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

合集下载

1 电阻和变阻器 课件 2024-2025学年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

1 电阻和变阻器  课件 2024-2025学年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

三、变阻器
做一做
沿铅笔芯移动导线夹,小灯泡的亮度怎样变化? 你认为灯泡的亮度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现象 当电阻丝连入电路中的长度变短时,灯 泡亮度_变__亮___,表明电路中电流__变__大___。 反之,灯泡亮度__变__暗___。
结论 改变电阻丝连入电路中的_长__度___, 可以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比如金属),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但也有少数导体(比如半导体),温度越高,电阻越小。
总结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 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等因素有关。
在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 大 。 在材料、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 大 。 在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材料不同,电阻 不同。 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比如金属),导体的温度越高,电阻 越大 。
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 第1节 电阻和变阻器
新知导入
-
+
水在水管中流动会受到阻力,那么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会受到阻力吗?
学习目标
1.认识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等。 2.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3.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 4.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画出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理解变 阻器的工作原理。 5.初步了解变阻箱及其读数方法。
有几种连接方式?
C A
D
C
B
A
D B
C
D
C
D
A
B
A
B
(二)电阻箱 电阻箱是一种可以调节电阻大小、并且能够显示电阻阻值的变阻器。
旋钮式电阻箱
内部结构
读数方法:指针所指数值乘以倍率后相加

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

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
导体的电阻与材料 有关 ,材料不同,电阻不同。 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 有关 ,导体的横截面积越 大,电阻 越小 。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 有关 ,导线越长,电阻 越大 。 导体的电阻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 越大 。
滑动变阻器
1.原理: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P
A
B
2.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一、电阻 1.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符号:R 3.单位:欧姆(Ω) 4.电路图符号、示意图 5.电阻的作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二、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 1.长度 2.横截面积 3.材料 4.温度 三、变阻器 1.滑动变阻器 2.电阻箱
我们用下面这个探究实验总结一下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3.实验探究: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情况 材料不同 导线越长 导线越短 横截面小 横截面大
温度高 温度低
电流 不同
小 大
小 大 小 大
电阻 不同
大 小 大
小 大 小
探究结果:
结论:导体的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导体的横截面 积、导体的长度、导体的温度有关。
A
D P
B
AP段电阻线接入电路,当滑片P远离A端滑动时,AP 段电阻线变长,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灯变暗。
(4)使用A、D(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
A C
A
D P
B
AP段电阻线接入电路,当滑片P远离A端滑动时, AP段电阻线变长,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灯变暗。
(5)使用B、C(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
A C
(1)使用C、D(上边两个)接线柱:
A
C
D
A
B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线没有接入电路,所以起不到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五章-探究电路复习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五章-探究电路复习
控制开关也要先装在__火___线上,再进入灯座。 (2)不要弄湿用电器。 (3)保护好用电器的绝缘体,不使它的火线裸露。 (4)对于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其外壳要___接__地____。 (5)在户外,不要靠近高压带电体。 4、触电的应急措施:迅速____切_断__电__源_____或用干燥的木棍、竹竿挑开电线;
1、实验室常用的变阻器是: 滑动变阻器
电阻箱
2、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改变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 阻的大小
3、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1)保护电路 (2)作用:改变电路的电流或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即限流或调 压。
4、接法:与被调节的用电器串联;接入原则:一上一下,不 能同上或同下;通电前阻值应调至最大处
5、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和电路符号:
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 和
即_________R__=__R__1+R2
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
电即流__之__和__I__=_I_1_+__I_2___
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即_____U__=_U__1_=_U__2___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
倒 即_数_之__1和_/__R__=_1_/__R__1_+_1_/__R_2
典题分析
• 例1. 输电导线的线芯一般都是用铜制成的而不用铁, 这是为什么?
• 分析:在输电导线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一定的情况下, 应选用导电性能较好的材料。
• 解答:因为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铜导线 的电阻比铁导线的电阻小,所以选用铜而不用铁。
• 说明:输电导线的电阻越小,可以快速减少输电导线 上的损耗的电能。
压触电的方法是不_要_靠__近_高__压__带_电__体__. • 但因9.电判流断__火_线__或过_,零小人线没可有用感__觉_测_. _电__笔___。其工作时虽有电流流过人体,

