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身边的中草药》小学生科技实践活动报告
校园草药识别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校园内常见草药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及药用价值。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知识水平。
3. 增强学生对中药文化的认识和兴趣,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XX大学校园四、实验器材1. 相机2. 记录本3. 植物标本夹4. 野外观察工具(如放大镜、镊子等)5. 中草药图谱五、实验内容1. 校园内常见草药的识别(1)观察校园内植物的生长状态,记录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等。
(2)对校园内常见草药进行识别,主要包括以下几种:a. 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明目养颜的功效。
b. 银杏:具有润肺止咳、抗衰老的功效。
c. 薄荷: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止痒的功效。
d. 菊芋: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
e. 荷叶: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解暑降温的功效。
2. 草药性状特征的观察与比较(1)对所识别的草药进行观察,记录其叶、茎、花、果实等部位的特征。
(2)比较不同草药之间的性状差异,分析其生物学特性。
3. 草药药用价值的探讨(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所识别草药的药用价值。
(2)分析校园内草药的药用价值,探讨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校园内常见草药的识别结果本次实验共识别出5种校园内常见草药,分别为菊花、银杏、薄荷、菊芋、荷叶。
2. 草药性状特征的观察与比较结果通过对校园内常见草药的观察与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菊花:叶互生,边缘锯齿状;花色多样,花瓣细长。
(2)银杏:叶扇形,掌状分裂;果实为银杏果,肉质。
(3)薄荷:叶对生,边缘锯齿状;花色为白色或淡紫色。
(4)菊芋:叶互生,边缘锯齿状;花色为黄色。
(5)荷叶:叶盾形,边缘全缘;花色为白色。
3. 草药药用价值的探讨结果(1)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明目养颜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头痛、感冒、眼疾等。
(2)银杏:具有润肺止咳、抗衰老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咳嗽、肺气肿等。
小学中草药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了解中医药文化。
为了让小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中医药知识,培养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我校特开展了小学中草药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践体验,让同学们亲身感受中医药的魅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二、活动目标1. 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知识,培养同学们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
2.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3. 增强同学们的健康意识,养成科学用药、合理保健的良好习惯。
4. 培养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
三、活动内容1. 中草药知识讲座活动伊始,我们邀请了具有丰富中医药知识的专家为同学们进行了一场生动有趣的中草药知识讲座。
专家从中医药的历史、起源、发展等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草药的基本知识,让同学们对中医药有了初步的认识。
2. 中草药种植体验为了让同学们亲身感受中草药的生长过程,我们组织了中草药种植体验活动。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种植了菊花、金银花、薄荷等常见中草药。
在种植过程中,同学们学会了如何分辨中草药,了解了中草药的生长习性和药用价值。
3. 中草药制作体验活动中,同学们还亲手制作了中草药香囊、中草药茶等。
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学习了中草药的采摘、晾晒、制作等基本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同学们掌握了中草药制作的基本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4. 中草药知识竞赛为了巩固同学们所学的中草药知识,我们举办了一场中草药知识竞赛。
竞赛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
同学们积极参与,展现了丰富的中草药知识储备。
5. 中草药文化展览活动最后,我们举办了一场中草药文化展览。
同学们将自己在活动中制作的中草药作品、中草药图片等进行了展示。
展览吸引了众多师生前来参观,大家纷纷为同学们的创意和才华点赞。
四、活动成果1. 同学们对中医药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文化自信。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中药

