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作用地球化学

合集下载

地球化学理解地球内部的岩浆活动

地球化学理解地球内部的岩浆活动

地球化学理解地球内部的岩浆活动地球内部的岩浆活动在地球化学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岩浆是一种熔融态的岩石物质,它在地球内部的不同层次中形成和循环,对地球表面的岩石构成、地壳形态和大气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通过解释地球内部的岩浆形成过程、岩浆的组成、运动方式以及岩浆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来深入理解岩浆活动对地球化学研究的意义。

一、地球内部的岩浆形成过程地球内部的岩浆形成主要与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环境有关。

地球内部由固态内核、液态外核、固态下地幔、半固态上地幔以及固态地壳构成。

当地球内部产生高压高温条件时,地幔中的岩石物质开始熔化形成岩浆。

岩浆的形成主要受到地幔中的地壳岩石的熔点及物质成分的影响。

二、岩浆的组成岩浆主要由硅酸盐类物质组成,包括硅酸盐矿物、氧化物、硫化物等。

硅酸盐矿物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矿物组成之一,其中硅酸盐矿物的含量在岩石中占据重要地位。

氧化物主要指的是氧化铁、氧化铝等,硫化物主要指的是硫化铁等。

三、岩浆的运动方式岩浆的运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于地下高温高压环境的演化而引起的岩浆的推力和地壳运动的影响而使得岩浆从地下往上冲击,这种方式称为火山喷发。

另一种是岩浆在地壳、地幔中自下而上的运动,从地球内部升至地表,形成岩浆岩石体,这种方式称为侵入。

四、岩浆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岩浆活动对地球环境产生着极大的影响。

首先,岩浆的喷发会产生大量的火山灰、烟尘和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产生污染,并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产生危害。

其次,岩浆的侵入会形成岩浆岩体,在地表上形成地理景观,并对地壳的构成和形态产生显著影响。

此外,岩浆活动还可能导致地震、地热资源的形成和构造的演化。

综上所述,地球内部的岩浆活动对地球化学研究至关重要。

通过对岩浆形成过程、组成、运动方式以及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进行的科学研究,不仅可以深入理解地球内部的物质构成和演化过程,还可以为研究地球的动力学过程、资源勘探和灾害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板块俯冲对岩浆作用影响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研究

板块俯冲对岩浆作用影响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研究

板块俯冲对岩浆作用影响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研究国坤;翟世奎;于增慧;蔡宗伟;张侠【期刊名称】《海洋科学》【年(卷),期】2016(040)006【摘要】同位素已成为俯冲带岩浆作用研究中灵敏的地球化学示踪剂,是约束岩浆运移过程和时间尺度的有力工具。

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利用Sr-Nd-Pb-Hf 同位素、Li 和 B 同位素以及 Be 和短周期铀系同位素等方法,在俯冲带岩浆作用过程、时间尺度、岩浆源区物质特征、岩浆形成演化及控制机制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果。

最后指出将不同同位素研究应用于弧后盆地岩浆作用的研究中,必将为全球俯冲带岩浆作用研究带来突破性的进展和成果。

%Isotopes are sensitive geochemical tracers for use in the study of magmatism in subduction zones and are useful for constraining magma migration processes and time scales. This study summarizes a number of advances and achievements in the study of magmatic processes, including time scale, magma source characteristic, magma evolution, and control mechanisms in subduction zones using Sr–Nd–Pb–Hf isotopes, Li and B isotopes, and Be and uranium series isotopes methods. We concluded that the use of these isotopes in back-arc basin magmatism research will enable breakthroughsin global subduction zone magmatism research.【总页数】7页(P126-132)【作者】国坤;翟世奎;于增慧;蔡宗伟;张侠【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7【相关文献】1.岩浆熔离型铜镍矿床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J], 徐文炘;李蘅;陈民扬2.长江中下游贵池李湾铜多金属矿区岩浆岩年代学及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J], 段留安;古黄玲;杨晓勇;严志忠;孙卫东3.大别造山带天柱山燕山期中酸性岩浆岩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J], 徐小军;赵子福;郑永飞;魏春生4.板块俯冲带岩浆作用过程的研究 [J], 李怀明;翟世奎;陶春辉;于增慧;季敏5.与基性、超基性侵入岩有关的岩浆熔离型铜矿床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J], 徐文炘;陈民扬;李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球化学》章节笔记

