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通用技术规范(2018年试行版)

合集下载

(技术规范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技术规范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478—92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92-07-02批准1992-10-01实施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255号出版物《电气继电器》等有关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系统二次回路中用的静态型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以下简称为装置)通用的基本技术条件。

各类型的产品除必须符合本标准规定外,还应符合该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系统二次回路中的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2引用标准GB2900.1电工名词术语基本名词术语GB2900.17 电工名词术语继电器和继电保护装置GB4858 电气继电器的绝缘试验GB6162 静态继电器及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GB3047.1 面板、架和柜的基本尺寸系列GB1360 印制电路网络GB26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GB242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GB7261 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3名词术语本标准应用的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名词术语主要引用的是GB2900.1、GB2900.17。

4技术要求4.1环境条件根据装置在使用、贮存、试验中可能遇到的实际环境条件,本标准规定了装置正常工作的环境条件、贮存温度及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

如果所测的参数随温度和(或)气压的变化规律为已知,就在规定的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测量参数值。

有必要时,可通过计算校正到规定的基准标准大气条件下的参数值。

本标准规定的基准标准大气条件如下:4.1.1正常工作的大气条件a.额定的环境温度:0~35℃;-5~+40℃;-10~55(50)1)℃。

b.相对湿度≤90%(相对湿度为90%时,环境温度不低于25℃,继电器内无凝结及冰形成)。

c.大气压力80~110kPa。

注:1)括号内的数值为根据用户或制造单位的需要和可能来确定的数值,下同。

4.1.2基准的标准大气条件a.环境温度20±2℃;b.相对湿度45%~75%;c.大气压力86~106kPa。

继电保护通用技术规范(2018年试行版)

继电保护通用技术规范(2018年试行版)

继电保护通用技术规范(2018年试行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继电保护通用技术规范(2018年试行版)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power system protectionQ/CSG目录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缩略语 (3)5 总则 (4)6 装置技术要求 (4)7 屏柜要求 (23)8 直流电源配置技术原则 (27)9 二次回路及抗干扰技术要求 (29)10 试验方法 (32)11 检验规则 (36)12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38)13 其他 (39)14 与相关标准的衔接 (39)附录A (资料性附录)保护定值信息文件化规范 (43)附录B (资料性附录)保护档案文件化规范 (64)附录C (资料性附录)保护状态信息文件化规范 (71)附录D (资料性附录)保护告警信息文件化规范 (78)附录E (资料性附录)网络压力测试方案 (89)附录F (资料性附录)IED物理端口描述及站控层双网配置示例 (96)附录G (资料性附录)装置对外通讯映射目录汇总 (100)附录H (资料性附录)文件化信息点汇总 (104)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前言本技术规范遵循《南方电网电力装备技术导则》(Q/CSG 1203005-2015)规定的技术原则,根据GB/T 1.1-2009相关规则编制。

本规范旨在通过规范南方电网10kV~500kV线路及辅助保护、断路器保护、T区(短引线)保护、母线保护、变压器保护、高压并联电抗器保护、低压补偿装置保护、发电机保护、智能录波器(故障录波装置)、行波测距、智能终端等装置的通用技术条件、基本要求,提高继电保护设备的标准化水平,为继电保护的制造、设计、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提供有利条件,提升继电保护运行、管理水平。

国家电网18条继保细则(8条)

国家电网18条继保细则(8条)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继电保护专业重点实施要求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二〇〇五年十一月目录1总则 (1)2规划、设计与配置 (1)3线路保护 (2)4母线与断路器失灵保护 (2)5变压器与发变组保护 (3)6二次回路与抗干扰 (5)7运行与检修 (7)8与相关专业的配合和要求 (7)附录:《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继电保护相关专业条款摘录 (12)1总则1.1为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国家电网生技[2005] 400号文〕,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继电保护专业重点实施要求(以下简称《重点要求》)。

1.2《重点要求》是在《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等有关技术标准和规程、规定基础上,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等反事故措施文件,汇总近年来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运行方面的经验制定的。

