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模型试验设计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的研究

467!U ";<"!3:!34#>5 ";?#>?]2#434627=6723V3U"5! 6?3 ="!3]413=#;#=86#"5 #5 4?8F#5> 68V:36346
e()" [=*(">5 6<C)"><=C)"5 6[)(e(a$)"5 6@)">@$)"^=(5 6Z()">@$M("5 6e()" A(L(">3 !5O]-C,,*,E+(G(*)"# DH#’)$*(-R">("==’(">" D=E=(F"(G=’%(&H,EI=-C",*,>H" D=E=(374448" +C(")#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的研究!
钱德玲5 6张泽涵5 6戴启权5 6杨远威5 6蒋玉敏5 6钱礼平3
!5/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合肥6374448# 3/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合肥6374445$
66摘6要! 针对超限高层建筑高度高%层数多%整体结构复杂等特点"依据一致相似率对一超限高层建筑进行 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 通过计算探讨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模型分别采用人工质量模型%忽略重力模型%欠人工质 量模型三种方式的合理性& 研究结果表明’欠人工质量模型的设计是合理可行的"可以通过附加人工质量来调 整加速度相似比至合理水平"以利于振动台试验的实施& 通过合理的配重模型设计"可以减小重力失真效应造 成的不利影响"从而使振动台试验更加准确地反映原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和动力特性& 66关键词! 振动台试验# 超限高层建筑# 模型设计# 欠人工质量模型 66!"#’ $%&$’(%) *+,-.+/(%$0%(%%‘
建筑结构试验第四章结构动载试验

疲劳试验
❖示例
本章小结
1 概述 2 动载试验仪器仪表 3 结构振动测试 4 结构抗震试验 5 结构疲劳试验
宝山壁画
❖ 宝山壁画是引人注目的昂贵文物。此壁画发现于阿鲁科 尔沁旗东沙布乡境内。1994年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 现”之一。宝山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杨贵妃教鹦鹉 图》。该画高0.7米、宽2.3米,用于笔重彩绘制,最突 出的表现了 晚唐风格。唐代擅长绘贵妇仕女的大师周昉 绘制了《杨贵妃教鹦鹉图》,不仅享誉中原,而且还影 响全国各地。发现于阿旗宝山古墓里的这幅画,就是契 丹人聘请中原画家按照周氏风格绘制的, 技法深得周氏 画风的真传。在唐人真迹稀如星风的今天,能够从中完 整了解唐代人物画的杰出成就,堪称美术史研究的辛事。 这幅壁画现今保存在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历经千年, 恍如新绘,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结构抗震试验——伪静力试验
❖常用的三种加载方法 ①控制位移加载法;常以屈服位移或最大层间位移
的某一百分比来控制加载 ②控制荷载加载法; ③控制荷载和位移混合加载法。
结构抗震试验——拟动力试验
❖拟动力试验,其实质就是按照某种确定性的地震 反应进行加载。
❖ 由于结构的恢复力模型未知,运动方程无法求解, 故采用“边试验、边求解”的方法分步得到实测 的结构恢复力模型,然后可完成整个试验加载过 程。
结构抗震试验——伪静力试验
❖结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的主要研究内容: ♦ 恢复力模型:相当于结构的物理方程 ♦ 抗震性能判定:强度、刚度、变形、延性、耗能 ♦ 破坏机制研究:为抗震设计提供方法和依据
❖伪静力试验的特点: 试验装置及加载设备简单、观测方便,但加载制 度是人为确定的,与真实情况差异较大,且不能 考虑应变速度及阻尼的影响。试验值偏低,一般 情况下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结果偏于安全。
建筑结构试验_2