《地球化学》章节笔记

《地球化学》章节笔记第一章:导论一、地球化学概述1. 地球化学的定义:地球化学是应用化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地球及其组成部分的化学组成、化学性质、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规律的学科。

它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同时与物理学、生物学、大气科学等多个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2. 地球化学的研究对象:- 地球的固体部分,包括岩石、矿物、土壤等;- 地球的流体部分,包括大气、水体、地下水等;- 地球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地球内部,包括地壳、地幔、地核等。

3. 地球化学的研究内容:- 地球物质的化学组成及其时空变化;- 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化学过程;- 元素的迁移、富集和分散规律;- 地球化学循环及其与生物圈的相互作用;- 地球化学在资源、环境、生态等领域的应用。

二、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1. 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 野外调查与采样:包括地质填图、钻孔、槽探、岩心采样等;- 实验室分析:包括光学显微镜观察、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原子吸收光谱(AAS)等;- 地球化学数据处理:包括统计学分析、多元回归、聚类分析等;- 地球化学模型:建立地球化学过程的理论模型和数值模型;- 同位素示踪:利用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研究地球化学过程。

2. 地球化学研究的意义:- 揭示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历史;- 了解地球内部结构、成分和动力学过程;- 探索矿产资源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 评估和治理环境污染问题;- 理解地球生物圈的化学循环和生态平衡;-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三、地球化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1. 地球化学的发展历程:- 起源阶段:19世纪初,地质学家开始关注矿物的化学组成;- 形成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维克托·戈尔德施密特等科学家奠定了地球化学的基础;- 发展阶段:20世纪中叶,地球化学在理论、方法、应用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现代阶段:20世纪末至今,地球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交叉,形成新的研究领域。

锆和铪在岩浆作用中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

锆和铪在岩浆作用中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

锆和铪在岩浆作用中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米宝昕;刘宏;汪立今;张冀;唐笙源【摘要】锆(Zr)和铪(Hf)为高场强元素,可以完全类质同象。

Zr和 Hf除了在锆石中有重要指示意义之外;在各种岩体中,Zr和 Hf的含量及Zr/Hf比值各不相同,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示岩浆演化阶段的意义。

在岩浆作用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岩浆也具有不同的Zr和 Hf含量及Zr/Hf比值,本文阐述了Zr和Hf在基性岩、中性岩及酸性岩中的含量及Zr/Hf比值的指示作用。

总体上讲,从基性岩到酸性岩,Zr 和Hf的含量逐渐升高,而Zr/Hf比值逐渐降低,这说明在岩浆作用下,Zr 和 Hf有截然不同于水溶液中的地球化学行为。

%Zr and Hf are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which can be completely isomorphism by each other.Zr and Hf have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zircon.The content of Zr,Hf and Zr/Hf ratio in various rock are not identical,so it has very important meaning about indication of magma evolution stage.In the magmatic process,the content of Zr,Hf and Zr/Hf ratio in different types of magma can be different,in the paper,do some research about the indicate of the content of Zr, Hf and the ratio of Zr/Hf in the basic,neutral rock and acidrock.Generally speaking,from basic rock to acid rock,the content of Zr and Hf increased gradually,but the Zr/Hf ratio decreased gradually.This shows that Zr and Hf have different chemical behavior between in the magma and in aqueous solution.【期刊名称】《新技术新工艺》【年(卷),期】2014(000)007【总页数】4页(P61-63,64)【关键词】Zr;Hf;岩浆作用;地球化学行为【作者】米宝昕;刘宏;汪立今;张冀;唐笙源【作者单位】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47;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 650093;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47;新疆地质学会,新疆乌鲁木齐 830042;广安市国土资源局,四川广安 6385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5在岩浆岩中,锆石是最常见的副矿物之一,由于锆石具有极其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寄主岩石经历了长期的地质作用而发生改变以后,锆石仍然可以完整地保存其原生的结晶信息;因此,已成为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幔源岩浆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幔源岩浆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幔源岩浆岩石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岩石类型之一,它们具有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

