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亚洲音乐

合集下载

高中音乐教案《历史悠久亚洲传统音乐》

高中音乐教案《历史悠久亚洲传统音乐》

高中音乐教案《历史悠久亚洲传统音乐》一、引言亚洲传统音乐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音乐文化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艺术底蕴。

通过学习亚洲传统音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音乐形式,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增长他们的艺术修养。

本教案旨在通过介绍亚洲传统音乐的起源、特点和代表性作品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亚洲传统音乐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亚洲传统音乐的起源与发展;•掌握亚洲传统音乐的基本特点;•熟悉亚洲传统音乐中的代表性作品。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和理解亚洲传统音乐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能够欣赏并表达对亚洲传统音乐作品的个人见解。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亚洲传统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欣赏多元文化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艺术素养。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历史与起源亚洲传统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古代的亚洲各国。

这部分内容将介绍亚洲传统音乐的起源、流派和发展历程,并展示其独特的魅力。

2. 特点与风格亚洲传统音乐的特点与风格千差万别,每个国家甚至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表达方式。

这部分内容将重点介绍亚洲传统音乐的特点、乐器、演奏方式和音乐风格,例如中国的古琴、日本的箏、印度的印度长笛等。

3. 代表作品欣赏通过对亚洲传统音乐的代表性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亚洲传统音乐的艺术魅力。

这部分内容将选择一些典型的亚洲传统音乐作品,如《流水行云》、《樱花草》、《印度之声》等,进行深入的解析和欣赏。

四、教学方法•授课讲解:通过讲解、示范和演示等手段,介绍亚洲传统音乐的起源、特点和发展历程等内容。

•听觉欣赏:通过播放亚洲传统音乐的录音或视频,引导学生聆听并欣赏音乐作品,培养其音乐审美能力。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亚洲传统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创作表演:鼓励学生创作属于自己的亚洲传统音乐作品,并进行表演,展示他们的音乐才能和想象力。

高一音乐鉴赏课件第十节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高一音乐鉴赏课件第十节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星星索》欣赏:

作品分析: 《星星索》是一首印度尼西亚克隆宗歌曲。是一首在托巴湖地区,经常驾船在湖上航行, 在划船时用“星星索”的哼声为划船是船桨起落做节奏 伴衬,歌曲由此得名。 这是一首优美的情歌,表达对心爱的姑娘的深切思 念。曲调徐缓、悠扬、带有哀伤色彩,每句节奏前紧后 松,唱法柔和、松弛。全曲节奏徐缓而带有摇晃感,歌 声委婉、抒情、深沉、真挚。全曲以固定音型“星星索” 作为伴唱。
《四岁的红鬃马》表现了蒙古人对自己亲密伴 侣----马的热爱。体现了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和交 融,歌声使人的心灵得以纯化和升华,令人进入 一种新的境界。
蒙古音乐欣赏:
《草原恋》蒙古歌曲 《万马奔腾》马头琴曲

• • •
小结:蒙古民间音乐的主要特点
蒙古族音乐以与游牧生活相联系的民歌和说唱 为主。 蒙古族音乐基本上是以不带半音的五声音阶构 成,其中每个音都可作为调式主音。 蒙古民族音乐的节奏大致有两类;一类是节奏比 较清楚,常见的是二拍子或四拍子,虽有复合 拍子,但其性质仍为二拍或四拍。另一类节奏 则很不明显,速度也较缓慢,实际上许多乐曲 的节拍是不能用小节线来划分的。因此可以说, 蒙古民歌是一种“曲调性强,节奏性弱”的歌 曲。 蒙古常用的乐器是马头琴、火不思、四胡、以 及笛子等。
《星星索》欣赏:
1.学习演唱印度尼西亚民歌《星星索》的
片段,谈谈克隆总歌曲的特点。
2.在欣赏和演唱歌曲时,用固定句型的
“啊,星星索”来作歌曲的伴唱。可用 四声部固定音型合作为歌曲的伴唱。
3.印度民间音乐
印度是世界上人种、宗教、文化和音乐方面种类最为 繁杂的地区之一。印度音乐受波斯、希腊、蒙古、阿拉 伯文化的影响。外来影响与印度原有文化相融合,形成 完整、独特、绚丽多彩、特色鲜明的印度音乐文化。印 度音乐与宗教、神话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古典音乐更 为突出。 “拉格”是一种旋律的程式、框架。“塔拉”是印 度音乐复杂节奏节拍体系的总称。印度音乐的特点之一, 是形成一种装饰性乐句和装饰音体系,而且种类繁多, 音乐的进行很少为直线式,而多为曲线形、波浪式和螺 旋式,形成各式各样的滑音、装饰音、如怨如诉,绵延 不断的旋律。 印度音乐有丰富多样的器乐体系,有人称为“弦乐 之国”。印度民间音乐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多为歌舞 形式。(课本73页)