1.3《重点要求》强调了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的原则和重点要求,但并未涵盖全部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也不是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应有的全部内容。

有些内容在已颁发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定中已有明确规定,但为了强调有关内容再次重复列出。

因此,在贯彻落实《重点要求》的过程中仍应严格执行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定。

1.4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新建、扩建和技改等工程均应执行《重点要求》。

对变电站、发电厂已投入运行的继电保护装置,凡严重威胁安全运行的必须立即改进,其余的可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更新或改造,不能满足要求的应结合设备大修加速更换。

而对不满足上述要求又不能更改的,应组织设计、制造和运行等单位共同研究、解决。

110kV 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新建、扩建和技改工程及已投入运行的变电站、发电厂可参照《重点要求》中相关的技术原则予以解决。

继电保护屏通用技术规范

继电保护屏通用技术规范

继电保护屏通用技术规范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序号名称编号1继电保护屏专用技术规范继电保护屏采买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1、本物质采买标准技术规范分为标准技术规范通用部分和标准技术规范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依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专用部分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可以改正。

3、项目单位应按实质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

如的确需要变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表7 项目单位技术差别表” ,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质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同提交至招标文件审察会:变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项目单位要求值高出标准技术参数值范围;依据实质使用条件,需要改正海拔高度、耐受地震能力、环境温度等要求。

经招标文件审察会赞同后,对专用部分的改正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别表”,放入专用部分表 7 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不然将视为无差别。

4、招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 1 标准技术参数表”、“ 2 项目需求部分”和“ 3 招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

填写招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招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

招标人还应付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别表”中给出的参数进行响应。

“项目单位技术差别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中参数不一样时,以差别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招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若有误差除填写“表8 招标人技术误差表”外,必需时应供给证明参数优于招标人要求的有关试验报告。

5、有关污秽、温度、海拔等需要修正的状况由项目单位提出并在专用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别表”明确表示。

6、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7、技术规范范本的页面、标题等均为一致格式,不得任意改正。

目录1 总则 ------------------------------------------------------------------------------ 52 技术要求 -------------------------------------------------------------------------- 5引用标准 ------------------------------------------------------------------------ 5 系统构成 ------------------------------------------------------------------------ 6 系统功能 ------------------------------------------------------------------------ 6 性能指标 ------------------------------------------------------------------------ 6 其余要求 ------------------------------------------------------------------------ 73 试验 ------------------------------------------------------------------------------ 74 包装和运输 ------------------------------------------------------------------------ 75 铭牌和标记 ------------------------------------------------------------------------ 86 技术服务、设计联系、工厂查验和监造、工厂(现场)查收------------------------------ 8技术服务 ------------------------------------------------------------------------ 8 设计联系会 ---------------------------------------------------------------------- 8 工厂查验和监造 ------------------------------------------------------------------ 9 工厂(现场)查收 ---------------------------------------------------------------- 91总则本规范书文件提出了对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屏的功能设计、构造、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色彩在保护屏柜防误可视化中的运用周小鹏

色彩在保护屏柜防误可视化中的运用周小鹏

色彩在保护屏柜防误可视化中的运用周小鹏发布时间:2021-10-25T07:44:30.068Z 来源:《中国电业》(发电)》2021年第12期作者:周小鹏谭敏[导读] 继电保护检修工作中易发生防误碰、误短接的现状,为防误碰在保护屏柜对接线端子进行一定的标识。

文章介绍了现阶段继电保护屏柜的防误措施,对存在不足进行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最终对运维单位提出了应对策略及建议。

周小鹏谭敏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百色局广西百色 533000摘要:继电保护检修工作中易发生防误碰、误短接的现状,为防误碰在保护屏柜对接线端子进行一定的标识。

文章介绍了现阶段继电保护屏柜的防误措施,对存在不足进行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最终对运维单位提出了应对策略及建议。

