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服饰概述
描述畲族凤凰装

描述畲族凤凰装畲族凤凰装是畲族传统服饰中的一种,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华丽的装饰而闻名。
凤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祥瑞之鸟,象征着吉祥、美好和繁荣。
在畲族文化中,凤凰装被视为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是畲族女性重要的礼仪服饰。
凤凰装的特点是华丽、色彩鲜艳、线条流畅。
它采用了丰富多彩的刺绣、绣花、镶边等工艺,使服饰更加立体、生动。
凤凰装的主要色彩是红色、黄色和金色,这些颜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吉祥的寓意。
凤凰装的款式独特,融合了中华传统的图案和畲族特色的元素,展现了畲族女性的魅力和优雅。
凤凰装通常由上衣、裙子和配饰组成。
上衣的设计精致,胸前和袖口都镶有精美的刺绣和绣花。
裙子也是凤凰装的亮点之一,通常是长裙,裙摆上饰有漂亮的刺绣和金色的花纹。
配饰方面,凤凰装通常搭配有头饰、项链、手镯等,使整个服饰更加完整和华丽。
畲族凤凰装在畲族的婚礼和重要的节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畲族婚礼中,新娘通常会穿上凤凰装,展现出她的美丽和喜庆。
凤凰装的华丽和独特设计,不仅让新娘更加美丽动人,也体现了畲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畲族的重要节日中,人们也会选择穿上凤凰装,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除了在特殊场合穿着外,现代的畲族凤凰装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时尚的代表。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畲族文化,并将凤凰装作为时尚搭配的一部分。
设计师们也将凤凰装的元素融入到现代服装中,以创造出更多新颖、时尚的款式。
畲族凤凰装不仅仅是一种服饰,更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华丽的设计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畲族人民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凤凰装的传承和发扬,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播畲族文化,也为人们提供了了解和欣赏畲族文化的机会。
畲族凤凰装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华丽的装饰成为畲族文化的瑰宝。
它不仅是畲族女性传统礼仪的象征,也是畲族文化与时尚的结合。
畲族凤凰装通过其独特的设计和精美的工艺,展现了畲族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它的存在不仅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也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了欣赏和了解畲族文化的机会。
畲族服饰必备知识点总结

畲族服饰必备知识点总结一、畲族男性服饰1.畲族男性上衣畲族男性上衣通常是长袍式的服装,衣领和衣边通常会装饰有刺绣或镶边,颜色多为红色、黑色、绿色等比较鲜艳的色彩。
在特殊节日或场合,畲族男性还会穿上用红、蓝、黑等颜色搭配的长袍,这些长袍通常会绣有吉祥的图案或花纹。
2.畲族男性下装畲族男性下装一般是长裤,裤腿宽松,腰部有细褶。
裤子的颜色多为黑色、深蓝色等暗色系,也会配以一些刺绣或镶边。
3.畲族男性头饰畲族男性通常会戴上一顶黑色或深色的斗笠,有的斗笠上还会镶嵌一些银饰或绣花。
4.畲族男性鞋袜畲族男性的鞋袜一般是布鞋和蓝布袜。
二、畲族女性服饰1.畲族女性上衣畲族女性上衣一般是短袄式的服装,衣领和衣边也会装饰有刺绣或镶边,颜色多为红、绿等鲜艳的颜色。