亚洲音乐

亚洲音乐

《四岁红鬃马》
1、这首歌曲表现了蒙古人的一种什么情感? 表达了蒙古人对自己亲密伴侣——马的热爱。体 现了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和交融。各声使人的心灵得 以纯化和升华, 令人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2.乐曲开头属于蒙古民歌中的长调还是短调?
它是印度这个弦乐之国, 最精巧的一种弓弦乐器— —萨朗吉演奏的,这个印 度的“小提琴”,是由硬 木雕出来的,长方形,有 4根弦,10—20根共鸣弦, 演奏时可坐可站。在印度 有一种奇特的现象,西方 传入的乐器如小提琴、吉 他等都彻底地印度化了, 灵魂完全属于印度,这件 乐器(出示演奏图)音色 和吉他非常接近,被称为 “西塔尔”,这些都说明 印度传统音乐强大的生命 力
二 ·印度 《 欢 迎 》
印度传统舞蹈的特点:
节奏感很强烈,善于用头、肩颈、跨和手夸张地舞动
印度传统音乐的特点: 波浪式、曲线式、螺旋式的音乐进行,如怨如诉、绵延不 断的旋律;蜿蜒曲折的西塔尔、令人肠断的笛声、浓郁带鼻 音的歌声;各式各样的滑音、装饰音,强烈多变的鼓声和节 奏;变化多端的即兴演唱、演奏……这些构成了一幅幅绚丽 多彩的印度音乐画面,使人为之惊叹、迷惑、倾倒和陶醉。
阿拉伯和伊朗等国的民间乐器——卡曼贾
引子 西塔尔、萨朗吉 . 鼓、铃 缓慢、自由
A
西塔尔、萨朗吉、鼓、铃 抒情、柔美
B
西塔尔、萨朗吉、笛子、鼓、铃 抒情、柔美
亚非音乐神韵——大自然
和谐
和平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一·蒙古国民歌
呼麦 这是一种叫“呼麦”的歌唱艺术,是蒙古 国人民和我国蒙古族人民中特有的一种民间唱 法,由一个人同时唱两个声部,这种方法只有 经过特殊的练习才能掌握,一般传男不传女, 但最近已有女性进入这个领域,也引起了我国 音乐界的重视,现在内蒙古歌舞团的音乐家们 已开始学习“呼麦”。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走近印度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走近印度

师: , 好 我们 就采 用大 家觉 得适 合 的方式 来表 现 。( 用 敲 击桌 子 的方式 表现 )
体验 要 求 :1 )强 调强 、 拍敲 击方 式方法 弱 2 敲 击 过程 中努 力 表现 和 体会 印度 音 乐 动感 的风格 )
特 点
因?是 不是 也和 它 的节 拍有 密切 的关 联 呢 ?带着这 个 问题 ,
> > >
拍多 以组 合形 式 出现 , 比如 说 我们 刚 刚介 绍 的 2 42的 ++
组合 , 比如 说 3 4 3 1 拍 子 等 等 , 还 ++ 的 0 而且 塔 拉 是 一 种 节拍 周期 的形 式 ; 乐 中 , 音 他们 会 以某种 节 拍组 合 为 单位 拍 , 断循环 进行 , 不 甚至 把 原有 的节 拍进 行 即兴 的变 化发 展 , 生不 同 的重 音 , 而 形成 了 印度 音 乐动 感 , 情 的 产 从 激
生 : 乐给 人感 觉 很动感 , 音 激情
A 根据 节奏 特 点 , 择表 现 方式 、 选
师 : 么在 跟 随 音乐 之 前 , 想 先 问大家 一个 问题 , 那 我 刚刚我 们用 拍手 的方式 感 受 了这组 节拍 ,你们 觉 得 拍击
的效果 如何 ?
生 : — —
师 : 家 都 觉 得 印度 音 乐很 明快 , 感 , 弱 的对 比很 大 动 强
的表 现 一下这 组节 拍 , 打边 思考 。 边 3 表现 节奏 、
( 欣赏 歌 曲 o 》 感 受音 乐特 点 一) i, l 带 问题 欣 赏 : 、 思考 : 这首 歌 曲具有 什么 样 的风格 特 点 ? 2 讨 论交 流 : 成音 乐特 点 的原 因 、 形 师 : 首歌 在 音乐 风格上 有什 么特 点 ? 这