关键词:防误;保护屏柜;端子;可视化作为电力企业的建设和运维管理者,在进行电力企业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措施处理过程中,应该根据变电站的自身因素,及时调整和转变防误研究技术,保障在防误研究技术的实施中,能够提升整体的二次作业的防误效果[1]。

目前南方电网规程规范明确要求:保护屏柜出口回路端子使用红色端子。

但规范未对高风险的电流、电压、开入等回路端子进行特殊标记,容易发生误碰、误短接的情况,甚至可能会造成设备损坏、人身伤亡或电网瓦解的严重事故。

针对继电保护检修运维工作中易发生防误碰、误短接的现状,本文对色彩在保护屏防误可视化的运用进行了研究,以期总结的部分方法可以为保护装置运维防误带来借鉴意义。

1、现阶段措施概述为切实防止继电保护“三误”中“误短接”的发生,南方电网公司对屏柜内的端子颜色做了如下要求: 1)南方电网公司要求保护屏柜出口回路端子使用红色端子,其他端子用灰色端子[2]。

2)南方电网屏柜通用规范,要求电压用UD、电流用ID、开入强电用QD、开入弱电用RD、开出用CD和KD等区分端子上所接二次线的功能。

3)端子标记条为白色,未做颜色区分。

2、存在问题保护屏内除出口回路端子不能误碰外,还有电流电压回路、开入回路、交流电压空开等,这些回路一旦误碰,也有可能导致保护误动;特别是在一次设备不停电时,一旦误碰以上回路,保护就很可能出口跳运行设备。

通用技术规范有效版本清单(2023年3月)

通用技术规范有效版本清单(2023年3月)
GB/T 50299-2018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018.07.10
2018.12.01
现行
23
GB/T 50381-2018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2018.04.25
2018.12.01
现行
24
GB 50382-2016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2016.08.18
现行
19
GB 50449-2008
城市容貌标准
2008.10.15
2009.05.01
现行
20
GB/T 50563-2010
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
2010.05.31
2010.12.01
现行
21
GB/T 50337-2018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标准
2018.11.01
2019.04.01
现行
22
市政设计施工验收
2016.12.01
现行
7
GB/T 50293-2014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2014.08.27
2015.05.01
现行
8
GB 50318-2017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2017.01.21
2017.07.01
现行
9
GB 50413-2007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
2007.04.13
2007.11.01
现行
70
GB/T 50228-2011
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
2011.07.26
2012.06.01
现行
71
GB 50026-2020
工程测标准

35kV及以下线路保护通用技术规范

35kV及以下线路保护通用技术规范

35kV及以下线路保护通用技术规范国家电网公司物资采购标准(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卷线路保护册)35kV及以下线路保护通用技术规范(编号:1101001-0035-00)35kV及以下线路保护通用技术规范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序号名称编号1 35kV及以下线路光纤差动保护专用技术规范1101001-0035-012 35kV及以下线路电流保护专用技术规范1101001-0035-023 35kV及以下线路距离保护专用技术规范1101001-0035-0335kV及以下线路保护通用技术规范35kV及以下线路保护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1. 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

2. 采购标准技术规范通用部分原则上不需要设备招标人(项目单位)填写,更不允许随意更改。

如对其条款内容确实需要改动,项目单位应填写《项目单位通用部分条款变更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经标书审查同意后,对通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通用部分条款变更表》,放入专用部分,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

3. 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专用部分分为标准技术参数、项目需求部分和投标人响应部分。

“标准技术参数表”中“标准参数值”栏是标准化参数,不允许项目单位和投标人改动。

项目单位对“标准参数值”栏的差异部分,应填写“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投标人保证值”栏应由投标人认真逐项填写。

项目需求部分由项目单位填写,包括招标设备的工程概况和招标设备的使用条件。

对扩建工程,可以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投标人响应部分由投标人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提供销售业绩、主要部件材料和其他要求提供的资料。