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日益提高。
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治疗理念。
为了深入了解中药文化,弘扬中医药事业,我在暑假期间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访谈专家和查阅资料等方式,对中药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二、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中药种植基地在实践期间,我首先参观了位于我国中部的某中药种植基地。
基地内种植了多种中药材,如人参、黄芪、当归等。
通过实地观察,我了解到中药材的种植过程,包括选种、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同时,我还学习了中药材的采收、加工和储存方法,对中药材的质量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2. 访谈中药专家为了深入了解中药的理论知识和发展现状,我采访了多位中药专家。
专家们从中药材的来源、药效、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我受益匪浅。
在访谈中,我还了解到中药在治疗慢性病、调理身体等方面的优势,以及中药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3. 查阅相关资料在实践过程中,我还查阅了大量关于中药的书籍和资料,包括《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等。
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研读,我对中药的历史、文化、分类、应用等方面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三、实践成果1. 加深了对中药文化的认识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对中药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我了解到中药不仅仅是药材的集合,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中药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2. 提高了对中药发展的认识在实践过程中,我了解到中药在治疗疾病、调理身体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同时,我也认识到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科技在中药研发中的应用。
3. 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实践活动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学会了与团队成员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结论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治疗效果。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续弘扬中药文化,推动中药事业的发展。
小学中草药研究年度总结(3篇)

第1篇随着我国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草药教育逐渐成为小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五年级同学们在中草药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将年度总结如下:一、研究背景中草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中草药,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传统文化意识,我校五年级开展了中草药研究活动。
二、研究内容1. 观察与认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观察了校园小农场中的中草药植物,如艾草、紫苏、枸杞等,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药用价值。
2. 制作与体验:同学们亲自动手,学习了紫苏茶、艾草包等中草药制品的制作方法。
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不仅了解了中草药的加工过程,还体验了劳动的乐趣。
3. 查阅与探究: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请教专家等方式,深入了解中草药的历史、文化、药用价值等方面的知识。
4. 创作与展示: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创作了自然笔记、中草药知识卡片等作品,并在学校科技节上进行展示。
三、研究成果1. 提高了对中草药的认识:同学们通过亲身体验,对中草药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为传承中医药文化奠定了基础。
2. 培养了科学素养:在中草药研究过程中,同学们学会了观察、分析、总结等科学方法,提高了科学素养。
3. 传承了传统文化:同学们通过了解中草药的历史和文化,增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 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在中草药研究活动中,同学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四、未来展望在新的一年里,我校将继续开展中草药研究活动,努力实现以下目标:1. 深入挖掘中草药资源,丰富研究内容。
2. 优化研究方法,提高研究质量。
3. 加强与专家、学者的交流合作,拓宽研究视野。
4. 深化中草药教育,让更多学生受益。