在特殊节日或场合,畲族女性会穿上一种名为"古巴"的上衣,古巴上衣的袖口和下摆会有绣有吉祥图案的彩边。
2.畲族女性下装畲族女性下装一般是裙子,裙子的长度和样式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有长裙和短裙两种类型。
裙子的颜色也多为红、绿、蓝等比较鲜艳的颜色,上面装饰有刺绣或彩边。
3.畲族女性头饰畲族女性的头饰非常丰富多样,常见的有荷包头饰、孔雀翎头饰、饰有银饰的头饰等,头饰通常也会装饰有珠宝、花饰或丝绸挂件。
4.畲族女性鞋袜畲族女性的鞋袜一般是布鞋和绣花袜,绣花袜的颜色和花纹都非常丰富多彩。
三、畲族服饰的特色1.色彩艳丽畲族服饰的颜色多为红、绿、蓝等鲜艳的颜色,这与畲族人民乐观向上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有着密切的关系。
2.图案繁复畲族服饰的图案通常是花鸟鱼虫等自然界的元素,这些图案通常都是手工刺绣或织锦而成,非常繁复精美。
3.配饰丰富畲族服饰的配饰非常丰富多样,除了头饰、饰物外,还有各种别针、挂件、腰带等配饰,这些配饰不仅增添了服饰的美观度,也体现了畲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四、畲族服饰的传统和现状畲族服饰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畲族人民的传统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
畲族服饰

畲族服饰畲族有自己独特的服饰,反映该民族特有的风情。
一般女服尚青色棉布、苎布衣,少数富裕户也穿绸缎。
大襟长衫,衫长至膝,比男长衫稍短些,衣领用金线、五色线制成二至三层花纹的“虎牙领”,领背中央绣“凤凰采牡丹”。
衣襟用五色羽毛布,绣三至五层梅菊花蕊。
腋下襟边缝一块10多厘米宽例三角形的大红布,领口内“替肩布”用蓝、白四方形做“替肩”。
袖口和衫袄襟边均用大红色羽毛做边饰,并镶绣各色花纹。
节日所穿紫色“诰翠衫”,大襟和袖口都绣“回字”形花纹,胸前排扣5颗,古作礼服用。
女裙裤通常用黑色棉布,夏天用苎布。
出嫁做新娘时,用青色绸缎或精哔吱做裤。
外穿蓝色或紫色叠春“虎牙裙”,腰间束四指宽的白色腰带,正面再垂2条长1米的飘带,直垂至脚面。
妇女下山、下田劳动时,用腰带缚住“围身裙”。
“围身裙”是黑色苎布或青直贡布制成,裙上端加一块10厘米宽红布做裙头。
所缚腰带则用五彩丝绸线、白粉线、羽毛线等织成橄榄式花纹和汉文字装饰。
转裙也刺绣着“凤凰采牡丹”等花鸟装饰。
罗源县毗邻的飞鸾南山村和新岩村一带畲族妇女的服饰,均穿斜襟大领衣,并镶有各种花边。
不分季节一律穿短裤、扎绑脚。
男服一般是青色和蓝色大襟短服。
少数男子穿大襟长衫,均为圆领。
布用棉布和苎布。
胸襟两旁袖口上均镶有黄、红两色,缀3-5颗铜扣,外加穿圆领直襟有5排扣的“钱吊衫”,古作礼服。
礼服胸前领左右两旁,还垂挂有2条珠线穗。
礼服正面上方2个袋,下方4个袋。
大都在取新娘后三天,送新娘回娘家做“头转客”时穿。
男裤多用蓝青色棉布。
夏天穿苎布短裤。
裤头上接15厘米左右宽蓝或青色布。
结婚时则穿紫色或蓝色长衫礼服。
鞋平时男子多穿黑色布底双鼻鞋和木屐。
劳动时,多打赤脚和穿草鞋。
妇女穿单“虎攻鞋”(畲族),布底,鞋头高昂3厘米,鞋口两旁以羽毛布“沉地”,用五色线绣“虎牙”花纹。
解放后,男女穿解放鞋、运动鞋、塑料鞋、人造革和皮鞋。
帽儿童头戴猫儿头的童帽;中青年常扎头由;老年人戴风军帽。
畲族的服饰特点

畲族的服饰特点畲族的服饰特点畲族的服饰特点基本与当地人差不多,但是畲族的服饰特点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服饰的图案,下面是有关畲族的服饰特点是什么的相关文章,快来看看吧!畲族的服饰特点是什么畲族的服饰文化和特点?畲族的传统服饰,衣服崇尚青、蓝色,多着自织的苎麻布。
由于居住地区不同,服饰的样式不一,种类很多。
在文献记载中,多说畲族早就“织绩木皮,染以果实,好五色衣服”。
清代,畲族服饰大致是“男女椎髻,跣足,衣尚青、蓝色。
男子短衫,不巾不帽;妇女高髻垂缨,头戴竹冠蒙布,饰缨珞状”。
福建古田县畲族戴竹笠,穿草鞋,妇女以蓝布裹发戴冠,短衣束腰带,裙长不蔽膝,跣足。
浙江景宁畲族不分寒暑,都穿麻布衣。
男穿单袷,女短裙蔽膝,有穿短袜裹绑腿的习惯,腰间多悬围身裙。