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沪科版)教案第十五章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

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沪科版)教案第十五章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

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教学反思设计说明本节主要内容有:电阻及其单位、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滑动变阻器。

电阻与电流、电压一样,是电学中的重要物理量。

电阻器是电阻知识的应用,定值电阻和变阻器在电学实验和无线电技术中应用很广泛。

滑动变阻器的学习,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电阻的概念,又为后续的学习——特别是做电学实验作了必要的准备。

教学中通过一个生活现象,使学生意识到“两灯泡的灯丝”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进而学习什么是电阻和电阻的单位,并激发学生探究电阻的兴趣。

知道了电阻及其单位,自然会产生一个疑问:不同的导体,电阻有大有小,那么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并在实验过程中体会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研究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关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电阻的理解,也是学生学习滑动变阻器的基础。

关于滑动变阻器,让学生对照实物和结构图,边观察、边阅读,并通过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搞清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原理,学会画其结构示意图和符号。

让学生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重点学习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和调节,为下一节探究欧姆定律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电阻,知道电阻的单位,知道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2.了解滑动变阻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乐于探究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和滑动变阻器的原理,体验科学发现和科学探究的乐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探究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方案的设计。

2.电阻的概念、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使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观察、讨论和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电源、开关、导线、铜线、铁线、镍铬合金丝、滑动变阻器、灯泡和电流表等。

授课时数2课时第1课时电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线多是用铜做的,特别重要的电器设备的导线还要用昂贵的银来做。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 第1节 电阻和变阻器【名校课件】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 第1节  电阻和变阻器【名校课件】

新课讲解
(5)滑动变阻器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注意事项: 1.在闭合开关之前,应将滑片置于阻值最大端。 (目的是保护电路)
2.不能超过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否则烧坏滑动变阻器)
新课讲解 实验: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
新课讲解
五、电阻箱
能表示出阻值的变阻器。
旋钮式电阻箱
内部结构
新课讲解
六、变阻器的应用
电位器
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
大。导体的电阻通常用字母R表示。 2.单位:欧姆(ohm),简称欧,符号Ω。
3.电阻的单位还有:兆欧(MΩ)
千欧(kΩ)
换算关系是:
1 kΩ = 1 000 Ω= 103 Ω
1 MΩ = 1 000 000 Ω=106 Ω
新课讲解
4.电阻器
在电子技术中,我们常用到有一定电阻值的元
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从而可以改变电路中的 电流。
滑动变阻器就是跟据这样的原理制成的
新课讲解
三、变阻器
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大小的元件叫做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
电阻箱
新课讲解
四、滑动变阻器
1.工作原理: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 变接入电阻,从而改变电流。 2.图示
(1)实物图:
(2)结构示意图:
(3)元件符号: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导体越长,其电阻越小 B.导体越粗,其电阻越大 C.导体越细,其电阻越大 D.在导体的材料、粗细相同时,导体越长其电阻越大
随堂演练
5.有材料相同的a、b、c三根电阻线,它们的电阻分 别是Ra=10Ω、Rb=15Ω、Rc=20Ω
如果它们的长度相同,则最粗的是___R_a__线 如果它们的粗细相同,则最长的是___R_c__线

沪科版第十五章探究电路第1节电阻和变阻器教案

沪科版第十五章探究电路第1节电阻和变阻器教案

教案:沪科版第十五章探究电路第1节电阻和变阻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沪科版第十五章第1节“电阻和变阻器”的相关知识。