总之,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五年级中草药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为中草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第2篇一、前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各地的小学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科普教育的号召,将中草药研究纳入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学生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中药社会实践报告

中药社会实践报告一、活动背景。
为了增进对中药的了解,提高中药的认知和运用能力,我们学校中药社团组织了一次中药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中药的历史、特点和功效,促进中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二、活动内容。
1. 参观中药材市场,我们前往当地的中药材市场,深入了解各种中药材的来源、采集、加工和使用情况,通过实地参观,让大家对中药材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2. 中药制作体验,在活动中,我们还邀请了中药制作专家,进行了中药煎煮的实际操作体验,让大家亲身感受中药的制作过程和煎煮技巧。
3. 中药知识讲座,我们邀请了中医药专家进行了一场中药知识讲座,介绍了中药的历史渊源、分类、功效等内容,让大家对中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活动收获。
通过此次中药社会实践活动,参与者对中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增强了对中药的兴趣和信心。
活动结束后,我们还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参与者对中药的认知和了解程度有了显著提升,对中药的传统文化和现代价值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活动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四、活动建议。
在今后的中药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中药文化的内涵,加强中药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中药实践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中药、信任中药,推动中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五、结语。
通过此次中药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增进了对中药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对中药的信任和运用能力,也为中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能够继续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运用中药,让中药在当代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草药劳动实践作文

中草药劳动实践作文篇一《中草药园里的奇妙之旅》我一直都对中草药充满好奇,总觉得那些能治病救人的草药有着神秘的力量。
终于,我有机会参加一次中草药劳动实践,那可真是一场有趣又好玩的旅行。
到达中草药园的时候,我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东看看西瞅瞅。
园里的花草种类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有工作人员边带路边给我们介绍各种中草药。
我看到了薄荷,绿得特别清新。
那叶子,小小的,锯齿边缘看起来就像给它们量身定制的小裙摆。
工作人员跟我们说薄荷有醒脑提神的作用,我凑近闻了闻,那股清凉的气息直冲脑门,仿佛一下子能把我满脑子的瞌睡虫都赶跑。
我们被分配了任务,帮忙除草。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
我有时候分不清哪些是草哪些是草药。
我瞅着面前的一丛植物,叶子细长细长的,正想下手拔呢,旁边的小伙伴赶紧拦住我。
他说这可能是一种中草药,茎上还有细细的绒毛,可不像杂草那么粗糙。
经过向工作人员确认,还真是呢,差点就酿成大祸。
我小心翼翼地在草药间穿梭,拔掉真正的杂草。
那感觉就像在给一群宝贝保驾护航。
太阳越来越大,我们忙得满头大汗,但却特别开心。
这一天在中草药园的经历,让我觉得中草药离我不再遥远,它们就像是一群有故事的朋友。
我学会了辨别一些简单的草药,也体会到了照顾它们的不易。
这中草药劳动实践,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了解中草药世界的大门,我想以后我还会继续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
篇二《与中草药的亲密接触》要说我最难忘的经历,那这次中草药劳动实践肯定算一个。
我们去到的那片中草药地,真像一个宝藏地方。
刚到那儿时,我都有点懵圈了。
看到那些长得各种各样的植物,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
不过很快,就有大姐姐来教我们。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见到金银花的时候。
金银花的藤缠着旁边的架子,就像天然的绿色帘子。
那花,真是奇特,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白白的,像是一个个小银锤。
还有半开的花,白里透着一点黄,仿佛小姑娘很害羞地露出一点脸蛋儿。
全开的花就完全变成黄色的了,好像穿上了金色的小裙子在风中摇曳。