本文将介绍幔源岩浆岩石的成因、组成以及地球化学特征。

幔源岩浆岩石形成于地球深处的上地幔,是由地幔岩石熔融形成的。

幔源岩浆岩石的形成过程与地球内部的构造和热力学活动密切相关。

在地球内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地幔岩石部分熔融形成了岩浆。

这些岩浆经由地壳上升,形成了幔源岩浆岩石。

幔源岩浆岩石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矿物,如辉石、橄榄石和斜长石。

除了硅酸盐矿物,幔源岩浆岩石还含有一些其他的矿物和元素。

其中,镁铁矿物在幔源岩浆岩石中非常常见,如橄榄石和辉石。

此外,幔源岩浆岩石还含有大量的铁、镁、铝、钙等元素。

这些元素的含量和分布对幔源岩浆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产生了重要影响。

幔源岩浆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主要表现为高镁与低铝的特点。

镁铁矿物的高含量使得幔源岩浆岩石具有高镁含量,而铝的含量较低。

这种特征与地壳岩石的化学组成有明显的区别。

此外,幔源岩浆岩石中还含有相对较高的铬、镍等元素,这些元素在地壳岩石中含量较低。

这些地球化学特征可以用于幔源岩浆岩石的鉴定和分类。

幔源岩浆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对于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地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幔源岩浆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以揭示地球内部的物质循环和热力学过程。

此外,幔源岩浆岩石还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领域,如矿床勘探和岩石油气勘探。

综上所述,幔源岩浆岩石具有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包括高镁和低铝的特点,以及相对较高的铬、镍等元素含量。

这些特征对于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地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在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我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幔源岩浆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

岩浆作用的定义

岩浆作用的定义

岩浆作用的定义岩浆是地球内部高温熔融状态的岩石物质,它在地壳深处形成,并通过火山喷发等方式进入地表。

岩浆作用是指岩浆在地壳中运动和作用的过程,是地球内部热力学和地球化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岩浆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岩浆生成、岩浆上升、岩浆喷发和岩浆固化几个阶段。

首先,岩浆的生成与地球内部的高温和高压有关。

地球内部的高温使得岩石物质熔融,形成岩浆。

然后,岩浆会在地壳中上升。

这是因为岩浆的密度较大,而地壳的密度较小,所以岩浆会向上运动。

在上升过程中,岩浆与地壳中的岩石发生相互作用,产生化学反应,改变地壳的构造和岩石的性质。

接着,岩浆可能通过火山口喷发到地表。

岩浆在火山口喷发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和气体,形成火山爆发。

最后,喷发的岩浆在地表冷却凝固,形成新的岩石。

岩浆作用对地球的演化和地质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岩浆作用是地球内部热量释放和物质循环的重要途径。

地球内部的岩浆运动可以带走地壳中的热量,维持地球的热平衡。

同时,岩浆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岩浆作用输送到地表,丰富地壳的物质组成。

其次,岩浆作用是地壳形成和变质作用的重要机制。

岩浆的上升和喷发可以形成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丰富地壳的岩石类型。

岩浆作用还可以改变地壳中岩石的化学成分和结构,形成新的岩石矿物。

最后,岩浆作用也是地震和火山活动的重要原因。

岩浆作用引起的地壳运动和地壳变形可以导致地震的发生。

火山喷发是岩浆作用的直接表现,也是火山活动的主要形式。

岩浆作用对地球和人类都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地球科学研究来说,深入了解岩浆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内部的构造和演化过程。

对于资源勘探来说,岩浆作用带来的岩石和矿物资源是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来源。

对于灾害防治来说,了解岩浆作用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防范火山喷发和地震等自然灾害。

岩浆作用是地球内部高温熔融状态岩石物质在地壳中运动和作用的过程。

它是地球内部热力学和地球化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球的演化和地质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岩浆热源型地热系统及其水文地球化学判据