《建筑结构试验》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和地位本课程是建筑工程专业综合性的, 有较强的实践性的专业技术课程,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教学, 使学生获得专业必须的试验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完成一般建筑结构试验的设计。
“建筑结构试验”从材料的力学性能到验证各种材料构成不同类型结构和构件的基本计算方法, 以及近年来发展的大量大跨、超高、复杂结构的计算理论, 都离不开试验研究。
因此, 建筑结构试验在土木工程结构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与结构设计、施工及推动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已逐步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并日益引起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和重视。
本课程主要针对“土木工程”等专业。
课程的学分为2学分。
推荐教材为王天稳主编的《土木工程结构试验》(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一书。
二、课程考试要求本课程的考试要求, 要从考核知识点、学习要求、考核目标和有关考试的具体问题等几个方面综合起来全面加以把握。
其中, 考核知识点是主体。
(一)考核知识点考核知识点是对课程知识体系在广度上的概括。
就本课程而言, 其知识广度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具体内容见本考纲第二部分“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中的第二项分列了八章, 它们都是考试的范围。
(二)学习要求学习要求是对自学考试知识点所掌握的深度和概括。
根据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高中文化水平为起点的情况, 对考核知识点的深度掌握, 本考纲在第二部分第一项“学习要求”中, 分别对各个章节的基本要求做了介绍。
深度要求, 选用了“熟悉”、“熟练”和“熟练掌握并能灵活应用”几个不同含义而又存在递进关系的词汇来描述。
(三)考核目标考核目标是按照认知过程将考核知识点的深度、广度和难易程度转化成认知能力的概括。
根据前述高等教育自考对象的实际, 在本考纲第二部分第二项中, 区别考核的认知能力目标即基本目标和考核的难易程度目标即考核目标的具体要求, 作了不同的描述。
建筑结构试验

建筑结构试验[简答]气压加载法的工作原理:气压加载法的工作原理:气压加载法主要是利用空气压力对试件施加荷载。
由于空气压力的特点,它所产生的垂直于试件或结构模型表面的均布荷载。
这时要求在试件上特制一个对试件无约束的密封容器,或在加载装置和试件之间设置一可充气的气囊,经充气后借助容器或气囊将均布压力施加于试件表面。
【单选、简答】惯性力加载法的分类在结构动力试验中,常利用物体质量在运动时产生的惯性力对结构施加动力荷载。
由于荷载作用的方法不同,其可分为冲击力加载和离心力加载两种方法。
【简答】各种惯性力加载法的工作原理冲击力加载法的工作原理:通过突加载或张拉突卸,使被加载结构产生自由振动。
离心力加载法的工作原理:根据旋转质量产生的离心力对结构施加简谐振动荷载。
【简答】电液伺服加载系统的工作原理电液伺服加载系统的工作原理:利用自动控制和液压技术相结合的电液伺服闭环境系统控制试验加载。
【填空、简答】电液伺服阀的工作原理电液伺服阀的工作原理:电液伺服阀是电液伺服液压加载系统的心脏部分、指令发出信号经放大后输入伺服阀,转换成大功率的液压信号,将来自液压源的液压油输入加载器,使加载器按输入信号的变化规律对结构施加荷载。
电液伺服阀能根据输入电流的极性控制液压油的流向,根据输入电流的大小控制液压油的流量,且其流量与电流基本上成比例地变化。
【单选、简答】机械力加载使用的机具种类机械力加载常用的机具有吊链、卷扬机、绞车、花篮螺丝、螺旋千斤顶及弹簧等。
【单选、简答】用弹簧作结构持久荷载试验的原理用弹簧作结构持久试验时,弹簧变形值与荷载的关系应预先测定,故在试验时只需要知道弹簧的最终变形值,即可求出对试件施加的荷载值。
即用弹簧作持久荷载时,应事先估计到由于结构徐变使弹簧压力变小时,其变化值是否在弹簧变形的允许范围内。
电液伺服加载系统的组成和特点电液伺服加载系统主要由电液伺服加载器、控制系统和液压源等三大部分组成。