4. 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与招标人要求有差异时,除填写“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5. 有关污秽、温度、海拔等需要修正的情况由项目单位提出并在专用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明确表示。

DL/T 2018—2019 抽水蓄能发电电动机变压器组继电保护装置技术条件

DL/T 2018—2019 抽水蓄能发电电动机变压器组继电保护装置技术条件
2
5 功能要求
DL / T 2018 — 2019
5.1 发电电动机保护
5.1.1 纵联差动保护
纵联差动保护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a ) 差动范围包括电气制动短路开关的应在电气制动时闭锁; b ) 差动范围包括被拖动开关的应在静止变频启动和背靠背启动时闭锁; c ) 差动范围包括拖动开关的应在拖动工况时闭锁; d ) 应具有防止区外故障误动的制动特性; e ) 应具有防止 TA 暂态饱和过程中误动的措施; f ) 应具有 TA 断线判别功能,并可选择闭锁比率差动或报警,当电流大于额定电流的 1.2~1.5 倍
4 基本要求
4.1 环境条件 4.1.1 正常工作大气条件
a ) 环境温度:-10℃~+55℃。 b ) 相对湿度: 95%(装置内部既无凝露,也不应结冰)。 c ) 大气压力:80kPa~106 kPa。 4.1.2 贮存、运输环境条件
1
DL / T 2018 — 2019
贮存环境温度为-20℃~+55℃,相对湿度不大于 85%。 运输环境温度为-40℃~+70℃,相对湿度不大于 85%。 4.2 额定电气参数 4.2.1 直流工作电源(辅助激励量) 对装置直流工作电源(辅助激励量)的规定如下: a ) 额定电压:220V、110V; b ) 允许偏差:-20%~+10%; c ) 纹波系数:不大于 5%。 4.2.2 激励量 对装置的激励量规定如下: a ) 交流电压额定值:100/ 3 V、100V; b ) 交流电流额定值:1A、5A; c ) 频率额定值:50Hz。 4.2.3 直流回路 转子电压回路的额定电压范围:50V~600V。 4.3 一般要求 4.3.1 发电电动机保护功能应集成在同一保护装置内,主变压器和励磁变压器的保护功能宜集成在同一 保护装置内。 4.3.2 装置应具有工况识别功能,配置相应闭锁逻辑,在抽水蓄能机组各种运行工况或工况转换时,装 置不应误动或拒动。 4.3.3 装置应具有保护功能投入和退出的硬压板。 4.3.4 装置内与断路器跳合闸线圈和控制器直接相连的继电器应符合 DL/T 478 的要求。 4.3.5 装置失去工作电源时,记录信息不应丢失。 4.3.6 装置应具有对时、通信、调试和打印等接口。 4.3.7 装置应具有硬、软件监视功能,异常时应自动告警、闭锁并记录。 4.3.8 装置记录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a ) 记录保护动作全过程信息并具有存储 8 次以上功能; b ) 按 GB/T 14598.24 的规定转换输出或上传记录数据; c ) 记录信息的显示、调阅或打印; d ) 记录信息包括动作元件、动作时间、开关变位、自检信息、定值、压板状态和故障录波。 4.3.9 准确度和变差、配线端子要求、开关量输入和输出、过载能力、功率消耗、电磁兼容要求、绝 缘要求、机械要求、连续通电性能应符合 DL/T 478 的规定。 4.3.10 装置的安全要求应符合 DL/T 478 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继电保护通用技术规范(2018年试行版)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power system protection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I II 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缩略语 (3)5总则 (3)6装置技术要求 (4)7屏柜要求 (22)8直流电源配置技术原则 (26)9二次回路及抗干扰技术要求 (27)10试验方法 (30)11检验规则 (35)12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36)13其他 (37)14与相关标准的衔接 (38)附录A (资料性附录)保护定值信息文件化规范 (39)附录B (资料性附录)保护档案文件化规范 (56)附录C (资料性附录)保护状态信息文件化规范 (60)附录D (资料性附录)保护告警信息文件化规范 (63)附录E (资料性附录)网络压力测试方案 (71)附录F (资料性附录)IED物理端口描述及站控层双网配置示例 (74)附录G (资料性附录)装置对外通讯映射目录汇总 (76)附录H (资料性附录)文件化信息点汇总 (77)II前言本技术规范遵循《南方电网电力装备技术导则》(Q/CSG 1203005-2015)规定的技术原则,根据GB/T 1.1-2009相关规则编制。