具体包括:1. 电阻的概念、单位和影响因素;2. 电阻器的结构和原理;3. 变阻器的原理和作用;4. 电阻的测量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阻的概念、单位和影响因素,能够正确测量电阻值。

2. 掌握电阻器的结构和原理,能够分析实际电路中的电阻作用。

3. 理解变阻器的原理和作用,能够运用变阻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电阻的概念、单位和影响因素;2. 电阻器的结构和原理;3. 变阻器的原理和作用;4. 电阻的测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电阻器、变阻器、电阻测量仪等;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电路图、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电路中电阻的作用,引发学生对电阻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讲解电阻的概念,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2)介绍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如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3)讲解电阻器的结构和原理,展示不同类型的电阻器;(4)讲解变阻器的原理和作用,展示变阻器的实物和电路图。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测量电阻值。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电路图,分析电路中的电阻作用,并计算电阻值。

5.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电阻测量实验,巩固电阻测量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阻的概念、单位和影响因素电阻器的结构和原理变阻器的原理和作用电阻的测量方法欧姆(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电阻的概念、单位和影响因素。

2. 根据电路图,分析电路中的电阻作用,并计算电阻值。

3. 描述电阻器的结构和原理。

4. 解释变阻器的原理和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对电阻产生兴趣,通过知识讲解、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电阻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沪科版《电阻和变阻器》课件

沪科版《电阻和变阻器》课件
导体的电阻跟长度的关系
沪科版《电阻和变阻器》课件
2、探究电阻的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No (1)材料、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
(2)比较电流表的示数的变化
Image (3)结论: 材料﹑长度相同的导体, 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沪科版《电阻和变阻器》课件
实验2:
No Image
导体的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
某些材料的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 电阻会突然消失.这就是超导现象。
沪科版《电阻和变阻器》课件
总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No 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
积和材料的性质有关,电阻是导体本 身的一种性质。与电压、电流无关。
ImR agl e s
练一练
1、在做“研究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时,为了便于研究, 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每次需挑选两根合适的导线,测出通 过它们的电流,然后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
沪科版新教材同步教学课件
No 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 Image 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一)
沪科版《电阻和变阻器》课件
一、自主探究 自学指导:P91思考问题:
No 1.电阻的定义?物理量符号?
2.电阻单位?单位符号? 3.什么是“导体”、“绝缘体”?
Image 4.电阻器在电路中的符号?
5.“常见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阻值”?
Image 你能猜想一下变阻器上的“1A 20Ω”的含义吗?
最大允许通过电流:1A,最大电阻:20Ω
沪科版《电阻和变阻器》课件
变阻箱
No 特点
能表示出接入电路中电阻大小
读数I方m法 age
沪科版《电阻和变阻器》课件
2、变阻器
No Image
电阻箱
沪科版《电阻和变阻器》课件