电液伺服加载系统的特点:试验时应用非电量电测技术将荷载作用力、位移、应变、加速度等物理转换得到的电参量(一般为电压信号),通过电液伺服阀去控制系统中的高压液压油的流量,推动液压加载器油缸中的活塞队结构施加荷载。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建筑结构试验》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建筑结构试验》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建筑结构试验》题库及答案一一、单向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6分,将选择结果填入括弧)1.下列各项,( )项不属于生产检验性试验。
A.鉴定服役结构的可靠性B.鉴定结构的设计和施工C.检验预制构件的性能D.新结构应用于实际工程之前的模型试验2.( )不允许试验结构产生转动和移动。
A.固定端支座 B.滚动铰支座C.固定铰支座 D.固定球铰支座3.结构受轴向拉压作用情况,( )的布片和测量桥路的特点是:消除了温度影响,也消除了偏心荷载的影响,桥路测量灵敏度提高一倍,但使用的应变片较多。
A. 外设补偿片的半桥测试方案B.测量应变片互相补偿的半桥测试方案C.外设补偿片的全桥测试方案D.测量应变片互相补偿的全桥测试方案4.下列各项中,( )项不是无损检测技术的主要任务。
A.评定建筑结构和构件的施工质量B.为制定设计规范提供依据C.对古老的建筑物进行安全评估D.对受灾的、已建成的建筑物进行安全评估5.( )检测技术可用于混凝土结合面的质量检测和混凝土内部空洞、疏松等缺陷的检测。
A.超声法 B.钻芯法C.回弹法 D.扁顶法6.在结构试验的试件设计时,对于整体性的结构试验试件,尺寸比例可取为原型的 ( )A. 1/4~1 B.1/2~1C.1/5—1 D.1/10~1/27.常用的弹性模型材料不包括以下哪一种?( )A.石膏 B.水泥砂浆C.金属材料 D.塑料8.用量纲分析法进行结构模型设计时,下列量纲中,( )项不属于基本量纲。
A. 质量 B.应力C.长度 D.时间9.下列原因所引起的误差属于随机误差的是( )。
建筑结构试验课件:结构模型试验

二、模型试验的理论基础
二、模型试验的理论基础
模型试验的理论基础是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相 似是指模型结构和原型结构的主要物理量或物理 过程相似。相似原理是指模型设计时需与原型结 构保持相似,包括过程相似、几何相似、质量相 似、荷载相似、应力与应变相似、时间相似、边 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相似等,才能根据模型试验的 数据和结果推算出原型结构的数据和结果。
具有分布质量的试件,用密度表示更合适:
S
m p
Sρ:称为密度相似常数
密度相似常数可由质量相似常数和几何相似常数 表达:
S
Sm Sl3
二、模型试验的理论基础
c 荷载相似:荷载相似要求模型和原型在对应部位 所受的荷载大小成比例,方向相同。
Sp
pm pp
Am m Ap p
S Sl2
Sw S Sl
Sq S SM S Sl3
✓定量试验 通过模型试验直接得到原型结构的性能指标是模 型试验的主要目的
一、 概述
4. 按试验加载方法 ✓静力模型试验 ✓动力模型试验 ✓拟静力模型试验 ✓拟动力模型试验
5. 按模型试验模拟的受力复杂程度 ✓截面模型试验或节段模型试验 ✓局部模型试验 ✓整体模型
一、 概述
模型试验的特点
1. 经济性好 几何尺寸按比例缩小,可取原型结构的1/6~1/2, 有时可取1/20~1/10或者更小。模型制作容易, 装拆方便,节省材料、劳动力、时间和空间,并 且同一个模型可进行多个不同目的的试验。大幅 度降低加载设备的容量和使用。
二、模型试验的理论基础
2. 相似指标
两个系统中的相似常数之间的关系称为相似指标。
Pp
Pm
hp
hm
lp
bp
结构试验的模型

结构试验的模型引言:结构试验是工程领域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通过对结构物进行实验,可以评估其力学性能和安全性能,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本文将以结构试验的模型为标题,探讨结构试验的模型种类、应用范围以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一、结构试验的模型种类1.缩尺模型试验缩尺模型试验是指将原结构按比例缩小后进行试验,一般采用模型比例尺为1:10或1:20。
这种试验方式可以在较小的空间内进行,成本相对较低。
常见的缩尺模型试验包括风洞试验、水槽试验等。
2.全尺寸模型试验全尺寸模型试验是指直接对原结构进行试验,模拟实际工况下的受力情况。