妇女头戴凤冠,裹以花布,布斑斑,饰以珠,珠累累。
近几十年来畲族的服饰变化不大。
民国以来地方志所载,福州侯官一带畲族“短衫跣足,妇女高髻蒙布,加饰如璎珞状”。
德化畲族男子不巾不帽,短衫阔袖,椎髻跣足。
妇女不笄饰,结草珠,若璎珞,蒙髻上。
建阳畲族男子服饰与汉人略同,妇女不缠足,不施膏泽,无金银饰物,服色唯蓝、青与白色,常披蓑衣戴笠,跣足,与男子同劳作。
不同类型的服饰畲族妇女因居住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服饰。
一般有如下几种:(1)福安式。
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宁德地区。
该地区妇女的服装上衣黑色,花纹比较简单,大襟服差别上绣的花纹少,只在衣领(高二厘米)上绣有水红、黄、大绿等色的马牙花纹,沿服斗的边缘缝上一条三、四分宽的红布边,边的下端靠袖头的地方绣上一块角隅花纹图案。
袖口缝一寸多宽的红布边。
穿黑色长裤,着方头黑布厚底鞋。
围身裙(又称合手巾)长一尺,上端有一段三寸多的红布横缝在裙身上,裙身上端两角绣有花纹。
(2)福鼎式,妇女上衣一般为黑色。
上衣大襟上以桃红色为主要色调,加配其他色线,刺绣的花纹面积大,花朵也很大。
衣领高四公分,比福安高二公分,衣领两头下端靠领口地方绣有二朵杨梅花,衣领多用水红、水绿作底色,加绣花纹。
畲族服饰文化

畲族服饰文化摘要: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名族之一,大部分畲族人民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接地区。
在历史的长河中,畲族人民创建了美丽富饶的家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积淀了大量的文化遗存,形成了独特的风情。
而畲族服饰更是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直观展示和对本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诠释。
关键词:畲族文化;畲族服饰一、传统畲族服饰文化--凤凰装中国民间服饰,通常有四种习俗惯制,即实用服饰、观赏服饰、礼仪服饰和信仰服饰。
畲族也不例外。
畲族传统服饰,以女性服饰最有特色。
而畲族女性服饰,又以畲族女性的礼仪服饰“凤凰装”,为最有代表性的服饰。
“太公住落凤凰山,荫出子孙万万千。
凤凰正是讨彩鸟,山哈身着凤凰装。
”便是讲述了畲族始祖盘瓠率领族人扺御外敌征战南北,立下赫赫战功,高辛帝就把最疼爱的三公主许配给他,后移居宝地广东凤凰山繁衍生息,三公主酷爱凤凰鸟,遂以传说中的美丽凤凰立为本族人的图腾符号,凡本族人生下女儿,均赐予凤凰装束,世代相传,沿袭至今。
“凤凰装”由服饰和头饰组成,传统的头饰称为“凤冠”,由银钳栏、头面、银金、国铮、奇喜牌、奇喜载、银链、古文钱等组成凤凰翘首的形态。
服饰有上衣、裙子、围身裙、脚绑、鞋等组成。
鳳凰装以黑色和青色为主调,显出庄严朴实、凝重深沉,在装饰上却用色艳丽浓烈的图案形成浓烈鲜明的对比,视觉上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感。
畲族女子的“凤凰装”随着年龄的不同,有严格的区分。
共分大、小、老三种:未婚的畲族女子穿“小凤凰”,头上带着头圈,相对简约,显得单纯、活泼、可爱;已婚的妇女穿”大凤凰“,红头绳扎的长辫高盘于头顶,象征着凤冠。
它是在精制的细竹管外包上红布帕,悬一条30多厘米长3厘米宽的红绫做成的;老年妇女穿着“老凤凰”,头髻较低,衣衣服和腰带的颜色、花纹也较为单一,体现出庄重、沉稳的风采。
(见图1)二、传统畲族服饰文化的与时俱进独特的服饰是一个民族原始的符号和象征,好比无字的书籍和无声的语言,流淌着最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
畲族女装服斗造型及纹样特征研究

畲族女装服斗造型及纹样特征研究畲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浙江、广东等地。
畲族女装服饰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特征和风格。
本文将对畲族女装服饰的斗造型及纹样特征进行研究。