认识身边的中草药小学生科技实践活动报告

认识身边的中草药小学生科技实践活动报告近年来,中草药在保健和治疗疾病方面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中草药,并且提高他们的科技实践能力,我校组织了一次名为“认识身边的中草药”的小学生科技实践活动。
首先,我们提前向学生们介绍了中草药的基本知识。
老师详细讲解了中草药的起源、分类和作用,并通过图片和实物向学生们展示了多种常见的中草药。
学生们对这些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提出了许多问题。
为了更好地体验中草药的魅力,我们安排了实地考察活动。
学生们分为小组,前往社区周边的中草药园区进行参观和亲身体验。
在导游的带领下,学生们认识到许多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实际上是中草药,比如广告中常见的银杏叶,它有止血和化痰作用;还有蒲公英、草苁蓉等。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们不仅增加了对中草药的了解,也深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回到学校后,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小型实验。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中草药的配伍原理,我们在实验课上组织了为期一周的中草药煮汤实验。
学生们分为小组,根据老师的指导,选择了不同种类的中草药,进行搭配煮汤。
经过一周的实验,学生们深刻理解到中草药的煮法和配伍对于取得最佳效果的重要性。
同时,在实验中,学生们学会了如何记录观察结果和总结实验成果。
此外,我们还举办了一场中草药制作比赛。
每个小组在比赛前都准备了一份中草药制作方案,并亲自动手制作。
通过比赛,学生们不仅提高了实际操作的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最终,每个小组都圆满完成了制作任务,并向全校师生展示了他们的成果。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中草药,我们邀请了一位中草药专家来校进行讲座。
专家讲解了中草药的疗效、应用范围以及合理使用的注意事项。
学生们积极提问,与专家进行互动。
通过专家的讲座,学生们对中草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且明白了中草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这次小学生科技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们了解了中草药的基本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科学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综合实践课中草药(2篇)

第1篇一、引言中草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中草药文化,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我们学校开展了综合实践课——中草药探索之旅。
本文将详细记录这次课程的活动过程和收获。
二、课程背景1. 中草药在我国的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2.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草药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3. 开展中草药综合实践课,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草药的基本知识,掌握一些常见中草药的识别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了解中草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4.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中医知识的热情。
四、课程内容1. 中草药基础知识讲座邀请中医药专家为学生讲解中草药的历史、种类、功效、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对中草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中草药识别实践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药材市场,实地观察和识别中草药,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中草药种植实践带领学生到学校植物园,学习中草药的种植技术,了解中草药的生长环境和生长周期。
4. 中草药炮制实践邀请中药炮制师为学生讲解中草药的炮制方法,让学生亲手体验中草药的炮制过程。
5. 中草药制作实践指导学生利用中草药制作药膳、药茶等,让学生了解中草药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程实施1.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课程目标、内容和时间安排。
2. 邀请中医药专家、中药炮制师等专业人士为学生提供指导。
3. 联系药材市场、植物园等场所,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5. 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估学习效果。
六、课程收获1. 学生们对中草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素养。