这种试验方式更加接近实际工程情况,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全尺寸模型试验适用于大型桥梁、高层建筑等工程结构的试验研究。
3.数字模拟试验数字模拟试验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对结构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建立结构的数学模型,模拟各种受力情况下的响应。
这种试验方式具有灵活性高、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复杂结构的试验分析。
二、结构试验模型的应用范围1.土木工程领域结构试验模型在土木工程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桥梁设计中,通过缩尺模型试验可以评估桥梁的抗风性能、抗震性能等;在地基工程中,通过全尺寸模型试验可以评估地基承载力、沉降性能等。
2.建筑工程领域结构试验模型在建筑工程领域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高层建筑设计中,通过缩尺模型试验可以评估结构的抗风性能、抗震性能等;在节能建筑设计中,通过数字模拟试验可以评估建筑的能耗情况。
3.机械工程领域结构试验模型在机械工程领域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例如,在汽车设计中,通过全尺寸模型试验可以评估车身刚度、碰撞安全性等;在机械设备设计中,通过数字模拟试验可以评估设备的振动性能、疲劳寿命等。
三、结构试验模型的重要性1.验证设计方案结构试验模型可以验证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通过试验可以评估结构的受力情况和变形情况,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改进。
2.优化结构设计结构试验模型可以帮助优化结构设计。
第二章 结构试验设计

第二章 试验设计、试验前的准备及试验方案试验大纲:1、 建筑结构试验的主要环节概述2、 建筑结构试验的试件设计3、 建筑结构试验的荷载方案设计4、 建筑结构试验的观测方案设计5、 建筑结构试验材料的力学性能6、 建筑结构试验大纲和试验基本文件本章提要建筑结构试验包括结构试验设计、结构试验准备、结构试验实施和结构试验结果分析 等主要环节。
本章主要介绍试验的前期准备工作,内容包括试件及模型设计、荷载方案设计、观测方案设计、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建筑结构试验的安全与防护措施设计及结构试验大纲和试验基本文件的编制等内容。
学习本章,应着重掌握试件及模型设计、荷载方案设计、观测方案设计等内容,并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试验的安全与防护措施设计及结构试验大纲和试验基本文件的编制有一定的了解。
2.1、建筑结构试验的主要环节概述建筑结构试验包括结构试验设计、结构试验准备、结构试验实施和结构试验结果分析等主要环节,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2.1所示。
结构试验目的结构试验设计结构试验准备结构试验实施结构试验分析结构试验结论试验总结报告试验观测和采集数据处理结构参数识别结构破坏机制分析结构性能与承载力分析试验加载试验反应观测和数据采集试件变形、裂缝和破坏形态记录试件制作与安装试验人员组织分工仪器设备的检验与率定材料力学性能试验试件设计试验荷载设计试验观测设计试验误差控制措施试验安全措施调查研究、搜集有关资料确定试验的性质与规模设计试件的形状和尺寸确定试件的数量设计构造措施确定试验荷载图示设计试验加载装置选择试验方法及设备设计试验加载制度确定试验观测项目确定测点布置位置与数目选择测试仪器与设备图2.1 结构试验的主要环节结构试验设计是整个结构试验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
它的主要内容是对所有进行的结构试验工作进行全面的规划与设计,从而使试验计划与试验大纲能对整个试验起着统管全局和具体指导的作用。
2.2 建筑结构试验的试件设计2.2.1 试件设计(1) 试件的形状试件的基本要求是构造一个与实际受力相一致的应力状态,这个问题对于静定系统中的单一构件(如梁、柱、桁架等),一般构件的实际形状都能满足要求,问题比较简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结构模型试验设计