高中音乐教案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1)

高中音乐教案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1)

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欣赏《四岁的红鬃马》、《欢迎》和《星星索》等几首有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

2、学生学唱《星星索》,认识蒙古的呼麦、印度的萨朗吉和印度尼西亚的克隆宗歌曲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掌握亚洲音乐,特别是东南亚---印尼和南亚——印度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分四个声部视唱《星星索》并用肢体语言,感受克隆宗歌曲的特点;用手划出划旋律线,体现印度音乐旋律特点的线条。

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家来看这幅地图,图上画的是哪个洲呢?(亚洲)我国和邻国所构成的亚洲就是人类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

亚洲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音乐文化,它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揭开亚洲音乐神秘的面纱!二、教授新课(一)亚洲传统音乐整体概知(提问) 亚洲可分为哪几个音乐文化区?影响各区音乐文化的国家或地区有哪些?(回答)完成图表亚洲可分为五个音乐文化区:东亚(中国)、南亚(孟加拉、印度)、东南亚(中国、印度、伊斯兰、欧洲)、中亚和西亚(古希腊罗马古埃及、古波斯、伊斯兰(古阿拉伯音乐))。

(二)东亚-----蒙古民歌《四岁的红鬃马》(带着问题听音乐)1、在东亚有一种神奇的唱法,一个人唱出两种声音?有谁听说过吗?(了解呼麦唱法,书71)2、聆听乐曲分为几部分,属于蒙古民歌中的长调还是短调?你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呢?(提示学生根据以前听过的蒙古歌曲谈谈蒙古音乐长短调的风格特点)乐曲开始,马头琴奏出徐缓悠扬的前奏。

第一部分,响起呼麦的声音具有蒙古长调的特点,节拍自由,节奏徐缓、宽松,乐曲非常辽阔、奔放、抒情、恬静。

第二部分具有短调特点,节奏密集,曲调欢快、跳跃,情绪热烈欢快。

刻画了生气勃勃的红马的形象,像是按奈不住的激情迸发而出,表现出草原上欢快的情景。

3、表达了人们什么情感呢?书71(三)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民歌《星星索》1、第二站我们去“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去听一听。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新课标”视野下中学音乐课主题式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善美仁心主题教学设计《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学设计课程名称: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课时:1课时学段学科:高中音乐教材版本:人音版作者:张雪云学校:陇县第二高级中学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欣赏《四岁的红鬃马》《欢迎》《巴雅提木卡姆》与《星星索》音乐作品,感受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激发对不同形式音乐的热爱之情。

2.通过学习聆听体会让学生认识民族传统的音乐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从区域、民俗看亚洲民间音乐,这才是人类生命的本真反映。

3.“言之不足,歌之、歌之足,舞之蹈之”,以此让学生来感知向真、向善、向美的旋律语言,认识音乐语言表现人们在生活劳动中情绪的喜、怒、哀、乐是不分国界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听——唱——分析——律动——讨论——活动实践——点评”的方法对作品进行层层深入地学习。

【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对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亚洲音乐的聆听认识亚洲五个区域音乐的特点。

2.通过听《四岁的红鬃马》、模唱、做律动《星星索》,《巴雅提木卡姆》、用笔画符号线条《欢迎》,认识蒙古的呼麦、印度的萨朗吉和印度尼西亚的克隆宗曲子西亚的音乐的艺术魅力。

3.让学生通过体验和声和体验呼麦的神奇,通过律动和学唱东南亚《星星索》的曲风感受音乐的节奏感。

4.认识西亚音乐木卡姆音乐风格创作特点,无论是五声音阶还是七声音阶和十四平均律都构成不同的区域音乐,认识马头琴、三味线、萨朗吉、卡曼贾的音色和构造,体味其独特性。