本规范旨在通过规范南方电网10kV~500kV线路及辅助保护、断路器保护、T区(短引线)保护、母线保护、变压器保护、高压并联电抗器保护、低压补偿装置保护、发电机保护、智能录波器(故障录波装置)、行波测距、智能终端等装置的通用技术条件、基本要求,提高继电保护设备的标准化水平,为继电保护的制造、设计、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提供有利条件,提升继电保护运行、管理水平。

本技术规范代替Q/CSG 110010-2011《南方电网继电保护通用技术规范》,与Q/CSG 110010-201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更新、补充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CCD文件、电缆跳闸装置、光缆跳闸装置等术语定义(见3术语和定义);——增加缩略语(见4缩略语);——修订正常工作大气条件要求(见6.1.1);——增加数字化采样的标度要求(见6.2.2b);——修订交流回路准确度及开关量输入输出要求(见6.3、6.4);——修订装置接口技术要求,增加了过程层光纤接口、对时接口、打印接口及调试接口的要求(见6.5);——修订功率消耗及过载能力的要求(见6.6、6.7);——增加智能站光缆跳闸装置相关基本技术要求(见6.8.1);——增加保护设备识别代码的要求(见6.8.1n);——增加保护信息文件化技术要求及相关附录(见6.8.1.O、附录A、B、C、D);——修改装置软件版本构成方案(见6.8.1r);——定值要求中删除保护功能投退软压板(见6.8.6b);——增加远方控制要求(见6.8.11);——增加保护时钟管理相关要求(见6.8.12);——增加网络技术原则(见6.8.13);——增加信息交换技术要求(见6.8.14);——增加数据交换记录要求(见6.8.15);——增加链路软压板及虚端子要求(见6.8.16);——增加对智能站保护配置文件技术要求(见6.8.17);——增加保护不停电传动技术要求(见6.8.18);——修订电磁兼容、绝缘要求、耐湿热性能、机械性能、连续通电、安全要求、直流电源要求的要求(见6.9、6.10、6.11、6.13、6.14、6.15、6.16);——增加网络安全要求(见6.18);——修订试验方法,增加智能站光缆跳闸装置相关测试内容(见10.5);——增加测量元件准确度和变差检查(见10.6);——修订电磁兼容性能试验、直流电源影响试验、绝缘试验和绝缘测量、耐湿热性能试验、连续通电、机械性能试验内容(见10.8、10.9、10.10、10.11、10.12、10.13);III——增加通信接口试验内容(见10.15);——修订出厂试验及型式试验相关内容(见11.2、11.3);——修订装置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相关要求(见12.1、12.3、12.4、12.5);——产品出厂随行文件中增加对“一书三册”的要求(见13.1)——增加网络压力测试方案(见附录E)——增加IED物理端口描述及站控层双网配置示例(见附录F)——增加装置对外通讯映射目录汇总(见附录G)——增加文件化信息点汇总(见附录H)本规范的附录A、B、C、D、E、F、G、H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系统运行部(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提出、归口管理和负责解释。

本规范在起草的过程中得到了:广东电网公司、广西电网公司、云南电网公司、贵州电网公司、海南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深圳供电局,以及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和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支持。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千宽、张弛、丁晓兵、徐鹏、彭业、史泽兵、陈桥平、刘玮、王增超、刘琨、李一泉、吕航、余德冠、郭晓、苏黎明。