畲族女装服饰的斗造型分为上衣和下裳两部分。
上衣分为褂子和背心两种类型,下裳则包括长裙和短裙两种类型。
斗造型注重展现女性的曲线美,上衣剪裁合身,强调腰身线条。
下裳也注重裙摆的宽松飘逸感,展现女性的柔美和婀娜。
畲族女装服饰的纹样特征丰富多样,反映了畲族人民的生活和文化。
常见的纹样包括植物纹样、动物纹样、几何纹样等。
植物纹样主要包括花卉、叶子等,象征着生机和繁荣;动物纹样主要包括鸟类、鱼类等,象征着畲族人民对大自然的崇拜和依赖;几何纹样则是畲族人民对空间和时间的把控和运用。
畲族女装服饰的纹样还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
不同地区的畲族女装服饰的纹样和图案各具特色。
在福建地区的畲族女装服饰中常见到的纹样有梅花纹、兰花纹等,这些纹样代表着富贵和美好的寓意;而在江西地区的畲族女装服饰中常见到的纹样有牡丹花纹、荷叶纹等,这些纹样代表着吉祥和福气的寓意。
畲族女装服饰的纹样还体现了畲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畲族人民居住在自然环境中,对大自然充满敬畏和感恩之情。
他们通过服饰中的纹样表达了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追求,寄托了对幸福和安康的祈愿。
畲族女装服饰的斗造型和纹样特征丰富多样,展现了畲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对畲族女装服饰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畲族的传统文化,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畲族服饰介绍

刺绣图案(一)
祖先崇拜,敬仰盘瓠。多反映始祖盘
瓠王平乱、迎亲、创业的艰辛场面。
刺绣图案(二)
山水交融,
反映美好生 活。华南地 区丘陵起伏, 江河纵横, 因而多以山、 水为背景。
刺绣图案(三)
鲜花蝴蝶成对出现,反映阴阳调合、
万物共生的朴素哲学理念。
刺绣图案(四)
凤朝牡丹、龟龙戏 珠,反映畲族人民 敬仰神灵,渴望长 寿和生活美满的愿 望。
围裙 裤子
彩带
凤凰鸟头冠是在精细的竹管外包上布帕,悬一条30多厘米长、
3厘米宽的红绫做成的。冠上有一块圆银牌,下垂3个小银牌于前
额,称为“龙髻”,红头绳扎的长辫高悬于头顶,象征着凤头,
表示畲族始祖母“三公主”带的凤冠。
特色:多刺绣
畲族传统服饰
崇尚红蓝色,衣料
多为自织的麻和花 鸟龙凤图案。
口布鞋。
三:畲族人文景观欣赏
:
三、拯救文化,刻不容缓
• 少数民族文化是华夏文明史中的瑰 宝,是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凝聚 力、归属感的来源。民族文化的丧失 也就是民族灭亡的前兆。而如今我国 部分少数民族正被汉化,其民族文化 趋于灭亡,其命运令人担忧、心痛!
作为当代的民族大学生,保护各民 族文化,我们义不容辞!愿民族文化 之花永远绽放!
(五):裤子
• 过去,男女 子都一样,为 宽裤脚直筒便 裤,但在一些 气候热的地区, 妇女不分季节 都穿短裤。
二、男式服饰
因畲族服饰特色主要体现在妇女装扮上, 而男子服饰和汉人大抵一致,故男式服饰特点 较少。
传统男装有两种:一种是无领青色麻布长 衫,下穿宽裆长裤;另一种是作为结婚礼服的 青色右衽长衫,头戴红顶圆形官帽,外套龙凤 短褂,胸襟前缀有一方绣龙花帕,脚蹬黑色阔
畲族服饰研究报告

畲族服饰研究报告
畲族是中国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西、福建和广东等地。
畲族的服饰是其独特的文化标志之一,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畲族的服饰主要以男女分别,下面将分别介绍。
一、男子服饰
畲族男子的传统服饰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衫袍:男子的衫袍多为直筒形状,领口有襟,一般是黑色或深蓝色,上面镶有黄色、红色、蓝色等装饰。
衫袍会配以长裤和长袜,以及一双布鞋。
2. 裙子:畲族男子在特定场合穿着短裙。
这种裙子一般是黑色或蓝色,长至膝盖上方,上面有花纹装饰。
3. 面纱:男子在特定的宗教仪式上会戴上面纱,这是一种用云母片制作的面纱,以黑白两色为主。