二、导学重难点A教学重点1、亚洲音乐的概况及其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的学习。

2、了解“呼麦、萨朗吉、克隆宗”的音乐特点。

B教学难点1、分声部视唱《星星索》并用肢体语言,感受克隆总歌曲的特点。

2、用小小的标志号随手画出印度《欢迎》音乐的旋律特点,感知南亚音乐多样的音阶调式和独特的的装饰音。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不同于专业的音乐学习者,他们对于音乐文化大部分是陌生的,没有专业的音乐基础,没有进行过准确的发声练习,缺乏音乐熏陶的氛围。

高中高一上册音乐教案: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高中高一上册音乐教案: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高中高一上册音乐教案: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案题目: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案目标:通过学习亚洲传统音乐,使学生了解亚洲音乐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亚洲传统音乐的历史和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亚洲传统音乐的表现形式和音乐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音乐播放器、亚洲传统音乐的音乐录音、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介绍亚洲传统音乐的概念和特点,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了解学生对亚洲传统音乐的认识。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通过播放亚洲传统音乐的录音,让学生感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亚洲传统音乐。

2. 教师介绍亚洲传统音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重点讲解几个著名的亚洲传统音乐形式,如中国的京剧、日本的雅乐、印度的印度古典音乐等。

三、讨论与合作(2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对亚洲传统音乐的印象和喜好,并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亚洲传统音乐进行深入研究。

2. 学生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等资源,收集有关自己选择的国家或地区亚洲传统音乐的背景资料、音乐作品和表演形式等,并向其他组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四、展示与总结(10分钟)1. 学生进行组内展示,分享自己对亚洲传统音乐的研究成果。

2. 教师对学生的研究和分享进行总结,强调亚洲传统音乐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欣赏亚洲传统音乐。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对亚洲传统音乐的喜好和兴趣,选择一首亚洲传统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并撰写一份简短的作品评论。

教学延伸: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参加音乐社团或参加音乐比赛,深入学习和表演亚洲传统音乐。

可以安排学生观看相关的音乐表演或音乐会,提高他们对亚洲传统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中亚和西亚:属于伊斯兰文化,中亚的阿拉伯音乐风格柔和、 持重。阿拉伯音乐也曾对印度被部和我国西部的音乐产生影 响。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谢谢观看
90%
分类1
我开始意识到,总有 那么一只鸟,那么一
个人在前面等我
在这里输入标题
78%
分类2
这个人可能是我的爱人, 可能只是朋友
亚洲音乐概述
东亚:音乐旋律丰富,乐器种类繁多,有多种多样的民歌、戏 曲、说唱和舞蹈。
东南亚:音乐最早受到中国和印度文化的影响,后来一些国家 受伊斯兰和欧洲文化的影响。
南亚:古老音乐传统延续至今。印度古典音乐中的旋律、节奏 体系得到高度发展,有着多样的音阶调式和独特的装饰音体 系。孟加拉国被称为“音乐之邦”。
• 歌曲的伴奏器乐有哪些? • 以萨朗吉为主,伴以笛子、西塔尔、鼓、铃等
• 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 分为2个乐段 • 第一乐段:在西塔尔、鼓、铃的伴奏下,萨朗
吉演奏出抒情、柔美的旋律 • 第二乐段:高低音不同的笛子奏被称之为“印度的小提 琴”:是一种印度民间乐器, 音色柔美、抒情、善于模仿人 声。琴体是用一块硬木挖出来 的,呈长方形,在琴体下部前 面蒙上一块羊皮,皮下有一根 音柱顶在琴马下。
第二站——印度尼西亚
• 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 表达了对心爱姑娘的深切思念之情
{ 星星索 }
• 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 分为3个乐段
• 曲调和歌声分别有什么特点? • 曲调缓慢悠扬,有摇晃感,柔和松弛;歌声委
婉抒情,略带哀伤色彩
{ 星星索 }
《星星索》是印度尼西亚的一首“克隆宗”歌 曲。
卡曼贾:弓弦乐器,用半个椰子壳做 成,4根弦,流行于我国西藏地区的 卡曼贾称为“根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悠久的亚洲音乐授课人高志忠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与体验亚洲五个音乐文化区域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并能随乐学唱几首歌曲,记住歌曲的主旋律。