2. 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3. 学生们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学习中医知识的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科技实践活动报告打开巴山“百宝箱”——认识家乡的中草药南江县高桥小学六年级科技活动组科技辅导员:王芳周菊香一、科技实践活动名称:打开巴山“百宝箱”——认识家乡的中草药二、选题学科:ABO(植物学)三、选题背景:我校是农村小学,位于四川省南江县境内大巴山中,森林覆盖66.5%,植物资源丰富,中草药种类众多,金银花、佛手、薄荷、车前草、柴胡、茵陈、银杏叶、石菖蒲、海金沙、天麻、何首乌等一千多种中草药。
享有大巴山“百宝箱”、“植物基因库”之美誉。
在大力提倡爱护环境、关爱生命,大搞绿化的今天,当人们得知身边很多植物竟然大部分是中草药时,关爱、呵护甚至繁衍它们将成为可能,绿化行动将成为人们自觉和不自觉的行动。
通过这次学生的科学实践活动,希望能对保护其药用植物资源起到一定的作用。
介于以上这种情况,我们决定开展认识、了解的中草药的实践活动。
四、活动目标: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关于中草药的知识,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留心环境的良好习惯,增进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意识,让学生学会关心周围自然环境,珍爱自然、珍爱生命,保护我们生活的家园。
情感与态度:1.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善始善终的精神。
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正确地处理个人与团队的关系。
2.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知识的魅力,享受快乐、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知识与技能:1.保持发展学生的探索欲望,在学生在认识中草药的同时,鼓励他们探究中草药的种植、使用以及相关的文化历史知识,让学生从中感受中草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受到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2.始终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活动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增强社会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参与人员:高桥小学六年级科技活动组,共65人,分为10个小组。
六、指导教师:王芳周菊香七、活动准备:(1)教师:采集一部分常见的中草药制作标本,搜集一些中草药的有关信息资料,联系懂得中药的乡村医生,去高桥乡医院与中医联系(为学生采访创造条件)。
学校为活动提供必要的资料、专用图书、标本夹、硬纸板等必要的材料。
(2)学生:①搜集一些中草药的有关信息资料或图片,收集常见的中草药。
活动器材:②用具:铁镐,(锨)剪枝剪子、刀锯、针线、乳胶、塑料袋、篮子、塑膜等。
(3)活动范围:高桥乡所辖区域。
八、实施过程:㈠第一阶段:活动准备时间:2014年9月上旬和中旬1、撰写活动方案,安排时间进度。
2、学生自愿组合,完成人员分工。
(附1:小组分工抽样表)3、利用课余时间采集中草药。
4、利用书籍报刊、网络、电视等媒体,通过向长辈询问等多种方式对采集的中草药进行辨识。
(附2:学生调查访谈记录表)5、为采集的中草药制作名片,标明药名、药效及使用方法。
(附3:采集标签)6、收集关于中草药的故事。
㈡第二阶段:整理、汇报时间:2014年9月下旬1、教学生把采集到的草药制成标本。
(附4:标本制作记录卡)1、开展中草药故事演讲赛。
(附5:活动记录1)2、召开一次“认识家乡的中草药”为主题的中队活动,分组展示采集的中草药并介绍药名、药效及使用方法。
(附6:活动记录2)3、请当地有名中医到校进行一次“名医教我识药材”活动(附7:活动记录3)4、把学生采集、收集到的中草药办成一个“中草药大观园”。
让学生集中了解我们身边的这些中药草的疗效。
(附8:活动记录4)㈢第三阶段:交流总结时间:2014年10月上旬1、指导教师收集此次活动的精彩记录,如活动记录、活动照片等相关资料归档,形成系统材料。
(附9:活动精彩记录照片)2、学生撰写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并交流。
(附10:学生心得体会抽样)九、活动成果“打开巴山‘百宝箱’——认识家乡的中草药”为主题的科技实践活动,既结合了实际,又符合小学生科技实践活动的要求。
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既学到了知识,又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既培养了兴趣,又受到了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1、参与广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参加本次活动人员为六年级一班全体学生,65人。
参与率为100%。
在活动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探究,使学生逐步领会到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
2、活动的实践性,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本次活动要求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从亲自动手采集植物到辨识中草药,了解中草药背后的文化知识。
让学生不仅动手,还要动脑;不仅学会与人交流,学会与人合作;还学会利用书籍、网络等资源收集资料,解决问题,并形成文字材料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如:在中草药的采集中,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制作中草药名片和了解中草药背后的文化知识活动中,让学生学会了收集整理资料;在进行成果展示及药名故事演讲等活动中,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当然,在整个活动中,始终贯穿了学生的团体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团结协作,增强了学生社会交际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3、让学生受到了思想教育在活动中,我们不仅仅是让学生能够辨识中草药,了解它们的用途;而是围绕“认识身边的中草药”开展了系列活动。