其中第1-5章由刘千宽、张弛、丁晓兵编写,第6-7章由徐鹏、彭业、史泽兵编写,第8章节由陈桥平编写,第9章由刘玮编写,第10章由王增超编写,第11章由刘琨编写,第12-13章由李一泉编写,附录A-C由吕航编写, 附录D由苏黎明编写, 附录E由郭晓编写, 附录F由余德冠编写,编写说明由刘千宽、吕航编写。

本标准自2018年6月起试行。

执行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至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

IV继电保护通用技术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南方电网常规变电站及智能变电站10kV~500kV线路及辅助保护、断路器保护、T区(短引线)保护、母线保护、变压器保护、高压并联电抗器保护、低压补偿装置保护、发电机保护、智能录波器(故障录波装置)、行波测距装置和智能终端等保护及其相关设备的通用技术要求,包括技术要求、技术原则、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对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本规范还规定了变电站直流电源配置要求、二次回路及抗干扰等要求。

凡南方电网内从事继电保护的运行维护、科研、设计、施工、制造等单位均应遵守本规范。

新建厂站的继电保护应执行本规范。

因保护回路受原设计接线的限制,运行厂站的继电保护改造工程,在确保施工安全和运行维护方便的基础上,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887-2011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726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T 9361-2011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T 11287-2000 电气继电器第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第1篇振动试验(正弦)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4537-1993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GB/T 14598.3 电气继电器第5 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GB/T 14598.26-2015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6部分:电磁兼容要求GB/T 14598.2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7部分:产品安全要求GB/T 15145-2008 输电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T 19520.12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482.6mm(19in)系列机械结构尺寸第101部分:插箱及其插件GB/T 26864-201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产品动模试验GB/T 22386 电力系统暂态数据交换的通用格式GB/T32890继电保护IEC61850工程应用模型GB/T32901-2016《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通用技术条件》DL/T 478-2013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527-2002 静态继电保护装置逆变电源技术条件DL/T 670-2010 母线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770-2001 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720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柜(屏)通用技术条件DL/T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1Q/CSG 1203005南方电网电力二次装备技术导则Q/CSG1203045-2017 南方电网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相关二次设备信息描述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32890、GB/T32901、DL/T 860和Q/CSG 1203045-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独立直流电源独立直流电源指由独立的整流设备、蓄电池、开关柜组成的一整套电源系统;两套独立直流电源指有两套完整的直流电源系统,任何一套直流电源的整流设备、蓄电池或开关故障均不应造成另一套直流电源失效。

配有两套独立直流电源的保护或保护通道,任意一套直流电源故障均不应造成同一设备的所有保护同时退出或同一线路保护的所有保护通道同时中断。

3.2继保小室布置于高压配电装置场地,安装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变送器、电能计算及记录仪表、辅助继电器屏等的场所。

3.3反措由上级或同级部门制定的反事故措施。

3.4光纤通道指以光纤为传输介质的保护通道,包括专用光纤芯、复用2M等各种形式的光纤通道。

3.5传输延时指本端设备发出信号至对端设备收到信号之间的信号传输时间。

3.6保护通道接口装置信号传输装置、数字接口装置等保护通道接口装置的总称。

3.7信号传输装置(命令接口装置)将电力系统保护装置发出的允许(闭锁)、远方跳闸等接点信号变换成适合于光纤通信传输形式的信号及进行反变换的设备。

3.8数字接口装置继电保护与光纤通信终端设备连接时,对保护信号实现规定的码型变换,连接保护或信号传输装置与光纤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接口装置。

3.9保护通信通道传输跳闸命令或被保护设备电气量等保护信息的通道,通常包括电力线载波、微波、光纤或专用导引线等。

3.10独立通信通道由独立的通信设备和独立的物理路由组成、发生任何单一故障不会造成同时中断的通信通道。

租用电信光纤、数字数据网(DDN)电路等作为备用通信通道可视为一个独立的通信通道。

3.11独立光纤通道两个独立的同步数字体系(SDH)设备分别采用两个独立的物理路由视为两条独立光纤通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