2、能了解并分辨本课所聆听的五个音乐文化区民间音乐作品的风格。

3、能独立搜集亚洲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图片、音响及文字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或在班上进行专题交流。

扩大自身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多元文化价值观。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请学生课前独立搜集亚洲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图片、地响及文字资料,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二、新课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一同学习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了解了它们的特点。

其实中国只是亚洲音乐文化的一部分,亚洲其它国家的音乐又有何特点呢?我们一同去探讨。

2、引出课题:《亚细亚民间风情》3、出示亚洲地图,请学生在图上找出自己比较熟悉的国家的地理位置。

三、新课教学:今天,我将以亚洲的地理方位为线索,以进行一次亚洲音乐之旅为话题,来了解亚洲五个音乐文化区的民族民间音乐,以及相关文化。

(一)东亚音乐文化区东亚音乐文化区是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在内的东亚温带地区。

这一地区的音乐以五声音阶为主。

在琵琶、胡琴、三弦为代表的乐器运用、音乐曲式结构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方面也有许多共同的因素。

1、朝鲜半岛音乐文化朝鲜半岛位于亚洲东部,东北与俄罗斯相连,西北部隔著长白山与中国大陆、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

朝鲜半岛现时有两个国家,分别是北半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南部的大韩民国。

朝鲜半岛音乐特点:1.音阶属于无半音五声音阶。

多以la为主音,构成la、do、re、mi、sol、la的音列。

旋律中,音高摇动的技法为最大特征。

在管乐器中叫摇声(转声),在弦乐器中称为弄弦,无论雅乐、民俗音乐还是宗教音乐的各种体裁中,都有这种摇声、弄弦。

2.节奏:习惯三拍子类的节拍。

朝鲜族民歌的节拍形式属三拍系统.三拍子以及由三拍子复合而成的6/8,9/8,12/8,18/8等复拍子占极重要的位置.这种鲜明的以三拍为基础的节奏形式与朝鲜族语言直接相关.朝鲜族语言的单词有长音节和短音节之分,语言重音的安排往往形成前长后短,或前短后长的节奏形式,它柔和自然,符合朝鲜族语言的自然美。

3.乐器和音色:喜欢用音量非常大和音色嘶哑的声音。

4、欣赏女声独唱《阿里郎》、《欢乐阿里郎》,感受摇声唱法以及三拍子的旋律。

《阿里郎》古老的朝鲜民歌,它象征着朝鲜人民不屈的性格。

略带悲哀的旋律,似螺旋式的升降,委婉缠绵,往往使人联想起朝鲜民族苦难的历史。

相传里郎是农民起义的领袖,起义失败后,和妻子隐蔽在深山。

一天,里郎外出归来,见地主在引诱妻子,因而怀疑妻子不忠,愤而离家。

妻子痛苦地用央求的声音叫着:“阿里郎,阿里郎(我的里郎)!”这首歌的起源与产生地点已无从考证。

在朝鲜,有许多以阿里郎命名的山峰,各地都流传着旋律结构各不相同的《阿里郎》。

据说1865年朝鲜国王为了修建宫殿,征集各地农民于汉城。

农民们思念故乡,唱起家乡的民歌,于是各种各样的《阿里郎》就在全国传开了。

日本统治时期,朝鲜人民都哼着《阿里郎》,以表示对祖国、对故乡的怀念。

唯美的旋律,婉转的期盼之情,鲜明的民族特色,使这首歌成了朝鲜民族民谣中历史最悠久的民谣之一,也成了朝鲜民族的代表性民谣而流传至今。

在那个半岛上,有多少人吹着柳笛为漫长的相思之苦而唱着《阿里郎》!也有多少人为思念的故乡而唱着《阿里郎》。

朝鲜舞蹈朝鲜舞蹈是一种含而不露,流动行极强的舞蹈,它体现着本民族坚忍不拔、顽强奋进的精神,舞蹈动作与鹤有着密切联系,鹤是朝鲜族的图腾;高傲的性格是朝鲜族舞的精髓。