4. 头饰:畲族男子在婚礼或其他重要场合会戴上特殊的头饰,这是一种金属制品,风格独特。
二、女子服饰
畲族女子的传统服饰也有以下几种:
1. 袄子:袄子是畲族女子的传统上衣,一般是直筒形状,长袖。
袄子的领口和袖口常常有绣花装饰,图案多样。
2. 裙子:女子的裙子主要是长裙,一般是黑色或蓝色,上面有各种刺绣和绣花装饰。
3. 头饰:畲族女子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戴着花冠,这是一种用花朵和绸带制成的头饰,色彩鲜艳。
4. 饰品:女子的服饰还包括各种饰品,如花环、耳环、项链、手镯等,多采用银质材料,并镶嵌有宝石或珠子。
以上是对畲族服饰的简要介绍,畲族服饰的研究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探索,如其发展历史、演变过程等。
这些研究对于了解畲族文化、推动文化保护和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内涵上看
这些图案不但美化着服饰,还有深刻的涵义,其手法大致可归纳为谐 音、寓意和符号三种。谐音,即借音而述意,如鸳鸯配偶,五福(蝠 )捧寿。寓意,借一件物体或一组画面暗喻美好的事物,如 四合如意 。有的图案在表现手法上谐音和寓意兼而有之,如福寿双全。民间美 术创作的观念是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的统一,集体意识是一种传承已 久的集体心智,它通过主体的实践活动历史地向客体渗透,使那些与 人的切身利益相关的客观对象逐渐固定化为观念的替代物,成为特定 的符号,如绣在鞋上的如意头。 畲族服饰图案包含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艺术创造精华,具有极高的 艺术价值和较深的文化内涵,它的内容十分丰富。而最使人惊异的是 ,这些平凡的劳动妇女不仅使用木制织机,织成粗质的棉布,还以一 根针、几缕线、小小的蜡刀这些甚为简陋平常的工具和材料在漫长的 岁月里为人类的艺术宝库增添了无数精美的艺术品,这的确值得人们 永远珍爱。
从内容上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畲族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 生的物象。如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农舍车马 以及传统的几何形图案——如万字、云头、云 勾、浮龙纹、叶纹等。有的用文字排列组合成 图案。文字的形体有原始的,也有楷书,常用 一些旧的吉祥语,如“五世其昌”、“三元及 第”、“招财进宝”等。再如象征农田的方格 图案、象征江河的彩条图案、象征林木的十字 图案,都作为一种较为固定的格局被保留下来 。
女子服饰——婚服
结婚时,小竹筒要用红布包裹 ,上饰以银钗、银牌,盘绕着石 珠串。有的前顶还用银质头花围 成环状,头花下沿有无数银球、 银片之类的装饰品垂落在眼前。
叶丽青
发展
畲族男女服饰基本类同于当地汉人。但人口相对集中的 闽浙两地畲族服饰尚存一定的民族特色,尤以闽省畲家 妇女特色显著,并因地域、婚姻状态而纷呈异彩。闽东 北畲族妇女发式称为"凤凰髻",16岁前少女用红绒缠辫 子,盘绕头上,额前留"留海",畲族称为"布妮头"。成 年已婚妇女发式畲族称为"山哈娜头",随地域不同略有 差异。流行于闽侯,福州,古田,连江,罗源和宁德南 路飞鸾一带发式称为"凤头髻"。流行于福安和宁德大部 分区域的发式称为"凤身髻",流行于福鼎和霞浦西路发 式称为"凤尾式"。闽南,闽西有的畲村妇女发式也不同 于当地汉人,如漳平,华安,漳浦,长泰等县畲族妇女 发式为"龙船髻"。闽北畲族妇女以百根银簪并配以红绳 ,料珠,装成"扇形髻"。浙西南畲族妇女发饰称为"笄" 。
女子服饰 ——凤凰装
畲族服饰特色主要体现在妇女装扮上,被称为“ 凤凰装”:红头绳扎的长辫高盘于头顶,象征着 凤头;衣裳、围裙(合手巾)上用大红、桃红、 杏黄及金银丝线镶绣出五彩缤纷的花边图案,象 征着凤凰的颈项、腰身和羽毛;扎在腰后飘荡不 定的金色腰带头,象征着凤尾;佩于全身的叮当 作响的银饰,象征着凤鸣。已婚妇女一般头戴“ 凤冠”。它是在精制的细竹管外包上红布帕,悬 一条30多厘米长、3厘米宽的红绫做成的。冠上 有一块圆银牌,下垂3个小银牌于前额,称为“龙 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