岩浆热源型地热系统及其水文地球化学判据
关 键 词 :岩 浆 热 源 ;岩 浆 流 体 ;地 热 系 统 ;地 热 水 ;水 文 地 球 化 学
地球内部蕴藏着巨量的热能。地核的温度可达 6000℃以上(Anzellinietal.,2013),软 流 圈 顶 界 的 温 度 约 1280℃ (O’Donahue,2017)——— 地 球 内 部 和 地表的巨大温差使其不断向外散发热量。广义上, 地热能无所不在;在 地 球 表 面 任 意 位 置 的 足 够 深 度 以下,都必 然 存 在 理 论 上 可 供 人 类 利 用 的 地 热 能。 然 而 ,狭 义 上 的 地 热 能 仅 指 在 当 前 经 济 、技 术 条 件 下 可被人类有效获取的从地球内部传导至地壳浅部的 热能;具有 此 类 热 能 的 地 区 也 被 称 为 地 热 异 常 区。 与地球深部热能的 最 初 来 源 尚 假 说 纷 纭 (如 地 质 历 史时期地球放射性 元 素 生 热 说、地 球 引 力 势 能 转 化 说 等 )不 同 ,地 壳 浅 部 地 热 异 常 的 形 成 机 理 研 究 已 非 常 成 熟 ,地 热 异 常 的 地 质 成 因 辨 识 (即 地 热 系 统 热 源 的 分 辨 )也 已 成 为 科 学 、合 理 制 定 地 热 能 开 发 利 用 规 划的关键步骤。在 不 存 在 附 加 热 源 的 情 况 下,地 表 所观测到的热 流 由 地 核/地 幔 向 上 输 入 地 壳 的 对 流 和 传 导 热 量 (即 地 幔 热 流 )以 及 地 壳 内 放 射 性 元 素 衰 变产生的 热 量 (即 地 壳 热 流)组 成 (WangJiyanget al.,2012);这 样,软 流 圈 较 浅、相 对 富 集 铀/钍/钾 放射性同位素的上地壳花岗岩层较厚等因素是有利