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了解了家乡的植物资源,体会到植物世界的神奇,受到爱家乡的教育,增强了环保意识;了解了祖国中草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受到了爱祖国的教育;在活动中体验到集体的重要性,明白了怎样与他人合作。
4、丰富了知识此次活动中,学生们走进自然,不仅亲眼看到了在课堂上、图片中了解的植物,还认识了许多他们曾经不认识的植物,了解了这些植物了名称,药效甚至是使用的方法,并学会了植物标本的制作。
不仅巩固了曾经学过的知识,更是扩大了视野,丰富了课外知识,有些知识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对孩子终身有益的。
当然,由于时间的仓促,考虑的不周全等因素,此次科技实践活动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我们将不断总结教训,不断积累经验,弥补活动中的不足,将科技活动落到实处,争取发挥更大的作用。
附1:小组分工抽样表附5:活动记录1中草药药名故事演讲赛活动内容:中草药药名故事演讲赛活动时间:2014年9月22日活动地点:六年级一班教室参加人:六年级一班全体同学活动过程:一、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二、学生演讲。
三、教师总结讲话。
图1:中药药名故事演讲赛——《当归的故事》陈晶晶当归的故事演讲人:陈晶晶据传古代云南边疆某村庄有一青年药农,新婚不久,为生活所迫,要进山挖药。
其妻依依难舍,青年也甚为留恋,在含泪惜别时,嘱咐爱妻在家里艰苦度日,如果三年不能归家,允许她改嫁。
哪知青年一去三年,由于山深林密,路途遥远而无法通讯。
三年来妻子见丈夫全无消息,忧虑交加而致气血并虚,得了严重的妇女病。
婆婆见媳妇形体日瘦,神情日疲,茶饭不思,顿生怜恤之心,劝他改嫁。
妻子初有不舍,后来也以为丈夫一去已过三年,料想凶多吉少,便经不住人们的劝说而另择配偶了。
谁知她改嫁后不久的一天,采药青年突然回来了。
当他得知妻子已经改嫁,后悔不迭,乃托人捎信要求再见一面,共叙别后情景。
妻子应允,相见时竟抱头痛哭。
在悔恨交加中,青年得知她家境艰难,便赠一些药材,叫她去卖钱度日。
青年走后,患病已久又多情的女子见前夫如此铁石心肠,顿时瘫软在地,想起自己的不幸身世,一阵心酸,痛不欲生,就胡乱拿些药来煎服,以此来了却残生。
哪想到连吃几天,脸上竟渐有血色,红润起来,病也不治而愈,后来人们记取青年药农当归而不归,害的妻子改嫁的沉痛教训,遂将此药取名为“当归”。
图2:中药药名故事演讲赛——《金银花的传说》官强金银花的传说演讲人:官强金银花又名双花、二花、金花、银花、二宝花,是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性藤木植物。
它虽喜温暖,但也不畏寒,深秋霜打,老叶枯落,但叶腋间又簇生新叶;因藤儿经冬不萎,叶儿凌冬不凋,故有“忍冬”之名。
夏初开花,花成对生于叶腋,初开时白色,后变黄色,黄白相映,故名“金银花”。
相传,从前有一对姐妹,姐姐叫金花,妹妹叫银花。
她俩聪明、善良,人们都喜欢她俩。
一天,她俩同时患病,周身发热,均起红斑。
医生看了说;“这是热毒病,无药可治”!临死前,她俩对父母说:“我俩死后,要变成专治热毒病的草药,让得了这种病的人起死回生”。
她俩死后不久,坟上果然长满了茂盛的蔓藤,每到夏初开花,先白后黄,在绿丛中交相辉映,十分引人注目。
人们触景生情,想起了金花和银花临终前的话,就采来治疗热毒病,果然一服见效。
从此,人们就把这种花叫做“金银花”了。
图3:中药药名故事演讲赛——《车前草与欧阳修》杨玲车前草与欧阳修演讲人:杨玲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名震天下。
有一年秋天,欧阳修突然泄泻不止,请医诊治,屡不取效。
欧阳修久病不愈,急坏了夫人。
夫人到处打听治此证的方法。
有一天,见街上有个卖药的说:“……能治泄泻,只要三文钱就可以买一帖,而且效速。
”夫人告诉欧阳修这个消息,劝他试试。
欧阳修不但不听,反而抱怨夫人说:“我身为公卿、朝廷大臣,脏腑娇嫩。
乡下人皮坚肉厚,与我怎能相比?这种药只能卖给乡下人服用,对我们这些人不适合。
”夫人见说,便不作声。
然而见他痛苦不堪,不忍坐视。
便上街买了一帖,细心煎成。
在欧阳修面前说是国手的药。
欧阳修不知底细,便将药服下,谁知真有效果。
泄泻得止,欧阳修十分高兴,并十分认真对夫人说:“还是国手的药灵,幸好没有听你买街上的药吃,否则不知会出什么后果呢?”夫人闻后,感慨地说:“你只知道国手,看不起社会上的医生。
其实你服的药正是我从街上买来的。
”欧阳修将信将疑,找到街上那个卖药的。
一问,果然不假。
乃诚实求其方。
卖药的也不保守,如实告诉他。
原来只是一味车前子研成细末。
说:“此药能利水湿,又不伤正气。
泄泻一怔,本是清浊混淆,水湿不分而引起。
用此药能使水湿通利而清浊得分,泄泻自止。
欧阳修深深叹服,厚赠卖药人。
附6:活动记录2打开巴山“百宝箱”——认识家乡的中草药活动内容:“打开巴山“百宝箱”——认识家乡的中草药”主题队会活动时间:2014年9月26日活动地点:六年级一班教室参加人:六年级一班全体同学活动过程:一、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二、指导教师宣布比赛规则。
比赛分10个小组进行,打分实行10分制(其中:药物种类多少6分;介绍是否清楚2分;分类摆放是否整齐1分;是否守记录1分)。
最高分不得高于9.9分,最低分不得低于9.0分,每组同学介绍后由其他组组长打分,主持分报分,指导教师总分,按分数高低取一、二、三名。
三、小组按照抽签顺序轮流进行展示。
四、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
五、教师颁奖。
六、教师总结谈话。
主题队会图片附7:活动记录3名医教我识药材活动内容:名医教我识药材活动时间:2014年9月29日活动地点:六年级一班教室参加人:六年级一班全体同学活动过程:一、主持人向大家介绍请来班上做讲座的当地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