舞蹈为“长鼓舞”“农乐舞”“扇舞”等。

动作中的起伏转合到轻重缓急,犹如鹤之灵。

朝鲜民间舞中热烈快速、平稳的旋转也是表现朝鲜人民欢乐感情的典型动作之一,其歌舞姿如仙鹤展翅,如柳技拂水;或刚劲跌岩,活泼潇洒,反映了明朗激昂与含蓄深沉的民族性格。

长鼓舞欣赏长鼓舞素有朝鲜族舞坛上的一颗明珠之美称,历来备受朝鲜族人民的珍爱。

长鼓舞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始终以其典雅飘逸的舞姿驰名中外。

长鼓的表演,以柔软的扛手、伸肩、鹊雀步等动作为主,以肩挎长鼓,右手持鼓鞭,边跳边敲鼓的形式表演,身、鼓、神融为体,高度协调统一。

舞蹈的形式有独舞、双人舞、群舞等多种。

朝鲜族长鼓为两面鼓,其两端音高不同,女性长鼓舞风格优雅,男性长鼓舞活泼潇洒。

舞蹈欣赏《长鼓舞》、《水壶舞》2、日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日本是樱花的国度,位于亚洲东部,是由3900多个小岛组成的太平洋岛国,一亿多人口,主要为大和民族。

日本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

樱花、和服、武士,日本还有著名的"三道",即日本民间的茶道、花道、书道。

浮士绘画也非常著名。

视频《相扑》相扑(すもう):一种类似摔跤的体育活动,秦汉时期叫角抵,南北朝到南宋时期叫相扑。

大约在唐朝时传入日本,现为流行于日本的一种摔跤运动。

职业相扑手必须体型高大魁梧,二十岁之后要求身高一米七五以上,体重一百二十公斤以上。

一流的相扑手最后有巨大而呈梨状的躯体,他们具有如此身型和力量,其实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惊人的食量大约是正常人的十倍。

日本音乐A.宫廷雅乐:日本最古老的音乐,是公元7、8世纪日本古代的祭祀歌舞与中国唐乐和朝鲜高丽乐相结合的产物,风格典雅庄重,被视为国宝。

B.民谣:大众化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民间歌曲(如劳动歌曲,礼仪歌曲,儿歌等)。

欣赏北海道民谣《索兰调》1.介绍:《索兰调》又称《拉网小调》,是日本北海道渔民在捕捞鲱(fei)鱼时演唱的一种劳动号子。

《索兰调》在日本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一首民歌。

是余市一带渔民180年前在劳动中创作的,由于它与渔民劳动密切联系,辞义质朴,节奏明朗,也深受我国广大群众的喜爱。

2.歌曲的演唱特点:演唱时音色略带沙哑,采用音高摇动的技法。

(声乐的音高摇动叫摇声,就是由本音向上作振动,由于振动速度徐缓,所以感觉圆润。

)《索兰调》采用的是日本的民谣音阶(律调式):La、Do、Re、Mi、Sol 、La。

这首歌是一段体结构,五声调式。

首尾两句均为衬词,歌曲第一句“呀连,索兰索兰”旋律铿锵鲜明,具有劳动号子的韵律,是渔民把捕捞上来的鲱鱼转移到其它船上的吆喝声;第二、三句是一种呼应式的对答句,旋律明快活泼;第四句是渔民拉网的劳动号子。

歌曲生动的地描绘了渔民捕鱼时愉悦的劳动场景。

C.都市传统音乐:是近代日本音乐的主流,都市传统音乐,它们的旋律多数是取材于日本都市的传统音乐,而都节(市)音阶则是构成这种典型日本味儿旋律的基础:日本音乐的曲调常用(都节式)do、mi、fa、ra、xi五音,而中国民乐则常用宫、商、角、徵、羽五音,这使得中国民族音乐充满了富丽堂皇之感,而日本民族音乐则蕴含了浓浓的物伤情结。

