鸟、哺乳动物。
②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恒温对动物生存的意义:①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②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
③减少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
(3)鸟的主要特征
①体表覆羽;②前肢变成翼;③有喙无齿;④有气囊辅助呼吸
5.哺乳动物
(1)特征分析
A.体表:体毛(保温作用);
B.生殖和发育: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胎生的方式为胚胎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保护及稳定的发育条件,减少了外界
环境对胚胎发育的不利影响;哺乳的方式为后代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使得后代
在优越的条件下迅速地生长和发育,同时使得哺乳动物的雌兽能较好的保护幼仔,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C.身体结构:牙齿的分化(门齿、犬齿和臼齿)
门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适于磨碎、咀嚼食物;犬齿适于撕咬(撕裂)食物。
牙齿的分化提高哺乳动物的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D.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能够灵敏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①体表被毛;②胎生,哺乳;③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哺乳动物:蝙蝠、鲸鱼、海豚、海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