鞍山地区东山杂岩3.3~3.1Ga岩浆作用:地球化学和锆石SHRIMP定年

鞍山地区东山杂岩3.3~3.1Ga岩浆作用:地球化学和锆石SHRIMP定年

鞍山地区东山杂岩3.3~3.1Ga岩浆作用:地球化学和锆石SHRIMP定年董春艳;万渝生;张玉海;杨之青;刘敦一【摘要】This paper reports 3. 33 ~ 3. 14Ga magmatism recorded in an outcrop of the Dongshan Complex in Anshan. 3. 33Ga gabbro is cut by 3. 28Ga and 3. 14Ga trondhjemites, with all showing metamorphism and deformation to different degrees. Meta-gabbro is high in FeOT and low in MgO, characterized by high 2REE contents and weak light/heavy REE differentiation. Trondhjemites are high in Na2O and low in K2O, showing strong light/heavy REE differentiation. The well-developed Paleoarchean to Mesoarchean magmatism probably suggests a long-term high-temperature process relating to mantle activity.%本文报道了鞍山地区东山杂岩一露头尺度上所记录的3.33~3.14Ga岩浆作用.3.33Ga辉长岩被3.28Ga和3.14Ga奥长花岗岩切割,显示不同程度的变质变形.变质辉长岩高FeOT、低MgO,稀土总量高,轻重稀土分离不强;片麻状奥长花岗岩高Na2O低K2O,轻重稀土强烈分离.鞍山地区在古太古代-中太古代期间存在强烈岩浆作用,可能反映了长期的高热状态.【期刊名称】《岩石学报》【年(卷),期】2013(029)002【总页数】7页(P414-420)【关键词】古太古代;岩浆作用;鞍山;东山杂岩;SHRIMP【作者】董春艳;万渝生;张玉海;杨之青;刘敦一【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北京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121;P588.124;P597.3华北克拉通东部的鞍山地区具有从3.8Ga到2.5Ga长期的地质演化历史, 出露太古宙不同时代地质体, 包括3.3~3.8Ga白家坟杂岩、东山杂岩和深沟寺杂岩, 3.35Ga 陈台沟表壳岩、~3.0Ga铁架山表壳岩和2.5Ga鞍山群表壳岩, 3.3Ga 陈台沟花岗岩、3.14Ga立山细粒奥长花岗岩、3.0Ga东鞍山花岗岩、3.0Ga铁架山花岗岩和2.5Ga齐大山花岗岩等(图1)(宋彪等, 1994; Song et al., 1996; 伍家善等, 1998; 万渝生等, 1997, 1998, 1999, 2001; 周红英等, 2007, 2008; Liu et al., 1992, 2007, 2008; Wan et al., 1997, 2005, 2012; 董春艳等, 20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岩浆的成矿作用地球化学
一、基性、超基性岩浆成矿作用地球化学
1.含矿岩石类型的专属性 2.铬尖晶石的成分与成矿关系 3.成矿规律
3.成矿规律 (铬)
3.成矿规律 (铬)
① 铬在内生作用中呈Cr3+存在,形成铬矿床首要的矿 物学条件就是必须形成铬的氧化物——铬尖晶石。
② 铬的成矿与否取决于铬与氧结合形成氧化物或与硅 酸根(SinOm)x-结合进入硅酸盐中的矛盾。
2.2 伟晶岩成矿
在花岗岩的演化末期,水、硅及碱金属有高度的富 集,挥发组分F、CO2、低价阳离子Li、Rb、Cs 以及易形成配合物的Be、Nb、Ta、REE、Zr、Hf 等也可能有巨大的集中。如果花岗岩侵位到中等 深度,那么这种富含水及挥发分、稀有金属的水 硅体系将在构造有利部位形成伟晶岩,此时,对 稀有元素来说有可能形成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矿 床。
第三节 岩浆的成矿作用地球化学
一、基性、超基性岩浆成矿作用地球化学
1.含矿岩石类型的专属性 2.铬尖晶石的成分与成矿关系
2. 铬尖晶石的成分与成矿关系
铬尖晶石 (Mg2+,Fe2+)(Cr3+、Al3+、Fe3+)2O4
1)铬矿床:富铬(Cr3+>Al3+或Fe3+) 2)镍铜矿床: 富铝(Al3+>Cr3+或Fe3+) 3)铁矿床: 富铁(Fe3+>Al3+或Cr3+)
在演化系列中,与Fe、Mg一起逐步降低, 其中Co、Ni的贫化最为显著。