欣赏《四季歌》D、日本的表演艺术歌舞伎、能乐、狂言及木偶剧是日本四大表演戏剧形式。

歌舞伎歌舞伎是日本典型的民族表演艺术,起源于17世纪江户初期,近400年来与能乐、狂言一起保留至今。

歌舞伎中的歌,代表音乐;舞,表示舞蹈;伎,则是表演的技巧的意思。

1629年,德川幕府以败坏风俗罪禁止歌舞伎演出。

直到1653年,才允许只有男子演出的“野郎歌舞伎”,女性角色由男性扮演,称为“女形”。

1751-1801年是歌舞伎的全盛时期。

由“游女(妓女)歌舞伎”到“若众歌舞伎”,逐渐成为现在这样专门由男演员演出的纯粹的歌舞演剧艺术。

歌舞伎的主题大致有两类:以历史上武士故事为主的“荒事”和以民间社会男女爱情故事为主的“和事”。

欣赏《歌舞伎》片断能乐在日本有一种与中国的“傩”相似的舞蹈艺术,就是能乐,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专业戏剧。

在2001年,能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起源于中国的傩舞“能乐”产生一种高度形式化的“幽玄”世界(语言和形状难以准确表现的优雅深奥的美),能乐原来是一种宗教仪式,具有700多年的历史,是日本代表性的传统舞台艺术。

穿戴日本传统服饰的表演者为了掩饰自己的表情,戴上面具或者无表情地表演情趣盎然的传统舞蹈。

欣赏视频片断狂言是日本最早的台词剧,能乐的演出,杂以“狂言”,就是在能乐的演出幕间休息的时候,为了调剂观众的情绪而演出的一种短小的幕间滑稽喜剧与能剧的表演者毫无表情比起来,狂言的表演者大量使用丰富的面部表情,以达到喜剧效果视频舞蹈日本《扇舞》、《伞舞》二、东南亚音乐文化区东南亚音乐文化区地处亚洲的东南地区,旧时也称南洋。

这一地区有泰国、老挝、马来西亚、柬埔寨、新加坡、缅甸、越南和岛屿地区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等国家和地区。

境内种族、民族、语言复杂,宗教信仰有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及天主教等。

东南亚受到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双重的影响,后来又受到欧洲的列强和伊斯兰教的影响,所以这一地区文化复杂交混,全区一方面有许多共同的文化因素,另一方面其变化的多样性也成为一大特色。

在音乐形态方面,五声音阶与七声音阶并存,节拍以三拍子、四拍子为基础,以青铜和铁制作材料的旋律打击乐器和以此为乐队成为这一地区的特征,同时,在这一地区也有丰富的竹制管乐器和竹制打击乐器。

印尼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由大小13000多个岛屿组成,被称为“千岛之国”,是东南亚最大的国家。

1.3亿人口,由瓜哇族、马来族、马达族、和阿齐族等100多个民族组成。

爪哇岛的人口占全国半数以上,是印尼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印尼人信奉的宗教主要有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和佛教。

其中,伊斯兰教对印尼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至风俗习惯都有极其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1.佳美兰佳美兰是印尼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族乐队,佳美兰乐队及其音乐大约在15世纪时形成,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它深深植根于印尼的泥土中,在民间有着深厚的基础。

佳美兰是一种由多种乐器合奏,并加上人声构成的多声音乐。

印尼的佳美兰音乐遍布全国各地,它的用途也十分广泛,常为舞蹈、戏剧、皮影戏伴奏,并在幕间休息时单独演奏,过去还常在各种宗教仪式,迎送贵宾及举行火葬时演奏。

佳美兰印尼语的原意是“用手操作”、“敲击”,所用乐器大多数是青铜乐器。

佳美兰的起源传说:天神湿婆降临到爪哇,他铸造了一个铜锣,以此向诸神发号施令。

不久之后众神认为,一个锣所发出的信号太过于简单,不易分辨其意义,于是又铸造了第二个锣,过了一段时间,事务日增,两个锣仍然不能传递信息,于是又铸造了第三个锣,这样由三个锣发出的声音就可表达出各种不同的信息内容了,后来,天神率众神离去,当他们再返回这块土地时,发现爪哇岛已住满人类,于是他们召开盛大的庆祝会,以各种大大小小的锣奏乐伴舞,与当地居民同乐。

2.欣赏《日出》(印度尼西亚佳美兰音乐)乐曲开始由十根竹管平排组成的打击乐器奏出了一段快速流畅的主题,接着,在一阵小钹轻快的节奏声中,双面鼓击出欢快的鼓点,同时,竖笛的快速演奏与鼓钹声一起构成多层次的丰富一音响,并不断反复,情绪颇为热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