图案
畲族服饰图案的创造作者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劳动 妇女。她们制作服饰品完全是为了自用,而不受 畲族服饰商品需求的制约。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 她们可以随心所欲、独出心裁。技法上或挑中带 绣,或织绣结合,一切从实际生活出发,从而使 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 的民族艺术特色。服饰图案的内容和风格往往自 由奔放、不落俗套。她们把山里的花草、林间的 鸟雀、空中的云彩、雨后的彩虹,缝在衣服上、 裙子上。这种来源于生活的朴素的艺术情感,使 她们手中绘制的服饰图案纹样生机勃勃。
畲族服饰
历史 发展
图案
特色
历史
畲族服饰在明清时代,闽,浙,粤,赣等地 基本相同。男女"无寒暑,皆衣麻",客家人 的服饰,与唐宋时期中原人民的服饰差别甚 大,却与畲族服饰类似,显然是在长期与畲 族人民交往中,受到畲族的影响,吸收了畲 族服饰文化的有益养分所致。 历史文献对 于畲族人民的描写,与描写其它蛮撩一样, 都说他们“男女椎髻,跌足,衣尚青、蓝色 。男子短衫,不巾不帽;妇女高髻垂缨,头 戴竹冠蒙布,饰理路状”。
特色
妇女
畲族妇女的装饰要数发式最为引人注目。特别是已婚妇女,她 们有将头发从后面梳成长筒式发髻,像一个鸡冠形的帽子扣在 后脑勺上,发间用红绒线环束。有的是在头顶上放一个五六厘 米长的小竹筒,把头发绕在竹筒上梳成螺形,显得很别致。梳 头时,不仅要用茶油和水抹,还要掺以假发,未婚少女的发式 比较简单,只将头发梳平绕在头的周围,用红线束紧即可 畲族 妇女多带大耳环、银手镯和戒指,外出时戴精致的斗笠。斗笠 是畲族著名的编织工艺品,做工精细,上面有各式细巧的花纹 ,用二百多条一毫米粗的细竹丝编成,造型优美,再配上水红 绸带、白绸带以及各色珠子,更加精致美观,成为畲族妇女最 喜爱的装饰品。
特色
男子
过去畲族男子的服装式样有两种,一种是平常穿 的大襟无领青色麻布短衫;另一种是结婚或祭祖 时穿的礼服,红顶黑缎官帽,青色或红色长衫, 外套龙凤马褂,长衫的襟口和胸前有一方绣有龙 的花纹图案,脚案白色布袜,圆口黑面布底鞋。 由于长期以来与汉族杂居,这两种服装已经很少 有人穿了,他们的装束已与汉族没有什么差别。
从用色上看
畲族服饰妇女们在创造了理想形象之后 ,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 。畲族崇尚黑色和蓝色,在服饰上以黑 、蓝为主调,显得凝重深沉、庄严朴实 。在以黑、蓝为主调的基础上,有的加 上一点色彩鲜艳的花边或头巾、围腰之 类,平添几分情趣
从构图上看
图案虽然有疏密聚散的变化,但同绘画的构图相 比较,它并不强调突出主题,不讲求主从关系的 变化。大多数图案采用满地花的构图方法以适应 服装整体感的要求。有时在一块绣片中要挑几十 种花纹,自由、不规则地组合成主体图案,或花 中藏花,或以鸟、昆虫等组合成花,或几只鸟相 互共用一个翅膀。这种巧妙的构思可以看出她们 的智慧和灵巧。她们根据不同的装饰部位采用不 同的格式。总的来说,对称或均衡的结构,放射 的布局,团花与角花的呼应等都在图案的构成上 得到了反复而广泛的运用,从而表现出服饰图案 独特的艺术魁力
从造型上看
创造者所关注的是人本与美术符号精神的和谐一致。不 论造型如何变化,只要观念在形象中体现得充分便是最 理想的范式。它根本不讨论艺术与物象的模仿关系,也 不顾及用人的观念打破自然给艺术提供的原形,一切存 在物都可以作为劳动者物质活动中精神需求的对象。所 以,图案纹样不以光影为主要表现手法而是采用中国传 统的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以单线做为纹样轮廓的造型 手法。姑娘们很善于抓住一个形象主要的特征,将最有 特点的动态,用类似剪影的方式表现出来。但她们在制 作图案时,不满足于一个特定的具体形象,而是在写实 的基础上,运用删减、增添、夸张、变形等手法使形象 更趋于理想化。她们往往借助于深浅不一的点、长短不 齐的线、大小不等的面、似是而非的形,使之既有变化 又和谐地组合在一个图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