1.微量元素在中酸性岩浆中的演化
① 第一过渡族元素 ② 大离子亲石元素
Li、Be 、Rb、Sr、Ba、Cs 随岩浆演化Rb/Sr比值逐渐增大
Rb/K↑ K Ca Sr/Ca↑
1.微量元素在中酸性岩浆中的演化
① 第一过渡族元素 ② 大离子亲石元素 ③ 高场强元素
二、中酸性岩浆的成矿作用
第三节 岩浆的成矿作用地球化学
一、基性、超基性岩浆成矿作用地球化学
1.含矿岩石类型的专属性 2.铬尖晶石的成分与成矿关系 3.成矿规律
二、中酸性岩浆的成矿作用
1.微量元素在中酸性岩浆中的演化1.微量元素在中酸性岩浆中演化① 第一过渡族元素
Sc、Ti、V、Cr、Mn、(Fe)、Co、Ni、Cu、Zn
1.微量元素在中酸性岩浆中的演化
① 第一过渡族元素 ② 大离子亲石元素 ③ 高场强元素 ④ 稀土元素(REE)
相容元素↓ 不相容元素↑
第三节 岩浆的成矿作用地球化学
一、基性、超基性岩浆成矿作用地球化学
1.含矿岩石类型的专属性 2.铬尖晶石的成分与成矿关系 3.成矿规律
二、中酸性岩浆的成矿作用
1.微量元素在中酸性岩浆中的演化 2.成矿机理
2.1岩浆期后热液作用成矿
中酸性岩浆富含水(10%)、硅及碱金属。但固结的 中酸性岩石的水含量一般很低,经常为0.5%左右。 这说明中酸性岩浆在结晶过程中将有大量的水被释 出,因而可以认为中酸性岩浆是一个巨大的水源。 由于其温度较高,它又是一个热源。热水中可溶解 大量的F-、Cl-、CO32-、HS-、Na+、K+及其它挥发组 分。显然它将溶解某些成矿金属元素,所以热液是 一个重要的矿源。
第六章 岩浆作用地球化学
第三节 岩浆的成矿作用地球化学
第三节 岩浆的成矿作用地球化学
一、基性、超基性岩浆成矿作用地球化学
一、超基性、基性岩浆成矿作用
与基性超基性岩浆有关的成矿元素按其产出 的自然组合分属于三类: (1)铬、铂(族)组合; (2)镍、铜、铂(族)组合; (3)铁、铂(族)组合。
第三节 岩浆的成矿作用地球化学
3.成矿规律 (镍)
镍、铜和钴在硫化物熔体和中性、基性岩浆之间的分配系数
3.成矿规律 (镍)
③ 镍的成矿与岩石中镁的含量有正相关关系。
A. Mg2+、Ni2+具有极相似的离子半径。 B. 镍的含矿岩石:m/f=2—6。低于含Cr矿体。 C. 硫化物在岩浆中的溶解度,随MgO含量的增加
而增加。
3. 成矿规律 (铁)
2.3 交代作用
当花岗岩浆侵位较浅时,挥发组分(主要是 水)与熔浆分离成独立水相,并常溶有大量 稀有元素及碱金属(主要是Na+)。这种溶液 对已结晶的硅酸盐岩石发生强烈的交代作 用,形成钾长石化、钠长石化、云英岩化 花岗岩。
③ 铬的成矿与否,一方面取决于铬在岩浆中的浓度; 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岩浆体系中Al3+含 量的多少。
对抗性+依存性
3.成矿规律 (镍)
① 镍在各类岩浆岩中的含量,以在基性岩中达最高值, 这和镍的矿化主要与基性岩有关的事实是一致的。
② 镍的矿石矿物皆为硫化物类和似硫化物类,这就要 求镍的富集成矿除含矿岩浆须达到一定的镍含量外, 还必须有足够的硫 。如果岩浆熔体中硫的逸度较高, 超过了硫化物在岩浆中的溶解度,含镍硫化物熔体 就可以在硅酸盐矿物晶出之前分离出来。
Zr、Hf、Nb、Ta
随碱金属在岩浆演化的晚期富集。
Zr/Hf↓
Nb/Ta↓
1.微量元素在中酸性岩浆中的演化
① 第一过渡族元素 ② 大离子亲石元素 ③ 高场强元素 ④ 稀土元素(REE)
随着SiO2和碱金属含量的增高,在岩浆 演化的晚期富集。 ∑REE↑ (La/Yb)N↑ Eu (Eu/Eu* )↓
一、基性、超基性岩浆成矿作用地球化学
1.含矿岩石类型的专属性
1.含矿岩石类型的专属性
① 三种成矿元素组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均不在 同一岩体或同一岩带内共生 。
② 特定的成矿组合,常与特定的岩石类型相关。
1.含矿岩石类型的专属性
含铬 矿体
纯橄榄岩、斜辉岩和辉橄岩 单斜辉石必为透辉石
m/f=6—12(主要是7—12),M/S=1.40—1.80
铜镍 矿体
中、暗色辉长岩类和橄榄岩、辉石岩类。 必含有斜长石,即应为含长超基性岩类。
m/f=2—6,M/S=0.80—1.40
含铁 矿体
斜长岩类,橄榄岩至辉(闪)岩类。 纯橄岩和橄辉岩中从不产出铁矿床。
m/f=0—2,M/S=0.40—0.80
m/f=Mg/Fe;M/S=(Mg+Fe+Ca+Mn+Ni)/(Si+Ti),均为原子数比 。
Fe在基性、超基性岩中富集成矿主要取决 于铁的丰度和其形成氧化物的倾向的大小。
Fe的丰度 超基性岩: 9.85%
基性岩: 8.56%
Fe的形式 Fe3+/(Fe2++Fe3+)>30%
第三节 岩浆的成矿作用地球化学
一、基性、超基性岩浆成矿作用地球化学
1.含矿岩石类型的专属性 2.铬尖晶石的成分与成矿关系 3.成矿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