电阻和变阻器课件正式版

电阻和变阻器课件正式版
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走吧,路呵路,飘满了红罂粟。 我不相信,生活是沼泽,我不相信,生命旅途不能一路高歌;我不相信,成长是懦弱,
我不相信,双手握不住执着的绳索。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们就跟大树上的叶子一样,早晚会枯黄陨落。树叶虽小但见证了春秋,既目睹了繁花似锦,也目睹 了大树凋零。我们都是很相似的树叶,因为人生就是这样,生老病死是谁都要经过的。 如果你是条船,漂泊就是你的命运,可别靠岸。谁校对时间 谁就会突然 老去 虽生犹死的寂寞让生命都凋零了人总要慢慢成熟,将这个浮华的世界看得更清楚,看穿伪装的真实,看清隐匿的虚假,很多原本相信的事便不再相信。但是, 要相信,这个世界里美好总要多过阴暗,欢乐总要多过苦难,还有很多事,值得你一如既往的相信。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都准备好了才下锅 卑鄙是卑鄙 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早上,灿亮的阳光扑进来,他还睡着。我打开窗帘,看窗外那一片平凡而现实的风景。心想,在平凡和现实里,也必有巨大的 美的可能吧。那时我们还年轻。穿过残垣断壁苍松古柏,我们来到山崖上。沐浴着夕阳,心静如水,我们向云雾飘荡的远方眺望。其实啥也看不到,生活的悲欢 离合远在地平线以外,而眺望是一种青春的姿态。 才子当然心里冰雪般的透彻: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不必向我诉说春天我的心里并没有秋寒不必向我解释色彩我的眼里自有一片湛我叹世事多变幻世事望我却依然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逃避的原因。 我 依旧有很多憧憬, 对梦想,对记忆,对失败,对希冀。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卑微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勇敢, 不信输,不信神,不信天,不信地。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失落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高昂, 有存在,有价值,有独特,有意义。说实话离开故乡久了,家的概念变得混乱。有时我在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郯城县沙墩中学备课专用纸
年级九年级学科物理教师付强
时间10.16 第8周2课时课型新授
课题电阻和变阻器
教学目标:
1、知道电阻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电阻在电路中的符号。

2、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在电路中的符号,理解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会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知道电阻箱的读数方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从猜想到制定试验方案的过程,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对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的掌握。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
同样利用上一章的类比教学法。

水在水管中流动会受到阻力,同样,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也会受到阻力。

学生听讲。

体会和水流的类比,体会电
阻。

类比法导出电阻的概
念,降低了难度,激趣。

二、合作探究(一)、电阻
1、概念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电阻。

2、物理量符号
电阻用字母R表示。

3、单位
①主单位
电阻的其单位名称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

②常用单位
常用的电阻单位还有千欧(kΩ)和兆欧(MΩ)。

③换算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kΩ=103Ω,1MΩ=103k Ω。

④信息窗
请大家看信息窗中《常见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阻值》。

4、电路图符号
收音机、电视机电路中连
关键框架知识点,学生
记在笔记本上。

学生读一遍。

注意电阻单位字母的
读法和写法:欧米伽。

学生记忆。

单位换算,学生要练
习。

学生记忆。

学生记忆。

这部分内容学生易于
理解,不要过多地展开以
便给下一步的探究活动流
出足够时间。

接着许多具有一定电阻值的元件——电阻器(图14-1),用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
压。

电阻器(常简称为电阻)在电路中的图形符号是
(二)、实验探究:
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提出问题
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不用铁做导线?空调电源线为什么比台灯电源线粗?
2、猜想与假设
同学们有什么猜想呢?
教师补充猜想,同学们在做实验之前,可以这样猜想: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还可能与导线的粗细、长短有关;也许还与温度有关。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这是一个多因素问题,应当使用变量控制法去研究每一个因素对电阻大小的影响。

为此,我们在一定温度下用图14-2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a、b、c是三根用同一种材料制成的导线,它们的长短、粗细如图所示,a 长,c短,但其横截面积相同;b的横截面积比a、c大,长短和a相等;d与c长短、粗细都相同,但与c的材料不同。

在实验中是怎样实现变量控制的?
在实验中是怎样探知电阻大小的?
在你制定的实验方案中:怎样探究长度与导体电阻的关系?
学生读一遍并记住。


生看信息窗中《常见用电器
正常工作时的电阻阻值》。

尝试将电阻画入串联
或并联电路中。

学生思考。

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
各种猜想。

理解控制变量法的操
作方法。

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
思考如何运用控制变量法
设计出探究实验。

讨论并回答:只让一不
变量变化,控制其它变量都
不变。

答:电流大时,电阻小;
电流小时,电阻大。

材料、粗细温度都相
同,长短不同。

由生活用电中导线的
选择不同来导出实验探
究,这样的设置能激发学
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探究前,要引导学生大胆
猜想,从而导出制约问题
的因素是多个方面,所以
实验探究应采用控制变量
法去研究每一个因素对电
阻大小的影响。