摘要:在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中,结构试验的对象大多是实际结构的模型。
对于工程结构中的构建或结构的某一局部,如梁、柱、板、墙,有可能进行足尺的结构试验。
但对于整体结构,除进行结构现场静动载试验外,受设备能力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实验条件下的结构试验大多为缩尺比例的结构模型试验。
关键词:相似理论,静力结构模型设计,动力结构模型设计,热力结构模型设计
模型一般是指按比例制成的小物体,它与另一个通常是更大的物体在形状上精准的相似,模型的性能在一定程度可以代表或反映与它相似的更大物体的性能。
模型试验的理论基础是相似理论。
仿照原型结构,按相似理论的基本原则制成的结构模型,它具有原型结构的全部或部分特征。
通过实验,得到与模型的力学性能相关的测试数据,根据相似理论,可有模型实验结果推断原型结构的性能。
对于结构模型试验,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最关心的问题是结构模型试验结果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原型结构的性能。
而模型设计是结构模型试验的关键环节。
一般情况下,结构模型设计的程序为:
(1)分析实验目的和要求,选择模型基本类型。
缩尺比例大的模型多为弹性模型,强度模型要求模型材料性能与原材料性能较为接近。
(2)对研究对象进行理论分析,用分析方程或量纲分析法得到相似判据。
对于复杂结构,其力学性能常采用数值方法计算,很难得到
解析的方程式,多采用量纲分析法确定相似判据。
(3)确定几何相似常数和结构模型主要部位尺寸。
选择模型材料。
(4)根据相似条件确定各相似常数。
(5)分析相似误差,对相似常数进行必要的调整。
(6)根据相似第三定理分析相似模型的单质条件,在结构模型设计阶段,主要关注边界条件和荷载作用点等局部条件。
(7)形成模型设计技术文件,包括结构模型施工图,测点布置图,加载装置图等。
在在上述各步骤中,对结构模型设计和试验影响最大的是结构模型尺寸的确定。
通常,模型尺寸确定后,其他因素如模型材料、模型加工方式、试验加载方式、测点布置方案等也基本确定了。
一、静力结构模型设计
1、线弹性模型设计
线弹性性能是工程结构的主要性能之一。
不论采用何种结构类型,当结构的应力水平较低时,结构的性能都可以用线弹性理论描述。
按照线弹性理论,结构所受荷载与结构产生的形变以及应力之间均为线性关系。
对于由同一种材料组成的结构,影响应力大小的因素有荷载F、结构几何尺寸L和材料的泊松比v,于是,应力表达式可写为:
=?(F,L,v)
通过量纲分析有
)(v 2
ϑσ=F
L 由上式可知,线弹性结构的相似条件为几何相似、荷载相似、边界条件相同,不要求虎克定律相似,但要求泊松比相似,即
1v
=S
设计线弹性模型时,要求
2L
F S
S
S =
σ
2、非线性结构模型设计
工程结构可能出现两类典型的非线性现象,一类是由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为非线性关系所引起,称为材料非线性。
例如,钢筋混娘土结构的强度模型一般具有材料非线性特征。
另一类是由于结构产生较大的变形或转动使结构的平衡关系发生变化而引起,称为几何非线性。
例如,大跨径悬索桥中悬索的受力特性具有几何非线性特征。
两种非线性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使得结构荷载与结构变形之间为非线性关系。
但对于几何非线性的结构,结构的应力和应变之间可以保持线性关系。
对于这种情况,应力与荷载、结构尺寸、材料弹性模量以及泊松比有关,于是,应力表达式为:
),,,(v L E F ⎰=σ
通过量纲分析,可将包括5个物理量的基本方程转化为包含3个无量纲乘积
π
ππ3
,2
,1
,,的关系式:
),(v 2
2E F
L F L ϑσ= 或写成
)
,(πππ
φ3,21
= 这就是可虑几何非线性的弹性结构模型的相似判据方程。
为了求得原型结构
的应力,模型结构应与原型结构几何尺寸相似、荷载相似以及边界条件相同。
模型与原型应满足下列相似关系:
v E F
L
E F L p P
==v )(m
m
2
2,
)(
有以上分析可以知道,采用原型相同材料制作的模型,可以模拟原型结构线
弹性阶段和几何非线性弹性阶段的受力性能。
3、钢筋混凝土强度模型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凝土和钢筋的力学性能。
当缩尺比例较大时,由于材料特性与其构成尺寸密切相关,钢筋混凝土强度模型很难做到完全相似的程度。
而模型设计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与材料特性的相似设