教师可展示介绍实验
装置,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探究,并注意让学生领会
变量控制法在实验中的实
施和在探究此类问题中的
重要性,充分体现学生自
身去感受知识产生过程的
新课程理念。

怎样探究横截面积与导体电阻的关系?
怎样探究导体材料与导体电阻的关系?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要求设计一张表格记录数据,便于比较分析得出实验结果。

3、进行实验
根据制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

4、分析与论证
由实验可知:
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导线越长,电阻。

导体的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

5、请你再设计一个方案,探究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6、信息窗
请同学们看信息窗中的一些材料的电阻值。

(三)、变阻器
1、实验室中常用的变阻器是
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2、2、电路图符号和结构示意图
讲述:实验室常用的变阻器是滑动变阻器(图14-3)和电阻箱(图14-4)。

滑动变阻器在电路图中的图形符号是
,电阻箱在电路图中的图形符号
学生同样利用控制变
量的方法来研究导体横截
面,材料,长短对电阻的影
响:
材料、长短、温度都相
同,粗细不同。

粗细长短、温度都相
同,材料不同。

学生分组实验,根据制
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记
录和分析实验结果。

分析并回答:有关,越
小。

有关,越大。

有关。

答:控制材料、粗细、
长度都相同,使温度变化,
探究温度与电阻之间有没
有关系。

如果有,有什么关
系。

学生看信息窗中的一
些材料的电阻值。

(简单了解)
体现了物理知识来源于实
践的思想。

从在科学实验和各种
电器设备中,常用改变电
阻的方法来调整电路中的
电流这一需要出发,引出
变阻器的讲述。

可利用白板展示滑动
变阻器的实物图和结构示
意图,介绍其构造和各部
分名称。

3、构造和原理
讲述: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外涂有绝缘层,绕在绝缘
管上。

将滑片P接触电阻丝的绝缘层刮去,并将电阻丝的两端连在A、B两个接线柱上。

滑片P通过金属杆与接线柱C、D相连。

请大家思考,滑动变阻器是如何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值大小的。

4、交流与讨论
请大家讨论附录中《交流与讨论》的三个问题。

学生了解滑动变阻器
的构造。

注意滑动变阻器上的
接线柱,导线应该接在什么
地方,并注意接法的几个易
犯错误。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当滑
片P移动到不同位置时,A
与C两个接线柱间电阻丝
的长度会不一样。

同样,A
与D、B与C、B与D两个接
线柱间电阻丝的长度也会
不一样,这样就可以改变接
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

学生讨论附录中《交流
与讨论》的三个问题。

答:六种,分别是AC、
AD、BC、BD、CD、AB。

CD、AB不能起到改变电阻
的作用。

一般CD的接法是
绝不允许的。

CD、AB起不
到调节电阻大小的作用。

激发学生去积极思维。

通过交流与讨论使学生思
想活跃,主动去获取应用
知识的能力,增强表达自
我意见的意识
三、拓展提升
对照图14-3,与同学讨
论以下几个问题:
(1)滑动变阻器有4个
接线柱,而接入电路时,如
学生思考并回答。

通过练习,灵活应用知识
四小结
引导学生从知识与方法两方面回顾所学内容,系统认知。

梳理所学,分析在知识与方
法两方面的收获。

建立知识系统
板书设计:
第十四章探究电路
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
一、电阻
1、概念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电阻。

2、物理量符号
R
3、单位
①主单位
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

②常用单位
千欧(kΩ)和兆欧(MΩ)。

③换算
1kΩ=103Ω,1MΩ=103kΩ。

4、电路图符号
二、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有关,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大。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有关,导线越长,电阻越大。

导体的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三、变阻器
1、电路图符号和结构示意图
滑动变阻器在电路图中的图形符号是,电阻箱在电路图中的图形符号是。

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是:
2、构造和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