计。
对钢筋混凝土强度模型的选用的材料有较严格的相似要求。
理想的模型混凝土和模型钢筋应与原型结构的混凝土和钢筋之间满足下列相似要求:
(1)几何相似的混凝土受拉和受压的应力-应变曲线;
(2)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有基本相似的变形能力;
(3)多轴应力状态下,相同的破坏准则;
(4)钢筋和混凝土之间有相同的粘结-滑移性能;
(5)相同的泊松比。
与混凝土结构相似,砌体结构的性能也与构成尺寸有密切的关系。
砌体结构的缩尺模型试验能否反映原型结构主要性能,关键问题是模型砌体结构中的块体和灰缝如何模拟。
在原型结构中,普通粘土砖的尺寸为53mm*115mm*240mm,水
平灰缝厚度为10mm。
20世纪50年代,国外有人曾经研究采用最小到1/10比例的模型砖砌筑的砌体结构性能,但一般认为模型砌体结构的最大缩尺比例不宜超过4,也就是采用1/4比例的模型转。
模型转的长度为60mm,大多采用原型砖经切割加工而成。
二、动力结构模型设计
与静力性能相比,结构动力性能的差别主要因结构本身的惯性作用所引起。
因此,结构动力模型的设计应仔细考虑与时间相关的物理量的相似关系。
动力模型的相似要求
工程结构可能处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有时温度作用对结构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
典型结构试验实例是核反应堆芯容器的热应力模型试验。
另一类温度应力问题是超静定结构在常温下的工作性能。
例如,考虑温度应力,建筑结构应设置伸缩缝。
钢筋混凝土无铰拱桥由于温度作用可能产生较大约束力,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由于混凝土的水化热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火灾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性能等都涉及温度作用下结构模型试验。
温度是一个独立的物理量,其量纲属于基本量纲。
真模型。
在结构静力和动力模型试验中,由于实现完全相似的困难,有时只能采用应变失真模型,出于同样的理由,温度应力模型也可能是应变失真模型。
从表中可以看出,对于应变失真模型,引入了两个独立相似常数,及线膨胀系数相似
常数Sα和温度相似常数Sθ,这导致模型中温度产生的应变(线膨胀)相对圆形发生失真,因此修正。
结论:结构模型试验是工程结构设计和理论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结构设计规范中,对各种各样的结构分析方法做出了规定。
例如,线弹性分析法,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苏醒极限分析方法,非线性分析方法和实验分析方法等。
其中,实验分析方法在概念上与计算分析方法有较大的差别。
实验分析方法通过结构试验,得到体形复杂或受力状况特殊的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内力、变形、气动
特征、破坏形态等,为结构设计或复核提供依据。
应当指出,随着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基于计算机的结构分析方法已经能够解决很多结构分析问题,但结构模型试验仍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并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参考文献:1、湖南大学等合编 .建筑结构试验(第二版).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姚谦峰,陈平编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林圣华编 .结构试验 .南京:南京工学院出版社,1987
4、王娴明编 .建筑结构试验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
5、王天稳主编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6、姚振纲,刘祖华编 .建筑结构试验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7、李德寅,王邦楣等编 .结构模型试验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